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绪论

合集下载

第一编:绪论(文学概论是什么?)6.00

第一编:绪论(文学概论是什么?)6.00

2019/3/4
10
以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
2019/3/4
11
三、“文学概论”论(讲)什么? (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本质论: (二)发生发展论: (三)创作论: (四)作品论(构成论): (五)接受论:
2019/3/4
12
• • • • • • • •
《文学概论》讲(论)什么?(72学时) 共七论(一共七卷) 第一卷 绪论(2学时) 文学概论是什么? 第二卷 特质论(12学时) 第一章 文学与人类活动 第二章 文学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文学活动的机制
2019/3/4
13
第三卷 发展论(6学时) 第一章 文学活动的发生(起源) 第二章 文学活动的发展 第四卷 功能论(4学时) 第一章 审美与娱乐 第二章 认识与教育 第三章 传达与交流 第四章 文化积累与创造
2019/3/4
14
第五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六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019/3/4
创作论(12学时) 文学创作的主体 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 文学语言 作品论(14学时)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与结构 文学作品的体裁 文学作品的类型 文学风格、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
15
第七卷 第一章 第二章Leabharlann 接受论(12学时) 文学欣赏 文学批评
2019/3/4
16
• 第二章:学习“文学概论”为什么?
2019/3/4
24
第三章:怎样学习文学理论? 一、积极参与文学活动,注意积累文学经验 和文学知识 (一)写作 大泽观篝火,垓下听楚歌,芒山斩蛇精,沛 县起大风。 大泽篝火红,垓下楚歌悲,芒山大风起,楚 地云飞扬。 (二)阅读 (三)鉴赏
2019/3/4 25

文学概论(绪论)

文学概论(绪论)

预习下一章 1、文学的概念(定义)。(查阅) 2、历史上有哪些文学观念。 3、文学起源与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 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 依据是什么?

“虚静”说
老子《道德经》里最早提出“虚静”: “致虚 极,守静笃” 。 庄子《庄子· 大宗师》: “堕肢体,黜聪明,离 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 就是 “虚静”。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 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 静。”

“物感”说
《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礼记· 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 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 荡性情,形诸舞咏。”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说、
“无意识升华”说、“原型”说、“投射”说、 “心理距离”说、“直觉”说

“比兴”说
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兴者, 托事于物。……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 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 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 也。” 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 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是明喻, 兴其实是暗喻。

孟子

文学概论绪论(课堂PPT)

文学概论绪论(课堂PPT)
7
❖ 文学活动,即从事文学的活动。 ❖ 包括: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
8
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 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
评家的评论
9
➢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
10
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 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 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 自己的力量。
治的关系》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等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
学》、《诗论》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梁启超
31
外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理论
➢ 古典传统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贺拉斯的《诗艺》
莱辛的《拉奥孔》
莱辛
歌德的《歌德谈话录》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的《美学》
3
看到写月亮的诗句,你能想到什 么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25
二、本书的指导思想和逻辑结构
26
(一)本书指导思想
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 程文学组所编写的中文专业本科“文学概 论”课程的教材,所阐述的是文学理论基 本的观点和知识系统。
➢ 本教材努力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发展 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 时又能致力寻求深厚的学理逻辑支持,保 持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系统。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绪论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位,因而应该叫“文学学”,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文艺学”。

它包括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第二章文学观念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想和仪式活动之中。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有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席勒和斯宾塞)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普列汉若夫《没有地址的信》、鲁迅)第三章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作家经过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学作品。

艺术积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动。

所谓“取精用宏”,是说作家在创作中对材料应该尽可能地精炼、提纯,而这种精练、提纯必须以对丰富材料的大量占有为后盾。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内心形象: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

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形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内心形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

形象形成:即内心形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

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特征。

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

文学概论绪论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绪论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绪论知识点总结一、文学概念1.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表现生活、表现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艺术。

它以虚构或真实的方式,通过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人类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

2.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文学与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文学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也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艺术形式。

3.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表现形式、内容和风格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史诗、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4. 文学的功能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还具有丰富的功能。

它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增进人们的文化修养,传递人类的文明和价值观念,激发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开拓人们的视野。

二、文学发展史1.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

它包括古代诗歌、古代散文、古代戏剧等形式。

古代文学以古代思想、历史和人文主题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文化,传承了文化传统。

2.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古代文学向近现代文学过渡的时期。

它包括中世纪诗歌、散文、戏剧等形式。

中世纪文学受到宗教、宫廷文化与民间传统的影响,体现了中世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传统。

3. 近现代文学近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与现代文学。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类思想的解放,文学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近现代文学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主题。

近现代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延续与超越,体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文学流派1. 古典文学古典文学以古典思想、形式和题材为主,具有一定的规范和传统。

它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古代中国文学等。

2.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性、情感和幻想,推崇自然与自由,反对现实的束缚和规范。

它包括浪漫主义诗歌、小说、戏剧等。

3.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尊严。

它包括现实主义小说、戏剧、散文等。

4.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强调客观性、科学性和社会性,描绘社会现实的丑恶和黑暗面。

大学文学概论第一讲绪论共42页

大学文学概论第一讲绪论共42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60、生活的道路一旦源自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大学文学概论第一讲绪论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文学概论(绪论到第三章)

文学概论(绪论到第三章)

绪论推荐文选:《麻疹论和法律精神》;《一条底裤》;《银幕孔子》;池莉《来来往往》一.文学概论的学科归属及定义:文学概论属于“文艺学”范畴,文艺学主要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概论等,三个范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文学概论是以文学的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对文学的性质、原理、特征、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与阐释的一门学科。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文学创作者、文学思潮以及文学运动等具体文学活动与现象进行探讨、分析与评价的一门学科。

(针对性,单个人,单个作品)文学史是以历史的发展为顺利,侧重研究各个时代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从中总结出文学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经验的一门学科。

二.文学概论的内容和任务:1.本质论:本质论讲文学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文学与外界的联系。

2.创作论:创作论分别论述创作的现实基础和主体意识,作品的艺术加工以及作家的思维活动,3.作品论:作品论是将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存在来考查、研究其内容形式和结构特点。

4.发生、发展论5.鉴赏批评论第一章推荐电影:《偷天情缘》推荐视频:《生活大爆炸》(《时尚女魔头》片段);《那年老子川大毕业》推荐书籍:《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第一节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一·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审美意识形态:1·意识的涵义及构成:涵义:意识是特殊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构成:由于客观世界即意识的对象世界可以分为不同的领域,所以意识相应就有不同形态(或称形式),譬如政治意识、法律观念、哲学、伦理道德、宗教以及文学艺术等。

2·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审美意识形态,具有审美性和情感性。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们依据客观对象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肯定和否定的主观态度,表现为喜怒爱憎等情状。

二·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文学与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

文学概论(姚文放版)

文学概论(姚文放版)

(4)‚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 这一关系要求文学理论必须研究这样一些 问题:文学鉴赏的性质和作用如何,文学鉴赏 条件和过程如何,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如何, 怎样看待文学鉴赏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文 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如何,文学批评的标准如 何,文学批评有哪些类型、模式和文体,批评 主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等等。这些问题又构 成了文学接受论(广义)的内容。
我们将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分为十章,即: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第二章 文学特征论; 第三章 文学功能论;第四章 文学发展论; 第五章 文学创作论;第六章 文学风格论; 第七章 文学作品论;第八章 文学语言论; 第九章 文学鉴赏论;第十章 文学批评论。 从第一章到第四章涉及‚作品‛与‚世界‛的关系; 第五章、第六章涉及‚作品‛与‚作家‛的关系;第 七章、第八章涉及‚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关系;第九 章、第十章涉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思考题
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 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文学理论在其中居于何 种位臵? 3 . 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为 哪四种关系所决定的? 4. 文学理论与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 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关系如何? 5.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分哪几个层次?试举一种专 门方法加以说明。
第二节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肯定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这就将文学以 及其他意识形态(哲学、道德、宗教等)与经济基 础以及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区别开来,这同时也就 指出了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共同本质,在一般性 的层面上对文学本质作出界定;而肯定文学是一种 审美意识形态,则是进一步将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 (哲学、道德、宗教等)区别开来,指出了文学不 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本质,在特殊性的层面上 对文学本质作出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
一、文学理论的对象、方法和性质
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夜 牛汉 关死门窗 觉得黑暗不会再进来 我点起了灯 但黑暗是一群狼 还伏在我的门口 听见有千万只爪子 不停地撕裂着我的窗户

灯在颤抖 在不安的灯光下我写诗 诗不颤抖! 1997 从这首诗中读出什么? 文学指向人的心灵。 用语言行为寻找到一个 精神空间并得到满足
思考题

1.简述文学理论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2.简述本书总的逻辑结构。 3.学习文学理论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
麦克卢汉
文学文化学
文学又是一种文化,涉及许多文 化问题 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宗教、文学 与伦理、文学与性别、文学与民 族、文学与地域、文学与民俗、 文学与传播、文学与传统、文学 与现代等。
二、本书的指导思想和逻辑结构
(一)本书指导思想
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 程文学组所编写的中文专业本科“文学概 论”课程的教材,所阐述的是文学理论基 本的观点和知识系统。 本教材努力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发展 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 时又能致力寻求深厚的学理逻辑支持,保 持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系统。

1.文学理论的人文性

“人文”(humanities,来源于 humanitas,“人”)
狭义的“人文”是关于人类价值和文明教化的学 科知识。 广义的“人文”是指对于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基 本关怀,即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 义。 人文性还反映阶级性。



2.文学理论的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揭示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 的本质和规律,并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说”
宇宙 作品
艺术家
观众
艾布拉姆斯 M.H.Abrams
刘若愚对“四要素说”的改造
宇宙 读者 作品 作家
(二)文学理论的性质

实践性应该是文学理论的总的性质
文学理论又具有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性质

文学实践: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和文学鉴赏实 践活动 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活动实践的发展而发 展、变化而变化。 从文学实践中来,并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文学活动,即从事文学的活动。 包括: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
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 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 评家的评论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

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 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 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 自己的力量。
德里达 弗洛伊德
伊格尔顿
(二)本书的逻辑结构
文学理论的对象、性质与方法以及本书的指导思想—导言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第一章、第二章 文学的性质—追问文学是什么—第三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追问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第四章 文学创作—追问文学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第五章
文学作品―追问文学作品构成有哪些要素―第六章 文学接受―追问读者是如何接受文学作品的―第七章 文学批评―追问文学批评家如何评论文学作品―第八章 文学的历史演变―追问文学自古至今是如何演变的―第九章 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追问文学在当代有什么新变―第十章
基本概念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对象,文学理论的性 质,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弗洛伊德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以语言符号来表现人与社会, 不能不涉及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 言问题 文学与音律、文学与节奏、文学 与修辞、文学与文体等
索绪尔
文学价值学
文学具有价值 娱乐价值、审美价值、认识价值 和教育价值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 价值
文学信息学
文学是一种信息,需要加以传 播 文学与媒介、文学与出版、文 学与媒体、文学与市场、文学 与接受等
看到写月亮的诗句,你能想到什 么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什么叫文学理论
1、由一首诗的解读而想到别的诗 ,想到普遍 的诗的功能、角色、价值、权力等问题时 ,理论也就悄然出场 2、当你不满于一部文本而试图同别的文本联 系起来概括时,已经是进行文学理论的研 究了。
(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1. 2. 3. 4. 文学作为活动存在 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 文学活动的两个层面 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柏拉图
文艺社会学
文学中有社会学问题 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 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 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卢那察尔斯基
文学心理学
文学涉及许多心理学问 题 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 验、文学与联想、文学 与想象、文学与回忆、 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生产力解放的时代。 2.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知识的典范。 3. 最重要的一点,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检验过 的真理。
1. 中国古代有深厚的文学理论资源 2. 中国现代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理论成 果 3. 外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理论 4. 更为重要的是,学理知识来自对现 实的文艺问题的探索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 值千金》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梁启超
外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理论
古典传统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贺拉斯的《诗艺》 莱辛的《拉奥孔》 歌德的《歌德谈话录》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的《美学》

莱辛
黑 格 尔
20世纪文学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 评、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精神 分析文学理论、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读者接受理论、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等。
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理论




汉代:《毛诗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的 《文赋》、刘勰的《文心雕 龙》和钟嵘的《诗品》 唐宋时期:司空图的《二十 四诗品》、严羽的《沧浪诗 话》等 明清时期:金圣叹的小说评 点、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叶燮的《原诗》等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 治的关系》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等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 学》、《诗论》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科学性的体现: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 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 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