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幼儿园开展图画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谈幼儿绘本阅读的有效开展

谈幼儿绘本阅读的有效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要有效地开展幼儿绘本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以及结合多种方式和资源来进行。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幼儿绘本阅读的有效开展。
幼儿绘本阅读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绘本阅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选取适合幼儿的绘本。
在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日常教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幼儿绘本阅读的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绘本阅读的融合。
可以通过故事时间、主题活动、独立阅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在幼儿园教学中,可以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让幼儿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绘本阅读。
还可以将绘本阅读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在语言、美术、音乐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活动,让幼儿在不同的领域中都能够接触到绘本阅读。
教师还应该给予家长相关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家中进行绘本阅读。
家长是幼儿绘本阅读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幼儿的绘本阅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途径,向家长们介绍幼儿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他们在家中给予幼儿更多的绘本阅读机会,与幼儿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在进行幼儿绘本阅读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指导。
每个幼儿的阅读水平和兴趣都不同,因此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对于阅读能力较好的幼儿,可以提供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绘本,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绘本,引导他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教师还应该结合多种资源和方式进行。
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重点阅读页面选择的策略分析

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重点阅读页面选择的策略分析
1. 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在选择重点阅读页面时,应该注意选择与整个故事情节相连
贯的页面。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整体结构,提高他们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
2. 关键信息的呈现:绘本中通常存在一些关键信息,如关键图画、关键词语等,这
些信息对于理解故事的发展和情节转折十分重要。
在选择重点阅读页面时,可以优先选择
包含这些关键信息的页面,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3. 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描绘:绘本中往往通过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描绘来塑造故事
情节和推动故事的发展。
在选择重点阅读页面时,可以选择那些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描绘
丰富、生动的页面,这样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体验和情绪的交流,增强他们对故事的投入
感和理解力。
4. 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绘本通常通过适应幼儿阅读水平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
言技巧来传递故事的信息。
在选择重点阅读页面时,应该注重选择那些语言表达方式和技
巧丰富多样的页面,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图画与文字的配合:绘本的特点之一就是图画与文字的紧密配合,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建故事情节。
在选择重点阅读页面时,要注重选择那些图画和文字紧密结合、相互
呼应的页面,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
在幼儿园实施图画书课堂教学的策略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和几位教师于去年一起加入了本园的《图画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通过一些学习、交流、课堂实践,对图画书的课堂教学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打破原有观念,回归阅读之路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
在实施图画书课堂教学中,要打破原有语言活动中“图片为理解学习服务“的观念,要重视孩子对图画书连贯完整的阅读。
1.发现的潜在节奏,避免跳跃阅读。
多数图画书都有一个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重复。
但还有一些图画书,会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如果找出它的规律,把一幅幅画面按小组排列,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类似里的节拍般的节奏了。
遇到此类图画书的教学,在活动设计中不能忽视它潜在的节奏。
如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有两位老师分别在中班进行了阅读教学。
他们的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A老师将该从封面到封底做成连贯的ppt,和孩子们在笑声中度过了20多分钟。
B老师先将“母鸡散步”的画面全拿出来,观察、讲述,在制造了紧张的氛围后,再让幼儿观看“狐狸倒霉”的片断。
A老师的课堂教学很朴实,在连续的阅读中,孩子们感受到该两拍子似的重复故事,始终处于快乐的阅读状态。
B老师的课堂教学应该说是花了一定心思思考和设计的,活动中孩子们也能较好地参与讨论、阅读,但缺少了A老师课堂上的那份快乐,缺少了孩子发自内心的笑声。
因此,的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的图片教学,可随意地将某一图片先理解。
更不能为了追求方式手段,而忽略了内容的连续性,因此没有发现一些是有潜在节奏的。
2.忽略的文字叙述,拓展阅读内容。
一本能讲三个故事,文字讲一个,图画讲一个,文字和图画一起讲一个。
作为幼儿园的孩子,不认识汉字,他们阅读图画书,更多的应让图画讲故事。
但在实践中,一些老师往往抛弃不了图画书中的文字叙述。
如《国王生病了》这一图画书,一位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国王去打球了,王子会说些什么?”“王后在旁边看见了,心里会想些什么?”……(老师的目的是让还是在逐渐熟悉该的故事叙述内容)一堂活动,孩子们就在老师几十个提问中“阅读”完了该,结果是老师累(要记下许多的提问)、孩子累(老被老师牵着、听课的累(不知如何记录听课内容)。
幼儿图画书阅读教学设计

幼儿图画书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图画书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针对幼儿图画书的阅读教学进行设计,旨在帮助教师们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图书阅读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和喜爱程度;2. 提升幼儿的图书阅读能力,包括理解、推理和表达;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4. 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和观察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图画书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图画书。
可以选择情节简单、图画丰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的图画书,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需要创设安静、整洁、舒适的阅读环境,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可以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图书馆的样子,摆放各类图画书,同时准备舒适的阅读区域供幼儿自由选择。
3. 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图书角活动,引导幼儿主动选择图画书并进行阅读。
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与幼儿互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自己的想法。
4. 引导幼儿进行图书导读在图书导读环节,教师可以提前预览图画书,并准备相关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推理情节、预测结局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图画展示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5. 引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图画书的内容安排相关的创作活动,鼓励幼儿进行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图画书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估。
观察记录可以包括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兴趣程度、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故事内容的记忆等。
2. 个别访谈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对阅读活动的感受和理解程度。
通过访谈,可以补充观察记录的不足,更全面地评估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分享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共享一、概述在幼儿教育中,绘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如何有效地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成为了每个幼儿园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共享一些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策略,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二、选书策略1. 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兴趣选择绘本。
幼儿园里的孩子芳龄跨度较大,因此在选书时要考虑到不同芳龄段的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内容与他们所处阶段相适应的绘本。
2. 注重绘本的质量。
优秀的绘本应该在内容、语言和图画方面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选书时要注重绘本的质量,避免浅薄和儿戏的作品。
三、教学策略1. 导入:在教学前,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活动,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进入故事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 阅读: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将故事讲述出来,同时辅以绘本的图画展示。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3. 讨论:在阅读结束后,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故事的感受,或者就故事中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衍生: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设计一些与故事相关的手工或游戏活动,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知识和情感。
四、实例分析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三只小猪》来分析一下绘本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
1. 选书策略:《三只小猪》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内容简单而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可以将其作为绘本教学的选书内容。
2. 教学策略:a. 导入:可以通过让孩子们模仿小猪建房子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b. 阅读: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同时展示绘本中的插图,让孩子们在图画和语言的双重刺激下,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
c. 讨论: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谈谈三只小猪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或者谈谈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引导孩子们从故事中汲取知识和启示。
幼儿园阅读教育:图画书教案设计

幼儿园阅读教育:图画书教案设计幼儿园阅读教育是培养孩子学习阅读的重要阶段,图画书是幼儿园阅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图画书的教学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结合图画书的特点,设计一份幼儿园图画书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幼儿园阅读教育。
一、教案设计目标1. 引导幼儿对图画书产生兴趣,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图画书,例如《小熊和小鸭》、《小猫钓鱼》等;2. 通过图画书故事情节和图像特点,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和讨论;3. 教师结合图画书内容,启发幼儿进行相关的绘画创作或手工制作;4. 配合音乐、游戏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播放相关音乐,吸引幼儿注意,引入本节课要讲解的图画书内容;2. 故事阅读(10分钟):教师讲解图画书内容,指导幼儿进行阅读;3. 情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图画书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场景;4. 绘画创作(1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与图画书内容相关的绘画活动;5. 游戏互动(10分钟):通过游戏,巩固图画书内容的理解,让幼儿更深入地参与到故事情节中;6.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强化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反应,如情节理解、绘画作品、游戏参与等;2. 收集幼儿在课后对图画书内容的感悟和表达,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图画书作为幼儿阅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启发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图画书的教育价值,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图画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幼儿阅读素养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绘本情景创设:图画书阅读教学方案

幼儿园绘本情景创设:图画书阅读教学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图画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
通过图画书的阅读,幼儿可以开拓想象力,增强语言能力,培养阅读兴趣等。
如何有效地进行图画书的阅读教学,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绘本情景创设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图画书阅读教学方案。
二、绘本情景创设的重要性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本情景创设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画书所展现的情境,进行情景再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绘本情景创设,可以让幼儿从图画中获取更多信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3.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情景创设可以使图画书的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图画书的浓厚兴趣。
三、图画书阅读教学方案1.选择适合的图画书在进行图画书的阅读教学时,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芳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图画书。
可以选择具有生动色彩和丰富细节的图画书,以便于进行情景创设。
2.创设情景和角色扮演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情景创设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图画书所描绘的情境中,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
3.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想象在图画书阅读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幼儿参与到故事情节中,进行讨论和想象,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4.创设互动游戏为了增加图画书阅读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创设一些互动游戏,如找寻故事中的角色、描述故事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图画书所呈现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四、总结回顾绘本情景创设是图画书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情景创设,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精心策划图画书的阅读教学方案,切实引导幼儿进行图画书的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幼儿园绘本教学教案:图画书阅读与绘画实践

幼儿园绘本教学教案:图画书阅读与绘画实践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图画书阅读和绘画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
通过图画书阅读,幼儿可以接触丰富的图像信息,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绘画实践则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绘本教学,探讨图画书阅读与绘画实践的教案设计。
二、图画书阅读的特点与教学策略1. 图画书的特点图画书以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文字辅助叙事,适合幼儿的阅读特点,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想象力。
2. 教学策略(1)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包括内容丰富、图像精美的作品;(2)通过引导问题,促进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3)鼓励幼儿进行图画书的再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绘画实践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1. 绘画实践的重要性绘画实践是幼儿感知、认知和表达世界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2. 教学方法(1)提供多样的绘画材料,如彩色笔、水彩、油画棒等,让幼儿自由选择;(2)引导幼儿进行主题性的绘画活动,如家庭、动物、自然景观等;(3)组织绘画作品展示与交流,促进幼儿共享与交流。
四、图画书阅读与绘画实践的整合教学1. 教学目标通过图画书的阅读,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力;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根据图画书的内容,设计与之相关的绘画主题,让幼儿通过阅读和绘画进行整合活动。
3. 教学步骤(1)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组织幼儿进行与图画书内容相关的绘画活动;(3)展示与交流,让幼儿共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感受。
五、总结与展望图画书阅读与绘画实践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获得启发和愉悦,并且在参与中逐渐积累认知和表达的能力。
未来,我们还可以结合音乐、手工等活动,拓展幼儿的艺术体验,实现多方面的素养培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图画书阅读与绘画实践的教案设计,以及教学方法和整合活动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幼儿园开展图画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作者:黄薇
来源:《南北桥》2018年第05期
【摘要】幼儿受年龄限制,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容易被形状稀奇、颜色艳丽的物品所吸引,因此在实际展开幼儿培养的过程中,图画书的重要性突显出来。
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图画书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幼儿园开展图画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希望为促进幼儿全面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198
早期阅读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图画书的功能不容忽视,幼儿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对图画书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在全面掌握幼儿特点以及图画书特质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特点有针对性展开教学活动,为全面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一、图畫书特质概述
图画书能够在结合幼儿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将绘画与语言充分结合,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基础上,能够有效进行知识的传播。
在图画书中,表现主体为图,通过连续画面进行知识的表述,幼儿在生动有趣的图画中能够对文字和故事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1]。
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实现对幼儿的启发,因此合理应用图画书对于全面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菲菲生气了》图画书中,小女孩愤怒的情绪可以通过鲜红的背景形象表现出来;而在《逃家小兔》图画书中,通过穿插彩色画面与黑白画面进行故事描述,极大的吸引了幼儿注意力,对于开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开展图画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将图画书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指定以下教学策略:
(一)通过“图像文字”实现声音与空间再现
图画书中需要综合应用图画与文字进行故事描述,能够对幼儿的视觉产生一定冲击,促使幼儿在观图的过程中体会到故事中的“情感”与“音响效果”,这更有助于幼儿体会到图画书中的内涵,体现出图画书良好的教育意义。
例如,在《喵呜》这一图画书中,猫吃老鼠的情节描述
中,作者放大了“喵呜”两个字,幼儿在看到这两个红色字体时,猫吃老鼠的形象仿佛在头脑中浮现出来,对于激发幼儿阅读情感同时积极进行汉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2]。
(二)通过隐藏人物进行人物再现
部分图画书中并没有将核心人物体现在画面中,因此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仿佛只能够感受到核心人物,但是却无法看见这一人物,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声音与形象的模拟和表演的形式,再现情景与人物,这一趣味性教学活动对于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以及想象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大卫,不可以》这一图画书中,妈妈的形象在出现了两次,作者在图画书制作的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手法将“妈妈”的脸隐去了[3]。
针对这一现象,幼儿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模仿“妈妈”的形象,如心理、语气以及神态等,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幼儿对“妈妈”这一形象产生深刻认知,对于幼儿体会母亲的爱意具有重要意义。
(三)挖掘画面细节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图画书是由故事、图画以及文字等多种形式构成的,画面中隐含着各种故事以及主人公的细节,能够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关键点进行充分的表现,然而幼儿受年龄限制,无法及时发现这一细节,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职能,同幼儿一起进行画面细节的挖掘,从而加深幼儿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例如,在《逃家小兔》这一图画书中,当小兔变成帆船时,整艘船以兔子耳朵形状为帆,这一细节具有幽默、生动的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同时促使幼儿感受到兔妈妈的深情厚爱。
由此可见,在实际展开图画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职能,鼓励幼儿努力进行细节的挖掘,从而实现主题、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有效联系,为从根本上提升图画书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幼儿培养的过程中,对图画书的重要性产生了深刻认知,通过合理利用图画书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够引导幼儿对图画书内涵产生深刻认知,这对于提升幼儿园教育水平。
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新时期幼儿教师应对图画书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从通过“图像文字”实现声音与空间再现、通过隐藏人物进行人物再现、挖掘画面细节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等角度出发,努力将图画书的教育意义全面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妮娜,王静,韩映虹,徐振平.自读、伴读和指读对2—3岁幼儿图画书阅读中文字注视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0(01):39-45.
[2]陈晶晶,陈红.早期亲子阅读中家长提问特点实证研究——以福建福清某幼儿绘本馆18对亲子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7(10):99-101.
[3]韩映虹,刘妮娜,闫国利,刘健.自主阅读和伴读方式下3—4岁幼儿图画书阅读的眼动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27(04):3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