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下肢溃疡80例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治疗35例临床分析]下肢静脉溃疡治疗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治疗35例临床分析]下肢静脉溃疡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a402db8ad02de80d4d840f6.png)
[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治疗35例临床分析]下肢静脉溃疡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又称为老烂脚,其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是静脉血流动力学异常(静脉反流用回流受阻)引起的静脉高压。
我科自2008年10月~2012年01月,共治疗35例(40条患肢)此类患者,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12年01月在我院采取多方法联合治疗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女22例,男13例,年龄在30~77岁之间,平均年龄55岁。
病程10~40年,平均30年。
双下肢5例,右下肢10例,左下肢20例。
根据病理生理、解剖、病因、临床分类的临床分级:C2(单纯静脉曲张),C3(静脉曲张伴水肿),C4(静脉曲张伴色素沉着、湿疹及皮下脂肪硬化),C5(静脉曲张伴已愈合溃疡),C6(静脉曲张伴活动性溃疡)。
本组25例27条肢体符合C5,10例13条肢体符合C6,其中12条肢体溃疡面最大直径5.0cm。
1.2诊断与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行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检查,显示深静脉通畅,浅静脉有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行Valsalva试验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其中单纯性静脉曲张有11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17条肢体,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12条肢体。
术前用标记笔画出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与曲张静脉全部走行路线及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的体表投影部位。
1.3多点式小切口手术:在持硬麻或腰麻下常规消毒铺巾,在患肢耻骨结节外下方2-5cm处作一横行或纵行切口约2-3cm,分离寻找大隐静脉主干,靠近卵圆窝切断,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其汇入的属支,再用剥脱器分段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少至膝下10cm,注意保护好隐神经,根据术前标记的曲张静脉做点式切口,用蚊式血管钳于皮下进行分段剥脱,并结扎属支及交通支。
手术过程中重点是彻底破坏结扎溃疡周围和底部交通支。
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用1号线缝合各切口,用无菌纱布和棉垫加压包扎3天。
自制五味子生肌象皮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86例

6 ・ 2
Ju n l fE tr a T ea yo C F b 2 0 1 ( o ra xen l h rp fT M e 0 9, 8 1 o
髓, 髓海渗精气 以荣耳窍 , 若先 天禀赋不足或 过度伤 肾, 髓不 精
[ ] 范炳华 , 良浩 , 2 吴 张
1—2.
病史 2 余 。左下肢溃烂进行性加 重 3a , 0a 余 经多方治疗 。 疗效 不 佳 。症 见 : 下 肢 皮 肤 色 赤 褐 , 胀 , 温 高 , 筋 暴 露 , 腿 左 肿 皮 青 小
外 侧 下 端 散 在 3 处 溃 疡 , 者 约 5 e × 6 e 小 者 约 大 m m, 1 m x1 m。 五 味 子 生 肌 象 皮 膏 治 疗 3周 后 , 肿 消 退 , 疡 c 用 c 红 溃
志 ,9 ( )9 . 1% 2 :2
作者简介 :
感 神 经 或椎 动脉 受到 的刺 激 或 压 迫 , 内按 揉 可 改 善 内耳 血 液 耳
循 环 , 症 状 得 以 消除 。 பைடு நூலகம்
谷 海 洋 ( 9 0一) 现 为 浙 江 中 医 药 大 学 2 0 18 , 06级 针 灸 推 拿 学 专 业 在 读 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 柱病 的 临床 与 基 础 研 究 。 脊 收 稿 日期 :0 8—1 1 20 0— 3 修 回 日期 :0 8一l —1 20 1 7
变及 其 对 血 流 速 的影 响 [ ] 中 国 正 骨 ,0 4 1 1 : J. 20 , 7( ) [ ] 范炳华 , 良浩 , 3 吴 张 杰 , 椎 动脉性眩晕 的血管 形态学 等.
激 或椎 一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 迷 路 神 经 反 射 性 痉 挛 , 基 使 内耳 血 循 环 障 碍 引发 耳 鸣 。此 种 情 况 下 引起 的 耳 鸣 , 疗 应 缓 解 头 上 治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88例

用智能型 中药熏蒸汽 自控治疗仪 ( 长兴三洲 电子科学仪 器
厂, 型号 : JA一Ⅱ) 中药 熏蒸。熏蒸 方法 : XZ 行 用益气 活血生 肌
中药 ( 生黄芪 3 , 0g 当归 1 , 5g丹参 3 , 花 1 , 0g红 5g 乳香 1 , 5g 没 药 1 , 5g 黄精 1 , 5g桂枝 1 , 5g 制大 黄 1 ) 5g 煎剂 30mL 由我 院 0 ( 中药制剂室提供) 加水 至 1 0 L~1 0 L加热 , 温( 温 , 0m 0 0m 1 待 水 4 0℃左右 ) 后用药液蒸 汽熏蒸患部 , 处与熏蒸 仪喷 气 口要保 患 持2 3 5( m一3 0 m距离 , e 患者能耐受 为度 ; 每次 4 a n 每天 1 , 0r , i 次 连续 3周为 1 疗程 。 2 12 常规外科换药 ..
熏蒸 。治疗 3周后观 察两组创 面愈合 率、 创面愈合 时间。结果: 治疗组 中, 痊愈 2 2例 , 显效 2 6例 , 有效 3 8例 , 无效 2例 , 总
有效率 9 .3% ; 77 对照组 中, 痊愈 8例 , 显效 7例 , 有效 2 例 , 1 无效 8例 , 总有效率 8 .2% 。两组比较 , 18 差异有显著性 意义
( 0叭 ) P< . 。结论 : 中药熏蒸疗法能明显促 进慢 性下肢 溃疡的愈合 , 临床 疗效显著 , 且该方法操作简单 易行 , 明显 不 良反 无
应, 值得 临床 推 广应 用 。
关 键 词 : 性 下肢 溃疡 ; 慢 中药 熏 蒸 ; 治 法 外
中图分类号 : 62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6— 7 x 2 1 )4— 0 0— 2 R 3 . D 10 9 8 ( O O 0 02 0 慢性下肢溃疡是外科 临床常见 病、 多发病 , 具有病 程长 、 溃 疡经久难以收 L , 1 或虽经收 口、 因损 伤而诱 发、 每 少数 尚有癌 变 可能等特点 , 严重影响患者 的生 命质量 , 临床 治疗 比较棘 手 , 是 外科领 域 一 个 重 要 而 又 迫 切 需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于 2 0 0 9年
下肢溃疡病历

下肢溃疡病历肢体溃疡病历病历编号:XXXXX患者信息:姓名:张某性别:男年龄:60岁联系电话:XXXXX主诉:患者主诉双下肢出现溃疡,伴有疼痛和红肿。
现病史:患者于两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溃疡,最初出现于右小腿正中,后蔓延至左小腿。
溃疡初期为红肿疼痛,逐渐发展为溃烂,伴有渗液和坏死组织。
患者没有意外受伤史,也未进行过不适当的治疗。
既往史: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
无手术史。
无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平时生活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无吸烟和酗酒习惯。
工作上长期站立,缺乏适当的休息和运动。
患者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体温正常,神志清醒,面色苍白。
皮肤黏膜:双下肢出现多处溃疡,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底部见坏死组织,周围有红肿,渗液稀薄。
神经系统:双下肢有轻度感觉减退,腓肠肌反射减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无明显炎症指标升高。
血糖:空腹血糖正常。
血流动力学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速度减慢,存在血管狭窄。
诊断:根据患者双下肢出现溃疡、红肿、疼痛以及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血管狭窄,初步诊断为双下肢动脉闭塞症导致的肢体溃疡。
治疗方案:1. 抗感染治疗:根据溃疡分泌物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局部涂抹或口服,以防止继发感染。
2. 伤口清创:将坏死组织清除,保持伤口清洁,促进溃疡愈合。
3. 保护伤口:使用透气性敷料或生物膜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4. 促进血液循环:采取物理疗法,如按摩、理疗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血。
5.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和扩张血管药物,以改善血液循环。
6. 个体化护理: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合理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
随访计划:1. 定期复查: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定期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状况。
2. 持续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持续治疗,直至溃疡完全愈合。
下肢溃疡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 江 中 医 药 大学 , 江 浙 浙
关键 词 : 下肢 溃 疡 ; 中医 外治 法 ; 究进 展 研 中 图分 类 号 :6 2 1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6— 7 X(0 0 0 0 4 0 R 3 . A 10 9 8 2 1 )/ 踝部皮 肤
准。
2 2 针 灸 疗 法 .
热, 此为 因虚致瘀。因此 , 唐汉 钧 在 临床上 审证求 因治 疗臁
疮, 强调 “ ” 因 , 瘀 ” 溃 疡 久 治 不 愈 的病 理 基 础 ; 瘀 ” 虚 是 “ 是 “ 之 为病 , 由久 站 、 度 负 重 、 伤 或 分 娩 等 , 小 腿 筋 脉 横 解 , 多 过 外 致 青
・
4 8・
Ju l f x ra T ea yo T M J n2 0 ,8 3 o ma o E t n l h r f C u 0 9 1 ( e p
下 肢 溃 疡 的 中 医外 治 法 研 究 进 展
杨 敏, 陶茂灿 , 毅 曹
杭州 3 00 ) 106
为臁疮发病的主要 因素是瘀 滞本 虚及腐 变 , 病机演 变为 “ 其 始 于虚 , 变于瘀 , 坏于腐” 虚” 。“ 之为病 多 由于禀赋不 足 , 胃虚 脾
弱, 中气 下 陷 , 络 阻 滞 , 血 凝 滞 , 道 不 通 , 肤 失 养 , 久 化 经 瘀 脉 肌 瘀
中药的形象 。轻粉 、 密陀僧 、 锡类散等此类药物均含有不同程度 的重金属 , 因此在临床应 用 中也受 到 了限制 。诚 然含有重金 属 的 中 药对 人体 有 毒 副 作 用 , 是 掌 握 好 用 量 及 疗 程 , 但 能够 将 其 对
如轻粉 、 密陀僧、 锡类散等药具有消肿 化腐 、 收敛生肌等功效 , 通
下肢溃疡病历

下肢溃疡病历一、病史回顾患者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67岁主诉:下肢溃疡多年不愈1.1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出现右下肢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伴有渗出。
经过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但是两年前,患者右下肢再次出现溃疡,面积约为2cm×3cm,伴有渗出、局部红肿、疼痛等不适感。
患者到当地医院就诊,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了伤口的清创和敷药治疗。
但是由于治疗不及时和不规范,导致伤口感染加重,患者的下肢溃疡面积逐渐扩大,并向周围扩散。
1.2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多种基础性质的慢性疾病,并且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
1.3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无过敏史。
1.4 家族史患者的父亲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母亲健康。
二、体格检查2.1 一般情况患者神志清醒,精神可,体力活动能力差。
生命体征:血压150/90mmHg,心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
2.2 皮肤及黏膜右下肢内侧可见一块溃疡面积约为8cm×10cm,伴有渗出、红肿、疼痛等不适感。
周围皮肤存在水肿、硬结等表现。
2.3 循环系统心脏听诊:心音规律强,未闻及杂音。
下肢血管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右侧小腿以下部位血管搏动减弱。
三、辅助检查3.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85%;红细胞计数4×10^12/L;血红蛋白121g/L;血小板计数250×10^9/L。
生化检查:血糖7.2mmol/L,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3.2 影像学检查右下肢多普勒超声:显示右侧小腿以下部位血管狭窄明显,血流速度减慢。
四、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右下肢动脉闭塞导致的下肢溃疡。
五、治疗方案5.1 药物治疗患者应继续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
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给予适当的调整血糖治疗。
5.2 外科治疗对于患者的下肢溃疡,在保证伤口清洁干净的前提下,应根据伤口面积和深度进行局部敷药或手术清创等治疗措施。
下肢溃疡的中医外治法研究

下肢溃疡的中医外治法研究作者:曾云锦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有了很大改善,但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压力,使得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不够重视,导致治疗后期后悔莫及。
在下肢溃疡病发初期,下肢会受到一定的障碍,逐渐会变成间歇性跛行,但这样的症状并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等到出现剧烈痛疼时才会去医院检查就医,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导致下体缺血,足趾溃烂等状况。
临床中下肢溃疡很是常见,常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创面日久不愈,修复缓慢。
在治疗方面,下肢溃疡中医外治法得到了较好的成效,引起下肢溃疡的病因较复杂,总结多年的病理因素,可归纳为“腐”、“瘀”、“虚”三方面。
很多长期久治不愈的患者逐渐放弃了治疗的机会,所以会出现癌变的现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本文针对下肢溃疡的中医外治法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下肢溃疡;中医外治法:;研究探讨;【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28-02下肢溃疡是生于肌肉、踝部皮肤以及小腿下1/3胫骨嵴两旁的慢性溃疡,在中医病理中又被称之为“臁疮”。
下肢溃疡多见于长期从事负重、站立工作者和老年人,发作反复,较严重者溃疡可至胫骨,甚者会引起骨膜炎,常年不愈,临床治疗困难。
下肢溃疡中医外治法一直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经验,疗效甚好。
下肢溃疡的具体类型较多,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所以在诊断时需要加强观察和询问,在诊断时需要观察患者中毒、发热或者出现细菌感染等情况,查看局部是否存在腐烂或者破溃现象。
诊断完毕后,方可选择合适的手段或方式来进行治疗。
下面具体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来研究和治疗下肢溃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提高下肢溃疡的治疗水平,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早日康复。
1 病因病机引起下肢溃疡的病因较复杂,总结多年的病理因素,可归纳为“腐”、“瘀”、“虚”三方面。
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教学病例)

入院记录姓名:xxx 职业:农民性别:男地址:xx乡xx村年龄:67岁入院日期:2023.07.14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23.07.14婚姻状况:已婚病史叙述者:家属及本人籍贯:甘肃合水可靠程度:可靠主诉:左下肢浅静脉曲张,小腿胀痛不适1月。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1月前出现左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以小腿两侧为甚,有时感左下肢扩张静脉处刺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近日感下肢静脉曲张渐加重,发病后左下肢小腿、足背出现色素沉着,皮疹瘙痒,伴有区部溃疡。
遂往庆阳市人民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嘱返回我院做抗感染治疗,查体后门诊以“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收住。
患者自发病来睡眠可,食欲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状况可;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否认慢性肾炎、甲亢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急慢性痢疾等传染性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长于本地;无疫区、牧区、放射区及化学污染区久居史,生活起居规律,无其他不良嗜好。
婚育史:已婚,子女及配偶均体健。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明显传染性及其他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T36.5℃ P94次/分 R16次/分 Bp13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可,步入病房,主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皮疹及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外观无畸形,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
两耳无畸形,外耳无溢液,乳突无压痛。
鼻腔通畅,鼻翼无畸形,无分泌物,鼻窦无压痛。
口唇无紫绀及苍白,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
颈软,颈椎无压痛,颈静脉未见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动度正常,未触及肿块,无压痛。
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未闻及异常呼吸音。
心前区无隆起, 心尖搏动在胸骨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心界不大,心率94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及奔马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内服 药 :
-
() I 中药 : 自拟 “ 肢 溃 疡 宁 ” 黄 芪 3 g 石 斛 下 : 0, I g 苍术 l g 白术 l g 茯 苓 l g 薏 苡 仁 I g 麻 5, O, O, O, 5, 黄 5 , 枝 l g 白芍 l g 知 母 l g 丹 参 3 g 川 g桂 O, O, O, 0 ,I 牛膝 l g 金 银 花 I g 蒲 公 英 3 g 黄 柏 l g 泽 泻 O, 5, 0, O, l g 甘草 6 。加 减 : 口红 肿 热 痛 、 染 者 , 野 O, g 疮 感 加 菊花 、 花 地 丁 ; 口干 燥 或 糖 尿 病 者 , 生 地 、 紫 疮 加 元参 ; 口黑 褐 , 膜 、 髓 发 炎 者 加 肉 桂 、 片 ; 疮 骨 骨 附 络脉 瘀滞 、 脉 曲张 者加 乳 香 、 药 。煎 煮 法 及 服 静 没 法 : 药加 水 5 0 浸 3 mi 诸 0 ml 0 n后 , 数 十 沸 , 至 煎 熬
发。
讨 论
合 方法 治疗 本病 8 O例 , 得 满 意 疗 效 , 报 道 如 取 现
下 。
一
在 中药配 合手 法治疗 腰 椎骨质 增 生 的过程 中,
中药 内服 具 有活 血 祛瘀 、 风湿 、 除 补肝 肾 、 筋 骨 、 强
般 资料
本 组病 例 8 O例 , 5 男 2例 , 2 女 8例 ; 年龄 4 O岁 以下者 2 3例 , O岁 以 上 者 5 4 7例 ; 程 最 长 者 5 病 年 , 短者 3个 月 ; 臁 疮 者 2 最 外 I例 , 臁 疮 者 5 内 9 例 ; 下肢 静脉 曲张 4 例 , 伤感染 者 1 例 , 伤 伴 3 外 8 烫 感 染者 5例 , 性 骨 膜 炎 1 慢 O例 , 脓 性 骨 髓 炎 2 化
3 0 , 出 汁液 , 加 水 4 0 煎 至 3 0 , 煎 0 ml滤 再 0 ml 0 ml两 共 得 药 汁 6 0 , 3~ 4次 口服 。每 日 I剂 。 0 ml 分
同时配 合手 法可 以增 加药 物渗 透作 用 , 以增强 治疗 效 果 。以上 治疗 方 法符 合 腰 椎 骨 质 增 生 的病 因病
( 苏 省 建 湖 县 中 医院 , 2 7 0 江 240 )
下 肢溃疡 系 发 生 于小 腿 中下 I 3胫 骨 嵴 两旁 / 肌 肤之 间 的慢 性 溃 疡 。 其病 经 久 难 愈 , 疗 颇 为 治
棘手 。笔者 自 I 9 9 7年 1月 以 来 , 用 中 西 医 结 运
经过 治疗 后 , 临床 治 愈 2 3例 , 效 4例 , 效 显 无 I例 , 总有效 率 9 。其 中 I例 因又不 慎扭 伤致 复 6
伤。
曲, 前臂 抱住 患 者 一侧 大腿 下 部 , 下 肢 向后 上 用 将 抱起 , 手配 合 , 手 向下按 压腰 骶部 , 两 一 另一 手 托其 大 腿 向上 扳 腿 , 节 奏 使 下 肢 一 起 一 落 , 侧 做 有 每 3 ~5次 。 扳 法 是 患者 侧 卧位 , 侧 患侧 在 上 , 曲髋 屈 膝 , 侧髋 、 健 膝关 节 伸 直 , 者立 于 背 侧 , 手肘 关 术 一 节 推 臀 , 手 肘 部 扳 肩 , 手 相 对 用 力 , 上 身 旋 一 两 使 后 , 盆 旋前 , 复 活动 腰椎 左 右 各 一 次 。最后 患 骨 反 者仰 卧 位 , 手抓 住床 头 , 两 牵抖 下肢 , 治疗 结束 后让
例。
治 疗 方 法
利关 节 的作用 。骨 碎补 可 以延缓关 节 软骨退 变 , 抑 制 骨质增 生 , 断 则可 以引诸 药 直达病 所 。 中药 熏 续 蒸疗 法 是通过 加 热熏 洗 和 热 敷 所 产 生 的热 效 应 和 药 物作 用 , 局部 毛细 血管 扩张 , 使 加速 血液循 环 , 促 使 药物 通过 开泄 的腠理 直 达病所 , 同发 挥祛 风除 共 湿 、 血化 瘀 、 气 通 络 、 肾壮 腰 而 止痛 之 作 用 。 活 行 补 中药熏 洗则 具有 散 寒 通 利关 节 、 消肿 止 痛 的作 用 。 手 法治 疗可 起到 舒 筋 活血 、 解 肌 肉痉 挛 疼 痛 , 缓 增
理, 故能 有效 缓解 腰椎 骨质 增 生所产 生 的疼痛 及功
能 障碍 , 改善症 状 , 能 消除 体征 , 甚至 达彻 底治 愈 的
目的 。
腰椎 骨质 增 生是 中老年 的常见 病 、 发病 。 多 其 实质 是关 节 软 骨 发 生 退 变 , 之 以关 节 边 新 骨 形 成 的 一 种 关 节 病
维普资讯
20 0 7年 1 2月第 1 卷 第 1 5 2期
中 国 民 间 疗 法
进 行 自我 功能 锻 炼 , 要 有 仰 卧 撑 腰 式 、 燕 点 主 飞 水 式 和扶 膝转腰 式 等 , 有助 于腰 部功 能和 肌 肉力 这 量 的恢 复 。但 要 注 意 动 作 缓 和 轻 柔 , 力 而 行 , 量 切忌做 大 幅度 和 高 强 度 动 作 的 锻 炼 , 防造 成 外 以
变 。在 中医 治 疗 方 面 , 数 学 者 主 张 内 外 结 合 多 的治疗 方法 , 以达 到 标 本 兼 治 的疗 效 。我 们 在 临 床上运 用 中医经 典 中 的“ 肾主 骨 ” “ 、 肾之 合 骨 也 ” 、 “ 肾生 骨 髓 ” “ 肾 亦 即 治 骨 ” 论 作 为 用 药 的 基 、治 理 本原 则 , 对骨 质 增 生 治 疗 以补 益 肝 肾 、 筋 壮 骨 、 强
( 收稿 日期 2 0 —71 ) 0 70 —9
患 者平 卧 2 n左 右 。每 2天做 1 , mi 次 每次 I mi , 5 n
半 月 为 1 疗程 。 个
治 疗 结 果
综 合 疗 法治 疗 下 肢溃 疡 8 0例
王道 俊 程 灏
疗 效 标准 : 床 治 愈 : 床 症 状 全 部 消 失 ; 临 临 显 效: 临床症 状 明显改 善 ; 效 : 无 治疗 前后症 状 改善 不 明显 或无 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