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002]

合集下载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XXX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麻醉手术必备麻醉用品器械、麻醉机和监护仪。

必须选择适合个体特性的气管导管,备有大小号气管导管,以及其他必要的器械。

麻醉药物包括麻醉诱导药、肌肉松弛药、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麻醉者应根据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择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麻醉诱导需要经过以下步骤: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擦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畅。

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

调节导管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

挤压麻醉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成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在按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成,在听诊尖突下无气过水声,方可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否则应调整气管导管位置,乃至重新插管。

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法,适用于下肢、腹部、胸部和上肢手术。

硬膜外阻滞麻醉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病人取侧卧位,暴露穿刺部位,消毒穿刺部位,局部麻醉,穿刺硬膜外腔,确认穿刺位置,插入导管,注入麻醉药物,确定阻滞范围。

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骶管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法,适用于下肢、腹部、盆腔和会阴手术。

骶管阻滞麻醉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病人取侧卧位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消毒穿刺部位,局部麻醉,穿刺骶管,确认穿刺位置,注入麻醉药物,确定阻滞范围。

麻醉机使用操作规程

麻醉机使用操作规程

麻醉机使用操纵规程之杨若古兰创作一、使用前筹办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链接是否准确、可靠、包含麻醉机与钢瓶或地方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及病人回路等.2、打开氧气钢瓶或地方供气阀门,将供气压力调至0.4MP摆布.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细心检查零件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二、开机操纵程序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一级上下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地位.用快速充氧将无机玻璃罩内的呼吸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转.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时麻醉机处于待机状体.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出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3、在麻醉过程中,留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须要时作响应的参数调整.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形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三、使用操纵请求1、麻醉机应由有资历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历人员不得操纵使用.2、出现各类报警时,应分析报警缘由.如因麻醉机本人故障惹起的报警,而没法排除的应马上更换备用机,并通知工程师维修;如属于病人生理参数变更惹起的报警,应马上采纳须要措施或关机处理.3、麻醉机使用中,未经麻醉师同意,其他人员不克不及任意改变设置参数与报警上上限.四、保护调养请求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贱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保护调养.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2、使用中性洗濯剂擦拭主机各概况的污垢.3、尽可能用多个流量传感器,轮流在分歧的病人之间或长时间手术中更换使用,以耽误传感器的寿命.流量传感器,需使用低压流量的纯氧将其吹干,以坚持干燥.如果去除积水后仍不克不及正常工作,而更换了传感器及工作正常,说明原流量传感器需报废.4、定期检查麻醉机的各项检测与报警功能是否能无效工作.5、室内消毒时务必使麻醉机阔别紫外线的直射,防止加速管路等附件的老化.6、每月对主机呼吸机内置的蓄电池进行完整的充放电一次,并再充电,以坚持蓄电池的良好功能.。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麻醉机一、使用前准备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包括麻醉机与钢瓶或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以及病人回路等。

2.打开氧气钢瓶或中央供气阀门,将供气压力调至左右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

二、开机操作程序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以及上下限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

用快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皮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

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

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开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

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必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

三、操作要求:1.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作使用。

2.出现各类报警时,应分析报警原因。

如因麻醉机本身故障引起的报警,而无法排除的应马上更换备用机,并通知工程师维修;如属病人生理参数变化引起的报警,应马上采取必要措施或关机处理。

3.麻醉机使用中,未经麻醉师同意,其他人员不能任意改变设置参数与报警上下限。

四、维护保养要求: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保养。

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

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表面的污垢。

3.尽可能用多个流量传感器,轮流在不同的病人之间或长时间手术中更换使用,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

麻醉机使用操作规程

麻醉机使用操作规程

麻醉机使用操作规程一、使用前准备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链接是否正确、可靠、包括麻醉机与钢瓶或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及病人回路等。

2、打开氧气钢瓶或中央供气阀门,将供气压力调至0.4MP左右。

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

二、开机操作程序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一级上下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

用快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

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正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时麻醉机处于待机状体。

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出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

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必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

三、使用操作要求1、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作使用.2、出现各类报警时,应分析报警原因.如因麻醉机本身故障引起的报警,而无法排除的应马上更换备用机,并通知工程师维修;如属于病人生理参数变化引起的报警,应马上采取必要措施或关机处理。

3、麻醉机使用中,未经麻醉师同意,其他人员不能任意改变设置参数与报警上下限。

四、维护保养要求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保养。

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

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表面的污垢。

3、尽可能用多个流量传感器,轮流在不同的病人之间或长时间手术中更换使用,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流量传感器,需使用低压流量的纯氧将其吹干,以保持干燥.如果去除积水后仍不能正常工作,而更换了传感器及工作正常,说明原流量传感器需报废。

麻醉机常规操作规程

麻醉机常规操作规程

麻醉机常规操作规程麻醉机常规操作规程一、使用前准备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包括麻醉机与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以及病人回路等。

2、将氧气快速插头插入吊塔的氧气气源口,并确认插入到位。

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

二、操作程序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以及上下开机限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

用快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皮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

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

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开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

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必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

麻醉机日常维护保养及使用安全事项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保养。

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

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表面的污垢。

3、尽可能用多个流量传感器,轮流在不同的病人之间或长时间手术中更换使用,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

流量传感器浸泡清洁后需使用低压流量的纯氧氧将其吹干或24小时晾干,以保持干燥。

如果去除积水后仍不能正常工作,而更换新流量传感器即工作正常,说明原流量传感受器需报废。

4、定期检查麻醉机的各项检测与报警功能是否能有效工作。

5、室内消毒时务必使麻醉机远离紫外线的直射,防止加速管路等附件的老化。

6、每月对主机呼吸机内置的备用电池进行完全的充放电一次,并再充电,以保持备用电池的良好性能。

7、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作使用。

麻醉机操作流程

麻醉机操作流程

麻醉机操作流程麻醉机是医疗机构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给患者提供麻醉药物和呼吸支持。

正确操作麻醉机对于患者的手术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麻醉机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医护人员正确、安全地使用麻醉机。

1. 准备工作。

在使用麻醉机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麻醉机的电源、气源是否正常,检查呼吸回路、吸入回路和呼吸阀是否完好,检查氧气、氧气混合气和麻醉气体的供应是否充足,检查呼吸器、气囊和气管插管是否完好无损。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麻醉药物和呼吸辅助设备,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能够随时提供所需的药物和设备。

2. 启动麻醉机。

当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启动麻醉机了。

首先打开麻醉机的电源开关,然后打开氧气和氧气混合气的气源开关,调节氧气流量计和麻醉气体流量计,确保氧气和麻醉气体的流量符合手术需要。

接着检查呼吸器、气囊和气管插管的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气路畅通,没有漏气现象。

3. 调节麻醉参数。

启动麻醉机后,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的需要来调节麻醉参数。

包括调节麻醉气体的浓度和流量,调节呼吸器的频率和潮气量,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麻醉和呼吸支持。

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麻醉参数,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 监测患者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

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麻醉机的运行情况,确保麻醉机正常工作,没有任何故障。

5. 结束操作。

手术结束后,需要正确地结束麻醉机的操作。

首先关闭麻醉气体和氧气的气源开关,然后关闭麻醉机的电源开关。

接着清洁和消毒麻醉机的各个部件,确保下次使用前能够保持干净和卫生。

最后,记录麻醉机的使用情况和患者的情况,包括使用的麻醉药物和呼吸参数,以便于对手术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总之,正确的麻醉机操作流程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在使用麻醉机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和要求,以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和呼吸支持。

麻醉机使用操作规程

麻醉机使用操作规程

麻醉机使用操纵规程之袁州冬雪创作一、使用前准备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链接是否正确、靠得住、包含麻醉机与钢瓶或中央供气口毗连的进气管及病人回路等.2、打开氧气钢瓶或中央供气阀门,将供气压力调至0.4MP左右.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二、开机操纵程序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一级上下报警值等,然后气体节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用疾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囊升到顶部,接上摹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正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时麻醉机处于待机状体.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出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丈量数据,需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4、麻醉竣事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颠末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三、使用操纵要求1、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纵使用.2、出现各类报警时,应分析报警原因.如因麻醉机自己故障引起的报警,而无法解除的应顿时更换备用机,并通知工程师维修;如属于病人生理参数变更引起的报警,应顿时采纳需要措施或关机处理.3、麻醉机使用中,未经麻醉师同意,其他人员不克不及任意改变设置参数与报警上下限.四、维护调养要求1、逐日手术竣事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调养.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停止消毒.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概况的污垢.3、尽量用多个流量传感器,轮番在分歧的病人之间或长时间手术中更换使用,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流量传感器,需使用低压流量的纯氧将其吹干,以坚持干燥.如果去除积水后仍不克不及正常工作,而更换了传感器及工作正常,说明原流量传感器需报废.4、定期检查麻醉机的各项检测与报警功能是否能有效工作.5、室内消毒时务必使麻醉机远离紫外线的直射,防止加速管路等附件的老化.6、每个月对主机呼吸机内置的蓄电池停止完全的充放电一次,并再充电,以坚持蓄电池的杰出性能.。

麻醉机常规操作规程

麻醉机常规操作规程

麻醉机常规操作规程一、使用前准备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包括麻醉机与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以及病人回路等。

2、将氧气快速插头插入吊塔的氧气气源口,并确认插入到位。

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

二、操作程序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以及上下开机限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

用快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皮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

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

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开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

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必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

麻醉机日常维护保养及使用安全事项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保养。

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

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表面的污垢。

3、尽可能用多个流量传感器,轮流在不同的病人之间或长时间手术中更换使用,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

流量传感器浸泡清洁后需使用低压流量的纯氧氧将其吹干或24小时晾干,以保持干燥。

如果去除积水后仍不能正常工作,而更换新流量传感器即工作正常,说明原流量传感受器需报废。

4、定期检查麻醉机的各项检测与报警功能是否能有效工作。

5、室内消毒时务必使麻醉机远离紫外线的直射,防止加速管路等附件的老化。

6、每月对主机呼吸机内置的备用电池进行完全的充放电一次,并再充电,以保持备用电池的良好性能。

7、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作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麻醉机
一、使用前准备
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包括麻醉机与钢瓶或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以及病人回路等。

2.打开氧气钢瓶或中央供气阀门,将供气压力调至0.4MP左右
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

二、开机操作程序
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以及上下限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

用快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皮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

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

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开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

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必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

三、操作要求:
1.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作使用。

2.出现各类报警时,应分析报警原因。

如因麻醉机本身故障引起的报警,而无法排除的应马上更换备用机,并通知工程师维修;如属病人生理参数变化引起的报警,应马上采取必要措施或关机处理。

3.麻醉机使用中,未经麻醉师同意,其他人员不能任意改变设置参数与报警上下限。

四、维护保养要求:
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保养。

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

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表面的污垢。

3.尽可能用多个流量传感器,轮流在不同的病人之间或长时间手术中更换使用,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

流量传感器,需使用低压流量的纯氧氧将其吹干,以保持干燥。

如果去除积水后仍不能正常工作,而更更换了流量传感器即工作正常,说明原流量传感受器需报废。

4.定期检查麻醉机的各项检测与报警功能是否能有效工作。

5.室内消毒时务必使麻醉机远离紫外线的直射,防止加速管路等附件的老化。

6.每月对主机呼吸机内置的蓄电池进行完全的充放电一次,并再充电,以保持蓄电池的良好性能。

监护仪使用操作
一、适应症:用于各种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或单一使用于心电、血压的监护,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二、用物准备:电插板一个,监护仪一台,心电、血压、血氧输出电缆线各一,电极片五个,酒精、棉签,护理记录。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1、准备用物,将监护仪推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插上电源,仪器指示灯亮,根据病情摆好病人体位,清洁病人皮肤,贴好电极,将心电、BP、SPO2电缆线分别连接于病人身上,按下仪器左方最下角的开机键,待仪器屏幕上显示监护画面后,按下‘血压周期设置键’,根据医嘱及病情通过旋转‘选择键’来设置所需的时间周期,再按下‘血压启动键’,仪器默认所设置的血压周期测定,血压测量完毕,显示屏上出现相应的HR、SPO2、R、BP数值,根据广场数记录于护理启示单上交待患者注意事项。

3、监护仪使用完毕后,按下‘关机键’,把各输出电缆从病人身上取下,整理好病人体位,保持床单整齐,并向病人致谢。

同时记录,整理用物,推回原位放置,用75%酒精擦拭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

及时补充电极片、心电图纸,以便备用。

四、注意事项:
1、仪器须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2、使用前需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滞有断裂、破损,如仪器表面潮湿,先用干布擦干后再用。

3、心电电极贴放部位要准确。

4、当仪器监护于病人身上时交待患教师不要把东西放在仪器上面及其周
围,不能自行随意取下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电缆线,以免发生意外。

5、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每月给仪器充电一次,以处长电池寿命。

6、血压测量禁止在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血压,局部皮肤破损者禁止绑袖带。

7、清洁仪器时,不要使用稀释剂或苯等化学溶剂,以免损坏仪器表面深层。

定期检查仪器性能。

监护仪操作流程图
备用物
推至病人床前

机进入监护
状态
监 护
使用完毕
终末处理
吸引器操作规程
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
1、核对并解释
2、插电源
3、清洁皮肤
4、连接各导连线
1、设置血压测定周期
2、测血压 1、交待注意事项,及时记录各项记录各项数值 2、测血压 1、关机
2、取下各导联线
3、致谢
4、记录
1、放回原位
2、清洁消毒仪器
3、补充使用
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人的最大负压。

一般吸痰的负压值:0.027—0.053KPa(调节旋钮顺旋负压大,逆转负压小);急救吸痰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0.08KPa。

3、未吸痰前使橡胶管折成V形,开机使负压达到所需范围再插入患者痰阻部位,立即将橡胶管恢复原状进行吸痰。

4、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按需要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吸痰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痰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吸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结束后,要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插座上拨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应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并做好口腔护理。

2、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

3、操作中应注意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指导。

4、贮液瓶的贮理,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超过时要立即停止吸痰,并倒去污液,处理后以备再用。

5、若病人有舌后坠时应将下颌托起,再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后再插入导管吸痰。

6、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

持续使用时每周更换2次。

7、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入泵体,损坏机器。

8、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低至0.02KPa以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适用证:
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治疗。

操作步骤:
1.患者平卧位。

2.迅速开放气道,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3.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4.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5.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

6.首次充电能量200瓦秒。

7.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8.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

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200、200~300、360瓦秒),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9.如心电监测显示为心电静止,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除颤仪操作流程
一、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操作
如节律监护动作的话二、手动模式除颤
三、同步复律及起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