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才整脊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王国才教授论运动关节类手法的四大施术原则

王国才教授论运动关节类手法的四大施术原则

(3)人体所有的运动关节(包括微动关节)的关节 腔内,其关节面不能完全吻合,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空 隙即关节间隙,故其主动运动的方向虽然仅限定在 其运动轴的维向上,但其被动运动的自由度却有大 于 1 的规律,即使是单轴关节也是如此。例如:指间 关节除可做额状轴方向较大幅度的主动或被动屈伸 外,还可做微幅的被动左右摆动或旋转与环转。
王国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推拿专家,在推拿手 法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 结出运动关节类手法的四大施术原则。
在应用运动关节类手法时,必须掌握并运用人 体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与运动生物力学原理,遵 循关节运动轴面原则、关节运动区位原则、关节运动 解剖结构学原则以及省力原则,对各种不同结构类 型的骨关节,采用相应的操作技术,以使手法动作合 理量化、准确到位、安全无痛及省力、有效。
在此手法杠杆系统丨术者的制动手戒称固定手握点为支点关节轴心为阻力点术者的动力手戒称作用力手操纵手握点为力点支点至作用力线的垂直距离为力臂支点至关节轴心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作用力点至制动手握点支点的距离为杠杆臂手法作用力不力臂的乘积称手法动力矩关节阻力不阻力臂的乘积称阻力矩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 年 5 月第 1 卷 第 5 期(总 5 期)
1援关节运动轴面原则:本原则亦称被动运动类 手法的方向原则。因作为关节被动运动的手法作用 力是一个矢量,故本类手法在操作时,首先要准确控 制与把握手法力的作用方向,而具体到每一个关节 来说,其手法力的允许作用方向,又受关节不同结构 类型所限定的关节运动轴、面的种类与数目而左右, 亦即关节运动的自由度受其结构,包括关节本身及 其辅助结构与跨关节肌腱等组织的约束。本类手法 操作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2援关节运动区位原则:本原则也可称为关节被 动运动类手法的幅值量化原则。关节是人体运动系 统中骨与骨之间的功能性联接,这种联接的功能,主 要体现为人体的关节运动功能。人体的主一被动运 动在自身肌力或手法作用力的驱动下,关节所连接 的两个相邻肢体骨环节之间产生空间位置的移动, 这种位移除了方向外,由于受关节自身结构的限定, 其沿运动轴方向的绕转运动,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 下去,所以,还有一个允许的运动范围。这种体现关 节运动功能的量化与度量的指标是关节的运动幅 值,通常用角度来表示。关节运动幅值的计算方法 是:一个运动从开始到结束时,某一关节处两个相邻 运动环节之间运动范围的极限角度之差。表示关节 运动幅值大小的关节运动角度,即是本类手法治疗 量的度量单位与评价指标。

王国才整脊手法特色介绍

王国才整脊手法特色介绍
4.3

颈椎弧度拔伸法 沿着颈椎生理曲线弧拔伸牵引的方法,主要用
于颈椎后弓畸形者。
6.1
仰卧位拔伸法
双手示指桡侧抵住颈椎后弓
顶点,拔伸后仰,反复3~5次。后弓严重者,可以使 头伸出床头,再做拔伸牵引。 6.2颈椎生理曲度过大者拔伸法 受术者取俯卧 位,头伸出床头并低头使颈椎尽量伸直。术者坐在 受术者头顶侧,一手扶住其头枕部,另一手握持其下 颌部,靠腰部的力量缓缓发力拔伸。 7整脊要领 应用按揉、攘等手法尽量放松脊柱凸侧紧张的 肌肉,并加强脊柱凹侧肌肉的手法刺激,以增加松弛 肌肉的力量,达到脊柱双侧肌肉力量平衡,对脊柱的 作用力左右平衡,有利于脊柱恢复正常的曲度。 扳法施术前必须用舒筋手法先行缓解肌肉痉 挛,随后施用扳法。矫正手法用力要大而缓,速度不 要快,要有一定的节律性。关于手法操作过程中出 现的“咯嗒”响声,一般认为是手法成功的标志,但在 极少数患者中不发出响声,也不要强求,避免使用粗 暴蛮力,损伤椎间关节和周围组织。 王老师临床整脊的指导思想,一是辨证施法,即 临证时手法的选择要因病、因证、因人而异,对每个 具体的患者要设计、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二是三 维整复原则,即脊柱的整复要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务 必使颈、胸、腰、骶各段脊柱尽量达到恢复生理排列 的最佳状态,以取得“骨正筋肉”的理想疗效。
颈椎侧屈扳法
按抵点多在C。、C。、C。一侧
横突,术者一手拇指或虎口用力抵住一侧颈椎的横 突,一手抵住对侧颞部,双手反向用力做侧屈抻展瞬 间速扳或缓力扳法。本法主要用于矫治颈椎侧弯或 钩椎关节狭窄。 5颈椎纵轴拔伸法 颈椎纵轴拔伸法是沿着颈椎纵轴线进行手法拔 伸的方法,主要用于颈椎病椎间隙变窄者。王老师 擅用以下两种方法。

634

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9月第25卷第9期

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研究进展

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第21卷第23期157作者简介:马兵,2018年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现就职于甘肃省礼县宽川镇中心卫生院,2018年9月至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加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

通信作者*:吴建民,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综述·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研究进展马兵1,吴建民2*,张月萍3(1.甘肃省礼县宽川镇中心卫生院,甘肃 陇南 742202;2.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3.甘肃省人民医院红古分院儿科,甘肃 兰州 730084)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 )是目前国际社会较为关注的青少年疾病,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为探讨推拿正骨手法在AIS 保守治疗中的作用,笔者系统收集了近15年内关于推拿正骨手法治疗该病的文章,其中单纯手法记录6篇,手法结合导引练功、针刺、牵引等其中一种疗法的9篇,结合多种疗法的2篇,通过归纳总结,发现推拿正骨手法具有安全性高、无副作用、民众接受易等优势,并且配合一种或多种其他疗法时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在AIS 保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推拿正骨手法;临床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21.23.056本文引用格式:马兵,吴建民,张月萍.推拿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23):157-158,160.0 引言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又称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指发生于青春期前后的脊柱冠状面、矢状面及轴面的畸形,该病多发于10~20岁的青少年,女性较多见,是青少年肌肉骨骼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常导致脊柱-骨盆矢状面失衡,合并胸廓畸形、心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占所有脊柱侧弯疾病的75%~80%。

整体观在三步五法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与发挥

整体观在三步五法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与发挥

整体观在三步五法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与发挥
宋群路;毛书歌;陈汉卿;于晓超;毛晓艳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8(24)16
【摘要】探讨整体观在三步五法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与发挥,以进一步理解三步五法诊疗体系,从而为三步五法正脊术的临床运用提供新参考、新思路。

整体观是三步五法正脊术的核心指导理念之一,有效地指导着三步五法正
脊术的临床实践。

三步五法正脊术强调时间上的整体观,注重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形神合一、人与自然相统一。

【总页数】3页(P69-71)
【关键词】特发性青少年脊柱侧弯;整体观;三步五法正脊术
【作者】宋群路;毛书歌;陈汉卿;于晓超;毛晓艳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
【相关文献】
1.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J], 罗义玲;覃遵涛
2.正脊调曲法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J], 任建荣
3.正脊调曲法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J], 任建荣
4.恒动观在三步五法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与发挥 [J], 陈汉卿;毛书歌;宋群路;于晓超;毛晓艳
5.三步五法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36例临床观察 [J], 张惠香;海渊;毛书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廷正骨”滓┲瘟葡ス切怨亟谘椎牧菩Ч鄄

“宫廷正骨”滓┲瘟葡ス切怨亟谘椎牧菩Ч鄄

“宫廷正骨”滓┲瘟葡ス切怨亟谘椎牧菩Ч鄄【摘要】目的:探讨“宫廷正骨”?滓┝品ㄔ谙ス切怨亟谘琢俅仓瘟浦械男Ч?,为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推广提供依据。

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骨伤科2014年1-12月诊治的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配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宫廷正骨手法及骨科?滓┲瘟疲?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和12周时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指数、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和12周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指数评分分别为(16.54±5.31)、(12.47±4.71)和(9.33±3.5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A、ESR水平分别为(378.64±35.27)μmol/L与(23.96±6.53)mm/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观察组中,痊愈13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中,痊愈7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廷正骨”?滓┝品ㄔ谙ス切怨亟谘琢俅仓瘟浦锌梢悦飨蕴岣呋颊叩墓亟谙ス亟诨疃?功能,改善UA、ESR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宫廷正骨”?滓?;关节活动;膝骨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5)27-0034-02doi:10.14033/ki.cfmr.2015.27.016膝关节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群,其发病机制多与炎症、感染、外伤等有关,患者临床表现以膝关节疼痛、红肿,功能受限,行走困难为主,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王国才整脊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王国才整脊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分析相符 。 本研究还对部分垂体腺瘤 患者手 术前后 的视力 、 野进 视
[] 2 李凤鸣. 中华眼科学 [ ]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 0 : 5 . M . 人 2 62 3 0 9
[ ]Moti , uaF .Feun ydu l gpr t npt ns 3 ne oML Mor C rq ec obi ei r i aet r n mey i
视 功 能 。
[ ]戚朝秀 , 6 李奇根 , 王德娟 , 垂体腺瘤对 视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等. [] 眼科学报 , 0 , 日期 :0 1 0 2 ) 2 1 — 8— 5 ( 本文编辑 : 车艳 )
由于 垂 体 腺 瘤 误 诊 率 较 高 , 组 病 例 中 误 诊 率 达 本
级规划教 材《 推拿手 法学》 编。王 国才教 授从 事临床 工作 主
4 0余年 , 尤其在脊柱及相关性疾病 治疗方 面积 累了丰富 的经 验 。笔者 有幸成为全 国第 四批名老 中医学术经 验继承人 , 跟
随王教授 学习 , 受益匪浅 。本文就 王教 授运用 整脊手 法治疗 特发性脊柱侧 弯的经验做一浅述 。
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和研究 。
【 关键词】 王国才 ; 整脊 ; 脊柱侧弯
王 国才现任 山东 中医 药大学 教授 , 第 三 、 是 四批 全 国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导师 , 生享受 国务 院政 府特 殊津 终 贴 专家 , 新世 纪“ 十五 ” 十一 五 ” 国 高等 中医 药 院校 国家 “ 全
1 病 因病机
特发 性的脊柱侧弯是 指脊柱结构基 本没有异 常 , 由于神
漏诊和误诊 。
H mp r u he y视野计采用静止光标检查视 野 , 其结果 提供 了 灰 阶图和数字 图( 定量 图) 同时采用了 H i ~kra , e i aku的生理 j

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分析

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分析

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3-06-06T11:53:29.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邓贵毅陈禹成[导读] 结果表明,研究组单弧侧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其效果和boston’s矫形器相比较更为明显。

邓贵毅陈禹成(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推拿科 535000)【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Bostol’s矫形支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单弧侧弯有效率达到100%,双弧侧弯有效率为40.0%;对照组单弧侧弯有效率达到84.6%,双弧侧弯有效率为33.3%,两组单弧侧弯间疗效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推拿治疗单弧侧弯相对比矫形支架疗效更为明显。

【关键词】推拿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337-01 本文选取了160例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予以治疗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80例。

其中男性72例,女性88例,年龄9-15岁。

脊柱站立位X线正位片显示cobb角超过10°,侧弯角度10-35°。

两组单弧侧弯患者各有65例,双弧侧弯患者各有15例,平均cobb角为17.2°。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研究组予以推拿治疗,患者处俯卧位,施术者站于患者一侧,对其侧弯脊柱双侧肌肉进行弹拨,主要是凹侧发生挛缩的软组织,衮法进行放松,确保力度的柔和性与有力性。

时间持续15~2O分钟。

以一手掌跟部将脊柱侧弯凸侧按压住,而另一手则扳住对侧肩部或是髂嵴位置,双手顺着脊柱自上到下应用相反力道,其重点则是侧弯最大部位。

特发性脊柱侧凸不同固定术式疗效分析

特发性脊柱侧凸不同固定术式疗效分析
Abtat Obet e T nlz ee et f ieetnt metin nii a i soi i s c: r jc v oaayet f c o f rn is u na os o t c cl s .Meh d i h d r t o d ph os to s
5 1% 5 .8 4 . 8 。 5 6 % , 3 2 % r s ci ey whc r v d ta L。 D a d T R we u r rt rigo h 6.8 e p t l , ih p o e h tH- C— S H r s p i Harn tn i te e v n e e o o n
c re t n r t d t a RH a d C. . i n in c re t n we v n mo ma k b e Co cu i n Il f o r c o ae a t i n h TS D 3 d me s o r ci r e e r r r a l . n o o e e e n l so 1 e . e fc ie e so - i n in c re t n i u r rt o e o t e n t me tt n . e t n s 3 d me so o r ci s s p i o t s oh r isr v f o e o h f u n i s a o Ke r s s o i i ; o e a in; tr e d me so o e t n y wo d : c l s p r t s o o h e i n in c r ci o
si Df rn is u e tin e p hdo ee 4c e -hc c ddH rntn H r nt -uu ( — ut s ie tnt m na os r ap e nt s a sw i i l e ar go , ar g nL q e H e r t we h 3 s hn u i i o L ,or — uo se ( — , dT R -i nin Cl c o . T eaeaecr c n a sw r 6 4 % , ) C t l b ust C D) a S H 3dmes O et n h vrg or t g rt e 3 . 2 eD n o Ti ei e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才整脊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王国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推拿专家,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就王国才教授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标签:王国才;整脊;脊柱侧弯
王国才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是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终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十五”“十一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主编。

王国才教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尤其在脊柱及相关性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笔者有幸成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跟随王教授学习,受益匪浅。

本文就王教授运
用整脊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经验做一浅述。

1 病因病机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和椎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它是一种症状或X线体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脊柱侧凸通常发生于颈椎、胸椎或胸部与腰部之间的脊椎,也可以单独发生于腰背部。

侧弯的
出现在脊柱一侧,呈“C”型,或在双侧出现,呈“S”型。

特发性的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结构基本没有异常,由于神经肌肉力量的失平衡,导致脊柱原来应有生理弯曲变成了病理弯曲,即原有的胸椎后凸变成了侧凸等。

临床常见,多由于长期不良姿势、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多数可以通过保守治
疗取得理想效果。

2 诊断
2.1 体格检查(1)用铅垂观察躯干的力线,检查双肩、躯干、皮纹、胸廓及骨盆是否对称,了解脊柱的平衡情况,记录弧度的位置及左右方向。

(2)弯腰
试验:上肢平举,双手指并齐,伸肘下垂向前弯腰,注意胸腰部的隆起情况,借以判断弧度和旋转方向及程度。

也可用专门的测量仪检查。

(3)脊柱左右侧屈试验:注意脊柱棘突的线条的变化,以观察侧弯是否减轻,侧弯变化的大小,借以
了解脊柱的柔韧性。

2.2 X线检查(1)摄脊柱全长(包括颈椎至骨盆)的立位正侧位X线片。

小婴儿不能摄立位,只能摄卧位,但需要标记清楚,以资将来的比较。

在小儿能够站立后,应尽量拍摄立位片,立位片较卧位片更能反映脊柱侧弯的真实情况。

(2)测量侧弯弧度,Cobb角大于40°,常需器械矫正。

(3)测量椎体旋转度,
常用Moe s法。

(4)脊柱左右侧屈正位片,帮助了解脊柱的柔韧性,以及脊柱融合节段。

(5)有无其它并发的畸形或病变。

3 治则治法
理筋整复,舒筋活络。

王国才临床整脊的指导思想,一是松筋,即临证时先
用扌衮、按、揉、弹拨等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放松脊柱两侧的肌肉,舒筋解
痉;二是整骨,应用扳法、摇法等各种作用于骨关节类手法及王师自创的旋棘法、旋肋法、提肩压胛法、仰卧位腰椎旋转扳法等脊柱整复手法,使颈、胸、腰、骶
各段脊柱恢复生理排列的最佳状态,以取得“骨正筋柔”的理想疗效。

4 推拿处方
4.1 手法扌衮、按、揉、弹拨、擅法、提肩压胛法、旋拨法、旋肋法、腰椎后伸扳法、仰卧位腰椎旋转扳法、卷腰法。

4.2 操作患者俯卧,以扌衮法、按揉法等在脊柱两侧骶棘肌操作,自
上而下反复操作3~5遍,充分放松背腰部肌肉,其中凸侧应用弹拨等较重的手法,
使痉挛的肌肉放松,凹侧应用扌衮法、掌根揉法等较柔和的手法,促使萎缩
的肌肉变得紧实。

沿脊柱棘突逐个做旋拨法,以一手拇指指腹抵于旋转的棘突凸侧,另一手掌根部按于拇指背面,两手协调用力,推棘突向对侧及外侧旋转扳动,可闻及弹响声,至腰部方向相反,两手叠按,以掌根着力逐个按压肋脊角。

做旋肋法,患者俯卧位,双臂自然伸直放于体侧。

医者双手叠按,下面的拇指顺着肋骨的走向贴按于肋角,上面的手以掌根按于下面的拇指上,由腰部发力,并带动
双臂同时用力带动双手旋按,可闻及弹响声。

做提肩压胛法,令患者俯卧,健侧手臂自然伸直放于体侧,患侧上肢抬肩约120°。

医者一手从患儿患侧肩前至腋下握持其上臂并用力向上及斜后方提肩,另一手掌心放于其肩胛骨内下缘抵住肩胛骨。

嘱患者放松、自然呼吸,医者两手同时相对用力,一按一提,反复几次,幅度由小到大,缓缓用力,最后在扳机点位瞬间发力提肩压胛数次。

立于患者左侧,一手掌根部抵住患儿侧凸的腰椎最高点向右侧向下按压,一手托其膝关节稍上部缓缓向左上方提起,两手协调向相反方向用力做扳动,手下有松动感并可闻
及弹响声。

然后应用扌衮、按、揉等放松性手法在肩背腰部操作。

随后令患
者仰卧,单侧下肢屈膝屈髋,做髋关节摇法,患者屈膝屈髋位下,医者一手压其小腿部向胸部靠拢拉伸髋关节,然后做仰卧位腰椎旋转扳法,左右各一次,然后
做卷腰法3~5遍。

4.3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本方主要用于脊柱侧弯引起的腰背部疼痛及侧弯引起的病理改变刺激到神经根导致的远端放射痛。

症见腰背部疼痛、枕大神经痛、头痛、四肢及臀部放射痛、驼背、两肩不等高、胸腔容积缩小,引起气短、心悸、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内脏功能障碍。

王国才整脊疗法,是各种脊柱侧弯的治本之法。

结合侧弯的脊柱阶段不同,
和侧弯的方向及导致的临床症状不同具体应用。

5 讨论
5.1 个案介绍患者,女,14岁,2002年4月16日就诊。

发现脊柱侧弯1年。

1年前其母发现患者脊柱侧弯,右侧背部隆起。

患儿自觉背部紧张不适感,查体见脊柱侧弯,胸段向右侧凸,腰段向左侧凸,右侧肩胛骨高起。

诊其为特发性脊柱侧弯。

此由患儿先天肾精不足,督脉空虚,加之长期坐姿不良。

其关键在于内因,内外相承,导致病发。

治宜理筋整复,舒筋活络。

处方:推拿治疗。


作步骤:(1)扌衮法、按、揉等手法放松脊柱两侧骶棘肌,凸侧应用弹拨、按揉等较重的手法操作,凹侧应用扌衮法、掌根揉等较轻快柔和的手法操作。

(2)根据患儿棘突旋转的方向逐个做相反方向的旋棘法,然后掌根逐个按压肋脊角,做旋肋法。

最后嘱患儿配合呼吸做提肩压胛法。

(3)扌衮法、按、揉放松肩背腰部,做仰卧位腰椎旋转扳法和卷腰法。

嘱患儿每日坚持脊柱伸展练习,如拉单杠、做体侧拉伸等,另外可配合练习瑜伽、游泳等方法。

该患者隔日治疗1次,15次为一疗程,半年后改为每周治疗2次,每疗程
后休息1~2月不等,坚持治疗了近3年,夏天穿薄衣裙已基本看不出脊柱侧弯和高肩胛症。

5.2 王国才临床整脊注重筋骨并治,认为“骨正则筋柔”,反对单纯整脊而不松筋的治疗方法。

脊柱的平衡稳定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稳定,包括椎体、椎弓及其关节突、椎间盘和相连的韧带结构,为静力性平衡;外源性稳定,主要为脊柱周围肌肉的调节与控制,它是脊柱运动的原始动力,为动力性平衡。

上述任何一个环节遭受破坏,均可能引起或诱发脊柱正常结构及平衡功能的丧失,从而导致脊柱不稳、侧弯、棘突偏歪。

而两者中又以外源性稳定更为重要,因为大多数脊柱不稳都是首先由脊柱周围肌肉劳损发展而来。

脊柱周围肌肉劳损、痉挛使脊柱两侧的受力不平衡,脊柱及其周围组织逐渐退变、增生,并最终导致脊柱侧弯、棘突偏歪、椎间盘突出等病变。

“松筋”即是用软组织类手法放松脊柱两侧的肌肉,舒筋解痉,从而改善脊柱的外源性稳定;整脊是改善、重建脊柱的内源性稳定。

只有在外源性稳定改善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并巩固脊柱的内源性稳定。

单纯的整脊只适合急性的脊柱小关节紊乱,而大多数脊柱疾病只有“筋
骨并治”才能保证脊柱的“长治久安”,防治复发。

(收稿日期:2011-11-24)
(本文编辑:车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