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膝关节炎

合集下载

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摘要: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具有多样化,其中医外治疗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本文介绍了中药外敷、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熏洗、中医定向透药等中药外治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检索文献得知,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多种方式,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 中药外治法未形成统一标准和规范,不利于循证医学研究的开展,因此,今后应广泛开展膝骨关节炎的循证医学研究,并且要将四诊客观化的成果进一步纳入进来,实现中医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治法膝骨关节炎熏洗中药涂擦项目资助:1、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中医药拔尖人才(豫卫中医函〔2021〕15号)2、20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GK004)3、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62号)引言:膝骨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是以一种退行性、慢性疾病,主要以膝关节内软骨退变为主,临床表现为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关节弹响、活动受限等。

给社会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1],并且KOA是老年人致残的第五大原因[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KOA的患病率为18%,男性的患病率为9%~13%,女性的患病率为16%~23%,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中医外治法方法多样、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并且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4]。

兹将近年来中药外治法治疗KOA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中并没有“膝骨关节炎”这个名词,它属于祖国医学“痹症”的范畴。

《素问·痹论》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郭艳幸[5]教授认为KOA的病机为气血失调,筋骨失衡,使气血共调血、动静互补,筋骨互用,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介绍1. 引言1.1 什么是盘龙七片盘龙七片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草本植物精制而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

盘龙七片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红花、桔梗、全蝎、延胡索等,这些草药相互搭配,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细胞的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

在中医治疗中,盘龙七片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关节疾病,特别是膝骨性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盘龙七片能够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炎症,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1.2 膝骨性关节炎的常见症状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运动员中。

其常见症状包括:1. 疼痛: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常感到膝盖周围的疼痛,疼痛程度会随着炎症的加重而加剧。

疼痛可能会在活动时加重,例如走路或上楼梯时。

2. 关节僵硬:患者可能感觉到膝盖关节活动受限,难以弯曲或伸直膝盖,尤其在早晨或久坐后。

3. 肿胀: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盖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或水肿,触摸会感到热烫。

4. 声音:关节内摩擦会导致关节发出“咯咯”声或异响的情况,这是膝骨性关节炎的常见表现。

5.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可能会发现膝盖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

2. 正文2.1 盘龙七片的药理作用盘龙七片是一种以中药材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作用:盘龙七片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2. 活血化瘀:盘龙七片中的药物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周围的微循环,加速关节炎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排出。

3. 营养滋补:盘龙七片中的药物成分还具有一定的营养滋补作用,能够帮助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组织,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的慢性疾病,会以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为主要表现,该病是骨关节软骨面退行性病变,或是继发骨质增生所致。

中医对该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中医药也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下来就总结常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医药内治及调护在中医里将该病归入“痿证”“痹证”范畴,骨是病位所在,肾是该病的根本,主要是肾精亏虚、骨髓不受所养,导致病发。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益精、补肾、固本、扶正、填髓。

根据中医辨证标准进行分型,可以分成瘀血闭阻型、寒湿痹型、肝肾不足型,具体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如下:1、肝肾不足型反复的膝部酸痛、酸软,筋肉萎缩,屈伸不利,肢体麻木,还可伴随腰酸、耳鸣、头晕、形寒肢冷、面色少华等症状,在劳累后症状会加重。

脉沉数或沉弱,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在临床治疗中可选择六味地黄汤,能够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的效果。

在生活中还可以按揉委中、阳陵泉、血海、膝眼等穴位,都可以缓解疼痛,并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在疼痛严重时严格卧床休息,并将患肢垫高,以促进血液循环。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进食具有强筋壮骨作用的食物,比如:骨头汤、黑芝麻、枸杞、大枣、羊肉、猪肝、牛奶等。

2、寒湿痹型膝部酸楚疼痛,疼痛部位有明显的肿胀感、重着感或如刀割感,疼痛缠绵,形寒肢冷,关节活动度降低,遇寒冷症状加重,遇热则舒。

脉濡缓、苔薄白腻、舌质淡红。

在治疗中可以选择独活寄生汤,能够达到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效果。

在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膝盖保暖,减少关节活动;以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还可多进食桂枝、羊肉、狗肉等温阳补气的食物。

3、瘀血闭阻型一般发病较突然,且存在外伤史,患侧膝关节刺痛、肿胀明显,疼痛点固定,同时患者还会有关节僵硬感,部分患者同时伴随腰背疼痛,活动后、遇寒冷时以及夜间都会症状加重;严重的患者下肢麻木、行走困难;且脉细涩、舌质淡、苔薄黄。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桃红四物汤,能够达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

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

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

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1.肝肾亏虚为本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 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

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

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

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

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

”“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

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

小针刀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76例

小针刀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76例

小针刀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76例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首先对患者施以小针刀疗法,局麻下用小针刀在患膝行纵疏横剥及提插切割刀法治疗1周,再予活血化瘀通经络及祛风湿壮筋骨中药(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天南星、伸筋草、透骨草、川牛膝、五加皮)装入药袋,放入熏蒸床加水加热后熏蒸患膝。

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76例患者中治愈68例,显效及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0%。

结论小针刀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针刀;中药熏蒸;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退化性膝关节炎,增生性膝骨关节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绞锁,功能障碍。

本病属祖国医学“骨痹”、“痹症”范畴。

笔者2012年1~7月,采用小针刀结合中药熏蒸治疗本病7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76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科室门诊或住院患者,男30例,女46例;年龄40~80岁,平均(55.60±8.80)岁;单侧病变48例,双侧病变28例;病程1个月~5年。

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起草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1],排除:(1)关节严重畸形,强直性关节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2)治疗未满1个疗程或各种原因中断用药,无法制定疗效者;(3)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精神病者、骨肿瘤骨结核者。

1.2?治疗方法1.2.1?小针刀治疗?(1)患者取仰卧半屈膝位,膝下垫软枕;(2)先在膝关节周围定位病变痛点,一般多位于髌上囊,髌骨韧带,髌下脂肪垫,髌骨内外侧支持带,胫、腓侧副韧带,鹅足囊等处,并在定位点做甲紫标记;(3)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带无菌手套,在助手协助下用一次性10 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做局部痛点麻醉,每个点约1 mL;(4)持一次性4号无菌针刀(汉章针刀,北京华夏针刀医疗器诫公司),刀口线沿血管、神经、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以达到骨膜为宜;(5)依次在各定位点上行纵疏横剥、提插切割各2刀,以松解各定位点局部粘连、瘢痕、硬结条索,后出针,创可贴覆盖针孔;(6)屈伸旋转牵拉膝关节数下,注意5 d内防水。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会导致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

传统中医认为,膝骨关节炎是由于气滞、血瘀所致,因此通过活血通络可以改善疼痛和恢复膝关节功能。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是将中药制成熏洗液,通过熏洗的方式作用于膝关节,达到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目的。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的中药组方包括当归、紫草、延胡索等药物。

这些药物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配制熏洗液:将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使药物充分溶解。

2. 清洗膝关节:用温水将膝关节清洗干净,去除油脂和污垢。

3. 敷药:将配制好的熏洗液倒入浸湿的毛巾或棉布中,敷在膝关节部位,使药物充分接触皮肤。

4. 熏洗膝关节: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加热敷在膝关节上,使熏洗液能够渗透到膝关节组织中。

每次熏洗15-20分钟。

5. 拔除药物:拔去敷在膝关节上的药物,用温水清洗干净。

6. 温热理疗:熏洗完毕后,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加热敷在膝关节上,保持局部温热。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的治疗频率和疗程可以根据膝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和病情来调整。

一般来说,每周3-4次,每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

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配合适量的膝关节运动来增强肌肉的支持和稳定膝关节。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关节组织的修复。

临床研究表明,活血通络方熏洗法可以显著改善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的症状,提高膝关节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活血通络方熏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该方法主要是针对膝关节的表面组织,对于关节内部的软骨和关节液的修复作用较为有限。

熏洗法属于外治法,受限于熏洗液的渗透性和药物的运载方式,对于更深层的组织的疏通和修复作用相对较弱。

中药热敷配合中医护理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浅析

中药热敷配合中医护理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浅析

中药热敷配合中医护理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浅析中药热敷配合中医护理疗法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的综合治疗手段,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骨关节疾病。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磨损和退变为基础病变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表现为膝部疼痛、肿胀、发热、僵硬以及功能障碍等不适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种疾病,采用中药热敷配合中医护理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和护理效果。

一、中药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浅析中药热敷是将中草药制成粉末或浸泡在热水中,然后用纱布包裹敷于膝部,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渗透到关节软骨中,从而起到疏通经络、温暖筋骨、舒筋活血的作用。

中药热敷的主要功效有以下几点:1、促进血液循环。

中药热敷可以提高局部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清除废物和毒素,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

2、消炎止痛。

中药热敷中含有一些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的成分,如罗布麻、红花、苍术等,可以减轻病变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让患者感觉到舒适和轻松。

3、改善关节软骨退变。

中药热敷中含有一些具有保护和修复关节软骨功能的成分,如防风、熟地黄、山楂等,可以加速软骨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改善软骨退变的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药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无创伤、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易复发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欢迎和推崇。

二、中医护理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浅析中医护理疗法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理论和积累经验的一种护理方式,主要是通过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达到控制疾病、减轻疼痛、辅助治疗等目的。

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疗法,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生活方式调整。

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适当的运动方式、减轻负重等方法,改善膝部的负荷情况,减轻疼痛和肿胀。

2、情绪调节。

针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常见的焦虑、沮丧等情绪,采用心理治疗、放松训练等方法,以达到冷静、安稳、愉悦的心境,促进身体健康。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骨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有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

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

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

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

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

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制定。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针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D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二)西医诊断标准1、近一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站位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中老年患者(≥40岁)。

4、活动时有骨擦音。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放射检查,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l.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0级:正常。

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Ⅱ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Ⅳ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明显畸形。

6、疾病分期根据临床及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五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Ⅰ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射药物: •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50mg(首次25mg)、
0.1%利多卡因注射液2ml(首次1ml)。 • 一日一次,连续1-2周 • 关节腔积液者:抽尽积液后注射。
相关治疗
• 中药: • 1、身痛逐淤汤: • 牛膝15g、生地15g、秦艽15g、香附15g、当归
15g、黄芪30g、川芎15g、桃仁12g、桑枝20g、 制乳没10g、全虫5g、海风藤15g、甘草5g。 • 2、膝肿方:(煎汤内服,药渣外敷) • 白芍30g、木瓜15g、威灵仙15g、鸡血藤15g、 牛膝15g、甘草12g、伸筋草12g、杜仲12g、 • 川芎10g、防风10g、制川乌6g、五加皮9g。
十三、膝关节炎
症状
• 疼痛局限在膝关节周围及股骨远端,运动 使疼痛加剧,休息或热敷后缓解,呈持续 性酸痛,以及上下楼梯、下蹲时痛甚。
解剖
• 圆形的股骨髁与下面的胫骨髁及前面的髌 骨相连,关节面被透明软骨覆盖,关节侧 面和后面有囊包绕起支撑作用,前面没有 囊,取而代之的是 髌上囊和髌下囊,关节 的内侧和外侧有股外侧肌和内侧肌的肌腱 加固关节后方有斜行的腘窝韧带加固,包 括内外侧副韧带,前面的膑骨韧带,腘斜 韧带,关节囊内还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 韧带起加固作用,支配膝关节的神经有股 神经,闭孔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

功能锻炼
• 1、游泳 • 2、骑自行车 • 3、控制体重 • 4、结缔组织病按症处理
注射选点
• 1、外膝眼:患者屈曲70°,外膝眼消毒, 铺无菌孔巾,针尖对准股骨内上髁,斜向 15°进针。
• 2、内膝眼:同上反向操作。 • 3、髌骨外上髁:严格无菌操作下医生将拇
指放在髌骨外缘向内推移,在髌骨内侧缘 中点将针头由髌骨和股骨髁之间刺入,然 后小心进针,经过皮肤、皮下组织、关节 囊进入关节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