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治疗
施罗斯(schroth)方法纠正脊柱侧弯姿势

姿势比许多人意识到的重要,以正确的姿势坐着或站着有助于确保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
不良的姿势可能使身体承受压力,导致疼痛,肌肉紧绷或无力,更会导致脊柱侧弯加重。
Schroth方法非常强调在日常日常生活中(不仅在剧烈运动期间)有意识地纠正姿势。
每个患者都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才能逆转和控制异常姿势,从而习惯于改善姿势。
治疗必须改善姿势,以便身体可以恢复其原始垂直轴。
下图显示了一名女性患者,病情非常严重(超过100度曲线)。
超过100度弯曲的患者自然姿势意识姿势矫正
在左边的照片中,当她没考虑自己的姿势时,不知不觉地让身体凸起和凹陷的部分变得夸张且清晰可辨。
她的胸廓明显扭曲,而她的肩颈区域则抵消了对
胸廓的反向旋转。
保持这种错误的脊柱侧弯姿势类似于执行错误的锻炼。
如果
不加以纠正,该姿势可能会使畸形进一步发展。
在右边的照片中,她尽可能地纠正了自己的姿势。
她使用椅子的靠背来打
开她的凹形左侧,并通过施罗特旋转呼吸技术进一步将其填充。
通过纠正姿势,她不仅可以改善外观,变得笔直和更高,而且可以增加肺活量并减少与姿势相
关的疼痛的发展趋势。
施罗斯(武汉)实践学院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施罗斯体操师认证机构,自2015年SBP进入中国大陆地区,一直致力于脊柱侧弯专业矫治人才的培养工作,施罗斯脊柱侧弯国际认证课程主要由施罗斯高级导师龚少鹏老师亲自主讲并向颁发认证证书。
武汉施罗斯工作室目前是亚太地区较大的脊柱侧弯训练基地,配备高水准的训练条件并长期有患者在此接受训练,为大家提供丰富的案例参考和实践经验。
脊柱侧弯纠正大法(多图详解,赶紧转走!)

脊柱侧弯纠正大法(多图详解,赶紧转走!)先转后看,年薪百万“脊柱侧弯的治疗目的是矫正侧弯畸形且制止其进一步进展,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获得稳定,维持躯干平衡,改变外观畸形,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减轻或解除腰背部疼痛,最大限度的改善和维持心肺。
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原则:早期治疗是脊柱侧凸治疗的基本方向。
非手术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电刺激、推拿、悬吊牵引、支具及美式整脊疗法等。
及时、适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达到满意效果。
可根据患者年龄、侧弯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来选择适当的矫正方.一般的处理原则可以归纳如下:1.早期发现2.密切门诊检查3.积极矫治运动疗法:主要为矫正体操。
是早期轻度侧弯,特别是功能性与纤维侧弯的理想矫正法,也是结构性侧弯的重要辅助方法。
对脊柱侧凸的治疗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
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的训练调整两侧的肌力平衡。
基本方法:在卧位或匍匐位进行节段性脊柱侧弯运动,使运动中形成的侧弯与原来的侧凸相抵消。
当一臂上举,肩带向对侧倾斜时,胸椎向同侧凸出。
当一腿抬起,骨盆向对侧倾斜时,腰椎向对侧凸出。
当一侧的上下肢同时提起时,产生一个胸椎凸向同侧,腰椎凸向对侧的复合侧弯,可以矫治方向相反的复合侧凸,避免再矫正一个侧凸时另一个侧凸加重。
不同姿势的有利节段为:膝胸位——第三节胸椎肘膝位——第八节胸椎指膝位——第十一节胸椎跪位手离——第二节腰椎跪位为后仰——第四节腰椎电刺激:主要适应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
作用机制是电刺激作用于脊柱侧弯凸侧的有关肌肉群,使之收缩,产生对脊柱侧弯的内在矫正力,使凸侧的有关肌肉逐渐变得比凹侧粗壮有力,使脊柱两侧的不平衡收缩牵拉,达到矫形目的。
特发性脊柱侧弯:Bobechko等首先在1979年报道用植入电极和射频发射控制的系统治疗本病获得成功。
由于植入电极有危险性和副作用,80年代以来改用体表电极。
刺激位置:找出与顶椎相连的肋骨,在此肋骨与腋后线及腋中线相交点做好标志,作为放置电极板的中心参考位置。
脊柱侧弯方案

1)物理治疗:采用牵引、按摩、热疗等方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矫形器治疗:根据患者年龄、脊柱侧弯程度、生长发育情况等,选择合适的矫形器进行治疗。
3)运动疗法:指导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增强脊柱稳定性,改善侧弯程度。
(2)手术治疗:
1)适应症:严重脊柱侧弯,影响患者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
四、实施与监督
1.成立专业的治疗团队,负责患者诊断、治疗、康复等全过程管理。
2.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病史、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
3.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加强患者及家属沟通,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
五、评估与优化
1.定期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康复情况等。
四、方案实施与监督
1.成立专业治疗团队,负责患者诊断、治疗、康复等全过程管理。
2.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病史、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
3.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指导,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
五、方案评估与优化
1.定期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康复情况等。
2.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3.及时总结经验,分享典型案例,为同行提供参考。
六、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遵循
1.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方案合法合规。
2.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个人信息。
3.诚信服务,遵循医疗伦理道德原则。
本方案旨在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战胜疾病,重拾健康生活。
2)手术方法:根据患者年龄、侧弯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如脊柱侧弯矫正术、脊柱融合术等。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通常指脊柱在纵轴平面上出现侧弯,导致脊柱形态异常。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 保守治疗:(1)物理治疗:包括牵引、按摩和理疗等手段,通过调整脊柱、肌肉和韧带的功能状态,减轻脊柱侧弯的症状。
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脊柱的生理曲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脊柱运动功能,从而减轻疼痛和改变脊柱的异常姿势。
(2)矫正器使用:矫正器是一种可穿戴的装置,通过对脊柱进行适当的力学干预,可以帮助纠正脊柱的侧弯。
根据脊柱侧弯的程度和类型,医生会为患者定制适合的矫正器,患者佩戴一段时间后,脊柱的侧弯角度会得到改善。
(3)体育运动: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脊柱侧弯进一步加重。
常见的运动项目包括游泳、瑜伽、普拉提等,这些运动可以锻炼脊柱周围的肌肉群,促进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脊柱侧弯主要采用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等方法。
针灸可以刺激脊柱周围的经络,调节脊柱的功能状态,缓解症状。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调整脊柱的形态和功能。
中药治疗一般针对脊柱侧弯的原因,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强筋健骨、通络止痛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2. 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症:对于脊柱侧弯角度较大、出现明显的外形畸形、持续加重、影响日常生活等严重症状的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手术时机一般在生长发育期结束后,即女性16岁,男性18岁左右。
(2)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脊柱后路减压和螺钉固定术、植骨融合术以及脊柱前路减压和螺钉固定术等。
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脊柱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减轻症状,防止脊柱侧弯的进一步加重。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术后恢复训练和康复治疗,以加快康复进程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侧弯程度以及脊柱侧弯的类型等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脊柱侧弯,保守治疗是首选,通过物理治疗、矫正器使用和体育运动等方法进行治疗。
脊椎侧弯4大自我纠正法

脊椎侧弯4大自我纠正法介绍脊椎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问题,可能导致身体不平衡和疼痛。
除了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外,你还可以尝试一些自我纠正法来改善脊椎侧弯的情况。
以下是脊椎侧弯的四种自我纠正法:1. 身体姿势修正正确的姿势对于脊椎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脊椎侧弯的风险,并有助于纠正现有的脊椎侧弯。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你保持正确姿势的建议:- 当坐着时,尽量保持脊椎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 当站立时,保持身体重心均匀分配在双腿上,并保持头部、肩膀和骨盆的直线。
- 当行走时,尽量保持身体挺直,注意双脚的步伐平稳。
2. 瑜伽练瑜伽可以帮助调整脊椎的姿势,增强脊椎周围的肌肉,并改善身体的平衡。
以下是一些适合脊椎侧弯的瑜伽练:- 猫式:跪姿,双手和双膝放在地面上,分别慢慢向前和向后弯曲脊椎。
- 脊椎扭转姿势:坐在地上,将一只手放在身体后方,另一只手环绕胸部。
慢慢扭转脊椎,同时保持平稳的呼吸。
3. 伸展运动伸展运动可以增强脊椎周围的肌肉,提供支撑并改善脊椎的灵活性。
以下是一些适合增强脊椎肌肉的伸展运动:- 上身伸展:站立或坐下,将双手举过头顶,尽量向上伸展。
- 臀部伸展:坐在地上,将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屈曲。
然后慢慢前倾,尽量靠近伸直的腿。
4. 肌肉强化通过加强脊椎周围的肌肉,可以提高脊椎的稳定性,并减少脊椎侧弯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适合肌肉强化的练:- 背部肌肉强化:俯卧在地上,双手放在脑后,慢慢抬起上半身,然后缓慢放下。
- 核心肌肉强化:做一些腹部肌肉锻炼,例如仰卧起坐或平板支撑。
结论请记住,这些自我纠正法仅为一些建议,如果你有严重的脊椎侧弯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这些方法应与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一起使用,以确保正确和安全地处理脊椎侧弯问题。
百度百科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定义:以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离身体中线,使脊柱向侧方凸出弧形或“S”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骨病(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3.神经肌肉型(1)侧凸:即部分脊柱棘突偏离身体中线称脊柱侧弯,有左侧凸、、右侧凸及S形弯,C形弯。
(2)后凸:指胸段脊柱后凸超过生理曲线范围者。
(3)鞍背:是指局部某椎体被破坏,椎体突然向后凸起。
(4)圆背:是指整个脊柱象弓一样向后凸起。
(5)畸胸:分两种,一种是胸骨向外突起,另一种是胸骨向内凹陷。
(6)旋转性(扭曲性):是因为腰椎横突一面高一面低或胸骨扭曲形成的,这种弯曲是最复杂,最难治的。
按性质分先天性的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结构发生异常,即出生后有三角形半椎体、蝶形椎、融合椎,还有肋骨发育的异常,导致脊柱发生倾斜,导致侧弯或后凸畸形。
临床较少见,多需要手术矫正。
特发性的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结构基本没有异常,由于神经肌肉力量的失平衡,导致脊柱原来应有生理弯曲变成了病理弯曲,即原有的胸椎后凸变成了侧凸等。
临床常见,多由于长期不良姿势,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多数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取得理想效果。
编辑本段临床诊断早期诊断,以使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因此需健全中、小学生的普查工作,作到预防为主。
(一)病史详细询问与脊柱畸形有关的一切情况,如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及性成熟等。
还需注意既往史、手术史和外伤史。
脊柱畸形的幼儿应了解其母亲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妊娠头三月内有无服药史,怀孕分娩过程中有无并发症等。
家族史应注意其它人员脊柱畸形的情况。
神经肌肉型的脊柱例凸中,家族史尤为重要。
(二)体检注意三个重要方面:畸形、病因及并发症。
首先充分暴露,仅穿短裤及后面开口的宽松外衣,注意皮肤的色素病变,有无咖啡斑及皮下组织肿物,背部有无毛发及囊性物。
注意乳房发育情况,胸廓是否对称,有无漏斗胸、鸡胸及肋骨隆起及手术疤痕。
检查者应从前方、侧方和背面去仔细观察。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1)

脊柱侧弯治疗方法:四维正脊疗法,九步正脊特色疗法,正脊组合疗法导读:医学界专家学者强调,手术治疗邻近脏器,易使脏器受损以及手术体内金属固定器限制孩子骨骼成长造成诸多后遗症,相比西医手术治疗,坐拥国家多项专利技术的四维组合疗法,非手术治疗不开刀。
多年以来已经成功帮助无数脊柱侧弯患者走向健康。
目前脊柱侧弯治疗方式分为三种:一、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所需时间虽短,但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患者度数需达到40°以上,年龄需达到18岁以上才能手术,体质不好也不能手术。
2、手术的费用高,基本需要十几二十万左右,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3、手术治疗患者需要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手术风险,术后会有可能伴有脊柱神经损伤或脊柱畸形等并发症。
4、手术治疗一次不成功需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手术。
5、如果手术使用的是不锈钢材料,钢钉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取出后效果无法保证,脊柱侧弯容易再次复发。
6、手术治疗后,体内会有钢钉,会造成行动不便。
体内长期有异物对身体也会产生副作用,比如可能会感觉体内有异物感,刮风下雨天气,可能会感觉手术伤口部位疼痛等。
7、体内脊柱有金属固定器,会限制孩子的生长发育。
二、传统保守治疗:1、治疗周期长,需要佩戴好几年,效果不明显。
2、支具不透气,沉重,易造成行动不便。
3、单一支具治疗易造成局部压痛和背痛,压疮,脊柱僵硬和肌肉萎缩。
4、支具对于侧弯度数大于25度时,作用不大,只能减缓脊柱侧弯的发展。
5、长期治疗所需费用就高,如果治疗一次需要三四百元,治疗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6、影响胸廓和乳房发育,并且支具硬度大,可能会加重胸椎前突。
针对这些问题,成都西部脊柱侧弯医院院长吴永超,与恩师张德宏多年潜心于脊柱侧弯的治疗和研究,总结上万例脊柱侧弯的医疗实践,吴永超院长独家研发出“四维脊柱矫正设备”荣获多项国家专利,被评为脊柱功臣,并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人体生理结构和脊柱生物力学原理形成系统专业的中医保守组合疗法“四维组合疗法”。
脊柱侧弯矫正方法

脊柱侧弯矫正方法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通常会导致脊柱的侧向弯曲,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便和影响。
因此,脊柱侧弯的矫正方法备受关注。
在医学领域,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矫正脊柱侧弯,如物理疗法、手术矫正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脊柱侧弯矫正方法。
第一,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治疗脊柱侧弯的一种非手术方法,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矫正体操、物理理疗、按摩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脊柱侧弯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姿势和体态。
物理疗法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脊柱侧弯的患者。
第二,矫形器矫正。
对于脊柱侧弯较为严重的患者,矫形器矫正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矫形器是一种特殊的支撑装置,可以通过对脊柱施加适当的压力,来矫正脊柱的侧弯。
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佩戴矫形器,以达到矫正脊柱侧弯的效果。
矫形器矫正是一种保守治疗方法,适用于那些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
第三,手术矫正。
对于脊柱侧弯非常严重,且已经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患者,手术矫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矫正可以通过椎间融合、植入椎弓根螺钉等方式来矫正脊柱的侧弯。
手术矫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脊柱侧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恢复脊柱的功能。
然而,手术矫正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定。
总之,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在治疗脊柱侧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
物理疗法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脊柱侧弯的患者,矫形器矫正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而手术矫正适用于脊柱侧弯严重且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纠正脊柱侧弯的关键因素 , 给一个空间或出路让侧弯 的脊柱伸展
• 1。调整下移侧弯的主弯,由胸椎向下移动到腰椎, 可以解决剃刀背的难堪;
•
2。纠正脊柱的旋转,帮助突出的肋骨平复;
•
3。将侧弯转化成正常的胸腰椎生理弯曲的一部分。
直接矫正法和间接矫正法
• 直接矫正法:就是直接施力在需要矫正的 椎体上,不需要锁定关节。胸椎和骶椎常 用。
•
观察:Cobb角 <25°
•
支具: Cobb角 >25°缺点是依从性差、有效性存
在争议、副作用不容忽视.(支具治疗的种种弊端及患儿大
多数年龄较小难以配合导致支具治疗常难以奏效。)
•
矫形手术:仅适合Cobb角 >50°以上的严重患者。
属于大手术并有可能发生重大并发症。
• 手法治疗的特点:准确,针对性强,见效快,安全, 易于操作,患者易于接受,实用。
• 3.3俯卧位胸部垫枕医者一手掌根压住胸椎脊柱侧弯的顶 椎或侧弯的下交界椎体,向上或向下用力,另一手掌根顶住凸 侧的弧形顶点椎体用力向凹侧推顶,两手发力的同时,在纵轴 方向上给予相反方向的牵张力。
•
3.4腰段:站在患者一侧两手交叉,一手掌压住腰骶部向后
用力,另一手掌用力向右推顶左侧腰椎的弧形顶点的椎体棘突,
者右腿向后用力牵抖数分钟,可使右侧腰背肌紧张,同时可矫
正骨盆。
•
手法治疗脊柱侧弯症应注意的问题
• 1、非结构性脊柱侧弯有效,结构性脊柱侧弯无效; • 2、脊柱侧弯的年龄界限:0-12岁较易 12-20岁较
难,恢复小 20岁以上最难,恢复难以估计。与体 质有关。 • 3、角度的界限:20度以内较易;20-40度难;40 度以上不可逆。 • 4、侧弯角度恢复较慢,外形是可以改变的; • 5、治疗密集有利于恢复,最好是每周五次以上。 • 6、脊柱侧弯的矫正要点:A先检查有无长短脚 B 再检查有无骨盆错位 C再检查骶椎有无倾斜
度的旋转,使右凸的胸椎向左侧旋转、移动。手法勿用猛力、
过大幅度的旋转,因胸椎结构较稳定,活动范围较小,以免对患
者造成损伤。
•
3.2俯卧位、沿脊柱两侧用滚法、揉法、弹拨等手法松
解脊柱两侧的竖脊肌10分钟左右。然后医者站在床前抓住患
者左手向前拉伸1-3分钟,目的使凹侧的肌肉紧张、胸肋上移,
牵拉脊柱向中线移动来矫正胸椎右凸,用力宜适度。
4.适应证 在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适用于因力
学因素所导致的脊柱侧弯。
5. 禁忌证 ➢ 骨关节恶性肿瘤; ➢ 感染性炎症,如:骨髓炎,骨结核; ➢ 近期骨折; ➢ 脊髓受压 ➢ 马尾受压。
胸椎脊柱侧弯的侧卧位矫正法
• (适用于T9-T12) • 患者以基本姿势右侧位,医生站于患者一侧面向
患者,医生左手轻拉患者小臂使患者背部于床面 垂直,然后固定上肩;右手以豆状骨或掌根部作 为接触点,压在患者胸椎侧弯顶点的棘突左侧; 身体直立,接触手上臂伸直,左腿在前成弓箭步 站立;利用身体的重量下压到极限,双腿屈曲发 力,由直立的上臂传导导接触点,听到响声完成。 • 注意:1、接触点可以是胸椎的棘突也可以是胸椎 的横突; • 2、一般是侧弯的顶侧在上,弯向的一侧在下; • 3、发力时矫正手的手臂尽量靠近身体。
• 脊柱侧弯:COBB角测量 • 上胸弯 • 胸弯 • 胸腰段 • 腰段
• 主弯 • 侧弯
脊柱侧弯:顶椎旋转
• Nash-Moe椎体旋转分级 • 0级:双侧椎弓根对称 • 1级:凹侧椎弓根在椎体边缘 • 2级:凹侧椎弓根将要消失 • 3级:凹侧椎弓根消失 • 4级:凸侧椎弓根超过中线
凹侧椎弓
与椎体边缘重叠 ❖ 将要消失 ❖ 完全消失
脊柱侧弯:矢状面COBB测量
诊断
理论/推测 解剖学 生理学 生物力学 病理学
已知 未知 推测 假说
临床表现 病史 症状 体征
方法
(一) 检查 1.问诊
病史
a 现病史: 发生原因,进展情况等 b 既往史: 有无其他病史(禁忌证) c 一般状况,目前用药情况
2. 体格检查 a 望诊:动静态姿势,局部情况 b主动运动:必要时:复合运动,反复运动,
消失
凸侧椎弓根
• 0级:椎弓根对称 • 1级:轻度移向中线 • 2级:移到2/3 • 3级:接近中线 • 4级:超过中线
脊柱侧弯:顶椎偏移距离
• 顶椎中心确定方法 • 正常椎体:对角线交叉法 • 楔变椎体:中点交叉法
• 顶椎或者椎间隙中心 与CSVL垂直距离(mm) • CSVL:上胸弯,胸弯 • C7PL:胸腰段,腰弯
侧凸畸形中,由于重力和肌肉作用在 脊柱凸侧和凹侧上的不平衡,骨骺软骨板 凹侧的压力增加,而凸侧的压力降低,从 而导致凹侧软骨板生长受到抑制,而凸侧 的生长不受限制。导致椎体前后或左右的 高度不等、锲形改变,使畸形出现和加重。
作用机理
1. 使脊柱结构恢复到正常位置或无痛位置,脊 柱可以完成正常活动范围的无痛运动。
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治疗
浙江省中医院 叶树良
一 简介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为青少年骨骼 肌肉系统中最常见的畸形病症之一
• 发病率高:0.5%~3% ,弧度大于30°的发病 率为1.5~3‰ 。是青少年近视眼、心理健康、肥 胖、包茎后的第五大常见病.
• 危害大: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病因假说多:包括基因因素、生物力学因素、
c被动运动:生理性,附属性 d稳定性检查
e局部触诊 f神经系统检查:皮肤感觉,肌力,反射 g邻近关节及脊柱相关区域检查 3. 其他检查:X-ray,MRI,电生理。
重要症状或体征标注“☆”,以便观察疗效
Hueter-Volkmann定律:
骨骺所受压力增加,骨的生长就会受到 抑制;骨骺所受压力降低,骨的生长就会 加速。
• 以下手法皆以胸椎右凸、腰椎左凸脊柱呈S型侧弯改变为例。
•
3.1胸段座位旋转扳法:患者座位,医者站在患者后面,左手
压住左肩用力向下向前推,右手拉住右肩用力向上向后,两手
同时用力作一扭转动作,幅度不宜太大来回扳动反复多次,可
观察到右凸的胸椎向中线移动,此手法的目的通过扳动左肩胛
内侧肌肉,使之紧张,同时右侧肩胛内侧肌松驰,并配合一定角
• 间接矫正法:在固定关节的基础上,利用 杠杆的力量,施力于需要矫正的椎体上。 颈椎和腰椎常用。
•
正骨十大法
1.按脊松枢法 2.寰枢端转法 3.仰卧位颈椎拔伸牵引折顶法 4.颈椎旋提法 5.胸椎过伸提胸法 6.胸腰枢纽旋转法 7.腰椎旋转法 8.腰骶枢纽侧扳法 9.下肢过伸骶髂按压法 10.手牵顶盆法 11.仰卧骨盆牵引法 12.俯卧骨盆加痛肢外展牵引法
选择的正确性
脊柱侧凸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脊柱的动、静力平衡 失调,调整动力的异常状态是治疗AIS的关键。运用中医整体 观,系统动态的观察和认识脊柱解剖生理和运动力学。手法 被动运动调整动力的异常状态
生理性
手法治疗 (被动运动 )
关节松动术 (节律性活动关节)
曦谷力学疗法
附属性
推拿 (扳法)
治疗手法 1、调曲法 2、定点运动松解法 3、侧向牵拉法
诊断思路
• 判断引起症状的阻力方向,以确定治疗 方法和方式。
评价
检查
治疗技术
• 脊柱侧弯:端椎中立椎稳定椎
• 端椎:EV (end vertebrae) 侧弯的头端和尾端倾斜度最大 的椎体
• 中立椎:NV(neutral vertebrae)主弯以下最靠近头侧的双 侧椎弓根对称的椎体
• 稳定椎:SV(stable vertebrae) 端椎下最靠近头侧被CSVL 中间穿过的椎体
图3 治疗前Cobb角度30°
图4 治疗后Cobb角度18°
颈、胸、腰段脊柱,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患者平时可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双手拉单杠双足
离地悬吊锻炼。
•
3.对于胸椎脊柱侧弯的锻炼可让患者仰卧床上,让患者凸侧的手提1-2公斤的重物,在身
体一侧,作上举活动,腰段的脊柱侧弯让患者凸侧下肢在踝部负荷1-2公斤重物情况下作直腿
抬高活动,其目的在于,当患侧上肢活动时,将带动患侧肩胛带肌及凸侧椎旁肌活动,患侧下肢
同时给以斜向上的牵张力。该手法起到牵拉腰椎、拉宽椎间
隙,推顶的力使椎, 体向右侧移动。手法作用力直接效果明显,
患者感觉良好。如伴有腰椎旋转或部分椎体棘突偏歪,可用腰
椎=定位侧扳法矫正。儿童型仅有脊柱侧凸改变一般无旋转、
棘突偏歪,可避免使用该手法。该病的治疗是一个慢性长期的
过程,对青少年患者如经常使用扳法,本人以为会使患者的椎
2. 使软组织最大限度地易于功能活动。 3. 治疗时产生的机械性刺激,通过“闸门控制”
理论而起到调节作用。 4. 安慰作用。
治疗手法选择原则:
1. 无痛性体位及手法
2. 痛性体位及手法 3. 疼痛+僵硬 先治痛后治僵 4. 附属性轻手法一般用于治疗疼痛,生理性强
手法一般用于治疗僵硬 5. 初次治疗,一般只选一种手法,以便判断手法
凸侧活动时将带动患侧骨盆带的肌肉及凸侧椎旁肌活动,而由于卧位,身体重力抵消在床板
上,故凸侧肌肉收缩活动时凹侧的拮抗肌无需作平衡收缩,这样每天坚持锻炼,凸侧的肌肉将
变得较凹侧强壮有力,躯干两侧的不平衡牵拉,可以达到矫正效果。
附图
病例一
图1 治疗前Cobb角度20°
图2 治疗后Cobb角度8°
附图
病例二
骨骼生长因素、激素、神经肌肉因素、结缔组织 因素等,但是目前从文献来看,还没有任何一种 单一因素能够解释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 病理特征床病理
• 治疗现状:年龄较小的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一直是 一个棘手的难题。对于这部分患者,不仅需要能够有效的 矫正脊柱畸形,还需要保持脊柱的生长能力。
间小关节和周围韧带产生松动,操作不慎或强力扭转,会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