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吸量管的种类和使用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图

化学实验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图

吸管(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吸管就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液体的玻璃量器。

1、分类吸管分单标线吸管(移液管)与分度吸管(吸量管)两类,见图 10。

图 10 吸管图 11 放出溶液操作单标线吸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吸管上部刻有一标线,此标线就是按放出液体的体积来刻度的。

常见的单标线吸管有5mL、10mL、25mL、50mL等规格。

分度吸管就是带有分刻度的移液管,用于准确移取所需不同体积的液体。

单标线吸管标线部分管直径较小,准确度较高;分度吸管读数的刻度部分管直径较大,准确度稍差,因此当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常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管而不用分度吸管。

分度吸管在仪器分析中配制系列溶液时应用较多。

2、吸管的洗涤洗涤前要检查吸管的上口与排液嘴,必须完整无损。

吸管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铬酸洗液洗涤,让洗液布满全管,停放1~2min,洗液放回原瓶。

用洗液洗涤后,沥尽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洗3次。

洗好的吸管必须达到内壁与外壁的下部完全不挂水珠,将其放在干净的吸管架上。

3、吸管的操作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吸管尖内、外的水擦去,然后移取待取溶液洗涤3次,以确保所移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玷污溶液。

移取待取溶液时,将吸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

吸管尖不应伸入液面太深,以免管外壁粘附过多的溶液;也不应伸入太少,否则液面下降后吸空。

当管内液面借洗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吸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就是潮而不湿),将管上提,离开液面。

稍松右手食指(使食指的压力减小,注意不要离开管口),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而平稳地下降,直到溶液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上边缘相切,视线与刻度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停止捻动并用食指按紧管口,保持容器内壁与吸管口端接触,以除去吸附于吸管口端的液滴。

吸量管

吸量管

吸量管吸量管就是有刻度的移液管。

1、移液管是准确移取一定量溶液的量器(量出式量器,符号为Ex). 它是一根细长而中间膨大的玻璃管在管的上端有一环形标线,膨大部分标有它的容积和标定时的温度.常用的移液管有10 mL、25 mL、50 mL、100mL等规格。

2、吸量管的全称是"分度吸量管",又称为刻度移液管. 它是带有分度线的量出式玻璃量器。

用于移取非固定量的溶液。

吸量管可分为以下四类:(1)规定等待时间15s的吸量管这类吸量管零位在上,完全流出式,它的任意一分度线的容量定义为:在20℃时,从零线排放到该分度线所流出20℃水的体积(m1).当液面降到该分度线以上几毫米时,应按紧管口停止排液15s,再将液面调到该分度线。

在量取吸量管的全容量溶液时,排放过程中水流不应受到限制,液面降至流液口处静止后,要等待15s,再移走吸量管。

(2)不完全流出式吸量管。

不完全流出式吸量管均为零点在上形式,最低分度线为标称容量.这类吸量管的任一分度线相应的容量定义为:20℃时,从零线排放到该分度线所流出的20C水的体积(mL) 。

(3)完全流出式吸量管。

这类吸量管有零点在上和零点在下两种形式.其任一分度线相应的容量定义为:在20℃时,从分度线排放到流液口时所流出20℃水的体积(mL),液体自由流下,直到确定弯月面已降到流液口静止后,再脱离容器(指零点在下式);或者从零线排放到该分度线或流液口所流出20℃水的体积(指零点在上式)。

(4)吹出式吸量管。

这类吸量管流速较快,且不规定等待时间。

有零点在上和零点在下两种形式,均为完全流出式。

吹出式吸量管的任意一分度线的容量定义为:在20℃时,从该分度线排放到流液口(指零点在下)所流出的或从零线排放到该分度线(指零点在上)所流出的20℃水的体积(m1)。

使用过程中液面降至流液口并静止时,应随即将最后一滴残留的溶液一次吹出。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标“快”字的吸量管,其容量精度与吹出式吸量管相近似。

吸量管的使用

吸量管的使用

药物分析吸量管的使用重点难点掌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熟悉吸量管使用注意事项了解吸量管的校正方法一、吸量管简介(一)移液管和吸量管移液管和吸量管是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玻璃量器。

移液管中部膨大且管颈上部有一环状刻度。

在标明的温度下,使溶液弯月面最低点与标线相切时,让溶液按一定的方法自由流出,则流出的体积与管上标明的体积相同。

常用的规格有5 ml、10 ml、20 ml、25 ml、50 ml等,移液管适用于量取其规定的某一体积溶液。

(一)移液管和吸量管吸量管为直形且管上具有分刻度。

它一般只用于量取小体积溶液。

常用的规格有0.1 ml 、0.2 ml 、0.5 ml 、1 ml 、2 ml 、5 ml 、10 ml 等,吸量管适用于量取其可度范围内的任意体积溶液。

吸量管吸取溶液准确度不如移液管。

一、吸量管简介移液管、吸量管上必须标有下列产品表示:•标称容量:如5、10、25容量单位符号:cm3或ml •标准温度:20℃ 量出式符号:Ex•准确级别符号:“A”或“B” 生产厂名或注册商标•滴定分析中使用的吸量管必须符合GB12807-1991规定的要求。

二、常见吸量管操作、使用、保养(一)移液管和吸量管的选择根据所移溶液的体积和要求选择合适规格的移液管和吸量管,滴定分析中准确移取液体一般使用“A”级移液管。

(二)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操作使用前,应检查移液管和吸量管的管口和尖嘴有无破损,若有破损不能使用。

选择适当规格的洗耳球配合使用。

(三)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1.洗涤移液管和和吸量管是带有精确刻度的容量仪器,不宜用刷子刷洗。

先用自来水淋洗,若内壁仍挂水珠,则用装有洗涤液的超声波洗涤,最后再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三)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2.润洗移取溶液前,先用少量待吸溶液润洗3次。

方法是:用左手持洗耳球(可根据个人习惯调整),将食指或拇指放在洗耳球上方,其他手指自然地握住洗耳球,右手拇指和中指拿住移液管或吸量管标线以上部分,食指靠近准移液管口,无名指和小指辅助拿住移液管。

吸量管的使用流程教学

吸量管的使用流程教学

吸量管的使用流程教学简介吸量管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配液体的工具。

它通常由透明管和阀门组成,并且可以通过吸入或推出液体来进行控制。

吸量管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研究、医疗诊断和药物分配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吸量管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使用吸量管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确保吸量管干净无污染。

如果吸量管已经使用过,请先进行清洗和消毒。

2. 准备所需液体。

根据实际需要,准备好待测液体或药物溶液。

使用步骤第一步:连接吸量管1.取出吸量管并检查其完整性和清洁度。

2.将吸量管的一端插入待测液体或药物溶液中。

3.确保吸量管与待测液体相连接紧密,避免液体泄漏。

第二步:吸取液体1.将吸量管的另一端插入嘴内。

2.使用舌头将吸量管固定在嘴内,确保不会松动。

3.缓慢吸气,通过负压原理吸取待测液体。

注意避免吸入过多液体,以免导致溢出或吸量管损坏。

第三步:分配液体1.将吸量管的一端移出待测液体,并用手指轻轻捏住吸量管上的阀门。

2.将吸量管的另一端放入待分配的容器中,确保与容器紧密相连。

3.缓慢放松手指,使阀门打开,液体会自动从吸量管流入容器中。

4.根据需要重复上述操作,实现液体的分配和计量。

注意事项在使用吸量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吸入过多液体,以免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

- 在吸取液体时,确保吸量管与嘴的接触紧密,避免漏气或液体溢出。

- 使用吸量管前后,务必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交叉污染。

- 注意阀门的打开和关闭操作,避免液体的意外流出或停滞。

- 在分配液体时,确保吸量管与容器的连接紧密,避免液体泄漏。

总结吸量管是一种常见的液体测量和分配工具,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医疗领域。

使用吸量管需经过准备工作、连接管道、吸取液体和分配液体等步骤。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液体泄漏和交叉污染等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吸量管的使用流程。

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吸管(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吸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液体的玻璃量器。

1、分类吸管分单标线吸管(移液管)和分度吸管(吸量管)两类,见图 10。

图 10 吸管图 11 放出溶液操作单标线吸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吸管上部刻有一标线,此标线是按放出液体的体积来刻度的。

常见的单标线吸管有5mL、10mL、25mL、50mL等规格。

分度吸管是带有分刻度的移液管,用于准确移取所需不同体积的液体。

单标线吸管标线部分管直径较小,准确度较高;分度吸管读数的刻度部分管直径较大,准确度稍差,因此当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常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管而不用分度吸管。

分度吸管在仪器分析中配制系列溶液时应用较多。

2、吸管的洗涤洗涤前要检查吸管的上口和排液嘴,必须完整无损。

吸管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铬酸洗液洗涤,让洗液布满全管,停放1~2min,洗液放回原瓶。

用洗液洗涤后,沥尽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洗3次。

洗好的吸管必须达到内壁与外壁的下部完全不挂水珠,将其放在干净的吸管架上。

3、吸管的操作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吸管尖内、外的水擦去,然后移取待取溶液洗涤3次,以确保所移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玷污溶液。

移取待取溶液时,将吸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

吸管尖不应伸入液面太深,以免管外壁粘附过多的溶液;也不应伸入太少,否则液面下降后吸空。

当管内液面借洗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吸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是潮而不湿),将管上提,离开液面。

稍松右手食指(使食指的压力减小,注意不要离开管口),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而平稳地下降,直到溶液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上边缘相切,视线与刻度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停止捻动并用食指按紧管口,保持容器内壁与吸管口端接触,以除去吸附于吸管口端的液滴。

吸量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流程

吸量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流程

吸量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流程简介吸量管是一种医疗器械,常用于吸取体内不需要的液体或气体。

正确使用吸量管是保证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吸量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流程,以确保操作正确、安全并且有效。

准备工作在使用吸量管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 1. 检查吸量管的完整性,确保没有损坏、裂纹或其他缺陷。

2. 清洁双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3. 准备所需的吸取物品和材料,如吸管、吸液容器、洗手液和消毒液。

步骤一:选择正确的吸量管选择适当的吸量管对于操作的成功非常关键。

以下是选择正确吸量管的要点:- 确保吸量管的尺寸和直径适合所需任务。

- 检查吸量管的软硬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柔软或硬质的吸量管。

- 根据操作需要选择是否有必要使用带有管道连接器的吸量管。

步骤二:准备吸管在使用吸量管之前,需要准备吸管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准备吸管的步骤: 1. 用清洁的无菌手套将吸量管取出,确保不触碰吸管的末端或内部。

2. 检查吸管是否完全清洁,并确定没有污垢或其他不洁物。

3. 如果吸量管是一次性使用的,请确保吸管包装完好无损,无过期。

步骤三:消毒吸量管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感染和交叉传播疾病。

以下是消毒吸量管的步骤: 1. 在消毒槽或容器中放入消毒液。

2. 将吸量管完全浸入消毒液中,确保吸管完全覆盖。

3. 按照消毒液的说明书上的指示时间,将吸量管浸泡在消毒液中。

4. 取出吸管,用清水冲洗干净。

步骤四:使用吸量管正确使用吸量管是确保吸取物体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使用吸量管的步骤: 1. 佩戴无菌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

2. 将吸量管的末端放入所需吸取物中。

3. 用另一只手控制吸管,并用适当的吸力吸取物体。

注意避免吸入空气。

4.当吸取物体已完成时,将吸量管迅速从吸取物中取出。

5. 将吸取物倒入所需容器中,并小心不要溅出。

6. 丢弃使用过的吸量管,按照相关医疗废物处置指南进行处理。

吸量管的使用方法步骤

吸量管的使用方法步骤

吸量管的使用方法步骤
吸量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工具,主要用于测量和移液。

下面是吸量管的使用方法步骤:
1. 操作前准备:
a. 确保吸量管干净,无杂质和污垢。

b. 检查吸量管的刻度是否清晰可见。

c. 检查吸量管的橡胶头是否完好无损。

2. 吸取液体:
a. 将吸量管插入待吸取液体中。

b. 用手指捏住吸量管上方的橡胶头。

c. 缓慢松开手指,等液体通过吸量管尽量吸入。

3. 离心除气泡(如有需要):
a. 将吸量管轻轻敲击桌面,帮助液体产生气泡。

b. 将吸量管插入离心机中,以适当的速度离心(根据液体性质和要求设定)。

c. 离心后,气泡通常会移动到液体的顶部,然后可以用吸量管尽量移除气泡。

4. 转移液体:
a. 将吸量管的橡胶头紧贴目标容器或试管的液体表面。

b. 缓慢松开手指,使液体缓慢流出吸量管。

c. 在目标容器中吸取所需量的液体后,松开手指,液体将停止流出。

5. 小心操作:
a. 在操作吸量管时,要小心轻柔,避免剧烈晃动或碰撞。

b. 避免吸量管倒置或斜放,以免液体溅出或吸量管破损。

6. 操作后清洁:
a. 使用后,立即将吸量管用水清洗干净。

b. 定期检查吸量管,清除残留液体或杂质。

c. 存放时,妥善保管吸量管,避免刮擦或损坏。

以上是吸量管的使用方法步骤,根据实际实验需求或吸量管的具体类型,操作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

吸量管的使用流程讲解

吸量管的使用流程讲解

吸量管的使用流程讲解1. 简介吸量管是医疗器械中常见的一种,用于在医疗过程中进行吸取液体或气体的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量管的使用流程。

2. 准备工作在使用吸量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2.1 确认吸量管的完整性在使用吸量管之前,首先需要确认吸量管的外包装是否完整,并检查吸量管是否有明显的破损。

如果外包装破损或吸量管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2.2 清洁双手使用吸量管之前,必须彻底清洁双手,以确保操作的卫生。

2.3 准备清洁液体使用吸量管之前,还需准备一定量的清洁液体,如生理盐水或消毒液等,用于清洁吸量管。

3. 使用流程以下是吸量管的使用流程,包括五个主要步骤。

3.1 打开吸量管包装将吸量管的外包装打开,小心取出吸量管。

注意不要碰触吸量管的吸口部分,以免污染。

3.2 清洁吸量管用准备好的清洁液体,轻轻清洁吸量管的外观和吸口部分。

可以使用棉球或干净的纱布蘸取清洁液体,从吸口向外擦拭。

3.3 连接吸量管将吸量管的吸口与需要吸取液体或气体的源头连接。

如果需要连接其他设备,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漏气或液体外溢。

3.4 吸取液体或气体在连接好吸量管之后,可以开始吸取液体或气体。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口吸或使用专用的吸引设备进行吸取。

3.5 处理废弃物吸取完液体或气体后,需要妥善处理废弃物。

将使用过的吸量管及其连接部分正确丢弃,并进行适当的卫生处理。

4. 注意事项在使用吸量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在使用吸量管之前,仔细检查其完整性和清洁状态,确保安全卫生。

•使用吸量管时,应注意保持吸口清洁,避免污染。

•使用吸量管吸取液体或气体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控制吸力,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吸取完液体或气体后,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吸量管仅限个人使用,禁止共用。

5. 结论吸量管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讲解,相信读者对吸量管的使用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可以更安全、有效地操作吸量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吸量管的种类和使用
吸量管是生化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测定的准确度与吸量管的正确使用密切相关。

一、分类生化常用的吸量管有三类:
1.奥氏吸量管
供准确量取0.5ml、1ml、2ml液体时用。

每根吸量管上只有一个刻度,放液时必须吹出最后残留在吸量管尖端的液体。

2.移液管
供准确量取5ml、10ml、25ml等较多体积液体时用,每根吸量管上只有一个刻度,放出液体流毕后,将吸量管尖在容器内壁停留15秒钟注意不要吹出尖端内的最后部分。

3.刻度吸量管
供量取10ml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时用。

每根吸量管上都有许多等分刻度,一般刻度包括尖端部分,欲将所量取液体全部放出时,须将残留管尖的液体吹出。

在吸量管的上端常标有吹字,此类吸量管又称全流出式。

刻度标记有两种方式:上为零刻度,下无总量刻度的;上为总量刻度,下无零刻度的。

若吸量管上端未标有吹字,则残留管尖的液体不必吹出。

个别旧制的吸量管其刻度不包括吸量管的最下部分,即吸量管上有零刻度,也有总刻度的,使用时放液至相应的容量刻度线处,不要放液到最低的刻度线以下,此类吸量管称不完全流出式吸量管。

近来为便于准确快速地选取所需的吸量管,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定:在刻度吸量管的上方印上各种彩色环,其容积标志如下表:
不完全流出式在单环或双环上方再加印一条宽1-1.5的同颜色彩环以与完全流出式刻度吸量管相区别。

二、吸量管的使用
1.选择
使用前先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吸量管,刻度吸量管的总容量最好等于或稍大于最大取液量。

临用前要看清容量和刻度。

2.执管
用拇指和中指(辅以无名指),拿住吸量管上部,用食指堵住管上口以控制液流速度,刻度数字要对向自己。

3.取液
另一只手捏压橡皮球,将吸量管插入液体内(不得悬空,以免液体吸入球内),用橡皮球将液体吸至最高刻度上端1-2cm处,然后迅速用食指按紧管上口,使液体不至于从管下口流出。

4.调准刻度
将吸量管提出液面,吸粘性较大的液体,先用滤纸擦干管尖外壁。

然后用食指控制液流使之缓慢下降至所需刻度(此时液体凹面,视线和刻度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按紧吸量管上口。

5.放液
放松食指,让液体自然流入受器内,放液时,管尖最好接触受器内壁,但不要插入受器内原有的液体中,以免污染吸量管和试剂。

6.洗涤
吸取血液、血清等粘稠液体及标本(尿液)的吸量管。

使用后要及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吸一般试剂的吸量管可不必马上冲洗,实验完毕后再冲洗,冲洗干净后,晾干去水分,再浸泡于铬酸洗液中,数小时后取出,再用流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