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想家观点总结201901
中外知名的教育家和他们的教育思想

中外知名的教育家和他们的教育思想1.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一位儿童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幼儿园和学校。
蒙台梭利的核心观点是,儿童具有自主研究的天然欲望和能力。
她主张为儿童提供自由和开放的研究环境,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和节奏进行研究。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自律性、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 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约翰·杜威是美国的一位教育哲学家,也是进步教育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杜威强调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和民主进程。
杜威的教育思想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价值观。
他主张学生通过实践和个人经验来建构知识,提倡“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3. 经典教育家: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以及塑造人的人格和品质。
他主张“教学相长”,认为教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来榜样学生,并倡导推崇仁爱、孝顺和忠诚的价值观。
4. 幼儿教育家:弗雷贝尔(Friedrich Fröbel)弗雷贝尔是德国的一位幼儿教育家,他被认为是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弗雷贝尔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强调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探索的地方,让幼儿能够自由地发展身体、智力和情感。
5. 教育改革家:杜德莱尔(Paulo Freire)杜德莱尔是巴西的一位教育改革家和教育学家,他提出了“解放教育”(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的概念。
杜德莱尔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解放个体和社会的力量,而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
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一、孔子:在教育思想上(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用,由博返约);在道德教育上(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二、孟子:道德教育的原则(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刻苦锻炼);教学原则(自求自得、专心有恒、启发引导、循序渐进)。
三、荀子:首倡性恶论,他认为做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有尊严有威信;(二)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三)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四)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
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
四、徐特立:关于思想教育,徐特立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基本观点教育。
他说:" 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
"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以“五爱”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三、纪律教育。
他认为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反对体罚。
他指出,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修养," 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
"五、陶行知:其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由"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三大部分构成。
"教育思想的三个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六、蔡元培: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文科和理科相通。
七、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倡用问答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后世启发式教学法的先导。
“苏格拉底法”:相互答问、交相争辩的方法,诱导交谈者从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
“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

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一)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三、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著有《雄辩术原理》。
重视幼儿教育。
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
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
四、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不要死记硬背。
“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
“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
“把世界作为书房。
”4、要因材施教。
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多练习。
“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
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考研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完整版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外国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主张(一)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三、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著有《雄辩术原理》。
重视幼儿教育。
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
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因材施教,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坚决反对体罚。
四、蒙田的教育思想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不要死记硬背。
“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
“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
“把世界作为书房。
”4、要因材施教。
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多练习。
“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
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

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政府论》(1690)、《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等。
3、“活教育”的方法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
“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
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体、德、智、美和谐发展:
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NextPage]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约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罗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著有《雄辩术原理》。
重视幼儿教育。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2、彻底性原则。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
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
(三)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强调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德育应当尽早进行。
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2)

中外著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一、孔子:在教育思想上(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用,由博返约);在道德教育上(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二、孟子:道德教育的原则(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刻苦锻炼);教学原则(自求自得、专心有恒、启发引导、循序渐进)。
三、荀子:首倡性恶论,他认为做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有尊严有威信;(二)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三)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四)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
四、徐特立:关于思想教育,徐特立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基本观点教育。
他说:”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以“五爱”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三、纪律教育。
他认为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反对体罚.他指出,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修养," 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五、陶行知:其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构成。
”教育思想的三个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六、蔡元培: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文科和理科相通。
七、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倡用问答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后世启发式教学法的先导。
“苏格拉底法”:相互答问、交相争辩的方法,诱导交谈者从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所以,人们也称"苏格拉底法”为”产婆术”。
八、柏拉图:西方古代大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和教育家。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一、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公元前 551 —前 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 有教无类 "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更可贵的是他的 " 庶、富、教”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后人就简称为”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 " 行”,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过则勿惮改 "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宁死善道 " ,在必要时宁愿”杀身以成仁”,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较多,著名的有:温故而知新。
教育思想家观点总结

教育思想家观点总结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思想观点总结教育学部分杰克逊:《班级生活》隐性课程孟禄:心理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生物起源说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苏格拉底:产婆术(启发性原则);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昆体良: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归纳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教育适应自然;学制系统;班级授课制;直观性原则;卢梭:自然性;《爱弥儿》康德:大学讲授教育学第一人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一般发展)巴格莱:要素主义凯洛夫:教师中心论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课程改革运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赫尔巴特(传统):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性教学;形式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教师中心杜威(现代):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五步探究学习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困难、验证假设);课程即学习经验;活动课程理论(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谐教育思想格赛尔: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双生子爬楼梯证明成熟势力说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复演说埃拉斯莫斯:最早提出班级一词德鲁克:目标管理华生:环境决定论;*皮亚杰:认知发生论;建构主义理论;德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科尔伯格深化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阶段论(图式、同化、顺应):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性、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守恒)、形式运算阶段(抽象);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道德发展阶段论,汉斯偷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泰勒:课程评价之父;提出课程编制;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麦克菲尔:体谅模式(德育模式之一)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学生中心论:卢梭、杜威道尔顿制:伯克赫斯特创建,老师不讲受,学生自学,向老师汇报;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思想观点总结
教育学部分
1、杰克逊:《班级生活》隐性课程
2、孟禄:心理起源说;
3、利托尔诺和沛西能:生物起源说
4、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
5、苏格拉底:产婆术(启发性原则);
6、柏拉图:《理想国》;
7、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8、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9、昆体良: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归纳法
1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教育适应自然;学制系统;班级授课制;直观性原则;
12、卢梭:自然性;《爱弥儿》
13、康德:大学讲授教育学第一人
14、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15、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一般发展)
16、巴格莱:要素主义
17、凯洛夫:教师中心论
18、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课程改革运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9、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
20、赫尔巴特(传统):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性教学;形式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教师中心
21、杜威(现代):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五步探究学习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困难、验证假设);课程即学习经验;活动课程理论(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
2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谐教育思想
23、格赛尔: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双生子爬楼梯证明成熟势力说
24、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复演说
25、埃拉斯莫斯:最早提出班级一词
26、德鲁克:班级目标管理
27、华生:环境决定论(外铄论);
28、皮亚杰:认知发生论;建构主义理论;德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科尔伯格深化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阶段论(图式、同化、顺应):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性、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守恒)、形式运算阶段(抽象);
29、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道德发展阶段论,汉斯偷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30、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
31、泰勒:课程评价之父;提出课程编制;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32、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
33、麦克菲尔:体谅模式(德育模式之一)
34、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
35、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
36、学生中心论:卢梭、杜威
37、道尔顿制:伯克赫斯特创建,老师不讲受,学生自学,向老师汇报;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38、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优等生给其他学生授课;难保证教学质量
39、特朗普制:将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结合起来
40、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个案、类案、规律、方法论、运用
心理学部分
1、冯特:首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之父;科学心理学创始人;《生理心理学原理》;构造主义心理学;
2、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
3、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4、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整体;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无意识的研究);三我(本我、自我、超我)
6、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8、斯皮尔曼: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9、瑟斯顿:智力的群因素论
10、吉尔福特:智力三围结构论,150种
11、卡特尔:智力形态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人格特质理论(特质因素分析论)
12、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13、斯滕博格:三元智力论
14、比纳和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最早的)
15、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6、塔佩斯:“大五”人格理论(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人格的海洋
17、盖伦:气质类型学说(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
18、荣格:内—外向人格
教育心理学部分
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联结-试误学习理论S-R;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2、劳伦兹:关键期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
耻感与怀疑(学前,培养自主性),勤奋感与自卑感(小学,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中学生,培养自我同一性)
4、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习得,消退,泛化,分化)
5、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
6、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效能感理论
7、苛勒: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8、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核心概念是期望
9、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0、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11、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3、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
14、韦纳:成败归因理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15、贾德:“水下击靶”实验,概括化理论
16、布卢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17、福勒和布朗: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18、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