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地理保护标志范围

合集下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8年第60号--关于批准对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8年第60号--关于批准对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8年第60号--关于批准对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5.13•【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8年第60号•【施行日期】2008.05.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标与相关标识,商标使用与管理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8年第60号)关于批准对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

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一、保护范围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云政函〔2007〕13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州部分现辖行政区域(详见附件)。

二、质量技术要求(一)茶树品种。

适制普洱茶的云南大叶种(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Mast.)Kitamura)。

(二)立地条件。

海拔1000 m至2100 m、坡度≤25°的山地;土壤为砖红壤、砖红性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4.5至6.0。

(三)茶树栽培。

1. 建园:根据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情况合理规划茶园;坡度≥15°的应建立梯级茶园。

2. 育苗:采用无性繁殖,短穗扦插,培育壮苗,苗木检疫合格,苗木茎粗≥0.3 cm,苗高≥25 cm。

3. 种植: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单株的方式种植,6月至8月进行,双行单株每公顷植茶苗30000株至40000株,单行单株每公顷植茶苗15000株至20000株。

4. 耕作:浅耕深度≤15 cm,在茶树生长期进行,每年2至3次;深耕深度≥15 cm,在茶树生长相对休止期进行。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2008—12—01实施)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2008—12—01实施)

6
3

4

育苗



移栽
6
3
4


1采用无
性繁殖 —

短 穗扦插 , 培育壮苗。
6
3

4

2

依茶

气侯特点

茶苗移植 在六 月初
至 七 月 上 旬 进 行 。 使用 按 国 家标 准 检 疫 合
格 、 质 量 符 合 B G l 1 7 6 7 中规 定 的种 苗进 行 移
栽。
6

3
5





视茶园杂草滋生 和土 壤板结状况 , 每年
品 质为宜 。 应 采取 措施 防止 鲜叶质
表1 鲜叶分级指标
级别
芽叶 比 例
特级
级 一 :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一 芽一 叶 占7 0 % ~2 上 . 一 芽二 叶 占3 0 % 以 下

芽二
叶 占7 0 % ~2
上 ,
同 等嫩 度 其 他 芽叶 占3 0 % 以 下

芽二 、
三 叶 占6 0 % 以 上 ,
表土 回沟 。
6 .3 .3 种植规格和施 底肥
6 .3 .3 . 1采用 双 行单株或单行单株的方式 种
植 , 双 行单株距 3 0 — 5 0 c m , 小行距 3 5 c m 左
右 ; 单行单株 的株距 3 0 c m 左 右 。
6 .3 _3 .2 茶苗定植 前施 足 底肥 , 以有 机肥 为主 。
【 ( ) ] C a m
l l i l i e
a s n e n s s v a r a, s s a m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普洱茶古树地理分布总说“普洱”是哈尼族语,意为“水湾寨”。

作为地名的确立,是在明代洪武年(当时称普耳)。

云南产茶的历史远至商周时期,《华阳国志》中即有濮人贡茶的记载,而“普(洱)茶”这个称谓最早来自于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也是对普洱团茶的最早记述。

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也有“普洱茶(普雨茶)”的明确记录。

到清朝中期,已经有“普洱茶名重于天下”的记载,当时上贡天朝的普洱,主要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普洱,其实正是一种特定地理区域才有的茶。

据2008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 22111—2008),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这意味着要想称为普洱茶,除按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外,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原料和加工都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这四大茶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陲,分布在澜沧江两岸,与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

普洱茶四大产区正是在这片少数民族聚居的神秘区域,被论证为茶的发源地。

可以说,目前全世界被称为“茶”的饮品,都是由云南传出去的。

而明清两代,正是普洱茶形成并走向辉煌的时代,大规模、有组织的种植栽培型茶树,也正是在这两朝完成的历史壮举。

如今,在澜沧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经历了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或成片分布,或单株散生。

整个云南还存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27万亩以上。

易武茶山西双版纳版纳茶区综述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千亩(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意为“千亩”,即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

整个西双版纳现有古茶园8.2万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多个村寨之中。

普洱茶基础知识-精品.pdf

普洱茶基础知识-精品.pdf

3、 经后发酵处理 :可由晒青茶及制品较长时间存储陈化,也可将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或
普洱茶(生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
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4、是加工成的 散茶和紧压茶 具有独特的外形 ` 内质特点,四层缺一不可。
三、普洱茶的品质特征: 生茶——新的或年份短的普洱茶生茶外外形粗壮、
2、 1938 年~ 1967 印级茶时期(红 `绿 `黄) 茶饼包装纸上, “茶 ”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 为第三批。
勐海茶厂)绿印为第二批,黄印
红印: 40 年 ~50 年 , 40 年为早期红印 ~50 年为后期红印, ( 38~42)年为无纸红印时期。
3
绿印: 40 年 ~60 年 后期 50~60 黄印: 1950 年至今都有生产 下关铁饼圆茶: 50 年代 ~80 年代, 下关茶厂 (勐海茶厂茶青下关茶厂压制,
1、 唐代人樊绰在 《蛮书 . 云南管内物产第七》 中写到:“茶出银生城界诛山。 散收, 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桂和烹而饮之。 ”
2、 云南茶叶的发展时期是明代,当时最有名的茶为昆明太华茶、大理感通寺茶和 湾甸(今昌宁县内)茶。
3、 明国时期,废除茶引制。新茶区的大量涌现,使云南在
1937 年达到了中华人
普洱茶基本知识
一、 普洱茶的科学定义 :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
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 普洱茶分
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国标 GB/T22111 — 2008)
二、普洱 茶定义包含四层含义:

普洱茶的定义国标

普洱茶的定义国标

普洱茶的定义国标
摘要:
1.普洱茶的定义
2.普洱茶的国家标准
3.普洱茶的产地和工艺
4.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5.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正文:
普洱茶是中国云南省特产的一种茶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醇厚的口感。

普洱茶的定义在国家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普洱茶的国家标准是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

根据国标GBT22111-2008,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的茶叶。

普洱茶的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等11 个州市所属的639 个乡镇。

普洱茶的工艺主要包括晒青、揉捻、堆熟和压制等步骤。

晒青工艺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的活性成分,使普洱茶具有陈香和醇厚的口感。

普洱茶的品质特点主要表现在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普洱茶的品质受到茶树品种、生长环境、
加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普洱茶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包括降脂减肥、抗氧化、抗衰老、护肝、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等。

普洱茶的这些功效和作用得益于茶叶中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茶多酚、茶黄素、茶碱等。

总之,普洱茶是中国云南省的特产茶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醇厚的口感。

普洱茶的国家标准对产地、原料和工艺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普洱茶的品质。

普洱茶 地理保护标志范围

普洱茶 地理保护标志范围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范围普洱茶是中国的一种特色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于世。

为了保护普洱茶的地理特征和质量,中国政府于2008年推出了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范围包括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湖南省和贵州省等地。

这些地区都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普洱茶的生长。

云南省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之一,以其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而闻名。

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普洱茶的生长,尤其是西双版纳、普洱市、临沧市、思茅市等地。

这些地区的高海拔、云雾缭绕的山区,为普洱茶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之一。

广西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普洱茶的生长。

柳州市、桂林市、百色市等地的茶园种植了大量的普洱茶树,产出的茶叶质量优良。

四川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也是普洱茶的产区之一。

四川的气候多样,有高山气候和亚热带气候,适合不同品种的普洱茶的生长。

雅安市、宜宾市、成都市等地的茶园出产的普洱茶口感独特,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湖南省和贵州省也是普洱茶的产区。

湖南的茶园主要分布在湘西地区,而贵州的茶园则主要分布在贵阳市和遵义市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适宜普洱茶的生长,产出的茶叶质量上乘。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的推出,对于保护普洱茶的地理特征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一标志的设立,不仅提高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声誉,还促进了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的推出,意味着普洱茶只有在标志范围内的地区生产的茶叶才能被称为普洱茶。

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地购买普洱茶,不用担心买到劣质的茶叶。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还规定了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茶叶才能被认定为普洱茶。

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普洱茶的质量,还提高了普洱茶的整体水平。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的推出,也对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志范围内的地区可以享受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有利于茶园的建设和茶叶的生产。

普洱茶15个常识

普洱茶15个常识

普洱茶的15个常识1.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原产于滇南、滇西澜沧江流域,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经一定时间贮存转化而成。

2.什么是生茶?什么是熟茶?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

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人工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3.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外观:生普洱年限10年以下颜色是墨绿色,熟普洱是深褐色。

气味:生普洱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而熟普洱闻起来有股陈香味。

汤色:生普洱汤色是桔黄色,熟普洱是褐红色、暗栗色。

口感:生茶的味道和绿茶很相似,有苦涩味,但是清香,回甘好;熟茶的滋味是醇和,甘滑柔顺,绵甜爽口。

4.普洱茶属于哪类茶?如果你只是要很笼统的去讲这个问题的话,按旧时的说法,普洱是属于黑茶类。

新的分类就把普洱自己分出一个类,就叫普洱茶类。

如果你要玩得很精的话,可以说熟普和红茶可以算是一个类别,大家都是全发酵茶。

而新的生普和绿茶可以算是一个类别,大家都是未发酵茶。

而老生普才是黑茶类。

因为是唯一的一种后发酵茶,普洱茶(生普)很奇特,所以要灵活地去分析而不能硬给他套上到底是什么类茶。

5.什么是春茶、夏茶和谷花茶?公历2-4月,农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以清明节后15天内采收的春茶为上品,多采一芽一叶,芽蕊细而白.;公历5-7月,农历小满至小暑为夏茶,称雨水茶,如制作得当,茶质近似春茶.公历8-10月,农历小暑至寒露为秋茶,称谷花茶。

6.普洱生熟茶的制作工艺分别是什么?生普洱茶传统制作过程是:杀青---揉捻---晒干后进而压制成各种紧压茶,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

一般的茶厂只要保证原料的品质和能将各茶山的茶菁按消费者的喜好进行拼配即可生产。

熟普洱茶的制作过程是:杀青-揉捻---干燥-增湿渥堆-压制成品-干燥脱水。

但在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是极高的,除温度湿度要求外,它对生产环境、水质、酵种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熟普洱茶的工艺技术是茶厂的核心机密。

普洱茶 地理保护标志范围

普洱茶 地理保护标志范围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范围普洱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以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而闻名于世。

为了保护和宣传普洱茶的地理特色,中国政府于2008年颁布了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并确定了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范围。

本文将介绍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范围的相关内容。

一、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的意义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是指为了保护普洱茶的产地地理特色和品质,防止地理名称被滥用和仿冒,提高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而设立的标志。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的设立,有助于保护普洱茶的产地生态环境,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的范围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的范围包括普洱茶的产地和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的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

这些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普洱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 普洱市:普洱市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之一。

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普洱茶的生长。

普洱市的普洱茶产业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品质优良,享有盛誉。

2. 临沧市: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也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

这里的地势起伏,气候多变,有利于普洱茶的品质形成。

临沧市的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受到广大茶友的喜爱。

3. 保山市: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之一。

这里的气候干燥,有利于普洱茶的发酵和保存。

保山市的普洱茶以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陈香而闻名于世。

4.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之一。

这里的气候独特,四季如春,适宜普洱茶的生长。

西双版纳的普洱茶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备受茶友的喜爱。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范围的确定,有助于提高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保护了普洱茶产地的生态环境,维护了普洱茶的品质和口碑。

总结起来,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范围主要包括云南省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范围
普洱茶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特色茶。

它源自于中国云南省的普洱地区,因此被称为普洱茶。

普洱地理保护标志范围是指普洱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包括云南省的普洱市、临沧市、思茅市等地。

这个标志的设立是为了保护普洱茶的地理来源和独特特征,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正宗的普洱茶。

普洱地理保护标志的设立是在2008年由中国政府批准的。

这个标志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护普洱茶的地理来源和独特特征,防止山寨和假冒产品的出现。

普洱茶是一种经过特殊加工工艺的茶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它的产地是中国云南省的普洱地区,这个地区的土壤、气候和海拔高度等因素都对普洱茶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只有在普洱地理保护标志范围内生产的普洱茶才能被称为正宗的普洱茶。

普洱地理保护标志范围内的茶园地处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山区。

这个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茶树的生长。

茶树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坡上,受到了大气温差和日照时间的影响,茶叶的品质更加优良。

普洱地理保护标志范围内的茶园还采用了传统的种植和采摘工艺,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茶叶采摘后经过晒青、杀青、揉捻、发酵等步骤的加工,最终成为普洱茶。

普洱地理保护标志范围内的普洱茶主要有两大类:生茶和熟茶。


茶又称为青茶,是指经过晒青后未进行发酵处理的茶叶。

生茶的特点是色泽绿润,香气清新,口感醇厚。

熟茶是指经过晒青和发酵处理的茶叶,经过数年的贮存后,茶叶的色泽由绿变红,香气独特,口感醇香。

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普洱茶都具有独特的陈香和回甘的特点,被誉为中国茶叶中的珍品。

普洱茶除了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功效。

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饮品,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湿、降脂减肥等功效。

普洱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成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和减肥。

此外,普洱茶还具有降低血脂、降压、抗氧化等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推崇。

普洱茶地理保护标志范围是指普洱地区及其周边地区,这个范围内生产的普洱茶才能被称为正宗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产地有着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茶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普洱茶除了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效。

普洱茶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也面临着山寨和假冒产品的挑战。

因此,普洱地理保护标志的设立对于保护普洱茶的地理来源和独特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支持正宗的普洱茶,享受它带来的健康和美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