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综合研究与成果表达共99页

合集下载

冀中平原典型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冀中平原典型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为主;表层土壤养分总体较为丰富,呈多样性分布,其中磷、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氮、钾、锌、含量适中,硼、锰、
钼、钒、钴、铜、锗含量则相对缺乏;土壤不存在重金属污染区域;干湿沉降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土地质
量以一等(优质)和二等(良好)为主,二者占比为 99.61%,极少分布三等(中等)土地。依据评价结果,可为研究
60.54
33.78
三等
面积/km2 比例/%
110.00
61.34
四等
面积/km2 比例/%
7.14
3.99
五等
面积/km2 比例/%
0.51
0.29

92.52
51.62
77.71
43.36
8.55
4.77
0.43
0.24
0.00
0.00
- 154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缸总量准确称重,做好记录后,把所有接沉缸样品直
接送到化验室进行分析测试。
2.2 样品测试
样品分析测试工作由承德华勘五一四地矿测

试研究有限公司承担,根据《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
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土壤样品共测试有机质、

氮、磷、钾、硼、锰、钼、钒、钴、锗、锌、铜全量和碱解 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及有效 铁 18 项土壤养分元素,镉、汞、砷、铅、铬、镍、铜和锌 8 项土壤环境元素,合计 31 项。大气干沉降与湿沉 降 样 品 须 分 别 测 试 汞 、砷 、铅 、镉 、铬 5 项 重 金 属
由表 2 可知,研究区土壤均为清洁,不存在重金 锌清洁(一等)等级面积均为 179 km2,占比为 100%,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方法——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方法——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整 合。 不 同整合 方 法的 结果 具各 自特 点 , 在相 应 的领 域 中应用 。 可
关键 词 : 土地 质量 地 球化 学评估 ; 用地 分等 : 合 农 整
L n ai o h mia Ases n n eReut o e rc l r l a d a dQu l yGe c e c l ssme t dt s l f h iut a L n t a h s t Ag u
(. 1浙江省地质调查 院, 江 杭 州 3 1 0 ;. 江省嘉善县 国土资源局 , 浙 1 2 32浙 浙江 嘉善 3 4 0 1 1 0; 3 浙 江嘉善县农 业经济局 , . 浙江 嘉善 3 4 0 ) 1 1 0
摘要 : 了全 面衡 量 农用地 的质 量 , 为 以浙 北平 原 嘉善 县 为例 , 用 农用 地 分等和 土地 质量 地 球化 学评 估成 果 , 过 GI 利 通 S 空 间分 析工 具 , 用 了叠 加法 、 采 因素 法 、 因子叠 加法 三种 方 法对 土地质 量 地球 化学 评估 结 果与 农用 地分 等结 果进 行 单
r s l a eu e rb scfr a d p oe t n a e sd ma c td a d l n ln i ga p iai n f co t o tg ai n rs l s f l e ut c nb s d f a i amln r t ci r a e r ae n d p a nn p l t ; a trme h d i e r t u t i u eu s o o a c o n o e ss
f Z e ag ntue f el iaS re,a gh u 12 3C ia2J sa ueuoL n eore,i h n34 0 , h a 1 hj n stto G o g l uvyhn zo 10 , h ; .i hnB r f a dR sucsJ sa 1 10C i ; . i I i oc 3 n a a a n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水样采集要求瞬时采样。采集前用采样点处水洗涤样瓶和塞盖2~ 3 次。根据测试指标不同,添加不同的保护剂:
原水
• 游离二氧化碳、pH值、CO32-、HCO3-、OH-、Cl-、SO42-、 NO2-、COD、NH4+、F、Br、I、总硬度、K、Na、Ca、 Mg、Mo、Se、B、Cr6+、固形物、灼烧残渣、灼烧减量
地貌类型
地面坡度(度) 常年降雨量
(毫米) 农田基础设施
水源条件
熟制
土壤类型 土壤结构* 耕层厚度(厘米)
第 一 次
施肥情况 第
(kg/亩/年) 二
* 次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采样人
第 三 名称 次 数量
第一种 第一种 第一种
地(市)名称 村组名称 地块名称 Y(公里网)
地形部位
田面坡度(度)
县(旗)名称 单元编号 地块位置 海拔高度(米) 通常地下水位
的同一作物使用统一编号; d)新鲜样品采集后,应立即装入聚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以防水分蒸发; e)测定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不锈钢制品直接采取样品。
(米) 坡向
常年有效积温(℃)
常年无霜期(天)
排水能力 输水方式
典型种植制度
颜色
障碍因素*
采样深度(厘米)
肥料(有机肥与化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灌溉能力 灌溉方式 常年产量水平 (公斤/亩) 质地(手测) 侵蚀程度* 成土母质
第五种
第六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第五种
第六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第五种
价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要的生态地球化学问 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0.25~ 2
4 ~ 16
20 ~ 64
基本采样 密度 1
9
32
测量网m
1 000× 1 000 1 000× 500 500× 500 500× 250 500× 200 250× 250 200× 250 125× 200 125× 125
采样点数 /km 2 1 2 4 8 10 16 20 40 64
价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要的生态地球化学问 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宏观状况,为各省(直
题,为土地利用规划、 为土地合理利用、基
辖市、自治区)主体功
农业经济区划、种植 本农田划分及名特优
能区划分、土地资源规 结构调整及生态环境 农产品种植、土壤配
划、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治理等提供依据。
方施肥、污染土壤治
展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据。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评价规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年3月
广义意义上的“土地”是指陆地系统中的土壤、生物、水、 大气和岩石等要素构成的地球表面的某一地段,包括土壤、 母岩、植被、地貌、水文及近地大气等多种因素的自然综 合体,其中土壤及其地下水是其物质核心部分。土地的狭 义定义,一般只指土壤和地下水两部分。土地是农业、林 业和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本 场所。
大比例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可按照评价区实 际地块分布情况确定评价单元。
1:5万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评价
工作顺序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采样 密度范围与测网布设
工作 性质 国家与 流域
区域
地区
比例尺
1: 250 000
1: 50 000
1: 10 000 1: 5 000 1: 2 000
采样密度 范围

土质检测评估报告

土质检测评估报告

土质检测评估报告尊敬的客户,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撰写了关于土质检测评估的报告,请您详细阅读:1. 检测目的:本次土质检测评估旨在确定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评估土壤的肥力和适宜种植的植被类型,为种植和农业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2. 检测方法:本次土质检测采用了标准的土壤采集方法,并应用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测试方法。

土壤样品是通过在种植区域内采取随机的土壤样本,然后将样本混合均匀得到的。

3. 检测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土壤样本的质地主要为粘土质,含水量为20%,有机质含量为2%,pH 值为6.5,碱性溶液中的可溶性盐的含量为0.1%。

4. 结果分析:4.1 土壤质地:粘土质土壤含有较高的黏性和塑性,因此对于保水能力较好,透气性较差。

这种土壤适合种植湿润环境下的作物,如水稻等。

在种植干旱环境下的作物时,需要通过合理的灌溉系统和增加改良措施来维持土壤湿度和透气性。

4.2 含水量:土壤的含水量为20%,这意味着土壤的排水性良好,相对湿度适宜种植多数作物。

但是在雨季或大量灌溉的情况下,需要注意排水问题,以避免土壤过湿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4.3 有机质含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2%,这个含量属于中等水平。

有机质是土壤中重要的养分来源之一,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有机质含量较低,建议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或添加腐殖质等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

4.4 pH 值:土壤的pH 值为6.5,处于中性偏酸性水平。

这对大多数植物来说是适宜的范围。

但是,对于喜碱性环境的植物,可能需要调整土壤的pH 值,以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4.5可溶性盐含量: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为0.1%,非常接近正常水平。

然而,在干燥地区或盐碱地可能存在盐分累积的问题。

因此,在灌溉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盐分的含量,以防止盐分对植物的伤害。

5. 结论与建议:综合分析,根据土壤检测评估结果,该土壤质地为粘土质,适宜种植湿润环境下的作物。

有机质和可溶性盐的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内,pH 值接近中性。

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在此过程中飞速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型大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占用了很大面积优质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数量以及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技术并实际落实到环境管护、土地管护以及生态管护三个方式,在实现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合一的集中管理的同时促进土地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还能给土地资源的优化使用、农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使每一步骤做到有据可循,带来低质专业借鉴。

本文主要研究环境管理、土地管理、生态系统管理、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与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实践工作经验相结合,探讨出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对土地生态点管理所起的作用,以促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在土地生态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关键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生态文明建设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概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首次在我国大规模开展是在1999年,它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开展的一项全国性工作,又被称作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是以资源和环境两大方面考虑为土地质量进行评估,并在此结果下确定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当时我国土地的环境质量和资源质量均处于较坏情况,比如,研究发现我国多个地方的土地资源中含有汞、铅等有害重金属,它们呈现分布范围大以及数量大的特点,这些重金属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就养分状况而言,存在部分地区缺乏农作物成熟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匮乏将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以及产出的农作物的品质。

造成出现此类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地址过程影响、人类活动影响以及自然活动和人类的叠加影响。

针对我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发现的重金属元素分布情况,开展了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系统研究了元素从岩石到土壤、水、动植物,最后到人体的迁移转化。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地球化学评价是对土壤、矿石、矿石矿石和岩石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对土地质量进行地球化学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壤的质量状况,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的规范。

一、样品采集1.样品应随机取样,以避免局部的化学污染对样品的影响。

每个采样点应至少采集3个均匀混合的土样,以减少抽样误差。

2. 采样应根据评价的目的确定,例如,如果是用于农业土壤肥力的评价,应采集0-20 cm和20-40 cm两层土样进行分析。

3.样品应标记清晰,注明采样地点、深度和日期等信息,便于后期分析和比较。

二、样品前处理1.样品在分析前应进行样品前处理,以去除有机质、碳酸盐和颗粒物等杂质,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有机质的去除可以通过干燥、高温燃烧或酸处理等方法进行。

3.碳酸盐的去除可以通过酸洗或加热处理等方法进行。

4.样品中的颗粒物可以通过筛分或沉积沉淀等方法进行去除。

三、分析方法1.样品的分析方法应选择准确、精密和快速的方法,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常用的土壤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3.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应考虑到土壤中不同元素的含量范围和特性,以及所需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四、评价指标1.土壤地球化学评价指标应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需要进行选择,如农业土地、城市土地和工业土地等。

2.常用的土壤地球化学指标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常量元素含量,以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等。

3.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时,应考虑到土壤的特性和功能需求,确保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五、结果解释1.土壤地球化学评价的结果应经过统计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以指导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2.结果的解释应根据所选择的评价指标来进行,如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来评估土地污染状况。

3.结果的解释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标准进行,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信息系统研究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信息系统研究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信息系统研究摘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信息系统是基于GIS、大型数据库技术,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分析、汇总统计和评估校验的一体化、专业化信息平台。

研究了系统背景、总体设计和核心功能模块设计。

该系统能够满足相关地质调查单位、科研院所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信息系统1 系统总体分析1.1 建设目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信息系统是以土地、地球化学、软件工程、系统工程、数理统计等相关知识理论为指导,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为准则,以建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数据库为基础,以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为主线,以实现土地质量的分等定级和统计为目标,利用大型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包含数据预处理、评估指标筛选、指标权重赋值、各种计算模型等功能模块在内的的信息系统。

1.2 系统结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信息系统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整个系统共分为3层,分别是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整个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2.1 表现层表现层直接面向客户,提供空间数据表示和信息可视化功能,运行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连接到业务层,业务层再与数据服务层连接,获取或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构成3层结构。

1.2.2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主要提供各种计算分析服务和各种基础支撑服务,包括地统计、多元统计分析、层次分析、各种参数计算、隶属度划分等功能服务。

1.2.3 数据层数据层由空间数据库引擎和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构成,主要用于管理维护所有系统相关数据,建立并维护空间、非空间索引。

数据服务层存储和管理以下类型的空间数据:矢量数据、栅格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元数据等。

2 核心功能模块分析2.1 数据预处理参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数据都必须符合正态分布,该功能模块主要是用于不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平均值±3倍离差剔除异常数据,直至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同时按照等距法或累积频率曲线法对数据进行5级划分,根据特定元素的分级情况,判定其在土壤中的丰缺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