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lyx 碳的多样性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鲁科版 必修1 3.1 碳的多样性 (1)(共15张PPT)

高中化学鲁科版 必修1 3.1 碳的多样性 (1)(共15张PPT)

【实验记录】
物质 与盐酸反应
碳酸钠Na2CO3
产生气泡
碳酸氢钠NaHCO3
产生气泡
与BaCl2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与NaOH反应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热稳定性
无现象
分解产生CO2
【实验操作】
给滴有氯化钡溶液的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白色沉淀 思考: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 NaOH溶液既不能与Na2CO3溶液反 应,也不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
D.氯化钡溶液既能与Na2CO3溶液反应又 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
【课堂·小结】 金刚石
碳单质的多样性 石墨
知识小结
C60
有机物 碳化合物的多样性
无机物
方法小结
用类比法预测物质的性质 用实验法验证物质的性质
色态
白色固体
水溶性 都易溶于水 但溶解度S碳酸钠>S碳酸氢钠
【活动·探究】
【探究主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类比思考提示】碳酸钠和碳酸钙都属于碳酸盐, 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组 成相似,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预测任务】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与盐酸反应?若反应共同
产物是什么?如何简便验证之?若不反应为什么?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是否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阅读·思考】
阅读课本64页第一、二段,思考含碳化合 物分哪几类?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含碳无机化合物

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ppt

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人一生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痛苦,活得累。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情怀,它像一把伞 ,帮助你在雨季里行路。学会原谅,快乐至上。 生活远没有咖啡那么苦涩,关键是喝它的人怎么品味!每个人都喜欢和向往随心所欲的生活,殊不知随心所欲根本不是生活。 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希望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有人能让你痛苦,说明你的修行还不够。 不要试图交到一个完美的朋友,也不要交到很多朋友。 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 成功之前我们要做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之后我们才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不过,一切纪律都当小心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去把他们的工作完全作好以外,没有别种目的。——夸美纽斯 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你要的比别人多,就必须付出得比别人多。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碳的多样性》课件3

《碳的多样性》课件3

平面六边形 相对滑动

结构,层与层之间相互作用较弱,易发
(2)金刚石 金刚石是 硬度极高 ,无色透明的晶体,每个碳原子都与其相 邻的 四个碳原子 以强的相互作用形成 (3)C60 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分子 于球的表面,呈 是 空 的。 ,形似 足球 和 ,碳原子位
正四面体
结构。
正六边形
正五边形 排列,球内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及其性 质差别和差别的原因。 2.了解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3.了解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差别和差别的原因。 4.了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温 故
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如C60、石墨、金 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是磷元素的同素异形 体。 (1)“同素”是指由同一种元素构成,“异形”指物质具有不 同的结构和组成。 (2)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 一定条件 (3)同素异形体可以相互转化。如C(金刚石) == ======= C(石 墨),且两者转化是化学变化。
)
思路分析:结构决定性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形 成了碳元素的三种单质,它们具有各自的物理性质。
解析:金刚石、石墨、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只是其内 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才导致它们的结构不同,进而性 质不同,与其几何外形和硬度无关。 答案:B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斯莫利等三位化学家,以表 彰他们发现富勒烯(C60),开辟了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富勒烯 (C60)由于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形状的结构,也称为足球烯。 对于下列有关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60个碳原子形成 球状结构,碳原 子位于球面,呈 正六边形和正五 边形

碳的多样性

碳的多样性

热稳定 性
无现象
物质 与酸反 应
碳酸钠Na 碳酸钠 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
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氢钠
NaHCO3+HCl=NaCl+H2O+CO2↑
CO32-+2H+= CO2↑ + H2O
HCO3-+H+= CO2↑ +H2O
NaHCO3+NaOH= Na2CO3 +H2O
碳的多样性
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 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自主完成P70的概括 • 整合 的概括
布 置
*


七、关于Na2CO3与NaHCO3混合物中各成份质 关于Na 量分数的计算。 量分数的计算。 〖例题 例题〗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例题 2.74g 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 质量为 2.12g 。求: ⑴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 ⑵将这种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以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1、讨论提出假设; 2、探讨实验方案; 3、实验并做好记录。
碳酸钠Na 物质 碳酸钠 2CO3
与酸反 应 与NaOH 反应
与 Ca(OH)2
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氢钠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气泡既快又多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分解产生CO2
与CaCl
2
活 动 * 探 究 模拟溶洞的“形成”
1、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 、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 2、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 、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 3、实施模拟实验; 、实施模拟实验; 4、完成 表格。 、完成P67表格。 表格

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ppt

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他们还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正确的判断力,有决心,敢于创新,勤奋工作。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洛克 通往光明的道路是平坦的,为了成功,为了奋斗的渴望,我们不得不努力。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痛不痛只有自己知道,变没变只有自己才懂。不要问我过得好不好,死不了就还好。 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爬上最高的境界,你会陡然发现:那里的景色竟然是你司空见惯的。 坚信健康是快乐的源泉。 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第1节碳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教具准备1:教学图片.2:演示实验所需的: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钙固体、稀盐酸、C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以及实验仪器(准备大小规格相同的气球)、四、学具准备分组试验所需的: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钙固体、稀盐酸、C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以及实验仪器(准备大小规格相同的气球)、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归纳。

高一化学课件碳的多样性

高一化学课件碳的多样性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32-

• 原理:CO32-+Ca2+ === CaCO3↓
• 硝酸C,a且CO生3成为无白色色、固无体味,的不气溶味于。水但溶于盐酸或

CaCO3+2H+ ===Ca 2++CO2↑+ H2O
• 方生法成:白向 色待 沉检 淀溶,液再中加加入入稀过盐量酸的或稀Ca硝Cl酸2溶,液若,白若色
沉淀又溶解,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则待检溶
D
11
2、碳氧化物的比较
CO
CO2
物 无色、无味气体,同 无色、无味气体,同况比空气密度
理 比空气密度略小,标 大,密度1.977g/L,1体积水可溶
性 准密度1.25g/L,难 解1体积CO2,加压、降温变为雪状 质 溶于水,CO有毒。 固体“干冰”。
1. CO属不成盐氧 化物,一般不与酸、
1.CO2可与碱性氧化物 CaO+CO2====CaCO3
CO2+H2O 加热或加NaOH
NaHCO3
五、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
• ①也N难a分2C解O。3、K2CO3的热稳定性极强,在高温熔化下 • ②强,Ca但CO在3高、温Ba下C能O3分、解M,g生CO成3、金C属u氧CO化3物等和热二稳氧定化性碳很。 • ③C解aN:(aHHCCOO33、)K2的HC热O稳3 、定N性H4较H差C,O3在、固(态N时H4加)热2C易O分3、

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课件 鲁科必修1

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课件 鲁科必修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三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美丽的珊瑚
国芝高图 最加达中 完哥五的 美世百钻 的界万石 钻博美重 石览元约 。会在五
上一十 被九克 评三拉 为四价 美年值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库利南一号
溶洞中的 石花、石笋、钟乳
碳的同素异形体
金 刚 石 的 结 构
C60的结构
Ca CO3 +CO2+ H2O = Ca2+ + 2 H CO3-
澄清溶液
加热
出现白色沉淀
Ca2+ + 2 H CO3- =△= Ca CO3 ↓ +CO2+ H2O
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工业炼铁
碳“三角”
C
2、木炭燃烧
CO
CO2
概括·整合
碳的同素异形体和碳的化合物
碳元素
碳单质
含碳化合物
七、关于Na2CO3与NaHCO3混合物中各成 份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题〗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2.74g 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 量为 2.12g 。求:
⑴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 ⑵将这种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以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解:用差量法计算:
2NaHCO3==Na2CO3+CO2↑+H2O 固体质量减少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82022/1/182022/1/182022/1/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厦门一中2015级化学练习 班级 座号 姓名 035—lyx 碳的多样性1

( )1. 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不同 D.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 )2. 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①金刚石与C60 ②O2与O3 ③FeO与Fe2O3 ④红磷与白磷 ⑤CO2与干冰 A.只有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都是 (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HCO3-、Na+、Cl- B.Ca2+、Cl-、CO32-、Na+ C. HCO3-、Na+、NO3-、H+ D. OH-、Na+、HCO3-、Cl-

( )4. 为制备纯净干燥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最好应依次装入: A.水;无水CaCl2固体 B. 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C.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 D. 饱和NaHCO3溶液;稀硫酸 ( )5. 关于NaHCO3和Na2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2CO3比NaHCO3更难溶于水 B. 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与Na2CO3反应 C. NaHCO3比Na2CO3稳定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6. 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 C.是氧化还原反应 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7. 能肯定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理由是: A. 加入盐酸有CO2气体产生 B. 加入Ba(OH)2溶液产生BaCO3白色沉淀 C. 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BaCO3沉淀 D. 溶液是碱性 ( )8. 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加入的试剂是: A.硫酸氢钾溶液 B.碳酸氢钙溶液 C.氯水 D.氢氧化钠溶液 ( )9.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全部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混合气体中: A.一定含有CO2、H2O,至少含有H2、CO其中一种 B.一定含有H2O、CO,可能含有CO2、H2

C.一定含有CO、CO2,可能含有H2O、H2

D.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其中一种 2

( )10.向碳酸钠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

中,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 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11.请你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药品,按实验室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检验一氧化碳还原性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产生HCl和水蒸气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药品:盐酸、石灰石、氧化铜粉末、木炭粉、氢氧化钙溶液。 (1) 验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A的药品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B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装置D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剩余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3.向9.5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恰好用去50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得到沉淀10g,试计算: ①混合物中Na2CO3与NaHCO3各多少克? ②所用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混合物成分 提纯所用试剂或方法 化学方程式 (1)Na2CO3固体中含少量NaHCO3杂质 (2) NaHCO3溶液中含少量Na2CO3杂质 (3) Na2CO3溶液中含少量NaHCO3杂质 3

(以下题目竞赛班、实验班必做,平行班选做) ( )14.将碳酸钠晶体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n g溶于水制成200 mL溶液,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若将n g该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时,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是

A.3.1 g B.5.3 g C.9.0 g D.11.0 g 15.根据如图所示提供的仪器装置,完成提纯并测定Na2CO3样品纯度(其中只含NaHCO3

杂质)的实验,试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1:测定Na2CO3样品中NaHCO3分解放出的CO2的体积。 (1)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2)完成该实验尚缺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生的气体从装置④的__________端进入,从装置⑤的________端进入。 实验2:测定上述实验完成后的剩余固体与盐酸反应产生的CO2的体积。 (4)应将实验1的装置作哪些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实验1加热到样品不再产生气体时,产生CO2为a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实验2在加入盐酸至无气体产生时,生成了CO2为b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样品中Na2CO3

纯度的实测值为________;测得的CO2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较,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

小”或“相等”)。若要使实验值更接近于理论值,该实验应该怎样改进?__________。 4

知识框架 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问题讨论】 (1) 如何鉴别一种固体物质是Na2CO3还是NaHCO3? (2)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之间如何转化?

(3)Na2CO3 和 NaHCO3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035参考答案:1~9 BBABD DCDDC

11.(1)A、C、B、D (2)盐酸、石灰石 CaCO3+2HCl=CaCl2+CO2↑+H2O

(3)黑色粉末变红CO+CuO △ Cu+CO2

碳的多样性 碳单质的多样性 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 碳元素转化

的多样性

金刚石、石墨、C60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

碳酸盐 碳酸氢盐 H2CO3 加热,加碱 5

(4)CO2+C 高温 2CO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点燃尾气 12.(1)加热 2NaHCO3==Na2CO3+H2O+CO2 ↑

(2)CO2 Na2CO3+CO2+H2O=2NaHCO3 (3)NaOH NaHCO3+ NaOH= Na2CO3+ H2O 13.①5.3g 4.2g ②3mol·L-1 14.B 15.解析:本实验给固体样品加热制气体所用装置应由⑦、①和③仪器组装,而④

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气体在经过④时,应遵循“粗口进,细口出”的原则;⑤的作用是让气体将其中的水排出,以测定气体的体积,因此气体要从短管进入。 由于CO2可溶于水,故测得的体积偏小。如果让气体排饱和NaHCO3溶液,则

会降低CO2的溶解度,减小误差。样品中含有的Na2CO3物质的量为b-a22.4 mol,样品总质量为加热后的质量(b22.4×106 g)与实验1加热生成的CO2、H2O质量(a22.4×62 g)之和。 答案:(1)⑦①③④⑤⑥ (2)酒精灯 (3)d b (4)将③换成②,同时撤走酒精灯

(5)5 300b-a53b+31a% 偏小 将装置⑤中的水换成饱和NaHCO3溶液 6

037答案:1~8 BBDAC AAA 9.(1)导管C中的气体应长入短出; (2)B:Fe2O3+3CO2Fe+3CO2 还原 C:Ca(OH)2+CO2=CaCO3↓+H2O D:2CO+O22CO2 (3)红色粉末变成灰黑色,并被磁铁吸引到试管上部 不可 (4) 80% 10.(1)定性分析 ①不能说明。因为天然碱样品中的“NaHCO3”加热分解也可产生水。

②取少量天然碱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过滤并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有浑浊现象,说明天然碱样品中含有CO32-离子。 (2)定量分析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除去通入空气中的CO2和H2O ⑤使反应生成的CO2和H2O被充分吸收 计算推导,得天然碱的化学式为:Na2CO3·2NaHCO3·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