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病因、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可以从肝脏自发发生,当发病早期,病人的治疗率比较高,而晚期治疗效果却比较差,因此,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科学的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为此,我们提出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旨在介绍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原因、早期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以便更好地把握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并及早期干预。
一、原发性肝癌发病原因原发性肝癌多发于成人男性,原因尚不确定,但可能与肝炎、细菌性肝炎、肝硬化等有关。
其中肝炎是一种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乙型肝炎慢性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发生有关,肝炎慢性患者比正常人易患原发性肝癌,而重度肝硬化患者和肝脏移植患者也有较高的发病风险。
另外,一些食用令人不安的食物也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受烹饪污染的食物、烟熏食物、高热量食物等。
同时,一些环境毒物也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如亚硝酸盐、镉、二恶英等。
二、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症状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病可能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常见症状有右上腹部不适、腹胀、乏力、体重下降等,还可能出现咳嗽、肝脏肿大,少数患者会出现肝性腹水等症状。
因此,原发性肝癌有可能在早期发病时无任何症状,因此临床医生应重视潜在的风险因素,如有乙型肝炎史、肝硬化史、高危性因素接触史等,应及时进行肝癌筛查。
三、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原发性肝癌诊断会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肝癌标志物检测。
(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诊断出肝癌,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凝血四项等的检测。
(2)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可诊断出肝癌的大小、形态、位置、转移情况等。
(3)肝癌标志物检测可以检测CA19-9、CEA等肝细胞癌和肝癌标志物,以诊断肝癌,并用来监测疗效。
四、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原发性肝癌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肝功能及患者自身情况等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放疗治疗、化疗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方法。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ppt

调整生活方式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药物指导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服 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 量。同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时向医生反馈。
CHAPTER
05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定义
01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实质 细胞的恶性肿瘤,而非从其他部 位转移至肝脏的继发性肝癌。
总结词
心理支持、家庭护理
详细描述
强调心理支持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重要性,如何提供 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及家庭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 项。
总结词
患者自我管理、康复指导
详细描述
介绍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如何科学 地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调整,以及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措 施。
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通常与手术或药物治疗 结合使用。
介入治疗
通过肝动脉插管注射药物 或栓塞剂,以阻断肿瘤供 血或杀死癌细胞。
热疗和冷冻治疗
利用高温或低温杀死肿瘤 细胞,通常与其他治疗方 法结合使用。
CHAPTER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措施,建议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
膜黄染。
CHAPTER
02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本身的上皮细胞。
由于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原发性肝癌的准确诊断与有效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指南将首先概述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病理学特点,以便读者对疾病有整体认识。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流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学诊断等方面,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诊疗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动脉栓塞化疗等)、全身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
我们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指南还将关注原发性肝癌的预后评估与随访管理,以及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指南,为原发性肝癌的诊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
诊断过程需要谨慎,以确保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史和临床表现: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长期饮酒等肝癌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如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黄疸等,对诊断肝癌有重要参考价值。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可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如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的变化。
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的升高有助于肝癌的诊断,但需注意其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简便、无创、经济等优点。
CT和MRI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课件

全身症状
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消 瘦、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 可能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 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以 及男性乳房发育等内分泌失调
症状。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胎蛋 白(AFP)以及其他相关 生化指标,有助于肝癌的 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影像学 检查可以发现肝脏的占位 性病变,并了解肿瘤的大 小、位置、数目等情况。
新型化疗方案
针对肝癌细胞的化疗方案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以提高化疗效 果和减少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靶向药物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靶向药物 如索拉非尼、瑞格非尼等,可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 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
放疗是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可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放疗包括内放疗和外 放疗。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肝癌 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等。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肝癌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细胞 的活性,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新型化疗药物
研发出针对肝癌细胞特异的化疗药物,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联合治疗
01
将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和预后
预防措施
接种肝炎疫苗
预防乙肝和丙肝感染,是预防原发性 肝癌的重要措施。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后 两者 以非结合 型为 主;③ 在小肝 癌 、甲胎蛋 白阴性 或低 水平 的肝癌患者 中,甲胎 蛋 白异 质体 阳性率 大于 7 % 。但 0 单 用 甲胎蛋 白异质体 诊断 肝癌 尚有一 定 的局 限性 ,若 与 甲
胎 蛋 白或 一 谷氨 酰转 移酶同工 酶 Ⅱ等联 合检测 ,将 有助 于 提 高肝 癌的检 出率 。 4 13 外 周 血 甲胎 蛋 白信使 核 糖 核 酸 检 测 甲胎 蛋 白 .. mR A 于肝 癌的早 期诊 断要 比测 定 血清 甲胎蛋 白敏 感得 N对 多 。血 清甲胎蛋 白阴性 的肝 癌病 人 ,约 1 % ~3 % 血清 中 0 0 甲胎蛋 白 m N R A呈 阳性 。有肝外 转移 的肝 癌患 者血 清 中甲 胎蛋 白 m N R A的检出率达 4 % ~7 % 。但约 1% 的肝炎或 6 6 0 肝硬化患者血 清中可检测 出甲胎蛋 白 m N R A。
性 肝癌与继 发性 肝 癌 、生殖 系肿 瘤 ,前者 以结合 型 为 主,
境中的硒含量呈负相 关 ;⑤遗 传 因素 ,有学 者 跟踪 观察有
肝癌家族 史 的 15 5人 ,其肝癌 的 发生率 为 1 . % ,明显 8 26 高于有其他肿 瘤家族史 ( 5 164人 ,4 8 . %) 和无肿 瘤 家族 史 ( 4 ,55 ) 的人群 ;⑥ 华支睾 吸虫 感染 ,华支 16 8人 % 睾吸虫 寄生于肝小胆 管 中,可 刺激胆 管上 皮增 生 ,严 重者 可发 展 为肝 癌 ,广 东 佛 山市 顺 德 区每 年 肝 癌 病 死 率 达 2 .7 1 ,这与该区水 产丰 富,居 民喜 欢吃淡 水鱼 生有 5 5/ 0万 关 ;⑦其他可 疑的致癌物质 还包括 了存 在 于食 物 中 的亚 硝 胺 、有机磷杀虫药 等 。此 外 ,吸烟 、嗜 酒 、服 用影 响代 谢
原发性肝癌

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肝癌系由于其它脏器的肿瘤经血液、淋巴或直接侵袭到肝脏所致。
原发性肝癌可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中绝大多数为肝细胞型。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流行病学调查,肝癌的病死率地理差别很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肝癌死亡率列第五位。
我国普查每十万人口中有14.58~46人发病,以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的发病率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各地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此病,其中约40%发生在中国,这可能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近年来我国关于肝癌的防治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亚临床肝细胞癌及小肝癌的发现日益增多,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资料,小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69.4%。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亚临床肝癌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但反映了对肝细胞癌理论认识上有新转变,也促进了治疗上的重大进展。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多,男女之比为3~5∶1。
病因及发病机理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与发病原理迄今尚未确定。
多认为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近年来研究着重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及其它化学致癌物质。
一、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原发性肝癌患者约三分之一有慢性肝炎史。
国内普查发现原发性肝癌高发区肝炎发病率也高。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高发区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低发区为高,而肝癌患者血清HBsAg阳性率又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病理学发现肝癌合并肝硬化多为结节性肝硬化。
后者与肝炎密切相关。
近年来用地衣红染色等方法显示肝癌细胞中有HBsAg存在,另外也证实HBV(乙型肝炎病毒)可整合到宿主肝细胞的DNA中,还建立了能产生HBsAg 的人肝癌细胞株。
以上事实说明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近年来研究过去所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现定名丙型肝炎,对人类的威胁较乙型肝炎更为严重,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更密切。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原发性肝癌(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目前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第2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我国男女之比为(3~4):1,年龄以40~55岁为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全球肿瘤统计分析表明,目前每年新患肝癌人数为62.6万,死亡59.8万人,我国肝癌占全世界40%~55%,诊治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目前对肝癌的基础理论和病因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肝癌诊治有了较大进展,现简述如下。
1 病因1.1 肝炎病毒感染肝癌高发区常为肝炎高发区,肝癌病人中40%有肝炎史。
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肝炎与肝癌二者地理分布接近,HBV携带者肝癌发病高于正常人群,肝癌家系中HBV呈聚集现象,肝癌病人中有HBV-DNA整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HBV-DNA整合可激活癌基因,并使抑癌基因突变如p53。
1.2 黄曲霉毒素摄入动物试验表明,小量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损害,大量可诱发动物肝癌,我国主要粮食黄曲霉污染分布图与肝癌分布趋势基本相同,提示黄曲霉毒素是肝癌的重要致癌因素之一。
1.3 化学物质如亚硝胺可诱发动物肝癌,亚硝胺富含于腌制食物中和农药中的有机氯杀虫剂及其它化学物。
1.4 其它因素尚有饮水污染、吸烟、饮酒、寄生虫、性激素、放射性钍、遗传因素等。
目前认为肝癌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经多个阶段发展而成,而且不同地区肝癌的病因亦有不同。
2 病理原发性肝癌的大体类型可分三型: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其中以结节型最为常见,可为单个或大小不等多个结节散在肝内,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且多伴有肝硬变。
巨块型一般直径超过10 cm,常为单发癌块,也可由许多密集的结节融合而成。
弥漫型较少见,癌结节很小,呈灰白色,与肝硬变不易区别,病情发展快,预后极差。
70年代以后,由于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的明显提高,又增加了小肝癌型,是指单个癌结节直径在5 cm 以下,或两个癌结节体积总和小于5 cm者。
原发性肝癌健康宣教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症状
潜在疾病发展:原发性肝癌早期并无明 显症状,一般处于潜伏期。 常见症状: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以及腹部不适、肝区触痛等。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肝功能检查、肝超声、CT扫 描、磁共振等是常用的原发性肝癌诊断 方法。 治疗方式: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 药物治疗和肝移植等是目前常用的原发 性肝癌治疗方式。
总结
总结
知识普及:通过本次宣教,相信大家对 原发性肝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预防第一:提高防范意识,积极采取预 防措施,共同守护健康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概述: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起源于肝细胞 的恶性肿瘤。 病因与危险因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长期酗酒 等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预防措施:注重个人卫生,接种乙型肝 炎疫苗,避免长期暴露在细胞毒素或致 癌物质环境中。
原发性肝癌健康宣教
目录 导言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健康生活方式 总结
导言
导言
主题介绍: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 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次宣教旨在提高公 众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宣教目的:通过本次宣教,帮助公众了 解原发性肝癌的危害、早期症状和预防 方法,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健康生 活方式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和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适 量的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和高盐食物 的摄入。 定期体检和筛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和肝癌筛查。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药物滥用:避免滥用对肝脏有损害 的药物,如乙酰氨基酚等。 禁止酗酒:长期酗酒会严重损害肝脏功 能,增加患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介入治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 ➢聚焦超声刀治疗 ➢超声微泡治疗
5
肝癌的病因
病毒性肝炎 食物及饮水
毒物与寄生虫 遗传因素
6
病理分类
块状型肝癌
小肝癌
弥漫性肝癌
结节性肝癌
7
病理分类
肝细胞型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胆管细胞型
Cholangiocarcinoma
混合型 combined
8
肝癌的转移
血行转移
门静脉→肝内转移: 门V癌栓, 最早出现,最多见 肝静脉→肝外转移: 肺,肾上腺,骨,肾,脑等。
原发性肝癌病因、诊断与治疗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1
目的要求
掌握原发性肝癌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熟悉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特别是早 期诊断及防治要点。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
2
前言
❖中国有0.92亿慢性HBV 感染者,占人口7.18%。
❖90%肝癌患者有乙型肝 炎病毒感染的背景。
33
鉴别诊断
肝局部脂肪浸润
CT检查肝局部密度减低,形似肿块。 有DM、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病史。 肝动脉造影病灶内血管无扭曲变形。
34
治疗
指导原则
早期、综合、积极治疗, 力求根治是首要目标, 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目的。
35
治疗
手术治疗
➢ 根治性切除 ➢ 姑息性切除,术后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 ➢ 术中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 ➢ 肝移植(移植后抗病毒及免疫抑制剂)。
诊断
诊断依据:
高危人群: 对于≥40岁的男性或≥50岁的女性,具有 H B
V和/或 HC V感染、 嗜酒、 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 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 6个月进行一次 检查( 包括血清 A F 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 , 当 出现A F P升高或肝区“ 占位性病变” 时, 应立 即进入诊断流程, 严密观察, 力争早期作出诊断。
淋巴转移
肝门淋巴结最多,胰,脾,主A旁,锁骨上淋巴结。
种植转移
9
临床表现
临
肝区疼痛
床
全身表现
症
伴癌综合征
状
转移灶症状
10
临床表现
肝脏肿大
临
床
体
黄疸
征
肝硬化体征
11
晚期并发症
肝性脑病(死亡原因的1/3)
消化道出血(死亡原因的15%)
肝硬化 门V癌栓形成
门V↑
食道胃底V曲张破裂
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
❖全世界每年有25万人死于肝癌,中国占45% ❖肝癌居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2位。 ❖肝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性。 ❖肝癌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5:1)。
3
4
原发性肝癌?
➢发生于肝细胞的癌肿(HCC/PC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发生于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CC) Cholangiocarcinoma
凝血功能障碍。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晚期并发症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9-14%)
➢自发性坏死出血—癌结节生长过快,血供不足。 ➢外力损伤—破裂出血:
破入包膜下—血肿 破入腹腔—血性腹水,急腹症,休克。
继发感染(消耗、手术、介入)
13
辅助检查
甲 胎 蛋 白 AFP、AFP-L3
肝
癌
标
志
异 常 凝 血 酶 原 DCP
活动性肝病 升高下降二曲线同步
<1 (-) (-)
肝癌 升高下降二曲线分离
>3 升高 占位性病变
30
鉴别诊断
继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常来自胃肠道,呼吸道, 泌尿生殖道,乳腺等。
病情相对缓和,发展较慢。 AFP往往阴性,影像学肝脏多发性占位。 多有原发癌病灶的相应表现。 病理检查确诊。
31
鉴别诊断
肝良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22
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诊断标准
在所有实体瘤中,唯有HCC可采用临床诊断标准, 国内、外都认可,非侵袭性、简易方便和可操作强, 一般认为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即慢性肝病背景,影 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血清AFP水平。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23
诊断
诊断依据:
1. 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HBV和/或HCV抗原 阳性)的证据。
一般生长缓慢,病程长,不伴有肝硬化 肝癌标志物阴性。 超声、CT、MRI(增强扫描病灶呈“快 进
慢出”强化现象)有助于鉴别诊断。
32
鉴别诊断
肝脓肿
炎症的相应临床表现。 肿大的肝脏表面光滑,无结节,触痛明显。 B超可见肝内液平。诊断性穿刺有助于确诊。 AFP(-),血象升高。 抗感染/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物
血清岩藻糖苷酶
AFU
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
14
辅助检查
腹部B超
影
像
腹部CT
学
检
腹部MRI
查
肝动脉造影
15
腹部B超
正常肝脏B超图像
肝癌腹部超声
16
腹部CT
17
腹部MRI
18
腹部MRI
19
肝动脉造影
20
辅助检查
肝穿病理活检
有助于确诊,但存在局限性、危险 性、出血、针道转移等风险。
21
2. 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 质血管强化,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 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 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HCC。
24
诊断
诊断依据:
肝脏占位直径为1-2cm,需要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 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HCC, 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3. 血清AFP≥400ug/L持续1个月或≥200ug/L持续2个月, 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 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25
诊断
诊断依据:
病理学诊断标准 肝脏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转移灶活检或手
术切除组织标本,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 学检查诊断为HCC,此为金标准。
26
诊断
诊断依据:
满足下列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肝癌: 1. 具有两种典型影像学(超声、增强CT、MRI、
DSA)表现,病灶>2cm; 2. 一项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病灶>2cm,AFP>
400ng/ml; 3. 肝脏活检阳性
27
鉴别诊断
肝硬化、肝炎 继发性肝癌 肝脏良性肿瘤 肝脓肿 肝局部脂肪浸润 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
28
鉴别诊断
肝硬化
肝脏硬而小。无占位性病灶。 病情缓和。 AFP(-)/升高与ALT同步平行。 肝癌标志物往往(-)。
29
鉴别诊断
活动性肝炎
AFP和ALT AST/ALT AFP异质体 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