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会学

合集下载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定义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和法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

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又称法社会学。

由于学科内支派繁多,对它尚无确切的定义。

概述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又称法社会学。

由于学科内支派繁多,对它尚无确切的定义。

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和法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

法律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法律社会学正是要研究社会的基本条件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这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法律,是法律社会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欧洲法律社会学的主要内容。

比如,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其法律制度必然不可能是相同的。

为什么农村不容易搞法治?也许有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的问题。

我们发现许多复杂的法律制度是配合陌生人社会即现代商业社会设计的。

另外,法律社会学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把法律的实施看作是社会博弈。

一项法律制定出来后,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社会博弈,不可能要求人们完全的毫无反应的依法律而为。

(“法律必须被信仰”,这句话所描述的状态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

)每个人对法律都会有所反应。

法律社会学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纠正。

法律形式主义虽然作了奠基,但是它不能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

如最高院关于“奸淫幼女”罪的司法解释,如果单从刑法理论的角度考虑的话,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放到社会中去,问题就出现了。

比如,有可能触犯这一条罪的人可能是哪些人呢?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的回旋余地大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举证责任会有什么变化由此检查机关的资源配置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复习一、简答题1、法律社会学的研究生对象是什么?(1讲)(1)以社会学所探索的现象状况为依据,研究范围分为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两个方面,前者研究社会生活中各种单位和制度构成,后者研究社会结构的活动和变动。

(2)以社会学所探索的现象的规模为依据,把社会学分为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前者研究规模较大的社会现象,后者研究小群体具体的社会关系。

(3)以社会学研究的层次为依据把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与部门社会学,前者研究一般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后者研究某一方面的现象与理论如法律社会学。

2、法律社会学有何突出特点?(1讲)法律社会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社会学指向,即以社会学理论研究法律现象的特点。

法律社会学强调对社会中的法律运行过程进行客观的实证分析,把对法律现象的研究建立在通过观察、试验和统计等方法所获得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

关于这个特点,美国学者艾尔文、英国法学家科特威尔和劳埃德等都有论述。

美国著名学者布莱克在其《司法社会学》一书中,则把法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法律现象的区别归为两个模式,即法学模式和社会学模式,并作出六个方面的具体分析,从中看出法律社会学的社会学指向。

3、简述法律社会学理论渊源的主要内容(1讲)1、来自法学的理论渊源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被奉为法律社会学的思想先驱。

法国法学家萨维尼斯利是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观点为法律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梅因是英国历史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具有某种法律社会学的倾向。

他的研究对后来的法律社会学研究产生了影响。

德国法学家耶林对法律社会学有较大影响。

2、来自社会学的理论渊源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了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纲领等,对后来法律社会学的创立奠定了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是对法律进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代表物。

他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创立了一种有关社会和法律进化的理论。

他认为社会是“有机体”。

2024版法律社会学(社会学分支学科)

2024版法律社会学(社会学分支学科)

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法律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它探讨法律如何影响社会,以及社会如何塑造法律。

发展历程法律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当时社会学家开始关注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学科逐渐发展壮大,并吸收了来自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01研究对象02研究范围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法律意识以及与法律相关的社会现象。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法律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关系。

它探讨的问题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变革以及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研究对象与范围与其他社会学分支关系与社会学的关系01法律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法律问题。

同时,法律社会学也丰富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为社会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与法学的关系02法律社会学与法学密切相关。

法学为法律社会学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概念和理论框架,而法律社会学则为法学提供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现象。

与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03除了社会学和法学外,法律社会学还与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有关联。

这些学科为法律社会学提供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支持,有助于更全面地研究法律问题。

03不同社会阶层对法律的需求和认知不同,影响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分层与法律制度社会组织的形式和规模对法律实施的效果产生影响,如行业协会、社区组织等。

社会组织与法律实施社会文化传统对法律观念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如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法律观念差异。

社会文化与法律观念社会结构对法律影响0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保障社会正常运转。

02法律调整社会关系法律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03法律促进社会进步法律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如人权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

法律对社会结构作用案例分析:不同社会结构下法律制度差异西方社会法律制度特点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和中立性。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又称法社会学。

研究法律和司法制度、司法机构与社会总体及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形成于19世纪末。

主要研究:法律形成的社会条件;法律制度和规范与其他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关系;立法和司法的社会过程及其社会效果;法律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法律在解决社会问题、调适社会冲突和控制社会变迁中的特殊作用及社会效果等。

法律制度:有广狭两义。

广义是一国的立法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总称。

狭义是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所有权制度、陪审制度等。

它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用来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维持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法律机制:法律规范的制定、实施,直至产生调整社会关系效果的全部运用过程的综合原理。

具体含义包括:(1)法律规范的形成源于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社会关系,为了使法律规范准确地反映和调整社会关系,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

(2)法律的实施有不同的方式,研究不同实施方式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正确实施法律规范有重要意义。

(3)通过法律规范的实施调整社会关系。

法律效力:法律所产生的作用。

包括保护作用、引导作用、规范作用和制裁作用。

合法行为由法律保护,社会发展和改革由法律引导和规范,违法行为由法律制裁。

与法的效力不同,法的效力指法的生效范围。

法律社会化:使法律规范从外在事实转化为公民的内在价值,从客观的行为模式转化为主观的行为标准的过程。

西方法律社会学家通常把其分为五个阶段:(1)前习惯阶段。

服从法律只是为了避免惩罚。

(2)习惯阶段。

服从法律只是因为它们是法律。

(3)后习惯阶段。

支持偏离权威要求的道德原则。

(4)社会契约阶段。

维护合宪性和确保社会稳定及有秩序发展的程序。

(5)最后阶段。

只服从体现伦理道德的法律规则。

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对一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其实质是将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将体现在法律中的意志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三、批判主义
“法律推理不能独立于个人如律师或者法 官的偏见,或者他们产生的社会背景。 而且,法律是如此的矛盾以致它允许案 件的背景决定它的结果。法律的属性— —它不能覆盖所有的情况——是法律的 不确定性。”
第三节 量化分析、因果分析 和相关分析
一、量化分析 二、因果分析 三、相关分析
第四节 法律社会学的具体研 究方法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传 统
一、法律社会学
法的两个模式
法学模式 社会学模式
中心 规则
社会结构
过程 逻辑
行为
范围 普遍的
可变的
视角 参与者
观察者
意图 实践的
科学的
目标 决定
解释
二、社会学法学
(一)埃利希 (二)庞德
三、法律和社会
法律和社会研究 社会-法律研究 法律的社会理论
四、法律的社会理论
二、法律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一)社会变迁 (二)学术渊源
三、法律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一)孕育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 初
(二)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 世纪30年代
(三)探索阶段:20世纪40年代——60 年代
(四)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
第二章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进路
一、历史方法 二、观察方法 三、试验方法 四、调查方法
第四章 法律社会学的应用
第一节 法律社会学与社会政 策
一、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二、对政策建议的贡献 三、对政策执行的贡献 四、评价研究与影响研究
第二节 法律社会学应用的局 限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法律社会学应用的条件 二、法律社会学应用的局限性
第五章 法律社会学中的法律概 念

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

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

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
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是指研究法律制度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法律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以及法律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并受其影响。

法律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法律的产生和发展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与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紧密相关。

法律制度反映了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

2. 法律的象征性和正当性: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象征性和正当性。

它象征着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拥有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合法性,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种稳定的规则框架。

3. 法律的实施与社会效果:法律不仅仅是制定,更重要的是实施和执行。

它通过法律机构和司法体系的运作,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并对社会产生相应的效果和影响。

4. 法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法律与社会变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法律可以推动社会变革,也可以被社会变革所冲击和改变。

法律制度需要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相适应,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5. 法律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法律不仅存在于国家层面,还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级和领域。

除了宪法、法律和法规,还包括习惯法、行业规范、道德规范等。

不同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也存在差异。

通过研究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为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对法律制度的满意度和认同度,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的实现。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1. 简介法律社会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法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法律是如何在社会中产生、运行和影响社会的。

通过对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研究,法律社会学试图理解法律现象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动力,揭示法律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和效应。

本文将从法律社会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2. 定义法律社会学是对法律与社会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它旨在揭示法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和影响机制。

法律社会学关注的焦点不仅局限于法律本身,也包括法律如何受制于社会因素、如何反映社会需求、如何影响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法律,它将法律视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对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揭示法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和效应。

3. 研究方法法律社会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深入了解法律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大量数据,运用统计学和数理模型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揭示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和规律。

例如,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法律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质化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具体案例或实践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例如,通过访谈研究法律实施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对比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社会制度,分析其差异和相似之处,揭示不同文化、政治背景下的法律与社会互动的模式和效果。

例如,对比研究不同国家的法律对犯罪率的影响。

•历史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历史文档、档案资料等,探究法律与社会的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揭示法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通过研究历史法律文献揭示法律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

4. 研究领域法律社会学涉及广泛的研究领域,以下是常见的几个研究领域:•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研究个体对法律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对法律的遵守和违背行为。

•法律制度与社会秩序:研究法律制度对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所起的作用,探究法律规范在社会中的实际效果。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1857):实证哲学原则与方法
• 社会发展三阶段:神学的、形而上学
的、科学的。
• 政体三阶段:神权政体——政权掌
握在君主一人手里;贵族政体—— 对政权起决定作用的是司法工作者; 社会政体——资本家领导和管理。
23
• 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达尔文主义。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 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 行为之一的。
12
第二章 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法的两个研究模式
中心 过程 范围 视角 目的 目标
法学模式 规则 逻辑 普遍的 参与者 实践的 判决
社会学模式 社会结构 行为 可变的 观察者 科学的 解释
13
• 二、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 • 1、哲理的方法 • 2、历史的方法 • 3、比较的方法 • 4、分析的方法(吴英案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 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11
•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
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 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法律研究社会。
• 佘祥林案(赵作海案) 3
2、对象框架
• 法律——社会; • 国家法——非国家法; • 政府法——非政府法; • 书本上的法——行动中的法
3、特征
• 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法律社会学具有强烈的
“工具主义”定向;它要求根据确定的目的来评价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层次的感悟
我个人认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并 非是一种独白的个人行为,而是需 要对话与沟通,需要学术批评的。 本文虽然作为一次作业,但是我个 人认为只有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才能 有更深刻的体会!
参考文章:苏力,“市场经济 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法治 及其本土资源》,第74页。 参考文章:《认真的对待人治》 参考文章:苏力:《遭遇哈姆 雷特》; 参考文章:《福柯的刑罚史研 究及其对法学的贡献》 参考文章:苏力,“市场经济 形成中的犯罪违法现象” 参考文章:《论法律活动的专 门化》
Page 11
显然很难这样回答。法律决不 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法律社会 学正是要研究社会的基本条件 对法律制度的影响。这是从宏 观的角度研究法律,是法律社 会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也是欧洲法律社会学的主要内 容。比如,熟人社会和陌生人 社会,其法律制度必然不可能 是相同的。
原来答案是这样的
为什么农村不容易搞法治?
法律人看社会
——读《法律社会学》有 感
代鹏飞 学号20101011042 青少系续本班
法学与社会学是对立的吗?
北大 苏力
v s
人大刘少杰
是两条不想交的平行线吗?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些法律变革并不是 很成功。有时候相似的法律变革却引起了 不同的结果。(如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 对比。)这种现象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 以及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中。 •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法律本身制 定的好坏的问题吗? 纠结啊!
• 法律社会学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把法 律的实施看作是社会博弈。一项法律制定出来后, 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社会博弈,不可能要求人们完 全的毫无反应的依法律而为。(“法律必须被信 仰”,这句话所描述的状态永远不可能完全达 到。)每个人对法律都会有所反应。法律社会学 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纠正。法律形式主义虽然作 了奠基,但是它不能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最 高院关于“奸淫幼女”罪的司法解释,如果单从 刑法理论的角度考虑的话,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但一旦放到社会中去,问题就出现了。比如,有 可能触犯这一条罪的人可能是哪些人呢?律师、
法律社会学是万能的吗?
——非也~非也
由NordriDesign提供

武功再高,一砖撂倒
法律社会学当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法律社会学可以看 到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乃至微观上的个人的行 动对法律的影响。很多问题都可以纳入法律社会学的研究 领域,如女权主义、同性恋问题,以及在国际交往中出现 的不同社会的不同做法如对待安乐死的态度问题,西方由 于基督教的传统和某些技术问题而对安乐死相当慎重。 (再如人工流产问题,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问题, 等等。)我们仅仅通过概念法学的角度都很难理解这些问 题。只有把部门法的边界打破,把学科的边界打破,问题 才能达到很好的认识和解决。正因为以上的原因,关于法 律社会学,我明白本课程旨在介绍一种思路、方法性的东 西。而不是过多的实质性内容。
请记住我们这些正在为中国法 制做贡献的人,还有那些逝去 的人 参考文章:《为什么朝朝暮暮》
原来我的粉丝这么多啊
【感言】
本作业得以完成,得益于多方的协力与襄助, 对于大家帮助,委实难以言表;为免挂一漏万 恕我不一一列举他们(她们)的尊姓大名,但 我要由衷地、真诚地道谢:感谢传道并解惑的 恩师!感谢博达却谦和的师兄们!感谢坦荡又 精诚朋友!感谢友善且宽厚的2010青少续本 班兄弟姐妹!感谢勤勉和亲爱的家人 !
• 也许有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的问题。我发现许多复杂的法律制度 是配合陌生人社会即现代商业社会设计的。 • 感叹: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要动用法律,能实现意思 自治的最大化最好,如果不行的话,不必要的时候也不要对簿 公堂!法律的斗争中没有完全的胜利者,其实质可能就是隐性 的两败俱伤!
公正???
法律社会学是研什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