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理念1、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

本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欠缺的情况,采取“以学生为本”,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2、学科理念——宏微符三结合。

化学的学科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对宏观现象及变化的观察,然后用微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宏观的现象及变化,并能用符号来描述,在头脑中将“宏微符”三水平有机结合。

在气体摩尔体积的研究中,一方面要继续使学生加深对“宏观---n----微观”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化学符号与化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前一节宏观的“桥头”是质量,这节课是气体体积,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学生会觉得理解困难。

教材的电解水实验形象地给出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表格可以真实地反映相同粒子数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

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课堂上通过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了解XXX质量的作用,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学生分析问题的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能力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已经学过的两个公式还不能灵活应用;良好的研究惯有待继续培养。

三、教学目标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XXX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研究化学的重要作用。

同时,本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初步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点,并学会运用该定律进行有关简单推理。

能力培养: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由数据归纳客观规律;由理想模型出发进行逻辑推理。

重点、难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直观理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基本微粒构成的。

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用哪个物理量?该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1mol物质含有多少构成它的基本微粒?1mol不同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都相同,它们的体积是否也相同呢?这是本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回顾上堂课内容,回答: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约为6.02×1023个。

引导学生由旧知识再现进入新的认知过程。

【投影】1mol铁、铝、铅、水、硫酸的质量、密度、体积。

引导学生分析投影数据。

【展示】引导学生看课本42页、43页图2-1和图2-2,并出示1mol铁、铝、铅、水、硫酸实物,引导观察。

分析投影数据,归纳并猜想: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体积是不相同的。

看课本插图,并观察分析实物,进一步证实上面的猜想。

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两方面认识事物客观规律,培养他们进行科学归纳的能力。

【设问】对于1mol不同的固态和液态物质来说,为什么其体积各不相同?【讲述】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在讨论物质所思考,但难以给出合理解释。

高中化学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 副本

高中化学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 副本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学模块:《化学1》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内容属于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二个主题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通过对微观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

通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的应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2、内容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对物质的量的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与宏观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摩尔质量的定义,故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建立微观与宏观联系的意识,为本节课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联系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的密切联系,并且在认知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中,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

本节若是直接给学生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这个数值,学生只能会简单的计算,但涉及到一些非计算也就是理论应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

比如,学生只知道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却可能并不理解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一定值,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因此本课设计从引导学生发现1mol不同固体、液体、气体体积不同入手,然后从微观决定因素及宏观上的影响因素找原因,然后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尊重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化学《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化学《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化学《气体摩尔体积》教案化学《气体摩尔体积》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气体摩尔体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91aixue.c)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板书]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讨论]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回答)[板书]1. 依据: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2.类型(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投影] 例题1:在标准状况下,2.2gCO2的体积是多少?[讨论] 1.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

2.学生在黑板上或练习本上演算。

[强调] 1.解题格式要求规范化。

2.计算过程要求带单位。

[板书](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投影] 例题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L。

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讨论] 分析已知条件首先计算气体的密度: =然后求出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质量,即1l 气体的质量:M= V[学生解题] 分析讨论不同的解法。

[投影] 例题3:填表物质物质的量体积(标准状况)分子数质量密度H20.5lO244.8LCO244/22.4g.L-1N228gCl2.HCl混合气3.01×1023[练习]若不是标准状况下,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解题。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精选3篇)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精选3篇)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精选3篇)第一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的摩尔体积的概念;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3. 能够解决与气体摩尔体积相关的计算题目。

教学重点:1.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个被充满气体的气球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为什么气球上的字体可以充满气球呢?”,引导学生思考气体的特点。

二、概念讲解1. 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在摩尔数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气体的体积相同。

也就是说,1mol气体的体积是一定的,无论是什么气体。

2. 计算方法:气体摩尔体积可以通过将气体的体积除以摩尔数来计算。

三、实例演练1. 例题一:30L的甲烷气体中含有2mol的甲烷,求甲烷气体的摩尔体积。

答案:30L/2mol = 15L/mol2. 例题二:一个容器内有5mol的氨气,体积为50L,求氨气的摩尔体积。

答案:50L/5mol = 10L/mol四、拓展应用1. 通过计算气体摩尔体积,可以进一步计算气体的密度;2. 探究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

五、小结与展望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篇: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测定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测定方法;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计算方法;3. 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计算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重点:1.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计算方法;2. 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计算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难点:1. 进行气体摩尔体积实验的操作;2. 分析实验数据并计算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验装置的图示,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实验测定气体的摩尔体积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实验。

二、概念讲解1. 遵循玻意耳定律:相同条件下,等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恒定的;2. 实验操作:用实验装置装满气体,记录气体的体积和摩尔数,然后计算气体的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方案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方案
2g/mol
O2
气体
1.429
32g/mol
N2
气体
1.25
28g/mol
2.素材2
以下是1mol固液物质在200C时的密度,试求其体积
物质
状态
密度g/ml
体积
Fe
固态
7.86
Al
固态
2.7
H20
液态
0.998
H2SO4
液态
1.83
展示实物图片:
1、阅读讨论
1)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2)固、液、气体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气体摩尔体积理解
2.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
教学资源
(1)演示实验:电解水试验 科学探究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1.展示]一瓶水
2.设置疑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里面水分子的个数?
3.追问:假如是一瓶氧气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做?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气体摩尔体积》
科目
化学
年级
高一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本节理论性较强,而且很抽象。所以,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初中电解水的实验,让学生有一个直观认识,便于理解。尽量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概念,尽可能多地利用比喻性描述和直观教具,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观观,培养并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2.建立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收集资料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素养要求1.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培养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

3.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变化,建立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计算模型,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分点突破一物质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1.数据分析结论:同温同压下,1 mol不同的气体的体积________,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________。

2.物质体积的影响因素3.阿伏加德罗定律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1)定律:同温同压下,____________的任何气体都含有____________的分子(即“四同”)。

不一定指标准状况(2)解释:同温同压下的气体,体积相同时,分子数必相同;反之,分子数相同时,体积也必相同。

[即学即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和数目决定。

()(2)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的体积决定于粒子大小和粒子数目。

()(3)同温同压下,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不同。

()(4)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同,体积也相同。

()(5)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6)同温同压下,1 mol气体的体积均为22.4 L。

()2.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①气体分子的直径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2O(气体)和CO2的叙述:①质量相同;②所含碳原子数与氮原子数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度之比为5∶4B.物质的量之比为5∶4C.体积之比为1∶1D.原子数之比为3∶4分点突破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3.理解气体摩尔体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 m =22.4 L·mol -1,非标准状况时不能使用。

高中化学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化学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中的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中的第二部分内容,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占有重要地位。

气体摩尔体积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对物质的量的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

中学化学许多反应都会涉及到气体,运用气体摩尔体积能简化计算,给化学研究带来方便。

气体摩尔体积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也是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基础理论的必备知识。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掌握了微粒构成物质的初步知识,并能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

上一节课学习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基本概念,通过质量、物质的量及微粒数目之间的转化进行了简单的计算,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容易将质量、体积、微粒个数等转换成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为今后的化学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2)、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3)、掌握有关气体体积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和推理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推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难点:有关气体体积的计算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并进行了简单的计算。

物质的量是计算的核心,下面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几个转化关系,即物质的量与质量及微粒数目的转化。

【课件展示】【板书】公式【新课导入】物质的量能与质量和微粒个数之间转化,它能否与气体的体积建立起联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气体摩尔体积【课件展示】课题,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摩尔质量,它的定义是什么?【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追问】由摩尔质量的定义能否得出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呢?这两者所指的思考并回答质量、物质的量、微粒个数间的转化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大连102中学 韩若慧
(“气体摩尔体积”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中的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
量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微观粒
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通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品质。
3、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
的规律和本质。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的应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
【教学难点】影响气体体积的内在因素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黑板、实物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物质的量,请大家一起回忆我们所学的知识,什么叫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是多少? 思考 从复习旧知识导入新
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 回答 和学生充分互动
【教师复述】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听讲、记录 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
【学生填表】请大家一起填写下面的表格,来看看固体、液体物质它们的体积有什么规律? 【PPT呈现表格】 计算 填表 思考

让学生自己计算,在思
考中“从个别到一般”总结
规律,充分体现出“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理念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条件下,1摩尔不同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相同吗?请同学们分小组根据以上表格的信息归纳一下,每组再派代表回答。 听讲 引导学生思考、类比,
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
【学生归纳、回答】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固体或液体物质回答 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
2

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师提问】物质的量都是1mol的不同固体和液体物质,为什么它们的体积各不相同呢?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物质体积的大小呢?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思考 回答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
跃课堂气愤

【学生讨论、回答】„„ 回答 和学生充分互动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三个: (1)物质的粒子数目(2)粒子的大小(3)粒子间的距离 听讲 记录 让学生了解原因

【多媒体投影】 ①构成固态结构微粒间距离的示意图②构成液态结构微粒间距离的示意图 【实物展示】固态物质粉笔和液态的水 【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得出结论】组成固态物质的微粒之间间距很小,组成液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固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大 观看 思考 记忆

应用直观教使抽象的
理论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
理解、接受,充分体现出多
媒体教学的优势

体现出师生互动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探讨了1mol固体、液体物质的体积,那么,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是否相同呢?请同学们填写下表(附录二) 思考 计算 填表 回答
让学生自己计算,在思
考中“从个别到一般”总结
规律,充分体现出“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理念

【多媒体投影】构成气态结构微粒间距离的示意图(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 观看 思考
应用直观教使抽象的
理论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
理解、接受,充分体现出多
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投影】气体分子平均距离与分子直径的比较。 听讲 思考 记录
更透彻地讲解、展示,
生动的例子有利于学生理
解、迁移知识
3

【举例、讲解】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时排的队形„„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既然气体的体积主要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影响,那么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受哪些条件的影响呢?是怎样影响的? 思考 回答 进一步探讨
深化、拓展知识

【多媒体投影】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多媒体投影】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讲解】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要比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大得多„„P不变,T升高,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气体体积变大;T不变,P增大,分子间距离减小,气体体积变小„„ 观看 思考 记录 听讲
应用直观教使抽象的
理论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
理解、接受,充分体现出多
媒体教学的优势

对照图片详细讲解,解
答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
更牢固地掌握知识,从而热
爱化学,从“要我学”转变
为“我要学”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请同学们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要比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大得多呢? 听讲 思考 引导学生探究,充分体
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讨论 和学生充分互动
【教师归纳】同学们的方案都不错,从可行性和经济条件来看,我们选择其中的水蒸发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多媒体动画】课本P51“资料”。 【教师讲解】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要比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大得多„„ 观看 思考 听讲

生动的动画吸引学生
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把
微观的知识“放大”了,有
利于学理解、记忆,优化了
教学效果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通过实验两个表格,大家一起计算,分析,我们对比1mol固体、液体物质与1mol气体物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听讲
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讨论 和学生充分互动
【教师归纳、总结】1.在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比1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大得多; 2.在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而1mol气体的体积却几乎相同。现在我们就以此为基础来学习今天的重点内容——气体摩尔体积。 听讲 思考 记录 通过同学们自己计算、
分析,的出结论,老师给予
补充
引出本节课重点内容,
起到过渡作用
【教师讲解、板书、多媒体投影】 二、气体摩尔体积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听讲

在前面的基础上介绍
4

符号:Vm 公式:Vm=V/n 常用单位有L/mol和 m3/mol 科学上把标准状况用S.T.P表示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记录 思考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拓宽学
生知识面

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
段更清晰地展示标准状况
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要点

【练习】请大家根据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 2. 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3. 标准状况下,1molO2和N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4. 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5.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 6.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可能约为22.4L/mol。 判断 回答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从
学生的回答中检验他们对
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
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总结】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三个:(1)物质的粒子数目(2)粒子的大小(3)粒子间的距离 2、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 符号为Vm 公式: Vm= V/n 常用单位有L/mol(L·mol-1)和m3/mol (m3 ·mol-1) 。 3、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理解要点:  条件:标准状况(S.T.P)  对象:任何气体  物质的量:1mol 听讲 思考 记录
总结这节课内容内容,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布置作业】①练习卷;②观察生活中的固体、液体、气体,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她们之间微粒的大小关系;③撰写小论文,如何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 做作业 巩固知识,使学生活学
活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板书设计】

二、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 标准状况:0℃、101Kpa
① 物质的粒子数目 (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asure)
② 粒子的大小
③ 粒子间的距离 2.气体摩尔体积
当微粒个数一定时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固、液体:粒子的大小为主要因素 符号:Vm 公式:Vm=V/n
粒子间的距离为次要因素 公式:Vm=V/n
气体:粒子间的距离为决定因素 常用单位有L/mol和 m3/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