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育种学A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什么是育种学?- A. 研究植物遗传规律的科学- B. 研究动物遗传规律的科学- C. 研究遗传规律在植物和动物中的应用- D. 研究遗传规律在人类中的应用2. 以下哪项不是育种的基本目标?- A. 提高产量- B. 改善品质- C. 增加成本- D. 增强抗逆性3. 杂交育种中,选择亲本的原则是:- A. 亲本间性状差异越大越好- B. 亲本间性状差异越小越好- C. 亲本间性状完全相同- D. 亲本间性状差异适中二、判断题1. 所有育种方法都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优良品种。
(错误)2. 选择育种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
(错误)3.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在某些性状上表现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的区别。
2. 描述一下什么是回交育种,并说明其在实际育种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中的作用。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C3. A二、判断题1. 错误2. 错误3. 正确三、简答题1. 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子育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识别和利用基因的遗传标记,直接对目标基因进行操作,从而加速育种过程。
而传统育种主要依赖于表型选择,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来选择优良个体,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且受环境影响较大。
2. 回交育种是一种将优良基因通过杂交引入到特定品种中的方法。
具体操作是将优良基因的携带者与目标品种杂交,然后将F1代与目标品种回交,通过连续几代的回交和选择,最终使优良基因在目标品种中稳定下来。
这种方法在改良某些特定性状时非常有用,如抗病性、抗虫性等。
四、论述题1. 现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通过识别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更精确地选择优良个体,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帮助育种者快速识别和利用控制产量性状的基因,如控制光合作用效率、营养吸收等。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什么是育种学?- A. 研究植物遗传规律的科学- B. 研究动物遗传规律的科学- C. 研究动植物遗传规律的科学- D. 研究遗传规律在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育种的基本方法?- A. 选择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基因工程育种- D. 克隆技术答案:D3. 以下哪个性状是数量性状?- A. 花色- B. 果形- C. 产量- D. 性别答案:C#### 二、填空题4. 育种的目的是改良_______,提高_______。
- 答案:品种,生产效益5.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通过_______来实现。
- 答案:基因重组,人工选择#### 三、简答题6. 简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是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来辅助选择的育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首先确定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然后通过这些标记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携带目标性状的个体,从而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7. 描述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
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包括:(1) 亲本选择与配对;(2) 杂交授粉;(3) 种子收集与播种;(4) 后代筛选与评估;(5) 优良后代的进一步测试与选择;(6) 稳定后代的繁殖与评价。
#### 四、论述题8. 论述基因编辑技术在现代育种中的应用及其潜在风险。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允许科学家在基因组中进行精确的修改,这在育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基因编辑,可以快速改良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营养价值、增强抗逆性等。
然而,基因编辑技术也存在潜在风险,包括非目标效应、基因驱动问题以及生态平衡的潜在影响。
因此,在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时,需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和伦理审查。
#### 五、案例分析题9. 某育种公司希望通过育种改良某作物的抗病性,请提出一个育种方案。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动物遗传育种学》自学考试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具有影响多种性状作用的现象。
(遗传学p123)2、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均值的现象。
(育种学p255)3、近交:在畜牧学中,将交配双方到共同祖先的距离在6代以内(或其后代近交系数大于0.78%)的选配方式叫近交。
(育种学p214)4、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上一代到下一代多经过的平均年限)。
(育种学p134)5、后裔测定:利用后裔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后裔测定。
(育种学p150)6、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所决定的、表现为连续性变化且只能用度量衡测定的性状。
(遗传学p175)7、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某一性状的现象。
(遗传学p121)8、保种:就是尽量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家畜遗传资源,使之免受混杂和灭绝的育种工作。
其实质就是使现有畜禽基因库中的基因资源尽量得到全面的保存,无论这些基因目前是否具有利用价值。
(育种学p314)9、伴性遗传:某性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表现出该性状的与性别有一定联系的遗传现象。
(遗传学p134)10、杂合子:个体体细胞内等位基因构成不同的细胞或个体。
(遗传学p113)11、选配: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人为确定个体间的交配体制叫选配。
(育种学p206)12、隐性:某一基因在其显性等位基因存在时,不再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而当该基因纯合时却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的现象,叫隐性。
(遗传学p111)13、个体测定:利用个体自身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个体测定。
(育种学p149)14、选择差:在数量性状选择过程中,选留种群与其所在群体平均值之间的差。
(育种学p123)15、平均日增重:在测定期内的平均每日增重,叫平均日增重。
(育种学p90)16、同胞测定:利用待测个体的同胞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同胞测定。
育种复习题及答案

《动物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选择差:被选留个体的平均表型值与侯选群平均表型值之差。
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它是选择差稳定遗传给后代的部分。
间接选择反应:利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通过对另一个性状的选择来间接选择所要改良的某个性状的选择方法。
育种值:各种基因型的加性效应值,个体加性效应的高低反映了它在育种上贡献的大小,因而称之为育种值个体育种值: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配合力: 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
一般配合力: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
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品种:畜牧学的单位,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经济特性和种用价值、能适应一定自然和经济条件、能满足人类一定需求、具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家畜类群。
品系: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这些畜群都符合该品种的基本方向。
广义:指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种畜群。
表型选择:基因型选择:个体选择:对两部分同等重视,即把超出群体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家系内选择:完全忽略Pf只根据Pw选择,在家系内选择超出家系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考试选择题(附有答案)(精)

水产动物育种学考试选择题(带有答案)选择题1、B是鱼类育种工作中最根本的方法。
A、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C、诱变育种D、转基因育种2、由一个系祖通过近亲繁殖发展的群体通常称为C.A、品系B、家系C、单系D、近交系3、具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杂交生产的品系称为C。
A、地方品系B、专门化品系C、配套系D、杂交系4、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称为D。
A、品种B、品系C、育种材料D、种质资源5、亲代通过性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称为 A 。
A、种质B、种质资源C、基因D、基因组6、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各种方法如杂交、诱变等,产生的育成品系或品种及各种突变体、基因标记材料、属间或种间杂种等称为D。
A、育种材料B、育种中间材料C、种质资源D、人工种质资源7、动物遗传资源保护除了原位保存,也可以 B 保存。
A、原地B、易位C、异地D、冷冻8、目前引种的主要利用方法是A。
A、以新品种直接参与生产B、经遗传改良后参与生产C、作为育种材料D、改善生态环境9、下列A对本地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
A、本地品种B、外地品种C、育成品种D、引入种10、A是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A、选择B、诱变C、杂交D、转基因11、A是我国鱼类最经典的育种方法。
A、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转基因育种12、D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技术。
A、杂交育种B、多倍体育种C、细胞核移植D、转基因技术13、A是目前国内外动植物育种中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的育种方法之一。
A、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转基因育种14、 B 育种技术可以产生新基因。
A、选择B、诱变C、杂交D、多倍体15、 D 育种技术可以打破种间生殖隔离。
A、选择B、雌核发育C、杂交D、转基因16、 D 育种技术育种时间最短。
A、选择B、杂交C、多倍体D、细胞核移植17、 B 育种技术可用于快速建立纯系.A、选择B、雌核发育C、杂交D、多倍体18、 D 育种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孕及其杂种不育。
027941810动物遗传育种学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代码:0279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组成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常见碱基有?A. I种B. 2种C. 4种D.20种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3.下列哪种说法不是导致染色体缺失的原因?A.染色体损伤后产生断裂B.不等交换C.转座因子引起D.相互易位4.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A.引起碱基置换B.导致碱基缺失C.形成嗜咤二聚体D.发生碱基插入5.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A. XYB. XXC. ZZD. ZW6.有关DNA转录基本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不斋要按碱篆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与模板互补的新链B. RNA的合成依赖于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C.需要酶的催化,以DNA为模板D.对于一个基因组,转录只发生在一部分区域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外周淋巴器官的是?A.淋巴结B.脾C.a膜淋巴组织D.胸腺8.在DNA分子中一个碱基对被另一个碱基对所代替的现象,称为?A.缺失B.断裂C.移码突变D.碱基替代9.已知某一转录模板链中A+T占35%,则由其完全转录而成的RNA分子中G+C的量是?A.35%B.65%C.30%D.无法确定10.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表明,起转化作用的物质是?A.酸性核蛋白B. DNAC.碱性核蛋白D. RNA11.有些性状仅局限于某一性别,例如母鸡的产蛋性状属于?A.从性遗传B.伴性遗传C.限性遗传D.隐性遗传12.动物病毒作为载体可用于外源基因向真核细胞的转入,目前常用的基因转移载体不包括哪项?A.腺病毒B.乳头状病毒C.逆转录病毒D.朊病毒13.蜜蜂的性别由下列哪一项因紊决定?A.性染色体的数月决定B.染色体的倍性决定C.环境决定D.激索决定14.同型交配是指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不满足此项的是?A.aa×aaB.AA×AAC.Aa×aaD.Aa×Aa15.在豌豆子叶中,黄色子叶代)对绿色子叶妙)为显性性状。
动物育种学复习题 - 副本

《动物育种学》复习题A一、填空题1、遗传参数(有或无)群体特异性,同一群体同一性状的遗传参数会由于、、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同胞测定主要适用于、、;系谱审查主要适用于、、。
3、畜禽重要经济性状中,遗传力较高的性状有,遗传力中等的性状有,遗传力较低的性状有。
4、近交在动物育种中的主要用途有、、、。
5、杂种优势的主要成因是、、。
二、单项选择题1、杂种优势在()表现最明显。
A.亲代 B.子一代(F1) C.子二代(F2) D.子三代(F3)2、在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
A.杂交 B.繁育体系 C.繁殖 D.选择3、育种场的主要任务是改良现有品种和( )。
A.扩繁 B.进行商品生产 C.培育新品种和品系 D.性能测定4、种畜繁殖场的主要任务是( )。
A.大量繁殖种畜 B.育种 C.商品生产 D.性能测定5、基因突变是指( )。
A.由于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B.由于染色体数目改变而造成的基因组的增减C.由于染色体结构改变而造成的基因组的改变D.DNA重组6、某品种牛,无角基因P对有角基因p呈完全显性,现有一有角牛群,改造成无角牛群需通过( )。
A.使用有角公牛 B.全使用无角公牛配种 C.使用有角母牛 D.淘汰有角公牛7、在统计学中,研究由某些变量的变化去估计另一些变量的变化,即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因果关系,称之为( )。
A.相关关系 B.回归关系 C.依存关系 D.无关系8、数量性状的特点是( )。
A.需要测量 B.从外观可看出区别 C.由单个基因决定 D.变异间断分布9、鸡的矮小基因dw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属于( )。
A.从性 B.间性 C.限性 D.伴性10、家畜在一定时间内体重或体尺的增加量是 ( )。
A.累计生长 B.绝对生长 C.相对生长 D.生长系数。
三、名词解释1、品种2、育种值3、家系选择4、专门化品系5、同质选配四、简答题1、简述肉用动物的选择应考虑哪些性状?一头优秀种畜应具备哪些条件?2、简述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技术环节。
动物遗传育种学总复习试题

动物遗传育种学总复习试题遗传育种总复习一、选择题。
1、染色体减数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A 】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C.有丝分裂前期 D.有丝分裂中期2、A、B为两个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 A 】 A、2 B、3 C 、4 D、53、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
【 A 】 A.致死基因 B.半致死基因 C.有害基因 D.显性基因4、猪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 C 】 A.60 B.46 C.38 D.665、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那么G 的含量为( C )。
【 C 】 A、19% B、25% C、31% D、不能确定6、关于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C 】A、突变一定有害B、突变一定有利C、突变一般有害D、突变一般有利7、A、B为两个不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 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 C 】 A、2 B、3 C 、4 D、58、数量性状选择效果要好,需要()。
【 C 】 A、遗传变异程度低 B、遗传力低 C、选择强度高 D、环境造成变异程度高相关:要想数量性状选择效果好的条件:1、遗传差异大2、选择差异大3、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4、世代间隔小5、被选性状的数目N 为3-5为宜6、遗传相关(回避同一个群体同时选两个相关的性状)9、水牛的染色体数目是( 48 )条。
【 B 】A、60B、48C、30D、2410、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G+A 的含量为()。
【 C】A、38%B、50%C、31%D、不能确定11、染色体片段断裂后倒转180度重新连接,是()。
【 A 】A、倒位B、易位C、占位D、重复12、位于X染色体与Y不同源部分的基因表现出()。
【 C 】 A、常染色体遗传 B、限性遗传C、伴性遗传D、限雄遗传13、遗传参数中,衡量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动物育种学(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物种:
2. 混合模型:
3. 亲缘选配:
4. 近交系:
5. 杂种优势:
6. 杂交育种:
7.家系内选择:
8. 本品种选育:
9. 轮回杂交:
10. MOET:
二、计算题(每小题各8分,共32分)
1.有一头公牛,某一性状表型为显性类型,为了鉴别其是否带有隐性基因,选择了若干头隐性纯合子母牛与之交配,请问该公牛最少要连续产生多少头显性类型的后代而不产生隐性个体,才有99%的把握说该公牛为显性纯合子公牛?(log2=0.301)
2. 个体X的系谱如图所示,请计算X个体的近交系数。
A X C B 已知:个体X的系谱图如上,求X的近交系数 F
X = ?
3. 某种猪场拟制订的综合选择指数中包含3个育种目标性状:瘦肉率(X1)、达到100kg体重的日龄(X2)和背膘厚(X3),有关数据资料列表如下,试制订综合选择指数。
现在有一个个体X的估测瘦肉率为58%,达到100kg体重的日龄为166天,背膘厚为13mm,计算该个体的综合选择指数。
猪群3个性状的表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 简述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2.影响育种值估计的主要因素和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度的育种措施有哪些?
3. 品系的维持措施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选种和选配的关系。
2. 试论述为什么要保存不太符合眼前需要的家畜品种。
答案
动物育种学(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物种:是动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动物只有种和变种,它们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构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叫物种。
2.混合模型:是指在模型中除了总平均数μ和随机误差外,既含有固定效应,又含有随机效应的模型就称之为混合模型。
3.亲缘选配: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依据交配双方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的选配。
4.近交系:是指通过连续高度近交形成的品系成为近交系,其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在37.5%以上。
5.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值,甚至优于双亲任何一方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6.杂交育种:就是运用杂交能够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创造新的变异类型,并且通过育种手段能将它们固定下来的原理而进行的一种新品种培育工作。
7.家系内选择:就是根据家系内偏差大小进行选择,即在每个家系内选择超出家系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8.本品种选育:就是以保持和发展品种固有优点为目标,以品种内的选种选配为基本措施的育种工作。
不排除在个别情况下,个别范围内和一定时期的导入杂交。
9.轮回杂交:用几个种群轮流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母本除第一次用几个种群之一外,以后各代均用上一代杂交产生的一部分杂种母畜,其余杂种母畜和所有杂种公畜一律作商品生产用,有二元轮回杂交和三元轮回杂交良种。
10.MOET:是英文超数排卵(Multiple Ovulation)和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的缩写,它的优势是可以提高优秀母畜的繁殖力。
二、计算题(每小题各8分,共32分)
1.有一头公牛,某一性状表型为显性类型,为了鉴别其是否带有隐性基因,选择了若干头隐性纯合子母牛与之交配,请问该公牛最少要连续产生多少头显性类型的后代而不产生隐性个体,才有99%的把握说该公牛为显性纯合子公牛?(log2=0.301)
解:由题意可知,P=99%,假设该公牛为杂合子,那么它与隐性纯合子母牛交配,产生显性类型(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概率各为0.5,连续产生n个后代为显性类型的概率为(0.5)n。
当连续产生显性后代的概率等于0.015,就可以有99%的把握说该公牛不是杂合子,而是显性纯合子。
故计算如下:
0.5n=0.01,nlog0.5=log0.01,n=log0.01÷log0.5,n=(log1-log100)÷(log1-log2)
n=(0-2)÷(0-0.301)=2÷0.301=6.6445≈7(头)。
2.个体X的系谱如图所示,请计算X个体的近交系数。
A X C B已知:个体X的系谱图如上,求X的近交系数F X=?
解:根据近交系数计算公式
FX=Σ[(1/2)n1+n2+1(1+FA)],首先需要知道个体X的父母A、C的共同祖先及其近交系数。
从系谱图可以看出,X的父母只有A一个共同祖先。
显然,A的近交系数为0。
通过共同祖先连接X的父母的通径链分别有2条:
C←A C←B←A
那么个体X的近交系数为FX=Σ[(1/2)n1+n2+1(1+FA)]=[(0.5)1+0+1+(0.5)2+0+1=0.375
答:个体X的近交系数为0.375。
3.某种猪场拟制订的综合选择指数中包含3个育种目标性状:瘦肉率(X1)、达到100kg体重的日龄(X2)和背膘厚(X3),有关数据资料列表如下,试制订综合选择指数。
现在有一个个体X的估测瘦肉率为58%,达到100kg体重的日龄为166天,背膘厚为13mm,计算该个体的综合选择指数。
猪群3个性状的表型
解:计算a值:a=100/(W1h12+W2h22+W3h32)=5000
再把a值按比例分配给3个性状,分别求解a1、a2、a3。
a1=aW1h12=5000×0.5×0.45=1125
a2=aW2h22=5000×(-0.3)×0.35=-525
a3=aW3h32=5000×(-0.2)×0.50=-500
选择指数为I=1125×X1/57-525×X2/165-500×X3/14
I=19.7368X1-3.1818X2-35.7143X3
IX=19.7368×58-3.1818×166-35.7143×13=152.2697
答:该个体的综合选择指数为152.2697。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答:家畜品种是人类为了生产上和生活上的要求,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下,通过选种选配及一些育种措施培育出来的一群具备某种经济特点的动物类群。
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A.来源相同
B.性状及适应性相似
C.遗传稳定、种用价值高
D.有一定的结构
E.要有足够的数量
2.影响育种值估计的主要因素和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度的育种措施有哪些?
答:首先,不同的信息来源直接影响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其次,信息量越多准确度越大,提高的相对幅度而言,以半同胞和后裔最大,全同胞次之,个体本身相对较小。
最后,其他条件不变时,性状遗传力越大,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越高。
知道了影响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的因素后,可以总结出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度的育种措施:
A.提高遗传力估计的可靠性,可以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度。
B.校正环境效应对遗传力估计和育种值估计均可减小环境效应所导致的误差。
C.扩大可利用的数据量,可以直接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
D.选用更科学的与种植估计方法,如BLUP可以获得最佳线性无偏估计的育种值,估计准确度更高。
3.品系的维持措施有哪些?
答:品系育成后,最终目的在于选育提高和推广应用。
为此必须以扩群保系作为先决条件。
没有品系的维持,就谈不上推广利用。
A.扩大畜群数量
B.控制近交系数上升速度
C.扩大后代群的变异
D.延长世代间隔
E.各家系等数留种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答:家畜育种的成效大小与进度快慢,很大程度是取决于种畜的改良方法和利用方法。
前者即为选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后者则为选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选种和选配,是相互联系而又彼此促进的,利用选种以改变畜群的各种基因比例,利用选配以有意识地组合后代地遗传基础。
这是可以经常利用的两大育种手段。
其具体关系如下。
1)选种和选配二者互为基础:选种是选配的基础,因为有了种畜才好选配。
然而,选配也是选种的基础,因为可以根据选配的需要而选择种畜,还可以根据选配所得优良后代选择下一次配种所需种畜。
亦即二者互为基础。
2)选种为选配提供素材,选配验证选种效果:选种时要考虑下一步的选配,选配所得后代是否优良,足以证明选种选配是否合宜。
3)选配巩固选种,选种加强选配:没有合理得选配,选种成果就无法巩固。
因为要使所选种畜的优良品质能在后代中得到保持和加强,就必须选择具有相应优良品质的配偶才能达到目的。
通过选种,有了品质优良的后代,又为进一步的选配提供了素材。
2.试论述为什么要保存不太符合眼前需要的家畜品种。
答:要保存不太符合眼前需要的家畜品种有多个方面的必要:
1)人类对畜产品的需要是变化的;
2)自然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单一品种或少数高产品种,不会完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3)可以用不太符合眼前需要的家畜品种塑造新品种;
4)可以用不太符合眼前需要的家畜品种来进行经济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