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本身的上皮细胞。

由于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原发性肝癌的准确诊断与有效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指南将首先概述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病理学特点,以便读者对疾病有整体认识。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流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学诊断等方面,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诊疗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动脉栓塞化疗等)、全身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

我们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指南还将关注原发性肝癌的预后评估与随访管理,以及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方面,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指南,为原发性肝癌的诊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

诊断过程需要谨慎,以确保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史和临床表现: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长期饮酒等肝癌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如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黄疸等,对诊断肝癌有重要参考价值。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可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如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的变化。

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的升高有助于肝癌的诊断,但需注意其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简便、无创、经济等优点。

CT和MRI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肝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肝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肝癌单病种诊疗规范一、概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为了提高肝癌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实践,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肝癌的诊断、治疗及康复等全过程。

二、诊断1. 临床表现肝癌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腹水、肝大等。

2.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如AFP)等。

(2)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用于评估肝脏状况、肿瘤位置、大小等。

(3)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肝癌诊断。

3. 诊断标准依据我国《原发性肝癌诊断与治疗指南》,肝癌的诊断标准如下:(1)具有肝癌的临床表现。

(2)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的特征。

(3)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AFP升高(>400ng/ml),或持续升高不降。

(4)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癌。

三、治疗1. 治疗原则(1)根据患者病情、肿瘤分期、治疗方法等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

(3)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考虑治疗效果和并发症风险。

2. 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等。

(2)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放疗、化疗等。

(3)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

(4)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

(5)综合治疗:结合不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3. 治疗策略(1)早期肝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以放疗、化疗等。

(2)中期肝癌: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局部消融、介入等治疗。

(3)晚期肝癌: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姑息性治疗,注重患者生活质量。

四、康复与随访1. 康复治疗(1)肝功能支持治疗:保肝药物、营养支持等。

(2)疼痛管理: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关注患者疼痛程度。

(3)心理支持: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关爱。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
(3)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内容应规范全面,特别应包 括对肝癌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的MVI病理学分级。
肝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断路线图
肝癌分期
中国肝癌临床分期及治疗路线图
肝癌治疗领域的特点是多种治疗方法、多个学科共存,而以治疗 手段的分科诊疗体制与实现有序规范的肝癌治疗之间存在一定矛 盾。因此,肝癌诊疗须加强重视多学科诊疗团队 (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模式,特别是对疑难复杂 病例的诊治,从而避免单科治疗的局限性,促进学科交流。肝癌 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局部消融治疗、TACE、放射 治疗、全身治疗等多种手段,合理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有高级别 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但也需要同时考虑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
脑或肾上腺转移所致疼痛、梗阻或出血等症状。 (4)部分肿瘤放疗后缩小或降期可获得手术切除机会;外放疗也可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桥接治疗或窄切缘
切除术后辅助治疗。 (5)肝肿瘤照射剂量:立体定向放疗一般推荐≥30~60Gy/3~6次,常规分割放疗一般为50~75Gy,照射
剂量与病人生存密切相关。 (6)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必须考虑:放疗分割方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正常肝(肝脏-肿瘤)体积、
(1)局部消融治疗适用于CNLC Ia期及部分Ib期肝癌(即单个肿瘤、直径≤5cm;或2~3个肿瘤、最大直径 ≤3cm);无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侵犯以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级或B级者,可获得根治 性的治疗效果。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直径3~7cm的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可联合TACE。不推荐消融根治性 治疗的病人,给予术后索拉非尼辅助治疗。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 o methin g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 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功能ChildA。 Ib: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半肝,余同上。 IIa: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cm,在半肝或两个肿瘤
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左右两半肝,余同上。 IIb:单个或多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cm 。在半肝或两个肿瘤
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左右两半肝,余同上。或肿瘤情况不论, 有门静脉分支、肝静脉或胆管癌栓和(或)肝功能ChildB。 IIIa:肿瘤情况不论,有门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癌栓、腹腔淋巴结 或远处转移之一;肝功能ChildA或B。 Ⅲb:肿瘤情况不论,癌栓、转移情况不论;肝功能分级ChildC。
4、肝脓肿:发热、腹痛、肝肿大、触痛、右 上腹肌紧张、白细胞升高、超声下示液性暗区。
>110nKat/L为阳性。AFP阴性肝癌、小肝癌阳性 率70%。
5、其他:酸性同工铁蛋白(AIF)、醛缩酶A (ALD-A)、M2型丙酮酸激酶(M2-PyK)、碱 性磷酸酶同工酶Ⅰ(ALP-I)、CEA。
(二)影像学检查
1、 超声: > 1cm,早期定位。
2、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 CT):
(四)并发症
1、肝性脑病:1/3的患者因此死亡。
2、上消化道出血:15%因此死亡。 呕血、黑便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10%, 疼痛,腹膜刺激征,大量出血休克,死 亡,小量血性腹水
4、继发感染:肺炎、败血症、 肠道感 染
五、辅助检查
(一)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甲胎蛋白(AFP)
(1) >500ug/L,持续4周。 (2) >200ug/L,持续8周。 (3) 持续升高。
3、肝组织学检查证实原发性肝癌。
(二)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肝癌: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 道、乳房的癌灶。

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

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
瘤体纤维成分较多,对比剂廓清较慢
胆管细胞癌
肿块主要由恶性肿瘤细胞、纤维组织、凝固性坏死组织或 黏蛋白构成,在不同的组织类型和肿瘤的不同区域各种成 分所占的比例和分布特点不同
男,59岁 查体发现肝占 位, HbsAg 阴性 AFP 正常 肿瘤标志物不 高
手术病理: 高分化肝细胞 肝癌
平扫等密度或高密度原因分析
肿瘤本身原因
✓ 肿瘤过小,部分容积效应所致 ✓ 肿瘤细胞分化较好,与正常肝组织密度接近
瘤周肝组织原因
✓ 周围肝组织发生脂肪变、肝硬化时,周围肝组织密度降低与肿瘤接近 或低于肿瘤密度,致使肿瘤呈相对等或高密度
Ⅰ级:高度分化,癌细胞与肝细胞基本相似 Ⅱ级: Ⅲ级: 中度分化,该类型患者AFP多为阳性 Ⅳ级:低度分化
HCC分化程度与肿瘤大小相关,随着肿瘤增大,分化程度渐差
WHO组织结构图分型
梁索型(trabecular type) 假腺管型(pseudoglandular type) 实体型(compact type) 纤维硬化型(scirrhous type)
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
定义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 细胞的恶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肝脏的干细胞及 门脉区具有多潜能分化的肝闰管(hering管) 的上皮细胞,因此不同分化形成肝细胞癌、胆 管细胞癌和混合性肝癌
病理
组织学分型
肝细胞型 约90%
胆管细胞型 约10%
混合型
肝细胞性肝癌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约80%发生于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结节成瘤过程:再生结节→低度异型性增生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巨块型肝癌 假包膜不完整
女,70岁 1775003
假包膜平扫常为低 密度环,增强可仍 为低密度,也可强 化;包膜可完整, 也可不完整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癌的诊断水平由于AFP的应用而得到很 大的提高,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更使肝癌 的诊断日臻完善。目前除AFP阴性并直径 <2cm的肝内结节性病灶,有时尚难准确判 断外,肝癌的临床诊断一般而言已无多困 难。
肝癌诊断的精髓在于早期诊断。由于肝癌 早期并无症状,病人不会主动就医检查, 故早期诊断的前提是早期发现。即在尚无 症状的人群中将早期肝癌病人发现出来。
超声造影系使用Echovist-300半乳糖超声微 泡造影剂经肝动脉导管注入,可使显像增
强,从而能更多地发现较小的癌结节。
近年新型超声造影剂已可通过周围静脉注
入,使肝癌组织内回声快速增强,并出现
动脉型血流信号,可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病 灶的检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或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Doppler Color Flow Imaging, DCFI)是近 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能很好地显示 肝脏或肿瘤内的血流情况,若与实时超声 合用更佳。而若以脉冲多普勒技术将肝脏 或肿瘤的彩色血流信号以曲线形式表示, 可区分动脉血流或静脉血流,并测定其阻 力指数与搏动指数,则对鉴别诊断更佳。
常用18F-FDG显像剂,因其可浓聚于肝癌组 织中,并且只有存活的肝癌细胞可以摄取 这一标记物,可用作治疗后肝癌细胞存活 情况的判断。
五、肝动脉造影: 肝动脉造影为侵入性检查,仅在非创伤性 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应用,目前应用不多。 一般只在结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时使用。 近年采用数字减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使肝实质显示良好, 对比分辨率提高,成像清晰,由于不受脊 柱与肋骨遮掩,尤利于左叶肝癌的显示。
在35岁以上的慢性肝炎或乙肝、丙肝感染 者中每6个月作一次AFP与实时超声检查,

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

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

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

AFP(甲胎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肝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AFP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肝癌病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标准。

首先,AFP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多少呢?一般来说,AFP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小于20ng/ml。

当AFP的检测结果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时,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肝癌的可能性。

其次,AFP的升高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如何?AFP的升高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现象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约70%至9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升高。

因此,AFP的升高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再次,AFP的升高与肝癌的分期和预后有何关联?研究表明,AFP水平与肝癌的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肝癌患者的AFP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和扩散程度呈正相关。

此外,AFP水平的高低也与肝癌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AFP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

此外,AFP的检测在肝癌的筛查和诊断中有何作用?AFP的检测可以作为肝癌的筛查工具之一。

对于高危人群,如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等,定期进行AFP的检测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肝癌。

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AFP的检测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最后,AFP的检测在肝癌治疗过程中有何意义?AFP的动态监测可以帮助评估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在肝癌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AFP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AFP的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分期、预后评估以及治疗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定期进行AFP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AFP在肝癌中的作用,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afp肝癌诊断标准

afp肝癌诊断标准

1.afp肝癌诊断标准?
答:afp肝癌诊断标准为连续4周以上处于400μg/L,或者是一过性AFP高于800μg/L。

AFP一般指甲胎蛋白,甲胎蛋白主要是通过胚胎以及卵黄囊分泌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多存在于胎儿血液中,成年人存在的量比较少。

AFP检查还可以帮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属于具有特异性肿瘤标记物。

AFP正常数值为1-20ug/L,如果患者AFP数值长期处于200ug/L以上,连续2周,或者是连续4周以上处于400μg/L以上,以及出现一过性增高800μg/L时,或者排除怀孕状态后产生,以及活动性肝病等因素外,高度怀疑为肝癌。

主要是由于肝癌细胞进入血液后大量分泌甲胎蛋白,造成血液中的甲胎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具有肝硬化以及 HBV 和/或 HCV 感染(HBV 和/或 HCV 抗原阳性)的证据; (2)典型的 HCC 影像学特征: 同期多排 CT 扫描和/或动态 对比增强 MRI 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 强化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 a.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 cm,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 一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 HCC; b.如果肝脏占位直径为 1-2cm,则需要CT和MRI两项影像 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 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3)血清 AFP≥400 μg/L 持续1个月或≥200 μg/L 持续2个月, 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 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HCC诊断标准 1、病理学诊断标准: 肝脏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转移灶活检或 手术切除组织标本, 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 为HCC,此为金标准。 2、临床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即慢性 肝病背景, 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血清 AFP 水平; 但是学术 界的认识和具体要求各有不同,常有变化,实际应用时也 有误差,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既往的国内标准和临床 实际,专家组提议宜从严掌握和联合分析,要求在同时满 足以下条件中的(1)+ (2)a 两项或者(1)+(2)b + (3)三项时,可以确立 HCC 的临床诊断:
需要补充的是: 1、如果肝脏占位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或CT和MRI两项检查显像不一致, 应进行肝穿刺活检,但即使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仍然需要随访 观察; 2、近年来,国内外临床观察和研究结果均提示,血清AFP 在部分ICC 和胃肠癌肝转移患者中也可升高,并且ICC也多伴有肝硬化。尽管ICC 的发病率远低于HCC,但两者均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因此,肝占位性 病变伴AFP升高并不一定就是HCC,需要仔细地加以鉴别。 3、对于有肝脏占位性病变,但是血清AFP无升高,且影像学检查无肝 癌影像学特征者,如果直径<1 cm,可以严密观察。如果肝脏占位在 动态显像中未见血管增强,则恶性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占位逐渐增大, 或达到直径≥2 cm,应进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检查。即使 肝活检结果阴性,也不宜轻易否定,要追踪随访; 应每间隔6个月进行 影像学随访,直至该病灶消失、增大或呈现HCC诊断特征;如病灶增 大,但仍无典型的HCC改变,可以考虑重复进行肝活检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 下简称肝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 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 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 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 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 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 HCC)、 肝内胆管细胞癌( ICC )和肝细胞癌 - 肝内胆管 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其中 HCC 占到 90% 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