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性胎盘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治疗策略2024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治疗策略2024摘要胎盘植入性疾病(P1aCentaaccretaspectrum,PAS)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推进和积累,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高,PAS患者的妊娠结局得到一定改善。
本文围绕对PAS高危人群进行术前风险评估,进而优化治疗策略展开讨论。
胎盘植入性疾病(PIaCentaaccretaspectrum,PAS)是指绒毛组织过度侵袭,根据程度分为粘连性、植入性和穿透性[1],PAS患者常面临严重产后出血、产时膀胱和尿路损伤,甚至死亡的风险[2]。
前几十年的高剖宫产率使我国进入了”后剖宫产时代”,再加上新生育政策的实施,高龄和剖宫产后再妊娠的孕妇增加,故在我国PAS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2015-2016年间我国24省96家医院分娩信息数据显示,PAS加权患病率达2.20%(1653/75132)[3]oPAS带来的困境不仅限于我国,2023年一项基于美国全国的研究数据显示,剖宫产活产孕妇PAS患病率达0.29%[2],PAS正在成为产科医生都可能面对的挑战。
随着PAS研究的深入开展,国内外学术组织根据研究成果不断更新临床指南,制定更为合理的诊疗路径[4-5]。
依托孕期常规保健模式,基于高危因素精准评估PAS风险及程度,及时转诊,充分预案,可改善PAS孕产妇妊娠结局。
一、PAS的风险评估1 .子宫手术及宫腔操作因素PAS病理生理机制与蜕膜发育不全或缺失、滋养细胞的分化异常、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袭力增强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异常有关[6,7]。
研究显示,PAS主要危险因素为≥2次的剖宫产(aOR=2.34,95%CI:141~3.88)及反复人工流产(2次,aOR=2.16,95%CI:1.20-3.92;3次,aOR=4.31,95%CI:1.70~10.96;≥4次,aOR=4.76,95%CI:3.12~7.26)[3,8];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妇科手术史(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受孕方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及合并前置胎盘,均可造成子宫内膜受损或功能改变,妊娠时子宫内膜蜕膜化异常,滋养外细胞分化侵袭过程异常29,10]。
胎盘穿透性植入合并出血一例报导

胎盘穿透性植入合并出血一例报导引言胎盘穿透性植入是指胎盘组织穿透了子宫壁进入宫颈、阴道或腹腔等处。
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妊娠并发症,包括严重的出血和胎儿死亡。
在临床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极为严重的胎盘穿透性植入合并出血的病例,这些病例需要我们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现报告一例我院收治的胎盘穿透性植入合并出血的病例,以飨同仁。
病例报告患者:赵某,32岁,G5P3,现住院。
主诉:上腹部疼痛伴阴道出血2天。
现病史:患者于妊娠37周因上腹部疼痛并出血入院。
患者因胎盘植入合并出血在本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自孕12周开始出血,多次住院处理,确诊为胎盘植入,但患者一直选择保守治疗。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呼吸19次/分,血压120/80mmHg,心率75次/分。
腹部平坦,无压痛,宫高约35cm,子宫松软,胎心齐,胎头位-2。
阴道检查:宫颈口紧闭,阴道内可见新鲜血。
实验室检查:Hb 80g/L,B超检查示胎儿脐带在子宫后壁壁内,娩带密集,中、下段子宫前壁及宫颈前壁有许多血容瘤表现。
诊断:胎盘穿透性植入合并出血。
治疗过程:给予红细胞悬浊液及血浆置换,输注止血药物。
患者病情稳定,手术日期3日后。
于38周行剖宫产,术中发现胎盘褶脉确实穿透宫壁达于宫颈腔,使子宫前壁形成一个血肿。
行剖宫产术中剖开宫颈、子宫前壁和膀胱,将子宫前壁半切除,分离胎盘,术后2小时行手术止血,手术耗时2小时,术中出血约1500ml。
术后病理诊断:胎盘部分穿透合并胎膜下室及子宫腔出血。
随访:术后血常规纠正至Hb 120g/L,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于术后3日出院。
讨论胎盘穿透性植入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孕产妇并发症,但一旦发生常会危及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本例患者自孕12周开始出血,自诊断为胎盘植入并选择保守治疗,时常出现阴道出血,至孕37周患者因上腹部疼痛并出血入院。
术后病理证实了患者的诊断。
患者为G5P3,本例患者因胎盘穿透性植入合并出血危及生命,在38周剖宫产取出胎儿及胎盘,手术去除胎盘时出血约1500ml。
胎盘植入

术前管理 1、术前尽可能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即尽可能将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至 110 g/L。 PAS患者出血量通常约 3 ~ 5 L,绝大多数需要输血治疗。对于条件容许的医疗中心,可以考虑同 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与静脉补铁。 2、确定终止妊娠的时间,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后,34 ~37 周分娩是一个适合多数医疗中心救治新生 儿的时间,而孕 37 周之后 PAS 患者的出血风险会明显增高,约一半的 PAS 孕妇因为出血需要紧急手术 终止妊娠。因此,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建议在孕 34 ~36周择期手术终止妊娠。 3、腹壁、子宫切口,子宫切口应尽量避开胎盘,以便减少出血。因此,在选择子宫切口时应先确定胎 盘的范围。腹部的切口首选腹部正中切口,方便切口延长。
MRI 诊断胎盘植入的应用进展2019年
产前 PAS 非特征性 MRI 表现 1、胎盘-子宫肌层交界区 T 2 低信号结合带影模糊、消失; 2、在T 2 WI 上低信号的子宫肌层菲薄厚度约1 mm 3、 胎盘内实质信号不均匀 4、胎盘内异常血管:T 2 WI 及 DWI 上呈流空效应的血管迂曲、 数量增多且直径大于6
术中管理 1、多学科团队是 PAS 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2、经验显示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的输入最佳比例为 1 ∶ 1 ∶ 1 或1 ∶ 2 ∶ 4 自体血液回输也是可选的方案之一,但应通过血液回收装备尽可能过滤掉其中的胎儿血液、 羊水、致病微生物等成分,以减少栓塞、同种免疫作用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可以抑制纤维蛋白原的降解,减少出血相关的并发症。
胎盘植入病理诊断标准

胎盘植入病理诊断标准
一、胎盘植入概述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组织在妊娠期间异常侵入子宫内膜之外的部位,通常发生在子宫壁
内膜、子宫壁肌层或子宫浆膜层。
其主要特征是异位的羊膜、绒毛组织或具有胎盘肾上腺
组织特征的绒毛组织绕行和直接侵蚀到子宫壁内膜及其下的结缔组织。
二、胎盘植入病理诊断标准
1. 胎盘植入至子宫壁内膜时,可见胎盘组织绕行在子宫壁内膜之下,直接与子宫壁
内膜接触,未侵入子宫壁肌层的属于子宫内膜异位型胎盘植入。
2. 胎盘植入至子宫壁肌层时,可见胎盘组织穿透子宫壁内膜并沿子宫壁肌层分布,
未侵入子宫浆膜层的属于子宫壁肌层异位型胎盘植入。
3. 胎盘植入至子宫浆膜层时,可见胎盘组织侵蚀子宫浆膜层,并发现异位的羊膜、
绒毛组织或具有胎盘肾上腺组织特征的绒毛组织,但未侵犯到腹膜、肠壁等脏器的属于子
宫浆膜层异位型胎盘植入。
4. 胎盘植入病灶的病理切片中可见异位的羊膜、绒毛组织或具有胎盘肾上腺组织特
征的绒毛组织,其中绒毛组织内可见明显的血管样结构。
三、胎盘植入病理诊断注意事项
1. 胎盘植入病理诊断需排除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
2. 胎盘植入病理诊断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鉴别,可通过胎盘组织与子宫内膜组织的
比较来进行判断。
3. 胎盘植入病理诊断时需注意采集标本,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充分性。
以上为胎盘植入病理诊断标准,依据此标准可以进行胎盘植入的病理诊断。
但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断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胎盘植入超声诊断标准

胎盘植入超声诊断标准一、胎盘内血流丰富程度,有无胎盘后间隙消失。
胎盘内血流丰富程度通常通过观察胎盘内血管数量、分布以及血流速度等指标来评估。
若胎盘内血管数量增多、分布紊乱,血流速度异常加快,则可能存在胎盘植入。
同时,还需关注胎盘后间隙是否存在,若胎盘后间隙消失,则可能提示胎盘植入。
二、胎盘厚度,有无异常增厚。
正常胎盘厚度通常在1-2cm之间,若胎盘厚度超过2cm或异常增厚,则可能存在胎盘植入。
此时,需进一步观察胎盘与子宫肌层的界限是否清晰,有无突破子宫肌层。
三、胎盘与子宫肌层的界限是否清晰,有无突破子宫肌层。
正常情况下,胎盘与子宫肌层的界限清晰,且不会突破子宫肌层。
若观察到胎盘与子宫肌层的界限模糊不清,或突破子宫肌层,则可能提示胎盘植入。
四、胎盘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局灶性回声异常。
正常胎盘内部回声均匀,若观察到胎盘内部回声不均匀,或存在局灶性回声异常,则可能提示胎盘植入。
此时,需进一步检查胎盘内部结构,以确定是否存在局灶性出血、钙化或纤维化等情况。
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盘内血流情况,观察有无异常血流信号。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胎盘内血管的分布和血流情况,若观察到异常血流信号,如局部血流增多、血管分布紊乱等,则可能提示胎盘植入。
此时,需进一步检查母体循环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六、频谱多普勒超声测量胎盘内血流速度分布,分析血流参数。
频谱多普勒超声可以测量胎盘内血流速度分布,分析血流参数如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
若观察到血流速度分布异常,或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参数异常,则可能提示胎盘植入。
此时,需进一步检查胎儿循环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七、结合孕妇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超声图像表现,作出诊断。
在评估孕妇是否存在胎盘植入时,需结合孕妇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若孕妇存在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多次流产史等高危因素,或出现产后出血、子宫穿孔等临床表现,且超声图像表现异常(如上述所列各项指标异常),则可作出胎盘植入的诊断。
胎盘植入是什么意思

胎盘植入是什么意思
胎盘植入是一种并发症,这种并发症经常出现在女性怀孕早期,很多人不清楚胎盘植入是什么意思,而引起胎盘植入的原因也有很多,同时,胎盘植入的类型也有很多,和诱发原因有一定关系。
★ 1.胎盘植入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直接侵入子宫肌肉层,这是一种极危险的胎盘着床形式。
胎盘植入常发生在孕早期,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正常胎盘与子宫之间隔着子宫内膜,内膜本身可以阻止胎盘上绒毛膜细胞的入侵,但当子宫内膜受伤时,胎盘便有可能直接侵入子宫肌肉层,甚至吃出到子宫外面,称之为植入性胎盘。
★2.胎盘植入的类型:
①浅层侵入——粘连性胎盘:是绒毛直接附着于子宫肌层所致,此种胎盘可能部分能自行剥离,但部分会残留宫腔,需行人工剥离,手术较困难。
②中层侵入——植入性胎盘: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植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人工剥离时会损伤子宫肌层。
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绒毛侵入到子宫肌层。
③深层侵入——穿透性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穿透子宫肌壁直达浆膜,常可造成子宫破裂,只能手术治疗。
★ 3.胎盘植入的原因
胎盘植入常见于子宫内膜创伤性或炎性损伤、瘢痕形成之后,所以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经产妇、产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被认为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植入性胎盘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30
谢谢
精选编辑ppt
3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编辑ppt
32
植入性胎盘
精选编辑ppt
1
定义:
植入性胎盘:由于子宫蜕膜层发育不良或 完全缺如,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
精选编辑ppt
2
病因
正常胎盘绒毛只是侵蚀植入子宫内膜,不 植入子宫肌层。 *刮宫、剖宫产、经宫腔肌瘤剥出术 胎盘附着在子宫内膜受损或蜕膜发育不良处
绒毛侵入子宫肌层。 另高龄产妇、多产妇、前置胎盘也相对较易
精选编辑ppt
22
鉴别诊断
胎盘粘连: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子宫壁 上,不能自行剥离者,称为胎盘粘连。全 部粘连者可无出血,部分粘连者,可引起 大出血。多因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损伤 等所致。
精选编辑ppt
23
精选编辑ppt
24
精选编辑ppt
25
精选编辑ppt
26
精选编辑ppt
27
精选编辑ppt
发生植入性胎盘。
精选编辑ppt
3
病理
根据胎盘植入肌层程度分: 浅者:仅与子宫肌层接触 深者:可达深部肌层 更深者:绒毛可达浆膜层
精选编辑ppt
4
精选编辑ppt
5
病理
根据胎盘绒毛植入子宫的面积又可分: 完全性植入胎盘:是指整个胎盘母体面的绒
毛都植入子宫肌层。 部分性植入胎盘:指部分绒毛植入子宫肌层,
11
精选编辑ppt
பைடு நூலகம்
12
诊断
4.胎盘后方子宫壁肌层低回声带变薄或消 失。观察这一现象时,需移动探头使声束 与肌层切线相平行。若二者夹角越趋垂直 则越不易观察;
胎盘植入的健康宣教

0 1 心态
学会放松: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紧
0 2 张和焦虑
寻求支持:寻求家人、朋友、医生的支
0 3 持和帮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04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心理医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 的帮助,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肝素等
03
观察等待:定期检查,观察胎盘植入的进
04
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考虑
展情况
手术治疗,如剖宫产、子宫切除等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剖宫产、子宫切 除术、胎盘切除术等
手术时机:根据胎盘植入的 程度和孕妇的情况决定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子 宫损伤等
术后护理:预防感染、促进 子宫恢复、定期复查等
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孕妇的心理调适至关重要,和 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缓解孕妇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家庭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帮助孕 妇更好地了解胎盘植入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负担。
家庭活动:家庭成员可以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家庭活 动,帮助孕妇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
谢谢
适量摄入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 陷
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可能导致妊娠 糖尿病
避免过多摄入油脂:可能导致胎儿 体重过重
避免过多摄入汞:可能导致胎儿神 经系统发育不良
避免过多摄入重金属:可能导致胎 儿发育不良
胎盘植入的治疗
保守治疗
01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02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
02
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 现并处理胎盘植入等妊 娠并发症
03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 吸烟、饮酒、辐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宣教
告知产妇,术后禁止性生活1个月,避孕6个月, 使子宫内膜能完成自然修复。1个月后复查,向 病人强调复查的重要性。指导产妇观察阴道出 血的色、量、气味等, 如出现阴道异常流血和 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诊。术后2月内避免重体 力劳动和从事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动,以预防正 在愈合的腹部肌肉用力。注意外阴卫生,因细 菌可通过阴道上行进入宫腔, 引起感染, 指导 患者应用消毒卫生纸垫。
预后
植入性胎盘若产前未予及时诊断,待发生产后 出血、人工剥离胎盘困难时才做出诊断,往往 可造成产妇大出血。若不及时行子宫切除及配 合其它抢救措施,可很快发生DIC,甚至导致产 妇死亡。因此,产前做出诊断非常重要。对以 往有破腹产史再次妊娠又被诊断为前置胎盘者, 应仔细观察胎盘有无植入,随访胎盘是否上移。
临床表现
(1)三程延长,或部分胎盘残留,可造成产后出血、 感染。 (2)人工剥离胎盘时找不到子宫壁与胎盘边缘可分 离的界线,多为完全植入性胎盘,如部分性植入胎盘 则未植入部分剥离容易,但植入部分无法剥离,强行 剥离时感子宫壁随胎盘剥离而移动,且感宫壁变薄, 甚至可剥破宫壁。植入胎盘常见于前置胎盘,尤其前 置胎盘但无产前出血时应警惕植入胎盘。 (3)植入性胎盘是造成子宫内翻的一个高危因素, 本例1、2均属处理粘连及植入胎盘时将子宫底牵出阴 道口外。 (4)植入性胎盘残留可成为胎盘息肉,是晚期产后 出血原因之一。也有成绒毛膜上皮癌之虑。
病例介绍
于02.27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16.25G/L↑ 于03.01查血HCG 2212.00 ↑ 于03.04查血HCG 334.10 ↑更换抗生素(舒巴坦、替硝唑) 03.07彩超示:宫腔内混合型回声灶,子宫左后壁肌层胎盘植入 可能。03.08遵医嘱给予米非司酮口服。 于03.12查血HCG 101.70 ↑03.13复查B超:宫体后壁近宫底部低 回声。 于03.18查血HCG 67.30↑于15:00在介入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 塞术及化疗。 于03.25查血HCG 46.3 ↑复查B超:宫腔内异常回声,宫底部胎 盘部分植入,较前次明显好转。
诊断
4.胎盘后方子宫壁肌层低回声带变薄或消失。观 察这一现象时,需移动探头使声束与肌层切线 相平行。若二者夹角越趋垂直则越不易观察; 5.植入性胎盘穿透肌层达浆膜层,而植入部位又 在子宫前壁膀胱后方时,与子宫相邻的膀胱浆 膜层回声消失,且有不规则无回声结构突向膀 胱;
诊断
6.彩超见胎盘陷窝内血流丰富,呈漩涡状。宫 旁血管充盈,子宫动脉阻力降低。胎盘后方子 宫肌层内弓状动脉血流中断、消失或呈不规则 状血管团。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4岁.于2013-02-25 18:00步入病房。 入院T36.8℃ P84次/分 R20/分 BP110/70mmhg。主 诉产后8天,B超发现宫腔内高回声灶3小时。于门诊 给予清宫术,术中阴道流血量偏多,给予20单位缩宫 素肌注。门诊拟“产后胎盘植入”收住我科,妇检: 宫体前位,增大如孕4月余。入院后遵医嘱给予:二 级护理、缩宫素、头孢唑林、蔗糖铁等抗炎补血、促 子宫收缩处理。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8G/L↓白细 胞13.21G/L↑。于02-25 20:00在止血药物应用下再次 给予清宫术 ,术中出血较多,停止手术。遵医嘱迅速 建立静脉通路,输“O”型血400ML。
临床表现及检查
绝大部分患者都有以往破腹产及其他宫腔手 术史。如合并前置胎盘时,妊娠晚期可有无痛 性出血。本病表现为产后胎盘排出不全或不排 出,进行人工剥离胎盘时,发现剥离困难,出 血不止。
诊断
植入性胎盘在声像图上有以下特征: 1.前壁胎盘合并前置胎盘(绝大部分有以往破腹 产史),随孕周的增加胎盘不会向上“移行”; 2.胎盘增厚: 3.胎盘内多个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液性暗区, 为胎盘内静脉池,常被称为“胎盘陷窝”;
讨论
胎盘植入是产科的危急症,产后的观察与护理对于预 防及发现产后大出血、产后感染, 及时纠正贫血都具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也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但要有 过硬的技术, 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另外,预防胎盘植入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 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应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做好计 划生育宣传,指导避孕, 严格控制剖腹产率,切实加 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 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胎盘植 入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发生率。
定义:
植入性胎盘:由于子宫蜕膜层发育不良完全 缺如,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
病因
正常胎盘绒毛只是侵蚀植入子宫内膜,不植入 子宫肌层。 刮宫、剖宫产、经宫腔肌瘤剥出术 胎盘附着在子宫内膜受损或蜕膜发育不良处 绒毛侵入子宫肌层。 另高龄产妇、多产妇、前置胎盘也相对较易发生 植入性胎盘。
病理
根据胎盘植入肌层程度分: 浅者:仅与子宫肌层接触 深者:可达深部肌层 更深者:绒毛可达浆膜层
植入性胎盘
胎盘植入为胎盘绒毛穿入宫壁肌层,发生于孕 早期胎盘植入时而非妊娠后期。胎盘植入是产 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人工流产、引产、剖宫 产、产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被认为是导致 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 产前彩超筛查胎盘植入是必要的。胎盘植入是 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诊断有一定难度,对 具有高危因素者可以借助B超,AFP等检查提 高诊断率。
护理问题
焦虑与担心预后有关 疼痛与介入手术有关 被迫卧位与手术后肢体制动有关 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病情观察 预防感染 预防产后出血 心理护理 健康宣教
用药的护理
用药前准备:遵医嘱,配合医生检查血、尿常规,肝 肾功能,血HCG,常规体格检查。 观察药物副作用: MTX是叶酸拮抗剂,能抑制四氢叶 酸生成而干扰DNA的合成,使滋养细胞分裂受阻,从 而使植入的胎盘组织变性坏死脱落。MTX常见的毒副 反应是对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胃肠道反 应,往往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纳差、骨髓抑制、 脱发、口腔炎等。该产妇出现轻微恶心、纳差。安慰 病人不要惊慌,随着药物在体内代谢排出,症状会逐 渐消失。予清淡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 主,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炎,同时多饮水,碱化 尿液。定期检查显示,该产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及 白细胞下降。 观察血HCG变化:该病人HCG水平在持续下降,现住 院第四周降至46
预防产后出血
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遵 医嘱定时使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大出血。督促 病人及时排空膀胱, 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 收缩。该产妇当日入院行清宫术,术中出血约 700ML,遵医嘱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输 血、促宫缩药物应用。
心理护理
产后胎盘残留,由于出血时间长、出血量较大, 病人 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通过向病人解释胎盘残留的 病因及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疗效等,病人不良情绪 减轻,积极配合医护工作。病人对多次抽血和B超不 理解,通过向病人解释观察的意义,病人情绪稳定并 乐意接受治疗。病人惧怕药物治疗失败会切除子宫, 同时担心MTX是抗癌药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经护理人 员耐心细致地解释, 病人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另外, 用药前,我们详细、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用药 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原因及处理方法, 消除了患者及 家属的紧张情绪,获得支持与合作。同时,嘱家属配 合医护人员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细致观察。
病情观察
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观察皮肤和甲床的色泽、皮肤湿度、 周围静脉充盈度和尿量;密切观察产妇的宫底 高度、宫缩情况,阴道流血量、颜色、性质及 有无宫腔积血;该产妇介入治疗后出现腹痛, 有少量阴道流血, 遵医嘱密切观察。
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在植入性胎盘的保守治疗中具有很重要的作 用,该产妇失血较多、抵抗力差,易感染, 同时,手 术使子宫肌层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不利于子宫复旧, 因此,我们遵医嘱常规使用了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进行预防;保持产妇外阴清洁,介入术后,留置尿管 期间予会阴冲洗2次/日,防止逆行感染;加强对产妇 的皮肤护理,督促其勤换衣服,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平整;告知家属尽量减少陪护和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为预防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给与产妇高蛋 白且含铁丰富的食物。
病理
根据胎盘绒毛植入子宫的面积又可分: ▼完全性植入胎盘:是指整个胎盘母体面的绒毛 都植入子宫肌层。 ▼部分性植入胎盘:指部分绒毛植入子宫肌层, 如破腹产疤痕处的胎盘绒毛植入。
病理
胎盘植入肌层后造成产后该处的胎盘组织不能 完全从宫壁上剥落,引起反复出血不止,有时 甚至引发产后大出血,危及生命。但一些完全 性植入性胎盘可能不会有大出血症状,只是胎 盘不能被正常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