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力学复习
渗流力学知识点复习.

无因次压力半对数图
双重介质油藏的渗流特征
Ⅱ为过渡段(窜流段),描述的是基质岩块系统向裂缝供液的早 期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基质岩块的供液,裂缝中的压力相对 稳定,它的出现以及持续时间由特征参数λ 和ω 决定。
lgt
无因次压力半对数图
双重介质油藏的渗流特征
Ⅲ为晚期段(总系统流动段),描述的是当生产时间较长时,基 质岩块系统向裂缝的供液达到稳定,基质岩块系统的压力与裂缝 系统的压力同步下降。这时井底压力的变化与渗透率等于裂缝渗 透率的等效均质油藏相同,所反应的是整个系统即基质岩块系统 和裂缝网络系统的总特性。
(1)越小,过渡段台阶越高,过渡段出现时间越晚
从的定义分析,窜流系数越小,Km与Kf
的差异越大,即基质孔隙渗透率越小, 渗流阻力越大。因此,在基质岩块与裂 缝网络之间需要较大的压差才能发生窜 流,在开井生产的过程中,裂缝中的压 力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基质向裂
缝窜流所需要的压差。所以越小,过
关。 岩块越小,裂缝密度越大,则形状因子越大,反之则小。
沃伦等提出的表达式为:
4nn
L2
2
式中:n —— 正交裂缝组数,整数; L —— 岩块的特征长度,m。
窜流系数的大小,既取决于基质与裂缝渗透率的比值,又取决于 基质被裂缝切割的程度。基质与裂缝渗透率的比值越大、或者裂缝密 度越大,窜流系数λ越大。
lgt
无因次压力半对数图
第九章 思考题
4、弹性储容比对压力动态有什么影响?
弹性储容比对压力动态有什么影响?
双重介质的渗流特征参数和 将控制流体在裂缝-基质中的渗流型态。 (1)越小,过渡段越长;反之,越大,过渡段越短 从的定义可知,当越小时,基质孔隙相对发育而裂缝孔隙发育较差,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井生产时的拟稳态是指。
2、油藏的驱动方式包括几种方式。
3、在油气层中相互连通的油气水构成一个。
4、综合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5、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6、渗流数学模型必须包括的内容有。
7、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主要因素是。
8、达西定律是渗流的基本定律,它表明和成正比关系,与成反比关系。
9、地层导压系数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为:。
10、折算半径是指:。
11、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把构成油气层的固体结构称为。
12、流体在油气层中的流动称为。
13、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14、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包括两部分。
15、分流量方程的推导是在忽略了力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简化式。
16、油气两相渗流的产量与成正比关系。
17、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的影响问题,反映时要求保持不变。
18、渗流速度v是指,流体质点的真实平均速度u是指,两者的关系为。
19、等值渗流阻力法是根据原理建立的,主要解决问题。
20、绘制渗流场图的原则是。
二、简述题1、油井的不完善类型有哪几种?并说明它们对产量的影响。
2、简述油井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及能解决的问题。
3、绘图说明非活塞式水驱油时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4、镜像反映法的作用是什么?在复杂边界油藏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试绘制Horner曲线,并说明利用它来求原始地层压力的方法。
6、绘图说明非活塞试水驱油时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7、叠加原理是解决多井问题的基本原理,说明其实质及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什么条件?8、如何确定一维水驱油在油井见水前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及前缘含水饱和度?9、简述井间干扰现象及势的叠加原理?10、简述油井的不完善类型及其引起产量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
11、简述水压弹性驱动条件下,油井定产量生产时的压力传播规律。
12、写出柯西黎曼条件,并简述利用该条件求势函数(流函数)的方法。
渗流力学复习

渗流力学:是争论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渗流: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淌。
稳定渗流:在渗流过程中,假设压力、渗流速度等运动要素不随时间变化。
任一时刻,通过任一过流断面的质量流量恒定且相等。
油气藏:是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流淌的空间。
渗透性:多孔介质允许流体通过的力量。
确定渗透率:当岩石中的孔隙流体为一相时,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力量。
有效渗透率:当岩石在有两种以上流体存在时,岩石其中一相的通过力量。
比外表积:单位体积岩石全部岩石颗粒的总外表积或孔隙内外表积。
抱负构造模型:岩石的孔隙控件看成是由一束等直径的微毛细管组成。
修正抱负构造模型:变截面弯曲毛细管模型。
力学分析:重力〔动力或阻力〕、惯性力〔阻力〕、粘滞力〔阻力〕、弹性力〔动力〕、毛管力〔动、阻力〕供给压力:油藏中存在液源供给区时,在供给边缘上的压力。
井底压力:油井正常工作时,在生产井井底所测得的压力。
折算压力:选择一基准面,基准面上处的压力为折算压力。
渗流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积之比。
真实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的孔隙面积之比。
线性渗流:当渗流速度较低时,属层流区域,则粘滞力占主导地位,而惯性阻力很小,可无视,这时压差与流量呈线性关系。
渗流的三种方式:单向流、平面径向流、球面对心流贾敏现象:当液滴或者气泡在直径变化的毛管中运动时,由于变形而产生的附加阻力。
确定孔隙度:岩石总孔隙体积与岩石视体积之比。
连续流体:把流体中的质点抽象为一个很小体积重包含着很多分子的集合体,致电中流体的性质与四周质点中的流体性质成连续函数关系。
连续多孔介质:把多孔介质中的质点抽象为一个很小体积单元,该体积单位的介质性质与四周体积单元中的介质性质成连续函数关系。
连续介质场:抱负的连续多孔介质及其所包含的连续流体的整体系统。
压力梯度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依据最初的探井所实测到的油藏埋藏深度H 和实测压力 P 所得的关系曲线地层压力系数:P=a+bH,直线的斜率称为压力系数单相渗流:地层中只有一种流体在流淌。
渗流力学复习资料

导压系数为储层渗透率与流体粘度、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总压缩系数的商,它反映的是地层压力在储层中传播的快慢程度(包括了对流传播和弹性传播两部分)
8.什么是折算压力?其公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指测点相对于某基准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由测压点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公式: 实质:代表该点流体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
多孔介质:由固体物质组成的骨架和由骨架分隔成大量密集成群的微小空隙构成的介质。 渗流: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
真实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的孔隙面积之比
采油速度:年采出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采出程度:油田在某时间的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产量递减率:指单位时间内产量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
注采比:油田注入剂(水,气)地下体积与采出液量(油,气,水)的地下体积之比
11.简述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的区别与联系。P45-109
答:稳定试井是通过人为地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在稳定情况下,测量出各个工作制度下的压力及产量等资料,以便弄清油井的生产能力,确定油井的合理工作制度以及反求地层的有关参数,如地层渗透率等。
不稳定试井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研究储层静态和动态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油井以某一产量进行生产(或生产一定时间后关井)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来反求各种地层参数。
联系是二者均是通过测得的资料来反求各种地层参数。
9.油藏的驱动方式: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
10.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定义。
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岩石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真实速度:流体通过单位孔道面积的体积流量
1.造成油井不完善性的原因有哪些,通常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有哪几种。
渗流力学复习题

渗流力学复习题渗流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科学,它在石油工程、地下水研究、环境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渗流力学的复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1. 定义解释- 请解释什么是达西定律,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2. 达西定律的应用- 给定一个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和流体的粘度,如何使用达西定律计算流体的流速?3. 渗透率- 描述渗透率的物理意义,并解释如何测量一个多孔介质的渗透率。
4. 流体类型- 区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并说明它们在渗流力学中的重要性。
5. 多孔介质的分类- 描述多孔介质的几种类型,并解释它们在渗流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不同特性。
6. 有效应力原理- 解释有效应力原理,并讨论它在多孔介质中的重要性。
7. 相对渗透率- 定义相对渗透率,并解释它如何影响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
8. 毛管压力曲线- 描述毛管压力曲线,并解释它如何与多孔介质的饱和度相关。
9. 多相流动- 讨论在多孔介质中发生的多相流动现象,并解释它们对渗流力学的影响。
10. 井筒流动问题- 解释井筒流动问题,并给出一个计算井筒流动速率的公式。
11.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描述在解决渗流问题时需要考虑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12. 数值方法- 简述数值方法在解决复杂渗流问题中的应用,例如有限差分法或有限元法。
13. 环境影响- 讨论渗流力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评估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
14. 案例研究- 提供一个实际案例,分析渗流力学在该案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5. 未来趋势- 讨论渗流力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的理论、技术和应用。
渗流力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理论的提出,其应用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展。
通过复习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必须包括基本微分方程式(组)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k2. 地层导压系数的表达式为 ________ ];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地层压力传播的地层面积。
3. 渗流速度v是指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流体质点的真实平均速度u是指—流体通过单位孔隙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两者的关系为v u。
4. 综合压缩系数(C t)的物理意义是单位地层体积当压力下降单位压力时,由于液体膨胀和岩石孔隙体积的收缩依靠特性能量所驱动的液体体积。
若地层中饱和油水两相流体时C t的表达式为Ct = Cf + CL ©。
5. 等值渗流阻力法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建立的,主要解决多井同时工作的问题。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二、简答题1 •简述推导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式(组)的基本思路。
答:根据给定的溥谦问题列田描述茬个侧国问題的方挥.如迄殆力軒“狀态力秤和连维rt方軒・杆足貝杂问曲胚需弓出描述其仙物理化学现像的方F*. 股以连纵件力■理为主找.将其他拎T侧闻的方程代入钊连绩也方稈屮,蛉整理简化,则帶到垒本橄分力程戎(威微分丹程組)”2•简述线性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并写出非线性渗流时指数式、二项式渗流速度表达式。
适用条件:流体为牛顿流体;渗流速度在适当范围内,不考虑惯性阻力,不考虑其他物理化学作用。
式中A, E—与岩石和流体性质有关的系数°3 •简述井间干扰现象及势的叠加原理?在油层中当许多井同时工作时,其中任意一口井工作制度的改变,如新井投产;事故停产或更换油嘴等等,必然会引起其他井的产量或井底压力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井干 扰现象。
叠加原理:当渗流服从线性定律,在无限平面地层中同时存在若干源汇时,合成流动的 势就等于每个源汇单独存在所引起的势的代数和。
4.绘图说明非活塞式水驱油时含水饱和度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油水两相区中含水饱和度和含油饱和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当原始油水界面垂直于流 线,含油区束缚水饱和度为常数时,两相区中含水饱和度和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如图所示。
渗流力学复习题 纯原创

1.2.3.含有大量任意分布的彼此连通的且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孔隙的固体介质叫做多孔介质。
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称为渗流或渗滤2.油气藏是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流动的空间按圈闭形成条件不同,可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描述方法折算半径法附加阻力法3,在实际情况下,有的井不一定钻穿全部油层厚度,且一般都采用下套管射孔完井,这样的井称为水动力学不完善井类型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双重不完善井底附近油层性质变化的特殊不完善井5.考虑到不完善性的共同特点是渗流面积改变,而且可以近似用井径变化导致渗流面积的改变来代替,这样就把实际的不完善井化为半径较小的假想完善井。
这一假想完善井的半径称为折算半径,它的产量和压差与实际的完善井相等6.稳定试井又称系统试井,是通过人为地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产量等有关资料,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合理工作制度及反求地层的有关参数的方法7.井增产又两个途径一是增加压差二是提高地层流动系数的值8.压降叠加原理: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降应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该点所造成的压降的代数和9.势的叠加原理:当渗流服从线性定律,在无限平面地层中同时存在若干源汇时,合成流动的势就等于每个源汇单独处在所引起的势的代数和10.在油田开发初期,地层压力一般高于饱和压力,主要依靠原油及岩石的弹性能开采,这种开采方式称为弹性驱动方式11.假定在水驱油过程中地层含水区和含油区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油水分界面,这个油水分界面将垂直于液流流线向井排移动,当它到达井排处时井排就见水,这样的水驱油方式称为活塞式驱油12.油水两项渗流时造成非活塞式驱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水渗入到含油驱后,不能将全部原油置换出去,而是出现一个油和水同时混合流动的油水混合区,这种驱油方式称为非活塞式水驱油。
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因素毛管力的影响重率差的影响粘度差的影响13.油藏的驱动方式: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原始地层压力pi是指油藏开发前流体所受的压力目前地层压力pr 井底流压供给压力pe是指当油藏中存在液源供给区时,在供给边缘上的压力井底压力pw是指油井正常生产时,在生产井井底所测得的压力折算压力pz表示油层中各点流体所具有的总能量,即油藏中某点折算到某一基准面的压力15.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等势边界与不渗透边界的影响问题,反映时要求保持边界上渗流条件不变16.封闭弹性驱动方式下,压力传导的第二阶段达到拟稳态时的主要特征是,地层个点的压力下降稳定,任意一点压力下降速度相等,18.综合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单位岩石体积在降低单位压力时,由于空隙收缩和液体膨胀共排挤出来的液体体积19.在油气层中相互连通的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重力、惯性力、粘滞力、演示及流体的弹性力、毛细管压力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分流量方程的推导是在忽略了重力和毛管力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简化式20.折算半径是指:把实际的不完善井化为半径较小的假象完善井的半径21.渗流速度是指: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积之比22.镜像反应法的原则:对称性原则(等产量、距离相等)、边界渗流性质不变的原则(不渗透边界“同号”、供给边界“异号”)23.画渗流场图的原则:各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压力差应相等,各相邻两条流线之间所通过的流量也相等一、填充题1.我们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地下流体),把油气层这样的固体结构称为(多孔介质)。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doc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 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流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渗流: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
稳定渗流:在渗流过程中,如果压力、渗流速度等运动要素不随时间变化。
任一时刻,通过任一过流断面的质量流量恒定且相等。
油气藏:是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流动的空间。
渗透性:多孔介质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中的孔隙流体为一相时,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有效渗透率:当岩石在有两种以上流体存在时,岩石其中一相的通过能力。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岩石所有岩石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孔隙内表面积。
理想结构模型:岩石的孔隙控件看成是由一束等直径的微毛细管组成。
修正理想结构模型:变截面弯曲毛细管模型。
力学分析:重力(动力或阻力)、惯性力(阻力)、粘滞力(阻力)、弹性力(动力)、毛管力(动、阻力)供给压力:油藏中存在液源供给区时,在供给边缘上的压力。
井底压力:油井正常工作时,在生产井井底所测得的压力。
折算压力:选择一基准面,基准面上处的压力为折算压力。
渗流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积之比。
真实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的孔隙面积之比。
线性渗流:当渗流速度较低时,属层流区域,则粘滞力占主导地位,而惯性阻力很小,可忽略,这时压差与流量呈线性关系。
渗流的三种方式:单向流、平面径向流、球面向心流贾敏现象:当液滴或者气泡在直径变化的毛管中运动时,由于变形而产生的附加阻力。
绝对孔隙度:岩石总孔隙体积与岩石视体积之比。
连续流体:把流体中的质点抽象为一个很小体积重包含着很多分子的集合体,致电中流体的性质与周围质点中的流体性质成连续函数关系。
连续多孔介质:把多孔介质中的质点抽象为一个很小体积单元,该体积单位的介质性质与周围体积单元中的介质性质成连续函数关系。
连续介质场:理想的连续多孔介质及其所包含的连续流体的整体系统。
压力梯度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最初的探井所实测到的油藏埋藏深度H和实测压力P所得的关系曲线地层压力系数:P=a+bH,直线的斜率称为压力系数单相渗流:地层中只有一种流体在流动。
均质液体:若液体中任意点的密度、粘度等物理参数都是常数,不随坐标发生变化。
刚性水压驱动:在边水供给充足的油田,若边水作用很强,液体和岩石的弹性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则此时岩石和液体可以视为刚性介质,即是不可压缩的。
等压线:在同一渗流平面内,由压力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称为等压线。
流线:某瞬间在流场中绘出的曲线,在曲线上所有质点的速度矢量都和该曲线相切。
分流线:将两侧流线分开,液流不会穿越分流线而流动。
折算半径:不完善井共同特点是渗流面积改变,因而可以近似用井径变化导致渗流面积的改变来代替,实际的不完善井化为半径较小的假象完善井。
稳定试井:通过人为的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产量等有关资料,以确定油井的合理工作制度。
井的干扰现象:同一油层内,许多井同时工作时,其中任意一口井工作制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其他井的产量变化或井底压力发生变化。
(影响因素:工作制度的改变)井间干扰的实质是(压降叠加原理):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意的压降应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该点成压降的代数和。
势的叠加原理:当渗流服从线性定律,在无线平面地层中同时存在若干源汇时,合成流体的势就等于每个源汇单独存在所引起的势代数和。
拟稳定流:油井以定产量生产,当压力波传播到封闭边缘后,供给边缘压力下降速度与井底及地层内各点的压力下降速度相等,且为常数的一种流动状态。
拟稳定渗流:当井的产量不变时,地层的产量也一定。
井的不完善:在实际情况下,有的井不一定钻穿全部油层厚度,且一般都采用下套管射孔完井。
镜像反映法:解决井距离边界很近的情况下,边界对井的影响。
边界对渗流场的影响可看成以边界为镜面,在实际井的对称位置上存在着另一口虚拟的井的影响,实际井与虚拟井进行势的叠加,这是形成的渗流场和边界对井的影响形成的渗流场完全相同。
汇源反映法:形成的渗流场图的右半部与供给边缘附近一口井的渗流场图完全一样,从而可用一个“异号像”的作用来代替直线供给边缘的作用。
汇点反映法:将断层作为镜面,在其另一侧的对称位置上反映出一口等强度的虚拟生产井,从而把位于断层附近的井的解归结为无穷地层等产量两汇的解。
表皮系数S:S=0,为完善井。
当S〉0渗流阻力增加,为不完善井;S〈0,渗流阻力下降,产量比完善井的大,超完善井。
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总和表达油气渗流过程中全部力学现象和物理化学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方程式。
液体的压缩系数:改变单位压力时,单位体积液体的变化量。
岩石的压缩系数:当压力变化△P时与孔隙度的改变量△Ф的比值。
质量守恒方程:地层中取一微小单元体,在单元体内没有源和汇的存在,包含在微元体封闭表面内的液体质量变化应等于同一时间间隔内液体的流入质量与流出质量之差。
导压系数:单位时间内压力波传播的地层面积。
弹性驱动方式:在油田开发初期,地层压力一般高于饱和压力,主要依靠原油及岩石的弹性能开采。
水压弹性驱动:当储集层外围具有广大的含水区时,含水区能充分地向地层内补充弹性能量。
定压边界:供给边缘上的压力保持不变的边界。
拟稳定状态:井产量不变时,渗流阻力一定,地层内弹性能量的释放也相对稳定下来。
活塞式水驱油:水驱油过程中地层含水区和含油区之间存在着一个油水分界面,这个油水分界面将垂直于液流流线向井排移动,当它到达井排处时并排就见水。
非活塞式水驱油:水渗入到油区后,不可能把全部的原油替出来,即会出现一个油水两相同时混进流动的油水混合区。
含水率:任一过水断面,水流量与总流量之比。
“舌进”现象:当注水开发时,水同时由注入井出发向生产井流动。
但由于沿x轴的液流速度大,水质点最先到达生产井,沿其它流线运动的水质点以后相继突入井中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井生产时的拟稳态是指压力随时间变化趋于一致。
油藏的驱动方式包括5种方式,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
在油气层中相互连通的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
综合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油层压力每降低一个大气压时,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体积的变化量及流体总的变化量。
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流体重力、惯性力、粘滞力、岩石及流体的弹性力、毛细管压力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渗流数学模型必须包括的内容有基本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
达西定律是渗流的基本定律,它表明渗流量和压差成正比关系,与流体的粘度成反比关系。
地层导压系数的物理意义为单位时间压力波传播的地层面积。
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他们的混合物统称为流体,把构成油气层的固体结构称为多孔介质。
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包括运动方程、质量守恒方程两部分。
分流量方程的推到是在忽略了毛细管压力和重力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简化式。
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供给边界与封闭边界的影响问题,反映时要求保持产量不变。
等值渗流阻力法是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建立的,主要解决多井同时工作问题。
绘制渗流场图的原则是一组等压线、一组流线按一定规则构成图形。
平面径向渗流时,压力分布曲线是一对数曲线,此曲线绕井轴旋转所构成的曲面,表示地层各点压力值的大小,称为压降漏斗。
孔隙类型:粒间孔隙、裂缝、溶洞。
油气藏按圈闭形成的类型: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的分类: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刺穿接触油气藏。
油气藏根据流动空间的特点:层状油藏、块状油藏。
油藏的驱动类型: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
什么是多孔介质?多孔介质有哪些主要特征?答:由固体骨架和相互连通的孔隙、裂缝,溶洞或各种类型的毛细管体系所组成的材料。
多孔介质具有孔隙性、渗透性、比表面积大及孔隙结构复杂。
油气藏中的驱动能量有哪些?答:在天然条件下,油藏的驱动能量主要有:边底水压能、油藏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能量、原油中溶解气的析出膨胀能量、气顶气膨胀压能、流体重力能等油藏主要有哪几种多孔介质类型?它们的渗流特点是什么?答:粒间孔隙结构(单纯介质):碎屑岩的基本孔隙结构形式,由大小和形状不同的颗粒所组成,颗粒之间的间隙被充填物充填。
纯裂缝结构(单纯介质):在致密的碳酸盐岩中产生微裂缝。
裂缝-孔隙结构(双重介质):有裂缝和溶洞的双重孔隙介质。
溶洞-孔隙结构(双重介质):粒间孔隙地层中分布着大洞穴,洞穴的尺度超过毛管大小。
流体在其中的流动服从渗流规律。
溶洞-裂缝-孔隙结构(三重介质):裂隙结构再加上大洞穴或大裂缝,形成粒间孔隙、微裂缝、大洞穴或大裂缝并存的混合结构。
压差与流量偏离直线关系出现非线性渗流的原因是什么?答:①渗流速度过高,流量过大②分子效应③离子效应④非牛顿流体渗流时,由于非牛顿流体的流变性,产生偏离达西渗流的情况低速下有哪几种因素会造成非线性渗流?答:①吸附膜:石油中的表面活性物质②水化膜:晶层间的分子作用力很弱,分子易于进入③气体滑脱效应:在孔道壁处没有被固体吸附的薄层和不动的气体,孔道壁处速度不为0产生低速非达西渗流的主要机理及表达式?答:石油中常含有数量不等的表面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在岩石中渗流时,会与岩石之间产生吸附作用,使岩石渗透率降低,流体渗流时必须有一个附加的压力梯度克服吸附层才能流动。
其表达式为()λμ-∇-=P kv岩石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概念?答:非均质性指表征储层特征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即储层多孔介质单元的性质随空间位置不同而不同,包括储层具有的岩石的非均质性和其中流体的性质和产状非均质性。
通常把渗透率视为非均质性的集中表现。
如果多孔介质的连通孔道具有方向性,同一多孔介质单元在不同方向上所具有的渗透率不同,称为各向异性多相流时影响渗流规律的因素有哪些?答:①毛管阻力②贾敏效应产生的阻力③其它附加阻力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在均质地层中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使用条件是什么?答:①为单相均质液体②符合线性运动规律③不考虑多孔介质及液体的压缩性④稳定渗流⑤渗流过程是等温的弹性多孔介质单相微可压缩液体不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使用条件是什么?答:①为单相微可压缩液体②液体渗流符合线性渗流规律③地层岩石和流体认为是微可压缩的④弹性不稳定渗流⑤渗流过程是等温的油水两相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使用条件是什么?①彼此不互溶、不起化学作用的油水两相同时流动②不考虑毛管力和重力作用③岩石和流体均不可压缩④渗流服从线性渗流规律⑤渗流过程是等温的简述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类型。
答:第一类边界类型:给出势函数的边界条件第二类边界类型:待求的势函数在边界上是未知的,但在边界上的流量是已知的。
第三类边界类型:待求的势函数及其导数在边界上均未知,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已知。
什么是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一个完整的油气渗流数学模型应该包括什么?答:推导油、气、水三相同时渗流时的连续性方程。
包括:①气只溶于油中②气可溶于油和水中。
什么是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答:如果条件是对所研究区域空间位置而言的,就称为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