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辅导声学及其特点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声学知识讲解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声学知识讲解一、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声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特性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声学知识。
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具有波动性。
在物理学中,声音的产生需要三个要素:振动物体、振动和传播介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
例如,可以通过扬声器播放音乐或讲话,让学生观察振膜的振动和空气的流动,从而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发声装置,如橡皮筋吉他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差异。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和规律。
三、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让学生观察和感受这些特性的变化。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调的变化;通过改变音响的音量,让学生观察响度的变化;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感受音色的差异。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声音的应用,如音乐、语言交流、超声波和次声波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应用背后的原理,如音乐中的音调和响度如何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语言交流中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如何影响交流效果;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医学和自然灾害预警中的应用等。
通过这些应用实例,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了更好地教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声学知识,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声学知识。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声音,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
从清晨鸟儿的啼鸣,到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从悠扬的音乐旋律,到嘈杂的街头噪音,声音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那么,在初中物理中,声学都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首先,我们要了解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比如,我们弹吉他时,琴弦的振动会产生声音;击鼓时,鼓面的振动会发出声响。
但要注意,振动的物体不一定都能发声,只有当振动频率在人耳能听到的范围内(20Hz 20000Hz)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声音的传播也有其特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在真空中,声音是无法传播的。
这就是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通过无线电通讯,而不能直接对话。
而且,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
例如,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秒,而在钢铁中,能达到 5000 多米每秒。
声音的特性主要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像女高音歌唱家能唱出很高的音调,就是因为她们发声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快。
响度则表示声音的强弱,它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也就越大。
音色是我们能够区分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和结构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即使是演奏同一首曲子,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听起来也截然不同,这就是音色的差异。
我们再来说说噪音。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音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为了减少噪音的危害,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在工厂里使用隔音设备,在房间里安装吸音材料等。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经验总结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经验总结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声学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的经验总结。
一、声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声音的产生需要有振动源。
振动源使空气分子产生振动,从而形成声波。
2. 声波是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传播。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称为空气声波,声波在空气中以纵波形式传播,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3. 声波的传播速度和介质有关,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例如,声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而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4.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中的分子之间发生相对振动。
在真空中是无法传播声音的,因为真空中没有分子。
5. 声音的传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
二、声音的特征1. 声音可以通过音调、音量和音色来表征。
- 音调:音调高低由声音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以赫兹(Hz)为单位。
- 音量:音量由声音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 音色:音色由声音的频率构成的谐波决定,不同乐器的音色各不相同。
2. 音速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在空气中,音速约为340米/秒。
三、声的反射和回声1. 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后的声波会沿着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方向继续传播。
2. 回声是指声音遇到较远障碍物后经反射返回形成的声波。
可以通过测量回声的时间来得知障碍物的距离。
四、声的衍射1. 衍射是声音遇到物体边缘时发生的现象,使得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传播到阻隔区域。
2. 声波的衍射程度与波长和障碍物的大小有关,波长越长、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五、共鸣和声音的增强1. 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外界声波的作用时,自身发出的声音的振幅增大的现象。
共鸣可以使声音变得更加响亮。
2. 在乐器等空腔内部,共鸣可以使声音发生增强,这也是乐器发声的原理之一。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梳理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梳理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现象。
初中物理中涉及的声学知识点较多,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
首先,声音是一种机械波。
机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的波动,而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例如空气、水和固体等。
通过振动源(如乐器、声带等)产生的机械波产生声音。
声音的特性与声波的频率和振幅有关。
频率表示声波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记为f。
振幅表示声波震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响度有关。
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频率越低,声音越低沉。
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在同一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刚度有关。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刚度越大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声音的传播受到障碍物的干扰。
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
折射是声波沿着界面发生偏转,反射是声波在界面上发生反弹,衍射是声波绕过障碍物传播。
声音的强度与声音源的功率和距离有关。
强度是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能,单位是瓦特/平方米(W/m²)。
声音源的功率越大、距离越近,声音的强度越大。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强度范围很大,从10^-12 W/m²的听觉门槛到1 W/m²的听觉痛阈。
声音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0000赫兹。
具体来说,男性的嗓音频率一般在85赫兹到180赫兹,女性的嗓音频率一般在165赫兹到255赫兹。
特殊的声学现象包括共振和多普勒效应。
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频率与其固有频率相同的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共振现象。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声源和听者相对运动时,声音的频率听者会感到变化。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声音的回声。
回声是指声波在遇到障碍物反射后再次传播到听者处的声音。
通过测量回声的时间间隔,可以估计声音传播路径的长度。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距离会受到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初中物理声学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声学归纳总结声学是研究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的一门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时,我们也会接触到声学的相关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初中物理声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一、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声波是由声源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二、声音的特征和测量声音的特征包括响度、音调和音质。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程度,音质则是指声音的音色。
我们可以通过音叉、声弦、共鸣管等器具来测量声音的特征。
三、声的传播规律和现象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遵循一些规律和产生一些现象。
例如,声音的传播是由分子的振动引起的,声波会呈现球面传播等。
我们还熟悉了共鸣、多次回声、多次反射等现象。
四、噪声与音乐噪声是指杂乱的声音,而音乐则是有一定节奏和谐音调的声音。
区分噪声和音乐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避免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学习的影响。
五、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例如,我们利用声音进行通信、测距、医学诊断等。
然而,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噪音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听力健康。
六、声音在自然界和技术中的应用声音在自然界和技术中也有许多独特的应用。
例如,声纳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测量距离;回声定位则是通过声音的反射来感知物体的位置。
结语初中物理声学是一门有趣而实用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
通过对声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理解初中物理声学有所帮助。
总字数:377字。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详解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使人们能够听到声音。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物理中与声学相关的知识点。
一、声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发生振动,产生机械波。
常见的声源有声音箱、乐器等。
声音的产生需要有物体的振动,振动方式不同,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
二、声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固体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
例如,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声音传播的路径主要有直接传播、反射和折射。
直接传播是指声音从声源传播到听者的路径,反射是指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折射是指声音在介质的密度不均匀区域传播时发生偏转。
三、声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和振幅两个重要的特性。
1. 频率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音调,频率越低,声音就越低音调。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kHz。
2. 振幅振幅是指声音振动的幅度大小,也可以理解为声音的响度。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亮,振幅越小,声音就越轻柔。
振幅可以用分贝(dB)来表示。
四、声的性质声音具有传播、干涉、衍射和共振等性质。
1. 传播性由于声音是机械波,它能够在介质中传播。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介质的密度有关,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有所不同。
2. 干涉性当两个或多个声音波同时传播时,会相互干涉产生新的声音效果。
干涉有增强和消弱两种情况,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3. 衍射性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沿着障碍物的边缘传播。
衍射使声音能够传播到遮挡物后面,让人们能够听到声音。
4. 共振性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作用力频率与自身固有频率相同时,会发生共振现象。
共振会增强物体的振动幅度,使声音更加响亮。
五、声音的利用声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声学 (考点分析+近六年真题+模拟强化演练)—2021广州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2021广州中考一轮复习——考点分析+近六年真题+模拟强化演练第一章声学一、考点分析:从近六年广州中考真题来分析声现象在中考里的考察:1、题型分析:主要是选择题,上一次声学在填空题中出现是2013年,因此考生备考当以选择训练为主。
2、考点分析:主要考察声音的三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及他们的影响因素:①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快慢,即振动频率,其单位为Hz(赫兹)。
振动越快(即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越高。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 —20000Hz。
高于20000Hz为超声波,低于20Hz为次声波。
②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幅度,即振幅。
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③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音”人而异。
综上,考生备考时,当着重关注声音三特性的复习和掌握。
二、近六年真题1、(15年第5题)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段的同一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2、(16年第2题)琴弦H比琴弦L每秒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3、(17年第2题)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
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 变为50dB ,说明音叉振动的( )A. 振幅变大B. 振幅变小C. 频率变大D. 频率变小4、(18年第3题)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5、(19年第1题)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甲乙相比( )A .乙音调较高B .甲响度较大C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6、(20年第2题)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 ,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 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 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 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三、模拟演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力敲打鼓面,鼓面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C.教师讲课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B. 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大C. 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振动,人不一定能听到它发声B.区分不同同学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他们声音的音调不同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小室外噪声的产生D.用超声波粉碎人体的“小石块”,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城市道路两边植树”,可以实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 “用超声波洗眼镜”,主要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D.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利用响度来判断说话者5、小明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调及响度6、(14广州中考)甲声音波形如左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右图中的哪一幅()7、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5N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如图1所示;用10N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合理的是()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 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9、(13广州中考)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 冰3230水(15℃)1470 软橡胶(常温)40 至 50水(20℃)1480 软木500海水(25℃)1531 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2)设海水温度为 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 2s 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3)真空中声速是.10、如图所示,一个正在发声的警报器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悬浮(与玻璃罩、底座没有接触),阿恩能听到警报器的声音。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梳理及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梳理及解题技巧初中物理中的声学是研究声波传播和声音产生的过程及其相关现象的科学。
声学是一门重要的物理学科,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与声学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声波的基本概念声波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机械波,其传播需要介质。
在传播过程中,声波会经历压缩和稀疏两个过程,形成声压波。
声波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振动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二、声的传播和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同,理想气体中声速速度最快。
常见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系数有关。
三、声音的特征声音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高低音。
音量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振幅大的声音较大。
音色描述的是不同乐器、人声的独特音质。
四、声强和音量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单位为瓦特/平方米。
音量是人对声强的主观感受,一般使用分贝表示。
音量与声强之间存在对数关系,增加10分贝相当于声强增加10倍。
五、共振和声音放大共振是指当外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值。
共振还有放大作用,可以应用在声音放大器等设备中。
六、声音的衍射和迎风干扰衍射是指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偏折的现象。
当障碍物的尺寸接近或小于声波的波长时,衍射现象会显著。
迎风干扰是指声波在迎风方向传播时被风阻碍而减弱。
七、声音的吸收和隔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介质的吸收而衰减,吸收系数越大,衰减越明显。
隔音是为了阻止声音传播,常见的隔音材料有泡沫塑料、吸音板等。
八、谐振管和共鸣谐振管是一种能够共振的空洞管道,当管道的长度等于某一波长的整数倍时,会发生共鸣现象,声音显得更加清晰响亮。
九、解题技巧1. 理解问题要求:在解决声学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要求,包括所求物理量、已知条件等。
2. 运用公式和定理:根据所学的声学公式和定理,可以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4页
2019中考物理考点辅导声学及其特点
2019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2019
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
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2019中
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9中考物理考
点辅导。
声学是经典物理学中历史最悠久而当前仍在前沿的一个分
支学科。因而它既古老而又颇具年轻活力。
声学是物理学中很早就得到发展的学科。声音是自然界中非
常普遍、直观的现象,它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无论是中国
还是古代希腊,对声音、特别是在音律方面都有相当的研究。
我国在3400多年以前的商代对乐器的制造和乐律学就已有
丰富的知识,以后在声音的产生、传播、乐器制造、乐律学
以及建筑和生产技术中声学效应的应用等方面,都有许多丰
富的经验总结和卓越的发现和发明。国外对声的研究亦开始
得很早,早在公元前500年,毕达哥拉斯就研究了音阶与和
声问题,而对声学的系统研究则始于17世纪初伽利略对单
摆周期和物体振动的研究。17世纪牛顿力学形成,把声学现
象和机械运动统一起来,促进了声学的发展。声学的基本理
论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相当完善,当时许多优秀的物理家、
物理学家都对它作出过卓越的贡献。1877年英国物理学家瑞
利(Lord John William Rayleigh,1842~1919)发表巨著《声学
第2页/共4页
原理》集其大成,使声学成为物理学中一门严谨的相对独立
的分支学科,并由此拉开了现代声学的序幕。
声学又是当前物理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声学日益密切地
同声多种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形成众多的相对独
立的分支学科,从最早形成的建筑声学、电声学直到目前仍
在定型的分子量子声学、等离子体声学和地声学等等,目前
已超过20个,并且还有新的分支在不断产生。其中不仅涉
及包括生命科学在内的几乎所有主要的基础自然科学,还在
相当程度上涉及若干人文科学。这种广泛性在物理学的其它
学科中,甚至在整个自然科学中也是不多见的。
在发展初期,声学原是为听觉服务的。理论上,声学研究声
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应用上,声学研究如何获得悦耳的音响
效果,如何避免妨碍健康和影响工作的噪声,如何提高乐器
和电声仪器的音质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声
波的很多特性和作用,有的对听觉有影响,有的虽然对听觉
并无影响,但对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却很重要,例如,利用
声的传播特性来研究媒质的微观结构,利用声的作用来促进
化学反应等等。因此,在近代声学中,一方面为听觉服务的
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开展了许多有
关物理、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声的概念不再
局限在听觉范围以内,声振动和声波有更广泛的含义,几乎
就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同义词了。
第3页/共4页
自然界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
生命运动,从工程技术到医学、生物学,从衣食住行到语言、
音乐、艺术,都是现代声学研究和应用的领域。
声学的分支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从频率上看,最早被人认识的自然是人耳能听到的可听声,
即频率在20Hz~20190Hz的声波,它们涉及语言、音乐、房
间音质、噪声等,分别对应于语言声学、音乐声学、房间声
学以及噪声控制;另外还涉及人的听觉和生物发声,对应有生
理声学、心理声学和生物声学;还有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是
频率高于可听声上限的,即频率超过20190Hz的声音,有超
声学,频率超过500MHz的超声称为特超声,其对应的波长
约为10-8m量级,已可与分子大小相比拟,因而对应的特超
声学也称为微波声学或分子声学。超声的频率还可以高
1014Hz。二是频率低于可听声下限的,即是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对应有次声学,随着次声频率的继续下降,次声波
将从一般声波变为声重力波,这时必须考虑重力场的作用;
频率继续下降以至变为内重力波,这时的波将完全由重力支
配。次声的频率还可以低至10-4Hz。需要说明的是,从声波
的特性和作用来看,所谓20Hz和20190Hz并不是明确的分
界线。例如频率较高的可听声波,已具有超声波的某些特性
和作用,因此在超声技术的研究领域内,也常包括高频可听
声波的特性和作用的研究。
第4页/共4页
从振幅上看,有振幅足够小的一般声学,也可称为线性(化)
声学,有大振幅的非线性声学。
从传声的媒质上看,有以空气为媒质的空气声学还有大气声
学,它与空气声学不同的是,它主要研究大范围内开阔大气
中的声现象;有以海水和地壳为媒质的水声学和地声学在物
质第四态的等离子体中,同样存在声现象,为此,一门尚未
成型的新分支等离子体声学正应运而生。
从声与其它运动形式的关系来看,还有电声学等等。
声学的分支虽然很多,但它们都是研究声波的产生、传播、
接收和效应的,这是它们的共性。只不过是与不同的领域相
结合,研究不同的频率、不同的强度、不同的媒质,适用于
不同的范围,这就是它们的特殊性。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9中考物理考点辅导的内容,能够对
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