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数据的表示(一)

合集下载

【七年级】2020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3课时word名师

【七年级】2020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3课时word名师

【关键字】七年级示范教案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绘制频数直方图.教学难点:将一组数据正确地进行分组并画频数直方图.学情分析认知根底: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频数的概念,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与简单推理的活动过程,并在作出推测的过程中,绘制简单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活动经验根底: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作图根底,但对于如何绘制频数直方图还比较陌生,绘图也不熟练,对频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1.能根据数据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2.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采取交流探讨式,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大胆作出判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现场调查: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制校服,现场调查班内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单位: cm)如下:141165144171145145158150157150154168168155155169157157157158149150150160152152159152159144154155157145160160160158162155162163155163148163168155145172表(一)现场收集数据,并提出以下问题:1.你知道服装店是按什么规格销售服装的吗?2.实际做校服时有必要按每个人的身高进行制做吗?身高/cm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学生数身高/cm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学生数身高/cm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学生数学生讨论交流,总结:衣服上标有M、S、L、XL、XXL等号码,一般按号码销售,S代表最小号,身高在150~155 cm的人适合,M号适合身高在155~160 cm的人群着装……厂家做衣服订尺寸并不是按所有人的尺寸定做,而是按某个范围分组批量生产.教学说明通过以上问题的处理,使学生体会到将数据分组的必要性.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取整数,可作规定如采取四舍五入法,或采取去尾法,总之标准要统一,问题提出后,可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设计说明在讲解如何分组时,由于分组是学生初次接触,非常陌生,在计算组距和组数时,又比较复杂,所以没有对学生采取“硬性灌输”的方式,而是通过呈现一位学生的做法,帮助学生初步对分组和确定组距的步骤有所了解,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对这位同学做法的认识,通过讨论,总结归纳绘制频率直方图的方法和步骤.1.想一想:如何处理这组数据,根据需要将数据分组呢?分组组数的确定,不仅与数据多少有关,还与数据的取值情况有关.在实际决定组数时,常有一个尝试过程:先定组距,再计算出相应的组数.看看这个组数是否大致符合确定组数的经验法则.在尝试中,往往要比较相应几个组距的组数,然后从中选定一个较为合适的组144 cm 以下145~149cm150~154cm155~159cm160~164cm165~169cm170cm以上3691695 2生:先分组,再得到相应各组的学生人数.师:根据上表绘制统计图(如下).(投影片)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将数据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直方图.点评: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越多,当数据在100以内时,通常按照数据的多少,分成5~12组.2.教材“议一议”.讨论结果:(1)找出这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它们的差.(2)按照数据的特点确定组距和组数.(3)确定分点.(4)列频数分布表.(5)画频数直方图.注意:在绘制频数折线图时,可以直接在图上取点、连线,也可以直接绘制折线图.但不管怎样,所取点应在“条形”或所取区间的正中,这样可使得折线图更为直观地反映频数分布的直观情况,否则整个图形就可能向左或向右偏移,造成一定的视觉误导.教师帮助学生作如下总结:我们在收集到一些数据后,一定要选择合理的表示方式表示所收集的数据.常用表格与图表两种方式,何时用哪种方式,应根据我们研究问题的侧重点来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生搬硬套,应多总结、提炼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不要一味去模仿,只要多动脑去思考,相信同学们会创新出更好的方法.教学说明学生一般应该能从小亮的图中估计出班内同学身高的平均值,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能有学生说身高在150~160 cm的学生最多,而两边的学生数大致相当,据此可以估计出平均数应在155~160 cm之间,可能是157 cm左右,只要学生的说法有道理,就应给予鼓励.三、巩固提高,熟练技能设计说明此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绘制(连续型)统计量的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同时通过处理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体会统计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应用统计的学习习惯.储蓄所太多必将增加银行支出,太少又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此,银行在某储蓄所抽样调查了50名顾客,他们的等待时间(进入银行到接受受理的时间间隔,单位min)如下:15 20 18 3 25 34 6 0 17 24 23 30 35 42 37 24 21 1 1412 34 22 13 34 8 22 31 24 17 33 4 14 23 32 33 28 4225142231423426142540142411(1)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2)这50名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根据这个数据,你认为应该给银行提什么建议?解:(1)①先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上面的数据中,最大值为42,最小值为0.分组5min以下6~10min11~15min16~20min21~25min26~30min31~35min36~40min41min以上合计频数1231113101150绘制频数直方图(如图),学生完成下图.(2)提示:50名顾客平均等待时间x =x 1+x 2+…+x n n(n =50).略. 教学说明在学生练习本题之前,可适当提醒学生注意绘制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操作方法,另外要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得知顾客等待时间主要集中在20 min 左右,时间太长,因此建议银行从客观上要增加储蓄网点,从主观上来说要让营业员提高工作效率.四、积累与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1.如何整理所收集的数据.2.将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1)表格形式. (2)频数直方图.3.各种统计图、表的优、缺点.4.根据统计图表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五、拓展练习1.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为此,某市就“你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是多少”的问题随机调查了辖区内300名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部分)如图所示,其中分组情况是:A 组:t <0.5 h ;B 组:0.5 h ≤t <1 h ;C 组:1 h ≤t <1.5 h ;D 组:t ≥1.5 h.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C 组的人数是___________;(2)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_______________组内;(3)若该辖区约有24 000名初中学生,请你估计其中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约有多少?2.在学校开展的“献爱心”活动中,小东同学打算在暑假期间帮助一家社会福利书店推销A ,B ,C ,D 四种书刊.为了解四种书刊的销售情况,小东对五月份这四种书刊的销售量进行了统计,小东通过采集数据,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图),请你根据所给出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填充频率分布表中的空格及补全频数直方图; (2)若该书店计划订购此四种书刊6 000册,请你计算B 种书刊应采购多少册较合适?(3)针对调查结果,请你帮助小东同学给该书店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书刊种类 频数 频率A 0.25B 1 000 0.20C 750 0.15D 2 000答案:1.解:(1)120 (2)C (3)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数约占120+60300×100%=60%.所以,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约有24 000×60%=14 400(人).2.解:(1)1 250 0.4 (图略)(2)6 000×0.2=1 200(册).(3)说明:只要合理即可.略.评价与反思引例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亲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过程,印象更加深刻,分组时没有硬性灌输,而是举例让学生体会分组的必要性,教学环节结构紧凑、层层递进,首先启发学生意识分组——帮助学生认识分组——鼓励学生尝试分组,一步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足之处在于所举实例及练习应再丰富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共鸣.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 可编辑版本!。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数据的表示(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数据的表示(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数据的表示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某校模型社团制作建筑模型,为确保稳定性,模型高度的精度要求如下:
0<h≤3030<h≤6060<h≤90h>90设计高度h(单
位:cm)
±5±10±15±20允许偏差(单位:
mm)
社团成员对编号为甲,乙,丙,丁的四个模型进行测量,获得了以下数据:模型编号甲乙丙丁
30.032.074.095.0
设计高度h(单
位:cm)
29.632.072.897.1
实际高度(单位:
cm)
其中不符合精度要求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高速公路某收费站出城方向有编号为A,B,C,D,E的五个小客车收费出口,假定各收费出口每20分钟通过小客车的数量分别都是不变的.同时开放其中的某两个收费出口,这两个出口20分钟一共通过的小客车数量记录如表:
收费出口编号A,B B,C C,D D,E E,A 通过小客车数量(辆)260330300360240在A,B,C,D,E五个收费出口中,每20分钟通过小客车数量最多的一个收费出口的编号是()
A.编号为B B.编号为C C.编号为D D.编号为E
3.某大米加工厂为选择一种大米包装的质量规格(即每包大米的质量,单位:千克/包),抽样调查了该大米散装销售时顾客购买的质量,并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图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小组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根据调查结果,下列包装的质量规格中,较为合理的选择是()
第1页(共23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人数)
成绩



频数分布表
人数(频数) 22
5
3
条形统计图
探究新知
6.3 数据的表示
(2)你能类比上一题,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 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的成绩处 于哪个分数段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成绩 68 72 75 78 79 80 81 82 83 人数(频数) 1 1 1 2 1 2 2 2 3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83
85 优
86
80 优
92
93 优
83
89 优
75
77 良
86
97 优
91
91 优
87
82 优
82
88 优
68
70 中
88
95 优
80
87 优
82
81 优
78
75 良
89
87 优
探究新知
6.3 数据的表示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
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6.3 数据的表示
6.3 数据的表示
(第2课时)
导入新知
6.3 数据的表示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 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 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 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 166

《数据的表示》参考课件1

《数据的表示》参考课件1

18%
52% 48%
82%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三、回顾小结,
突出重点
四、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习题6.3 知识技能1 问题解决3 预习课本 P168-P170
二、 得出新的知识,揭示内涵
小强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学生们更喜欢什么 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
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
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 你最喜欢的球类是( A.篮球 B.足球 ).(单选) C.排球 D.乒乓球
E.羽毛球
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
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 3600 的比.
根据上述小强的调查数据,可以按如下方法绘制扇形统计图。 (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
篮球 百分比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 其他
23%
21%
9%
32%
12%
3%
(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0 圆心角度数= 360 该项所占的百分比.
1、培养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数据、描述 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能力,并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能 对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2、了解统计图表的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 活中的应用;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①利用圆和扇形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圆代表总体,扇形代表圆中的各个扇形分 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③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④一般不能从图中直接得到具体数量。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组成原理-数据的表示和运算(一)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组成原理-数据的表示和运算(一)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组成原理-数据的表示和运算(一)(总分:20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9,分数:78.00)1.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补码运算的目的是为了 ____ 。

(分数:2.00)A.与手工运算方式保持一致B.提高运算速度C.简化计算机的设计√D.提高运算的精度解析:补码运算能把减法化为加法来完成,从而使得运算器中不需配置减法电路,节省了硬件线路,简化了运算器的设计。

2.32位浮点数格式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8位,尾数为23位,则它所能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数为____ 。

∙ A.+(2-2-23)×2+197∙ B.+(1-2-23)×2+127∙ C.+(2-2-23)×2+255∙ D.2127-2-23(分数:2.00)A. √B.C.D.解析:最大的格式化负数应该是阶码最大,且尾数绝对值最大的数。

3.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种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长、尾数短,后者阶码短、尾数长,其他规定均相同,则它们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为 ____ 。

(分数:2.00)A.两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相同B.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C.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高D.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低解析:在浮点数表示法中,阶码影n向表示的范围,阶码越长表示的范围越大,尾数影响精度,尾数越长,表示的精度越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分数:2.00)A.采用变形补码进行加减运算可以避免溢出B.只有定点数运算才有可能溢出,浮点数运算不会产生溢出C.只有带符号数的运算才有可能产生溢出√D.只有将两个正数相加时才有可能产生溢出解析:采用排除法解题,变形补码能判溢出,但是不能避免溢出,所以A错。

浮点数的阶码超过上限(最大数),也会产生溢出,B错。

同号数相加或者异号数相减都会产生溢出,D错。

5.一个8位二进制整数,若采用补码表示,且由4个1和4个O组成,则最小值为 ____ 。

20126.3数据的表示(2):频数分布直方图2

20126.3数据的表示(2):频数分布直方图2

练2 课本174页知识技能1
小结
1、如何整理收集的数据; 2、将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 (1)表格形式; (2)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3)频数分布折线图 3、各种统计图表的优、缺点; 4、根据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
2.某班全体同学在“献爱心”活动 中都捐了图书,捐书的情况如下表:
每人捐 书的册 数 5 10 15 20
(4)列频数分布表
身高x(厘米) 140≤x<145 145≤x<150 150≤x<155 155≤x<160 160≤x<165 165≤x<170 170≤x<175 合计 学生数(频数)
3 正 6 正 9 正正正 16 正 9 正 5 2
50
(5)绘图
20 学生人数 16 9 6 5 0 3 . . . . . . . .
填写下表,并将上述数据用适当的统计 图表表示出来
身高/cm 学生数 身高/cm 学生数 身高/cm 学生数
141 152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85
80 93 89 77

优 优 优 良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162
167 166 159 169 168 158 160 159 162
83
88 79 72 86 91 80 85 90 91
75

第一节计算机中数据的分类和表示方法(学生用)【精选】

第一节计算机中数据的分类和表示方法(学生用)【精选】

计算机原理第一章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第一节计算机中数据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本节要求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分类和表示方法知识精讲计算机内部数据的信息分为两大类:信息和信息。

数据信息又分为两种,数据和数据。

注意:任何数据在计算机中都是用代码表示的。

一、数据的单位1、位:它是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也称二进制位,简称位,一个二进制位可表示两种状态,位越多,所表示的状态就越多。

用小写字母表示。

2、字节:用大写字母表示。

下面几种情况可用字节来作基本单位。

①表示文②衡量容量③编址3、字:是由若干个字节所组成的,它通常是字节的整数倍。

在计算机内部进行数据传送时,或CPU 进行处理数据时,用它作基本单位。

字长:每个字所含的二进制个数或字节的数量,即CPU能同时处理的;字长是在设计机器时规定的,字长越长,在相同时间内能传送更多的信息;字长越长,计算机有更大的寻址空间;字长越长,计算机系统支持的指令数量地越多,功能也就越强。

4、常用的存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Bit Byte KB MB GB TB字位字节千字节兆字节千兆字节吉字节1bit8bits1024B1024KB1024MB1024GB二、数据的分类1、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数据按其属性是否具有度量多少的数量含义而分为数值型和非数值型两大类。

非数值型又主要包括数据和数据。

①数值型:具有量的多少的含义,根据是不含有小数又分为整型和实型两类。

②字符型:无数量多少的含义,但无论哪一个字符均对应一个惟一的二进制编码,此编码或用于计算机内部处理或用于信息的输入输出。

常用的有ASCII码、汉字的各种编码。

③逻辑数据:为了使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引入了逻辑数据,并使计算机能对它们进行逻辑运算,从而得出一个逻辑式的判断结果。

在计算机中用一位或一个字节表示,仅取“真“或“假“两个值,在计算机内部常用0表示假,1或-1表示真。

2、按数据传输形式分类数据分为数据和数据。

取连续值的数据叫模拟数据,如声音的强度可以连续变化;取离散值的数据叫数字数据,如成绩的取值都是离散值。

数据的表示(一)

数据的表示(一)
些课程非常感兴趣”的调查,获得如下数据:语文 20人,数学25人,英语18人,物理10人,计算机34人, 其他12人。他想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却发 现6项的百分比之和大于1,为什么会这样呢?

13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
1.小红同学将自己5月份的各项消费情 况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如图),从图中 可看出( ) A.各项消费金额占消费总金额的 百分比 B.各项消费的金额 C.消费的总金额 D.各项消费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
表多少公顷稻田?
C
A
B 33%

11
议一议:图示的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
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刚认为对全年食品支 出费用乙户比甲户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其他 21%
食品 31%
教育 23%
衣着 25%

其他 24%
食品 34%
教育 19%
衣着 23%


12
想一想:小亮对在全班40名学生中进行了“你对哪
A.80° B.90° C.100° D.110°

15
3.练习册:七年级(1)班 进行一次数学测验,成绩 分为优秀、良好、及格、 不及格四个等级.测验结 果反映在扇形统计图上, 如图所示,则成绩良好的 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 分比是______%

16
4.某冷饮店一天售出各种
口味雪糕数量的扇形统计 图如图,其中售出红豆口 味的雪糕200支,那么售
(3)你能设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5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第二环节:探究
制作扇形统计图
(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 并填在下表中:
篮球 百分比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数据的表示(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能说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

3、能按照制做扇形统计图的步骤绘制扇形统计图。

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扇形统计图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每年当生日快乐的祝福如约而至的时候,我们总要和亲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美味,那么你是如何将蛋糕平均分成n份?平均分成六份怎么分?为什么会这样分呢?
二、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小明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
(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你能设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
三、自主合作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具体做法如下:
(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
(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

(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活动内容:做一做: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个扇
形表示总体的25%?
(2)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你们班的人数,那
么扇形B 大约代表多少人?
(3) 如果用整个圆表示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C 大约代表多少公顷
稻田? 议一议:
图示的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小明认为对全年食品支出费用乙户比甲户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甲其他
21%教育23%
衣着25%
食品31%乙
其他24%教育19%
衣着23%
食品34%
想一想:
小明对在全班40名学生中进行了“你对哪些课程非常感兴趣”的调查,获得如下数据:语文20人,数学25人,英语18人,物理10人,计算机34人,其他12人.他想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却发现6项的百分比之和大于1,为什么会这样呢? 五、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 (1)统计图的特点: ①圆代表总体;
②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③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2)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
(3)在不同的统计图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
六、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6.3 1、2、3
教学反思: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统计图的特点,而且普遍掌握较好,因此没有必要再以问题的形式逐步总结认识,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怎样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数据本身的特点及统计图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统计图.而且能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亲自去感受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并且让学生利用小组调查搜集来的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制作统计图.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搜集数据、选择决策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