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调查报告格式

合集下载

考古调查报告

考古调查报告

考古调查报告篇一:考古调查报告永安桥碑考古调查报告雷万鑫1(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关键词:永安石桥碑刻清代交通赵氏家族摘要:建修“永安桥碑记”石碑位于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毕家庵,永安桥建于漫坝河上。

20XX年11月我们对建修永安桥碑记石碑碑文进行了抄录。

并对碑文反映出的赵氏家族与永安桥修建,永安桥的交通地位和作用,清代洮河流域自然灾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现将此次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KEYwoRdS:KEYwoRdS:HuichuanTown;BijiaanVillage;archaeologicalin vestigation;StoneBridge;YonganBridgeStele;TheLateQingdynasty. aBSTRacT:YonganBridgeconstructionandmaintenanceinscriptionmonum enislocatedindingxicityweiYuanXianBiGuansichuantown,yonganbridgeb uiltinthecircumstancesontheriver.innovember20XX,webuiltforrepairingin scriptionalrecordyonganbridgesteleinscriptionstranscribed.andtheinscripti onreflectsScottfamilywithyonganbridgebuilt,theyonganbridgetrafficstatus androle,andchina'sqingdynastyriverbasinissuessuchasnaturaldisaster sarediscussedinthispaper.willnowbeunderexaminationandsearchedforastatusreportonthistime.1作者简介:雷万鑫日前,获知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毕家庵村保存一块清代所立的重要石碑,遂前往寻访和考查。

考古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考古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考古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考古调查报告模板】一、调查目的及背景1.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意义。

2. 背景介绍:说明调查的相关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列出调查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2. 调查过程:描述调查的步骤、时间安排和具体活动。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考古发现:详细介绍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遗址、文物或其他相关信息。

2. 考古分析:对所发现的遗址、文物进行解读和分析,探讨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四、调查与研究的意义1. 学术价值:讨论本次考古调查对学术领域的贡献和意义。

2. 文化保护与传承:分析该调查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调查中的问题:总结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

2. 建议与展望:提出对于今后类似调查的建议,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范文】一、调查目的及背景本次考古调查的目的是探索西汉时期古墓群的分布特点及其历史文化意义。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时期之一,通过对古墓群的调查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葬俗、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采用机械挖掘和手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古调查。

首先,在研究区域划定范围后,利用机械清理出遗址,并进行详细记录和测绘。

接着,通过手工清理,发掘出埋藏的文物和遗存,并进行标本采集和分类整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次考古调查共发现了八座西汉时期的古墓,其中包括官员墓和民间墓。

在这些墓葬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等,证实了这些墓葬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地位。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分析,我们得知当时的葬俗非常丰富多样,并能窥见当时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四、调查与研究的意义本次考古调查的学术价值在于提供了西汉时期古墓群的实物资料,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通过对这些古墓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将其传承给后代。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本次考古调查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有限、作业时间紧张等。

考古调查报告

考古调查报告

考古调查报告考古调查报告一、引言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的发掘和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历史的重要线索。

本次考古调查旨在探索某地区的古代遗址,以期了解该地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在本报告中,将详细介绍本次考古调查的目标、方法、发现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解读。

二、目标与方法本次考古调查的目标是探索某地区的古代遗址,以期了解该地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了多种考古学方法,包括现场勘探、发掘和文物鉴定等。

三、发现与解读1. 遗址发现经过数月的勘探和发掘,我们在该地区发现了一处古代遗址。

该遗址位于一片丘陵之上,周围环境优美,地理位置独特。

遗址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

2. 建筑结构在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多处建筑遗迹,包括石块堆砌的房屋基址、石质祭坛和墓葬等。

这些建筑结构的存在表明该地区古代人类具有一定的建筑技术和社会组织能力。

同时,墓葬的出现也暗示着古代人类对死者的尊重和宗教信仰。

3. 文物发现在遗址中,我们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金属器等。

这些文物的制作工艺精湛,样式多样,反映了当时古代人类的生产技术和艺术水平。

其中,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引起了我们的特别关注。

该青铜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可能是古代人类的礼器或权力象征。

4. 文化解读通过对以上发现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该地区古代人类具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制造能力。

建筑遗址的存在表明古代人类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

而丰富多样的文物则反映了当时古代人类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观念。

此外,墓葬的出现也说明古代人类对死者的尊重和宗教信仰。

四、意义与启示本次考古调查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揭示了该地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为我们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其次,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产技术和艺术水平,进一步认识人类智慧的辉煌。

考古调查勘探报告范文

考古调查勘探报告范文

考古调查勘探报告范文一、引言该报告旨在对某一考古调查勘探项目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记录与总结。

调查目的是揭示与理解有关古代文明和历史背景的信息,并为该地区的保护与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调查基于甲方对某一历史遗址的委托,并由乙方项目组负责实施。

下面将针对该项目的目标、方法、发现以及可能的价值进行详细阐述。

二、背景和目标1. 背景:该考古调查勘探项目位于某省某市,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历史文献记载显示,在该地区曾有重要的古代文明和历史事件发生。

然而,由于历史沧桑和自然力量的破坏,这些历史遗迹的具体位置和现存状况并不清楚。

因此,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寻找并确认该地区的古代遗存,探究当地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 目标:本次调查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定位和勘探古代建筑、遗址等遗存;- 确认历史遗址的时代、类型和层次;- 分析出土文物、遗迹等痕迹,揭示古代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 提供在文物保护、旅游开发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可行建议。

三、方法与过程1. 前期调研:项目组在调查前进行了充分的文献研究和现场勘查。

根据相关历史文献、古代地图和当地居民提供的口述传统,确定了调查地点,并初步推测了可能出土的文物。

2. 考古探测技术:项目组采用了卫星影像勘查、地质雷达、电磁探测、物探技术等非侵入性方法,确定潜在的古代遗址分布区域。

3. 考古发掘:根据前期调研和探测结果,项目组选定了数个关键区域进行实地发掘。

采用了层次推理法、开挖测试法、文物保护法等传统和现代考古技术,逐步揭示了古代遗存的轮廓,收集并分类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

4. 数据整理与研究:通过对发掘数据的整理与研究,结合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项目组对所发掘的古代遗址进行了初步的解读和ChronoUP软件定年。

5. 结果分析与总结:根据对数据的深入分析,项目组得出了一系列关于该地区古代文明的结论和推测,并对可能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影响进行了评估。

考古简报格式

考古简报格式

考古简报格式一、考古简报概述考古简报是对考古发掘现场工作进展和成果的简要报告。

它要求内容精炼、准确,能够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专家通报发掘情况,为后续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考古简报通常包括标题、正文、结论、附录等部分。

二、考古简报格式1.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简报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发掘地点、文化层次和主要发现等要素。

2.正文正文是考古简报的核心部分,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掘背景:简要介绍发掘地点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前期工作等情况。

(2)发掘过程:详细描述本次发掘的时间、人员、方法、步骤等,重点介绍发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主要发现:按照文化层次和类别,分别介绍发掘出的重要遗物、遗迹及其特点、价值等。

这部分内容是简报的重点,应尽可能详细、准确地描述。

(4)初步分析:根据发掘成果,对遗址的年代、性质、文化内涵等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可能的解释和推测。

3.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正文中主要发现和初步分析的总结,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本次发掘的主要成果和意义,为后续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4.附录附录部分可包括发掘现场照片、遗物遗迹绘图、数据统计表格等辅助材料,以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发掘情况。

三、考古简报范文XX遗址考古发掘简报一、标题:XX遗址XX年度第X季度发掘简报二、正文1.发掘背景XX遗址位于XX市XX区,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文化遗址。

为深入了解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保护状况,本年度第X季度对其进行了系统发掘。

2.发掘过程本次发掘自XX月XX日开始,至XX月XX日结束,共历时XX天。

发掘队伍由XX名考古专家和XX名工作人员组成,采用探方发掘法,共布设探方XX个,发掘面积XX平方米。

发掘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土壤坚硬、遗物破碎严重等,通过增加人力投入、改进发掘技术等方法得以解决。

3.主要发现本次发掘共出土各类遗物XX件(套),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

其中,以陶器为主,数量达XX件,器型包括罐、碗、盘、壶等,纹饰丰富多样。

考古发掘报告

考古发掘报告

考古发掘报告
本次考古发掘工作位于某省某市的一处古代遗址,经过长期的勘探和论证,确
定了该遗址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物和建筑遗迹,这些发现对于研究该地区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古代手工艺品,这些
文物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工艺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分工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我们在遗址内还发现了大片的古代建筑遗迹,这些遗迹包括房屋、墓葬、城墙等,为我们展现了古代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结构。

通过对这些建筑遗迹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居住布局、建筑风格、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情况,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特点。

此外,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还对遗址周边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
了大量的古代农田、水利设施等遗迹,这些遗迹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民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

通过对这些遗迹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田的规划布局、水利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本次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遗址内发现的文物、
建筑遗迹和环境遗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我们揭示古代社会的面貌和特点,为后续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深入开展对这一遗址的研究工作,为揭示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做出更大的贡献。

考古调查报告格式

考古调查报告格式
四、100%的兴趣小组成员都对考古兴趣小组的第一次活动感觉满意。
五、关于考古兴趣小组的活动方式,23位成员中有22人选择喜欢“参观野外考古发掘现场”,有9人还选择了喜欢“参观历史博物馆”,只有6人选择“由教师讲解考古知识”。学生们喜欢的考古兴趣小组的课堂是活跃的、多交流、多互动的,不要太死板、不要太枯燥,最好能到考古发掘现场参观、到野外活动,实地了解什么是考古,怎样进行考古。
A、教师讲观历史博物馆
8、你对考古兴趣小组的第一次活动感觉怎样?
A、满意,请说明理由:
B、不满意,请说明理由:
9、你为什么选择参加考古兴趣小组?
10、你在考古兴趣小组最希望学到哪些方面的考古知识?你希望的考古兴趣小组的课堂是怎样的?请你写下自己的想法。
考古调查报告格式
考古调查报告该怎么写?下文为大家整理了考古调查报告格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年9月18日,新学期开学第三周的周五下午,经过前期的组织和准备,初二年级“考古——走进历史”兴趣小组如期开课。来自初二年级的23位同学满怀着希望和热情,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小组的第一次活动,对考古具有浓厚兴趣和丰富知识的学校党总支赵书记作为指导教师之一,承担了第一次活动的主讲教师,赵书记特意从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借来了有关考古知识的书籍、有关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的一些考古报告、从山大附中史地教室搬来了一些考古实物资料:如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石刀、石斧、石铲)、古人类的牙齿化石、龙山文化的黑陶等,他一边给学生讲解考古学的一些基本常识、文物知识、文物保护知识、田野考古发掘知识、采集标本知识、采集标本编号、绘图、记录、整理等知识,一边让学生翻阅图书、触摸考古实物,还不时地引导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热烈、欢快、活跃、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们很快度过了第一次活动。

考古调查报告格式

考古调查报告格式

永安桥碑考古调查报告雷万鑫1(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关键词:永安石桥碑刻清代交通赵氏家族摘要:建修“永安桥碑记”石碑位于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毕家庵,永安桥建于漫坝河上。

2012年11月我们对建修永安桥碑记石碑碑文进行了抄录。

并对碑文反映出的赵氏家族与永安桥修建,永安桥的交通地位和作用,清代洮河流域自然灾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现将此次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key words: key words:huichuan town;bijiaan village; archaeologicalinvestigation; stone bridge; yongan bridge stele; the late qing dynasty. abstract: yongan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inscription monumen islocated in dingxi city weiyuanxian biguan sichuan town, yongan bridge built in thecircumstances on the river. in november 2012, we built for repairing inscriptionalrecord yongan bridge stele inscriptions transcribed. and the inscription reflectsscott family with yongan bridge built, the yong an bridge traffic status and role,and chinas qing dynasty river basin issues such as natural disasters are discussedin this paper. will now be under examination and searched for a status report on thistime. 1 作者简介:雷万鑫日前,获知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毕家庵村保存一块清代所立的重要石碑,遂前往寻访和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调查报告格式考古调查报告该怎么写?下文为大家整理了考古调查报告格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年9月18日,新学期开学第三周的周五下午,经过前期的组织和准备,初二年级“考古——走进历史”兴趣小组如期开课。

来自初二年级的23位同学满怀着希望和热情,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小组的第一次活动,对考古具有浓厚兴趣和丰富知识的学校党总支赵书记作为指导教师之一,承担了第一次活动的主讲教师,赵书记特意从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借来了有关考古知识的书籍、有关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的一些考古报告、从山大附中史地教室搬来了一些考古实物资料:如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石刀、石斧、石铲)、古人类的牙齿化石、龙山文化的黑陶等,他一边给学生讲解考古学的一些基本常识、文物知识、文物保护知识、田野考古发掘知识、采集标本知识、采集标本编号、绘图、记录、整理等知识,一边让学生翻阅图书、触摸考古实物,还不时地引导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热烈、欢快、活跃、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们很快度过了第一次活动。

为了了解兴趣小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对兴趣小组活动方式的意见、对第一次活动的感觉,更为了调整下一步的活动方案,我们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对小组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如下:1、你对下列哪一段历史最感兴趣?A、古代历史B、近代史C、现代史D、世界历史2、经过初一年级一年来历史课的学习,你对古代历史中哪一时期的历史最感兴趣?A、夏商西周的历史B、秦汉时期的历史C、隋唐时期的历史D、宋元时期的历史E、明清时期的历史3、你对下列哪一方面的考古知识最感兴趣?A、青铜器B、漆器C、瓷器D、古钱币E、玉器F、古代建筑G、史前考古H、其它,请你具体填写。

4、你对参加考古兴趣小组的态度怎样?A、很感兴趣,主动参加B、兴趣一般,主动参加C、出于好奇参加D、没有合适的小组,才参加的5、你对考古学的有关知识持什么态度A、很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C、兴趣一般D、不感兴趣6、我们的考古兴趣小组要组织同学就自己感兴趣的考古知识或者自己参观过的文物古迹进行组内展示讲解,你愿意报名参加吗?A、很愿意B、作为任务,参加也可以C、不愿意参加7、你喜欢考古兴趣小组的哪种上课方式?A、教师讲解B、学生讲解C、参观野外考古发掘现场D、参观历史博物馆8、你对考古兴趣小组的第一次活动感觉怎样?A、满意,请说明理由:B、不满意,请说明理由:9、你为什么选择参加考古兴趣小组?10、你在考古兴趣小组最希望学到哪些方面的考古知识?你希望的考古兴趣小组的课堂是怎样的?请你写下自己的想法。

23位小组成员全部参加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的情况如下:一、由于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来自初二年级,他们刚刚学完了古代历史,因此60%的同学对古代历史感兴趣,30%的同学对世界历史感兴趣,个别同学对近现代史感兴趣。

在古代历史中,很多同学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都感兴趣,比较突出的是有60%的同学喜欢隋唐时期的历史,各有30%多的同学喜欢夏商西周的历史、秦汉时期的历史和宋元时期的历史,也有26%的同学喜欢明清时期的历史。

二、几乎所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对考古学的有关知识很感兴趣、对参加考古兴趣小组很感兴趣,只有个别同学表示比较感兴趣或兴趣一般,但是所有同学都是因为感兴趣而主动报名参加的兴趣小组,有的是对历史这门学科感兴趣、有的是对考古知识、特别是野外考古感兴趣、有的是对历史课感兴趣,从而主动参加兴趣小组的。

三、小组成员对考古知识的兴趣比较广泛,每一位同学都对多项考古专题知识感兴趣,排在最前面的是古代建筑、瓷器、古钱币,其次是青铜器、玉器、史前考古,还有部分同学对漆器、化石、古代服装、古文字、文物鉴定感兴趣。

四、100%的兴趣小组成员都对考古兴趣小组的第一次活动感觉满意。

五、关于考古兴趣小组的活动方式,23位成员中有22人选择喜欢“参观野外考古发掘现场”,有9人还选择了喜欢“参观历史博物馆”,只有6人选择“由教师讲解考古知识”。

学生们喜欢的考古兴趣小组的课堂是活跃的、多交流、多互动的,不要太死板、不要太枯燥,最好能到考古发掘现场参观、到野外活动,实地了解什么是考古,怎样进行考古。

结合第一次活动情况和问卷调查情况,反映出的问题及对策:一、今年参加考古兴趣小组的同学自身素质较高,他们普遍对历史知识特别是古代史知识较感兴趣,对考古知识和参加考古兴趣小组很感兴趣。

在问到“你选择参加考古兴趣小组的理由”时,学生们都是因为喜欢历史、喜欢考古知识而主动参加的,也有个别学生因为喜欢历史课而选择参加的。

他们都是因为感兴趣而主动参加的,因此,上课时,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高、积极性强、精神状态好。

二、小组成员对考古知识的兴趣比较广泛。

通过调查得知,多数学生不只喜欢一个方面的考古知识,而是对各类考古知识都比较感兴趣,兴趣广泛,依次是古代建筑、瓷器、古钱币、青铜器、玉器、史前考古,还有部分同学对漆器、化石、古代服装、古文字、文物鉴定感兴趣。

这给小组下一步开展活动提供了依据,我们将根据学生们的喜好,选择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古代建筑、瓷器、古钱币、青铜器开展专题性的考古知识讲座。

三、兴趣小组的全体成员都对考古兴趣小组的第一次活动感觉满意。

经调查得知,小组全体成员都对第一次活动感到满意,他们认为第一次活动的内容丰富、充实、有趣,有些知识还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可激发学习兴趣;指导教师亲切、和蔼,课外知识特别是考古知识丰富,课堂上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同学的积极发言,气氛特别好。

特别是第一次上课准备充分,赵书记专门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借来了相关的考古报告、书籍,还从学校史地教室搬来了相关的文物实物,讲解的同时学生可以触摸到这些远古的实物、考古学家们的考古报告,使学生们非常兴奋,学生们认为收获很大。

四、学生们喜欢活跃的、形式多样的上课方式。

为了有针对性地组织兴趣小组的活动,我们特意就上课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除1人外,其余22名同学都喜欢“参观野外考古发掘现场”,有点同学提出来愿意到考古现场进行实地考古发掘,了解怎样进行考古发掘的?还有9名同学表示喜欢参观历史博物馆,近距离地观察文物、了解相关的考古知识。

针对这种情况,指导教师决定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一次参观野外考古发掘现场或者到章丘城子崖遗址实地参观。

学生们普遍希望兴趣小组的课堂气氛活跃,不要太死板、太枯燥。

为此,我们准备组织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考古知识或参观过的文物古迹进行组内的展示讲解,采取学生主动报名、教师指导的办法。

我们调查了学生们的意见,23人中有21人很愿意报名参加,其余2人也表示“作为任务,参加也可以”,第一次课后接着就有7班的两名同学报名参加。

这反映出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非常强,他们愿意就自己喜欢的考古知识与同学分享。

我们也认为,组织考古兴趣小组活动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考古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对考古知识的兴趣和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组内的展示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学生敢于在组内给同学讲解,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等。

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根据对考古兴趣小组成员的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史前考古知识感兴趣,因此,“考古——走进历史”兴趣小组的第二次活动内容就选定了与山东地区历史发展有关的“大汶口文化”。

看到赵书记有外事接待活动等学校工作很忙,于是我主动承担了这次活动的主讲。

尽管自己是历史专业毕业,对考古又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真正让自己担任主讲,心里还是没底,好在赵书记的办公室就在对门,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向他请教。

几次向赵书记请教、商量,终于定下了活动的大致框架、主要内容、活动形式等。

接下来就是备课了,我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先是研究了赵书记上一期讲课的课件、抱着厚厚的字典查阅了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的陶器的名称,又用了两个上午的时间通过络查阅了一些关于大汶口文化的资料和研究论文,直到周五下午上课前的最后时刻,才算是把课件最后定稿,自信已经对大汶口文化了解很多了,便胸有成竹地走进了活动现场。

孩子们的兴致依然很高,对这一次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初二、七班的王迎雪同学还带来了当天的《齐鲁晚报》的“青未了”版面,上面恰好有与大汶口文化相关的陶器造型、早期文字等内容。

学生这种关注热点问题、及时联系所学知识拓展视野的精神,让我倍受感动。

尽管备课充分,自学了很多考古学的知识,但是一旦讲解起来就露出了知识储备的不足,什么泥制陶、夹砂陶、手制法、轮制法,根本不能驾轻就熟地给学生讲解,好在赵书记在旁边,及时地给学生解释,一面旁征博引,一面拿出带来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给学生观看,通俗的语言、形象的解释,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也感到长了不少知识。

在讲到一件猪型造型的陶器和一件狗型造型的陶器时,王迎雪同学从她带来的报纸上找到了相同的陶器和相关的介绍,并与同学一起分享了这些知识。

赵书记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些陶器的造型来看,你能了解到大汶口居民怎样的生活?学生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活动的最后,我给学生展示了两件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尊,上面有一些简单的刻画符号,学生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和识读,一些反应快的同学立即就联想到了山大附中的校标图案,是的,我们的校标就是借鉴了大汶口文化陶尊上面的刻画符号,校标的设计者恰好就是赵书记,赵书记给学生们展示了山大附中的校标图案,并对比了陶尊上面的刻画符号,解释了校标的含义,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生们特别受启发,情绪激动,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通过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大汶口文化、一起聆听赵书记对考古专业知识的讲解,使我深深感到学无止境,教学相长。

在本学期兴趣小组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学期考古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情况的看法、参加兴趣小组的收获等。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所有的学生们都对考古小组的活动感到满意,他们认为考古小组的活动内容生动有趣、能开阔视野,使自己了解到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历史知识。

本学期考古小组的最大特点是组织了多次学生担任讲解员的组内展示讲解活动,我们动员考古小组的成员就自己感兴趣的考古知识或者自己参观过的文物古迹进行组内展示讲解活动,先由学生提前报名,提前准备课题、准备资料,整理展示课件和讲解提纲,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最后定稿。

总共有五次学生的展示讲解,先后有九位同学组成五个小组进行讲解。

考古小组的所有成员都认为学生们的讲解生动有趣、内容丰富、能够拓展学科知识视野,很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表示也希望参加这样的展示活动。

大部分同学对讲解非常精彩的“玉器”、“悬棺之谜”、“墓葬”、“三星堆文化”最感兴趣,他们认为这些讲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