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钢管镇墩抗滑稳定及地基应力计算
支墩稳定计算111129

作用力 温降 2.714 2.741 1.636 0.564 5.667 -3.835
支墩跨间钢管自重垂直管轴向分力 Qs=qslCOSα 支墩跨间钢管中水重垂直管轴向分力 Qw=qwlCOSα A=f1(Qs+Qw) 钢管对支座顶部的摩擦力 对支座基础的水平分力 ∑X=(Qs+Qw)SINα +ACOSα 对支座基础的垂直分力 ∑Y=(Qs+Qw)COSα +ASINα G=K∑X/f2-∑Y 抗滑稳定要求支墩重量
2 w
D0= t= γ s= γ w= α = l= f1= f2= K=
0.200 0.006 78.500 9.800 11.020 9.070 0.300 0.400 1.300
m3/s m3/s Kn/m3 Kn/m3 ° m
0.305 Kn/m 0.308 Kn/m
3.2 对支墩作用力计算(管轴向作用力符号:+为钢管下行方向,-为钢管上行方向) 序号 1 2 4 5 6 7 作用力名称 计算公式 作用力 温升 2.714 2.741 -1.636 -2.649 5.041 3.568
支墩抗滑稳定计算
1、计算依据和参考资料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 2、计算输入数据 压力钢管内径 压力钢管壁厚 钢材重度 水重度 钢管倾角 钢管支座的间 支座与钢管管壁的摩擦系数 支座与地基的摩擦系数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3、荷载计算 3.1 单位管长钢管自重qs和单位管长管内水重qw计算 qs=π (D0+t)tγ s 单位管长钢管自重 单位管长管内水自重 qw=0.25π D0 γ
镇墩

镇墩的稳定计算主要包括抗滑移、抗倾覆、地基承载 力和沉降计算四个方面。 经验表明,起控制作用的因素经 常是基底应力,而且往往不是由最大基底应力控制,而是 由最小基底应力控制。 目前国内没有关于镇墩设计的专 用规范, 故在工程设计中只能参考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 范》、《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泵站设计规范》 等规范 的规定进行设计。
2 抗倾覆稳定计算时应避免的错误
根据 《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 附录 C.0.2.3 条的规定,镇墩抗倾覆稳定应按下式计算:
K0=
y0×(∑y+G) x0×∑x
≥[K0]
(1)
式中 K0—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K0]— — — 允 许 的 抗 倾 覆 稳 定 安 全 系 数 ; y0— — — 作 用 在 镇 墩 上 的 垂 直 合 力 的 作 用 点 距 倾 覆
3 如何确定底截面的形心主轴
形心主轴对于计算基底应力是至关重要的。 所有的 外力矩都必须是相对于形心主轴而言的, 否则便会得出 错误的计算结果。
对于规则的镇墩底截面而言, 形心主轴是很容易确 定的,但在实际设计中,完全可能因为布置的需要而将镇 墩的底截面设计成较不规则甚至很不规则的形状,那么, 对于这种不规则的底截面应该如何确定其形心主轴呢? 常规的做法是先求出截面形心, 再通过积分方法求出底 截面相对于选定的坐表轴的惯性积, 若求出的惯性积不 为 0,再旋转一下坐标轴后再积分求惯性积,直到达到满 意的精度为止。 事实上,这是理论方法,对于手工计算而 言是不可能的, 既浪费时间又得不出结果。 但是,在 AutoCAD 上却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找到形心主轴, 方法很 简单。 首先,将底截面做成一个面域,然后通过查询“质量 特性”功能就可以轻松地找到截面形心点,再将坐标原点 移至找到的截面形心点上,通过反复地微调旋转面域,当 最后惯性积趋近于 0 时, 所得到的坐标轴即是要找的底 截面的形心轴。
钢管的应力分析和变形计算

钢管的应力分析和变形计算钢管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高强度、抗压性能强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使用钢管时,钢管所承受的力量会导致钢管产生应力和变形,因此对钢管的应力分析和变形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一、钢管的应力分析钢管所承受的力量主要有压力、弯曲力和剪切力等。
在这些力量的作用下,钢管内部会产生应力。
为了保证钢管的安全工作,需要进行应力分析。
1. 压力的作用当钢管受到垂直于其轴线方向作用的力时,钢管内部会产生等大反向的应力。
假设钢管受到的压力为P,钢管直径为d,钢管壁厚度为t,钢管的应力σ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σ=P/(πd*t)2. 弯曲力的作用当钢管受到弯曲力作用时,钢管的弯曲应力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莫尔-库伦公式来计算钢管的应力,公式如下:σ=M*y/I其中,M为弯曲力矩,y为点到钢管中心轴线的距离,I为钢管截面惯性矩。
3. 剪切力的作用当钢管受到剪切力作用时,钢管产生剪切变形并产生剪切应力,采用最大剪切应力理论进行计算可得:τ=F/(2A)其中,F为作用于钢管上的剪切力,A为钢管的横截面积。
二、钢管的变形计算钢管受到力量作用时,其会产生变形。
变形计算是为保证钢管在受力的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变形量所必需的计算。
1. 弹性变形计算钢管在受到作用力时会产生弹性变形。
当钢管的受力时限制在弹性范围内,可采用胡克定律进行弹性变形的计算。
假设当钢管受力后变形量为ΔL,弹性模量为E,作用力为P,则弹性变形量可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ΔL=PL/(AE)2. 塑性变形计算当钢管受到的力量超出了材料所能承受的弹性极限后,钢管会产生塑性变形。
而塑性变形后的钢管形状难以计算,因此在进行变形计算时通常采用杆件理论进行处理。
杆件理论根据杆件的几何形状、材料和作用力进行杆件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计算,由于钢管直径较小,通常将钢管视为杆件。
在杆件弯曲变形计算中,采用冯·米塞斯的应变能理论和极大应力原理进行计算;在杆件剪切变形计算中,采用科西桥公式进行计算,同时应注意剪应力不应超出材料的剪切强度。
镇墩稳定计算

Σ A' KN Σ A' *COSα Σ A' *SINα Σ A" KN Σ A" *COSα Σ A" *SINα Q'*SINα Q'*COSα Q"*SINα Q"*COSα
-41.01981801 -35.45995557 -20.62079098 44.14641817 38.16277357 22.19254267 -17.1871819 29.55544756 -8.593590948 14.77772378
56.28675
4 996.3
121.95175
4
978.2 142.76675 977.5 143.57175
下游伸缩节高程
下游伸缩节水头
( 上一个镇墩减两米)
m m m KN/m 3 KN/m qw qs
3
1099.7
3.04175
1086.5
18.22175
1052.6
57.20675
995.6
镇墩抗滑稳定计算 项目 镇墩前钢管长度 m 镇墩后钢管长 m 钢管直径 m 钢管倾角 α 钢管倾角弧度值 α 钢管厚度δ m 钢管平均直径 前池高水位 m 水击压力升高系数 镇墩上游中心高程 (镇墩高程加20公分 ) 镇墩上游中心水头 m 镇墩下游中心高程 m 镇墩下游中心水头 ( 镇墩高程减20公分 ) 管内最大流速 m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0.1 8 13 0.4 1.3
157.7939443 1.898236505 1001.92331 1005.467495 0 53.3546826 53.70687533 289.7750091 291.6878056 87.09516518 12.56636 12.56636 34.33911868 19.57884104 157.7939443 1.898236505 289.7750091 291.6878056 22.81044938 8.993504135 5.127749186 157.7939443 1.898236505 0 1252.404138 1256.834369 0 66.69335325 67.13359416 34.33911868 19.57884104
Q235钢管支撑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λ (fy/235)1/2= 40.25848
21424.01
′
x
表1 64.00 1319.47 8.14E+05 2.14E+04 1.31 24.84 40.26 295.83 kN mm mm 2 mm 4 mm 3 kN· m mm
========== 中间过程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X
==================== 最终结果及结论 ====================
满足强度要求 满足稳定性要求
根据计算出的长细比λ x,查稳定性系数ψ x(《钢规范》129页)
= 钢支撑挠度验算 =
圆周率л = 3.141593 密度 ρ =(kN/m3) 每延米自重 q=(kN) y0=5ql /384EI Ymax=y0/[1-(N/NEX)] 挠度容许值=L/400
4
78.5 0.10357831 7.88867E-06 9.49315E-06 0.0025
钢管撑的强度及稳定性计算表
========== 输入数据 ==========
外径 D = 壁厚 t = 轴心压力 N = 施工荷载 P = 弹性模量 E = 抗压强度 f = 计算跨度 L = 稳定性系数ψ x = 恒载分项系数γ G= 活载分项系数γ Q= 式5.2.1的压应力σ 1= 式5.2.2的压应力σ 2= 76 6 50 5 210000 235 1.0 0.956 1 1 91.18 101.26 MPa MPa mm mm kN kN Mpa MPa m 内径 d (dd) = 截面面积 A = 惯性距I x = 毛截面抵抗距W nx = 最大弯距M x = 回转半径i x = 长细比λ 欧拉临界力N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地基的应力计算是指在一定的力作用下,地基所承受的应力大小的计算。
地基的应力计算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基的应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地基的应力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承载力参数、土体性质参数、荷载参数、地基间隙参数等。
首先,根据土体的类型和性质,确定地基的力学特性参数。
土体的力学特性参数包括单位体重、内摩擦角、剪切强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或现场勘探获取。
其中,单位体重是指土体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内摩擦角是指土体颗粒间的内摩擦阻力大小,剪切强度是指土体发生剪切破坏时的抗剪强度。
其次,确定荷载参数。
荷载参数包括活载、静载和地震力等。
活载是指建筑物短期内发生的变动荷载,如人员、设备等。
静载是指建筑物长期受到的恒定荷载,如建筑本身的重量、设备、土压力等。
地震力是指地震作用下施加在建筑物上的力。
然后,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参数。
地基的承载力参数包括基坑尺寸、地基底面积、承载力系数等。
基坑尺寸是指地基开挖的深度和面积。
地基底面积是指基坑底部的面积大小。
承载力系数是指地基在承受荷载时的稳定系数。
最后,根据以上参数,可以利用下述公式计算地基的应力值:地基的竖向应力计算公式为:σ=γ*h+q其中,σ是地基的竖向应力,γ是土体的单位体重,h是地基的深度,q是荷载的大小。
地基的水平应力计算公式为:σh=Kp*σv其中,σh是地基的水平应力,Kp是地基的水平系数,σv是地基的竖向应力。
地基的剪切应力计算公式为:τ=Ks*σh其中,τ是地基的剪切应力,Ks是地基的剪切系数,σh是地基的水平应力。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地基应力计算的步骤。
假设建筑物的基坑开挖深度为10m,地基底面积为100m²。
土体的单位体重为20kN/m³,内摩擦角为30°,剪切强度为15kPa。
荷载大小为500kN。
首先σ=γ*h+q=20*10+500=700kPa然后,计算地基的水平应力:σh=Kp*σv=Kp*700最后,计算地基的剪切应力:τ=Ks*σh=Ks*(Kp*700)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到地基的应力值。
222大慈压力钢管镇墩抗滑稳定及地基应力计算22222222

重力加速度…………………………………………………………………g=9.81 m/s 0.000.25 水平向地震系数………………………………………………………… K H = 综合影响系数…………………………………………………………… C Z =0.00 地震加速度分布系数…………………………………………………… a i =0.000.10 m 伸缩接头外管内径……………………………………………………… D 1= 填料与管壁摩擦系数…………………………………………………… f k = 管壁与支墩接触面的摩擦系数………………………………………… f 0=0.500.50 管轴线上段立面倾角……………………………………………………α1= 管道内径………………………………………………………………… D 0= 闸阀内径………………………………………………………………… D F = 管轴线下段立面倾角……………………………………………………α2= 管道和水的摩擦系数…………………………………………………… f H = 伸缩节填料宽度………………………………………………………… b K =0.350 m 0.000 m 31.00 ° 水管直径变化时的最大内径…………………………………………… D 01= 水管直径变化时的最小内径…………………………………………… D 02=9.81kN/m³0.350 m 0.350 m 《泵站》 取水输水建筑物丛书 丘传忻编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 设计输入数据 伸缩接头内管内径……………………………………………………… D 2=0.380 m 0.350 m 管道断面中心计算水头………………………………………………… H p = 水的容重………………………………………………………………… γ=26.060 m 17.00 ° 压力钢管镇墩抗滑稳定及地基应力计算1 设计依据和参考资料⑴ 设计依据:《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 1997年6月2日发布 1997年9月1日实施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⑵ 参考资料:《水泵和水泵站》 山西机械学院 栾鸿儒 主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材水锤压力增量……………………………………………………………△H=0.000 m单位管长管内水重其中镇墩上下游管轴方向作用力包括:⑴钢管自重分力A 1;⑵弯管上的内水压力A 2;⑶作用在闸阀上的水压力A 3;⑷管道直径变化段的水压力A 4(本工程无该项作用力);⑸在伸缩接头边缝处的内水压力A 5;3 荷载计算根据规范C.0.1条,作用于镇墩上的荷载包括:⑴镇墩自重G ;⑵镇墩上下游管轴方向作用力;⑶镇墩上下游垂直管轴方向作用力。
水电站压力管镇、支墩计算软件

5.53 4.66 9.38
32.38 1.48
1.23 1.99 11.47
1.23 1.22
(二)、运行条件下作用在镇墩上的基 本荷载
(1)钢管自重的轴向分力A׳1= (KN)
(2)镇墩上、下游端内水压力A3 上游端A׳3= (KN) 下游端A״3= (KN) (3)伸缩节管端水压力A5 上游伸缩节A׳5= (KN) 下游伸缩节A״5= (KN)
管壁厚的稳定条件
计算管壁厚(公式1)δ= (mm)
计算管壁厚(公式2)δ= (mm) 计算管壁厚δ(公式3)= (mm) 管壁厚度稳定条件= (mm)
管壁最小厚度 膜应力区
镇墩上游管轴倾角α1(度)= 镇墩下游管轴倾角α2(度)=
平均直径Dm= (m) 实际单位长管重qs= 单位长管中水重qw=
(KN) (KN)
(4)温度变化时,伸缩节止水盘根对管壁摩 擦力A6
上游伸缩节A׳6= (KN) 下游伸缩节A״6= (KN) (5)温度变化时,支墩对管壁摩擦 力A7 上游方向A7= (KN) 几个支墩的总阻力ΣA׳7= (KN) (6)镇墩中弯管水流离心力A8=
(KN)
(7)镇墩前、后钢管对镇墩的法向 力
镇墩前半跨管的法向力Q=׳
镇墩后管段长的法向力Q=״ (三)、检修条件下作用在镇墩上的基 本荷载 (1)钢管自重的轴向分力A1=׳ (KN)
(2)关闭阀门或闷头上的水压力A2( 下镇 墩)
(3)温度变化时,伸缩节止水盘根对管壁摩 擦力A6
上游伸缩节A׳6= (KN) 下游伸缩节A״6= (KN) (4)温度变化时,支墩对管壁摩擦 力A7 上游方向A׳7= (KN) (5)镇墩前、后钢管对镇墩的法向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锤压力增量……………………………………………………………△H=0.000 m 压力钢管镇墩抗滑稳定及地基应力计算
1 设计依据和参考资料
⑴ 设计依据:《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 1997年6月2日发布 1997年9月1日实施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
⑵ 参考资料:《水泵和水泵站》 山西机械学院 栾鸿儒 主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材 《泵站》 取水输水建筑物丛书 丘传忻编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 设计输入数据
伸缩接头内管内径……………………………………………………… D 2=0.400 m 0.400 m 管道断面中心计算水头………………………………………………… H p = 水的容重………………………………………………………………… γ=9.81kN/m³0.400 m 0.400 m 100.000 m 30.00 °2.000 m 2.000 m 60.00 °
管道和水的摩擦系数…………………………………………………… f H = 伸缩节填料宽度………………………………………………………… b K =0.130.10 m 管轴线立面转角…………………………………………………………α1= 管道内径………………………………………………………………… D 0= 闸阀内径………………………………………………………………… D F = 管轴线平面夹角…………………………………………………………α
2=
水管直径变化时的最大内径…………………………………………… D 01= 水管直径变化时的最小内径…………………………………………… D 02= 伸缩接头外管内径……………………………………………………… D 1= 填料与管壁摩擦系数…………………………………………………… f k = 管壁与支墩接触面的摩擦系数………………………………………… f 0=0.150.60 综合影响系数…………………………………………………………… C Z =1.00
地震加速度分布系数…………………………………………………… a i = 重力加速度…………………………………………………………………g=9.81 m/s 0.100.25 水平向地震系数………………………………………………………… K H =
计算公式:
单位管长钢管自重 计算管长(上段)……………………………………………………… L 1= 计算管长(下段)……………………………………………………… L 2= 1.3 m 1.3 m 管壁厚度………………………………………………………………… δ=12.0 mm
366.56 KN 0.231 m³/s 管道中水的平均流速………………………………………………………V=0.074 m/s 集中在i点的重量…………………………………………………………W i = 管道中流量…………………………………………………………………Q= 其中镇墩上下游垂直管轴方向作用力包括:⑴钢管自重分力Q c ;⑵钢管水重分力Q s ;3.1 单位管长钢管自重q c 和单位管长管内水得q s 计算单位管长钢管自重q c 和单位管长管内水重q s 计算表
单位管长管内水重
其中镇墩上下游管轴方向作用力包括:⑴钢管自重分力A 1;⑵弯管上的内水压力A 2;⑶作用在闸阀上的水压力A 3;⑷管道直径变化段的水压力A 4(本工程无该项作用力);⑸在伸缩接头边缝处的内水压力A 5;3 荷载计算
根据规范C.0.1条,作用于镇墩上的荷载包括:⑴镇墩自重G ;⑵镇墩上下游管轴方向作用力;⑶镇墩上下游垂直管轴方向作用力。
⑹水流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A 6;⑺温度变化时伸缩接缝填料的摩擦力A 7;⑻温度变化时管道沿支墩的摩擦力A 8(本工程无该项作用力);⑼管道转弯处水流的离心力A 9。
c
c t t D q γπ⋅⋅+⋅=)(0s
s D q γπ⋅⋅⋅=2
25.0
镇墩上段钢管对镇墩作用力计算表
镇墩下段钢管对镇墩作用力计算表
管轴向作用力方向:(+为钢管下行方向,-为钢管上行方向)
3132.265(温升)3045.625(温降)-3116.329(温升)
-3029.689(温降)
3.4 钢管对镇墩总的水平推力ΣX、总的垂直力ΣY计算3.
4.1 基本荷载组合
正常运行情况:A 1+A 2+A 4+A 5+A 6+A 7+A 8+A 9+Q c +Q s
镇墩上段管轴方向合力ΣA1=A 1+A 2+A 4+A 5+A 6+A 7+A 8+A 9= 镇墩下段管轴方向合力ΣA2=A 1+A 2+A 4+A 5+A 6+A 7+A 8+A 9=钢管对镇墩总的水平推力ΣX、总的垂直力ΣY计算表
3.4.2 特殊荷载组合
钢管对镇墩总的水平推力ΣX、总的垂直力ΣY计算表
计算公式:
地震情况:A 1+A 2+A 4+A 5+A 6+A 7+A 8+A 9+Q c +Q s +P i 计算公式:
∑
∑
∑
∑
∑+
+
⨯+
⨯=
2
111sin 2sin 1Q Q A A Y
ααi
P Q Q A A X +++⨯+⨯=∑∑∑∑∑2
2
1
1
2
1
sin sin cos 2cos 1αααα2
2
1
1
2
1
cos cos sin 2sin 1α
ααα⨯+⨯+⨯+⨯=∑∑∑∑∑Q Q A A Y 1
1
222sin cos )2()1(2)2()1(αα∑∑∑∑∑∑+⨯⨯⨯++=
Q
A A A A X
C 值应大于
4.84
不满足不满足
地面至计算截面处的深度…………………………………………………… z2= 6.50 m 侧向土压力计算:
土的容重……………………………………………………………………… γ1= 被动土压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初拟镇墩尺寸:
主动土压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计算表:
钢管对镇墩总的水平推力ΣX、总的垂直力ΣY计算表
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管水压试验压力P'=P+0.5且不小于0.9MPa,P为钢管工作压力。
式中:
镇墩基底摩擦系数…………………………………………………………………f=0.35 管道水压试验情况:A 1+A 2'+A 4'+A 5'+A 6+A 7+A 8+A 9+Q c +Q s
计算公式:
3.5 镇墩抗滑稳定计算 镇墩重量……………………………………………………………………………G=906.46 kN 式中:
18.00 kN/m³ 土的内摩擦角……………………………………………………………………ψ= 镇墩顶侧被动土压力………………………………………………………… F pk1=91.71 kPa
15.00 ° 地面至计算截面处的深度…………………………………………………… z1= 3.00 m []
c c K X
G Y f K ≥
+=
∑
∑)
(⎪
⎭⎫ ⎝
⎛
+⋅=245021ϕγtg z F pk ⎪
⎭⎫ ⎝
⎛
-⋅=245021ϕγtg z F ak
镇墩上垂直合力作用点距倾覆原点的距离………………………………………y 0=1.75 m 镇墩上水平合力作用点距倾覆原点的距离………………………………………x 0=1.75 m
计算公式:
式中:
3.6 镇墩抗倾覆稳定计算3.5.1 基本荷载组合情况下:
198.71 kPa 镇墩侧向被动土压力合力…………………………………………………… P pk =1270.61 kPa 镇墩抗滑稳定计算表
3.5.1 基本荷载组合情况下:
镇墩顶侧主动土压力………………………………………………………… F ak1=31.79 kPa 镇墩底侧主动土压力………………………………………………………… F ak2=68.89 kPa 镇墩底侧被动土压力………………………………………………………… F pk2= 镇墩侧向主动土压力合力…………………………………………………… P ak =440.49 kPa
3.5.2 特殊荷载组合情况下:
镇墩抗滑稳定计算表
[]
0000)(K X
x G Y y K ≥+=
∑∑
镇墩抗倾稳定计算表
镇墩垂直管轴方向的底面长度………………………………………………… L= 3.50 m 地基应力计算成果表
合力作用点对镇墩底面形心的偏心距………………………………………… e
地基的允许承载力…………………………………………………………… [R]=150.00 kPa
计算公式:
3.7 镇墩基底应力计算 式中:
镇墩沿管轴方向的底面宽度…………………………………………………… B= 3.75 m 镇墩抗倾稳定计算表
3.5.2 特殊荷载组合情况下:
偏心距计算表
3.7.1 基本荷载组合情况下:
3.7.2 特殊荷载组合情况下:
[]
R B e BL
G Y P
≤⎪⎭
⎫ ⎝
⎛±+=∑61max min
地基应力计算成果表
偏心距计算表
ΣQ2
A1
Σ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