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报告卡填写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一、死因监测的目的了解居民病伤死亡水平,确定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以掌握居民期望寿命;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对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等二、工作依据《云南省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关于使用<出生医学死亡证明书>、<医学死亡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卫统发[1992]第一号文件)三、职责分工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单位对在本院(包括下属分院、医疗点)正常死亡的,必须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在7日内上报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容填写要完整、准确;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医院)及时做好登记不全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医院外(家中、途中等)正常死亡居民的入户调查工作,准确、完整填写《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按时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做好《死亡证》的存根和死亡登记册的保存管理。
四、调查对象、内容死因调查一般宜在死后一个月内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家属回忆错误或有关医院诊疗资料销毁、遗失。
1.调查对象:具有辖区常住户籍的居民,属于登记和统计对象,无常住户籍的流动人口,属于登记对象不属于统计对象。
2.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常住户口地址、生前工作单位、死亡时间、地点、家属姓名、地址等。
――既往史:死者生前患过的主要疾病、发病距死亡时间间隔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现病史:死者生前发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包括起病缓急、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是否有并发症或继发症、是否后遗症,疾病的演变及治疗过程、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现病史要重点询问。
――生活史:死者生前的饮食习惯、烟酒嗜好、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等。
五、《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如工人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电镀工、炊事员……等;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室,农村要填写到行政村、组等生前工作单位是指死者在死前最后所在的、工作时间较长的那个单位出生日期与死亡日期按照公历填写年、月、日,如按阴历的,则推迟1个月计算;实足年龄按照周岁计算,未满1周岁按月、日计算,未满1日按小时、分钟计算。
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填写要求死因链

基 2. 死因链的确定
本 概
疾病:疾病1→疾病2→疾病3…→死亡
念
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前 引起肺气肿, 5年前引起肺心病并逐渐加重 并最终导致死亡。
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慢支→肺气肿→ 肺心病→死亡, 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 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就是“慢性支气管炎”。
基 本 2. 死因链的确定 概
在而促进了死亡。
·第Ⅱ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可以不填。
死
亡 2. 死亡原因的基本内容__三部分
原
因 的
(3) 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
填
写
及
举
例
每个情况从发生到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
间隔,如果不能提供的话,也可以不填。
死
亡 2. 死亡原因的基本内容__三部分
原
因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填写举例_(1) 疾病
填
写 及
死亡原因
可能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
导致死亡的根本原因:
患者上述疾病的 1.
2.
3.
4.
5.
9.
最高诊断单位: 省级医院 地(市)级医院 县(区)级医院 镇(街道)医院 其他医院 不详
诊断依据: 1.尸检 2.病理 3.手术 4.临床+理化 5.临床 6.死后推断 9.不详
医师签名:
填报单位: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1. 报表的及时性,存在迟报现象,每月25日、26日上报报 表;
2. 根本死因出现呼吸衰竭、衰老、猝死等,应尽量避免;
3. 报告多个根本死因,应根据死因链或疾病严重程度推断 根本死因;
4. 报表中死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死亡地点、最高诊断 单位以及最高诊断依据应按照“居民死因医学证明书” 中相关要求,统一填写相应数字代码,避免出现文字表 述,以便统计分析工作;
居民死因报告卡死亡医学证明书

附件2居民死因报告卡(死亡医学证明书) ____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__区(县)_______街道(乡)(以下由统计人员填写)根本死亡原因: ICD编码:统计分类号:(背面)调查记录填表说明:1、主要职业及工种: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
如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军人、服务行业等;还可详细填写工种,如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等。
2、常驻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包括住处的具体门牌号码。
3、实足年龄:按照周岁填写。
如为婴儿,可填写实际存活的月、日、小时。
4、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可分为两部分报告:在第I部分(a)中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那个疾病诊断或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如肺心病、脑出血、颅内损伤(不要填写呼吸、循环衰竭等情况);(b)中填写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如肺气肿、高血压、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跳楼自杀等);(c)中填写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如慢性支气管炎。
在第II部分中填写那些与第I部分无关但促进了死亡的其他疾病或情况。
5、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一般指死者主要疾病的最后诊断单位,也可填写在第I疾病的最高一级诊断单位,如省(市)级医院包括相当于省级及以上的各类医院,其余依此类推。
死亡医学证明书存根死亡医学证明书居民死亡殡葬证编号:编号:编号:三四一联联联注:此联由户口登记机关保存。
年月日说明:1、持此证到火葬场办理尸体火化手续。
2、此证无医生签字、医院和派出所盖章无效。
出生医学证明书存根出生医学证明书出生医学证明书编号:省市区(县)街道(乡)编号:第第第一二三联联联年 月 日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说明:1婴儿父亲或母亲无身份证,身份证编号栏填写父亲或母亲的出生年月日。
2出生婴儿家属持此联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出生登记手续,卫生部门定期到户口登记机关索取进行统计。
说明:此联由户口登记机关保存。
死亡报告卡填写模板

死亡报告卡填写模板简介死亡报告卡(Death Report Card)是一种记录死亡事件的文书。
其主要目的是记录死因和死亡时间,以便后续进行疾病统计和分析等工作。
本文将介绍死亡报告卡的填写模板,以帮助医务工作者规范死亡报告的填写。
模板填写说明基本信息死亡报告卡的填写需要涉及到一些基本信息的记录,具体如下:•姓名:死者的姓名。
•性别:死者的性别。
•年龄:死者的年龄。
•身份证号:死者的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与死者联系的电话号码。
•死亡时间:死者的死亡时间,包括具体日期和时间。
•死亡地点:死者的死亡地点。
•死亡原因:死者的死因,包括直接死因和基础疾病。
•填卡单位:填卡的医疗机构名称。
上述信息都需要在死亡报告卡上进行填写。
其中,死亡原因是最为关键的一项信息。
下面将对死亡原因的填写进行详细说明。
死亡原因填写死亡原因是记录死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填写死亡原因时,需要遵循以下规则:1.直接死因和基础疾病的界定:直接死因指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也就是在死者的死亡过程中导致其死亡的疾病或伤害等;基础疾病指导致死亡的间接原因,也就是死者死亡前存在的疾病。
在填写死亡原因时,需要清楚区分直接死因和基础疾病。
2.多种原因的组合填写:死亡原因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这时需要将这些因素按照导致死亡的先后顺序逐一列出,直到列出导致直接死因的疾病或伤害。
3.病因的细节描述:填写死亡原因时,需要对疾病或伤害的细节进行描述,使得后续的疾病统计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
在描述细节时,可以引用国际上通用的病因编码。
4.填写顺序:死亡原因需要按照导致死亡的先后顺序进行填写,最后写明直接死因。
以下是死亡原因填写的示例:室颤、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这个示例中,室颤是导致死亡的最后一环,因此排在第一位,并且不需要详细描述,其余两个原因依次列出,并对肺部感染进行了细节描述。
填卡单位和填卡医生填卡单位和填卡医生是填写死亡报告卡时需要进行的必要信息记录。
填卡单位指填写死亡报告卡的医疗机构名称;填卡医生为填写死亡报告卡的医生姓名和职称。
死亡病例报告卡(模版)

重庆市梁平县医院死亡病例报告卡*死者姓名:(死亡儿童家长姓名):住院号:身份证号:□□□□□□□□□□□□□□□□□*性别:□男□女*民族:*职业:(请填写职业代码职业代码见附3 正确填写格式举例:B 11)*户籍:□本县区□.本地市其他县区□本省其他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户籍地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死者生前常驻地址:□本县区□.本地市其他县区□本省其他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死者生前详细地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婚姻状况:□未婚、□已婚、□葬偶、□离婚、□不详*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中学、□小学、□文盲或半文盲、□不详*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单位:□年、□月、□日出生日期不详年龄:*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地点:□医院病房、□急诊室、□家中、□赴医院途中、□外地或其他、□不详死者家属姓名:家属电话:家属地址:I.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a). ICD10: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小时□天□月□年(b). ICD10: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小时□天□月□年(c). ICD10: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小时□天□月□年(d). ICD10: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小时□天□月□年II.其它疾病诊断*根本死亡原因ICD10:*最高诊断单位:□省级医院、□地市级医院、□县区级医院、□卫生院、□村卫生院、□未就诊、□其他及不详*最高诊断依据:□尸检、□病理、□手术、□临床+理化、□临床、□死后推断、□不详*填卡医生姓名:科室联系电话*填卡日期:年月日备注:附:1. 带“*”符号的内容为必填内容。
2. 直接导致死亡疾病或情况,请填写与主要、次要死亡原因相应的ICD-10分类代码;其他疾病诊断中请填写与根本死亡原因相应ICD-10分类代码。
3. 职业类别:A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3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4事业单位负责人5企业单位负责人。
居民死亡医学报告卡

出生日期
年月日
文化
程度
1研究生2大学3大专
4中专5技校6高中
7初中及以下
个人
身份
11公务员13专业技术人员17职员
21企业管理者24工人27农民31学生
37现役军人51自由职业者54个体经营者
70无业人员80离退休人员90其他
死亡日期
年月日
时分
死亡
地点
1医疗卫生机构2来院途中
3家中4养老服务机构
3、省、市、县(市、区):指出具《报告卡》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省、市、县(市、区)名称,以民政部编制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4、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出具《报告卡》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县(市、区)6位行政区划代码,以民政部编制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5、编号:填写17位代码(可由信息系统自动赋值)。编号规则为:《报告卡》出具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9位)+年份(4位)+流水码(4位)。
未经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非正常死亡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致死,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致死(含无名尸)。
三、填表要求
1、《居民死亡医学报告卡》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用钢笔、碳素笔填写,签名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居民死亡医学报告卡
河南省安阳市县(市、区)
行政区划代码□□□□□□编号:□□□□□□□□□□□□□□□□□
死者姓名
性别
1男0未知的性别
2女9未说明的性别
民族
国家或
地区
有效身份
证件类别
1身份证2户口簿3护照
4军官证5驾驶证6港澳
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和表(空白)

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卡单位填卡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监测县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填写上报。
统计范围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中死亡的0~4岁儿童。
2.本表为季报。
每年2月28日上报上年第4季度报表,5月28日上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8月28日上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1月15日前上报第3季度报表。
报送方式为网络报告。
3.死因分类填写“儿童死因分类编号”。
死因分类编号0l痢疾02败血症03麻疹04结核05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06白血病07其他肿瘤08脑膜炎09其他神经系统疾病10肺炎11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2腹泻1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14先天性心脏病15神经管畸形16先天愚型17其他先天异常18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9出生窒息20新生儿破伤风2l新生儿硬肿症22颅内出血23其他新生儿病24溺水25交通意外26意外窒息27意外中毒28意外跌落29其他意外30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31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32循环系统疾病33泌尿系统疾病34其他35诊断不明《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写说明一、制表目的:了解监测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医疗保健情况。
二、统计范围:以区县为单位,全国336个监测地区。
三、统计对象:监测地区本地户籍和非户籍人口中的死亡的0~4岁儿童。
四、上报机构:由监测地区的乡镇(街道)卫生院填写上报。
五、统计起止时间:本统计年度前一年的10月1日起至本统计年度9月30日止。
六、报送时间:各监测区县妇幼保健机构每年逐级上报市级、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经卫生厅(局)审核后,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规定的时间上报卫生部妇社司。
七、填表说明:1、监测地区0~4岁儿童每1例死亡均需报卡。
2、儿童编号要与“0~4岁儿童花名册”中该儿童的编号相一致,每个儿童只能有1个编号。
儿童编号为8位数字,左起1、2位为儿童所在区县代码,第3位为乡(街道)的代码,第4、5位为村(地段)的代码,第6、7、8位为儿童个人代码。
3、报告卡中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均用阳历。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在医疗领域,死亡报告卡是一项重要的工具,用于记录和报告患者的死亡信息。
正确填写死亡报告卡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死亡报告卡的填写要点和报告程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填写死亡报告卡的要求:1. 填写人员信息:在死亡报告卡的顶部,填写记录创建人的姓名、职称、联系方式和填写日期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联系填写人员的关键,也方便后续对填写质量进行核查和确认。
2. 患者信息:在死亡报告卡中,准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民族、身份证号码等。
此外,还应填写住址、联系电话等联系信息,以便后续与患者家属或其他相关人员联系。
3. 死亡信息:在填写死亡报告卡时,详细记录患者的死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死因、死亡日期、死亡时间、死亡地点等。
对于死因,需要尽量详细描述,特别是对于可能影响公共健康或安全的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的死亡,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4. 填写人员签字:填写人员需要在死亡报告卡的底部签字,表示填写负责并确保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保障填写质量的重要保证。
死亡报告程序:1. 填写死亡报告卡:当发现有患者死亡的情况时,负责记录和报告的医务人员应及时填写死亡报告卡。
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准确、全面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
2. 核实与确认:填写人员需要核实所填写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尤其是对于死因的填写,应尽量详细描述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填写人员需要对填报的内容进行仔细校对,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3. 报告上级机构:根据规定的程序,填写人员需要将死亡报告卡上报给相关部门或上级机构。
具体的报告程序可能因地区和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填写人员应遵循相关的规定进行报告。
4. 存档和备份:填写人员需将死亡报告卡进行存档,并进行备份。
这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使用,同时也是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疾病分类(ICD—10)类目范围表
章节名称类目范围
1、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
2、肿瘤C00—D48
3、血液病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
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D89
4、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E00—E90
5、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
6、神经系统疾病G00—G99
7、眼和附器疾病H00—H59
8、耳和乳突疾病H60—H95
9、循环系统疾病I00—I99
10、呼吸系统疾病J00—J99
11、消化系统疾病K00—K93
12、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L00—L99
13、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M00—M99
1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N00—N99
15、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00—O99
16、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P00—P96
17、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异常Q00—Q99
18、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R00—R99
19、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S00—T98
20、疾病和死亡的外因V00—Y98
21、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Z00—Z99
肿瘤的形态学M8000/0-M9999/6
常见死因编码及死因推断举例
例一:(a)慢性肺心病(I27.9)——(b)肺气肿(j43.9)——(c)慢性支气管炎(j42).
请注意:最后将慢性支气管炎(j42)作为根本死因
例二:通常,死于家中的脑溢血,就用:
脑血管病,未特指I67.9
例三:通常,死于家中的心脏病,就用:
心脏病,未特指I51.9
例四:注意,填写最高诊断单位可以根据病历或家属叙述;
填写最高诊断依据时,通常情况下,若死于家中的,但又没有去就诊的,可以选择“死后推断”。
请注意,补报的那种死亡医学证明书一定要填写死亡调查记录。
例五:肝癌:c22.9(肝,未特指)肝内胆管癌:C22.1
直肠癌:C20 肺癌:c34.9(支气管或肺,未特指)
食道癌:C15 脑梗死:I63.9 风湿性心脏病I09.9,动脉硬化性心脏病I21.9
请注意: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癌症被称为“恶性肿瘤”。
所以,输入“肺癌”查找时,往往就容易选择“肺继发性恶性肿瘤”。
而继发性肿瘤一般不作为根本死因。
应输入“肺恶性肿瘤”去查找,最后选择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编码为C43.。
通常情况下,当推断根本死因时,必须有四位数(包括一个字母,三个数字,也就是小数点后门要有数字,比如C34.9)才能作为根本死因编码;因此,最后根本死因推断为(支气管或肺,未特指):c34.9。
例六:动脉粥样硬化(I70.9)——冠心病(I25);推断根本死因为动脉硬化性心脏病(I25.1)
例七:一般情况下,脑溢血可以编码到脑内出血I61
颅内出血(非创伤性的)I62
脑梗死I63
脑中风I64
创伤性颅脑损伤S06
注意:损伤、中毒的,不管死于何种疾病,其根本死因应推断为“外部原因,如:高楼坠落(w00-w19)、交通事故(V02-v05)
例八:消化道出血(胃肠出血):K92.2 食管静脉曲张:I85 (不要称食道,而称食管)
例九:心肌梗塞在ICD编码上查不到,应查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I21.9)
例十:原发性高血压:I10 注意:当高血压引起了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则选择后者作为根本死因。
因为高血压是常见病,而且它是很多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起因,所以选择后者作为根本死因。
例十:很多情况下,如果不是很清楚疾病的具体位置或部位,特别是在家中死亡的那种,就选择“未特指”那种编码。
比如,脑梗死,就选择I63.9(脑梗死,未特指)
例11:b高血压——a心脏病根本死因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例12:心绞痛,推死因的时候就写成心肌梗死,未特指(I21.9)
例13:乙肝——肝硬化——肝癌;选肝癌做根本死因。
死因调查的范围(1)
➢ 1. 《死亡医学证明书》无死亡原因记载的或未报告的死亡个案。
➢ 2. 填报的是临死前的表现
➢ 3. 填写的是某一综合的症状群
➢ 4. 填写全身性疾病情况
➢ 5. 填报死因为传染病而非具体病种者
➢仅填“来院已死”、“死因不明”、“暴死”、“猝死”、“老衰”
➢7. 填报意外损伤或中毒事故死亡,未进一步报告引起这一事故死亡的外部原因者➢8. 仅填写某根本原因的拟诊、待诊、待查、待排而未明确诊断者
➢9. 所填根本死因复杂
➢10. 在家死亡者(请注意,补报的那种死亡医学证明书一定要填写死亡调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