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制作工艺
箫笛制作工艺流程

只因烘竹和撬竹是一个互相配套的过程,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边烘边撬。烘一部分,撬一部分,这部分撬好以后,再烘另一部分,然后再事撬好。这样就需要烘什者和撬竹者之间的配合和谐、协调。
经过烘、撬的竹材,要进行第二次选料。笛材选料的标准大致有以下几点:
(1)竹材内、外径是否都圆整。竹材的壁厚适合于做什么样的笛子(如:三孔D调竹笛,竹壁厚度一般在4.5至5.0mm左右。音调再低的笛子,竹壁要再厚一点,音调再高的笛子,竹壁要再薄一点)。
刨皮的操作方法有多种,这里且介绍一种手工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操作时,以右手执刨刀,左手执竹材较粗的一头,左手腕放在右大腿上面,竹子大的一头朝下。右手执刨刀沿竹子外部,自上而下地刨,左手握住竹子小的一头随之移动360°。俟一头刨好后,再刨另一头。刨皮时注意不要将竹肉刮得过多,以免影响竹笛发音的音色。
第一点,烘竹时要在竹材的大头有节处钻一个小孔。这样做,既可以便于竹内水份排出,又可以防止竹材因加热而爆裂。
第二点,烘竹时最好用木柴作燃料,这主要是因为柴火易于烘透竹子内部。
第三点,烘竹时竹材要不停地来回移动。移动时要求做到均匀有致、平稳无颠,前后位移和转向同时进行。
在烘竹的同时,有一个配套的步骤,就是撬竹。所谓撬竹,就是把烘好的竹材撬直、撬圆。撬竹所用的工具是一把撬竹板。投竹时,根据竹材的不同的弯曲程度和直径,选择不同的撬眼。同时,还要根据竹材质地松硬、弯曲程度来决定用相应的力量来撬。撬竹时,对不同种类的竹材宜采取不同的撬法。撬紫竹,应从根部逐节捡起,每撬一节,用带水的布或刷子擦拭一节;撬白什,则须先撬大身,后撬头部,用在撬眼中压拉、转动撬法比较好,这样可使竹面光滑整洁。
箫笛制作工艺流程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0-11-4 11:58:32 点击:1219次
有关 笛子的描述-定义说明解析

有关笛子的描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笛子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乐器,一直以来都在音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具有悠扬动听的音色,能够表达出深情厚意的情感,因此在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掌握笛子的演奏技巧,人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使之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乐器。
笛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笛子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在公元前900年左右。
而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也有大量关于笛子的记载,说明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笛子的结构与制作工艺也是其独特之处。
一般而言,笛子由笛身、吹孔、指孔和发声膜等部分组成。
笛身通常采用竹子制作,而现代也有使用银、木、玛瑙等材料制作的笛子。
制作工艺方面,笛子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雕刻和精细调试等。
这种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得每一支笛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笛子的音色与演奏技巧也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
笛子的音色纯净优美,旋律悠扬,适合演奏各类音乐作品。
演奏笛子需要娴熟的技巧和独特的吹奏方法,如吹击、换气和指法等。
通过艺术家们的演绎,笛子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音乐享受。
总之,笛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在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令人陶醉的乐器,充满了魅力和表现力。
在今后的发展中,笛子有望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更多音乐爱好者追逐的目标。
对于我个人而言,笛子也是一种乐器,它能够带给我愉悦的心情,成为我表达情感和放松心灵的良好方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方式,包括各个章节的分布和顺序,以及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概述、文章的结构、研究的目的以及总结。
这一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为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整体了解,并引导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有所期待。
竹笛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竹笛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竹笛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材料:选择适合制作竹笛的竹子,通常以直径在2-3厘米的毛竹为佳。
2.切割和剥皮:将竹子切割成合适长度,根据竹笛所需的音域来决定长度。
然后
用刀或剥皮器将竹子外皮剥去。
3.刮洗和磨光:使用刮刀和砂纸等工具,将竹子内壁刮洗干净,去除竹壁上的纤
维。
然后使用砂纸磨光竹子的外表面。
4.制作音孔:根据设计好的音孔位置,使用刀具或钻头制作音孔。
5.制作吹孔和基音孔:根据竹笛的形状和尺寸,制作吹孔和基音孔。
6.制作助音孔和海底:根据需要制作助音孔和海底,以调节音色和音量。
7.抛光和打磨:对竹笛表面进行抛光和打磨,使其光滑细腻。
8.上漆和校音:给竹笛上漆并校音,使其达到所需的音准和音色。
9.安装哨嘴和调试:安装哨嘴并进行调试,以确保竹笛能够正常吹奏。
以上是竹笛制作工艺的一般步骤,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制作方法和竹笛的规格有所不同。
笛子制作方法

笛子制作方法中国笛箫历史悠久,据说可以追溯到八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下面店铺整理了笛子的制作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笛子的制作步骤一:选竹可用以制作笛箫的材料很多。
广义地说,只要是一定口径的管状物都可以。
象金属管、木管、玉石管、骨管、塑料管等等。
但最常用的还数竹子。
适宜制笛箫的竹子很多,有苦竹、紫竹、淡竹、凤眼竹、湘妃竹、梅螺竹等。
其中以苦竹与紫竹最常见。
苦竹也叫伞柄竹、青蛇枝。
笋苦不能食。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福建等地。
在浙江省的安吉、余杭一带山区,又称其为笛竹,是制笛的理想竹材。
紫竹也叫黑竹、墨竹、观音竹。
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在安徽、江西,农民赴婚宴时,常有送紫竹的习俗,取“送子”之贺意。
挑选优质而合乎制作要求的老竹,是制笛的关键之一。
一般选用三到五年竹龄的竹子。
判断竹子的老嫩,一般可从竹子的外表进行观察。
嫩竹子,受光照时间短,竹皮翠绿,竹身无光泽,竹节毛涩,节纹粗。
尤其是幼竹,还可以在竹根处找到蜕落的竹箬。
老竹子,光照时间长,竹皮青里泛黄,甚至透红,竹身光亮,节纹细。
另外,从竹叶的颜色上也可以识别竹子的老嫩。
嫩竹的竹叶,翠绿欲滴。
而老竹子的叶呈暗绿色,甚至带有枯黄。
竹材的砍伐在每年的冬季。
俗称砍腊竹。
此时,竹材含水率较低,也不易虫蛀。
根据制作要求,挑选直径大体为2到3厘米,节距适中,竹身圆整、均匀的老竹。
砍伐后沿竹节处截断,剔除根部几节太厚且节距太短的,及梢枝几节太薄又有水沟分枝的。
一株竹,可用于制笛的只有五节左右。
有经验者往往选长度刚好够得上开吹孔、需要接笛头的那一到二节料。
其它几节,虽然节距较长,干燥后往往手感就差。
竹子经过干燥、加工以后,直径一般会减小1到2毫米。
因此,假如D调曲笛外径要求在25毫米左右的话,那么就要挑选26毫米的竹材。
紫竹一般选乌黑光亮或附有白霜、青苔的老竹。
有一种皮色象黄鳝一样的(叫黄鳝竹),及一种皮色黄里带有粒粒黑点的(叫芝麻竹),都是紫竹中的上品。
如何正确使用竹子来制作笛子

如何正确使用竹子来制作笛子南方的乡下生长着许多竹子,如果我们能自己制作笛子,那就再好不过了。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竹子制作笛子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竹子制作笛子方法1、选择一段伤疤较少的竹子段。
大概45到70厘米!2、用据把选择的这一段锯开,据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慢慢据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影响竹笛的质量。
据好后如下图所示。
在据好的竹子段的两端随便选择一端,记为A。
3、在竹子段距离A点10厘米处,用记号笔标记一个点,记为“1点”!4、距离“1点” 2厘米处标记一个点,记为“2点”,按此依次再标记三个点。
最后一个点记为“5点”。
再在距离“5点”3厘米处标记一个点!标记的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5、找一个比较直,半径是竹子四分之一的铁棒,一端磨尖。
用火加热磨尖的那一端!6、用加热好的铁棒的尖端先把竹子打通,然后给竹子画好的点打孔,重复打孔直到得到满意的一个孔。
7、这样就会得到一个比较简易的竹笛了!笛子制作工艺流程1、选料:将阴干两年的竹料进行初步筛选,选出要制作的调性和档次。
2、烤竹:将选好的竹料,在火炉中烘烤,使其颜色统一,受热均匀,紧接其压真,而后进行科学的防裂处理。
3、画线:将防裂处理过的竹料,刮好皮,打磨,认真分档分调,然后根据内外径的差异不同,测算出相应的数据,为其精确画线定音。
4、开孔:画好线后,用钻床先钻小孔,然后用烧红烙铁将孔增大,再用笛刀将孔内角度修好,修光,笛头塞上软木。
5、接铜:为方便演奏都调节,温度对音高低带来的变化,我们给笛子加上铜套,车床上车好铜套,并用军用胶水粘牢,放干,使其不易脱胶。
6、调音:接好铜后,参照校音仪,将音调准(按照购买者当地的气温进行精确调音)。
7、美工:音调好后,接好牛角,砂光,打磨数遍,再上油漆,扎线,画红油漆。
8、刻字:油漆干后,可根据顾客需要,该上诗词。
然后再将笛子对一遍音准,以确保质量。
和你一起做笛箫

和你一起做笛箫——笛箫DIY教程在祖国辽阔的青山绿水间,到处长着可以制作笛箫的各种竹材,即便在城市里,也可见到各种适合制作笛箫的金属管,塑料管,木管...只要具备合适的内外径,无毒的管材,都可以拿来制作笛箫.当你吹着自己亲手做的笛箫,心里肯定有一番成就感,假如还能作为增送亲友的礼品,则更有一番情谊寄予其中.我在这里,将和你一起制作:低音笛,曲笛,梆笛,小笛,洞箫,琴箫,南箫尺八等.通过这几种常用的笛箫制作,相信你可以举一反三,也懂得其它调的笛箫的制作方法了,岂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但要真正做成功一枝笛箫,除了方法,听觉外,还要练出一手过硬的手艺才行,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哦!在这里,标准音取A为440HZ,气温取摄氏20度左右,这是最常规的制作条件.如果你要做其它条件下的笛箫,可参阅赵松庭先生写的<<横笛频率计算与运用>>一文.一,基本尺寸的计算1.内径北京的屠式璠先生将D调笛吹孔处的内径定为17mm,并作为计算起点,结合刘鹤云先生的2开18次方的公比,计算出的各调的笛子内径,与实际制做要求,比较接近.洞箫的内径与向上纯五度音的笛相似.如:G调洞箫内径与D调笛相似,F调箫与C调笛相似.琴箫的内径与向上八度音的笛相似,如:F调琴箫内径与f调笛相似.南箫尺八的内径与同度大笛相似.笛箫的内径,因为演奏要求的不同,会有一些变化.像演奏江南丝竹的D调笛,一般内径在17mm左右较好,而演奏昆曲,婺剧,二人台音乐的均孔D调笛内径就要18mm,甚至更大.内径的变化,有一个”度”的限制,同一调的笛箫,内径大的,音量大,低音好,但高音可能会欠缺一点,甚至影响高音的发音.内径小的,省力,音色秀丽,高音好吹,但音量小,低音簿.总之,以满足音乐需要,兼顾高,中,低音质的笛箫内径,才是较合适的.有一种现象,盲目追求内径大,要粗,厚,重.结果影响吹奏,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演奏的需要才是根本的,唯一的.现将各调笛箫参考内外径提供大家参考,在制作中,改变内径的做法是常有的事,初学者不要疑惑,冬穿皮袄夏穿衫,都是正常的.笛箫内外径参考数{吹孔部位,单位mm}笛:大F内径22/外径30.大G21/29.A20/28.bB19/27.C18/26.D17/25.E16/23.F15/22G14/21.A13/19.bB12/18.C10.5/16.d10/15变化调的内径,取相邻两个调的中间数,如D17.E16.那么bE为16.5,类推……紫竹洞箫:G17/24.F18/25琴箫:G14/20.F15/2南音尺八:G20/29.F21/302.基音长度以三孔曲笛C的基音长度380mm{从吹孔中心到基音的直线距离}作计算起点,用”三分损益”法,或平均律公比都可以计算出各调笛箫的基音参考数.为计算方便,取公比为1.06,计算如下:{单位mm}倍低C的基音长度765.倍低D681.大E606.大F571.大G509.大A453.大bB427.C380.D338.E301.F284.G253.A225.bB212.小c189小d168.变化调可如法算出.3.尾巴基音孔下面,还有一段叫尾巴.尾巴的长短与基音高低关系不大,但与高音的发音有关.太长太短都不合适.计算时,约与基音为小三度关系.笼统说,低音笛的尾长约为80.曲笛60.梆笛45.小笛30左右,都是可以的.尾上还有二个前出音孔,无音高要求,习惯上定在尾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处.笛子确定了基音长度,尾巴长度后,吹孔的位置就确定下来了.如;曲笛C调,就是从尾巴向上量380+60=440.在此处开吹孔.如果材料长度不够,尾巴再短些,也是可以的,太短可考虑接一段竹子.箫的尾巴,根据竹子的情况而定,紫竹箫从吹孔到尾巴,最好九个节,{俗称九节箫}长度为800到900左右.箫的吹孔开在哪里,是要仔细考虑的,按音孔尽量不要安排在节子上,凸起的节放在背面,有漂亮花纹的放在正面.箫的基音孔到下面二个孔的距离约为35到40之间,箫的二次定调法就是先预开这两个孔,测定它的音频,根据此两孔的频率与要开的基音频率的频比,推算出基音的准确位置.南音尺八一般只有两个基音孔,可先测定洞音的频率,根据洞音与要开基音的频比,推算出基音的准确位置.因竹子情况,吹奏情况,千变万化,二次定调法没固定公式,只有思路.4.六孔百分比:一孔0.84,二孔0.74,三孔0.69,四孔0.59,五孔0.51,六孔0.44,膜孔在吹孔与六孔间5.孔的规格笛箫的吹孔,指孔,按理都有规格要求,但是笛箫的音准,在孔的大小变化中,有很大的调整余地,我们可以先把孔开小点,逐渐调整到满意的音准,音色的地步.常规上,吹孔最大,膜孔最小.六个孔大小也有区别,三,六孔比其它按孔略小点.6.内径与基音比根据经验,不同调的笛箫,内径大小正负1mm,基音长度正负3到5mm.如:曲笛c,内径为18.基音为380.假若内径为19的话,基音长度为380-4=376左右.7.温差与音差同一枝笛箫,在不同气温下,音频是不一样的,温度±1度,频率±3音分.同一枝笛箫,在同气温中,吹奏一会,音频会升高,气温愈低,升高幅度愈大.如:一枝在20度气温下音准的笛箫,到30度时,会升高30音分,经吹奏后,还会升高16音分左右.因此,在20度时,要制作出30度气温时用的笛箫,就要预先做低46音分左右.反过来,一枝在20度气温下音准的笛箫,在10度时,会低30音分,经吹奏后,还会升高26音分.因此,在20度时,要制作出10度气温时用的笛箫,就要预先做高4音分左右.这仅仅是计算,还无法考虑演奏的因素.温差与音差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赵松庭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具备了上述的知识,我们就可以来做笛箫了.二.笛子制作实例1.三孔G低音笛选择外径为29到30mm,长度不少于610mm的竹子,如果长度不够,可考虑接一段尾巴.接的部位要预定在今后可以缠线的地方.从尾巴向上量589mm,开吹孔{基音长度509+尾长80},吹孔可暂时小一点,塞上木塞,不漏气,以能准确发出泛音为好.测量内径,可用游标卡改制的内径尺测量,也可用外径减去竹壁厚度获得,内径要精确.如果内径是21mm的,从吹孔中心向尾直线距离量509mm,划出二个基音孔的位置,在基音孔到尾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处,划出二个前出音孔的位置来如果内径偏大或偏小,按内径与基音长度比,正负5mm的经验,调整基音的长度.用基音长度分别乘六孔百分比,得出六个音孔的位置.{分别从吹孔中心向尾方向量取}例:509乘0.84=428.{第一孔}509乘0.74=377.{第二孔}509乘0.69=351{第三孔}509乘0.59=300.{第四孔}509乘0.51=260.{第五孔}509乘0.44=224.{第六孔}膜孔在吹孔与第六孔之间.批量生产可用划线板定位,以上只是参考位置,低音大G多数是七孔,可在第一孔与第二孔二分之一处划出增加的孔位.将第一孔调整到小指按孔方便舒适的位置.经打孔,磨光,试吹一下,了解各孔的音高情况,决定挖孔的方案.在挖孔的过程中,把音准初步调整好.有二个情况要注意:一种是挖孔之前,对各孔的音高缺乏了解,等孔全部挖好后,再来调整.生米已煮成熟饭,校音时,孔修的大大小小的.另一种是,挖一个孔调整一个孔音.等其它孔挖好后,这个音又不准了,顾此失彼.挖孔调音完成后,剩下的就是接头,打磨,缠线,油漆,等工艺.最后再贴上一张好笛膜,仔细地调试,把音准,音色,音量,调试到最佳状态.笛箫制作不神秘,也没秘诀.如果说有秘诀的话,那就是:不会吹,听不准,就做不好,即便碰巧做好,也不知道怎么做好的.2.曲笛D调曲笛D调是最常用的笛子.挑选外径25mm左右,长度不短于420mm的竹子.从尾向上量398mm开吹孔{基音338+尾60},塞上木塞,测量内径.如果内径是17mm的,从吹孔中心向尾直线距离量338mm处,划出二个基音孔位置.如果内径偏大或偏小,按内径正负1mm,基长正负四mm,调整基音长度.在尾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处划出二个前出音孔位置.假定实测内径是18mm,基长为338-4=334mm.用334分别乘各孔的百分比得出:281{一孔},247{二孔}.230{三孔}.197{四孔}.170{五孔}.147{六孔}膜孔在吹孔与六孔之间.由于该笛的内径偏大,上把音{六,五,四孔}尤其是第六孔容易偏低,挖孔时,要朝吹孔方向多挖去一些.把音调准.第二孔在不影响手指按孔的前提下,尽量把音调准.也可以把第三孔挪上2mm,孔再小一点.其它工艺照前.笛子六个孔,要转好几个调.全按=5时,第二孔是偏低的,全按=2时,按半孔,第二孔也容易偏高,全按=1时,六孔全开,也是偏低的,虽可以把它调准,但全按=5时,4音就会偏高,吹<<姑苏行>>就有麻烦.全按=2时,1音也会偏高,吹<<鹧鸪飞>>也会有困难.有人说,笛子是准而不准的乐器,讲得非常正确.3.梆笛G选择外径20到21mm左右的竹.从尾向上量298mm处开吹孔{基音长+尾长}测量内径,塞木塞.假定内径是13.5的,按1:4的经验,基音长为:253+2=255mm.划出基音和前出音孔的位置用255分别乘各百分比得出:214{一孔}.189{二孔}.176{三孔}.150{四孔}.130{五孔}.112{六孔}.膜孔照前.由于该笛内径偏小,上把音容易偏高,在挖孔时要避免失误.第二孔与第三孔比较靠近,可参考上述D笛的解决办法.4.高音小笛c选外径16到17mm左右的竹.从尾向上量219处开吹孔.塞木塞,量内径,划基音和前出音孔位置.计算六孔,定膜孔.等等,照前.高音小笛的挖孔调音,要小心,稍微挖一刀,音高就上去很多,膜孔不宜大.5.bE调曲笛选外径24mm左右的竹,{D为25,E为23}长度不少于400mm,从尾向上量379mm,开吹孔.{基长319+尾60.基音长度可用前述公比算出.}变化音调的笛箫各个尺寸,界乎于两个基本音调笛箫的中间.三.箫制作实例箫的种类有洞箫,琴箫,南箫尺八,玉屏箫等等(不包括少数民族的箫).其区别在于粗细和吹口形状上.通常吹口有U形与V形的,有带盖的,无盖的区别.南箫尺八比其它箫粗,和同调的低音笛规格相仿.洞箫比南箫尺八细,琴箫比洞箫细.按照内径与基音长的比,都可以算出它们的基音长度来.1.南箫尺八G选外径29mm左右,全长600到700,带根须的干锦竹一枝.根部自然弯曲,其余撬直,打通竹节,磨光内膛.根部壁厚处,还要打磨打薄,削去须根磨净老头.吹口选择在扁面,要兼顾各音孔,尽量不要在节上.传统有一目两孔的说法,即在一节里安排两个孔,八孔的就较难做到.吹口有U形和V形的,各取所好.带盖的,吹口开在节盖处,无盖的,吹口开在节上15mm左右处.从吹口中心向下量509mm的长度,开两基音孔,基音孔下40到50mm处开两个辅助孔.用基音长度分别乘以各孔百分比,得出六个音孔的尺寸,也是从吹孔向下量.要做成八孔的,只须在第一.二孔和四.五孔之间各添二孔即可.第一孔定在侧旁,以小指按孔舒适为好,第八孔开在背面,以大指按孔舒适为好.打孔后,试吹一下,了解各孔音的情况,决定挖孔的方案,(这很重要)逐渐修正吹孔与各孔的大小,使之达到音准,音色,音量的要求.2.洞箫G选外径24mm左右的紫竹一枝,全长约800到900mm之间,八到九个节,撬直,打通,磨光内膛.吹口位置要求与南箫尺八相同,如果内径为18mm,比低音大G内径小3mm,按照1:5的经验,基音长度为509+15=524mm左右.用524乘以六孔的百分比,得出洞箫的六个孔的位置.如要做成八孔的可参考南箫尺八的做法.由于内径比尺八小,用百分比定位后,上把音容易偏高,要用”升降”的经验进行调整,升降到的幅度全凭经验(根据竹的粗细,厚薄而决定).大拇指按的音孔,打孔可以先小一点,打好孔后再试.3.琴箫琴箫比洞箫更细,音孔更小,声音纤细纯净,适宜与古琴合作,其制作方法可参考洞箫.4.箫的二次定调法二次定调法无固定算法,其思路是:先开箫的二个辅助音孔,一般与基音孔为小二度音程.测量该二孔的准确频率,根据该频率与基音的频率比,计算出基音的开孔位置.其中要注意预先留低30音分的余地,在调音时逐渐修正.有些南箫尺八只有两个基音孔,无辅助孔,可以测试洞音的频率.根据洞音的频率与基音的频比,计算出基音的位置来.测试频率时,要用正常的气息吹奏,如果测试不准确,那么计算的基音位置也会有误.一般自己做箫玩玩,没有频率仪,可参考上述箫的开孔数,只要相对音准,就行.5.后言笛箫的制作径验,已全部告诉大家,笛友们可结合我前几篇制作的文章,综合参考.各篇之间有重复,也有各自的重点.我几十年来的体会就是:”做笛如做衣”,你懂了,你就明白做笛的奥秘了!(全文完)二零零五年立夏摘自:周林生乐府周林生文选。
笛子制作工艺

笛子的制作1、竹笛的材料:一般用浙江余杭一带的白竹,江西安徽一带的紫竹做的笛子音色为好。
白竹做的笛子发音清晰、明快,紫竹做的笛子发音柔和、圆润。
但并非所有的白竹或紫竹都能做出好的笛子,因此要注意选料。
竹子生长的地方,最好是阴阴的山坡丘陵地带,日晒、雨淋,风雪、寒霜。
一般砍竹冬季为好,一则竹子质地硬,二则虫不易蛀。
生长了三年左右的竹子可采制,采制的竹节以靠竹根部分为佳,采截后放在阴暗、通风处二年左右,当它的温度不超过十六度时才好加工制作。
2、制作过程:第一步对材料进行加工:(1)、一、由于竹子内含有水分,而且不够直,因此要进行烘烤。
首先把竹子烘直,使成品不易变形,其次竹子要烘透但不能烘焦,否则竹质变脆,会直接影响笛子的音色。
二、将竹皮削去,将竹节打通,用细砂纸将内壁通刷干净,以便发音畅通,使气流振动统一,音色纯正。
(2)、根据材料的粗细,用专用内径尺量出内径的直径的长度,从而确定此材料做什么调性的笛子。
竹笛内径的粗细、笛身的头大尾小对频率影响较大,通常管径细,管内空气柱振动比较快,频率就高,反之管径粗,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就较慢,频率就低。
另外同样调性的笛子即使管头的粗细一样,由于管尾的粗细不一样,对其振动的频率也会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制作时要有修正。
确定调性后,在竹子大的一头画定吹孔位置并开孔,再塞上笛塞,吹出筒音的高音,量出吹孔的内径是多少,从而确定吹孔至出音孔所需的长度,以吹孔与出音孔为两点划出各孔孔值。
开六孔指孔及膜孔的百分比如下:吹孔与出音孔的长度为100%吹孔至膜孔为21%吹孔至六孔为44.7%吹孔至五孔为51%吹孔至四孔为59%吹孔至三孔为696%吹孔至二孔为7486%吹孔至一孔为8447%开好各孔以后,用绞刀再进一步修正,孔位内壁呈圆形,孔位外表则呈椭圆形。
(3)校音:发现个别音不准,如偏低可用小刀在笛孔上方内部向上挖到音准为止,如果音偏高可将黄腊或其它快干胶补在音孔上方。
假如整个音偏低,则可将吹孔开大一点,一般按标准可放大1~2毫米,或用小刀在吹孔下方朝内部挖,音可以高10音分或20音分。
制作笛子的方法步骤介绍

制作笛子的方法步骤介绍制作笛子看似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其实不然,小伙伴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笛子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制作笛子的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制作笛子的步骤1、找一根管,竹子、塑料、树脂、硬纸盒等皆可;长度最好在50厘米以上;2、不贴笛膜的话打7个孔,电钻最好。
排列为O (中间空点百度知道无法打空格)O O O O O O贴笛膜打8个孔排列为 O 中间空 O 中间空 O O O O O O3、将最左边的管口靠近吹孔的地方(最左边孔的左侧0.5厘米处内部管径)堵上,用木塞或者其他能够堵严实的东西。
类似于IO 中间空O O O O O O 其中I是堵住管内的。
笛子制作完成。
制作的注意事项1、笛子肯定音不准,如果想要准的话,将是一套非常复杂的定调工艺,有难度,当然,如果你的手边有准的笛子的话,你可以比照他的孔的位置打孔,笛子的长度和笛孔的大小也要一样,这样比较准(更准的话需要考虑内径和管壁等)。
2、所有孔不能太小或太大。
这样的笛子仅供简单制作自娱自乐用常见的笛子材料我们最常见的笛子是用竹子制作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竹笛,苦竹、紫竹、斑竹都是制作笛子的最佳选材。
笛子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乐器,在远古时期,人们在动物的骨头上打上孔,制作成“骨笛”,但那时候还没有“笛”的概念,人们叫它“骨哨”。
在出土的文物中,还有铜质、玉石的笛子,这些大多是古代帝王家族身份的象征,并不常用于演奏。
现如今,市面上还出现了用红木、紫檀木等贵重木材制作的笛子,价格普遍较高,但演奏实用的价值不高,一些收藏家买来用作商业投资。
除此而外,人们还有一些新的发明,如用塑料管、各种金属、树脂、玻璃等材质挖孔做笛子。
笛子上有很多孔,它们各有名称:吹孔、膜孔、指孔和出音孔,除出音孔与演奏的关系不大,前三者都和音色息息相关。
膜孔是什么。
演奏时,在膜孔上贴笛膜(竹子或芦苇杆中的内膜),才能吹出我们听到笛子清脆嘹亮的音色。
笛子在我国一般分为曲笛和梆笛两大流派:曲笛指南方演奏多用的大笛子,音色浑厚、柔美;梆笛指北方演奏多用的小笛子,音色高亢、明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笛子的制作1、竹笛的材料:一般用浙江余杭一带的白竹,江西安徽一带的紫竹做的笛子音色为好。
白竹做的笛子发音清晰、明快,紫竹做的笛子发音柔和、圆润。
但并非所有的白竹或紫竹都能做出好的笛子,因此要注意选料。
竹子生长的地方,最好是阴阴的山坡丘陵地带,日晒、雨淋,风雪、寒霜。
一般砍竹冬季为好,一则竹子质地硬,二则虫不易蛀。
生长了三年左右的竹子可采制,采制的竹节以靠竹根部分为佳,采截后放在阴暗、通风处二年左右,当它的温度不超过十六度时才好加工制作。
2、制作过程:第一步对材料进行加工:(1)、一、由于竹子内含有水分,而且不够直,因此要进行烘烤。
首先把竹子烘直,使成品不易变形,其次竹子要烘透但不能烘焦,否则竹质变脆,会直接影响笛子的音色。
二、将竹皮削去,将竹节打通,用细砂纸将内壁通刷干净,以便发音畅通,使气流振动统一,音色纯正。
(2)、根据材料的粗细,用专用内径尺量出内径的直径的长度,从而确定此材料做什么调性的笛子。
竹笛内径的粗细、笛身的头大尾小对频率影响较大,通常管径细,管内空气柱振动比较快,频率就高,反之管径粗,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就较慢,频率就低。
另外同样调性的笛子即使管头的粗细一样,由于管尾的粗细不一样,对其振动的频率也会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制作时要有修正。
确定调性后,在竹子大的一头画定吹孔位置并开孔,再塞上笛塞,吹出筒音的高音,量出吹孔的内径是多少,从而确定吹孔至出音孔所需的长度,以吹孔与出音孔为两点划出各孔孔值。
开六孔指孔及膜孔的百分比如下:吹孔与出音孔的长度为100%吹孔至膜孔为21%吹孔至六孔为44.7%吹孔至五孔为51%吹孔至四孔为59%吹孔至三孔为696%吹孔至二孔为7486%吹孔至一孔为8447%开好各孔以后,用绞刀再进一步修正,孔位内壁呈圆形,孔位外表则呈椭圆形。
(3)校音:发现个别音不准,如偏低可用小刀在笛孔上方内部向上挖到音准为止,如果音偏高可将黄腊或其它快干胶补在音孔上方。
假如整个音偏低,则可将吹孔开大一点,一般按标准可放大1~2毫米,或用小刀在吹孔下方朝内部挖,音可以高10音分或20音分。
超高音不易发出,可以将前后调音孔的距离缩短(用小刀挖其上、下孔),或增、减笛尾的长度。
一般来说增减二公分左右即能奏效。
笛子的制作虽历经数千年,却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公式来计算洞间的距离。
1975年出版的一本书介绍笛子的制作时,还是这样说的:“开孔先开吹孔,堵上笛塞,然后开基音孔。
开始先钻小一些,边扩大边试吹,听筒音是否准确。
如低时可将向靠吹孔边扩大一些;如高时,则向另一端扩大一些。
”就这样,从基音孔起一孔一孔地边开边吹,一不小心,一根笛料就报废了。
(4)修孔孔的形状及修孔角度对整个笛子的音色及发音灵敏度是相当重要的,角度:1--向内斜挖约20到40度。
2--向内斜挖约25度。
3--向内斜挖约30到45度。
角度问题关系音色之变化,极富弹性,但有其最大与最小值。
1。
形状与大小:吹孔之形状为何要成长椭圆?其实是为了适应嘴型,因为吹笛时口风集中的状况下风门不会完全圆形,反而是有点扁的弧形,倘若吹孔入气边缘太圆则与嘴型不符,则发音效率反而较差,所以在长椭圆形的边缘要弧度减少,有点接近直线。
而膜孔以前多是圆形的对音色的帮助不大,后来改成椭圆形使得发音更加明亮而富色彩,但是过大则音色会吵杂,发燥,反之,过小则会使音色发闷,发虚,基本上我们是不建议初学者或不懂修笛子的人调整吹孔及膜孔,否则音色很容意被破坏;指孔对音色虽有影响,但不如吹孔及膜孔来的严重,毕竟为了音准问题,常常需要调整孔的大小,不小心挖太大时,虽会让音量变大,但还不至于破坏掉整体音色,一般来说指孔形状越胖音量越大,如以前鹅蛋型及黄豆型时,其音色皆较明亮,尖椭圆形时会出一较尖锐的金属声,如果需要较为大器的声音时,指孔比一般为大,如丝竹时,指孔也是调整较小的。
2。
孔内角度:当孔的形状都挖好但是角度几乎没有时,此时笛子一定是很难吹奏的,吹孔的角度是很重要的,因为笛子发音是边棱效应,所以当气柱击打到吹嘴边缘时需要有一个较尖锐的切削口将气流切割分开,使气流旋入笛身,如果边缘切角太钝则切削效应太差,发声势必不灵敏,当时有许多演奏家发现此一现象时,便将吹孔边缘消的甚薄,但是发现中低音发音容易了但是高音却困难了,俞逊发先生指出,这是由于吹孔角度过薄,气体的着力面太少所致,所以还是不能太过,不过普遍当吹嘴角度大到45度以上时,音量较一般(此指吹孔大小一致,改变角度的状况下)时大,而音准也会较高,反之音量则较小,膜孔的角度是决定了笛膜震动的激烈程度,膜孔开过大的情况是出现震动粗糙的情形,但是膜孔角度一大会使震动激烈,使声音偏亮,所以一般我们将膜孔的大小收小,内部角度加大,此时就会产生细密而明亮的声音,反之膜孔过大时震动已经很粗糙,如果角度也很大时那将导致既粗糙又尖锐的声响,是极度不悦耳的,指孔的角度对音色的影响较小但是却对音准影响很大,当角度大时易于发音,而声音明亮,此时的高音音准较容易达到标准,而八度音高才容易满足,同时指孔角度过小时,整枝笛子的共鸣会明显降低的。
修笛一、笛子的筒音八度音不准时,可移动笛塞。
如果高八度偏低则可将笛塞向吹孔方向移动一些;反之,可将笛塞向笛头方向移动一些。
笛塞移动工具可用比笛管略细的棒杆。
移动距离约为0.5-2公分。
二、某个音不准,可用"挖补法"调整。
如果音低,可用尖刀把此孔左方内壁逐渐挖去一点。
如果单相差不多也可用砂纸卷轻轻打磨该部位。
如果音高,可用蜂蜡在音孔左方封上一点。
如封得多了,可稍将右方孔沿挖去一点。
在挖补时,一定要修一点试吹一下,不能操之过急,免得适得其反。
三、如果全部音偏低,可以将吹孔开大一点或向右挖一点,但吹孔不宜过大,一般按标准放大1-2毫米。
这样是可以使音高上去10-20音分。
如果全部音偏高,可用蜂蜡将吹孔右边封上一点。
四、如果筒子音不准。
如果筒子音稍低,可将后出音孔向前挖大,或者在前面再挖一个孔,孔的大小依音高需要而定。
如果筒子音偏高,可塞住一个后出音孔或者把两个孔全塞住,然后在原孔的后面另开。
五、高音和泛音不好发音怎么办?一般多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1、笛筒内竹节不平整,需要削平;2、吹孔挖得不适当。
假如吹孔左面过于向里斜,就不易吹出高音和泛音,应该修直一点;3、音孔后面的竹管太长,或调音孔挖得不当,可将调音孔挖大一些,或者从调音孔处开始,据掉竹管。
笛子内径的选择广大制笛前辈已经给出了筒径的参考大小,我仅列出如下,不再以公式抽象: 小A 13mm,小G 14 mm, F梆15 mm, E 16 mm, D 17 mm, C 18 mm, 降B 19 mm, A 19.5 mm,大G 20.5 mm,这里,记住D调曲笛的筒内径为17毫米即可,调子每升高半音,笛管内径就小0.5毫米,反之增0.5毫米。
这里筒径的选择应当是综合了各种因素的考量(如音量、音色、高低八度等),当然,如果你愿意用18毫米内径的管作大G,也是自由的。
各指孔的位置在哪里?这里依然照搬前辈们的数据,制作六孔竹笛,以吹孔到基音孔距离为100%,各孔到吹孔距离比例:膜孔:21% , 第六孔:44.7% , 第五孔:51% ,第四孔:59% ,第三孔:69.6% ,第二孔:74.86% ,第一孔:84.47% , 如果为七孔笛,则在一、二孔间加孔,八孔笛,再在(六孔笛的)四五孔间加孔。
调子的规格(以第三孔作“1”校对音准)内径(以直径计算,孔中点算起从吹孔至后出音孔从吹孔至膜孔膜孔至第六孔第六孔至后出音孔第六孔至第五孔第五孔至第四孔第四孔至第三孔第三孔至第二孔第二孔至第一孔第一孔至后出音孔D 调筒音=A 16毫米左右341 8075 186 22 28 31 20 34 51bE 调筒音=bB 15毫米左右314 7470 170 20 27 28.5 18.5 30 46E 调筒音=B 14.5毫米左右300 7468 158 18 25 27.5 17.5 28 42F 调筒音=C 14毫米左右280 6961 150 17.523.525 25 25.541.5G 调筒音=D 13毫米左右251 5858 135 16.521 22.5 15.5 23 36.5D E F G 调的笛子制作的标准!D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6毫米左右的竹子。
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41毫米,到膜孔为80毫米。
从膜孔到第六孔为75毫米,第六孔到第五孔为 22毫米,第五孔到第四孔为28毫米,第四孔到第三孔为31毫米,第三孔到第二孔为20毫米,第二孔到第一孔为34毫米。
第一孔到出音孔为54毫米。
以上是一笛孔中间为准。
竹管的两头内径差最好不要超过两毫米,比较大的那头开吹孔,千万不要搞错了!升E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5毫米左右的竹子。
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14毫米,到膜孔为74毫米。
从膜孔到第六孔为70毫米,第六孔到第五孔为 20毫米,第五孔到第四孔为27毫米,第四孔到第三孔为28.5毫米,第三孔到第二孔为18.5毫米,第二孔到第一孔为30毫米。
第一孔到出音孔为48毫米。
E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5毫米左右的竹子。
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00毫米,到膜孔为74毫米。
从膜孔到第六孔为68毫米,第六孔到第五孔为18毫米,第五孔到第四孔为25毫米,第四孔到第三孔为27.5毫米,第三孔到第孔二为17.5毫米,第二孔到第一孔为28毫米。
第一孔到出音孔为45毫米。
F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4毫米左右的竹子。
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280毫米,到膜孔为69毫米。
从膜孔到第六孔为61毫米,第六孔到第五孔为17.5毫米,第五孔到第四孔为23.5毫米,第四孔到第三孔为25毫米,第三孔到第二孔为17毫米,第二孔到第一孔为25毫米。
第一孔到出音孔为43.5毫米。
G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2-13毫米左右的竹子。
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251毫米,到膜孔为58毫米。
从膜孔到第六孔为58毫米,第六孔到第五孔为16.5毫米,第五孔到第四孔为21毫米,第四孔到第三孔为22.5毫米,第三孔到第二孔为15.5毫米,第二孔到第一孔为23毫米。
第一孔到出音孔为38.5毫米。
以下距离均是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单位:毫米竹子应该是三年以上的竹管的两头内径差最好不要超过两毫米,比较大的那头开吹孔D调:内径:16毫米左右,从吹孔到后出音孔:341毫米, 从吹孔到膜孔:80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75毫米, 第六孔到第五为孔:22毫米, 第五到第四孔:28毫米,第四到第三孔:31毫米,第三到第二孔:20毫米,第二到第一孔:34毫米。
第一到出音孔:51毫米。
降E调:内径:15毫米左右, 从吹孔到后出音孔:314毫米, 从吹孔到膜孔:74毫米。
从膜孔到第六孔:70毫米,第六孔到第五孔:20毫米, 第五到第四孔:27毫米,第四到第三孔:28.5毫米 第三到第二孔:18.5毫米,第二到第一孔:3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