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风景画
浅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发展比较

、
有 画在 当时 显得 尤 为 新颖 。 l 7 世 纪 荷 兰共 和 国 魏 晋 时期 ( 2 2 【 卜_ 4 2 0 年) , 但 中国的先 民们从 新石 国早 期 的 山 水 创 作 的媒 介 材 料 非 常 丰 富 , 独 立 , 这个 被誉 为 “ 海 上 马 车 夫 ” 的 国 家 对 海 器 时 代 的彩 陶装 饰 中 的树木 、 花卉 图 案 中就 萌 石 、 陶、 帛、 壁、 绢 等 。而 西 方 风 景 画 主要 受 到
乡村 风光 给 予 了无 比的 热情 。荷 兰 派 以 发 了山水 画 的 意识 , 是 人类 几 千年 农耕 文 明 的 文 艺 复兴 时期 人 文 主义思 想 的影 响 , 追求 自热 景 、
体积 、 空 间之 美 , 在技 法 上开 始 其 巨大 的市 场 规模 和 当时 在 欧 洲 的 中心 地 位 开始 , 奴隶社会时期 ( 公元 前 2 1 世 纪一 前 4 7 6 的真 实和 光影 、
年) 青 铜 器 的 线 刻纹 样 变 化 多 端 , 奠 定 了 中 国 写 实 描绘 , 早 期 的风 景创 作 的媒 介材 料 比较 单 极 大 地带 动了写 实风景 画 的发展 。 山水 画 的抽象 形式 。秦汉 ( 公元 前 2 2 1 年 一2 2 O
丢 勒 嘶 差异 , 并沿 着 各 自的脉 络发 展 。在 漫长 的发 展 画 》 等成 功 的 以写 实 的手 法将 大 自然 的风 景带 复 兴 时期 北方 德 国的 画家 阿尔 费希 特 ・ 作 为宗 教人 物背 景 存在 。意 《 乡村 风景 》 就 是一 幅 以 自然 风光 为 主题 , 沣巨 过 程 中形 成 了独 特 的风 格 和 审 美 情趣 以及 完 人 了人 物 画 当中 , 暴 模 仿 自然 的水 彩 风 景 画 。 文艺 复 兴 运 动 点 燃 整而庞 大的体系 , 发展源远流长 、 井然有序 。 大利 威 尼斯 画派代 表 画家 乔 尔乔 内代 表作 《 风雨》 和提香代表作《 基督人棺》 等将大面积的 了画 家 、 科 学 家们 对 自然 的认 识研 究 的 理性 之 将 中国 山水 画史 与 西方 风景 画 史进 行 比较 , 弄 光 , 倡 导人 文 主义 , 主张 真实 的模 仿 自然 , 为以 清 它们 共 同 的一 般 规律 和各 自不 同 的特点 , 对 空 间 画 成 风景 。欧 洲 文 艺 复兴 时期 人 物 画 中
西方风景画历史

西方风景画历史西方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
在西方的美术史里,我们可以看到14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壁画,如锡耶纳市政厅的《善政图》,和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已经出现了风景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
真正没有人物登场的纯粹风景画最早是以素描等小画面形式出现的。
从15世纪起,风景在为人物画做了一个多世纪的背景后终于脱离这种陪衬的命运而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画种。
在德国画家丢勒的水彩画和阿尔特多费尔的油画中,出现不少风景画,从这些风景画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风景刻意的描绘。
但这时的风景画也不是很成熟,在艺术上达到成熟则要等到了17世纪的荷兰。
荷兰的著名画家维米尔、霍贝玛对风景画的发展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这时,在风景画繁荣发展的同时又产生海景画、夜景画、街景画等分支。
当时的一些意大利的画家还描绘了理想中的恬淡的田园风景,这与中国山水画家所追求的“心中的天地”有几分神似。
此外,法国的普桑等人也在风景画中配置很多古代的神话人物作为点缀。
在西班牙,格列柯、委拉斯贵支等大师也留下不少传世的风景画名作。
直至18世纪,英国出现了伟大的康斯太勃尔,才使风景画取得了决定性发展。
他学习荷兰画家的风景画,采取直接描写自然的写生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久就影响到法国的印象主义画家。
透纳最初也受荷兰画家的影响。
19世纪的画家还注意表现高山、大海及晚秋、晨雾等前人不曾描绘过的自然景象。
以柯罗为首的法国巴比松画派,开始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来表现风景。
19世纪后期,由于印象主义画家的努力,风景画获得明暗和色彩的微妙谐调,并成为绘画中的重要门类,到此完成了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到完善。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不同时代的审美思想支配和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古典时期那种严谨写实的风格,推开了西方风景画发展的大门。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区别

笔 墨
笔 触
水纹
西方风景画在观察对象时视点不变,物象是正 常视域内的,物象呈现近大远小、近实远虚以及 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这种观察方法就是“ 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这种观察方法就是“焦点 透视” 透视”法。
郭 熙 的 《 早 春 图 》
空间: 在空间观念的认识上, 空间: 在空间观念的认识上,中西方似乎 要具象一些,表现出的东西更容易让物博山水 要具象一些, 或风景绘画上相差迥异。 或风景绘画上相差迥异。在中国的传统美术理
王希孟〔北宋〕(1090——?)《千里江山》图 北宋〕 1090——?) 千里江山》
传世之唯一作品《千里江山图》卷,此图赐予蔡京,从其 传世之唯一作品《千里江山图》卷,此图赐予蔡京,从其 卷后的题跋中得知,此图为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 卷后的题跋中得知,此图为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 1191.5厘米,全图以大青绿为基调,山脚、屋墙、水天交 1191.5厘米,全图以大青绿为基调,山脚、屋墙、水天交 接处用深浅各异之赭石色渲染,屋顶用浓黑,人物多粉画, 用笔敷彩精细,轻重浓淡生动活脱,灿烂艳灼,美不胜收, 千里江山秀丽多姿,雄伟壮观。时人赞其画“ 千里江山秀丽多姿,雄伟壮观。时人赞其画“一点一画均 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渔艇客舟,桥梁水车,乃 至飞鸟翔空,细若小点,无不出以精心,运以细毫” 至飞鸟翔空,细若小点,无不出以精心,运以细毫”,人 物如蚁,不可胜数,生息劳作,生动活泼。卷后有宋代蔡 物如蚁,不可胜数,生息劳作,生动活泼。卷后有宋代蔡 京、元代李溥光题记,曾经南宋内府、元代李溥光、清代 京、元代李溥光题记,曾经南宋内府、元代李溥光、清代 梁清标及乾隆内府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梁清标及乾隆内府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西方风景画鉴赏特点

西方风景画鉴赏特点西方风景画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艺术形式,早在古希腊时期,艺术家们就通过绘画纪录美丽的风景。
至今,西方风景画仍在激励无数艺术家去记录这个世界的美丽,观赏者也可以从中获取美感。
那么,西方风景画有哪些特点呢?首先,西方风景画的题材广泛。
一般的风景画大多以外观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主要题材,但也有以古建筑、城市街道、艺术风格的建筑和设施等为主的风景画。
此外,西方风景画还可以题材文字和图像相结合,不仅仅可以表现出风景美景,还能表达情感和意境。
其次,西方风景画强调艺术审美。
画家们在选择景物时,往往从艺术角度出发,做出抉择,将景物排列得更加美观。
他们可以通过把握比例、选择最佳视角、调整色彩来增强画面的艺术性。
另外,风景画家们还会善于运用半抽象和抽象技法,以山水、人物、建筑等画面元素为基础,使画面更加梦幻。
此外,西方风景画同样具有抒情性。
在画面上,风景画家们善于运用色彩、光线、视觉构图等技巧,传达出一种情绪,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受。
画家们可以以情节幽远的方式表现出自然的幽静,也可以以多变的色彩和轻松的节奏,表现出活力的动感,给观赏者以心灵的滋润。
最后,西方风景画通常追求细节化和精致度。
画家们以极其精细的笔触勾勒出场景中各种细节,可以把不同种类的自然元素如云朵、植物、水面、沙滩等,按照真实的自然场景流畅的构图,并用真实的颜色搭配使用,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令画面生动又细腻。
通过对西方风景画的特点的剖析,可以看出,西方风景画的特征在于其题材的广泛性,在艺术审美、抒情性、细节性和精致度方面的追求。
画家们以敏锐的艺术灵敏度,将美妙的自然场景搬上画布,从而真正做到将自然之美转化为画面,让观赏者在观看时,能够有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观念、题材、审
美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中国山水画注重表达的是自然界的神韵与意境,强调大自然的气势与山川之美。
中国
山水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追求画面中自然景观的气势恢宏、有神有哲的特点。
而
西方风景画则更多的强调景色本身的浪漫主义与写实性,注重色彩的细腻表达和视觉上的
享受。
西方风景画往往通过光线、阴影、透视等技巧来刻画场景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中国山水画强调“写意”,即通过简约、留白的手法来表达画家的情感与境界。
中国
山水画往往以纸本、绢本、细毫等工具进行,善于运用水墨、水彩等材料,注重线条的斑驳、遗韵和水墨的渲染。
而西方风景画则注重细节的表现和写实的技巧,更多地采用油画、水彩画等材料,通过色彩的层次和细腻的刻画来表现景物的真实感。
中国山水画强调“余白”,即画面中大量留白的手法。
中国山水画追求画面整体的和谐、空灵与虚实相生的特点,通过大量的留白来表达画家的意图和观念。
而西方风景画则
更多地强调画面的填满和细节的表现,注重画面的丰富性和细腻性。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观念、题材、审美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山水画追求
自然景观的意境与气势,注重写意、意境和余白的表现方式。
而西方风景画则更注重景物
本身的浪漫主义与写实性,注重细节和色彩的表现。
两者虽然存在差异,但都是独特且具
有艺术价值的表现方式,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性1. 引言1.1 介绍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概念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类型之一,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勾勒出山峦、江河、云雾等自然景物,展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之感,强调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更注重描绘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
而西方风景画则是西方绘画的一种流派,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题,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和透视效果的呈现。
西方风景画追求的是一种精细逼真的表现方式,着重于细致描绘景物的细节和场景的构图。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表现主题、表现手法和构图风格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不同。
两种画风各有其独特之处,共同构成了人类绘画艺术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历史遗产。
1.2 探讨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壁画和书法之中。
最早的山水画作品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的画家们开始将大自然的景色融入到绘画之中,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随着历代文人墨客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山水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体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情感表达。
西方风景画则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壁画和绘画作品。
在中世纪欧洲,风景画开始成为艺术家们的创作主题,展现了他们对自然景色的兴趣和审美追求。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西方风景画逐渐成为欧洲绘画的主要流派之一,通过对风景的客观再现来展现出自然之美。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起源和发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是各自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展现了不同文化对自然景色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这些不同之处也为这两种绘画形式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都在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人类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
2. 正文2.1 表现主题的差异:中国山水画强调情感表达,西方风景画强调客观再现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表现主题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风景画理论中的“如画”概念

激 想 象 的力 量 ” ,因 “ 缓解 了 内部 与外 部 、风 景
如 在 画 中般 宜 人 的 状 态 ” ,其 “ 带 来 的愉 悦 源于 与 内心 的截 然 区 别 ”而 “ 带 来 一种 迷 人 感 受” , 能 某 些 被 绘 画 解 释 的性 质 ” ,是 一 种 “ 适 合 画 的 最 突 出的例 子 由著 名 的 “ 窗 户理论 ” 引 出 : 对 象 ”。 。这 “ 宜 人 ” 的状 态 来 自对 画 面 整体 的把
的 构 图 ,最有 代 表性 的 即为 前景 、中景 、远 景 的划 被 称 之 为 一 个 窗 口 。 ”
分 方 法 。 除 此 之 外 , 三 角 形 构 图 也 受 到 他 的 极 大 青
类似 地 ,画 家通 过布 置 前景 ,在 画面上 营 造 同
睐: “ 三 角 形 构 图 给 人 带 来 的 愉 悦 是 其 他 构 图 无 法 样 的 错 觉 。前 景 中 的树 木 或 山丘 被 当作 某种 遮 挡 企及的。… 三 角形 最 是 富 于变 化 。” ” 在 这 一 过 物 , 藉 由 人 们 渴 望 逃 离 限 制 的 心 理 ,诱 使 他 们 充 分
头脑 有关 ,而非 外 部世 界 。人 们 只有 立足 于 绘画作 “ 已被浓 缩成 为 拥有 构 图的 ”画家 的 “ 所 有物 ” ,
品 , 培 养 独 到 的 眼 光 、 优 秀 的 欣 赏 能 力 , 才 能 欣 赏 就 像 “ 窗 户 、 照 相 机 取 景 框 、 电 视 、 电 影 院 的 银
象 ,用 阿 恩 海 姆 的 话 来 说 , “ 这 种 绘 画 的 边 界 就 仅
吉 尔平 在 论述 画 面构 图时 表示 , “ 明智 的 画家 仅 象 征 着 构 图 的 边 界 线 ,而 不 象 征 着 所 要 表 现 的 空
高中美术-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课件

至今魅力依旧
•
1
2
3
• 2、《渔庄秋霁图》(倪瓒.元)、《早春图》(郭熙.元)、《溪山行旅 图》(范宽.宋)上面三幅作品分别属于高远、深远、平远的是( )
• A.③②①
B.①②③
• C.③①②
D.①③②
• 3、你根据诗中的描绘,画一幅表现诗中意境的画
THANKS
谢
谢
约 翰 康 斯 太 布
画面描绘了一辆运干草的马车,涉过一条孱孱的浅溪,往葱郁的森林深处的田野走去。 翠绿的草地上,古树树叶沾满露珠,闪烁着白色的反光。溪边的农舍,亲切朴素淳朴的 农妇在溪边洗衣,小狗对着涉水过溪的《干草车》狂吠。这一切是如此自然、清新、真 实,充满爱与美感,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典这《
型是埃
的歌克
描颂河土潜》
风力荷
物与兰
.
的 风 景 画 。
发 达 的 荷 兰 面 粉
( 雷 斯 达 尔 )
1670
工
业 的 赞 美 诗 , 是
被 艺 术 史 家 称 为
1、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并非没有令人烦心的现实,譬如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农田被焚等等,但在风景画《干草车》中,这一切均不在视野之内。下列说法不
西方风景画的观察方法:焦点透视
•\
A
B
C
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其基本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 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其特征是符合人的视觉真 实,讲究科学性。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比较
★ ★ 美学基础 创作理念
美学基础的比较
★ 儒道思想PK基督教
中:“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 西:“美就是由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希庇阿斯
★
重心略物PK忠实并接近于自然
创作理念的比较
★ 通过艺术来彰显主体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 内向心理 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 用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 外向物理 想美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把握 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创造如实较
★ 毛笔
尖头,中国画以“线”为造型手段使用的最适合的工具。中 国画中各种各样的“线”,就依赖于这种工具得以完美的表现。
★
油画笔
扁头,绘制出的“宽线”正是西方画家以面造型的起点。
墨(颜色)的比较
★ 墨
“极尽千变万化之能事,有效地提高了笔墨状物抒情与表达 独特风格的作用”
西方风景画
什么是风景画?
以自然景观及村庄、都市为题材的绘画。中 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本质上也是风景画, 但通常所说的风景画,主要用于油画、水彩 画等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画种。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起源及发展的比较
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比较
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的比较
起源及发展的比较
★ ★ ★ 人物画的背景 发展源流 分类
空间的比较
★ 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 散点透视法 科学的空间
艺术家必须“以镜子为师”——达芬奇 “二维的平面空间追求三维空间的真实感”
★
焦点透视法
色彩的比较
★ 以墨为主,以色为辅
“敢于使用程式化、装饰化与夸张变形的手法,为对象传神, 为作者达意” 中国山水画只讲究四季的区别,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讲究 “点到为止”的态度,主要还须欣赏者进行“二次创作”去体味 其中的“酸甜苦辣”。
★
颜料
都以人生存其中的自然风光为描绘对象,致力于对客体的美的发 现与寄托审美主体的认识、理想、情感相结合,此可谓山水画和 风景画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
★科学的绘画
★诗的绘画
★
康斯太布尔
早晨
★
创作理念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对对象的描绘不过分拘泥于细节,多从物象的结构 组织出发,形成了能够反映物象特点的程式化手法。在构图处理 上,讲究“以小观大”,以游动视点巧妙地组织高远、平远、深 远的关系,因而多有长卷式作品。在笔墨技巧中形成了规范化的 各种皴法和点苔法。 ★西方风景画对描绘对象既强调整体把握,又讲究细节真实,特 别注意对象的具体时空特点的把握和表现。在构图和空间处理上, 采用焦点透视法,追求再现特定视点、时间、空间中的光感、色 彩感的真实性。表现手法早期以细腻平滑为主,色调统一,色彩 和谐。
发展源流的比较
★ ★ ★ 14世纪前半叶—15世纪初期 人物的搭配 15世纪 独立的画种 17世纪的荷兰 艺术上达到成熟
荷兰:雷斯达尔、维米尔、霍贝玛 意大利:卡拉奇—“理想风景画” 法国:普桑、克洛德·洛兰—“英雄风景画”
★
18世纪 英国康斯特布尔 决定性发展
分类的比较
★ ★ ★ 古典 近代 现代
表现手法
表现形式
造型手段的比较
★ 线PK面
“面”对于塑造形体要优于“线”,“线”表现的较为抽象,而 “面”似乎要具象一些,表现出的东西更容易让人理解
★
皴法PK油画
造型特点的比较
★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讲求笔墨 以画为主体并有诗、书、印相辅
★ 写实性,充分表现色彩的细微变化,以及光感、质感的不 同,在画面上营造一种真实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创作理念的比较
★ “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里之景, 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尽最大量的再现自然,采用不同的手法描摹自然的景色。
★
中国山水画飘逸如“仙”
西方风景画稳坐高台的“正神”
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的比较
★ ★ ★ ★ ★ ★ 造型手段 造型特点 空间 色彩 笔 墨
斯特拉特福德农场
萨福克郡的耕种
教堂
灯塔
黛黎的山谷
大风的山谷
捕 鱼 的 男 孩
伯明翰海岸的风暴
麦田
从 主 教 花 园 望 见 的 索 尔 兹 伯 里 大 教 堂
干草车
汉浦斯戴特的荒地
费来福磨坊
费 来 福 磨 坊
威文侯公园
斯陶尔山谷和泰德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