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生态系统发展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草地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的影响

草地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的影响

草地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扰动,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从农业、畜牧业、采矿和城市化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业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农业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利用方式之一,但如今,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草地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大规模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质量恶化,大面积的单一作物种植使得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长期的过度耕作、过度灌溉和过度放牧,更是加速了草原退化的过程。

二、畜牧业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草原是重要的牧区,畜牧业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植被退化,出现大量的荒漠化区域。

同时,畜牧业的废弃物会严重污染当地水源系统,影响河流的水质,危害当地生物多样性。

三、采矿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矿是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直接破坏。

开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会导致大量钻探、挖掘和爆破,破坏土壤和植被,极大地扰动了草地生态系统。

此外,采矿还会加剧土地沙化、水源水质恶化等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四、城市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扩张不断消耗着草地生态系统。

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开发和商业用途,草地植被逐渐下降,湖泊干涸、水源激增亦是影响之一。

同时,城市区域中大量排放物质,会污染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空气和水资源,危害当地生物多样性。

总结草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但人类活动却对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草地生态系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尽最大努力保护这一重要的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管理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管理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管理草地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其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它不仅是动物的栖息地,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草地的生态系统功能丰富,除了提供了牧草、草籽以外,它还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如保水、减排、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然而,草地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过度放牧、过度开采、气候变化等。

本文将探讨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管理。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草地生态系统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多功能。

1. 生产牧草和草籽草地是海拔较高和干旱地区的主要生产区域。

挂牛耳、百草油、羊茅、燕麦、苜蓿和牧草等是草地植物的代表种类。

这些植物提供了牲畜的主要饲料,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在草籽、绿肥和天然草毯的生产中。

2. 保持土壤水分草地的地下茎和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在降雨过后短时间内增加水的渗透能力。

它们还通过蓄水功能,用于较长时期的干旱和地下水资源的储存。

草地不仅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而且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发生。

当暴雨来临时,草地可以吸收和保留水分,减少土壤流失和洪水形成的可能性。

3. 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地生物系通常由一大群可在同一生境中繁衍生息的物种组成。

这些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维护草地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草地生物群落除了由商业性用途的动物组成外,草地本身仍然容纳着很多竞争优势较弱的栖息的野生物种。

4. 改善空气质量草地叶面积广阔,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和吸收污染物的功能。

他们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并释放氧气到大气中,从而有助于净化空气。

此外,草地的土地能够降低环境中的氮和硫化合物,从而减少排放物的累积,生成化学污染物时的固定、转换和降解。

草地管理草地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

许多农民和牧民利用草地来赚取生计,而草地也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因此,在管理草地时,必须平衡经济利益和生态保护。

1. 合理放牧合理的放牧可以提高草地的生产力,而过度放牧则会破坏草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研究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研究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研究草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人类社会中,草地生态环境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研究成为重要的课题。

一、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1.保持地球环境平衡
草地是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生态系统,有助于保持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稳定。

同时,草地也是保持水循环的重要板块,保证水资源的稳定供给。

2.维护物种多样性
草地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占地广阔,昆虫、鸟类和露天动物都是草地原住民。

草地已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

3.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
草地具有水土保持、防止土地侵蚀、提供水资源、土壤保持、
肥料保持、防止风蚀等诸多生态服务,这些服务是维持生态平衡
所必需的。

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1.制定管理计划
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基础之上,需要编制
科学、全面的管理计划来确保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有序实施,达到最佳保护效果。

2.拓宽人们的观念
草地生态系统保护需要我们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防止人类的
生产和开发活动在巨大的效益面前忽视环境的损害,治理草地生
态恶化的意识应在人们的意识中高度重视并坚定不移地推进。

3.加强科学研究
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复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和不断的科研支持。

要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发现不利影响因素,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研究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正确对待和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

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草原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

草原生态系统涵盖了广大的荒漠、草原、山地草甸等生态类型。

草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宝库,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安身立命之地,保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和恶劣的自然条件,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及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草原生态系统的意义和价值草原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是降低全球气候变化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1. 保持生态平衡草原生态系统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保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土地中的水分,影响水循环和降雨,维持气候稳定,并使沙漠化和水循环达到平衡状态。

2. 改善土壤质量草原的根系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有助于在干旱地区增加土壤里丰富的有机质之间的空隙,增强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改善干旱和半干旱的环境。

3. 提高生产力草原土地并不会受到干旱、水分不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草原高效的生产力,可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生产力和动力源。

草原上的天然草种也可以作为食品和养生保健品的原材料。

4. 支撑生态工程草原地区是水源地、造林区、水土保持区、荒漠化治理区等重要山地地区之一。

草地在一年中都有生长,有利于保持山地环境的稳定,从而减少自然灾害。

二、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和威胁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很多,包括气候变化、超耕地、过度放牧、采伐野生动植物、人类扰乱等因素。

这些因素不仅使草原植被受到破坏,而且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系统失衡,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 土地退化由于过度放牧、超耕地和采伐野生动植物等因素,草原的土地开始逐渐退化。

土地中的水、气、养分等资源耗尽,无法支持健康的自然生境。

这种土地退化对其它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生态系统的水循环是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地退化原因及防治策略

草地退化原因及防治策略

草地退化原因及防治策略草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土壤和水资源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草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一、草地退化的原因1.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放牧动物过多过密,长时间的踩踏和过度啃食使草地无法恢复生长,导致其退化。

2. 土地过度利用过度利用土地会使土壤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草地的生长。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也会对草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水资源枯竭水资源的不足是草地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地区面临水资源的枯竭,导致草地无法正常生长。

二、草地退化的防治策略1. 合理管理放牧合理管理放牧是防止草地退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实行合理的放牧方案,如轮牧、合理草场留牧期等,有助于草地的恢复和保护。

2. 实施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是关键。

通过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设有效的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保护草地生态系统。

3. 促进土壤保护与改良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草地的生长能力。

采取措施包括有机肥的使用、控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合理的耕作方式等。

4. 种植本地植物物种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选取适应性强、生长能力优良的本地植物物种进行种植,可以增加草地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草地的恢复能力。

5. 加强宣传教育与监管加强对草地退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草地资源。

同时,加强监管措施,对违规放牧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结语:草地退化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带来负面影响。

通过合理管理放牧、实施水资源管理、促进土壤保护与改良、种植本地植物物种以及加强宣传教育与监管,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草地退化问题,保护好我们宝贵的草地资源。

让我们共同关注并共同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在防止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在防止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在防止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草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药材,还能够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草地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草原、荒漠、高山等多种类型。

这些草地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草地生态系统在防止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草地生态系统在防止水土流失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草地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
草地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将土壤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防止其被水流冲走。

草地根系的发达程度与草地生长的时间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在干旱地区,草地的根系往往更加发达,能够更好地固定土壤。

2. 草地的覆盖能够减缓水流速度
草地的覆盖能够减缓水流速度,使得水流不再猛烈冲击土壤,从而减少了土壤被冲走的可能性。

此外,草地的覆盖还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

3. 草地能够吸收雨水
草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能够吸收雨水,并将其转化为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

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养分,还能够减缓水流速度,从而防止水土流失。

4. 草地能够改善土壤结构
草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能够通过根系和落叶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肥力。

这些改善措施不仅能够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抗冲性,还能够减少水土流失。

总之,草地生态系统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护草地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还能够保障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保护措施,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

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

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草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广泛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其存在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命的繁衍至关重要。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草地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以下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本质与作用。

荒野时期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可追溯到数百年前,当时大片荒野存在于北美和其他洲际地区。

在这个时期,草地面积庞大,植被栖息区域广阔,动物种群数量繁盛。

当时的草地尚未受到过度开发和人类干扰,自然环境相对稳定。

到了欧洲殖民时期,大量西班牙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等欧洲人在北美和南美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开始向大草原地带猎捕野生动物和放牧牲畜。

随着欧洲人口的增加和殖民活动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活动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转。

工业革命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的能源需求急剧增加,化石燃料成为主流。

这个时期人们使用煤炭来驱动大量机械设备,大规模砍伐森林、轻轨道交通运输、城市化、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草原面积越来越小,大草原地域逐渐消失,并且种植了新的作物。

这样一来,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物种因此处于了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

现代草地在现代,随着人类认识到生态平衡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采用各种方法来恢复扰动的草地生态系统。

现代的草地管理补救措施是有针对性的,当然它也包括取得了良好成果的研究方法,专业的诊断工具和治理方法。

现在使用的恢复草地的方案包括种子来源的保护、杂草的管制和植被的控制。

这些法案旨在帮助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维持生态平衡,从而防止更多物种面临濒临灭绝的威胁。

结论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荒野时期大草原灿烂美丽,但是随着人类的干扰,开发和破坏导致草地面积大幅缩小,物种濒临灭绝,生态平衡也遭到了破坏。

现代,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制定针对性措施帮助恢复生态平衡。

为了保护大自然,我们需要竭尽所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繁茂生态,为后代留下原生态美丽的大草原。

草地退化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策略

草地退化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策略

草地退化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策略一、草地退化的定义与类型草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维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过度利用、过放牧、过度开发、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草地覆盖度降低,草地质量下降,草地生产力减弱,草地退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草地退化大致分为自然退化和人为退化两种情况,主要类型包括:过度利用型、过度放牧型、过度破坏型、化学污染型等。

二、草地退化的环境问题1. 土地资源问题草地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土地资源,其退化直接影响着土地的质量,包括土层强度、肥力、持水能力、抗侵蚀能力等多个方面,因而草地生态退化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产生不良影响,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群落生态学问题草地退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异种植物的迅速生长,对原有的草地植物造成危害,影响到草地植物美观、生态平衡等各方面,甚至可能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毁灭。

3. 土壤侵蚀问题草地表面草皮的覆盖度降低会引起水土流失和风蚀,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侵蚀增强、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失调等问题,引起自然水资源、气候、土壤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三、草地退化治理的策略1. 建设保护区在草地退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建设保护区,禁止人为破坏、限制人口规模,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的原有栖息地。

2. 改进草地管护制度增加草地的管护力度,加大对过度放牧现象的打击,加强草原生态防御,增加草原生物土地等资源的整体保护。

3. 促进自然退化对于符合自然退化规律的草地,以人为干预为主,通过加强预防、控制饲养密度、增加营养成分等方法,让生物自然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

4. 科学治理制定科学规划,对退化的草地进行整体治理,不断提升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渐减少人工干预,实现草原恢复。

草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草地退化的问题一直都是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急需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理,并采取前瞻性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运转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地生态系统发展问题探讨
【摘 要】草原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大面积草场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
候、防风固沙、阻断沙尘暴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草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
基础,是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搞好草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建设和科学利用,
对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繁荣当地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建立国土优良生态环境系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草地畜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

1.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关注。其产生背景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并且从20世纪60、
70年代开始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苦果。伴随着人们对公
平和效率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和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解决更难的一些
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
目前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理解可持续发
展,形成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观。有着重从发展的社会属性理解可持续发展,有
着重从发展的经济属性理解可持续发展,有着重从发展的资源属性理解可持续发
展,也有从生态环境属性认识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
统工程,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可能单从某一方面的可持续而实现整体的可持续
发展,而必须是各子系统的互动促进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拥有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为3.3亿hm2,各省区草业资源丰富,类型多
样,特点各异。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牧草种类和牲畜品种及野生药用植物等生物
资源,且具有类型繁多、地域跨度大、物种多样性等资源优势,为今后大规模开
发利用草业资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空间。我国类型繁多的天然草地资
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主要服从了2个方面的地理规律,即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其中地带性规律是主要的,非地带性规律是次要的。非地带性是在地带性规律的
基础上发生和起作用的。因此,从总体来看,地带性规律是天然草地类型在空间
分布因式的函数式。
3.我国草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1草原普遍退化,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草地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资料,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以
来,人们对草地掠夺式利用和人为破坏,造成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生产力低下,
草地资源危机重重。目前总体上,我国草地已经利用过度,超载严重,这是导致
我国草地资源日益退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及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3.2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损失巨大
我国草地大部分处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给草地畜牧业
及当地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靠天养畜方式导致草地畜牧业防灾能力弱,抗灾
能力差。近些年,沙尘暴发生频率升高更与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密切相关,
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3.3草原畜牧业经济增长乏力
由于长期超载过牧,重用轻养,加之自然灾害频发,我国草地数量和质量不
断下降,其载畜能力大大降低,导致草畜矛盾加剧。草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
严重破坏畜牧业的再生产条件,草原畜牧业经济增长乏力。目前,我国草地畜牧
业的生产水平比较低,因此必须调整牧业布局,改变落后的放牧生产方式,以提
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缓解草畜矛盾,恢复草原生态。
4.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生态购买
通过国家购买生态,牧民实现致富;其初衷是政府收购生态建设的产品,既
帮助牧民脱贫致富,又确保生态建设产品的形成、巩固和转化利用;它以生态建
设成果(生态产品)为投资管理的重点,确保生态产品形成效率和转化利用速度,
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标志着从生态建设初始和过程要生态(效益)转为
向生态建设结果要生态(效益),从向计划和项目要生态(效益)转为向市场要
生态(效益),从向工程和技术要生态(效益)转为向制度和管理要生态(效益)。
4.2生态补偿
牧民既是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又是生态环境的直接受害者,如果不改变
对草地的这种掠夺式利用的方式,补偿不仅不能起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作用,
而且可能招致牧民扩大牲畜的规模,造成更大的草原生态破坏。
改变单纯的经济补偿,引导牧民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
起来。
发展舍饲牧业、实行禁牧、休牧、轮牧是近年来为达到目标采取的普遍手段,
但由于大多牧民经济上无投资能力,解决不了制约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草料
与饲料的缺乏,这些政策在现实中不但无法得到牧民真正的配合,相反还会遭到
牧民的消极抵抗,如牧民偷牧等,因而这种单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已经很难实行,
推行草原循环经济模式,在条件相对优势的地区发展饲料种植业、饲料加工业、
技术服务业等以牧业为核心的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以农养牧、以牧带工、以工补
农的自我补偿的循环经济模式。
4.3生态交易——牧权交易
所谓牧权交易就是在承认牧民草地使用权私有和草地有一定载畜量的前提
条件下,确立牧民合法的牲畜放牧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一样可以自由买卖。
通过放牧权许可证的交易,拥有草地的人可以不放牧,但却能靠放牧权许可证享
有收益;超载放牧者虽然超过自己草地承载量放牧,但却为购买别人的放牧权许
可证而支付了成本,这样国家通过控制总量、放开分量、分量交易的形式,抑制
由于牧民过牧草地超载造成的草地生态恶化问题。《青海省草原管理条例》第十
一条规定:已经取得草原承包经营权的承包人,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
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草原承包经营权。
4.4加大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2003年~2005年,国家共投资18369万元,下达青海退牧还草工程任务1360
万亩,占自治区草原总面积的37%。同时,自治区政府整合各渠道资金资源,使
财政、金融、社会资金形成合力,共投入资金13650万元,重点支持草原生态建
设后续产业发展。
(1)加强人工草地建设。针对禁牧封育后饲草严重短缺的问题,2003年~
2005年,自治区共投入5800万元扶持人工种草,每亩人工草地牧草种子补助20
元。三年累计扶持发展种植多年生牧草290万亩。全区人工草地发展迅速,总面
积达730多万亩。
(2)积极引导和扶持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针对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
的问题,2003年~2005年,自治区政府筹措资金3500万元用于棚圈、饲草加工
机械、家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饲草加工机械每台1500元,政府补助
70%,农户自筹30%;棚圈每平方米补助10元。
(3)为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2003年~2005年,自治区政
府筹措资金4350万元,启动了10万贫困户养羊工程。免费给每户贫困户提供1
只基础母羊(每只360元),帮助其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5.结语
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在区域生命支持系统中起了重要作用,当草地生态系
统服务在将来受到更大的压力而变得更稀缺时,青海如何保护脆弱的草地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青海的畜牧业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
必须树立国家生态安全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把青海草地生态与现代畜牧
业安全生产建设放在事关实现青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黄河全流域
生态平衡的重要地位,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斯日古楞,李志军.应用草原综合技术推进家庭牧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经济
质量和效益[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9):6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