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计算书模板
塔吊计算书

附塔机基础及平衡重和塔吊计算书○1基础计算书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80,塔吊起升高度H:50.00m,塔身宽度B:1.6m,基础埋深d:1.60m,自重G:600kN,基础承台厚度hc:1.00m,最大起重荷载Q:60kN,基础承台宽度Bc:5.5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基础底面配筋直径:25mm二、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1、塔吊竖向力计算塔吊自重:G=60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Q=60kN;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Fk=G+Q=600+60=660kN;2、塔吊弯矩计算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kmax=960kN·m;三、塔吊抗倾覆稳定验算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e=Mk /(Fk+Gk)≤Bc/3式中 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 Mk──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Fk──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载荷;Gk ──混凝土基础重力,Gk=25×5.5×5.5×1=756.25kN;Bc──为基础的底面宽度;计算得:e=960/(660+756.25)=0.678m < 5.5/3=1.833m;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四、地基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混凝土基础抗倾翻稳定性计算: e=0.678m < 5.5/6=0.917m 地面压应力计算: P k =(F k +G k )/A P kmax =(F k +G k )/A + M k /W式中:F k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 k =660kN ; G k ──基础自重,G k =756.25kN ; Bc ──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5m ;M k ──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 k = 960kN ·m ; W ──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0.118Bc 3=0.118×5.53=19.632m 3; 不考虑附着基础设计值:P k =(660+756.25)/5.52=46.818kPaP kmax =(660+756.25)/5.52+960/19.632=95.717kPa ; P kmin =(660+756.25)/5.52-960/19.632=0kPa ;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 a =16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大于压力标准值P k =46.818kPa ,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 大于无附着时的压力标准值Pkmax=95.717kPa,满足要求!五、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7条。
塔吊基础计算书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60,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塔吊倾覆力距M=6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37.00m,塔身宽度B=2.5m混凝土强度:C35,钢筋级别:Ⅱ级,承台长度Lc或宽度Bc=5.00m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d=1.00m,桩间距a=4.00m,承台厚度Hc=0.80m基础埋深D=1.50m,承台箍筋间距S=200mm,保护层厚度:50mm二.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1.2×(F1+F2)=366.00kN塔吊的倾覆力矩 M=1.4×600.00=840.00kN.m三.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计算简图: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其中 n──单桩个数,n=4;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1.2×305.00=366.00kN;G──桩基承台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1500.00kN; M x,M 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 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最大压力:N=(366.00+1500.00)/4+840.00×(4.00×1.414/2)/[2×(4.00×1.414/2)2]=615.01kN 没有抗拔力!2.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其中 M x1,M 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 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 i1=N i-G/n。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单桩63)

塔吊基础设计(单桩)计算书1.计算参数(1)基本参数采用2台QTZ63塔式起重机,1台45米、1台40米,塔身尺寸1.63m,承台面标高-12.20m。
(2)计算参数1)塔机基础受力情况基础荷载P(kN) M(kN.m)F k FhM MZ503.80 35.00 1500.00 200.00MkFM zkF =F =M =zM =基础顶面所受垂直力基础顶面所受水平力基础所受扭矩基础顶面所受倾覆力矩hF h塔吊基础受力示意图比较桩基础塔机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受力情况,塔机基础按工作状态计算如图:F k =503.80kN,Fh=35.00kN,M=1500.00+35.0×1.10=1538.50kN.mF k ‘=503.80×1.35=680.13kN,Fh,=35.00×1.35=47.25kN,Mk=(1500.00+35.0×1.10)×1.35=2076.98kN.m2)桩顶以下岩土力学资料序号地层名称厚度 L(m)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ik(kPa )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 rk (kPa) q sik*ιi(kN/m) 抗拔系数λiλi q sik*ιi(kN/m)1 粘性土 1.9 55.00 100.00 104.50 0.7073.15 2 粉质粘土 0.9 95.00 150.00 85.50 0.70 59.85 3 强风化 6.2 120.00 245.00 148.00 0.70 103.88 4 中风化1.10 200.00420.00 174.40 0.70 121.8 桩长10.10∑q sik*ιi512.40∑λi q sik*ιi358.683)基础设计主要参数基础桩采用1根φ1400人工挖孔灌注桩,桩顶标高-12.20m ,桩端设扩大头,桩端入中风化 1.10m ;桩混凝土等级C30,f C =14.30N/mm 2 ,E C =3.00×104N/mm 2;f t =1.43N/mm 2,桩长10.10m ;钢筋HRB335,f y =300.00N/mm 2 ,E s =2.00×105N/mm 2;承台尺寸长(a)=3.50m 、宽(b)=3.50m 、高(h)=1.20m ;桩中心与承台中心重合,面标高-12.20m ;承台混凝土等级C30,f t =1.43N/mm 2,f C =14.30N/mm 2,γ砼=25kN/m 3。
塔吊四桩基础的计算书(TC7020)

(TC7020)塔吊四桩基础的计算书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二.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1260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 k=4.5×4.5×1.60×25=810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160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 2)W k=0.8×1.59×1.95×1.2×0.2=0.60kN/m2q sk=1.2×0.60×0.35×2=0.50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50×46.50=23.25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23.25×46.50=540.62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5kN/m 2)W k=0.8×1.62×1.95×1.2×0.35=1.06kN/m2q sk=1.2×1.06×0.35×2.00=0.89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89×46.50=41.46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41.46×46.50=963.93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1639+0.9×(1400+540.62)=3385.55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1639+963.93=2602.93kN.m三. 桩竖向力计算非工作状态下:Q k=(F k+G k)/n=(1260+810.00)/4=517.50kNQ kmax=(F k+G k)/n+(M k+F vk×h)/L=(1260+810)/4+Abs(2602.93+41.46×1.60)/4.95=1056.85kNQ kmin=(F k+G k-F lk)/n-(M k+F vk×h)/L=(1260+810-0)/4-Abs(2602.93+41.46×1.60)/4.95=-21.85kN工作状态下:Q k=(F k+G k+F qk)/n=(1260+810.00+160)/4=557.50kNQ kmax=(F k+G k+F qk)/n+(M k+F vk×h)/L=(1260+810+160)/4+Abs(3385.55+23.25×1.60)/4.95=1249.11kNQ kmin=(F k+G k+F qk-F lk)/n-(M k+F vk×h)/L=(1260+810+160-0)/4-Abs(3385.55+23.25×1.60)/4.95=-134.11kN四. 承台受弯计算1. 荷载计算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力反力设计值: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 i=1.35×(F k+F qk)/n+1.35×(M k+F vk×h)/L=1.35×(1260+160)/4+1.35×(3385.55+23.25×1.60)/4.95=1412.92kN 最大拔力 N i=1.35×(F k+F qk)/n-1.35×(M k+F vk×h)/L=1.35×(1260+160)/4-1.35×(3385.55+23.25×1.60)/4.95=-454.42kN 非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 i=1.35×F k/n+1.35×(M k+F vk×h)/L=1.35×1260/4+1.35×(2602.93+41.46×1.60)/4.95=1153.38kN最大拔力 N i=1.35×F k/n-1.35×(M k+F vk×h)/L=1.35×1260/4-1.35×(2602.93+41.46×1.60)/4.95=-302.88kN2. 弯矩的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第6.4.2条其中 M x,M 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 i──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kN)。
塔吊基础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5)北居项目一期《岩土工程勘测报告》(6)本塔吊出厂说明书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城区小学旁。
整个工程有地上25层住宅用房分为1#2#、3#4#、5#6#共3栋,首层商铺,13#二层会所;地下部分一层。
首层层高5m,其余各层层高为3m。
建筑面积:地下室20486.9m2,地上建筑面积66906.62 m2。
建筑总高84.2m。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砌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分别选用三台60m臂长的塔吊。
自编号1#、2#、2#塔吊型号为业豪QTZ80(6010)型。
最大自由高度41.5m,计划最大装机高度97m。
塔吊位于第1、2栋及3、4栋主体北侧5、6栋南侧附近。
(详见塔吊基础平面布置图)。
三、塔吊基本数据12、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选取距离塔吊安装位置较近的钻孔ZK134作为计算依据。
(1)ZK134由上至下分层描述如下:②-3细砂:分层厚度12.3m;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 sia=24 kPa;②-4淤泥:分层厚度3.80m;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 sia=14 kPa;②-5细砂:分层厚度1.90m;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 sia=24 kPa;④-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分层厚度5.00m;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 sia=160 kPa;桩端阻力特征值q pa=4000kPa四、塔吊基础设计塔吊基础选用本工程桩基础正在使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四根,形成四桩承台,工程桩PHC-(A)400(95),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400KN,要求桩端进入④-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不少于1.5m 。
塔吊基础计算书

假设塔吊型号:6010/23B,最大4绳起重荷载10t ;塔吊无附墙起重最大高度H=59.8m,塔身宽度B=2.0m承台基础混凝土强度:C35,厚度Hc=1.35m承台长度Lc或宽度Bc=6.25m承台钢筋级别:U级,箍筋间距S=200mm保护层厚度:50mm承台桩假设选用4根© 400X 95 (PHC-A预应力管桩,已知每1根桩的承载力特征值为1700KN参考塔吊说明书可知:塔吊处于工作状态(ES时:最大弯矩Mmax=2344.81KN m 最大压力Pmax=749.9KN 塔吊处于非工作状态(HS时:最大弯矩Mmax=4646.86KN m 最大压力Pmax=694.9KN2、对塔吊基础抗倾覆弯矩的验算取塔吊最大倾覆力矩,在工作状态(HS时:Mmax=4646.86KN m计算简图如下:oc ox33COCO3P52.1 x 、y 向,受力简图如下:—*F cz> *以塔吊中心0点为基点计算:M i =M=4646.86KN • m M 2=2.125 • R BM 2=M I =「2.125 - R B =4646.86R B =2097.9KN v 2X 1800=3600KN (满足要求)2.2 z 向,受力简图如下:M i =M=4646.86KN •m以 塔 吊 中 心 0 点 为 基 点 计 算rM 2=3 • R BM 2=M v —— 3 • R B =4646.86—— R B =1548.95KN V 1800KN (满足要求)3、承台桩基础设计3.1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计算简图如下:上图中X tt 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 M 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3.1.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其中n ------- 单桩个数,n=4;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等同于前面塔吊说明书中的P ;桩基承台的自重; G=25.1 X Be x Be x Hc=25.1 X 6.25 X 1.35=1323.63KNMx,My ――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 I2xi,yi ――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i ――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塔吊基础计算书

塔吊分项参数计算塔吊是施工场地最重要的施工机械之一,其使用贯穿了整个工程。
在这过程中间隔时间长,不可预见性因素多,为确保塔吊的安全,以下计算都按极限苛刻条件下能保证塔吊正常工作计算。
即:塔吊设置在最大开挖深度处;型钢柱与混凝土灌注桩连接按光滑面锚固。
(计算详值见计算表格) 1. 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F=F1+ F2F ——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kn F1——塔吊自重(包括压重)kn F2最大起吊重量kn 2.单桩抗压承载力、抗拔力计算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条)F 十。
iV V-A- M =1.2 —±士 弱尹2" Z* ("+”计算结果为抗压,“-”为抗拔)其中 N i ——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 单桩个数,n=4;F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TG ——塔吊基础重量KNMx,My 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xi,yi 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 方向距离mM ——塔吊的倾覆力矩kN.m3.桩长以及桩径计算 桩采用钻孔灌注桩R =f A +U £ f l >R = N xgk 实际 ppp s ii1U P =n d其中Rk 实际一一实际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KN桩端面承载能力KN桩侧摩擦阻力总和IUp£fsliKNR——单桩轴向承力安全值KN孔一一桩安全系数取2d桩直径m4.桩抗拔验算Ok=入RQk八k实际5.桩配筋计算桩身配筋率可取0.20%〜0.65% (计算取上限0.65%),抗压主筋不应少于6①10,箍筋采用不少于①6@3mm的螺旋箍筋,在桩顶5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①6@1mm,每隔2m设一道2①12焊接加强箍筋。
As = S桩截面*配筋率n = 4As/ (n 巾2)其中n ——竖筋根数根As ——钢筋总截面积m①一一竖筋直径m6.桩上部钢支柱计算钢支柱采用 hxbxtwxt = 350 * 350 x 12 x 19, H 型钢。
塔吊基础计算书(QTZ63)

临港新城重装备区一期—(2)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63, 自重(包括压重)F1=450.80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塔吊倾覆力距M=63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101.00m,实际使用40M , 塔身宽度B=1.6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埋深D=2.50m,基础最小厚度h=1.00m,基础最小宽度Bc=6.0m,二. 基础最小尺寸计算基础的最小厚度取:H=1.00m基础的最小宽度取:Bc=6.0m三.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510.80kN; 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25.0×Bc×Bc×Hc+20.0×Bc×Bc×D=1620kN;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6.0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36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630.00kN.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a=6.0/2-630.00/(510.80+1620)=2.704m。
经过计算得到: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Pmax=(510.80+1620)/62+630.00/36=76.67kPa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 Pmin=(510.80+1620)/62-630.00/36=41.689kPa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P=(510.80+1620)/62=59.17kPa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Pkmax=2×(510.80+1620)/(3×6×2.704)=87.557kPa 四.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3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塔吊型号:6010/23B,最大4绳起重荷载10t;
塔吊无附墙起重最大高度H=59.8m,塔身宽度B=2.0m;
承台基础混凝土强度:C35, 厚度Hc=1.35m,承台长度Lc或宽度Bc=6.25m;
承台钢筋级别:Ⅱ级,箍筋间距S=200mm,保护层厚度:50mm;
承台桩假设选用4根φ400×95(PHC-A)预应力管桩,已知每1根桩的承载力特征值为1700KN;
参考塔吊说明书可知:
塔吊处于工作状态(ES)时:
最大弯矩Mmax=2344.81KN·m 最大压力Pmax=749.9KN
塔吊处于非工作状态(HS)时:
最大弯矩Mmax=4646.86KN·m 最大压力Pmax=694.9KN
2、对塔吊基础抗倾覆弯矩的验算
取塔吊最大倾覆力矩,在工作状态(HS)时:Mmax=4646.86KN·m,计算简图如下:
2.1 x、y向,受力简图如下:
以塔吊中心O点为基点计算:
M1=M=4646.86KN·m
M2=2.125·R B
M
2=M1
·R B=4646.86
B=2097.9KN
<2×1800=3600KN(满足要求)
2.2 z向,受力简图如下:
以塔吊中心O点为基点计算:
M1=M=4646.86KN·m
M2=3·R B
M
R B=4646.86
<1800KN(满足要求)
3、承台桩基础设计
3.1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上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3.1.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等同于前面塔吊说明书中的P;
G——桩基承台的自重;G=25.1×Bc×Bc×Hc=25.1×6.252×1.35=1323.63KN 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经计算可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最大压力:
N=(749.9+1323.63)/4+4646.86×(4.00 / 1.414)/[2×(4.00/1.414)2]=1339.7KN 现场实际施工中,承台桩选用4根φ400×95(PHC-A)预应力管桩,单根桩的承载力特征值为1700KN(>1339.7KN);
3.1.2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
其中 M
X1,M
y1
——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
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
i1
=N
i
-G/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M
x1=M
y1
=2×(1339.7-1323.63/4)×(4.00/1.414)=5707.45KN·m
3.2 求矩形承台截面受力主筋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其中 M——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KN•m);
K——安全系数,取1.4;
h
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
=1300mm;
f
y ——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
y
=300N/mm2。
X向,弯矩设计值M
x1
=5707.45KN•m
配筋面积 Asx=1.4×5707.45×106/(0.9×1300×300)=22764.8mm2选择31Φ32(@200,实供A=24930.2mm2)
Y向,弯矩设计值M
y1
=5707.45KN•m
配筋面积 Asx=1.4×5707.45×106/(0.9×1300×300)=22764.8mm2
选择31Φ32(@200,实供A=24930.2mm2)
3.3 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的验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8条和第5.6.11条。
根据前面计算方案可以得到X、Y方向桩对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考虑对称性,记为V=1339.7KN
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面公式:
其中γ
——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
β——剪切系数,β=0.05;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0N/mm2;
b
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
=6250mm;
h
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
=1300mm;
f
y ——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
y
=300.00N/mm2;
S——箍筋的间距,S=200mm。
实际计算:βf
c b
h
+1.25f
y
Asv h
/(s)=(0.05×16.7×6250×1300+1.25×300
×24930.2×1300/200)×10-3=67551KN>>γ
V=1.0×1339.7=1339.7KN 经过计算承台完全可以满足抗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