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风景画的概述

合集下载

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树间小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家用诗的 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 畅的美感。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两边是那样地对称,显得 很平稳,可是那细微的、有节奏的、多样又统一的各种细节, 却像钢琴上发出的跳跃的强弱略有变化的音符,丝毫也不平板 单调,相反,显得轻松愉快。 成行的树枝错落有致,近 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 密相间,在远处,左旁有 一座教堂的尖顶,右旁是 两幢高顶茅舍,这一切都 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严 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 的心情也带向远处。 由 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 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 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 作为古典风景画的示范作 品。
《海港日出》法国·洛朗 1. 画面内容 开阔的海平线给天空留 出了大片位置,近景有 带有罗马式建筑、船只、 人物,被笼罩在一片金 色的阳光中。海空一色、 宁静优美的画面令人赏 心悦目。 2. 表现技法 构图完整,笔法细腻, 运用了温暖的橙色为主 3.审美情趣 洛朗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思想 色调,给人一种温暖的 感觉。海上初生的太阳 相结合,作品充分显示了画家对光线的高 的光辉笼罩了海面,天 度敏感, 重视自然光色的变化,加之对人 空、建筑、渔船、渔 物细腻的描绘,使他中年时期的画风达到 夫……体现了洛朗的艺 了澄净和谐的境界。他曾被誉为“出色描 术风格。 绘日出日落的杰出风景画家”。
地平线
透视消失点
《林间小道》霍贝玛(荷兰)
《辛格拉温的磨坊》荷兰 鲁斯达尔
表现的是苍翠的 绿树掩映下的磨 房,静谧而且有 一种神秘的色彩, 仿佛有许多的故 事情节会从这间 磨房中倾泻出来。 一切都以静态为 主,惟有奔流不 息的小溪水充满 了动感的韵律, 给整幅画面平添 了生机和活力。 溪水流淌的样子, 仿佛就在眼前, 触手可及。

西方风景画鉴赏特点

西方风景画鉴赏特点

西方风景画鉴赏特点西方风景画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艺术形式,早在古希腊时期,艺术家们就通过绘画纪录美丽的风景。

至今,西方风景画仍在激励无数艺术家去记录这个世界的美丽,观赏者也可以从中获取美感。

那么,西方风景画有哪些特点呢?首先,西方风景画的题材广泛。

一般的风景画大多以外观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主要题材,但也有以古建筑、城市街道、艺术风格的建筑和设施等为主的风景画。

此外,西方风景画还可以题材文字和图像相结合,不仅仅可以表现出风景美景,还能表达情感和意境。

其次,西方风景画强调艺术审美。

画家们在选择景物时,往往从艺术角度出发,做出抉择,将景物排列得更加美观。

他们可以通过把握比例、选择最佳视角、调整色彩来增强画面的艺术性。

另外,风景画家们还会善于运用半抽象和抽象技法,以山水、人物、建筑等画面元素为基础,使画面更加梦幻。

此外,西方风景画同样具有抒情性。

在画面上,风景画家们善于运用色彩、光线、视觉构图等技巧,传达出一种情绪,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受。

画家们可以以情节幽远的方式表现出自然的幽静,也可以以多变的色彩和轻松的节奏,表现出活力的动感,给观赏者以心灵的滋润。

最后,西方风景画通常追求细节化和精致度。

画家们以极其精细的笔触勾勒出场景中各种细节,可以把不同种类的自然元素如云朵、植物、水面、沙滩等,按照真实的自然场景流畅的构图,并用真实的颜色搭配使用,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令画面生动又细腻。

通过对西方风景画的特点的剖析,可以看出,西方风景画的特征在于其题材的广泛性,在艺术审美、抒情性、细节性和精致度方面的追求。

画家们以敏锐的艺术灵敏度,将美妙的自然场景搬上画布,从而真正做到将自然之美转化为画面,让观赏者在观看时,能够有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赏析

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赏析

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赏析西方风景美术作品是西方艺术的重要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吸引着无数观众。

这些作品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美丽,展现了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幅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探索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来欣赏约翰·康斯特布尔的《哈德良城墙》。

这幅作品描绘了意大利罗马的哈德良城墙,画面中城墙沉稳而壮丽,远处的山峦和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宁静而美丽。

康斯特布尔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色彩运用,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历史建筑的古朴融为一体。

观赏这幅作品,不仅能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还能领略到他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珍视。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日出》。

这幅作品是印象主义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光影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自然风景的美丽和变幻。

在这幅作品中,莫奈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层叠和斑斓的笔触,勾勒出了日出时分的湖泊和远山。

画面中的光影变化和色彩斑斓,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

莫奈通过这幅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对光影色彩的敏感把握,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除了康斯特布尔和莫奈,还有许多西方艺术家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技巧,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风景美术作品。

例如,威廉·特纳的《雨、蒸汽和速度》、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第三五十年代》、弗朗西斯·贝肯斯的《科罗拉多峡谷》等作品都展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风光的独特理解和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在欣赏西方风景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自然风光的壮丽和美丽,还能领略到艺术家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观众,成为了西方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西方风景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吸引着无数观众。

这些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西方风景画

西方风景画

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比较
★ ★ 美学基础 创作理念
美学基础的比较
★ 儒道思想PK基督教
中:“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 西:“美就是由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希庇阿斯

重心略物PK忠实并接近于自然
创作理念的比较
★ 通过艺术来彰显主体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 内向心理 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 用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 外向物理 想美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把握 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创造如实较
★ 毛笔
尖头,中国画以“线”为造型手段使用的最适合的工具。中 国画中各种各样的“线”,就依赖于这种工具得以完美的表现。

油画笔
扁头,绘制出的“宽线”正是西方画家以面造型的起点。
墨(颜色)的比较
★ 墨
“极尽千变万化之能事,有效地提高了笔墨状物抒情与表达 独特风格的作用”
西方风景画
什么是风景画?
以自然景观及村庄、都市为题材的绘画。中 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本质上也是风景画, 但通常所说的风景画,主要用于油画、水彩 画等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画种。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起源及发展的比较
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比较
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的比较
起源及发展的比较
★ ★ ★ 人物画的背景 发展源流 分类
空间的比较
★ 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 散点透视法 科学的空间
艺术家必须“以镜子为师”——达芬奇 “二维的平面空间追求三维空间的真实感”

焦点透视法
色彩的比较
★ 以墨为主,以色为辅
“敢于使用程式化、装饰化与夸张变形的手法,为对象传神, 为作者达意” 中国山水画只讲究四季的区别,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讲究 “点到为止”的态度,主要还须欣赏者进行“二次创作”去体味 其中的“酸甜苦辣”。

西方风景画

西方风景画

二、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及演变同中国绘画一样,西方绘画在早期也没有纯粹的、具有独立美学意义的风景画。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中世纪宗教神权的削弱和人文精神的高扬,艺术家在讴歌人性,表现人生活的同时,也将审美的目光投向大自然。

至此,真正具有独立美学意义的风景画终于萌芽了。

这一时期,被西方公认的最具有风景画典型意义的作品是乔尔乔内的《暴风雨》。

作品田园诗般的光影,牧歌式情调以及景物的细腻表现都足以反映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关注和迷恋。

西方独立风景画兴起和盛行,始于17世纪的荷兰。

荷兰风景画的代表性作品:蕾斯达尔的《埃克河边的磨坊》、《麦田风景》,霍贝玛和他的《密德哈尼斯村道》、《水磨坊》、小威廉.维尔德《航道上的船舶》,这些荷兰风景画秉承现实主义精神和写实风格的传统。

17世纪对西方风景画产生重要影响的有法国古典主义大师普桑和克劳德.洛兰。

普桑的《四季》风景组画最为著名,《冬》描绘了自然灾难中悲惨的艺术情景,反映了画家对人与自然冲突关系的思考。

克劳德.洛兰的风景画充满了朦胧、梦幻、抒情的情调。

在18世纪出现了描绘城市风光的意大利画家卡纳菜托和瓜尔迪,表现乡村风景的英国画家斯博罗和威尔逊。

19世纪浪漫主义风景画在德国有了较大的发展,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多以主观、冥想的方式进行创作,使人感受到一种冷寂、虚幻、宁静的意味和神秘的色彩。

在英国以海景画著称的威廉.透纳笔下的大海总是光影迷离、汹涌澎湃、变幻莫测,体现出大自然震撼心灵的力量,据说他为了真实的表现大海的壮观,曾将自己绑在桅杆上观察数小时。

由于浪漫主义风景画过于沉溺于理想与幻想,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生活与现实,所以很快就被现实主义风景画所取代。

康斯太勃尔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英国乡村景色,代表作《干草车》画面充满了明媚的阳光和温暖、朴素的生活气息,明朗的天空、广阔的田野、波光粼粼的小溪、老式农用马车和村童,这些都使人感受到浓郁的乡村气息,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大自然的“真实”。

油画风景的概述

油画风景的概述
油画风景的概述
油画风景的发展概述
油画风景的发展概述
17世纪初叶,荷兰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使绘画的内容、题材、 体裁均发生了变化,作品趋于小型化。这个时期,风景画不仅 赢得了独立,而且出现了雷斯达尔、霍尔玛等一批著名的风景 画家。19世纪,法国迎来了风景画的黄金季节。卢梭、柯罗等 许多现实主义画家,摆脱了古典风景画的死板程式,画面表现 的大自然有着无穷诗意、清新朴实,有着内在深沉的艺术力量。 印象派为风景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莫奈、西斯莱、雷诺阿等一 批出色的风景画家,以新的审美、取材和表现方式开拓了风景 的新天地,把风景画推向与人物画几乎并驾齐驱的地位。塞尚、 高更、凡高等艺术大师则使其更为多姿多彩。
霍尔玛《林间小道》
卢梭《梦》
康斯坦勃尔《干草车》
莫奈《日出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塞尚《圣维克图瓦山》
梵高《星空》
高更《乡村风景》
希施金《森林之歌》
列维坦《庄园之秋》
列维坦《平静的伏尔加河》
毕沙罗《午后城市》
毕沙罗《巴黎》
毕沙罗《蒙马特大街》

西方风景绘画艺术风格综述

西方风景绘画艺术风格综述

摘 要:人类生活在一个拥有美丽大自然的星球中,壮丽风景各有千秋。

绘画艺术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西方风景绘画艺术风格多样,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本文对西方风景绘画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西方;风景绘画;艺术风格在西方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人们按照创作题材的不同,将其分为了很多种类。

其中,风景画是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分类。

创作者以自然风景为题材,展示自身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风景绘画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5世纪的希腊,14世纪在法国的绘画作品中出现了风景画,但这些尚不具备较强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在文艺复兴之后,风景绘画艺术才真正成熟起来。

在风景绘画上,中西方展示出了极大的差别,如西方创作者通过丰富的绘画材料展示大自然的风景,而中国绘画则通常采取简单的绘画材料,注重意境的表达。

西方风景画最初是作为人物背景出现,经过长期发展,逐渐成为独立的类别。

一、艺术风格内容研究与发展(1)内容发展。

从西方绘画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在14世纪初期意大利壁画和15世纪的绘画作品中,风景已经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这些绘画作品和中国风景画的命运一样,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出现。

纯粹的风景画最初以素描形式出现,这些绘画作品中通常利用风景作为整体意境的表达。

发展到15世纪,风景绘画开始真正获得独立,成了绘画艺术中的一个种类[1]。

当时,德国画家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多风景画,在这些绘画作品中创作者刻意对风景进行了描绘。

风景画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艺术上尚未成熟。

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到17世纪时,风景画在艺术上已发展成熟,荷兰画家对风景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风景画在不断发展中也出现了新的分支,如海景画、夜景画、街景画等。

在此阶段,意大利的画家还绘画出了理想的田园生活,这些绘画作品和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然后,法国画家普桑在绘画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神话人物,西班牙也出现了很多经典的风景画。

直到18世纪,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对风景画发展带来了决定性影响,他吸取荷兰画家的绘画风格,直接描述自然景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9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第9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
画家们反对学院派画家在室内画风景画,主张走出画室在自然光 下对景写生,然后以写生稿为基础,进行风景画创作。他们的创 作经验,特别是对景写生,以求获得真实新鲜的感受和使画面色 调响亮起来的艺术主张和实践,给欧美风景画家,包括印象主义 画家以重要启示。
现实主义画派
• 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 代表人物:库尔贝,米勒,杜米埃
风暴后的艾 特雷塔峭壁
比一比:色彩
法国 莫奈 1830-1903
法国 修拉 1830-1903
法国 毕沙罗 1830—1903
法国 米勒 1638-1709
荷兰 霍贝玛 1638-1709
修拉的色彩分割理论
印象派前: 关注的是物体固有色,暗部多为褐色与黑色。
印象派 主要研究光色的关系和环境色。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
新印象主义
• 称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点彩派,是继印象派 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 代表人物:修拉
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在出现时间、材料、 表现方法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自然是美丽而迷人的,风景是自然的 定格、是情感的表达,如果你热爱艺术, 请一并热爱自然吧,与自然近点、再近点 、更近点……
角度、不同构图、 不同角度、不同
季节、不同环境 下,单调的干草 堆在莫奈的笔下
有了绚丽的色彩, 让平凡无奇的景 象也成为了艺术, 下面就随油画酱 一起来欣赏一下 莫奈的干草堆作 品吧。
鲁昂大教堂
他们在研究什么呢?
•光与色的关系
此处视频是关于莫奈以及印象派的介绍
印象派之前的风景画是怎样的呢?
认识到色彩、线条、肌理等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
后印象派
• 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也称 “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风景画的概述▲中国画家在儒、道思想的影响下,致力于自身与天道的融合。

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在山水画中体现自身的情感;西方画家则通过使用与中国画截然不同的绘画材料来体现西方的宗教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

同时,由于东西方所处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因此导致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呈现了不同的面貌。

▲起源:西方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

在西方的美术史里,我们可以看到14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壁画,如锡耶纳市政厅的《善政图》,和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已经出现了风景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

真正没有人物登场的纯粹风景画最早是以素描等小画面形式出现的。

从15世纪起,风景在为人物画做了一个多世纪的背景后终于脱离这种陪衬的命运而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画种。

在德国画家丢勒的水彩画和阿尔特多费尔的油画中,出现不少风景画,从这些风景画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风景刻意的描绘。

但这时的风景画也不是很成熟,在艺术上达到成熟则要等到了17世纪的荷兰。

荷兰的著名画家维米尔、霍贝玛对风景画的发展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这时,在风景画繁荣发展的同时又产生海景画、夜景画、街景画等分支。

当时的一些意大利的画家还描绘了理想中的恬淡的田园风景,这与中国山水画家所追求的“心中的天地”有几分神似。

此外,法国的普桑等人也在风景画中配置很多古代的神话人物作为点缀。

在西班牙,格列柯、委拉斯贵支等大师也留下不少传世的风景画名作。

直至18世纪,英国出现了伟大的康斯太勃尔,才使风景画取得了决定性发展。

他学习荷兰画家的风景画,采取直接描写自然的写生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久就影响到法国的印象主义画家。

透纳最初也受荷兰画家的影响。

19世纪的画家还注意表现高山、大海及晚秋、晨雾等前人不曾描绘过的自然景象。

以柯罗为首的法国巴比松画派,开始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来表现风景。

19世纪后期,由于印象主义画家的努力,风景画获得明暗和色彩的微妙谐调,并成为绘画中的重要门类,到此完成了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到完善。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不同时代的审美思想支配和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古典时期那种严谨写实的风格,推开了西方风景画发展的大门。

这个时期一般都概括称之为古典时期,写实性极强。

随着风景画的发展,不同的风格及表现手法逐渐涌现出来。

譬如英国的水彩,法国的印象主义以及巴比松画派,都在寻找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理解。

印象派的画家更是为了真实的现实世界呕心沥血。

西方风景画在创作中分为古典与现代,也分为薄和厚两种不同的画法。

近现代的的风景画创作往往较为随意,不象古典时期那样循规蹈矩,画法也发展为多样,所创作的作品也就更具有生命力。

▲美学角度:西方艺术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

因此,西方的画家就不会有中国画家的精神境界。

他们在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下形成一种以希腊与基督教精神为依据的美学思想。

而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

如诗人但丁所言:“……你的艺术,距上帝只差一个等级”。

上帝在他们眼里是世界及美的创造者,如此追溯一番就不难理解西方艺术的写实性。

这些美学思想体现在西方不同文化领域。

当然,也是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的美学基础。

这就使得西方的早期风景画家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忠实、并接近于自然。

在了解了他们的美学思想之后,对于他们笔下刻绘的真实的自然,也就可以领会了。

这是与中国的山水画家截然不同的两种美的认识,表现在艺术上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

▲创作理念:西方风景画多强调对景写生,在现实中感觉大自然,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表达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风光,以此表达自身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

西方风景画家追求的是尽最大量的再现自然,采用不同的手法描摹自然的景色。

甚至寻找科学的方法,试图更直接、更形象、更有效的表现自然,这种创作方法最基本手段是不断的观察自然,哪怕是一点点细小的变化和不同,这一点尤以印象派表现的更为彻底。

对于“神”的理解,西方风景画是逐渐认识到并发展起来的,与中国山水画的最初就追求“神”的起点不同。

这主要是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创作的理念不同,所以体现在画面上的视觉效果也就不同,这是基于两种不同美学思想的创作态度。

▲表现手法:西方画家在描绘眼中的事物时,是将它们当作“面”来理解的。

“面”对于塑造形体要优于“线”,“线”表现的较为抽象,而“面”似乎要具象一些,表现出的东西更容易让人理解。

西方风景画家为了靠拢真实的世界,在艺术实践中选择了这种造型手法。

这样也就决定了采用不同的造型手法,表现出的将会是不同的视觉效果。

西方风景画的湖光山色都是由一个一个的“面”组成,通过对“面”的使用增强画面的体积感和真实感,因此西方风景画仿佛比中国山水画要厚重,也就比中国山水画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

西方的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

所有这些就是为了更完美的表达出作者的视觉感受。

油画技法就是把各项造型因素在画面上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

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画家熟练地使用油画材料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创作并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油画作品既表达了艺术家的思想内容,又展示了油画语言独特的美——绘画性。

西方风景画家在作品的造型上贯彻自己的美学思想,充分利用油画的特性极力展现大自然的瑰丽。

真实的再现大自然一树一草,油画的特性有利于作者反复的修改,长时间的观察,然后逐渐深入的表现自然景色。

他们所创作的作品更接近自然,而不是单纯为了对象的“神”,而对对象的“形”有所忽略。

它的造型特点简言之就是写实性,充分表现色彩的细微变化,以及光感、质感的不同,在画面上营造一种真实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空间角度:西方风景画是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追求三维空间的真实感”,所以,他们对于空间理念的认识,就是对自然实实在在存在的空间的认识,即科学的空间,并不能像中国画家那样脱离真实自然的约束。

画家只是在自然的空间和风景画中的空间的转化中充当了载体的作用,而不是像中国山水画家那样浑然一体。

他们的笔下并不像中国山水画家笔下的空间那样穷极宇宙、变幻无穷。

尽管在表面上接近于自然,却在心灵上没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终究是徘徊在自然与内心之间,为自然景观所园囿。

当然,西方风景画并非单纯的自然的翻版,同样带着个人的感情基调。

▲色彩角度:油画在起源及发展的初期所处历史环境奠定了古典油画的写实倾向。

起初的油画是服务于宗教的,表现的是身和仙境。

后来,许多著名的画家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是单一的以基督教为题材的创作已不能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所以,他们逐渐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并直接描绘。

这样不但使宗教题材的作品明显带有的现实世俗的因素,也使后来的风景画家走上了完全描绘现实生活实景的道路。

这样就让生活中鲜活的色彩进入了西方风景画,也因此让西方风景画在色彩的表达上比中国山水画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早期的作品只是对不同的物象、不同的质感、不同的色彩进行描绘。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画家们对光的认识逐渐深入,以及光与色彩关系也了解的较为深刻,因此这时候西方风景画的色彩表达更为丰富。

通过莫奈、西斯莱等人的作品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西方风景画对色彩表现的细致和美丽。

▲表现形式:“用笔”是中国画家创作和鉴赏的一个标准。

与此不同的是,油画的笔是扁头的,这样绘制出的“宽线”正是西方画家以面造型的起点。

和东方画家使用的工具相同的是,这种工具也是极具弹性的。

在早期的的风景画中,笔触的应用并不是很明显的。

后来,随着画家们对油画艺术的表现功能要求的提高,笔触才逐渐应用的广泛起来。

同时,西方风景画的创作始终是围绕自然的色彩展开,并因此而发展。

不管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不管是在古典,还是近代,对于大自然的变化,以及如何去理解表达这种变化和感觉,一直是西方风景画家的创作方法及目的。

随着技法及理论的成熟,西方风景画家对于色彩的认识和表达逐渐全面。

体现在作品中也就千姿百态。

▲西方风景画的代表作品:在西方美术史上,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我们熟知的风景画作品。

可以说,这些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西方风景画的特点,从中让我们感悟到中西方风景画的不同特色,同时,也让我们从视觉上体会到西方文化所具有的特点。

西方风景画的代表作品:莫奈《日出·印象》康斯太勃尔《干草车》霍贝玛《林间小道》《日出·印象》莫奈,法国19世纪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代表作品有《日出·印象》、《睡莲》与《干草垛》等。

《干草车》康斯太勃尔,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

长期在家乡研究农村景色,画了许多素描、油画习作,然后进行创作。

作品真实生动地表现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景色,与学院派虚构呆板成了对照。

其画风对后来法国风景画的革新和浪漫主义的绘画有很大启发作用。

《林间小道》霍贝玛,17世纪荷兰画家。

作品多描绘乡村道路、农舍、池畔等,代表作《林荫道》、《磨坊》等,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象,其精确的透视为人称道。

该幅作品体现了西方以焦点透视为主要构图方式,从中体现了中西方的不同的图式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