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系列文化专题
绵阳风土人情

绵阳建城已达2200年之久,自上古以来,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人辈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连接中国中央与后方腹地的"蜀道"贯穿全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包括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三国蜀汉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宗教文化、温泉沐浴文化、西羌文化、白马文化、科技旅游文化、以及相关的饮食文化、古建筑文化等。
在上古文化中:人文女祖、蚕桑始祖、黄帝元妃嫘祖诞生在绵阳市的盐亭县;羌族祖先大禹、从绵阳的北川走出去,治洪水,建夏朝,于奇山秀水间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说。
汉唐文化:蜀汉"兴也在涪(绵阳)、灭也在涪(绵阳)",刘备、诸葛亮、蒋琬在绵阳境内的遗迹处处可见,刘备刘璋涪城会的遗址--富乐山别有一番风景。
扬雄读书台“西蜀子云亭”傲立西山风景区,是刘禹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所指。
稀世奇珍的汉平阳府君阙后一座独具建筑风格的博物馆,浓缩着绵阳的历史,收藏着科技精品。
郪国故址上的郪江汉崖墓多达一千多座,有道不完的故事,解不完的谜底。
江油是诗仙李白的故里。
那里有邓小平的题名,有江泽民“蜀道曾为太白乡”的诗;有太白纪念馆,有磨针溪、有李白故居陇西院、有李白胞妹李月圆故居粉竹楼、有月圆墓、有李白骑过的石牛,还有1000多座碑刻的太白碑林。
李白故里还有孕育李白山水灵气的窦圌山、观雾山、涪江六峡和匡山风景区;还有赋予李白道家仙气的乾元山和金光洞风景区。
文昌文化:北有孔子、南有文昌。
文昌帝君主管全天下功名、禄位,文昌庙宇遍及全国各地,远至日本、东南亚。
绵阳市梓潼七曲山大庙是文昌帝君发祥地,自来称\"文昌帝乡\",为天下文昌祖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查,历史上祭祀文昌庙会已有1060届,全国莘莘学子祈求护佑者络绎不绝,2004年4月28日四川省旅游局、文化局、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了首届中华文昌文化旅游节。
宗教文化:绵阳三台县有全国四大道观之一的云台观。
山西绵山的介绍

山西绵山的介绍
山西绵山位于介休绵山,是介休一张耀眼的名片,是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也是山西省唯一可与泰山媲美的自然风景名胜。
这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许多自然景观,其中以绵山“四绝”最为著名。
一、石
绵山石海石海、绵山奇石、绵山奇石、绵山奇石。
它们形状各异,色彩繁多,形状有卧虎形、鹅头形、牛耳形、琵琶形。
颜色有红、黄、白、青……大小不一。
形状有三角形的,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还有不规则形状的。
二、木
绵山树木种类繁多,主要有:马尾松、樟树、华山松等。
其中以华山松为最。
它虽不高却很挺拔,虽不大却很粗壮;虽不绿却很茂盛;虽不大却很健壮……它给人们一种朴实而又潇洒的感觉。
三、水
绵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大大小小的泉水数不胜数。
有:圣泉寺温泉、马跑泉温泉等。
其中圣泉寺温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
— 1 —
“奇”而闻名于整个绵山。
它位于绵山南麓,四周群山环抱,是我国三大温泉之一(另两个是北戴河温泉和广州南沙温泉)。
— 2 —。
人说山西好风光之绵山

有古树、怪石、山花与长年流 淌不息的山水,经过人工塑造的动 物、人物典故和几十处大小不一的 瀑布群、水帘洞,以及星星点点的 茶楼、酒肆、木屋、藤桥、石桌凳, 构成了秀比江南的自然风光。
天桥位于山西介休绵山风景 区,是一处长300余米,宽不足1 米的世间奇特的云中栈道。上离 山顶200余米,高出云表;下距 沟底300余米,悬于半空。多云 天气漫步桥头,人从桥上过,云 在脚下涌,平步青云,飘飘欲仙。 此处不仅有绵山龙王化作柏 龙驻足悬壁、神兔助高僧志超通 过断崖的神奇景观,更有中国最 险绝的军事要塞石勒寨和唐太宗 李世民为感恩太上老君所建的洞 神之宫。后赵皇帝石勒称帝前曾 在此占据,后成为一国之君,遂 建天桥以示感念。桥的右侧尽头 有石寨遗迹。
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 “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 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仪 式活动。寒食节,民俗要蒸 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 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 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 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 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 品送人。
杏牧何借欲路雨清 花童处问断上纷明 村遥 酒魂行纷时 指 家 人 节
栖贤谷位于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区,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线天的峡 谷,人在吊桥行,瀑布脚下飞,景观非常独特。从仙人谷停车场出发往南, 过桥就到了西水沟,沿溪流而上,漫步在白云峡谷中,两侧山峰耸峙,郁 郁葱葱,谷间植被繁茂,溪浪伴行,水声悦耳,环境十分清幽。西水沟景 区是换气的氧吧,感受森林浴,享天然乐趣,康复疗养的好地方。
清明时节的主要风俗:1、禁烟冷 食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2、拜扫 祭祖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 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 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 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 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 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 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 水等数十种之多。 4、寒食踏青:也 叫踏春 。 《寒食》 王禹偁 清明节的文化价值:寒食文化以忠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 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 可怜。 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 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 秋千。 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 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 禁烟? 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 式和精神理念。 碑钱。
绵山故事的传说

绵山故事的传说红笛收集整理割股奉君春秋时期,晋国献公宠爱骊姬,她一心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
公子重耳遭受迫害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外出流亡。
随行的有介之推、狐僵、赵衰、司空季子、魏武子等人。
他们一行忍饥挨饿,跌跌坎坎来到卫国一个叫五鹿的地方。
此时日已过午,正想找一点吃的,忽见前面一伙农夫正在吃饭,便派随从上前要口饭吃。
谁知农夫却扔给了一块土圪拉。
重耳忍无可忍,挥鞭要去抽打那个农夫。
狐僵却说:“土地是国家的象征,这是天要赐国土给公子了,我等赶快拜谢才是。
”重耳可真听话,果然倒身便拜。
介之推看了觉得十分可笑。
心想,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填饱肚子继续赶路,人都快饿死了,还谈什么国土?于是说道:“如果土块能充饥,我们还用在这里挨饿受罪?再往前走走,也许能找到点吃的。
”狐僵等人无言可对,只好勉强起身。
重耳长叹一声跟了上去。
他们就这一样一步一挪,又往前挪了十几里。
实在走不动了,便东倒西歪地靠坐在一株大柳树下。
重耳一阵阵叫饿。
司空季子年轻力壮还能挺得住,便采了些野菜回来。
重耳看了看直皱眉头。
狐偃、赵衰在一旁嘀咕说:“走到哪儿还不是等死?”这时,人们才发现不见了介之推。
有人说他撇下主公自己逃生去了。
正说着,只见子推急匆匆捧着一个盂罐走来,罐里散发着阵阵香味。
重耳接过来一看是肉汤,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喝了个精光。
喝完才问道:“从哪里弄的,还有没有?”但一看介之推走路一瘸一拐的,袍子上还渗出了鲜血,才知道是从大腿上割肉熬的。
重耳感动得呜呜直哭,表示日后定要厚报。
介之推坦然说道:“我不求任何报答,只愿您日后能成为一位清明的国君。
”渡口思归重耳一行到达秦国,受到了秦穆公的厚爱。
为帮重耳回国为君,穆出率兵车四百乘护送他来到黄河渡口。
十九年来一直在重耳鞍前马后的壶叔过怕了穷日子,在收拾行李时把用过的破帐旧席都搬入船内,生怕落下一件。
重耳看见后哈哈大笑说“我这就要回国为君了,锦衣玉食还享用不完,要这些破烂做甚?”喝令让壶叔全部扔在岸上。
山西绵山简介

山西绵山简介山西绵山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太行山脉的一部分,南北长约30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是一处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自然景观绵山地形复杂,地貌类型丰富,山峰、峡谷、溪流、瀑布、湖泊等自然景观层出不穷。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绵山五大名山:朔方山、禹山、关帝山、太行山和龙山。
这些山峰高耸入云,峰峦叠嶂,景色壮观。
此外,绵山还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如花山、石门峡、小五台山、天河湖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历史文化绵山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里曾是古代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处。
绵山还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战场,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
比如,著名的晋阳古城遗址、汾西大佛寺、九龙壁等,都是绵山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民俗风情绵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的民俗风情独特多样。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绵山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迎春花会”活动,各种花车、花灯、花鼓等形式多样的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
此外,绵山还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如“赶山会”、“打秧歌”、“唢呐大赛”等,让游客感受到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
美食文化绵山是一个美食之地,这里的特色美食有着独特的口味和风味。
比如,绵山的豆腐脑、烤鸡、炖羊肉、糖葫芦等都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深受游客的喜爱。
此外,绵山还有许多传统的小吃如烧饼、糖人、面茶等,也是游客们品尝当地美食的必选之一。
绵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美食文化等多种元素交相辉映,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如果你想要一次难忘的旅游之旅,不妨来绵山走一走,感受这里独特的魅力。
山西绵山的导游词_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

山西绵山的导游词_介绍山西绵山的导游词山西绵山是山西省的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忻州市偏北部的神池县以北。
绵山因山路蜿蜒如练而得名,是一座秀美的山峰群,景色优美,四季美丽,被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绵山归来不忘家”。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山西绵山,感受这座山峰群给我们带来的美妙体验。
一、绵山的历史和文化绵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曾经是名将岳飞所率领的军队曾在此打胜仗。
除了历史上的战斗,这座山峰同样也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相传在唐朝年间,绵山上曾有一位道士在这里创建了道教宗派,成为了中国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登上绵山,你可以欣赏到古朴的桥梁、有着浓郁风格的建筑,以及面向大海般的绝美景色。
二、绵山的景点介绍1. 融山塔融山塔位于绵山的南麓,是绵山的象征。
融山塔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外观为砖木结构的八角形塔,高46米。
融山塔半山处建有福海寺,是东北地区最为古老的佛寺。
2. 观音阁观音阁是绵山的主峰,建在山顶,高度达到了2200米,是绵山的最高点。
观音阁是绵山重要的景点,是道教、佛教徒信仰的中心。
观音阁内有丰富的藏佛文物和佛像,是一个文化与宗教的重要结合。
3. 震泽古井震泽古井位于绵山腹地,是绵山地区比较古老的建筑之一。
这座大井的深度达到了50多米,历史悠久,当地的居民们和旅客来此寻访古井,感受透过水面瞥见山景的非凡感觉。
4. 玉女峰玉女峰是绵山脊的一道陡峭的绝壁,峭壁上布满着奇特的石脉,极其壮观。
传说中,这里是一位玉女隐居的地方,因此得名玉女峰。
玉女峰的夕阳很漂亮,是拍摄照片的好去处。
三、绵山的特色美食绵山的特色美食源于当地居民的口味和食材,味道独特,值得尝试。
这里有一道必吃的美食——绵山卤蛋,色香味俱佳,吃一颗就过瘾。
四、绵山的交通和住宿公路和铁路是到达绵山的主要途径。
神池县是最近的城市,距绵山只有50公里的路程,其中神池县有火车站和汽车站。
此外,从忻州市到绵山的路程只有100公里,也是很方便的。
绵山导游词_绵山导游词

绵山导游词_绵山导游词绵山导游词绵山,位于湖南省南部,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AAA级旅游景区,拥有着美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绵山的风景和历史文化。
一、绵山概况绵山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怀化市交界处,总面积400平方公里。
绵山山峰起伏,气势磅礴,最高峰海拔1503米,被誉为“华南天柱”,是湖南少有的高山大川,也是南方最大的赤壁岩地貌山地。
绵山地下矿藏丰富,有金、钨、铜、酒石石、天然铅锌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绵山山体高耸入云,森林覆盖率达90%。
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高山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二、绵山的景点1、绵山风景区绵山风景区分为南华寺景区、龙舟山景区、金丝峡景区、南浔溪景区和玉龙湖景区。
这个风景区以绵山风景为主要特色,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古迹遗址于一体。
游客可以欣赏到怪石嶙峋的山峰、奇妙的岩洞、千姿百态的石柱和石壁、清澈的河流和湖泊,以及古老的佛教和民间文化遗迹。
2、南华寺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座古刹,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这里风景秀丽,寺庙宏大壮观,是绵山最受游客喜爱的景点之一。
南华寺坐北朝南,面积超过300亩,主要由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楼、藏忠井和千手观音石刻等组成。
南华寺的佛教文化和陵阳文化是不可忽视的丰富文化遗产,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信仰文化与历史。
3、龙舟山龙舟山是绵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峰峦叠嶂、巍峨壮观,有“华南奇观”之称。
龙舟山景区含有许多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风景秀丽的龙船峰,仿佛一艘巨大的龙舟漂浮在群山之间。
在这里您可以体验到华丽的云海、清爽的泉水,以及许多与神话、历史故事相关的文化景观。
4、金丝峡金丝峡风景区与南华寺风景区毗邻,地势险峻而奇特,为南岭山区的典型代表之一。
主要由山脉、河流和峡谷组成,云雾缭绕,风光旖旎。
游客除了观赏到奇妙的山川之美外,还可以对湖南省的地质特征进行深入了解,穿行于金丝峡的瀑布、激流中,感受不同的刺激快感。
山西绵山简介

山西绵山简介山西绵山,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是太行山脉的一部分,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石灰岩地貌。
绵山南北长约15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绵山地势起伏,山峰叠嶂,沟壑纵横,景色秀美,被誉为“北方的桂林”。
绵山的自然风光十分壮观,山峰陡峭,峰峦叠嶂,山势雄伟。
绵山最高峰是海拔2170米的绵山大峰,是山西省的第二高峰。
绵山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白云洞、仙人洞、玉峰寺、长春洞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历史背景。
绵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是山西省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山上的森林资源丰富,有多种珍贵的树种,如油松、云杉、红松、马尾松等。
绵山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绵山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随着历史的演变,这里曾是许多朝代的重要军事要塞和行政中心,如春秋时期的晋国、战国时期的赵国、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等。
这些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如绵山石窟、玉峰寺、龙泉寺、五台山等,都是绵山独特的文化景观。
绵山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绵山的气候条件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这里的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同时还有畜牧业和林业。
绵山的农产品以绿色、有机、天然而闻名,如绵山茶、绵山核桃、绵山蜜桃、绵山蜜柚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绵山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尤其是夏季和秋季,成为避暑和赏秋的好去处。
绵山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民俗风情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绵山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山西绵山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它既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值得人们探索和发现的地方。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西绵山将成为一个更加美丽、繁荣和富有活力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山系列旅游文化一、绵山旅游概述绵山,亦名介山,因2600年前介子推偕母隐居而名。
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寒食)节发源地,举世公认的“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国家AAAA 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75平方公里,现有14大游览区,360余个景点,可组成寒食清明文化游、佛教文化游、道教文化游、军事养生文化游、休闲山水自然游等五至七日游格局。
龙头寺景区,李唐文化浏览区。
龙脊岭游览区,养生源有彭祖养生洞等十二个,为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地;唐营,国内唯一留存的古营。
李姑岩,唐太宗御妹修行地。
蜂房泉,为天下绝无仅有的悬泉。
大罗宫被誉为天下第一道观,在此朝拜道家最高之神“三无-——无名天尊、无形天尊、无上元君”,有祷必从。
天桥洞神宫,为唐太宗李世民敕修。
一斗泉洞真宫,唐高宗李治敕修。
朱家凹,朱元璋之父朱五四修行处,朱明王朝发祥地。
千年古刹云峰寺,为汉人成佛第一人田志超道场;县鸾大师弘法地,净土宗祖庭。
正果寺内奉12尊真身舍利,被专家称为世界奇迹。
栖贤谷九曲一线天,为当年介子推归隐之路。
介公岭上有介公墓,介神庙是中国最大的石窟寺庙。
水涛沟,十里画廊,瀑布成群。
古藤谷,绵山珍果园,为北方罕见的原始生态旅游区。
绵山四季宜游,春日山花烂漫,夏日舒爽天堂,秋日满山枫叶,冬日银装素裹。
游绵山,特色民俗活动挂祥铃、挂云牌、挂灯,为中华绝技。
每逢夜晚,游客可观赏绵山乐团历史、宫廷、宗教、民族、民间歌舞等文艺表演。
还可免费观赏景区内的古天文灯图。
绵山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齐全,现有悬崖星级宾馆6座,中高档餐厅7个。
住在悬崖上,吃在崖沟边,行在云雾中,是绵山旅游的最大特色。
绵山交通设施完善,旅游车辆齐备,停车场地充裕,导游服务优良。
高层游览,均有缆车或电梯提供服务。
绵山,位于山西中部,毗邻平遥古城和王家大院,是北京至西安旅游黄金走廊的中心和枢纽,北距太原137公里,南至临汾125公里。
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108国道从绵山脚下通过,交通便捷,往返方便。
二、绵山是寒食清明节发源地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受晋献公宠妾郦姬陷害,被逼流亡十九年。
大夫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在粮尽食绝时,毅然割股奉君。
重耳复国为君(晋文公)后,大肆封赏随亡功臣,介子推功不言禄,偕母隐居绵山。
晋文公悔悟,亲往绵山寻贤不获,放火焚山欲逼其出,介子推母子守志不出,被焚死在大柳树下。
晋文公追念贤臣,下令在其忌日全国禁烟冷食,形成寒食节。
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率群臣在绵山祭拜贤臣介子推,看到被烧死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他触景生情,想起介子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您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便把此日定为“清明节”,封老柳树为“清明柳”。
从此,绵山成为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
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在第三届清明(寒食)文化论坛所言:绵山是清明寒食节的原点,也是清明寒食文化的源头。
在绵山,清明寒食节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确切的,非常清晰,这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是非常少有的。
三、绵山开发概况绵山,也称绵上,因春秋晋国大夫介之推功不言禄隐居被焚于此,成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纪念性节日——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
2600年来,绵山几度辉煌。
但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两度焚毁和解放后遭“文革”破坏,绝大多数寺庙和文物狼藉一片,每年游人不足一万。
三佳集团是乘改革开放春风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成为大型中外合资企业。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经考察,认识到旅游是前景远大和效益可观的朝阳产业,开发绵山既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为介休留下一片蓝天碧水。
于是,董事长闫吉英决定独家投资开发绵山。
介休市委、市政府给予坚决支持,出台了相关决定和决议,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确定了“绵山风景区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都是国家资源,均属国家所有”的原则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方针,坚定了我公司开发绵山的决心。
因此,使绵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由民营经济开发旅游产业的先例。
绵山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开发恢复了14个游览区、400个景点,形成了5日游的格局。
配套完善了公路交通、通讯电力、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自从2000年5月1日开放以来,每年黄金周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均列全省各大景区前列,2009年接待游客75万次,综合效益达到1亿元。
四、寒食清明文化在绵山的现代传承绵山开发以来,为使游人实地感悟寒食清明文化,恢复了栖贤谷、介公墓、介神庙等寒食清明文化历史遗迹,新建了叶剑英元帅论绵山、介子推母子塑像、《左传》介子推不言禄石刻、清明寒食书法碑苑、介子推十六字箴言文化柱、寒食清明祭祀展厅等文化景点,挖掘推出了寒食食品系列宴席、寒食清明娱乐活动等特色旅游项目,使寒食清明文化得到了完整、系统、全面的展现。
2008年,国务院将清明(寒食)节法定为新增的第一个传统假日,也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山西省委省政府在绵山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绵山被授予“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
同时举办了寒食清明文化论坛。
2009年4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山西省委、省政府在绵山联合主办了“第二届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以及第二届寒食清明文化论坛,同时举行了由冯骥才先生主编的《绵山神佛造像》首发式。
2010年4月由中国文联、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中邮集团总公司、中国民协、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明办、山西省文联、山西省侨联、山西广播电视台、晋中市委、市政府、介休市委、市政府和绵山风景区举办了第三届寒食清明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精彩纷呈,以“走进清明源地,体验清明文化”为主题,通过论坛研讨、公祭、展览、邮票发行、文艺演出、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清明节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传承和推广了清明节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2011年3月31日至4月4日,山西省介休绵山风景区成功举办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我们的节日——清明”文化节。
4月1日绵山进行隆重的开幕式,观看绵山特色清明文艺表演。
随即进行为期三天的“海峡两岸文化论坛”,由民进中央主席、副主席、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副主席,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部分港澳台嘉宾以及国台办、中央文明办、中央统战部、中国文联、山西省、晋中市等100多位领导和学者参与。
2012年4月1日第五届清明(寒食)文化节在山西介休绵山开幕,本次文化节为期15天,包括绵山对话、绵山论坛会等研讨会,同时还将包括清明节祭扫、风筝表演、秋千表演、寒食展销、绿色踏青等各种各样极具清明风俗特色的群众活动。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以“孝慈文化与道德复兴”为主题的绵山对话于4月1日如期举行,嘉宾包括许嘉璐、叶小文和李汉秋等知名人士,整个对话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主持。
2012年绵山文化节寒食(清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研究历史、民俗、伦理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岸四地学者共聚一堂,共同研讨寒食文化。
开幕式在景区新投入使用的换乘中心广场举行,同时举行介子推公祭大典暨介子推铜像揭幕。
市长王怀民和部分省领导出席开幕式。
2013年4月3日清明寒食文化之乡介休绵山在恢宏庄重的气氛中举行了第六届寒食清明文化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由祭文、祭品、祭舞和祭拜四部分组成。
王云虎副总代表景区负责人向介公先贤虔诚朝拜表达了追思。
省地市三级媒体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2013年介休绵山慈孝文化周”于6月24日在绵山风景区开幕。
本届文化周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共介休市委、介休市人民政府、中国民主促进会山西省委员会社会服务部、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华拓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承办。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赵德润等50余名嘉宾出席活动,并有海内外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学术讨论。
本届慈孝文化周”活动主要内容为:绵山慈孝文化周”开幕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展演、成立慈孝文化研究院、“慈孝之都”座谈会、慈孝文化国学公开课和慈孝文化学术研讨会。
五、绵山十四大游览区介绍龙头寺:因唐太宗礼佛双龙显灵而名。
现有秦王李世民梦关帝授兵书、108条白龙助唐军、唐太宗礼佛回銮赋诗遗迹等二十余处景点。
游明道坛,阅大道碑,感悟绵山立山之本和开发宗旨。
龙门石牌楼雄踞要隘,造型精美,为绵山标志性建筑之一。
此处还是观落日、晚霞、云海的绝妙去处,拍照留影,美不胜收。
龙脊岭:因位居双龙交汇背脊而名。
岭上有介子推母子雕像、唐营遗址、高僧高道修行洞、养生园等二十余处景点。
介之推母子巨型雕像,为绵山暨介休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唐营为秦王李世民征战所留。
养生园存留彭祖、陈抟等十余处修行洞,古今帝王将相等养生碑刻数十通。
此处气候独特,四季如春,是冬季旅游的最佳去处。
李姑岩:因贞观十五年(641)春,太宗御妹李姑随太宗绵山礼佛,感悟绵山神佛屡显灵应,护佑奠定大唐基业,便在此结庐,修炼成真而得名。
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寺庙如皇宫,庙内雕塑为唐代遗物。
介休民谚:“游绵山,千游岩,万游岩,不能不去李姑岩”,足见此处是绵山旅游的一大亮点。
圣乳泉:又名石乳泉、母奶头,是一处罕见的悬泉奇观。
在高约100余米,宽180余米的悬崖上,悬垂着数十对苔藓茸结的石乳,常年滴水如珍珠断线,滴落池中叮咚作响,清康熙年间介休名士梁锡珩曾用“山水清音壁上琴”来状写。
还有望峰门、五龙朝母殿、四海龙王殿、三皇阁、五岳殿、妈祖殿、圣母殿等景点。
大罗宫:在开元十一年(732)唐玄宗敕修遗址上,依山恢复为十三层,高110米,总面积30000余平米的大型道教建筑群,有“山西布达拉宫”美誉,原全国道协会长闵智廷生前题词“天下第一道观”。
内供从道家最高神灵“三无”到民间诸神。
白云庵内唐代《金刚经》石刻,更为稀世文物。
殿内布画、汉白玉石刻《道德经》及藏经阁,都创全国之最。
天桥:此处为长300余米,宽不足1米的云中栈道。
上离山顶200余米,高出云表;下距沟底300余米,悬于半空。
多云天气漫步桥头,人从桥上过,云在脚下涌,平步青云,飘飘欲仙。
回头望柏龙、兔桥等景观神奇,更有中国最险绝的军事要塞石勒寨和唐太宗李世民为感恩太上老君所建的洞神宫。
一斗泉:此处传说元始天尊为解绵山之旱而借东海水滴形成一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