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维护祖国统一教案

第2课时维护祖国统一

知识目标(1)知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

不容辞的责任。

(2)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与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列举事实,说明“一国两制”符合国家和民族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观念。

重点: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难点:认识“一国两制”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1.展示中国完整地图以及香港、澳门回归五星红旗冉冉升

起的画面。(附领导人讲话)

2.问题设置:通过观察上述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引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大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反对分裂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__国家统一__、__国家主权__和__领土完整__。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__民族分裂活动__,尤其要坚决反对__借民族__和__宗教之名__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__国家安全__。__国家安全__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__爱国主义精神__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__义不容辞__的责任。

知识点二一国两制

5.“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__一国两制__”。“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__统一__的国家,__主权__和__领土__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__中国__的前提下,国家

的主体坚持__社会主义制度__,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6.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__一国两制__”“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高度自治__的方针。

7.__实现祖国完全统一__,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__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__的重大原则问题。

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__基本方针__,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__最佳方式__。__一个中国原则__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探究一:反对分裂

材料一1876年,64岁的左宗棠携棺木率兵西征伊犁,一年后基本收复新疆。这次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外国势力利用阿古柏侵略势力肢解并侵占中国西北广大领土的企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查果拉哨所海拔 5 300米,是我国最高、最艰苦的边关哨所。这里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被称为“生命禁区”。这里的官兵为了边关安全,还要爬雪山、蹚冰河、越险滩,心甘情愿在雪域高原为祖国站岗放哨。

材料三出租车司机段某是一个军事迷,平时十分注意搜集我国军事信息,还经常将这些信息发布在网络论坛。境外情报机构利用他这一爱好,怂恿他拍摄大量军事基地照片,并与之交易。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损失。

1.从左宗棠和查果拉哨所官兵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

(提示:①感受到他们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不畏艰难险阻、个人安危、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②感受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2.有人说:“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那是国家领导人和军队的职责和任务,与我们中学生和一般百姓没有多大关系。”这种观点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不正确。①有国才有家,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②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从材料三中段某的事件中,我们应该受到哪些警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提示:①警示:出卖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是违法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我们要自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法律知识以及网络安全常识的学习;强化国家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保密意识;遇到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站或者网络信息应该向网监部门报案;等等。)

4.中学生张强收到一个自称退党中心的电话,不断宣传“三退”:退党、退团、退少先队,声称如果不退,上天就会降罪于家人和村庄。张强心里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请你帮帮他。

(提示:①我们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任何企图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历史罪人。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②张强应该报告给学校和老师,或者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报案。)探究二:一国两制

1.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交接仪式)视频。

2.“一国两制”在解决什么问题上已经取得重大成功?

(提示:香港和澳门问题。)

3.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简单了解香港回归的进程。

(提示:①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与其进行了一系列会谈;

②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③1997年,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4.香港、澳门是在什么方针的指引下回归的?

(提示:“一国两制”。)

探究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展示:海峡两岸关系的进程: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②80年代,两岸三通限制放宽,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加。

③1992年,汪辜会谈,达成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④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⑤2005年,全国人大《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2.展示有关两岸交流的图片资料:

3.根据所学知识,查阅资料,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1)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

(提示:台湾问题的由来主要由几个历史阶段形成的:第一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败退台湾;第二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军积极准备解放台湾;第三是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2)通过以上图片,你有哪些启示?

(提示: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③两岸同胞应该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加理解、信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④“台独”不得人心;等等。)

(3)如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示: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②两岸同胞应该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加理解、信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如“台独”;等等。)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并且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的兴趣,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要想实现这一新课改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