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经典赏析系列之结构分析—罗拉快跑
影视鉴赏 罗拉快跑

影视鉴赏姓名:学号:学院:班级:记得上第一节课时,老师问我们电影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电影是给人的眼睛吃的冰激凌。
既然要用眼睛来“品尝”,那么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冰激凌”方称得上真正的美味。
短短几周的影视鉴赏课,我们看了五部电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罗拉快跑》确实是一部“色香味”俱全的电影。
下面就对它的三大亮点——拍摄手法,色彩的运用及极具动感的背景音乐,做逐一的分析。
一,拍摄手法。
对于拍摄手法,我有较多的话要说,因为这是眼睛最直观的感受,任何一个略有敏锐眼光的观影者都会被《罗拉快跑》中的多种镜头所刺激。
而老师讲的快闪镜头及蒙太奇手法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1.快闪镜头的运用。
快闪镜头指的是多个时间少于一秒的镜头的组合。
该组合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描述一个情节并不完整,但是能让观众的了解其传达要领。
在《罗拉快跑》整部影片中,快闪镜头贯穿始终。
最早使用快闪镜头的地方是罗拉接到男友的电话之后,镜头以罗拉为中心开始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断的显示出罗拉脑海中闪过的可以向其求助的人选。
在这里,快闪镜头给出的是每个人人物肖像的图片,虽然导演并没有安排出每个人背景资料的一个介绍,但是从每个人的表情着装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女主角罗拉与他们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真正的帮助罗拉。
最后镜头定格在罗拉的父亲上,罗拉下定了主意便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奔跑。
之后的快闪镜头主要运用在罗拉碰到的每个路人之上。
罗拉碰见的妇人,骑自行车的人,乞丐,老人。
这些快闪镜头分别表现出每个人在遇见罗拉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
表现出这些人正是在街头这样偶遇罗拉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人生的变化。
快闪镜头的运用在影片的思想表达的方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快闪镜头巧妙的运用了其“快”的思想,表现出这些事情发生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在罗拉的生命中,这些人也像这些快闪镜头一样,都是一闪而过的。
其次,这些快闪镜头给整部影片增加了一种动感,使得整部影片都在快速的闪过中进行。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_分析《罗拉快跑》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分析《罗拉快跑》《罗拉快跑》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整个电影看下来就像是玩了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
它就像一扇大门,让我们打开了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为了更好的展示这个理念,导演Tom Tykwer运用了很多的视听手段来力求完美地阐释,这些可以通过我们对电影的镜头分析清楚地看到。
一、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特色。
首先它运用了很多的技术元素,比如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的开始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1.如何进入时空隧道。
(1)钟表的道具。
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
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2)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写。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
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
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
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
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2.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
(1)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之所以选择这里我想是因为这有着很强的隐喻。
(2)众多人。
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3)降格(快镜头)。
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
人们步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
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总之,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辨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
《罗拉快跑》电影结构人物以及其他

一、结构板块式结构。
板块式结构是电影剧作结构中的现代剧作结构,是与通常电影的“常规剧作结构”不同的“非常规剧作结构”。
全片时间:75分钟。
开头:1分—10分。
第一次奔跑:10分—30分。
第二次奔跑:33分—53分。
第一次奔跑:55分—75分。
影片结构示意:开头(10分)曼尼丢钱。
第一次奔跑(20分。
正常)超市抢钱。
罗拉身亡。
冥界(3分)第二次奔跑(20分。
推迟)银行抢钱。
曼尼身亡。
冥界(2分)第三次奔跑(20分。
提前)赌场赢钱。
成为富人。
通过前面影片的读解,我们可归纳以下特征:①、板块结构:影片的结构是明显的三大块。
三大块本身的叙事各自独立。
三大块没有叙事上的关联。
使三大块连接为一体的,不是叙事,而是整个影片的立意和作品的主题。
这是典型的板块式结构。
②、电影时间与实际时间一致:电影中,罗拉有三次奔跑,而这三次奔跑的每次奔跑的电影时间的长度与现实中的实际时间的长度基本一致,都是20分钟。
这在以往的电影中实属罕见。
③、冥界处理:三次奔跑的中间用冥界来转换。
在板块式结构的影片中,因为各个段落的叙事上的独立,这就带来了段落衔接上的困难。
《罗拉快跑》中的三次奔跑中间的两次冥界处理,使三个段落衔接自然。
另外,冥界中,罗拉、曼尼两个人裸体躺在一起,导演用红色色调笼罩住他们。
有人说,这是汤姆.提克威在调侃瑞典电影大事英格玛.伯格曼的影片《呼喊与细语》中的场面。
我认为这种观点颇为牵强。
二、人物罗拉:曼尼:父亲:母亲:梅耶叔叔:流浪汉:推车妇人:偷车男孩:女职员:警卫:盲妇:1,人物的变与不变:影片中共有三次奔跑,三次奔跑中,涉及到的人物,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时空隧道中,都有变化:罗拉、曼尼、父亲、梅耶叔叔、流浪汉、推车妇人、偷车男孩、女职员、银行警卫。
众多人物的变化,表现了影片的主题,表现了世界的千变万化和不可琢磨。
三次奔跑中,只有一个人物没有变化。
她就是罗拉奔跑开始之后,她第一个遇到的人物:罗拉的母亲。
从母亲之后,连楼梯的恶男和狗都有变化。
赏析-罗拉快跑

赏析-罗拉快跑随着牛头的开启,伴随着尖锐的声音和足球的落下,一个蓝色隧道带领着我们进入《罗拉快跑》的节奏中来。
这是部有史以来最富有动感的电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音乐、画面,都在罗拉的脚步下体现出欢快和活力四射的一面。
女孩罗拉忽然接到男友曼尼的紧急电话,告知20分钟内必须筹到10万马克,否则男友就可能被黑帮杀死。
在思维快速搜寻可借钱的目标后,罗拉快跑开始了。
在罗拉开始奔跑之后,我们谁也无法知道,短短的20分钟内,会发生什么。
而故事却恰恰有三段截然不同的结局:罗拉没借到钱,和曼尼抢超市,被警察意外击毙;罗拉抢了父亲的银行,而曼尼却被救护车撞死;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也意外找到丢失的钱,一切顺利。
这么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宛如电子游戏一般,只要不满意,只要主人公死亡,投一个币,又可复活重来,这种操控游戏的心理,正是“视听一代”的人所具有的。
而与罗拉相遇的所有人,他们的命运也随着罗拉的微小改变而发生转变。
整个影片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快节奏,影片中的欢快的节奏随着罗拉的奔跑使得观众与影片产生心理上的共振,影片采用快速的剪切、跳切、分格、低高速镜头转接以及蒙太奇手法营造出了一种超现实的,让人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整部影片的节奏上,就突出了一个字,快!当然,这一切,局限于时钟,也开始于时钟。
整部影片中,时间无形的掌控了整场比赛,就像警卫所说,足球,这是一场90分钟的游戏,罗拉和她相关的人,都处于游戏之中。
从影片一开始到第一个20分钟结束,共出现了8次时钟,每一次,都促使人们愈发感到紧张的氛围。
时钟,依然是一个串联全文的非常重要的影像元素,无处不在,不时不在。
所有的节奏感都来自于罗拉的奔跑,可以说,奔跑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活力之所在。
奔跑可以充分有力的体现出罗拉的自信,表现出她为了爱情那种强烈的愿望。
同时再配合着欢快的音乐,让观众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关于影片结构本片最吸引人的,最有创新的地方在于它的三段近乎相似的重复,这一结构成为了影片最基本的框架。
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

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罗拉快跑》是一部借鉴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且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
很多人初次观看《罗拉快跑》都会大呼过瘾,“没想到电影可以这样拍”。
它既是一部形式电影,融合了动画、涂鸦、电子乐、MTV等多种元素;也是一部技术电影,除了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无论剪辑手法,还是拍摄风格,都流露着一股浓浓的实验意味。
在镜头和段落剪辑上,它也具有电脑游戏的节奏感、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叉,以及多种电影手法的新尝试。
影片梗概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
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
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不同于一般电影叙事的起承转合,这部影片分别用三个整齐的20分钟段落来表现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
xx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在遇到倒霉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询问,什么是倒霉事情的原由,一旦找到了最初的原由,我们往往会感叹一句,“如果某某事不发生就好了”,“如果我当时这么做就好了”……。
“罗拉快跑”正表现的是这个“如果……”。
在罗拉的三次奔跑中,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变化导致整个事物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生的不可测性一览无疑。
一,叙事角度:游戏化的结构《罗拉快跑》就像一部罗拉闯关的电脑游戏,正如片头所说:“地球是圆的。
游戏只有九十分钟。
其他纯属理论。
”电影中不时出现挂在墙上的巨大表盘,显示离规定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或者三分钟,摇滚式的音乐节奏似乎也在提示罗拉:“RUN!RUN!”一次的结果不满意,还可以从起点重新来过,玩出不同的结果。
输赢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把游戏玩到最后,是游戏过程中所必需的人的坚强意志和竭尽全力。
罗拉快跑影评

《罗拉快跑》影片分析学号:20114865951 班级:11设计A1 姓名:刘武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但一直没看,这次终于有机会在课堂上看了一遍。
感觉这部电影拍摄的很有味道,如是想从电影的各个方面分析一下,谈谈自己所想所感。
开头:影片的开头,在动感的音乐声和“滴答”声捉弄个,一个动画形象的罗拉跑进了时空隧道之中,在这个时空隧道中,罗拉不断的打碎牙齿,导演用这一动作来象征时间的残酷、无情以及罗拉敢于和时间争斗的勇气和力量。
音乐中的钟表声和钟表道具,都刻画出这部影片与时间的密切联系。
色调:在影片开头的色调上,本段落的色调分彩色与黑白两部分。
在该片中,色调的作用很明显,导演用彩色影调表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黑色部分则表示回忆,表现的是罗拉在和曼尼回忆整个丢车的过程,以及曼尼重述丢钱的过程。
彩色影像与黑白影像的交替出现,主要是为了叙述清楚,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能够区分开回忆与现实。
主题:从主题角度来看,影片的表层主题是写爱情,即罗拉为了营救爱人曼尼不顾一切地奔跑,这样的罗拉充满了勇气和希望,是人类纯真美好爱情的象征。
影片的深层主题则是写世界的不可知、命运的不确定性,早一秒晚一秒往往会使故事走向不同的结局,而人类正是这场棋局中的一粒小小的棋子,不知道下一步会走向哪里,不知道未来会有怎么的结局。
故事从罗拉接到曼尼打来的电话展开联想,同样一个主题导演用了三种不同结果的假设来体现现实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生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冷漠复杂的关系。
结构:影片中三段不同结果的段落发展的时间恰和主题故事中曼尼给罗拉规定的时间相同,都是二十分钟。
罗拉每次奔跑故事的情节都有变化,故事中的人物也都有相同的变化。
罗拉、曼尼、推婴儿车的妇女、梅耶叔叔、父亲、警卫、银行女职员、偷自行车的男孩、流浪汉,所有人物的命运都有变化,不变的只有罗拉的母亲。
导演企图通过这个不变来对比后来的变化。
这三段不同的故事看起来没有关系,实际上都有联系。
如在第一段中罗拉不会开枪的保险栓,是曼尼教会她怎样开保险栓,第二段里当罗拉拿枪威胁父亲的时候她已经会使用枪了,这体现了与第一段的联系。
影视鉴赏

《罗拉快跑》从表面上看的主题是一个异常“陈旧”的爱情主题:罗拉为了救自己的爱人,她不顾一切地奔跑。
但是,影片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又是全新的。
一、关于真实《罗拉快跑》中,罗拉营救曼尼有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对于我们只是生活在“现在进行时”的人类来讲,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是不可能的,是“不真实”的。
但是,影片并不是在表现事件的真实。
或者说制作者根本不屑于像往常的电影那样,去表现某些具体事件和具体人物的真实。
二、影片主题影片的表层主题是写爱情,深层主题是写世界的不可知,和人类对世界的无奈与绝望。
《罗拉快跑》“好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爱情主题②罗拉与电脑游③快节奏④主题共鸣⑤崭新的艺术形式三、影片读解1、人物:罗拉、曼尼、父亲、母亲、梅耶叔叔、流浪汉、推车妇人、偷车男孩、女职员、警卫、盲妇2、结构:板块式结构是电影剧作结构中的现代剧作结构,是与通常电影的“常规剧作结构”不同的“非常规剧作结构”。
(1)、引子:字幕:文字明确表明:本片是一场游戏,是一部探索电影。
字幕之后,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如何进入时空隧道:①、钟表的道具: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
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②、镜头的前推和升起: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
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小怪兽张嘴,露出尖牙利齿。
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
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解读电影《罗拉快跑》之叙事结构

解读电影《罗拉快跑》之叙事结构十五年前,一部小成本电影在世界影坛风靡一时,那就是德国年轻导演汤姆·提克威执导的《罗拉快跑》。
影片以电子游戏中的闯关模式讲述了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却在美国、德国和欧洲以及亚洲地区都取了突出的票房成绩,引起世界影人的关注。
“更重要的是,自1999年影片问世以来,它就被电影评论界定位为‘新世纪的新电影’,至今仍被先锋艺术派所推崇,而传统学院派也将其作为研究的范本在大学课堂上评析。
”[1]《罗拉快跑》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更从艺术上和学术上体现出其价值。
那么这样一部故事性及其简单的小成本电影为何能够取得如此高的赞誉呢?我们不得不对这部电影的创新之处进行解读。
影片讲述了女孩罗拉接到男友曼尼的求救电话,在接下来的20分钟时限内不停奔跑去解救曼尼的故事。
故事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是导演巧妙地借鉴电脑游戏中的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将一种游戏化的娱乐意识与叙事智慧融汇到故事的讲述当中。
同时,叙述视角上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点和第一人称主观视点的交叉,能够让观众参与到影片的情景中紧跟罗拉的步伐一起奔走。
整部影片的叙述可以分为四个环节:罗拉的三次疾走段落构成的三个环节和故事的缘起一个环节。
“在罗拉三个为时20分钟的奔跑段落中,似乎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性质的段落只有第一次狂奔。
因为在这一段落中存在着明显的叙事动力和观众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 20分钟的时间成为故事向前发展的推动力,结果如何更是令人关注——在20分钟的时间内罗拉能够筹到钱去拯救她的男友吗?如果完不成这个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果将会如何?因此当他们抢劫超市成功、在犹如上帝的爱抚似的音乐声中奔向大街时,观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而当警察封锁了每一个街口,这对年轻人即将成为瓮中之鳖时观众的心再次悬起。
”[2]特别是警察走火的子弹瞬间夺走了罗拉年轻的生命时,观众或同情、或惋惜,但会产生一个共同的悬念:影片才放映了30分钟,女主人公却死了,故事将如何发展?显然观众的情感始终参与了整个情节发展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思考
一、《罗拉快跑》的主题是什么? 二、《罗拉快跑》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三、为什么说《罗拉快跑》是“视觉一代的电影”? 四、《罗拉快跑》中对电子游戏形式的借鉴有哪些? 五、《罗拉快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流畅剪辑(34`42``)
从空中掉下来的红色编织袋与从空中掉 下来的红色电话是什么关系?
视听语言(视觉效果)
拼贴画面 一个屏幕、两个画面、一个空间
“三分屏幕”
视听语言(视觉效果)
动画影像(片头、片中)
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动画影像?
动画影像的出现对整个电影有什么 影像?
视听语言(音响声效)
毙。 第二次: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结构创新
《罗拉快跑》结构创新性分析: 一、“重写式的板块结构”:
不同于任何一种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而是采用了三段式格局, 每一次叙事就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二、对电子游戏模式的模仿: “一次投币,三次机会” “一个任务,三次闯关,三个结果” “相同的关键点,不同的遭遇”
事。
必然的关系,表达和不可控性人类的渺小。
经典叙事结构
一、因果式线性结构;
二、回环式套层结构;
三、缀合式团块结构;
如: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
四、交织式对照结构;
如:《心花怒放》
五、梦幻式复调结构等。
如:《太阳照常升起》
结构创新
一、叙事结构
具有节奏感的摇滚音乐 对话的紧凑,暗含冲突
四、视听语言
影片多次运用了动画、蒙太奇、大量的快速切换镜头,贯穿始终 的喧闹的摇滚乐,罗拉的红头发以及奔跑晃动的画面营造出紧张急促 的气氛足以让人窒息,观众在观看影片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从她为 什么奔跑的故事性而转移到她的奔跑状态本身。是电影表现形式对内 容的一次超越。
影视经典赏析系列之结构分析 ———《罗拉快跑》
主讲人:林XX
一、影片基本情况介绍
片 名:罗拉快跑 Run Lola Run
出品时间:1998年 制片地区:德国 导演、编剧:汤姆·提
克威 片 长:80分钟 主演:弗兰卡·波坦特
莫里兹·布雷多
二、“一部电影”、“二层主题”、“三段结构”
1、表层主题:爱情。
2、深层主题:世界的不可知,和
从表面上看,罗拉为了营救
人类对世界的无奈与绝望。
自己的爱人,不顾一切地奔跑。
从深层来说,爱情被弱化处
罗拉与曼尼之间的爱情看似是
理,在爱情的外衣下,整部电
整部电影的故事驱动内核,这
影从无法预知的意外开始,用
是一个女人拯救一个男人的故
低概率事件的发生揭示偶然与
1、第一个层面:表达方式或者总体结构。影片生命的骨 骼和躯干,是电影面貌和风格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
2、第二个层面:电影整体系统的组织关系,如类型片结 构模式。
3、第三个层面:影片内部各元素的组合关系,如情节、 画面、剪辑组合关系。
思考:《罗拉快跑》属于哪一种叙事结构创新?
“三段式结构”
段落结构: 三条平行线索,三种故事,三个结果 第一次:罗拉没借到钱,赶到地点时曼尼已经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
一部电影:
《罗拉快跑》在德国已经变成一种 现象、一个奇迹,它是德国98年最卖座 的电影!
“节奏明快的MTV式电影”、“德 国近年来于海外最卖座的电影”、“世 纪末风格的另类电影”、“最令人兴奋 的欧洲电影”
三、《罗拉快跑》主题结构
两个问题: 1、罗拉是谁? 2、她为什么奔跑?
“两层主题”
四、视听语言
(一)视觉效果:高速运动、快速剪辑、动画影像、浓郁色彩等视觉 上的冲击,让《罗拉快跑》成为一部好“看”的电影作品。
关键词:红色头发、奔跑、垂直摄影、运动镜头、流畅剪辑、分割画 面、动画影像等
视听语言(视觉效果)
垂直摄影(24`28``)
运动镜头
80分钟电影时长、约有1581个镜头、 71分钟的运动镜头,平均起来每个 镜头长达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