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30例原因分析
36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分析

N_ N (. e l 56±2 5 , X . )d 而治疗组为 ( . 4 0±15 , 后 1年 随 . )d 术
访 发现 , 对照组有 1 例患者复发 , 而治疗组无 一例复发 。两组
吉 林 医 学 2 1 2月第 3 第 4期 0 2年 3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7 29 ・
± 准差 ( 标 ±s 表 示 , 间 分 析 采 用 方 差分 析 , 数 资 料 比较 ) 组 计 用 检 验 , P<00 以 . 5为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经过对两组患者 的病历 资料 的回顾性 分析 , 相关数 据总
1 资 料 与 方 法 结 统 计 : 表 1 见 。
・
72 ・ 8
吉林医学2 1 年 2 02 月第 3 3卷第 4 期
说, 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激 素水平是波 动的 , 而骨密度是逐年 下降的 , 因此两者之间没有显示 出相关性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 , 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
4 参考文献
[ ] 费安兴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1 J.中国妇
[ 收稿 日期 :0 1 0 2 1 — 6—1 编校 : 晓飞/ 宇] 0 李 杨
续环形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 曲张进行 了研究 J 。
乳 磨 牙 牙髓 炎 采 用 2 %戊 二 醛 活 髓 切 断 术 的疗 效 分 析
陈 丹 [ 摘 ( 吉林 省吉林市 中心医院 E腔科 , l 吉林 吉林 12 1 ) 3 0 1
[ 摘 要] 目的 : 探讨大隐静脉 曲张 的高位结扎结合分段结扎的治疗效果 。方法 : 选取接诊 的 3 例大 隐静脉 曲张患者 的病 6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0例护理体会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0例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30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指导、术前准备、体位及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护理措施。
结果:30例患者均痊愈出现,均未发生切口感染、隐神经损伤、继发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最短3天,术后并发浅表皮肤灼伤1例,经烫伤对症处理1周恢复正常,3例患者沿大隐静脉途径局部出现皮下淤斑,均于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
最长10天,平均5.5天。
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且对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腔内激光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99-01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临床疗效尚可。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的同时给予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住院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3岁,平均48.6岁;病史最短1年,最长26年,平均13.8年;发生部位:左下肢12例,右下肢13例,双下肢5例。
1.2 病例入选标准。
均经下肢深静脉多普勒彩超、顺行造影等检查证实深静脉通畅;符合知情同意原则。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的身体需要给予。
1.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方法、激光治疗的原理、优越性、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注意事项,以争取患者配合。
大隐静脉曲张56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大隐静脉曲张 56 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 洛阳 471003 ) 史洪涛 伊新会3 申东彦 司马培博 摘 要 目的 : 探讨大隐静脉曲张 56 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DVT ) 的原因、 预防措 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发生 LDVT 56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解析发生术后 LDVT 的原因 , 使后期术后 LDVT 的患者明显下降。经治疗 38 例患肢肿胀完全 消退,14 例存在 LDVT 后综合征 , 失访 4 例。 结论: 大隐静脉曲张术前危险因素的评估, 手术规范 操作及术后个体化方案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 ) , 可以使术后 LDVT 发生率明显下降。 主题词 静脉曲张 �外科学 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学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和控制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是临床上传统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最可靠的手术方法 , 但术后下肢深静
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43 2 247.
[2] 邵 耕 主编 . 现代冠 心病 .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08 2300.
[3] 李占全 主编 . 冠状动脉 造影与 临床 . 沈阳: 辽宁科 学技术
出版社,2002:164 2165.
[1] 邵 耕, 吴树燕主编. 现代心电图 诊断手册 . 北 京: 北医
平板运动阳性
23 9 13 28 18 2
讨 论 运动负荷增强心肌的氧消耗 , 刺激心肌最大或接 近最大血液供应, 超过冠脉供血能力 ( 冠状动脉储备 ) 时, 冠脉供血不足就能较明显地显示出来, 表现为心电 图 ST 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及典型心绞痛症状出现。 据国外资料表明运动平板负荷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 果对 照 认 为: ① 运 动平 板 试 验 的敏 感 性 约 60%~ 70%, 即 30%~ 40% 证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例 , 运动平板试验为阴性, 这种现象常见于单支病变 , 并提 示预后较好。 ②心电图异常出现的时间: 相当一部分患 者 ST 段降低出现在运动后即刻的阶段, 目前认为运 动后 ST 段降低出现的时间愈早 , 冠状动脉损伤程度 愈重。 ③ST 段降低程度: 若出现下斜型或水平型降低 达 0.3 mV 或超过 0.3 mV , 在相应的冠状动脉造影中 常显示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 而且往往见于三支或左 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④ST 段降低的持续时间: 运动停 止后 , ST 段即降低 , 并持续 8min 以上, 相应的冠状动 脉结果显示为两支或三支冠脉病变。 ⑤出现 ST 段下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恢复不良的原因分析

例 。结果
对 原 发 病 的 处 理 后 症 状 均 得 到 改 善 。结 论
从 术 前 的 诊 断 、 中的 操 作 、 术 术后 的 管理 和 指 导
均 会 出现 导 致 大 隐 静 脉 曲张 术 后 恢 复 不 良的 因素 。为 减 少 患 者 不 必要 的 痛 苦 , 临床 医师 应 该 对 该 病 更 深入 的 了解 和 分 析 , 详 细 的 与 患者 沟通 和指 导 。 更
走 后 有 下 肢 肿 胀 感 。体 检 发 现 1 5例 1 条 肢 体 小 腿 静 脉 曲 张 8 再 次 出现 、 例 胫 前 皮 肤 溃 烂 未 愈 或 加 重 、 1 1 9 1 例 3条 肢 体 出 现 下 床 后 下 肢 肿 胀 。5例 腹 壁 或 耻 骨 上 也 有 曲 张 的静 脉 , 1例
张 患 者 术后 出 现 下 肢 肿 胀 、 疡 、 发 或 小 腿 色 素 沉 着 和 湿 疹 溃 复
3 O年 , 均 为 5年 。左 下 肢 2 平 2例 ( 1 1 ) 右 下 肢 9例 6. 、
(3 ) 双 下 肢 5例 ( 39 ) 6例 曾 接 受 的治 疗 方 法 中 有 2 、 1 . 。3 3 例 3 肢体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抽剥术 , 2 6条 4例 5 肢 体 分 条
【 键 词 】 大 隐 静 脉 曲张 关 术后 原因
大 隐静 脉 曲 张 是 临 床 上 的 常 见 病 , 疗 上 也 比较 简 单 , 治 各
年龄 3 ̄7 2 8岁 , 均 年 龄 5 平 4岁 。大 隐 静 脉 曲 张 术 后 3个 月
~
个 医 院 均在 开展 。但 我们 在 治疗 中 却发 现很 多 的 大 隐 静 脉 曲
1 资 料 与 方 法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11 .
般 资料
21 0 0年 3月 浙 江 省 慈溪 市第 二 人 民 医 示 标 记 , 激 光 纤 维 头 送 至 腹股 沟韧 带 = . 将 院收 治 的 大 隐静 脉 曲张 患 者 l6例 , 1 其 下 2 m 处 , 开激 光 仪 , c 打 在大 腿 根 部 、 近
E L V T治 疗 大 隐 静 脉 曲 张 常见 并 发
中男 7 3例 , 4 女 3例 : 龄 3 年 5~ 6 , 膝关节处及 内踝处设定发射功率分别为 症有皮下淤血、 9岁 隐神经损伤、 血栓性静脉
中位 年 龄 5 0岁 。病 程 5年 至 4 年 , 3 平 2 、1 2 5及 1 。整 个 过程 激 光 呈 连 续 炎 及 皮 肤 灼 伤 , 生 率 报 道 不 一 吕 0w 发 。 。
均 2 年 。左 下 肢病 变 7 , 下 肢 4 发射 状 态 , 时 以 01 5 3例 右 3 同 . 5~ I m s 速 磊 等 提 出 E L 术 中注 意 以下 问题 可 .c /的 0 VT
例 , 下肢 2 双 7例 , 13条 患肢 。静 脉 度 缓 慢 退 出激 光 纤 维 。 手 用 手 沿 大 隐 以减 少或 预 防 并发 症 : 1保 证 激光 光 纤 共 4 助 ()
l e et etE L ) a rra n, V T 因具 有创 伤 小 、 s t m 恢 用 Done公 司 9 0 m 二 极管 激 光 连 续 肢 体 术 后 发 生 并 发 症 8 条 , 发 生 率 ri r 4n 6
复 快及疗 效确切 等优 点 , 已被 临床 广泛 接 脉冲 方 法 治 疗 , 射 功 率 1 发 O~ 2 。 6 .4 2w 01%。其 中皮 下 血 肿 、 血 及 青 紫 4 淤 2 受 。 着病 例样 本 的 增加 , 各 种 并发 症 于 内踝 上 方 2 m 处用 1 G套 管 针 穿 刺 条 (93 %) 大 隐 静脉 主 干 及 小 腿 局 部 随 其 c 8 2. 7 : 也 引起 人们 的重 视 。现 对采 用 E V盯 治 踝 静 脉 。 刺 困 难 时 呵做 … 小 切 口直 视 条 索 状硬 结 、红肿 及 严 重 疼痛 7 条 穿 疗 大隐 静脉 曲张 术后 的 并发 症 的 发生 原 下 切 开 该 静脉 , 行 置 入 直径 0 9mm (. ; 顺 . 8 45 %) 隐神 经损 伤 导 致 皮 肤 感 觉 异常 因 及其 防 治进 行初 步 探 讨 。报道 如 下 。 超 滑 导 丝 ( 度 10c , 入 5 长 8 m) 导 F直 管 2 (60%) 皮肤 灼 伤 l 条(1 %) 3条 1 . 8 ; 3 1. ; 2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47例原因分析

E 2] 郭莉, 杨顺 娥. 诺 维 本联合 顺铂 治疗 晚期乳 腺癌 的疗效 分析 [ J ] . 新疆 医科大学学报 , 2 0 0 8 , 3 1 ( 9 ) :1 2 1 4 — 1 2 1 7 .
结果也显示 , 诺维本联合顺铂初治晚期乳 腺癌 患者 的有效 率
选 择 正 确 的 手 术 方 式 是 避 免 术 后 静 脉 曲张 复 发 的关 键 。
关键 词
静脉曲张
复发
原因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R5 4 3 .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3 ) 2 4 — 3 2 8 1 — 0 3
注 意诺维本导致 的静脉炎 , 对 此可采 用深 静脉 置管化 疗 , 同 时在化疗前 给予 地塞 米松 静 脉推 注 , 以降低 炎性 介 质 的释 放, 避免发生静 脉炎 , 从而增加化疗 的安全性[ 。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 , 诺维本联合顺 铂治 疗晚期乳腺癌 的
的方法 进行 治疗 , 临床上 主要有 诺维 本 、 顺铂 和吉西 他 滨等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0 9
反应为骨髓抑制 , 临床 表现 为 白细胞 、 血小 板 和血红 蛋 白减 少等 , 应用对应的细胞 集落 刺激 因子治 疗后 , 患 者基本 恢 复
( 编辑
紫 苏)
大 隐 静 脉 曲张 术 后 复 发 4 7 例 原 因分 析
束小峰 江苏省东台市时堰 中心卫生院 2 2 4 2 0 0 摘 要 目的 : 分析大隐静脉 曲张术后 复发 的原 因。方法 : 回顾 性分析 我 院 2 0 0 6年 5月 一2 0 1 0年 4月收 治的 4 7例 ( 5 4条患肢)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其 中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 2 5例( 2 8条患肢) 。所有 患者均行下
大隐静脉曲张治疗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

随访 6 ~ 4 8个 月 , 平均( 1 5 . 8  ̄ 1 0 . 3 ) 个 月 。再 次 治疗 后 3个 月 溃 疡 直 径 明 显 缩 小 , 6个 月 时 溃疡 完 全 愈 合 ; 患肢酸胀 、 沉 重 感 等 症 状 消 失 。1年 后 8 条 肢 体 溃 疡 再 次 复发 , 保守治疗后好转 。 结论 大 隐 静脉 曲 张治 疗 后 复 发 为 多 种 原 因 综 合 导 致 , 应 根 据 复发 的原 因采 取 不 同的 处 理 方 法 。
・
l 1 8・
浙江创伤外科 2 0 1 4年 2月 第 1 9卷 第 1期
Z H J J T r a u ma t i c .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o 1 . 1 9, No . 1
・
诊治分析 ・
大 隐静 脉 曲张治疗后复发 的再手术治疗
顾 华 坚
6 — 4 2个 月 , 平均 ( 1 1 . 5  ̄ 3 . 9 ) 个月。
化剂注射 、 弹力绷带辅 助治疗 , 3条 为 单 ( 6 . 6 %)为大 隐静脉残端 过长 , 1 5条
全部肢体 的静脉 曲张都很 明显 , 其 纯 静 脉 曲 张 硬化 剂 注 射 后 继 发 ( 中央 型 ) ( 6 . 6 %) 为 深静 脉 血 栓 后 遗 症 静 脉 曲张 复 中2 0 3条 肢 体 ( 8 9 . 8 %)伴 有 下 肢 沉 重 感 深 静 脉 血 栓 后 遗 症 , 3条 为 单 纯 静 脉 曲 发, 8条 ( 3 . 5 %) 为 大 隐 静 脉 抽 剥 术 后 新
见。 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 2 0 0 9年 4月 至 1 . 2 . 2 静 脉 曲 张 复 发 与 先 前 治 疗 方 法 的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个体化手术处理

较为复杂 , 术前 全 面的 影 像 学 检 查 和 选择 正确 的手 术 方 式是 避 免 术后 静 脉 曲 张 复发 的 关 键 。 根 据 不 同 复发 原 因要 采 取
相应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可 达 到 满 意 临床 疗 效 。
【 关键 词 】 静 脉 曲 张 ;下肢 ; 复 发 ;个体 化 手 术
【 中图 分 类 号】 R 5 4 3 . 6 【 文献 标 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3 5 1 1 . 2 0 1 3 . 1 0 . 0 1 7
Ca u s e s a n a l y s i s a n d i nd i v i d u a l t r e a t me nt o f r e c u r r e nt v a r i c o s e v e i ns a f t e r v a r i c o t o my i n l o we r e x t r e mi t i e s
ZENG We i , ZHANG Li — f e n g,LI U Ya ng, e t a l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V a s c u l a r S u r g e r y,T e a c h i n g Ho s p i t a l o f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C M, C h e n g d u 6 1 0 0 7 2 ,C h i n a )
a n d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o f r e l a p s e .M e t h o d s 2 0 p a t i e n t s( 2 5 1 o we r e x t r e mi t i e s )wi t h t h e r e c u r r e n t v a r i c o s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 3 0例原因分析
邵拥军, 朱化刚, 谢文涛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合肥 2 3 0 0 2 2 )
[ 摘要] 目的 分析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 3 0例( 3 7条 患肢)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 果 复发的原因: 3 7条肢体中有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 9条, 合并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8条, 合 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9条, 同时存在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5条, 合并髂静脉狭窄 1条, 出现小隐静脉曲张 2条, 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3条。 结论 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针对不同病因选择 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复发; 危险因素; 血管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R 5 4 3 . 6 文献标识码: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6 7 9 0 . 2 0 1 1 . 0 3 . 0 1 5 T h ec a u s e s o f r e c u r r e n c eo f g r e a t s a p h e n o u s v e i nv a r i c o t o my :a na n a l y s i s o f 3 0c a s e s S H A OY o n g j u n , Z H U H u a g a n g , X I EW e n t a o(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V a s c u l a r S u r g e r y , t h e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 A n h u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 e f e i 2 3 0 0 0 1 , C h i n a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 Z H UH u a g a n g , E m a i l : h u a g z h u @y e a h . c o m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e x p l o r et h er e c u r r e n c eo f g r e a t s a p h e o u sv a r i c o t o m ya n dp r e v e n t i v em e a s u r e s . Me t h o d s T o t a l 3 0p a t i e n t s ( 3 7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i e s )w i t ht h e r e c u r r e n c e o f v a r i c o s e v e i n s a f t e r v a r i c o t o m y 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a n a l y z e df r o mJ a n u a r y 2 0 0 5t o J u l y 2 0 0 9i n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 A n h u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A l l o f 作者简介: 邵拥军, 硕士在读, E m a i l : x i n y o u y g @1 6 3 . c o m 通讯作者: 朱化刚, 主任医师, E m a i l : h u a g z h u @y e a h . c o m
·2 6 4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1年 6月第 1 4卷第 3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J u n e 2 0 1 1 , V o l . 1 4 , N O .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h e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e da s c e n d i n gp h l e b o g r a p h ya n dc o l o r D o p p l e r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f o r s u p e r f i c i a l , d e e pa n dp e r f o r a t i n g R e s u l t s T h ec a u s e s o f t h e r e c u r r e n c e w e r e a s f o l l o w : r e m n a n t o f t h e m a i nt r u n ka n dt r i b u t a r i e s o f g r e a t s a p h e v e i n s . n o u s v e i n( 9l i m b s ) , a c c o m p a n y i n gb yt h e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o f p e r f o r a t i n gv e i n s ( 8l i m b s ) , a c c o m p a n y i n gb yt h ei n s u f f i ( 9l i m b s ) , a c c o m p a n y i n gb yc o m p l i c a t i o no f 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o f d e e pv e i na n dp e r f o r a t i n g c i e n c yo f d e e pv e n o u s v a l v e s 5l i m b s ) , I l i a c v e i ns t e n o s i s ( 1l i m b s ) , S e q u e l a e o f d e e pv e n o u s t h r o m b o s i s ( 3l i m b s ) . C o n c l u s i o n C o m p r e v e i n( h e n s i v ep r e o p e r a t i v ei m a g i n ga n ds e l e c t i n gt h ec o r r e c t s u r g i c a l a p p r o a c ha r et h ek e y s t oa v o i dr e c u r r e n c e . [ K e yw o r d s ] V a r i c o s ev e i n s ; R e c u r r e n c e ; R i s kf a c t o r s ; V a s c u l a r s u r g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s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1年 6月第 1 4卷第 3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J u n e 2 0 1 1 , V o l . 1 4 , N O . 3
·2 6 3 ·
与此 5例患者餐后血糖不高或因其仅近期空腹血糖 升高有关。上述结果提示对于高危人群同时检测 F B G和 H b A c有 助 更 多 地 发 现 血 糖 增 高 的 患 1
9 1 0 ] , 对两者不一致者建议追加餐后 2h血糖测 者[
[ 5 ] B e n n e t t C M, G u oM, D h a r m a g eS C . H b A ca s as c r e e n i n g 1 :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t o o l f o r d e t e c t i o nO f t y p e 2d i a b e t e s [ J ] . D i a b e t M e d , 2 0 0 7 , 2 4 ( 4 ) : 3 3 3 3 4 3 . [ 6 ] P a j u n e nP , P e l t o n e nM, E r i k s s o nJ G , e t a l . H b A ( 1 c ) i n d i a g n o s i n ga n dp r e d i c t i n gT y p e2d i a b e t e si ni m p a i r e d :t h eF i n n i s hD i a b e t e s P r e v e n t i o nS t u d y g l u c o s et o l e r a n c e [ J ] . D i a b e t M e d , 2 0 1 1 , 2 8 ( 1 ) : 3 6 4 2 . [ 7 ] L i t t l eR R , S a c k s D B . H b A c :h o wd ow em e a s u r ei t a n d 1 w h a t d o e si tm e a n ?[ J ] . D i a b e t e s & O b e s i t y , 2 0 0 9 , 1 6 ( 2 ) : 1 1 3 1 1 8 . [ 8 ] 王虹, 高颖, 纪立农. P r i m u sU l t r a 2亲和层析 H P L C系 J ] . 中国医学 统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上的临床应用[ 检验杂志, 2 0 0 6 , 7 ( 3 ) : 1 8 5 1 8 6 . [ 9 ] 谢书和.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初诊 2型糖尿病诊断中 的应用[ J ] . 中国基层医药, 2 0 1 0 , 1 7 ( 8 ) : 1 0 9 2 . [ 1 0 ] 陶勇, 姚杰. 糖化血红蛋白与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的相关性研究[ J ]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0 8 , 1 1 ( 6 ) : 6 4 1- 6 4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