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物质的密度

合集下载

6.2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2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反馈交流:在适当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作业反馈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反思改进措施
特色与创新:
1.情境创设: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密度概念。
2.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密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密度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8.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如何通过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9.密度异常情况:讨论密度异常情况,如空心物体、不同物质混合等,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处理这些特殊情况。
10.密度与浮力:简要介绍密度与浮力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浮力与物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密度概念: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密度可能发生改变。
2.密度公式: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密度公式ρ= m/V,解释质量、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3.密度的影响因素:探讨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密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论文题目: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作业反馈
(1)及时批改: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进行批改,给出明确的评分和评语。
(2)指出问题:在批改作业时,注意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如计算错误、理解不足等。
(3)改进建议:针对学生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
(4)个别辅导:对于作业中存在严重问题或进步较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1)练习题: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巩固对密度知识的理解。
示例题目:一块铜的密度是8.9 g/cm³,体积为50 cm³,求这块铜的质量。

6.2+物质的密度(课件)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6.2+物质的密度(课件)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m3
=1×103
kg/m3,ρ
c=


=


×
m3 =2×103 kg/m3,所
以三者的密度关系为 ρa<ρb<ρc,a 的密度是 b 的一半
,故 A、B 项错误;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
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所以将 b 的质量减半,b
的密度不变,还是1×103 kg/m3,故 C 项错误。
返回目录
■考点二
密度的应用


1.检查产品的质量和浓度:食品工业中鉴别牛奶、酒的

单 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等。

2.根据密度选材:如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小的新材料制造


返回目录






3. 鉴别物质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特别是固体和
依据 液体的密度在一定条件下一般是不变的,而不同种
重 ■题型 理解密度图像

例 不同材料组成的 a、b、c 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

型 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破 (

A. 三者的密度关系为 ρa>ρb>ρc
B. a 的密度是 b 的两倍
C. 若将 b 的质量减半,
它的密度变为 0.5×103 kg/m3
D. 若将 c 的体积增大到
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鉴别 ①测出被鉴别的物质的密度;
方法 ②通过查密度表判断它属于哪种物质
由于有些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且密度易受温
缺陷 度的影响,所以还要结合物质的其他一些性质(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34页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34页ppt)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已知铝棒的直径 d 为100mm,长 l 为2.5m,铝棒的质量是多少?
V
d
2
l
3.14
0.1m 2
2.5m
0.02m3
2
2
m铝 铝V 2.7 103 kg / m3 0.02m3 54kg
(1)在计算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不能只写计算过程;(2)如果物理量的 单位不一致,必须要统一,可以就密度单位来处理体积或质量的单位;(3)计算的结果必须 由数值和单位一起组成。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下列对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体积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小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特别强调
① ρ、m、V关系的同一性; ② ρ的不变性: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的改变而改变。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思考:①实验中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 质量、体积。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刻度尺。 ③如何直观地验证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是正比? 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任务二、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那么它的 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它表示1m3的水质量为1×103 kg。
新知讲解
任务二、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6.2 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附答案)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6.2 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附答案)

6.2物质的密度(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以以下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解析】选B。

此题考查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关系。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正比例函数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应选B。

2.如表所示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解析】选C。

此题考查从密度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密度的理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干松木、铜、铅的密度均小于水银的密度,故“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说法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等,故“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说法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水这种物质在液态和固态下,密度不相等,故“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说法正确;由密度公式变形V=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密度大的,体积小,从表中可知铅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所以铅块的体积比铜块小,故“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说法错误。

故C选项正确,应选C。

3.(2022·天津中考)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

以下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30dm3B.60dm3C.100dm3D.120dm3【解析】选B。

此题考查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m=60kg,密度约为ρ=1.0×103kg/m3,中学生的体积V===0.06m3=60dm3。

应选B。

4.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V甲=V乙,则m甲<m乙B.假设m甲=m乙,则V甲>V乙C.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解析】选C。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6.2 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6.2  物质的密度

第2节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认识密度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密度的概念,学会密度的测量方法。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密度是在质量后引入的一个新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是对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并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了铺垫。

因此,学生掌握好这一节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一节已经理解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学会了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学生具备了学习密度这一节内容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兴趣较浓,喜欢自主动手实验,因此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

但学生物理抽象思维比较薄弱,而密度的概念相对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此可见,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密度概念以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的理解。

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2.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3.通过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核心素养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难点: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续表和塑料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可以判断出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

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帮忙鉴定下(教师出示一台天平,指导学生演示操作)。

教师:由此可见,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10 cm3),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区分铁块和塑料块天平或电子天平称量它们的质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6.2密度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理解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

知识点二:密度知识的应用(1)求密度;(2)求解质量;(3)求解体积等。

重点难点解析一、本节要重点理解一下基本知识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密度国际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密度;求解质量;求解体积等。

二、利用密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首先,对于单一物体而言,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说明或题中表格,情景图找出这个单一物体对应的三个量:密度ρ、质量m、体积V,各量单位均化为国际单位制单位。

根据ρ=m/v,建立方程,待求的量一定在该方程中。

有的问题让判断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可以用①比较密度法;②比较体积法;③比较质量法。

举例说明一下:如用比较密度法:先根据题中已给的质量和体积的值,应用ρ=m/v计算出这时物体的物质密度ρ;然后再和密度表中该物质实际密度ρ真比较,相等说明实心,不相等说明是空心。

其次,在多数应用题中,会出现两种物质存在的情况。

处理办法就是阅读题干后找出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1、m1、V1,立即给出联系ρ1=m1/V1;再找出另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2、m2、V2,各量的单位统一后,立即用密度公式联系ρ2=m2/V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6.2密度(同步练习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6.2密度(同步练习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密度(同步基础练习)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有关B.将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剩下的牛奶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所有固体的密度总是比液体的密度大D.平时我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C.宇航员把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质量不变D.一杯水的密度比一滴水的大3.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ρ=m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V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D.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4.为了防疫需要,家中一般都备有酒精消毒液。

小刚发现包装瓶上面标有“含有75%的医用酒精”、“净含量100mL”等字样。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则该瓶最初装有的消毒液质量最接近()A.100克 B.85克 C.80克 D.75克5.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 3.93×1011m3,这个水库装满水后水的总质量约为()A.3.93×1011t B.3.93×1011kg C.3.93×1011g D.3.93×1011mg6.有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5:4,体积之比为1:2,则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A.5:2 B.2:5 C.8:5 D.5:87.国之重器又传来好消息!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奋斗者”号载人舱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钛合金。

新型钛合金取代钢材制作载人舱,实现了载人舱足够大又不太重,可以容纳最多3名乘客安全地在海底进行科考任务。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6.2物体的密度 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6.2物体的密度 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6.2物体的密度练习【含答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6.2物体的密度练习一、单选题1.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A. 大于0.9×103kg/m3B. 小于0.9×103kg/m3C. 等于0.9×103kg/m3 D. 无法判断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B.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 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为5kg3.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把一质量为50g的钩码送上天宫二号,钩码的质量不变B. 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变大,做成铁管质量变小C.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6.体积和质量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ρ铝<ρ铁<ρ铜)()A. 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B.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铜球是空心的C. 若铜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 三个球一定要全是空心的才行7.甲、乙两个实心的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是1∶2,质量之比是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 1∶2B. 2∶1C. 1∶4D. 4∶18.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B. 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9.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A. 密度大熔点高 B. 密度小熔点高 C. 密度大熔点低 D. 密度小熔点低1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 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给篮球打气时,篮球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11.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 V乙为()甲∶A. 1∶5B. 5∶1C. 4∶5D. 5∶412.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有关数据,试判断A、B、C 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是()A. 硫酸、盐水、酒精B. 盐水、酒精、硫酸C. 酒精、硫酸、盐水D. 硫酸、酒精、盐水13.把一铁块放在火炉上加热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A. 铁块的体积B . 铁块的密度C . 铁块的内能D . 铁块的比热容1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移动到阻值最大处之后就可以进行灯泡电功率的测量B.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测量原理是C. 利用可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D. 利用二力平衡的可以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5.人们常说的“油比水轻”,实际上是说()A. 油比水体积大 B. 油比水体积小 C. 油比水质量大 D. 油比水密度小二、填空题16.有密度分别为ρ1、ρ2的两种物质,若按质量1:2混合,则所得混合物的密度为________ ;若按体积1:2混合,所得的混合物的密度为________.(设总体积不变)1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1
分析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厘米3水的质量为1克。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质量(g)
铁块 铜块 铝块 79 89 27
体积( cm3
10 10 10

•1厘米3铁的质量为7.9克 •1厘米3铜的质量为8.9克 •1厘米3铝的质量为2.7克
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并不相同
一、密度的定义: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不同 物质有不同的特性,人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 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食用油
海水
铜导线
实验:
用量筒量出40厘米3、80厘米3、100厘米3的水, 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体积(厘米3) 质量(克) 单位体积水的质量 (克/厘米3)
1
2 3
40
80 100
40 80 100
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常可以用来鉴别
一些物质。但会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 度.压强.状态等)。在温度变化不大时由于固 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大,我们可以认为密度不 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质量和体 积.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 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3.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厘米3,质量是540克, 问是否是实心的?(已知ρ铝= 2.7克/厘米3) 比较体积法:质量是540g的实心铝球计算体积应 是200cm3,因为200cm3<500cm3,判定该铝球 是空心的。
d、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合理的实验步骤 是 d、a、b、c ;(用字母表示)
=
(2)、石块的密度的计算式为
m
V2-V1

ml
ml
80 60 40 20
0 1 2 3 4 5
20g 10g 5g
80 60 40 20
1、在调整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则横梁上的螺母应 向 右 调( 填“左”或“右”)
1g 0.001kg 3 1g / cm 1000 kg / m 3 3 1cm 0.000001m
3
1克/厘米3
> 1千克/米3
单位转换: (1)7.9×103㎏/m3= 7.9 g/cm3 (2)2.7 g/cm3 = 2.7×103 ㎏/m3
四、密度公式的应用: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记下此时量筒示数V1。 3、用细线拴住石块缓慢浸没在量筒中, 记下此时量筒示数V2。 4、石块的密度是ρ=m /(V2-V1)重复两次以上。 注意:1.适量的水(完全浸没被测物体,放入后不能 超过量程。 2.细线要细 3.先测m后测V
石块的体积
V V2 V1
V2 (cm )
3
V1 (cm )
3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把步骤1、2中测得的数据记在下表1中,求出石块的密度.
实验 次数
石块的 石块放 质量m 入前水 (g) 的体积
V1 (cm3 )V2 (cm3 ) (cm ) (g/cm3 )
石块的 石块的 密度平 均值 密度 石块和 体积 水的总 V V V Ρ =m/V 2 1 体积 3
(1)用量筒测体积:
①注意量筒的最小分度是多少?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的凹形底部相平。
②测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2)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在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m; b、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c、把石块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的体积V2;
比较密度法:用质量比体积可以得到该球的平均 3,因为1.08kg/cm3<2.7g/cm3,判 密度是1.08g/cm 请讨论有多少种方法? 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比较质量法:假定铝球是实心的,计算铝球质量 是1350g,因为1350g>540g ,判定该铝球是空 心的。
水的密度为1.0x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思是? 1米3水的质量为1.0x103千克
方法1:解:V水=m水/ρ水 V酒=m酒/ρ酒 又因为:V水=V酒 所以: m水/ρ水=m酒/ρ酒 所以:(32g-m)/1g/cm3= (28g-m) /0.8g/cm3
解之得:m =12g
方法2:解:m水=V水ρ水 m酒=V酒ρ酒
又因为:V水=V酒=V
所以: 32g-m = 1g/cm3 V
28g-m =0.8g/cm3V
一只容积为3×10-4米3的瓶内盛有0.2千克的水, 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千克的 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 的 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瓶内石块的总体 积和石块的密度。 10-4米3 2.5×103千克/米3
• 一个瓶子装满水为32g,装满酒精质量为28g,求 空瓶子的质量和容积。(用两种方法求解)
五、密度的测量:
(1)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实验原理:ρ=m/V。 (3)实验器材: 量筒 (4)实验方法: a、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b、用量筒直接或间接地测出被测物体的体积; c、根据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玻璃杯、水、盐水 天平 砝码 石块
细线
(5)实验步骤:

法?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
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
① ② ③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方法1:压入法 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 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 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V= V2- V1 ④ 根据公式ρ =m/v求出石蜡密度
1
2
3
液体密度的测量:
1.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
的质量m1.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 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 质量m2 .
4.盐水的密度ρ=(m1- m2 )/v .
把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2中,求出盐水的密度.
玻璃杯 玻璃杯 量筒中盐水 量筒 盐水 密度 和盐水 和剩余 质量 中盐 的密 平均 的质量 盐水的 m m 1 水的 度 值 体积 3 (g/cm3 ) m (g) 质量 (g/cm3 ) m (g)
• 在物理学中,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 的密度
二.密度的计算公式: 质量 密度=———— 体积
密度-ρ 质量-m 体积-V
m 则公式就为: ρ =—— V
三.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kg/m3)
质量的单位:千克/kg
体积的单位:立方米/m3
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kg/m3) 常见的单位:克/厘米3 (g/cm3) 换算关系:
27
解之得:m =12g
V =20cm3
1
试验 次数
m2 (g)
2
V (cm )
1
2
3
例题: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和足量的水,如何测出牛
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

提示:
m 根据 V ,只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积V就
行.可以分别用水和牛奶将瓶装满,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 求出水的体积,即是瓶的容积和牛奶的体积.
方法二:坠入法(配重法) ① 测质量相同 ② 测体积时,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铁块,先 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体积V1, 再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 块、石蜡的总体积V2,V= V2- V1
测量物质的密度
1、原理: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用量筒等
测量物质的体积,利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20克 、 10克 、 5克 2、右盘加砝码的顺序应为 ; 3 3、该小石块的质量为 37.0 克,体积为 20.0 厘米,密度为 1.85 克/厘米 3 。 4、若在称小石块的质量时,石块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砝 码及游码的数值不变,则该小石块的质量是 33.0 克。
如下图表示的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物质的 密度与体积的关系。由甲图可推知120gD物质的体积 200cm3 是___;由乙图可知,阴影部分 S的面积表示物质 12g 的___,其值为__。 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