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及磁路电路与电工技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1.2节-PPT文档资料
电工技术电子教案

电工技术与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使学生熟悉电子元件的识别、选用和应用,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工技术基础1. 电工基本概念2. 电路元件3. 电路定律与分析方法4. 电工测量第二章:变压器与电动机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2. 电动机的分类与结构3. 电动机的运行原理与控制第三章:电力电子技术1. 电力电子器件2. 电力电子电路及其应用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第四章:电气控制技术1. 继电器控制系统2. plc控制系统3.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第五章:电子技术基础1. 电子元件2. 电子电路基本分析方法3. 常用电子电路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电工电子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评的30%。
2.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总结,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工技术与电子教材。
2. 实验设备:电工实验桌、电子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3. 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在线教学平台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1. 第一章:电工技术基础(2周)第1-2节:电工基本概念与电路元件第3-4节:电路定律与分析方法第5-6节:电工测量2. 第二章:变压器与电动机(2周)第7-8节: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第9-10节:电动机的分类与结构第11-12节:电动机的运行原理与控制3. 第三章:电力电子技术(2周)第13-14节:电力电子器件第15-16节:电力电子电路及其应用第17-18节: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4. 第四章:电气控制技术(2周)第19-20节:继电器控制系统第21-22节:PLC控制系统第23-24节: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5. 第五章:电子技术基础(2周)第25-26节:电子元件第27-28节:电子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第29-30节:常用电子电路及其应用6. 第六章:模拟电子技术(2周)第31-32节:放大器电路第33-34节:滤波器与稳压电路第35-36节:模拟信号处理与应用7. 第七章:数字电子技术(2周)第37-38节:数字电路基础第39-40节:逻辑门与逻辑电路第41-42节:数字电路设计及其应用8. 第八章:电力电子设备及其控制(2周)第43-44节:电力电子设备的运行原理第45-46节:电力电子设备控制技术第47-48节:电力电子设备在工业中的应用9. 第九章:电气工程案例分析(2周)第49-50节:电气工程案例分析方法第51-52节:电气工程案例分析实践10. 第十章: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综合实训(2周)第53-54节: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综合实训项目第55-56节:实训总结与成果展示七、教学实践活动1. 实验:安排10次实验,每次实验时间为2学时,共计20学时。
电工与电子技术完整版课件全套电子教案

包括梯形图(LD)、指令表(IL)、功能块图(FBD)、顺序功能图(SFC)和结构化文 本(ST)五种编程语言。其中,梯形图是最常用的一种编程语言,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 。
PLC编程步骤
分析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设备;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和编程语言;设计梯形图程序并 进行仿真调试;将程序下载到PLC中进行实际运行调试。
设计方法
分析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选择 适当的低压电器和电动机;设计主电 路和控制电路;进行电路的保护和配 线设计。
PLC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PLC基本原理
PLC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 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 产过程。
频率响应特性。
功率放大电路
阐述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分类 以及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
理、性能指标及优缺点比较。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介绍数字信号的特点、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 类,以及数字集成电路的优缺点。
逻辑代数基础
介绍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及化简方法,包括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理、 卡诺图化简法等。
电机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电机选择
在选择电机时,需要考虑负载特性、工作环境、电源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 机类型和规格。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机的绝缘等级、防护等级等性能指标。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电机时,需要注意电机的安装、接线、调试等操作,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机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损部件,确保电机的长 期稳定运行。
07
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
实验目的和要求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上电子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上电子教案第一章: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1 电子元器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名称、符号、功能和作用。
教学内容: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配合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子元器件。
1.2 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
教学内容:电路的组成、电流的方向、电压的定义、欧姆定律等。
教学方法: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模拟电子技术2.1 放大电路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放大电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电路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 振荡电路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振荡电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振荡频率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电路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数字电子技术3.1 数字逻辑基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包括逻辑运算、逻辑门等。
教学内容:逻辑运算、逻辑门电路、逻辑函数等。
教学方法:通过逻辑门电路的实际搭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逻辑基础。
3.2 组合逻辑电路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电路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4.1 电子测量仪器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名称、功能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教学方法:采用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4.2 电子测量方法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等。
教学内容:测量误差、数据处理方法、测量实验等。
《电工电子技术》全套课件(完整版)

介绍在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电源的选择、输入信号的幅度限制等。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实例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阐述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包括整流电路、滤 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等。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步骤
介绍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步骤,如确定电源类型、选择整 流电路和滤波电路、设计稳压电路等。
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 社会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04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 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 电路问题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 特性和应用
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 动手能力
基础知识:电路基本概念
01
02
03
04
电路的定义与组成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 用
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描述
01
阐述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包括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正弦交
流电的波形、频率、幅值等基本概念。
正弦量的表示方法
02
介绍解析法、曲线法、相量法和复数表示法等多种表示正弦量
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
03
阐述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正弦交流电分析中的意
、特性及应用
03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的原理、特性及
应用
04
05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的原理、特性及应用
整流与逆变技术原理及应用
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 类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 类
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及控制方式
电路与电工技术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当电压的参 考方向与电动势
电压正方向表示电位降
的参考方向相反
A
时 A
UE
当电压的参
E
U
E
U
考方向与电动 势的参考方向
B
相同时 B
E 5V
E 5V
U E
U VA VB 5V U VB VA 5V
UE
U E
电路与电工技术
注意:
1. i、u、e 的参考方向可任意假定。但一经选定,分析过程
线性电阻(过原点的直线) 分类: 非线性电阻
电路与电工技术
2)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 (1)伏安特性曲线
i
i
f (u, i) 0
电阻的伏安 特性曲线
0
u
0
u
非线性电阻
线性电阻
电阻元件的 u、i 关系可由 u – i 平面的一条曲线确定。
电路与电工技术
3)欧姆定律(线性电阻)
u
R tg u
i
G 1 R
36
电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工技术
第2章 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
学习目的: 1.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它是分析电路最基本的定律;能运用支路 电流法分析电路。 2. 能正确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和计算两个网孔以上的 电路。 3. 建立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等效变换。 学习重点:基尔霍夫的两大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 南定理;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学习难点: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支路电流法和戴维南定理;电压 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电感
i
亨利(H)
(安)A
+
u
L
–
电路与电工技术
《电工电子教案》课件

《电工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电工电子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电路的基本元件1.3 电路的基本定律1.4 电路的组成和分类第二章:直流电路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2.3 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设计2.4 常用电路元件的功能和应用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设计3.3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能量3.4 常用交流电路元件的功能和应用第四章:磁路和变压器4.1 磁路的基本概念4.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4.3 变压器的分类和应用4.4 变压器的设计和计算第五章:电机5.1 电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5.2 电机的分类和应用5.3 电机的控制和保护5.4 电机的设计和计算第六章:电子技术基础知识6.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概念6.2 半导体器件的分类和特性6.3 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6.4 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第七章:数字电路7.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7.2 数字电路的逻辑门和逻辑函数7.3 数字电路的组合逻辑电路7.4 数字电路的时序逻辑电路第八章:模拟电路8.1 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8.2 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8.3 滤波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8.4 模拟电路的应用和实例第九章:电力电子技术9.1 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概念9.2 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和控制9.3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基本原理9.4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实例第十章:电气控制技术10.1 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10.2 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分析10.3 常用电气控制器件的功能和应用10.4 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的重点环节包括:1. 第一章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电路的基本元件和定律。
2. 第二章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常用电路元件的应用。
3. 第三章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以及交流电路元件的应用。
4. 第四章磁路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变压器的分类和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第一章: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电路的基本元件1.3 电路的基本定律1.4 电路的简单分析方法第二章:直流电路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2.3 直流电路的简单分析方法2.4 常用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路的基本定律3.3 交流电路的简单分析方法3.4 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第四章:磁路与变压器4.1 磁路的基本概念4.2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4.3 变压器的结构与分类4.4 变压器的检测与维护第五章:电子元器件5.1 半导体基础知识5.2 常用半导体元器件5.3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5.4 常用集成电路的功能与应用第六章:电器设备与控制6.1 常用家用电器的结构与原理6.2 常用工业电器设备6.3 电器设备的控制原理与方法6.4 电器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第七章:电机与变频器7.1 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7.2 电机的分类与应用7.3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与功能7.4 变频器的应用与调试第八章:电力电子技术8.1 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与特性8.2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基本电路与控制8.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8.4 电力电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第九章:通信电子技术9.1 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9.2 模拟通信技术9.3 数字通信技术9.4 通信电子设备的应用与维护第十章: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应用10.1 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0.2 电工电子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10.3 电工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4 电工电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路分析的基础,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后续电路分析至关重要。
二、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电容和电感等,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功能对于设计电路至关重要。
三、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掌握这些定律对于解决电路问题至关重要。
大学物理《电路和磁路》PPT课件

= 2f =
2 T
量完成一次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13
2. 峰值和有效值 振幅在交流电中常称为峰值,就是0、I0和U0, 表示交流电简谐量随时间变化的最大幅度。
一般用有效值量度交流电的大小或强弱。
交流电通过某电阻在一周期内产生焦耳热,与某
恒定电流通过同电阻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相
等,恒定电流的量值就是该交流电的有效值。
交流电在dt内焦耳热 dQ=i 2Rd t=(RI02cos2t)dt ,
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焦耳热为
Q
dQ
0
T
( RI 0 cos t ) d t
2 2
1 2
RI 0 T
14
2
按照有效值的定义
I 1 2
RI T
2
1 2
RI 0 T
2
S
j dS 0
上式积分只有在导体与S截面上才不为零,而 在导体与S截面上对电流密度的积分正是该支路上 的电流, 于是可得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4
列基尔霍夫第一方程组遵循的约定: 1. 对各支路的电流及其方向作出假设,假设的
电流方向作为该支路电流的标定方向;
2. 根据电流的标定方向,从节点流出的电流前
27
例1:角频率为1.8103 rads-1 的交流电压加在RC 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压峰值50V,R= 1.0102 , C=4.5F。求总电流的峰值、电路的阻抗以及电流 与电压的相位差。 u ~ 解:在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瞬 时值相同,用I0表示总电流的峰值
R
C
电路的阻抗为
Z
eL L
di dt
相当电路存在两个电源,u (t) + eL = iR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电路中的一点作为参考点(电位等于0的点,又称零电 位点),则某点的电位就是由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参 考点常用符号“⊥”标记。 例1.1 在图1.2.5中,已知 uab=5V,ubc=3V,若选c点为参 考点,试求 a、b、c三点的电位。 解 因为选c点为参考点,所以 Uc = 0 ubc = ub -uc ub = ubc+uc = ubc = 3V uab = ua-ub ua = uab+ub = 8 V
3 3
9
7
1.2.4 电功率
1.2 电路的物理量
例1.2 图1.2.7所示为直流电路,U1=4V,U2=-8V,
解 元件1的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 向相关联,故 P1 = U1 I =4×4=16W (吸收16 W) 元件2和元件3的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 方向非关联,故 P2 =-U2 I = -(-8)×4 = 32W (吸收32 W) P3 = -U3 I =-6×4 =-24W (产生24 W) 整个电路的功率为 P = P1+P2+P3 = 16+32-24 =24 W (吸收24W)
8
U3=6V,I=4A求各元件接受或发出的功率P1、P2和P3 , 并求整个电路的功率P。
.2.5 电能
在t0到t的一段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应为
电能的SI单位是焦[耳],符号为J,它等于功率为1瓦的用 电设备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在实际生活中还采用千瓦 小时(kWh)作为电能的单位,它等于功率为1千瓦的用 电设备在1小时(3600s)内所消耗的电能,简称为1度电。 1kWh=10 W×3600s=3.6×10 J
4. 5.
6.
7.
2. 电流的参考方向
我们把电流的假设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用实线箭 头表示在电路图上,并标以电流符号i ,如图1.2.1(a) 所示。
1
1.2 电路的物理量
3. 电流的分类及电流字母符号的规定
根据电流的方向是否变化,可以把电流分为直流电流和交 流电流两种类型,方向始终不变的电流为直流电流,而方 向会变化的电流则为交流电流。 对于直流电流,根据其大小是否变化可以分为恒定直流电 流和脉动直流电流,交流电流可以分为正弦交流电流和非 正弦交流电流。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为两点间的电压。电压用字母符 号u表示。 电压的SI单位是伏特,字母符号是V。 电压的方向是电位降低的方向。
2.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压的参考方向就是两点间电压的假设方向。 电压的参考方向通常用三种方式表示:(1)采用参考极 性表示 (2)采用实线箭头表示 (3)采用双下标表示
4
1.2 电路的物理量
1.2 电路的物理量
1.
2.
1.2.1 电流 电流的定义、单位和方向
带电粒子(电子、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表征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电流的SI单位是安培,字母符号是A。有时也会用到千 安(kA)、毫安(mA)、微安(μ A)等单位。 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
3.电流和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
图1.2.3 电压的参考方向
常使同一二端网络的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一致,即电 流从电压的正极性端流入而从电压的负极性端流出,这时称 该二端网络的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是一致的,称为 关联参考方向。反之,则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5
1.2 电路的物理量
1.2.3 电位
图1.2.1 电流的参考方向
2
1.2 电路的物理量
恒定直流电流用大写字母I表示,变动的电流用小写字母i表 示。
图1.2.2 几种电流的波形 在图1.2.2中,图a的电流是恒定直流电流,图b的电 流是正弦交流电流,图c的电流是周期性非正弦交流 电流。
3
1.2 电路的物理量
1.2.2 电压 1.电压的定义、单位和方向
6
1.2 电路的物理量
电能转换的速率叫电功率,简称功率,用p表示。 当支路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相关联时,电路吸收的 功率p和电压、电流的关系是 p=ui 直流时 P=UI 计算得出的功率为正值,表示吸收(消耗)功率;若为负值, 则表示提供(产生)功率。 当支路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非关联时,电路吸收的 功率p和电压、电流的关系是 p=-ui 直流时 P=-UI 功率的单位为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