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导学案 共3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三课

《滕王阁序》教学案

制作人王清杰审核人高二语文组编号42 使用时间2017年10月29日

【学习目标】

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能读清句读并能翻译课文1—3自然段。

第一课时

【预习导航】

1、中国“四大名楼”

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特指山西鹳雀楼、江南三大名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北方鹳雀楼(因王之涣《登鹳雀楼》而闻名),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蓬莱阁(因苏轼的《海市诗》及传奇神话《八仙过海》闻名遐迩)、越王楼(因杜甫《越王楼歌》而闻名天下)。

2、滕王阁

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占地达47000平方米。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勃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3、写作背景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jù惊视,惊恐四顾)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jí急迫地)宴所,极欢而罢。

据说,全文写完后,阎的女婿却说话了,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足挂齿,接着一口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使得在座之人,也对他非凡的记忆力惊奇不已。王勃听后,也暗暗佩服,但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那位女婿一听,不禁张口结舌了。王勃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

4、走近作者

王勃(649——676)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神童。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与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9岁鉴赏力超群,读古注《汉书》,作《指瑕》以正其失。14岁应举及第,受朝散郎。17岁为沛王侍读。做王府侍读一年多后,“戏为《檄英王鸡》”,触怒唐高宗被逐。22岁得补虢州参军,又因“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累贬为交趾令。26岁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5、文体知识

序,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有书序、赠序、宴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骈体文”或“骈偶文”。本义即是对偶文的意思。因其常用四六字句,故又称为“四六文”。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

句法结构,讲究对仗,多四六句。

在声韵上,运用平仄,音律和谐。

在内容上,多用典故,讲究藻饰。

6、朗读(给下面的字词注音)

翼轸

..()襟.()三江鹤汀.()凫.()渚.()川泽纡.()孤鹜.()樽.()迥.()盛筵.()梓.()泽襜.()帷

睢.()园瓯.()越骖騑

..()棨戟

..()

..()睇眄

披绣闼.()叨.()陪鲤对遄.()飞命运多舛.()【问题探究】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1、结合课文,分析文中的每一个段落紧扣题目的哪个词而写。

2、讨论: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第二课时

制作人王清杰审核人高二语文组编号43 使用时间2017年10月29日

【学习目标】

1、景物描写的作用

2、掌握常见的特殊句式

【预习导航】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②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③四美具④谁悲失路之人

⑤窜梁鸿于海曲⑥择善而从之

⑦必固其根本⑧智者尽其谋

⑨钟鸣鼎食

A.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

B.①/②⑨/④/③⑥/⑤⑦⑧

C.①⑨/②③/④⑧/⑤⑥⑦

D.①/②⑨/④/③⑤/⑥⑦⑧

【问题探究】

█探究第1段

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探究第2段

1、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讲讲原因。

2、这一段都描绘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可从景物描写的视角、顺序、方位等方面进行分析)

3、一说到秋人们常常会想起这样的诗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时

制作人王清杰审核人高二语文组编号44 使用时间2017年10月29日

【学习目标】

1、理解和积累下列文言词语“故、尽、属、即、且、矣”的意义和用法。

2、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预习导航】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奉晨昏于万里B.访风景于崇阿

C.童子何知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问题探究】

█探究第3段

1、登高望远,人们都不免感叹人生短暂、人之渺小。在我们学过的或接触过的诗文中,有没有类似的联想?

2、王勃的兴致盎然并未持续多久,他很快就“兴尽悲来”,他为了什么而“生悲”呢?

3、现在你能找出表现王勃失意的句子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连用几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这些典故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5、王勃关于“老当益壮”的评论对我们有怎样的启发意义?

6、分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艺术特点。

7、高声朗诵这两段文字,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8、试着总结本段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