植物种植设计手法之树列与行道树设计

合集下载

科学规划城市行道树树种的相关思考——以湛江市道路绿化为例

科学规划城市行道树树种的相关思考——以湛江市道路绿化为例

科学规划城市行道树树种的相关思考———以湛江市道路绿化为例高鸿(湛江市绿塘河湿地公园管理处,广东湛江524000)行道树起着净化空气、降尘减噪、降低风速、调节局部小气候的效果;还能改善出行的舒适度,遮荫纳凉,提升人行的舒适性和车行的安全性。

以湛江市道路绿化为例,探讨科学规划城市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以供参考。

行道树;树种选择;科学规划狭窄道路、分车带、景观带、招风路口、海滨道路等场所;观花植物主要用于景观道路、中央分车带等美化。

根据树种应用频度及重要性分为首选树种、备选树种、试用树种。

3.1行道树首选树种行道树首选树种(骨干树种)是指现有城市绿化树种中效果最好的树种,在城市行道树应用中优先选用。

通过实际应用情况和树种习性的比较,选用生长良好、抗风性强、树形美观、容易移栽的树种,这些树种可大面积应用。

共规划23个树种作为首先树种,其中常绿树种15种、落叶树种8种、观花树种5种。

分别为:榕树、黄葛榕、小叶榄仁、榄仁树、非洲桃花心木、人面子、秋枫、麻楝、凤凰木、大叶紫薇、木棉、盆架树、芒果、玉蕊、木菠萝、樟树、荔枝、龙眼、复羽叶栾树、海南蒲桃、大王椰、椰子、蒲葵。

树冠宽阔,根系发达及气生根多的榕树、黄葛榕、非洲桃花心木、榄仁树等适宜用于宽阔道路的人行道树;玉蕊、大叶紫薇、木棉、盆架树、复羽叶栾树、大王椰、蒲葵7种树树冠较小,宜用于在支道行道树或分车绿带、景观绿带;芒果、木菠萝、荔枝、龙眼等移栽较难,宜用于种植在土壤条件较好的路段,并带土球移栽,且荔枝、龙眼生长缓慢,与速生树种搭配应用或规划使用年限较长道路的行道树。

椰子主要用于临海道路行道树;因盆架子难闻的花香及果实飘絮容易产生过敏源,适用于人流量少、远离居住区的快速道或分车带。

3.2行道树备选树种行道树备选树种(一般树种)指在城市绿化中常见,但其性状存在某些缺陷,应用具有局限性,这些树种作为备选树种,满足一定条件下,根据特殊需要,局部应用。

曾经大量种植的红花羊蹄甲、中叶榄仁及尖叶杜英因抗风性较差已淘汰。

植物种植设计手法之树列与行道树设计

植物种植设计手法之树列与行道树设计

植物种植设计手法之树列与行道树设计一、树列设计树列,也称列植树,是指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的树木景观。

(1)树列设计形式。

树列设计的形式有两种,即单纯树列和混合树列:单纯树列是用同一种树木进行排列种植设计,具有强烈的统一感和方向性,种群特征鲜明,景观形态简洁流畅,但也不乏单调感。

混合树列是用两种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具有高低层次和韵律变化,混合树列还因树种的不同,产生色彩、形态、季相等景观变化。

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一般乔木间距3〜8m,灌木l~5m,灌木与灌木近距离列植时以彼此间留有空隙为准,区别于植篱。

(2)树种选择与应用。

树列具有整齐、严谨、韵律、动势等景观效果。

因此,在设计时宜选择树冠较整齐、个体生长发育差异小或者耐修剪的树种。

树列景观适用于乔木、灌木、常绿、落叶等许多类型的树种。

混合树列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过三种,多了会显得杂乱而失去树列景观的艺术表现力。

树列延伸线较短时,多选用一种树木,若选用两种树时,宜采用乔木与灌木间植,一高一低,简洁生动。

树列常用于道路边、分车绿带、建筑物旁、水际、绿地边界、花坛等种植布置。

行道榭就是最常见的树列景观之一,水际树列多选择垂柳、枫杨、水杉等树种。

二、行道树设计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行道树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是道路环境、树种选择、设计形式、设计距离、安全视距等。

(1)道路环境。

行道树生长的道路环境因素较为复杂,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行道树的生长发育、景观形态和景观效果。

总体上可将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即白然因素和人工因素。

白然因素包括温度、光照、空气、土壤、水分等;人工因素包括建筑物、路面铺筑物、架空线、地下埋藏管线、交通设施、人流、车辆、污染物等。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行道树设计时的树种选定、种植定位、定干整形等。

因此在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影响作用,为行道树设计提供依据。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修剪的方法和要求:
1. 高大乔木应于栽前修剪;小苗、灌木可于栽后 修剪。 2、 落叶乔木疏枝时应与树干平齐,不留残 桩;灌木疏剪应与地面平齐。 3、 短截枝条,应选择在叶芽上方0.5~1.0厘米的 适宜之处。剪口应稍斜向芽背的一面。
4、 修剪时应先将枯枝、病虫枝、树皮劈裂枝剪去。 较大的剪、锯之伤口,应涂抹防腐剂。 5、粗大枝条最好用手锯锯断,然后再修平锯口。
(三)扶直封堰 1. 扶直:浇第一遍水渗入后的次日,应检查树苗 是否有倒、歪现象,发现后应及时扶直,并用细 土将堰内缝隙填严,将苗木固定好。 2. 中耕:水分渗透并适应干燥后,用小锄或铁耙 等工具,将土堰内的土表锄松,称“中耕”。中 耕可以切断土壤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有利 保墒。植树后浇三水之间,都应中耕一次。 3. 封堰:浇第三遍水并待水分渗入后,用细土将 灌水堰内填平,使封堰土堆稍高地面。土中如果 含有砖石杂质等物,应清理出来,以免影响下次 开堰。
3)、选择当日气温较低时或小阴雨天进行移植,一 般可在下午五点以后移植。 4)、应采取带土球移植。
5)、各工序必须紧凑,尽量缩短暴露时间,随掘、 随运、随栽、随浇水。
6)、夏季移植后可采取搭荫棚、喷雾、降温、喷 保水剂等措施。
花卉种植的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
2、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种植。
五、苗木种植前修剪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和地上部分修剪,保持地 上、地下水分与养分平衡并维持良好树形。 1、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 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可剪去 枝条1/5~1/3。 2、枝条茂密的花灌木,可根据花芽着生部位适量疏 枝或短截。并顺其树势适当强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 3、对嫁接灌木,应将接口以下砧木萌生枝条剪除。

乡村行道树树种选择与种植设计探讨

乡村行道树树种选择与种植设计探讨
缺水地区。
1 . 2土壤情况 土壤多为河 流冲击的沙壤土,主要土壤类型有轻壤质褐潮 土、 厚层红黄土和沙壤土等 , P H值为8 . 8 —9 . 1 , 有机质含量较低 , 般为O . 0 6 %一O . 4 %。 1 . 3林 业情 况 大 兴 区现 有 有林 地 面 积 2 4 0 5 3 h m2 , 林木 绿 化 率 2 5 . 5 %, 活立 木蓄积 1 1 6 . 6 万 m 。农 田防护林 网总长 度 4 4 1 6 k m, 网格 3 8 0 0 个,片林面积 5 9 6 4 h m ,基本 形成 了比较完整 的防护 林体

系。
3 9。 2 6 一3 9。 5 0 ,东 经 1 1 6。 1 2 一1 1 6。 4 3 , 南 北 长 4 2 . 7 k m, 东 西 宽 4 5 k n。 总 土 地 面 积 1 i 0 3 6 k m2 ,其中耕地6 . 1
万h m2 。全 区地 势平 坦,西 北高 ,东南低 ,平 均海 拔 高度 为
3 2 . 5 m。
1 . 1气候特征 大兴区地处中纬度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 气候 。气候 特点是四季分 明,春旱多风 ,夏热 多雨,秋高气爽 ,冬寒干燥 。 年平均气温 1 1 . 6  ̄ C,1 月份 最 冷 ,平 均 气 温 . 4 . 8  ̄ C,7 月份最热 , 平均 气温 2 5 . 8 ℃。全年无 霜期平 均 2 1 0 d左 右,年平均 日照 时 数为 2 7 3 2 h 。年平 均 降水量 5 5 6 . 4 mm,7~ 8 月汛 期 降水量 约 占全年的 6 3 %。区 内有永定河、 凤河 、 新凤河 、 天堂河、 大龙河 、 小龙河 、旱河 、岔河、凉 水河等 1 4条河流 , 自西北 向东南 流

行道树的要求及例子

行道树的要求及例子

行道树的要求及例子
1. 耐污染,行道树需要能够适应城市环境的污染,包括车辆尾气、工业排放等污染物。

2. 耐旱性,由于城市环境下的行道树通常无法获得充足的雨水,因此需要选择耐旱的树种。

3. 不破坏地面,行道树的根系不应该破坏人行道或者地面的结构,以免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损害。

4. 适应性强,行道树需要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能够在不同的
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生长。

5. 美观性,行道树的外观应该美观,能够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

一些常见的行道树包括:
1. 榉树,榉树是一种耐旱、耐污染的树种,树形优美,适合作
为行道树种植。

2. 榆树,榆树的树冠茂密,能够提供良好的阴凉,对于城市的气候调节有积极作用。

3. 枫树,枫树树种繁多,有些品种适应性强,能够成为优秀的行道树。

4. 梧桐树,梧桐树树形优美,叶片茂密,是一种常见的行道树种。

总的来说,行道树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城市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确定,同时需要考虑到树木的美观性、适应性和生长特点。

在种植行道树时,还需要注意科学的栽植和养护管理,以确保行道树的健康生长和城市环境的改善。

论公园道路的植物种植设计

论公园道路的植物种植设计
中国园艺文摘 2 年第1期 00 l 0
论公 园道路 的植物种植设计
刘金涛 杨玉想 张 娟
( 河北省衡水 市园林管理局 ,河北 衡 水 0 3 0 ) 5 00 摘 要 :阐述城市公 园道路 的种植设计手 法,即应 用团块 交错 的方案、草坪 花边共镶 路边 、营造 纯林 穿行 的情趣、
种植设计手法的应用 。
温 度较低 ,夏季 林下 阴生 花草 、林中虫 啾鸟鸣 ,使 游人逸
趣 横 生 、舒 适 凉爽 。
3 公 园道 路植物种植 的设计手法
3 1 应用团块交错 的方案 .
单 行等距离 的行道树 在宽敞 的路面上 感到单调 而效果 单薄 ,公园中不宜采 用。园中可以将植物丛植成 一个团块 。
大树形成 框景 ,尤 其路面 稍有起伏 的地方在 高处种两 组乔
第一作者简介:刘金涛 (92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园林植 17 一)
物 引种 、栽培与应用工作 。
木 ,将 左右景物加 以遮挡 ,为 中间的远景造一 个景框 ,更 觉醒 目和深 远 。() 以预先 在路两 旁植树 ,留一 个缺 1 , 2可 7 1
与远景 配合植树 、道路 分又、 . ,-转 弯的植物种植 、道路起伏 变化 的植 物种植及 园路 两旁四季 景观 的体现 等。  ̄Y - , - 5
认 为运 用这 些 手 法 , 可 充 分展 现 植 物 配 置 的层 次性 、 多 变性 及 个 性 化 的特 点 ,使 公 园道 路 景 观 更加 丰 富 多彩 。 关 键 词 : 公 园道 路 ; 种植 ;景 观 设 计
城 市公园 中的道 路除 了集散与组 织交通 外 ,主要 起到 导 游的作用 。随着 园林业的 迅速发展 ,也加大 了对 园路景 观 的要求 ,其 中加 入了生态 景观的设 计理念 ,充分展现 植 物 种植 的层次性 、多变性及个性 化的 特点 ,并根 据不 同的 公园环 境建造风格 各异的生态景 观 ,以满足游人 1益 增长 7 1 的物 质和精神文 明的需求 。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行道树绿带设计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行道树绿带设计

功能作用
分车带或人 行道绿带
遮挡视线、 减弱噪声等
外观
红叶石楠
枸骨球
金丝桃
云南黄馨
灌木的选择
中 兽益收商
… … ”
( 飞 ) 鸟
广 沙 丘 苑
狗 马 奇 物
纣 王 “ 好
。 置台,酒
其,充淫
多牣乐
取宫,
野室益

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 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功能作用
行道树 行人遮荫、美化街景
外观
紫薇
丹桂
垂丝海棠
栾树
杜英
八月桂
外观
合欢
雪松
翠竹
落羽杉
银杏
高杆女贞
乔木的选择
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无不良气味 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能落光 树冠整齐,分枝点高,主枝伸张、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浓荫 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行道树指有规律的种植在道路两侧,形成浓荫的乔木 .受气候影响; .受建筑物的影响; .受有害气体,尘埃,行人,车辆的影响; 4.地上地下管线等的影响。
确定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
行道树与管线的关系
人行道铺装材料的尺寸
确定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
车行道
行道树 管线
相互影响
确定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
不小于1.5m
定种植方式
1、树池式
树池高出人行道 6~10cm 或与人行道相平

行道树种植规范

行道树种植规范

为处理好植树和环境的关系,使树木定植后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对树木栽植位置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一、行道树种植规划要求(一)行道树种植方式(1)高大乔木为主的行道树,种植在宽度在1.5M以上的条形绿化带中。

(2)行道树种植在间距相等的树池中。

树池与树池之间以铺装形式过渡。

一般树池的尺寸为1.25M*1.25M的正方形。

树池中央栽植的行道树树干与一侧道牙的间距必须在0.5M以上。

一般当道路宽度比较大(宽度为50----100M)时,道路绿化设计采用林荫带绿化手法效果最好。

林荫带一般宽度为5---20M不等。

(二)要注意道路绿化树木种植与道路宽度之间的关系在一般可能的条件下,绿化隔离带在道路中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好在20%以上绿化植物所需的最小种植隔离带宽度(M)植物种类单行乔木双行乔木大灌木小灌木草坪最小种植宽度1.25---2.02.5---5.01.20.81.0(三)种植要注意道路绿化与地下管线的关系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处理好绿化种植和各种市政道路管线设施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市政地下各种管线和地上架空电线,以及各种公用设施和道路绿化种植之间的生态系统数据,可以作为道路绿化的种植参考绿化中树木与市政地下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M)地下管线名称乔木灌木电力电缆1.2---1.51.5---1.0通信电缆1.2---1.51.5---1.0给水管1.0给水干管1.0---1.5排水管1.0---1.0排水沟1.00.5消防龙头1.21.0煤气管道(低中压)1.2---2.01.0---2.0热力管线2.02.0绿化行道树与市政地上架空电线的最小间距(M)电线电压树冠至电线的最小水平距离树冠至电线的最小垂直距离1KV以下1.01.01---20KV以下3.03.035---110KV以下4.04.0150---220KV以下5.05.0二、居住区绿地树木种植规划要求(一)宅间绿地种植规划要点树种选择以落叶乔木为好,因为常绿树种植过多会给居民造成心理压抑,并且不利于冬季采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种植设计手法之树列与行道树设计
一、树列设计
树列,也称列植树,是指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的树木景观。

(1)树列设计形式。

树列设计的形式有两种,即单纯树列和混合树列:单纯树列是用同一种树木进行排列种植设计,具有强烈的统一感和方向性,种群特征鲜明,景观形态简洁流畅,但也不乏单调感。

混合树列是用两种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具有高低层次和韵律变化,混合树列还因树种的不同,产生色彩、形态、季相等景观变化。

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一般乔木间距3~8m,灌木l~5m,灌木与灌木近距离列植时以彼此间留有空隙为准,区别于植篱。

(2)树种选择与应用。

树列具有整齐、严谨、韵律、动势等景观效果。

因此,在设计时宜选择树冠较整齐、个体生长发育差异小或者耐修剪的树种。

树列景观适用于乔木、灌木、常绿、落叶等许多类型的树种。

混合树列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过三种,多了会显得杂乱而失去树列景观的艺术表现力。

树列延伸线较短时,多选用一种树木,若选用两种树时,宜采用乔木与灌木间植,一高一低,简洁生动。

树列常用于道路边、分车绿带、建筑物旁、水际、绿地边界、花坛等种植布置。

行道榭就是最常见的树列景观之一,水际树列多选择垂柳、枫杨、水杉等树种。

二、行道树设计
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行道树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是道路环境、树种选择、设计形式、设计距离、安全视距等。

(1)道路环境。

行道树生长的道路环境因素较为复杂,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行道树的生长发育、景观形态和景观效果。

总体上可将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温度、光照、空气、土壤、水分等;人工因素包括建筑物、路面铺筑物、架空线、地下埋藏管线、交通设施、人流、车辆、污染物等。

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行道树设计时的树种选定、种植定位、定干整形等。

因此在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影响作用,为行道树设计提供依据。

(2)树种选择。

行道树树种设计要认真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充分体现行道树保护和美化环境的功能,科学、正确地选择适宜树种。

具体选择树种时一般要求树木具有适应性强、姿态优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萌芽性强、无污染性等特点。

另外,选择树种时,应尽量选用无花粉过敏性或过敏性较少的树种,如香樟、女贞、刺槐、乌桕、水杉、黄杨、榔榆、冬青、银杏、梧桐等。

(3)设计形式。

行道树设计形式根据道路绿地形态不同,通常分为两种,即绿带式和树池式。

1)绿带式。

是指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在道路两侧,位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侧设置带状绿地,种植行道树。

较为宽阔的主干道有时也在分车绿带中种植行道树,以进一步增加景园空间绿量和环境生态效益。

带状绿地宽度因用地条件及附近建筑环境不同可宽可窄,但一般不小于1.5m宽,至少可以种植一列乔木行道树。

2)树池式。

是指在人行道上设计排列几何形的种植池以种植行道树的形式。

树池式常用于人流或车流量较大的干道,或人行道路面较窄的道路行道树设计。

树池占地面积小,可留出较多的铺装地面以满足交通及人员活动需要。

树池形状以正方形较好,其次为长方形和圆形。

树池规格因道路用地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正方形树池以1. 5m×1.5m较为合适,最小不小于1m×1m,长方形树池以1.2m×2m为宜;圆形树池直径则不小于1. Sm。

行道树宜栽植于树池的几何中心位置。

(4)设计距离。

行道树设计还必须考虑树木之间,树木与架空线、建筑、构筑物、地下
管线以及其他设施之间的距离,以避免或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使树木既能充分生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与环境美化功能,同时又不影响建筑与环境设施的功能与安全。

行道树的株距大小依据所选择的树木类型和设计初种树木规格而定。

一般采用Sm作为定植株距,一些高大乔木也可采用6~8m的定植株距,总的原则是以成年后树冠能形成较好的郁闭效果为准。

设计初种树木规格较小而又需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遮阳效果时,可缩小株距,一般为2.5~3m,等树冠长大后再行间伐,最后定植株距为5~6m。

小乔木或窄冠型乔木行道树一般采用4m的株距。

(5)安全视距。

行道树设计时还要考虑交叉道口的行车安全,在道路转弯处空出一定的距离,使驾驶员在拐弯或通过路口之前能看到侧面道路上的通行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距离和停车时间,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这种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不致发生撞车的距离,称为“安全视距”。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口转弯处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构筑物,行道树设计也要避开此三角区。

一般采用30~ 35m的安全视距为宜。

本文转自:园林吧/guihua/523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