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乘数效应的比较研究_王艳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比较研究:1978-2010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比较研究:1978-2010薛鹏;徐康宁;王倩【摘要】The consumption dem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t is also one of the current hotspots in macro-economics research fiel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using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compares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atus just from aspects of consumption tendency,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since 1978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aper expresses and draws some significant views and conclusions.%消费需求是国民经济运行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当下宏观经济调控的着重所在。
文章以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全面研究和比较了1978‐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状况;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与结论。
【期刊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11页(P55-65)【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支出;消费结构;ELES模型【作者】薛鹏;徐康宁;王倩【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淮安223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552007年至今,受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等爆发影响,中国经济的外需层面频频遭受严重冲击!另一方面,近些年在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和实践下,我国政府屡出重拳直击民生和发展问题,既狠抓“三农”、关注弱势群体,又严格要求并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等。
英文论文+关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

存在不足 。张帆 (1998) 使用 LES 模型 、两阶段 LES2AIDS 模型 对城市居民的完全需求系统进行了预测 ,主要侧重于对粮食 需求的估计 ,并对粮食等商品的收入弹性 、自价格弹性和交 叉价格弹性进行了估计 ,对不同城市的价格和需求弹性进行 了估算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食品项目的自价格弹性都为 负 ,支出弹性都为正 ,粮食的支出弹性在 0 至 1 之间 。尽管 作者对不同收入分组居民的食品项目的消费比例进行了比 较 ,但没有利用收入分组数据对不同收入居民的消费支出弹 性和价 格 弹 性 进 行 研 究 , 不 能 不 说 是 一 种 遗 憾 。张 广 胜 (2002) 采用线性 AIDS 模型 ,估计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系 统 ,并且添加了反映农村市场发育程度 、家庭规模 、劳动力文 化程度等变量 。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市场发育程度的变化对 农民的消费支出 (收入) 的配置产生很大的影响 。张冬平 ,潘 向东 ,李翠仙 (2001) 利用河南省 1985~1999 年的数据 ,对该 省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 。穆月英 ,笠原浩 三 ,松田敏信 (2001) 利用 AIDS 模型 ,对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 的消费需求系统进行了估计 ,他们引入地区虚拟变量 ,但在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内部 ,没有考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行 为的影响 。
关键词 : AIDS ; 消费行为 ; 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 : F036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26062 (2007) 0120006207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 ,对 GDP 的总量有着巨 大的贡献 。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在国际上独树一 帜 ,但是 ,消费需求不足始终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 根据我们的测算 ,2002 年消费对 GDP 的贡献率仅有 22 %左 右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50 %以上的水平 。与此同时 ,近年来 , 中国的城乡之间 、城市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也已引 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据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显示 :中国目前 基尼系数已扩大到 01458 。因此 ,从不同收入分组角度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对不同商品的消费行为 ,对于实现扩大内需具 有重要的现实性 。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比较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比较研究内容摘要:本文采用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滞后变量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了比较性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的基础消费支出较之城镇要低很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的系数有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大多数均用于消费,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收入增长,对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都较为明显,而城镇居民消费中存在一种膨胀效应。
关键词: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消费倾向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我国的城乡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这也导致了在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时必须划分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我国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但是消费水平却不能与人口比重呈正比。
2003年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9.47%,但农村居民消费只占全国居民消费的41.40%,城乡消费与人口比重的差距为18.07%。
虽然相比前些年有所下降,但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均衡仍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从相对数水平上来说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程度基本相同,但比较基数及绝对数便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惊人的差距。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2005年的2351元,增加了17.34倍。
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从405元增加到9393元,增加了22.19倍,年均增长比农村居民高出0.84个百分。
农村居民消费的起点本就比城镇居民低,再加之增长速度又慢于城镇居民,那么消费水平差距的扩大就是必然的。
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种种原因城镇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使得城乡消费差距拉大。
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不仅体现在消费占有率上,同时也存在消费结构的差异。
从图1可以看到,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与农村相比少10个百分点,于是城镇居民就能在文教娱乐、保险保健等方面投入更多,获得更高的生活保障,提高生活品质。
中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不断扩大,如果将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种差距将成为世界之最。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甘露;关志强;荀梅;张芳
【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22)005
【摘要】在城市化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标准的背景下,一个国家若是想促进经济增长求得发展,就必须进行城市化建设[1],借助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本文利用1993-2013年共21年的数据,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持续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持续收入、城乡居民银行储蓄存款3个因素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比较接近1,表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居民银行存款对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总页数】4页(P103-106)
【作者】甘露;关志强;荀梅;张芳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5
【相关文献】
1.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王毅丰
2.我国中部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杨雪;王菲;冯念青;尹新丹
3.我国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韦晓乐;刘东阁
4.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孙思怡
5.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胡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对比分析

从上 述 回归 函数 中可 以 有效 得 出农 村 家 庭 人 均年 纯 收 人对 于 人均 年生 活消 费支 出 的影响较 为 显著 , 其模 型拟 合效 果相 对较 好 。
C 产 +BY【 十 e t
其中 c 表示 样本 数 据 t 个样 本 的总 消费 支持 , Y t 则 表示 相对 的 绝对 收入 ,截 距 为 自发 性 消 费 , > 0 , B则 为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 0 < B< 1 , e t 则表 示 为随机扰 动 项 。
快速 转型 时期 , 消 费对 于经 济 发展 产生 着显 著 的影 响 。 中国农村 人 口在 总人 口中的 比重 较 大 , 但是 , 人均 消 费水 平 较 低 , 因此, 怎样 才 能 够提升 我 国现 阶段农 村居 民 消费水 平显 得较 为重 要 。 在经 济社 会长 期发 展 过程 中 , 我 国 已经 形 成较 为发 达 的工 业 和 落 后农业 共 同存在 的二 元经 济结 构 。 城 乡居 民的消费 以及 收入 差距 较大, 并呈 现 出逐 渐扩 大 的发展趋 势 。 理论 假设 消费函数作为宏观经济学 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个经济函数 , 开 始被 运用 在 国民收 入使 用 动 向分析 工作 之上 , 用 来对 居 民生 活水 平 以及 收入水 平之 间关 系进行 研 究 , 帮助政 府 有关 部 门更好 地 制定 出相应 的宏 观经 济政 策 。 西方 经济 学 家就 消 费 函数 问题提 出 了很 多不 同 的理论 , 包 括 杜 森 贝利 相 对 收入 理 论 消费 函数 、凯恩 斯 绝对 收入 理 论假 设 消 费 函 数、 弗 里德 曼持 久收入 消 费理论 函数等 。 其 中凯恩 斯 绝对 收 入假 设 理论 认 为 总 收入 数 量决 定 总 消 费数 量, 并 将这 种关 系使用 较 为稳定 的 函数来 表示 。 所以, 当前消 费水 平 是 由可 支配 收入 决 定 , 在 这种 理论 假 设 分析 下 , 建 立 其 相应 的消 费 函数 :
系统工程学报第22卷(2007年)总目次

模糊判断矩 阵的一致性判定及改进方法研究 ……………………………………………………… 易逝 性高科技产品更新期 的生产规模决策模型 …………………………………………………… 基于技术进步和信息不对称的证据合成研究 ……… ……… ………… …………………………… 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公司风险的模型研究 …… ……… ……… ………………………………………
基 于 向量 马 尔 科 夫链 的 配送 服务 可 靠 性 预 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富赞 张旭梅 章忠志 张世英 黄晓霞
李
… … …
李敏强 (9 ) 2 3 吴 张 张 捷 (o ) 3 o 彤 (4 ) 3 4 强 (5 ) 3 2 荣莉莉(3 7 3)
…
…
…
…
异质产品 C u t omo 寡头市场技术许可策略分析
……………………………………… ……………
…
…
…
…
钟德强 朱建 军
… … … …
罗定提 王 梦光 孙 玉玲 马溪骏 唐小我
李胜歌
… … … …
仲伟俊( 4 ) 2 8 刘士新 (5 ) 2 6 周 晶 (6 ) 2 2 陈增明( 6 ) 2 8 马永开( 7 ) 24
一
…
…
…
…
郝
颖
刘 宁
星 钟
伍 良华 (2 ) 18 李楚霖 (3 ) 14 林
龙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作者:陆静静汪洋徐慧琳许新艳李敏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不断变化,居民的消费水平的研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因素出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货币供应量、恩格尔系数、国内生产总值)采用1995年到2014的数据,建立合理的回归模型。
在此基础上做出一系列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回归分析;模型检验;生产力一、经济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结构也在发生改变,总体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出口来拉动,这不利于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所以,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让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消费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
消费可以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
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
消费水平就是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用于生活消费和服务的规模和水平。
居民消费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居民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全部消费性支出。
居民消费除了包括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之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如虚拟性消费)得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
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平均实物消费量指标、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普及程度指标、反映消费水平的消费结构指标、平均消费量的价值指标。
二、模型的设定及估计依据计量经济模型的构思和从实际出发。
该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
主要采集的样本是1995年至2014年的数据。
模型中解释变量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被解释变量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流通中现金供应量,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前一年的消费额为估计模型参数。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动态关系的比较研究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动态关系的比较研究作者:晏艳阳课题组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2年第03期摘要:立足于城乡统筹的视角,分别从总量、结构、区域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现状进行描述,综合运用考虑突变点的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修正后的ELES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的动态关系进行考察,并得到相应结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启动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动态关系;一引言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出口和投资。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遭受严重影响,政府希望通过扩大内需来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我国总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是最终消费率的下降,而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又在于居民消费率下降,究其根本在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太低。
而与较大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相对应的则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所以影响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应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
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动态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正确把握城乡居民的消费与收入状况,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制定合理的消费与收入政策,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为全面具体地反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的动态关系,分别从总量比较、结构比较、区域比较三方面对其进行考察。
(一)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总量关系分析1.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选取如下指标作为解释变量:(1)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纯收入)Yt;(2)利率Rt,选用一年期的加权平均存款利率;(3)收入的不确定性Ut,由居民人均收入偏离其平均值的绝对值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减少贫困
[5 ]
, 财政政策的短
[9 ]
, 资源的部门分配和增长的源泉
[ 10 ] [ 4 , 11]
, 政府
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等
[4 ]
, 产业发展
等领域 . 例如 , Cardenete
( 1) ( 2)
在地区社会核算矩阵( 1995 年) 的基础上 , 利
用乘数理论 , 将各种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乘数 、间 接效应乘数和引致效应乘数 , 探讨了西班牙 Andalusia 地区 的化学工 业和基础 工业对 经济的 影 响. Emini 等
[ 10 ]
其中 : M a 是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乘数矩阵 , 更确 切的说 , 是“ 账户” 乘数矩阵 , у n 是内生账户的行和 所形成的列向量 , x 是外生账户矩阵的向量 , n 是内 生账户的向量 , An 是内生账户的平均消费倾向矩 阵 , ln 是内生账户向外生账户的漏出矩阵 , Al 是平均 漏出倾向 . 2. 2 固定价格乘数的计算 由于账户乘数不能直接地解释冲击的变动对经 济的影响 , 因此还需要引入固定价格乘数 . 账户乘数 是以平均消费倾向为基础 , 而固定价格乘数是以边 际效应为基础的 , 即使在一个固定价格环境下 , 边际 消费倾向也可能会不同于平均消费倾向 . 仍然根据 у n = n +x , 则 dу n = d n +d x = Cn d у n +d x =( I - Cn ) d x = M cd x
第 22 卷第 3 期 系 统 工 程 学 报 Vol . 22 No . 3 2007 年 6 月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Jun . 2007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乘数效应的比较研究
王 艳 , 范 金
[ 13] [ 14 ] [ 12 ]
,范
. 但是对 SAM 乘数的研究仍较少 . 徐中民
在建立包含水土资源的扩展的社会 核算矩
阵的基础上 , 利用社会核算矩阵乘数推导了社会 账户体系的产出乘子 , 将其分为组内影响 、额外影 响和组间的相互影响三部分 , 据此分析了甘肃平 川乡的经济发展情况 . 但是国内 SAM 乘数的文献 仅为村级经济的 SAM 乘数 , 而反映中国整体情况 的 SAM 乘数显然 更有意义 , 而且国内 对于 SAM 乘数已有的研究没有对账户乘数和固定价格乘数 做出区分 , 因此本文将以编制的中国细化社会核 算矩阵( 2002 年) 为基础 , 分别测算收入分组的中 国城乡居民 、七类商品的账户乘数效应和固定价 格乘数效应 , 以及账户间的自效应 、 净开放效应和 净循环效应 , 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 的结构性特征和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
1 1
在编制喀麦隆宏观金融社 会核算
矩阵的基础上 , 进行了固定价格乘数分析 , 研究表 明 , 持续的投资低迷是导致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喀麦隆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 而增加政府 投资将会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水平提高 . 我国近年来对 SAM 的研究随着对中 国的可 计算 一 般 均 衡 ( computabe general equilibrium , CGE) 模型的开发研究而渐增 , 如李善同等 金等 等
①
车 , 通信器材 , 家具的增长尤为迅速 . 汽车类增长 16 . 6 %, 增速高于 2004 年 ; 2005 年底私人汽车保有量 2 365 万辆 , 增长 22 . 0 %; 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34 . 4 %, 增速低于 2004 年 ; 通讯器材类增长 19 . 9 %, 增速减 缓 , 低于 2004 年 32 . 90 % 的增长率 ; 建筑及装潢材料 类增长 22 . 1 %, 也低于 2004 年 28 . 42 % 的增长率 ; 家 具类增长 13 . 3 %, 远 低于 2004 年 30 . 45 %的增长 率[ 1] . 尽管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在不断 增长 , 但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相比 , 最 终消费的增长实乃相形见绌 . 从图 1 可见 , 进入 20 世
0 引 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 速增长和人 均收入的 提 高 , 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 2005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67 177 亿元 , 比 上年增长 12 . 9 %,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 实际增长 12 %, 实际增长率高于 2004 年 .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45 095亿元 , 增长 13 . 6 %, 增长率低于 2004 年 ; 县及县 以下消费品零售额 22 082 亿元 , 增长 11 . 5 %, 高于 2004 年的 10 . 7% 的增长率 . 在城乡消费品增长中 , 汽
Comparing resarch of multiplie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China
WANG Yan1 , FAN Jin2 ( 1.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 Southeast University , Nanjing , 210096 China ; 2. Research Center of Jiangsu Applied Economics ,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 Nanjing 210004 ,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 SAM )multiplier theory and the micro-SAM for Chinese residents , this paper compares consumption multipliers between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 Through measuring and comparing their accounting matrix multiplier and fixed price multiplier by income groups on seven kinds of commodities ,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ir consumption potentials and discloses their consumption demand structure and the consumption potential differences among them by income groups . Key words : SAM( social accouting matrix)multiplier ; consumption ;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 comp生账户对外生账
户的影响进行分解 , 从而将 SAM 涵盖经济全局 , 包括生产 、 活动和机构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出来 , 一 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应用 . 乘数分解方法有两类 , 一类是 Stone , Pyatt 等提出的线性均衡分解法 , 这 种方法是基于线性均衡模型 , 将乘数效应分解为
1 2
①
(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96 ; 2. 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应用经济研究中心 , 江苏 南京 210004)
摘要 : 基于 社会核算矩阵( SAM) 乘数理论和中国细化社会核算矩阵 , 本文对中 国城乡居民 消费乘数 效应进行 了比较研究 . 分别测算 了按不同收入分组 的中国 城乡居民 关于七 类商品 的账户 乘数效 应和固 定价格乘 数效 应. 并对账 户乘数效应和固定价格乘数效应进行了比较研 究 . 分析 了中国 城乡居 民的消 费潜力 , 并揭 示了其 消费需求结构特征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在消 费潜力上的差异 . 关键词 :社会核算矩阵乘数 ; 消费 ;中国城乡居民 ;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 F036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5781( 2007) 03 -0239 -09
收稿日期 : 2006 01 11 ; 修订日期 : 2006 -10-27.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471073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3CJY003) .
— 240 —
系 统 工 程 学 报 第 22 卷
纪 90 年代以后 , 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基本在 60 %以 下 , 远低于发达国家 70 % 的水平 . 2000 年以后最终消 费率迅速下降 , 2003 年仅为 55 . 4 %, 与这一时期固定 资产投资的膨胀形成鲜明的对照 . 尽管 2004 年对投 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 但由于投资的惯性和周 期较 长的 特点 , 2004 年的 最 终消 费 率仍 下 降至 53 . 0 %, 比 2003 年降低了 2 . 4 个百分 点 ; 与 1978 年相 比 , 下 降 了 9 . 1 个 百 分点 , 平均 每 年 下 降 0. 337个百分点 . 与此同时 , 近年来 , 中国的城乡之 间、 城市内 部居民收入差距 不断加大 , 2004 年城 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 纯收入的 3 . 21 倍 , 2005 年这一比值略有增加 , 为
图 1 1978 —2004 年中国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变动情况
初始注入 , 自效应 , 净开放效应和净循环效应 . 在
1 文献综述
乘数分析是传统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种分析 方法 , 而基于社会 核算矩阵 (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 SAM ) 的乘数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Stone Pyatt 等
[3 ] [2 ]
此基础上 , 还有一些学者依据研究的具体问题提 出了一些针对具体研究内容的乘数分解方法 , 如 Cardenet 等[ 4] 模仿 Pyatt 等的方法 , 将乘数分解为 直接效 用 , 间 接效用和 引致效用 ; Thorbecke 等[ 5] 针对减少贫困问题 , 提出将乘数分解为收入分配 效应和互动( 闭环) 效用 . 但这些分解方法本质上 与 Stone , Pyatt 等的方法是一致的 . 第二种方法是 由 Defourny 等[ 6] 提出的 结构路 径分 析 ( structural path analysis , SPA) 方法 , 它揭示了影响从产生的起 点到终点的传导过程 , 反映了在一个经济系统中 政策效应的传导过程 . 在这种意义上 , 传统的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