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一、引言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为工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
本文将针对满堂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和需求,制定一份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满堂脚手架建设所需材料包括支撑杆、水平杆、交叉斜撑、连接件等。
在施工前需对所需材料进行充分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材料数量充足。
2.器械准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器械包括扳手、螺丝刀、钢锤等。
在施工前确保所有器械完好无损,并做好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步骤1.搭设基础脚手架(1)根据满堂的实际情况,确定搭设脚手架的位置及高度。
(2)在满堂周围搭设基础脚手架,保证其稳定牢固。
(3)使用水平仪进行调平,确保脚手架平整。
2.加固脚手架结构(1)根据满堂的高度和宽度,设置合适的支撑杆和水平杆,保证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
(2)加固脚手架的竖向和横向结构,使用交叉斜撑进行支撑,确保整个脚手架的牢固性。
3.安装工作平台(1)根据满堂的需求确定工作平台的高度和宽度。
(2)在脚手架上安装工作平台,使用连接件将平台与脚手架连接,确保平台的稳定牢固。
4.检查和维护(1)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连接件的牢固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施工结束后,进行脚手架的拆除和清理工作,并妥善保管好脚手架材料和器械。
四、安全措施1.戴好安全帽,穿戴好防滑鞋。
2.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3.限制施工区域的进入,确保周围的人员不受影响。
4.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
5.施工过程中注意材料的堆放,避免堆放不当导致意外事故。
五、总结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与高效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准备工作、正确的施工步骤和严格的安全措施,我们将确保满堂脚手架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为工人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使建筑工程顺利完成。
以上是针对满堂脚手架进行的专项施工方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脚手架作为支撑的重要工具,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主要介绍在满堂项目中的脚手架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脚手架搭建
1. 材料选择
在满堂项目中,脚手架的主要材料选择为优质钢材,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2. 架设位置确定
在施工前,需要确定脚手架的架设位置,根据建筑结构和施工需要进行合理布局,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搭建流程
脚手架搭建的流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包括基础、立柱、横梁等部分的安装,确保脚手架的稳固性和牢固性。
三、脚手架使用
1. 安全注意事项
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包括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注意脚手架承重等,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日常检查
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日常检查,包括检查承重部分是否存在裂纹、连接部分是否松动等,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性。
四、总结
满堂项目的脚手架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脚手架搭建和使用将极大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选择、架设位置的确定、搭建流程的规范和脚手架使用的注意事项,可以有效保障满堂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上就是关于满堂项目的脚手架施工方案的介绍,希望能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10篇)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10篇)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1一、编制依据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编制应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二、工程概况xx办公楼装修工程,施工面积约3000m,大堂装修工期为4个月,室内装修、安装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最高为16m,吊顶形式复杂。
三、搭设准备材料准备:检查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构配件的质量,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钢管应无严重锈蚀、弯曲变形或裂纹,扣件应完好无损,脚手板应平整无腐朽。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对参与脚手架搭设的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明确搭设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
现场准备:清除地面杂物,做好立杆基础措施,确保基础平整坚实。
四、搭设步骤安放垫板:在立杆位置安放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确保立杆稳定。
安立杆:按立杆间距要求(如1.5m×1.8m)安放立杆,立杆底部与垫板固定牢固。
安扫地杆:在立杆底部设置扫地杆,扫地杆应与立杆扣紧。
安横杆:按步距要求(如1.8m)安装大横杆和小横杆,确保横杆水平且与立杆扣紧。
铺脚手板:在横杆上满铺脚手板,脚手板两端用铁丝固定牢靠。
设置剪刀撑:在脚手架四周和中间设置剪刀撑,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
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之间,中间剪刀撑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
逐层搭设:按上述步骤逐层向上搭设,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五、拆除步骤安全检查:拆除前应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设立警戒区:在拆除范围内设立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先拆非承重杆件,后拆承重杆件。
拆除的构件应用绳索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
分类堆放:拆除的钢管、扣件等构件应及时分类堆放整齐,以便运输和保管。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地区,涉及建筑总面积XX平方米,包括多层住宅、商业及公共设施等。
考虑到建筑结构复杂,施工周期较长,为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决定采用满堂脚手架进行施工。
二、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5)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三、施工方案1. 脚手架材料要求- 钢管: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的A3钢材,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裂纹等缺陷。
- 扣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扣件紧固力矩达到45~55N·m。
- 脚手板:采用竹胶板或钢质脚手板,板面平整,无破损。
- 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网目密度不低于180目。
2. 脚手架搭设- 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立杆埋入地面深度30~50cm,埋设时应夯实土层。
- 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40cm。
- 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
- 脚手板:架高在4m以内,架板间隙20cm,架高大于4m,架板必须满铺。
- 安全防护:操作层满铺竹胶板,脚手板下面满铺安全网。
3. 施工顺序- 搭设脚手架基础,包括夯实土层、设置排水沟等。
- 搭设立杆、横杆、剪刀撑等主体结构。
- 搭设脚手板,并铺设安全网。
- 搭设上料平台,确保上料安全。
- 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脚手架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掌握脚手架搭设、拆除等安全技术。
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操作规程。
3. 定期检查脚手架结构,确保其稳定性。
4.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坠落、触电等事故发生。
五、施工进度1. 脚手架基础施工:XX天2. 脚手架主体结构搭设:XX天3. 脚手板及安全网搭设:XX天4. 上料平台搭设:XX天5. 脚手架拆除:XX天六、结语本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满堂脚手架施工安全、高效。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5篇)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5篇)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1 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同一般脚手架。
1、立杆应座落在坚实的基础上,立杆底部设底座,座下铺2.5m×0.3m×0.05m厚木板。
2、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表6.1.11之规定,采用立杆横距1.05米,步距为1.8米,立杆纵距1.8米,连墙件的设置为二步三跨;3、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竹笆的设置;3.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大于3跨;均与横向水平杆扣接;3.2纵向水平杆均采用对接,且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允许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一样步或不一样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为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小于纵距的13;3.3主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因本工程采用竹笆脚手板,所以,横向水平杆应直接扣接在立杆上,且应增设2根纵向水平杆,等间距布置;3.4施工层竹笆应满铺,四个角用铁丝与纵向水平杆绑扎牢固;4、立杆的设置;4.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4.2纵向扫地杆应处于横向扫地杆的上方,均与立杆扣接,扫地杆距地面为150mm;4.3立杆在顶层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2米,采用两个回转扣件固定,且高出建筑物檐口1.5米,下方均采用对接,节点布置同纵向水平杆节点要求;5、连墙件的设置;5.1连墙件选用软拉配合顶撑x作,尺寸为5.4×3.6,覆盖面积为19.44平方米,贴合“规范”中表6.4.1的要求;5.2拉结点必须靠近立杆设置,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应从底部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5.3拉筋应呈水平方向设置,配合顶撑使用,实际x作应先定后拉;6、剪刀撑的设置;6.1剪刀撑按表6.6.2中要求选用连接6根立杆,由拐角处开始,沿全高度布置,每组剪刀撑的净间距小于15米,杆件连接采用搭接,两断各用一组扣件,距离末端100mm;6.2无法搭设剪刀撑的位置需设置“之”字形斜撑;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2 一、工程概况该层板面标高为15.87m,地面标高为±0.000,该层高为15.87m。
满堂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满堂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引言满堂脚手架工程是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临时性支撑结构,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工作平台,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满堂脚手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设计原则、施工步骤、安全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设计原则1.稳定性原则:满堂脚手架工程的设计应保证结构稳定,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荷载,并防止倾覆和坍塌。
2.安全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同时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经济性原则:设计应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三、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明确工程要求和工期安排。
•安排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
•测量施工现场,确定脚手架搭设位置和尺寸。
2. 脚手架搭设阶段•搭设主体结构:按照设计要求搭设立柱、横梁和连接件。
•安装脚手架板:铺设脚手架板并固定在主体结构上。
•安装防护设施:设置安全网、扶手和脚手板等安全设施。
3. 脚手架拆除阶段•拆除脚手架板和安全设施。
•逐步拆除主体结构,注意保证拆除过程中的安全。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安全无隐患。
四、安全要求1.所有脚手架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得使用劣质或损坏的材料。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装备,并接受安全培训。
3.在施工过程中,严禁乱抛材料、吸烟等危险行为,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4.在搭设和拆除脚手架过程中,需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监护人员进行监督。
五、总结满堂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对保障施工安全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合理、施工严谨、符合安全要求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只有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要求,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和质量管理,才能确保满堂脚手架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工程质量。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XXX脚手架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安全技术设计∙∙∙∙∙∙∙∙∙∙∙∙∙∙∙∙∙∙∙∙∙∙∙∙∙∙∙∙∙∙∙∙∙∙∙∙∙∙∙∙∙∙∙∙∙∙∙∙∙∙∙∙∙∙∙∙∙∙∙∙∙∙∙∙∙∙∙∙∙∙∙∙∙ 1四、施工要求∙∙∙∙∙∙∙∙∙∙∙∙∙∙∙∙∙∙∙∙∙∙∙∙∙∙∙∙∙∙∙∙∙∙∙∙∙∙∙∙∙∙∙∙∙∙∙∙∙∙∙∙∙∙∙∙∙∙∙∙∙∙∙∙∙∙∙∙∙∙∙∙∙∙∙∙∙∙∙∙∙∙23五、脚手架质量检查与验收∙∙∙∙∙∙∙∙∙∙∙∙∙∙∙∙∙∙∙∙∙∙∙∙∙∙∙∙∙∙∙∙∙∙∙∙∙∙∙∙∙∙∙∙∙∙∙∙∙∙∙∙∙∙∙∙∙26六、安全与日常维护管理∙∙∙∙∙∙∙∙∙∙∙∙∙∙∙∙∙∙∙∙∙∙∙∙∙∙∙∙∙∙∙∙∙∙∙∙∙∙∙∙∙∙∙∙∙∙∙∙∙∙∙∙∙∙∙∙∙∙∙∙∙30X脚手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二、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三、安全技术设计3.1 脚手架材料要求3.1.1 脚手架杆件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的规定,用于立杆、大横杆、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米,小横杆、拉结杆2.1-2.3米,使用的钢管不得有弯曲、变形、开焊、裂纹等缺陷,并涂有防锈漆作防腐处理,不合格的钢管决不允许使用。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引言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性支撑结构,为施工人员提供工作平台,保证施工安全。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是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提高施工效率而制定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满堂脚手架施工的方案、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施工方案
1. 设计和规划
在施工前,需进行脚手架设计和规划。
根据施工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脚手架的类型、高度、布置位置等,并进行详细的设计图纸绘制。
同时,需考虑脚手架材料的采购和运输等问题。
2. 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脚手架材料,如钢管、扣件、横杆、纵杆等。
对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并将材料分批运输至施工现场。
3. 搭建脚手架
按照设计方案,将脚手架材料逐步搭建起来。
首先进行地基处理,确保脚手架的牢固稳定。
然后按照要求进行立柱的设置和横梁的搭设。
在搭建过程中,注意各个连接点的固定和扣紧,确保脚手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 安全措施
在搭建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用具。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保证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施工技能。
严禁在脚手架上吸烟、乱丢杂物等行为。
5. 使用和检查
脚手架搭建完成后,进行使用前的检查工作。
包括对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连接部位的牢固性进行检查。
同时,要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6. 拆除脚手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岩市西城片区经济适用房B区
基
础
砼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福建恒盛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2008年1月10日
一、层高超过3.5m采用胶合板,钢管(Φ48×3.5)支撑1)、构造图(高度6.4米)
2)、计算简图
梁侧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竖楞间距
梁底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小楞间距L2(L2=300~600mm为宜)
小楞计算,按简支梁受集中力P计算,跨度为L3
钢管支撑,按两端铰接受压构件计算
3)、荷载计算
A、侧模、底模(都为三跨)
强度
M=1/10ql2 W=1/6bh2
δ=M/W≤f m则满足要求
挠度
f max=0.667q/14/100EI≤[f]则满足要求 f max >[f]不满足要求,可减
少1
2)、小楞
强度验算
M=1/4PL3
δ=M/W≤f m则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f=p/l3/48EI≤[f] 则满足要求
支撑
δ=N/ØA≤f则满足要求
式中Ø为压杆稳定系数,由λ=l0/I查规范JGJ130-2001附录C表C得
l0=h+2a,h为支撑立杆的步距,
i =1.58cm
若λ>250时,Ø=7320/λ2
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
N=1.2∑N GK+1.4∑N QK
N GK——为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ΣN QK——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二、层高超过3.5m采用胶合板模板与钢管支撑
1、构造
胶合板规格为1830×915×18,取一块胶合板作为计算单元,每块
板下设n根木搁栅
即搁栅间距为L1=1830/n-1,本例设n=5,L1=458mm,搁栅下设钢管其间距为L2(L2=1m)
钢管立杆的间距L3(取L3=2L1)。
2、计算简图
(1)、胶合板底模
(2)、木搁栅
(3)、安搁栅的钢管
(4)、支撑立杆
支撑立杆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3、荷载计算
(1)板底模荷载(楼板厚度为0.1m,胶合板自重5KN/m3)
自重标准值F1计算
胶合板自重:0.915×0.018×5
混凝土自重:24×0.915×0.1
钢筋自重:1.1×0.915×0.1
合计: 2.38KN/m
施工荷载标准值:F2=0.915×2.5=2.29KN/m或者集中力Pk=2.5KN
荷载设计值计算
1)、强度计算:
施工荷载按均布荷载时
q=(1.2F1+1.4F2)×折减系数=(1.2×2.38+1.4×2.29) ×
0.9=5.45KN/m
弯矩M=0.1ql2=0.1×5.45×0.458=0.114KN·m
剪力V=0.6 ql=0.6×5.45×0.458=1.5KN
施工荷载为集中力时q=1.2F1×折减系数P=1.4P K×折减系数
弯矩M=(0.1 ql2+0.175Pl) ×折减系数
=(0.1 ×1.2×2.38×0.4582+0.175×1.4×2.5×0.458) ×0.9
=0.306KN.M
剪力V=0.6ql+0.65q=0.6×1.2×2.38×0.458+0.65×1.4×2.5=3.06KN 显然施工荷载为集中力时的弯距和剪力大!
2)、挠度验算:q=1.2F1×折减系数=1.2×2.38×0.9=2.57KN/M (2)、木搁栅
自重标准值F1计算
胶合板自重:5×0.018×L1=0.018×5×0.458=0.041
木搁栅自重:5×0.05×0.1=0.025
混凝土自重:24×0.1×L1=24×0.1×0.458=1.1
钢筋自重:1.1×0.1×L1=1.1×0.1×0.458=0.05
合计:F1=1.22KN/M
施工荷载标准值F2
为均布荷载F2=2.5×L1=2.5×0.458=1.15KN/M
或集中力P=2.5KN
荷载设计值计算
1)、强度计算:
施工荷载按均布荷载时
q=(1.2F1+1.4F2)×折减系数=(1.2×1.22+1.4×1.15)×0.9=2.77KN/M 弯距M=0.1qL22=0.1×5.45×12=0.277KN.M
剪力V=0.6 qL2=0.6×2.77×1=1.66KN
施工荷载为集中力时q=1.2F1×折减系数P=1.4P K×折减系数
弯矩M=(0.1ql22+0.175PL2)×折减系数
=(0.1×1.2×1.22×12+0.175×1.4×2.5×1)×0.9=0.744KN.M 剪力V=0.6qL+0.65P=0.6×1.2×2.38×0.458+0.65×1.4×2.5=3.06KN 显然施工荷载为集中力时的弯矩和剪力大!
2)、挠度验算:q=1.2F1×折减系数=1.2×1.22×0.9=1.32KN/M
(3)、安搁栅的钢管
自重标准值F1计算
胶合板自重:0.3×L2=0.3×1=0.3(模板自重取0.3KN/M2)
混凝土自重:24×0.2×L2=24×0.1×1=2.4
钢筋自重:1.1×0.1×L2=1.1×0.1×1=0.11
合计:F1=2.81KN/M
施工荷载标准值F2:
为均布荷载F2=1.5×L2=1.5×1=1.5KN/m
设计荷载为:
强度计算P=(1.2F1+1.4F2)×折减系数=(1.2×2.81+1.4×1.5) ×0.85 =4.65KN
挠度计算P’=1.2F1×折减系数=1.2×2.81×0.85=2.87KN
(4)立杆支撑轴向力设计值(不组合风载)
N=1.2(N1k+∑N2K)+1.4N3K
式中N1k为钢管支撑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1k=g k·H=0.12×4=4.8KN(g k为每米立杆承受的钢管支撑自重标准值,取
g k=0.12KN/m,H为立杆高度)。
∑N2K为模板、混凝土、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N2K=(0.3+2.4+0.11)L2L3=2.81×1.0×0.915=2.6KN
N3K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3K=1.0 L2L3=1.0×1.0×0.915=0.915KN
N=1.2(N1k+∑N2K)+1.4 N3K=1.2×(4.8+2.6)+1.4×0.915=10.2KN 4、结构验算
(1)板底模板:
抗弯强度σ=M/W=0.306×106/915×182/6=6.2N/mm﹤f =20N/mm2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τ=3v/2bh=3×3.06×103/2×915×18=0.28N/mm﹤[f v]=1.4/mm2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f=0.667ql14/100EI=0.667×2.57×4584/100×6000×915×183/12
=2.8mm﹥[f]=458/250=1.83mm不满足要求,所以采取减小跨度
即取L1=1830/6-1=366mm
再验算得,f=1.1mm﹤[f]=1.5mm
(2)木搁栅验算:
与底模相似(略)
(3)立杆支撑稳定验算:
σ=N/ūA﹤f则满足要求
式中N为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10.2KN
ū为稳定系数,由γ=l0/I查规范JGJ130-2001
附录C表C查取
l0为计算长度, l0=2a+h(本例a=200mm,h=2m)
则l0=2400mm
i为回转半径, i=15.8mm(Φ48×3.5钢管),A=4.89cm2
γ=2400/15.8=151.9,查得ū=0.3
则: σ=N/ūA=10.2×103/0.3×489=69.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