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概述(精)

合集下载

DSP技术概述

DSP技术概述

DSP技术概述1引言2 DSP微处理器3 DSP技术的应用4 DSP发展轨迹5 DSP未来发展1引言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这些信号由数字序列表示。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数字信号处理已经在通信等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德州仪器、Freescale等半导体厂商在这一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

2 DSP微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是以数字信号来处理大量信息的器件。

其工作原理是接收模拟信号,转换为0或1的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修改、删除、强化,并在其他系统芯片中把数字数据解译回模拟数据或实际环境格式。

它不仅具有可编程性,而且其实时运行速度可达每秒数以千万条复杂指令程序,远远超过通用微处理器,是数字化电子世界中日益重要的电脑芯片。

它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是最值得称道的两大特色。

DSP微处理器(芯片)一般具有如下主要特点:①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可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②程序和数据空间分开,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③片内具有快速RAM,通常可通过独立的数据总线在两块中同时访问;④具有低开销或无开销循环及跳转的硬件支持;⑤快速的中断处理和硬件I/O支持;⑥具有在单周期内操作的多个硬件地址产生器;⑦可以并行执行多个操作;⑧支持流水线操作,使取指、译码和执行等操作可以重叠执行。

当然,与通用微处理器相比,DSP微处理器(芯片)的其他通用功能相对较弱些。

DSP优点:①对元件值的容限不敏感,受温度、环境等外部参与影响小;②容易实现集成;③VLSI 可以时分复用,共享处理器;④方便调整处理器的系数实现自适应滤波;⑤可实现模拟处理不能实现的功能:线性相位、多抽样率处理、级联、易于存储等;⑥可用于频率非常低的信号。

DSP基本介绍及CCS软件分解

DSP基本介绍及CCS软件分解
应用于高性能复杂的通信系统和其他一些高端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形 处理、网络系统等。
第10页/共43页
(3)国内DSP的发展概况
☉1983年引进(TMS32010) ☉我国DSP产品主要来自海外。TI公司的产品约占国内 DSP市场的90%,其余为Lucent、AD、Motorola、ZSP和 NEC等公司。 ☉现状:DSP开发工具 / DSP硬件平台开发 / DSP应用软 件开发 ☉国内较知名的DSP公司:北京“闻亭”、“合众达”等。
➢ TMS320C5000系列包括C54x、C55x,是低功耗高性能的定点DSP,功
耗低至0.05mW/MIPS,性能高达 600MIPS。它针对强大且经济高效的 嵌入式信号处理解决方案进行了优化,其中包括消费类电子、通信、医 疗、安保和 工业应用中的便携式电子产品。
➢ TMS320C6000系列包括C62x、C64x和C67x ,是TI超高性能DSP,一般
第6页/共43页
返回首页
3.1 DSP芯片的种类
DSP芯片可以按照以下3种方式进行分类。 1.按数据格式分: 定点和浮点
根据DSP芯片工作的数据格式可分为定点DSP芯片与浮点DSP芯片。 即数据以定点格式工作的DSP芯片称之为定点DSP芯片;以浮点格式工作 的称为浮点DSP芯片。 注意:定点DSP也可以通过软件形式实现浮点运算。 2.按用途分:通用和专用
第1页/共43页
2、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 2.1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构成 ▪ 2.2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 2.3 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第2页/共43页
返回首页
2.1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构成
DSP
图2-1 典型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框图
第3页/共43页
返回本节

DSP概述及存储器

DSP概述及存储器

60% Core Performance Boost Vs C’5409
High Performance
JTAG Test/ JTAG Test/ Emulation Emulation Control Control Muxed GP I/O Muxed GP I/O
Program/Data SRAM Program/Data SRAM 128K Words 128K Words
Copyright © 2003 Texas Instruments. All rights reserved.
TMS320C54x系列DSP TMS320C54x系列DSP
TMS320C54x系列DSP概述
C54x DSP具有很高操作灵活性和速度。它具有先进的修 正哈佛结构(一条程序总线、三条数据总线和四条地址总线)、 专门硬件逻辑的CPU、片内存储器、片内外设和专用的指令集、 将C54x DSP的CPU和片内存储器与外设配置组合在一起的螺 旋结构,使得它可以满足电子市场众多领域的应用要求: C54x DSP具有以下优点:
DSP的应用
DSP已经在信号处理、通信、雷达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 用。目前,DSP的价格越来越低,性能价格比日益提高,具 有巨大的应用潜力。DSP的应用主要有: ☆ 用数字信号处理,如数字滤波、自适应滤波、相关 算、快速傅立叶变换等; ☆ 通信领域,如数据加密、数据压缩、传真、移动电 网络通信等; ☆ 语音处理,如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 增强、语音存储等; ☆ 图形/图像,二维或三维图形处理、图像压缩与传输、 指纹识别、图像识别等;
DSP主要特点
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DSP一般具有如下的主要特点: ☆ 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可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 ☆ 程序和数据空间分开,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 ☆ 片内具有快速RAM,通常可通过独立的数据总线, 在两块芯片中同时访问; ☆ 具有低开销或无开销循环及跳转的硬件支持; ☆ 快速的中断处理和硬件I/O接口支持; ☆ 具有在单周期内操作的多个硬件地址产生器; ☆ 可以并行执行多个操作; ☆ 支持流水线操作,使取指、译码、取操作数和执行等 操作可以重叠执行。

第1章 DSP概述

第1章 DSP概述
第一章 DSP概述
第一章 DSP概述
1.1 DSP芯片的概念 1.2 DSP芯片的发展 1.3 DSP芯片的特点 1.4 DSP芯片的分类 1.5 DSP系列产品
1.1 DSP芯片的概念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前者对应“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侧重理论和 算法的研究 后者对应“DSP原理与应用”这门课,主要来学 习DSP芯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T1 时 钟
所谓流水线操作就是将一条指令的不同阶段
T2
T3
T4
取 指 令
N
N-1 N-2 N-3
N+1
N N-1 N-2
N+2 N+1 N
N+3 N+2 N+1
指令译码
取操作数 执行指令
N-1
N
四级流水线操作
1.3 DSP芯片的特点
TMS320C6000系列定点DSP采用的多级流水线如图所示
1.3 DSP芯片的特点
M k 0

y(n) ak y(n k ) bk x(n k )
k 1

对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
X (k ) x(n)WNnk
n 0
N 1
☆数字信号处理的突出特点:ΣAi×Xi 、高速实时
1.3 DSP芯片的特点
☆ DSP特别适合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结构: 1.采用改进型哈佛结构 计算机的总线结构分为: 冯· 诺依曼结构
取指.译码.取操作数.执行
指令n-2
指令n-1
指令n
1.3 DSP芯片的特点
☆ DSP采用多级流水线结构

DSP概述

DSP概述

➢多通道二维信号 彩色图像:三通道二维信号
=
+
+
➢三维信号
黑白视频信号:三维信号 彩色视频信号:三维三通道信号
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
➢ 确定信号(deterministic signal): 可以用一个定义好的过程(如数学表达式、 规
则或表)来唯一确定的信号
➢ 随机信号(random signal): 随机产生,无法预测的信号,一般用统计的方
数字信号处理学科内容
信号的采集:包括A/D,D/A技术、抽样定理、量化噪声理论 等
离散信号分析:离散时间信号时域及频域分析、离散付里 叶变换(DFT)理论
离散系统分析 信号处理的快速算法 :谱分析与快速付里叶变换(FFT),
快速卷积与相关算法 滤波技术 信号的估计:各种估值理论、相关函数与功率谱估计 信号的压缩:包括语音信号与图象信号的压缩 信号的建模:包括AR,MA,ARMA等各种模型 其他特殊算法:同态处理、抽取与内插、信号重建等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
➢ 狭义理解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数字信号处理器)
➢ 广义理解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2、数字信号处理的历史和学科内容
数字信号的发展历史
抽样定理 1915, E. T. Whittaker统计理论 1924, H.Nyquist和K. Kiipfmiiller证明通过一根线能够 传输的信号数量和传输时间和带宽成比例 1928, Nyquist发表了著名的电报信号无失真传输理论 1933,V. A. Kotelnikov(科捷利尼科夫) 证明了低通信 号和带通信号的抽样理论(未以国际上认可的形式发表) 1948年和1949年,香农信息论

DSP概述

DSP概述

1.2.1 DSP芯片的发展概况 DSP芯片的发展概况
第三阶段, 的完善阶段( 年以后) 第三阶段,DSP的完善阶段(2000年以后) 的完善阶段 年以后 这一时期各DSP制造商不仅使信号处理能力更加完善,而 制造商不仅使信号处理能力更加完善, 这一时期各 制造商不仅使信号处理能力更加完善 且使系统开发更加方便、程序编辑调试更加灵活、 且使系统开发更加方便、程序编辑调试更加灵活、功耗进一步 降低、成本不断下降。尤其是各种通用外设集成到片上, 降低、成本不断下降。尤其是各种通用外设集成到片上,大大 地提高了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这一时期的DSP运算速度可达到 地提高了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这一时期的 运算速度可达到 单指令周期10ns左右,可在 Windows 环境下直接用 C 语言编 左右, 单指令周期 左右 使用方便灵活, 芯片不仅在通信、 程,使用方便灵活,使DSP芯片不仅在通信、计算机领域得到 芯片不仅在通信 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消费领域。 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消费领域。 目前, 芯片的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DSP芯片的发展非常迅速。硬件方面主要是向多处 芯片的发展非常迅速 理器的并行处理结构、便于外部数据交换的串行总线传输、 理器的并行处理结构、便于外部数据交换的串行总线传输、大 容量片上RAM和ROM、程序加密、增加 驱动能力、外围电 驱动能力、 容量片上 和 、程序加密、增加I/O驱动能力 路内装化、低功耗等方面发展。软件方面主要是综合开发平台 路内装化、低功耗等方面发展。 的完善, 的应用开发更加灵活方便。 的完善,使DSP的应用开发更加灵活方便。 的应用开发更加灵活方便
1.2.1 DSP芯片的发展概况 DSP芯片的发展概况
DSP芯片诞生于 世纪 年代末,至今已经得到 芯片诞生于20世纪 年代末, 芯片诞生于 世纪70年代末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DSP应用技术-DSP及其应用概述

DSP应用技术-DSP及其应用概述
(1) 规格:
① C55xTM DSP内核可以为高达600 MIPS的性能提供300 MHz;
② 目前TMS320C5510 DSP已经开始投产,TMS320C5509 DSP 可提供样片;
③ 在整个C5000TM DSP平台上可实现软件兼容。
(2) 应用:功能丰富的便携产品,2G、2.5G、3G手机与基站, 数字音频播放器,数码相机,电子图书,语音识别,GPS接收器, 指纹/模式识别,无线调制解调器,耳机,生物辨识。
③ 高达7 MB的片上内存;
④ 两个多通道缓冲串行端口(McBSP)(三个用于C6202与 C6203 DSP的McBSP);
⑤ 16位主机端口接口(HPI)(32位用于C6202、C6203与C6204 DSP的扩展总线);
⑥ 两个32位定时器;
⑦ 300 MHz时速率高达2400 MIPS(C6203 DSP)。
(6) 具有软、硬件等待功能,能与各种存取速度的存储器接 口。
(7) 针对滤波、相关和矩阵运算等需要大量乘法累加运算的 特点,DSP芯片大多配有独立的乘法器和加法器,使得在同一 时钟周期内可以完成乘、累加两个运算。
(8) 低功耗,DSP一般为0.5~4 W,而采用低功耗技术的 DSP芯片只有0.1 W,可用电池供电。
(2) 特性:OMAP5910双内核处理器同时包括。 ① 150 MHz的TI增强ARM925微处理器: * 16 KB指令高速缓冲存储器以及8 KB数据缓冲器; * 数据与指令MMU; * 32位与16位指令集。
② 150 MHz TMS320C55xTM DSP内核: * 24 KB指令高速缓冲存储器; * 160 KB SRAM; * 用于视频算法的硬件加速器。
(3) 特性:高级自动电源管理;可配置的空闲域,以延长电 池寿命;缩短调制过程,从而加快产品上市进程。

第一章 DSP概述-TMS320F28335 DSP原理、开发及应用-符晓

第一章 DSP概述-TMS320F28335 DSP原理、开发及应用-符晓

DSP与MCU硬件结构比较
改进的哈佛结构、多总线:片内多条数据、地址和控制总线 流水线技术:多个控制和运算部件并行工作
硬件乘法器 特殊指令:
➢ MAC(连乘加指令,单周期同时完成乘法和加法运算) ➢ RPTS和RPTB(硬件判断循环边界条件,避免破坏流水线) 特殊寻址方式: ➢ 位倒序寻址(实现FFT快速倒序) ➢ 循环寻址 特殊片内外设: ➢ 可编程等待电路(便于与慢速设备接口) ➢ 数字锁相电路 PLL(有利系统稳定) 丰富片内外设:定时器、异步串口、同步串口、DMA控制器、A/D和通用I/O口、 PWM、CAN等 丰富片内存储器类型:RAM、DARAM、ROM、Flash、SARAM等,新的DSP芯片采用 Cache(高速缓存)机制,解决存储器速度与DSP内核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盘控制等; (8) 医疗——如助听、超声设备、诊断工具、病人监护等; (9) 家用电器——如高保真音响、音乐合成、音调控制、玩具与游
戏、数字电话/视等。
DSP的应用正在日益发展
巡航导弹
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 医院用的B超、CT、核磁共振
❖卫星遥感遥测 ❖天气预报、地震预报、地震探矿 ❖风洞试验 ❖数字化士兵、数字化战争 ❖…... ❖DSP的应用领域取决于设计者的想象空间
On-Chip Peripherals/
Registers
CPU
External Signals
DSP与MCU硬件结构比较
改进的哈佛结构、多总线:片内多条数据、地址和控制总线 流水线技术:多个控制和运算部件并行工作
流水线操作:F2833x系列DSP的8级流水线
AA FF11 FF22 DD11 DD22 RR11 RR22 EE WW
(4) 图形/图像——如二维和三维图形处理、图像压缩与传输、图 像增强、动画、机器人视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SP概述[转]默认分类2006-11-12 12:12:12 阅读44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引言:DSP(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是一种微处理器,它接收模拟信号,转换为0或1的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修改、删除、强化,并在其他系统芯片中把数字数据解译回模拟数据或实际环境格式。

DSP最突出的两大特色是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高运行速度,加上具有可编程性,实时运行速度可达每秒数以千万条复杂指令程序,远远超过通用微处理器,有业内人士预言,DSP将是未来集成电路中发展最快的电子产品,并成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

DSP的发展历程:在DSP出现之前,MPU(微处理器)承担着数字信号处理的任务,但它的处理速度较低,无法满足高速实时的要求。

70年代时, DSP的理论和算法基础被提出。

但当时DSP仅仅局限于在教科书,即使是研制出来的DSP系统也是由分立组件组成的,其应用领域仅限于军事、航空航大部门。

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DSP提供了长足进步的机会。

1982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公司)生产出了第一代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C10,这种DSP器件采用微米工艺NMOS技术制作,虽功耗和尺寸稍大,但运算速度却是MPU的几十倍,这种数字信号处理器一面世就在语音合成和编码解码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接下来,随着CMOS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第二代基于CMOS工艺的DSP芯片应运而生,其存储容量和运算速度成倍提高,成为语音处理、图像硬件处理技术的基础。

80年代后期,第三代DSP芯片问世,运算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使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了通信和计算机领域。

90年代是DSP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第四代和第五代DSP器件相继出现。

目前的DSP属于第五代产品,与第四代相比,第五代DSP系统集成度更高,它已经成功地将DSP芯核及外围组件综合集成在单一芯片上。

这种高集成度的DSP芯片在通信、计算机领域大行其道,近年来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消费领域,前景十分看好。

2 特点及优势:图示为一个典型的DSP系统。

图中的输入信号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它可以是麦克风输出的语音信号或是电话线来的已调数据信号,也可以是编码后在数字链路上传输或存储在计算机里的摄像机图像信号等。

输入信号进行带限滤波和抽样后,进行A/D(Analog to Digital)变换将信号变换成数字比特流。

根据奈奎斯特抽样定理,为保证信息不丢失,抽样频率至少必须是输入带限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

DSP芯片的输入是A/D变换后得到的以抽样形式表示的数字信号,它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某种形式的处理,如进行一系列的乘累加操作(MAC)。

数字处理是DSP的关键,这与其他系统(如电话交换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在交换系统中,处理器进行路由选择,它并不对输入数据进行修改。

因此虽然两者都是实时系统,但两者的实时约束条件却差异很大。

最后,经过处理后的数字样值再经D/A(Digital to Analog)变换转换为模拟样值,之后再进行内插和平滑滤波就可得到连续的模拟波形。

上面的DSP系统模型是一个典型模型,并非所有的DSP系统都必须具有模型中的所有部件。

例如语音识别系统在输出端并不是连续的波形,而是识别结果,如数字、文字等;有些输入信号本身就是数字信号(如CD:Compact Disk),因此就不必进行模数变换了。

具体而言,与传统的模拟信号处理系统相比,DSP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接口简单方便:数字信号的电气特性非常简单,不同DSP系统相互连接时,在硬件接口上容易实现。

而且在数据流接口上,各系统间只要遵循特定的标准协议即可。

(2)精度高、稳定性好:与模拟信号处理不同的是,数字信号处理仅受到两化误差和有限字长的影响,处理过程不引入其它噪声,因此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另外,模拟系统的性能受到元器件参数性能影响比较大,而数字系统基本不变,因此数字系统更便于测试、调试及批量生产。

(3)编程方便、容易实现复杂的算法:在DSP系统中,DSP芯片提供了一个高速计算平台,系统功能依赖于软件编程实现。

当其与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和计算数学相结合时,可以实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

(4)集成方便:现代DSP芯片都是将DSP芯核及其外围电路综合集成在单一芯片上。

这种结构便于设计便携式高集成度的数字产品。

1 硬件特点(1)Modified Harvard架构:DSP属于Modified Harvard架构,它具有两条内部总线:数据总线、程序总线。

程序与数据存储空间分开,各有独立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取指和读数可以同时进行。

(2)独立的硬件乘法器:乘法指令在单周期内完成,优化卷积、数字滤波、FFT、相关、矩阵运算等算法中的大量重复乘法。

(3)采用流水作业:每条指令的执行划分为取指令、译码、取数、执行等若干步骤,由片内多个功能单元分别完成。

相当于多条指令并行执行,从而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

(4)独立的DMA总线和控制器:有一组或多组独立的DMA总线,与CPU的程序、数据总线并行工作,在不影响CPU工作的条件下,DMA速度已达800Mbyte/s以上。

(5)循环寻址(Circular addressing):位倒序(bit-reversed)等特殊指令使FFT、卷积等运算中的寻址、排序及计算速度大大提高。

1024点FFT的时间已小于1μs。

(6)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标准测试接口(IEEE 1149标准接口):这便于对DSP作片上的在线仿真和多DSP条件下的调试。

(7)多处理器接口:多个处理器可以很方便的并行或串行工作以提高处理速度。

2 软件特点(1)立即数寻址:操作数为立即数,可直接从指令中获取。

例:MOV A,@0x16;将常数0x16送给寄存器A。

(2)直接寻址:如TI公司的TMS320系列芯片将数据存储器分为512页,每页128字。

设置一个数据页指针DP(Data Pointer),用9-bit指向一个数据页,再加上一个7-bit的页内偏移地址,形成16-bit的数据地址。

这样有利于加快寻址速度。

(3)间接寻址:①8个辅助寄存器,由一个辅助寄存器指针指定一个辅助寄存器算术单元作16-bit无符号数运算,决定一个新的地址,装入辅助寄存器中的一个。

②8个辅助寄存器的内容相当灵活,可以装入、加上、减去立即数;可以从数据存储器装人地址;还可以作一些变址寻址。

③由于采用反向迸位,得以实现位倒序寻址。

(4)独特的乘法指令:例:MAC X0,Y0,A X:(R0)+,X0 Y:(R4)+N4,YO这条指令命令DSP56300:将寄存器X0和Y0中的数相乘,结果加到Acc A中,将寄存器R0所指的调存储器地址中的值装入寄存器X0,将寄存器R4所指的Y存储器地址中的值装入寄存器Y0 R0的值加1,寄存器N4的值加给R4。

另外,DSP芯片作为可编程超大集成电路(VLSI)器件,通过可下载的软件和固件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功能。

它除了具备普通微处理器的运算和控制功能外,还针对高数据传输速率、数值运算密集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在处理器结构、指令系统和指令流程设计上做了很大的改进。

3 问题与挑战虽然DSP具有很多优点,并已日臻成熟,但它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如何合理地安排数据流程,使之在DSP的各执行单元间无冲突地顺利执行,是DSP开发人员面临的一道难题。

设计DSP比较复杂,将算法映射到DSP具体目标硬件上时,必须使用汇编语言,而不能采用高层次编程语言,此外还必须对器件的并行执行机制十分了解。

这使得DSP的编程设计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汇编语言,这正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一大瓶颈。

其次,平行结构方面也存在问题。

要实现更高的吞吐量,就必须在特定单位时间内处理更多的数据位。

数据级平行度由更宽的数据字、向量化和数据流结构来表示。

数据字的宽度大,每个指令周期指令就可处理更多的数据,提高了每个时钟周期可处理的数据位数。

然而增加的数据和指令宽度以及随之而来的数据处理吞吐量提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当代码密度和数据宽度与应用相匹配时,它们能有所帮助作用,但当数据字宽度与处理器不相同时,它们会带来很多麻烦。

接下来,由于标准的内存总线和接口已无法为系统中每个MAC的千兆字节数据传输率提供支持,大量可用的片上高速缓存对系统的总吞吐量而言越来越重要。

此外,系统其余部份能否与高速处理器相配也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带有2个ALU单元的双MAC处理器每一时钟周期可能需要4个数据字,或每秒需要4千兆多个数据字。

另外,CPU速度的快速提升和价格的持续下降也是DSP发展面临的挑战。

DSP制造商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加速DSP的发展,要么退出竞争。

各个制造商必须以多元化投资转到单一化投资,确立以DSP为主要发展的产品,集所有技术、所有产品于DSP。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对于简单的信号处理任务,如与模拟交换线的电话接口采用DSP使成本增加;DSP 系统中的高速时钟可能带来高频干扰和电磁泄漏等问题;DSP系统消耗的功率较大;DSP技术更新的速度快,数学知识要求多,开发和调试工具还不尽完善等等也是不足之处。

4 应用:DSP最初应用于专业数据通信和语音处理,如各种专用调制解调器、声码器和数据加密等。

慢慢的,DSP 应用扩展到广泛的民用产品,诸如硬盘驱动器、通用调制解调器、数字答录机、无线通信终端等等。

90年代中期,在数字GSM手机应用和无线基站应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同时,DSP开始全面拓展到新兴应用,并在宽带通信、数字控制、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等众多市场上捷报连连。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DSP 产品的应用已经几乎扩大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DSP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通信是DSP最重要的应用市场。

在无线通信应用中,手机终端都有DSP核心,而且2.5G和3G终端的发展都必须依赖DSP平台。

同时,高性能DSP对无线基础设施来说举足重轻,新一带无线交换机和基站将会通过采用更低功耗的DSP来缩小空间达到易于装备目的;而在宽带网络应用上,从局端到接入端设备,DSP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

众所周知,在计算机中CPU是主角,但是目前在一些嵌入式应用中DSP已经在发挥作用,比如作为影像加速器、实时媒体编解码器、嵌入式调制解调器等。

在某些场合的应用中,集成有RISC处理器的DSP平台甚至已经可以胜任主处理器的工作,从这点就可以体现出通信与计算机应用的融合。

另外,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更多的数字消费类产品中都采用了DSP。

虽然在激光影音产品中大量采用专用解码芯片,但涉及到音视频的编码,还有多制式的解码应用,DSP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在传统白色家电中,DSP应用也在逐渐深入,如数字变频应用已由空调延伸到冰箱和洗衣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