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海探航”中鼓浪前行

合集下载

“教海探航”:想说离你不容易

“教海探航”:想说离你不容易

“教海探航”:想说离你不容易作者:乔新来源:《江苏教育》2008年第16期本人从踏上“探航”之路起到现在,先后有两次离开教育战线到其他部门的机会和一次离开基层学校到教育局机关工作的机会。

可以说。

每次都是“教海探航”惹的“祸”,每次又都是“教海探航”把我从游想遐思中“拉”了回来。

我常常扪心自问:本人潜滋暗长的“专业思想”缘何而生?挥之不去的“教育情结”从何而来?思来想去,固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还得归因于“教海探航”。

第一次离开教育战线的机会是在1996年。

那年,本人撰写的论文《注重“写前读”》获得了“教海探航”一等奖,并应邀赴东台参加颁奖活动。

回来后不久,我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就派人与我联系,希望我能到计生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

起初我感到惊讶:计生委的领导怎么会知晓我这样的无名小卒?后来经正面交谈后方知,计生委的一位领导的家属就在我们学校,这位热心的同事得知我在“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获奖,就竭力向其丈夫推荐。

当时我年纪轻,对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只知道自己对眼前的教育工作颇为钟情,更何况刚刚在省教育报刊社举办的最具权威的赛事中获奖!所以我婉言谢绝了。

就这样,我第一次与“跳槽”擦肩而过。

第二次离开教育战线的机会是在2002年初。

鉴于我在教育科研中取得的成绩,1998年底,市教育主管部门直接下调令让我到教育局办公室担任秘书。

我想,到教育局机关也没有脱离教育战线,毕竟还有机会更广泛地接触、了解各类教育。

所以我服从了上级的安排,离开了教育基层,离开了火热的校园,离开了活泼可爱的孩子,开始接触大量的枯燥的文字。

尽管如此,我对“教海探海”的感情依然不减,在从事文秘工作之余,依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特别关注小学语文改革的动态。

在教育局的四年多中,我又写了《指导学生学会“外储式学习”》、《适度模糊:语文教学的应有情怀》等文章,并在“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连续获得一等奖(2001年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由于本人能够较好地完成公文写作任务,并且连续在“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的表现,因而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在教学与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

在教学与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

在教学与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22岁那年,一个金秋的早晨,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老师跨进了一间教室的大门。

“老师好!”一声发自心底的问候整齐而又响亮,教室里齐刷刷地站立50多名天真活泼的初中生。

几十双眼睛瞳孔都闪烁着太阳的光泽,透出着兴奋和热情,如夏夜长空的星辰一般灿烂美丽。

二十年了,那红人时时在我心中闪烁,激励我无怨无悔地一路前行。

(一)憧憬与努力相随那是1988年的秋天,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憧憬,带着好奇踏上了祖国西南边陲——云南大理,这原野美丽而神奇的土地。

学校安排我上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课,并担任高年级的班主任。

当我走上讲台的快要,看着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知道自己这一生将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

我暗下决心,爱就要爱得深,干就要干得好,当教师就要当一名敬重受学生爱戴的好同学。

初为人师的我和蔼可亲,但缺乏实践经验。

于是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传授,经常到课堂听课,也经常请同行的教师听自己的课,课后请他们作些指点,提些意见或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

教学之余,我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教学规律。

不到半个学期,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我的一堂汇报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数学老师受到了县教育局领导及各位听课老师的好评。

在第三中六举行的全县优质课大赛中,我执教的课文《出师表》获得一等奖,随后并被挑选教育局县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参加全州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后来居上获得了一等奖。

在全省中考中,我任教的两个班语文取得了全县的优异成绩,创下了全校的历史纪录,受到了县教育局当涂县文化局人民政府的嘉奖。

茶余饭后、闲暇闲时我笔耕不辍,不时有散文、诗歌在《大理报》上发表,县中波也经常广播稿件我写的稿件,从而引来了上级部门的关注。

1991年8月的一天,我得到得到了两个出乎预料的喜讯:县委办公室、县地方税务局的领导先后找我谈话,准备调我到县委或县广播电视局工作,征求我的意见。

我受宠若惊,坦诚地对他们说:“换新一个岗位不一定适合我,我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孩子……”就这样,婉言谢绝了。

我与“教海领航”的不解之缘

我与“教海领航”的不解之缘

责任编辑靖裕思E-mail:jysjsjy@每一个不曾探航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题记“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

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

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

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这是首届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袁隆平先生的上榜辞。

其实,“教海探航”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的专家们把闪亮的舞台交给我们这些稚嫩的“水手”,允许我们失败,放大我们的成功,只期望我们成长得更快更好。

“水手”的价值还在于薪火传递,让更多的人解读“教海探航”的“密码”,追寻“教海探航”的“意义”,享受“教海探航”的“芬芳”。

真有那么一些“水手”,竟然用他们的思想与行动悄悄影响了“教海探航”乘风破浪、向前发展的“结构性变化”,非常幸运的是,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密谋:“光棍节”的激情澎湃“如果再次‘入围’(当年的规则是二等奖及以上),我要到无人的海边尽情地高歌一曲!”2007年暑期在南通参加培训的我恰好与淮安市实验小学高会洲副校长住在一个房间,我们很自然地聊到“教海探航”———因为2007年“教海探航”的颁奖大会就在淮安实小举办。

“那不如到淮安实小‘教海探航’颁奖会的舞台上唱喽!”高校长微笑着说。

本是玩笑,后来竟变成了事实———“追逐风,追逐太阳,在人我与“教海领航”的不解之缘/穆传慧穆传慧,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长三角地区教科研优秀个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省青年教师新秀,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首批“杰出水手奖”获得者,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论文《寻求教学假象的教育意蕴》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提出“理趣数学”的教学主张,并逐渐形成“亲和、简朴、灵动、智慧”的教学风格。

近年来,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作讲座或主持教育教学活动200余场次。

我的『教海探航』故事

我的『教海探航』故事

我的『教海探航』故事
张洪鸣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
【年(卷),期】2013(000)010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张洪鸣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探航,探航……——江苏省2007年“教海探航·一品梅杯”征文颁奖系列活动在淮安举行 [J], 姚亮;朱从卫
2.“教海探航”与区域教师队伍成长——基于“教海探航”中的“连云港现象”的分析 [J], 孙焱
3.教海探航扬帆前行——第28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活动在南通市通州区举行 [J], 徐佩佩
4.“教海探航”征文故事 [J], 高本大
5.探航教海聚水乡共话改革展新天——’2000“森达杯·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剪影 [J], 陈小平;陈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海探航”——小学语文教师也风流

“教海探航”——小学语文教师也风流

“教海探航”——小学语文教师也风流作者:徐晓思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0年第12期摘要:本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亲身经历;语文教师;成长之路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82-002【前言】课堂有效、高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课堂教学如何回归育人本真,关键在于变。

如何很好地变革课堂,我们要进行哲学的思考。

变,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换。

质变,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讲述“笨人吃饼”的故事,说明:没有一定的量的变化,质变就不会发生。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我的教学探索到参加“教海探航”获奖,就是我追寻课堂教学改革,由量变到质变的开始的。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探求,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攀登,不断走进新的境界,或者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升华,才有我多次参加“教海探航”获奖的风流。

【讲述】在村小教书,时值1975年至1988年,村小办学条件差,各种信息也闭塞,没有书刊报可供学习,没有电话与外界联络,没有更多的人可以沟通信息,学校小我们也没有出去学习的机会,教育的形势靠校长开会回来传达,除此就是在三尺讲台埋头拉车。

假期还要回到生产队完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劳动任务,想挤点儿时间读书和练笔是不容易的,难有机会写文章参赛,投几次稿也是泥牛入海。

1989年调入乡镇中心小学后,才接触了一些报刊杂志,如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等。

有一天,我看到一则征文启事,具体报刊记不得了,征文内容要求大概是关于语文教学的讨论,我也写了一篇寄了去,好久没有回音,我也忘记了。

有一天收到一本书,是关于语文教学征文的获奖作品集,当然没有我,但我如获至宝,真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读起来。

“教海探航”: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超导磁体”——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教师团队建设为例

“教海探航”: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超导磁体”——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教师团队建设为例

“教海探航”:学校教师团队建设的“超导磁体”———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教师团队建设为例/朱国忠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举办的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活动,在推动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30年来,“教海探航”在发展教师团队的“集体智商”以及“整体素养”方面,功效尤其显著。

完全可以说,“教海探航”为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FAST 模型”“智识生成线”以及跨越式发展的“五大神器”。

一、“教海探航”为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FAST 模型”“教海探航”不仅提供了论文写作、评奖、分享的平台,还为教师团队提供了最优化发展的“FAST 模型”。

“FAST 模型”,通过成熟的“四步走”程序,引导教师实现看得见的成长。

1.聚焦问题显价值(Focuson Problems )。

“教海探航”每一年都要提前发布征文主题,指引选题方向。

这种方向性的引领,聚焦教育的核心问题,凸显教学的主要旨趣。

尤其是最近几年,“教海探航”高举“苏派教育”的旗帜,探寻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为教师团队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笔者所在的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的教师团队正是通过“三明”小程序,获得了良好的方向感:明确问题,初定“探航”的基本方向;澄清价值,选出“探航”的第一难题;明晰目标,突出“探航”选题的价值定位。

2.整合方案重实效(Aggregate Methods )。

“教海探航”所关注的不只是终端的获奖论文,其更关注的是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的策略。

多年来,主办方江苏教育报刊总社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征文写作培训活动,让相关专家与获奖选手和众多一线教师面对面,将精心萃取的“探航”征文秘诀公开于众。

这些“探航”秘诀包括了选题来源、阅读积累、研究方法、框架搭建、文题打磨等多个方面。

其实,上述写作秘诀描绘了征文写作的完整流程,也就为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一整套非常实用的方案。

3.精选教法做引导(Select Instructions )。

新时代·东山再起航——第30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大会暨苏派与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新时代·东山再起航——第30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大会暨苏派与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018年11月18日,第30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大会暨苏派与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苏州市吴中区开幕,同期举行了“教海探航”征文竞赛30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讨活动。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在“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仪式上对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他希望广大教师能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以新30年为再出发,进一步光大“教海探航”精神,共同创造“新时代”中国教育新境界。

本届“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共收到稿件3万余篇,经评委会3轮认真评审,最终评出特等奖10篇、一等奖211篇、二等奖408篇、三等奖456篇,21所学校获优秀团队奖,30位教师获杰出水手奖,10位教师获年度新人奖,11位教师获感动人物奖,11个市、县(市、区)获先进集体奖,15人获特别荣誉奖。

来自省内外的1200余位教师参加了在吴中举行的现场活动。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孙双金、王崧舟、华应龙、贲友林等省内外18位名师执教观摩课并讲学,39位获奖教师代表执教同题课。

(江教报道)——第30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大会暨苏派与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掠影(1)颁发“特别荣誉奖”“教海探航”30年,是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贴心为全省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30年。

30年来,先后有近百万人次教师参加“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总共有12162篇论文获奖。

“教海探航”获奖者中,走出了特级教师454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9人,正高级教师70人。

30年一路走来,“教海探航”已成为全省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为各地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在“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活动30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讨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充分肯定“教海探航”30年来与教师同行,引导教师做个思想者,通天接地达人;引导教师做个行者,行真积善向美;引导教师做个梦想家,聚精定气凝神。

他指出,30年的深耕细作与创新拓展,“教海探航”已经成为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成为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一程山水一程歌——我的“教海探航”之梦

一程山水一程歌——我的“教海探航”之梦
从 我 的梦 中溜走 。但 是 , 冥冥 之 中 , 我却 预 感 , 我们 今
有充 满 智 慧 的 美妙 对话 … …是 你 ,让 我 们 的缘 分 越 来 越 深 了 ; 你 , 我 在 星辉 斑 斓 里 放 歌 , 是 让 幸福 地 圆
梦 …… 追 梦 : 青 草 更 青 处 漫 溯 … … 向
难 忘那 个 1 1月的秋 目, 你 的邀请 , 应 我来 到了 建
不 期 的相 遇 . 却 走进 了我 的教 育之 梦。 你 相识 , 梦开 始
的地 方 ; 知 , 里 几 度 相 拥 ; 守 , 到 地 老 天 荒 相 梦 相 梦
寻梦 : 撑一支 长 篙… …
湖 县实 验小 学 。在 这 里 , 许 多你 的 有
随着 工作 经验 的增长 , 我的论 文 开始在 省 市许 多教 育 教 学征 文活动 中获 奖 , 也开 始有 一 些论 文 出现 在报 刊
慧 的《 半截 蜡烛 》 的教 学 场景 , 旧记得 于 永正 老师 字 依
正 腔 圆的弹 唱 , 旧记得 江苏 教 育报刊 社 众 多领 导编 依
辑 为了活 动顺利 开展 的忙碌 身 影… … 真 的 感谢 你 , 我深 刻 地 体 会 到 “ 海 探 航 ” 让 教 不
脸 ,顿 时 我被 一份 激 荡 的 心情 鼓 舞 。
当晚 的聚 会 更 是 给 我 留 下 了深 刻 的 印 象 。晚餐 过 后 , 同学科 的老 坐 满 币
航 ” 的征 文活 动 就 常 常 出现 在 我翻 阅 的教 育 刊物 中 , 轻 地 翻动 杂 志 , 轻 视线 总 在获 奖 名 单 上停 留 ,一 切显
得 周益 民 老 师 洗 练 的 语 言 和 充 满 智
起 勇气 向你投 出寻 梦 的信 函 , 总在最 后 的 时亥 缩 回 却 I 了手 。一 个青 年 的身影 , 就这 样 , 站在 你 的不远 处 , 不 敢 去试探 , 不敢 去 靠近 , 一切 那 么遥 不可及 , 一切 那么 神秘 莫测 。我的 “ 海探 航 ” 教 之梦 就这 样 酝酿芬 芳 。 辛 勤 的 日子 总 是流 逝 得 很快 , 5年 、 过去 了 , 8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求新原则:避免人云亦云
2.求小原则:避免大而不当
3.求实原则:避免故弄玄虚 课堂里的故事 课堂里的精彩 课堂里的喜悦 课堂里的问题 课堂里的困惑 对课堂的思考
关注课堂
三、怎样写?—(方法)
(一)在课堂中收集论据
(二)在思考中整理结构
(三)在学习中丰润积淀 (四)在交流中分享重组 (五)在修改中梳理整合 (六)在斟酌后确定标题
结束的话: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 ——陈继儒《小窗幽记》
一起探询,一起思考,一起收获,一起分享 ……
在“教海探航”中鼓浪前行
我的体会
我的体会
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走向推动区域教育的高位发展
从“苏派”教育的传承、总结、推广,走向“苏派”教 育与其他地区、其他流派的交流、融合、创新
我的体会
我的体会
我的体会
我的体会
我有收获
一、写什么?
二、怎么写?
一、写什么?—(选题) 只有鲜鱼才可以清蒸
(六)在斟酌后确定标题


特点: 聚焦、浓缩 要求: 惹眼、哲理 来源: 诗句、对联、流行元素(电影、 歌曲、网络语言、热门词汇等)
(六)在斟酌后确定标题
张冠李戴式:《黄金分割下的语文教学》
高深莫测式:《博弈理论在数学教学上的价值
大海捞珍式: 从报刊中借鉴他人、寻找一个亮点定研究方向。
绝地反省式:《从儿童立场谈备课改革》
猪肚:论文本体的内容与组织 多维视角 前后一致
逐层推进
豹尾:论文结尾的功能与表达 结构上:首尾呼应、前后圆融。 内容上:提升观点,卒章显志。
(三)在学习中丰润积淀
读一些教育教学杂志; 读一些综合类的或其他学科的教育杂志; 读一些精选的理论书籍; 读一些杂书、杂文、杂报; 看一点广告、电视,听一点歌曲、音乐; 参加读书班,网络研讨; 交一些热爱教育、生活的朋友; 有一点情趣爱好; „„
(一)在课堂中收集论据 论文材料收集流程图
论文写作的动机与设想 有明确的选题 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 重新审视选题或 选题方向 修改选题 进一步明确材料收集范围 收集符合选题需要的各种材料 完成材料收集,准备加工处理 明确选题 无明确选题 浏览文献,观察现场
(二)在思考中整理结构
文似看山不喜平
凤头:论文开头的体例与功能 从介绍问题背景导入 从阐明理论概念导入 从描述具体事例导入
一、写什么?—(选题) 只有鲜鱼才可以清蒸 3.从听评课的感悟中选题
做教学智慧的贩子,让课堂浸润我们的智慧。
一、写什么?—(选题) 只有鲜鱼才可以清蒸
4.从学习的启示中选题
一、写什么?—(选题) 只有鲜鱼才可以清蒸 5.从课题研究的提炼中选题
丰富储备,内化行为,积累素材。
一、写什么?—(选题) 只有鲜鱼才可以清蒸
流行语式:《正能量,你来个“能量的平衡”》
(六)在斟酌后确定标题
2013年“教海探航”特等奖题目
•以言成事:教师话语的自觉追求 •伟大的错觉与美妙的享受 •准变量思维:赋予儿童代数思维生长的力量 •“缓存知识”:创生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资源 •一本期刊垫高一支团队 •整体思维:基于语境视角的阅读教学内容研制策略 •探索性活动情境策划:让儿童深深卷入语文学习的涡流 •澄明之境:复原汉字的本来面目 •模型思想的数学价值与培养策略 •从“适切移植”到“自我创作”的思维蜕变
1.从教学的时尚话题选题
2.从教学的出彩处选题
3.从听评课的感悟中选题
4.从学习的启示中选题
5.从课题研究的提炼中选题
一、写什么?—(选题) 只有鲜鱼才可以清蒸 1.从教学的时尚话题选题
聚焦教学的难点、焦点、热点话题。
一、写什么?—(选题) 只有鲜鱼才可以清蒸 2.从教学的出彩处选题
触摸活生生的课堂,寻找言真意切创作素材。
(四)在交流中分享重组

பைடு நூலகம்


心怀感恩 心怀欣赏 心怀思辨 心怀思考 心怀真诚
(五)在修改中梳理整合
案例: 《综合—不仅仅是总和》
观察篇----“被总和”的“综合版块”教学 一、无的放矢----教学目标不清 二、鼓脑争头----教学内容零散 三、隔靴搔痒----教学主体不明 探行篇----“结构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一、实践思考----重视“结构性” 1. 确定菜系----清晰的教学主线 2. 一菜一品----鲜明的板块特点 3. 煎炒煮炸----精准的细节雕琢 二、效果提升---- 达成“功能性” 1.学生的语言输出----顺势而为 A.搭建支架,让学生的语言输出更准确 B.范本展示,让学生的语言输出更丰满 C.思维驱动,让学生的语言输出更灵动 2.学生的书面输出----表里相济 3.学生的情感输出----长虑顾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