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指南

合集下载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劳动能力鉴定(LaborCapacityAssessment)是一种专业服务,其目的是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够完成劳动活动、尊重工作岗位的要求和控制可能的风险的能力,以及这个人能够应付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限制。

它是通过为个体评估劳动活动健康效果,衡量这些活动使其遭受的可能影响,识别可用的介入措施和行动,来评估劳动能力的。

二、劳动能力鉴定的流程1、评估: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与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了解其受影响情况和需求以及现有的劳动能力。

同时,需要考虑到个人的文化、意识形态、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个体的劳动能力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2、诊断:由专业人员对个人进行全面、综合的诊断,从物理、心理、社会、生活环境等多维度考虑,以诊断个人的劳动能力水平及其限制因素。

3、治疗: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进行治疗,以改善个人的劳动能力水平和活动水平。

4、康复训练:专业人员介入进行个体的康复训练,协助个体恢复更高的劳动能力水平。

5、评价:在康复活动过程中,专业人员进行定期评价,以检验康复活动是否取得实际效果,并相应调整治疗计划,确保个体得到充分康复。

三、劳动能力鉴定的重要性劳动能力鉴定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评估任务,它可以有效衡量个人的劳动能力水平及其限制因素,并为个体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劳动质量、活动水平和生活质量。

而劳动能力鉴定的流程的充分执行,可以很好地促进个体工作及生活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改善个体的劳动机会和生活质量。

四、结论劳动能力鉴定是一个重要的评估任务,它可以衡量个人的劳动能力水平和康复需求,为个体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劳动质量、活动水平和生活质量。

它的流程包括个人的评估、诊断、治疗、康复训练和评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劳动能力鉴定关系着劳动者的索赔数额,因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去规定的劳动能力鉴定单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下面是劳动能力鉴定(伤残评定)流程的详细说明,欢迎阅读。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一)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二)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1、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贴被鉴定人近照一张,并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2、被鉴定人完整、连续的原始门诊病历、出院记录、医学诊断结论、手术记录及相关医学检查报告(如X片、CT、病理、心电图、B 超、彩超、眼科检查)等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应加盖医院医务部门的医疗诊断专用章。

精神病:应脑科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应注明发病时间和简要治疗经过)、就诊卡的复印件,并带原件核对。

其中,精神分裂症应有5年以上诊断史,情感类精神障碍应符合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

3、工伤职工应提交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认定决定;患者应提交省、市职业病防治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书》或者职业病鉴定结论;用人单位委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由委托单位提交《劳动能力鉴定委托书》;因病或者非因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应提交个人申请。

(三)医学辅助检查和专家面诊1、被鉴定人应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指定医院进行医学辅助检查。

在空军454医院的检查,检查结论由医院转送鉴定办公室;在其他医院的检查,检查结论由申请方转送鉴定办公室。

2、经初审劳动能力鉴定材料符合要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安排相关医疗专家对伤/病职工分科别进行医疗技术鉴定。

3、被鉴定人应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在规定时间前往指定医院接受专家面诊,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面诊的,应征得劳动能力鉴定办公室同意。

(四)鉴定评审1、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工伤后申请劳动鉴定流程

工伤后申请劳动鉴定流程

工伤后申请劳动鉴定流程流程步骤详细内容
1. 提出申请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 准备材料准备以下材料:
-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 工伤认定决定书;
- 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 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

3. 提交
材料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4. 材料审核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不完整的,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5. 组织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和伤情,组织专家组进行鉴定。

6. 现场
鉴定
必要时,专家组会通知工伤职工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鉴定。

7. 作出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 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 日。

8. 送达
鉴定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鉴定结论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手册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手册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手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手册是为了规范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保障劳动能力鉴定活动的正常进行而编写的。

以下是该手册的主要内容:一、概述劳动能力鉴定是指通过对劳动者从事体力劳动能力的评估,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

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部分丧失和完全丧失。

该手册旨在为劳动能力鉴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以确保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性规定,以明确的鉴定标准为基础。

鉴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工种、工作年限等因素,以及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和要求。

三、鉴定程序1. 申请:劳动者可向所在单位或当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审核:鉴定机构应对申请人的资料进行审核,确定是否符合鉴定条件。

3. 鉴定:鉴定机构应组织专家或专业人员进行现场鉴定,综合分析被鉴定人的病情,并做出鉴定结论。

4. 结论告知:鉴定机构应将鉴定结论告知申请人,并对其中的异议进行解释和说明。

5. 复议:申请人如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申请复议。

复议结果为最终结论。

四、注意事项1. 鉴定机构应遵循保密原则,确保劳动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2. 鉴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胜任鉴定工作。

3. 鉴定工作应依法依规进行,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4. 劳动者应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材料,配合鉴定工作的进行。

总之,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手册是指导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权威工具书,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水平,规范操作流程,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是怎样的(一)鉴定申请(二)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三)医学辅助检查和专家面诊(四)鉴定评审(五)鉴定结论领取(六)复查鉴定。

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岗位工资病假工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试用期工资标准如果员工因为工伤或者生病需要提出暂时停止工作或减少工作的,单位是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向相关部门申请对员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那么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劳动能力鉴定的具体流程是怎么样的。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有以下步骤:1、提出申请凡因工、因病需,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书面形式向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

企业不提出申请的,职工及其亲属可以申请,劳动鉴定委员会不得拒绝。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所提交的材料不因申请主体不同而有所区别。

应提供的材料主要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或工伤证),工伤诊断证明,以及医院记载的有关负伤职工的病情、病志、治疗情况等资料(包括有关的放射材料)。

2、进行审查: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受理劳动鉴定的日常工作。

劳动鉴定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到劳动鉴定申报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1)申请的事项是否属于劳动鉴定的内容;(2)申请的劳动鉴定是否属于本鉴定委员会受理;(3)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对申请书不明确,有关材料不齐备的,应指导申请人予以补充。

3、鉴定程序: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经审查决定受理的申请,可以根据鉴定情况,选择以下程序:(1)将申请书及报送材料分类、分科整理、登记;(2)通知用人单位和被鉴定人有关鉴定事宜。

(如:鉴定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并组织协调鉴定工作;(3)指定劳动鉴定医院、聘用劳动鉴定专家组成技术鉴定组;(4)劳动鉴定医院指定合格的医生根据被鉴定人受伤的部位或病情进行检查,写出诊断报告;鉴定专家组对被鉴定人及材料进行技术鉴定并写出鉴定意见;(5)劳动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标准、劳动法规及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的步骤是怎样的

劳动能力鉴定的步骤是怎样的

劳动能⼒鉴定的步骤是怎样的劳动者受⼯伤之后,如果⼯伤影响了劳动者的劳动能⼒的,为了确定影响程度以衡量相关赔偿标准,需要对劳动者的劳动能⼒进⾏鉴定,那么劳动能⼒鉴定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呢。

下⾯,店铺⼩编和⼤家⼀起来了解。

劳动能⼒鉴定的步骤是怎样的(⼀)劳动能⼒鉴定由⽤⼈单位、⼯伤职⼯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伤认定决定和职⼯⼯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的医疗卫⽣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伤职⼯劳动能⼒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应当⾃收到劳动能⼒鉴定申请之⽇起60⽇内作出劳动能⼒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

劳动能⼒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

(三)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起15⽇内向省、⾃治区、直辖市劳动能⼒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治区、直辖市劳动能⼒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四)劳动能⼒鉴定⼯作应当客观、公正。

劳动能⼒鉴定委员会组成⼈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五)⾃劳动能⼒鉴定结论作出之⽇起1年后,⼯伤职⼯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复查鉴定。

通过以上店铺⼩编为你总结的信息,你是不是对劳动能⼒鉴定有了新的了解了。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你,如果你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解决,欢迎拨打店铺热线。

我们有专业律师在线为你解答。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图
申请人或用人单位申请
1、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 2、 非因工、因病需要鉴定丧失劳动能力才程度的,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直属亲属) 都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申请材料:
1、《职工(非)因工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申请表》 2、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 3、申请人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4、医疗机构出具的出院小结、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确诊证明书、工伤病历和医学 影像检查资料; 5、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对提供材料不完整的,

劳动鉴定流程及步骤

劳动鉴定流程及步骤

劳动鉴定流程及步骤
劳动鉴定是指在劳动能力鉴定过程中,通过对被鉴定者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职业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其劳动能力等级的过程。

以下是一般的劳动鉴定流程及步骤:
1. 申请: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鉴定申请。

申请时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工伤认定书、医疗证明等。

2. 受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将予以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进行鉴定。

3. 鉴定:申请人需要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要求,前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和鉴定。

鉴定过程中,鉴定专家会根据申请人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出具鉴定报告。

4. 审核: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对鉴定报告进行审核,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定申请人的劳动能力等级。

5. 通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将鉴定结果通知申请人或用人单位,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公示。

6. 申诉:如果申请人对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诉,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7. 最终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对申诉进行审核,并根据情况进行重新鉴定或维持原鉴定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指南
导读:本文是关于上海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指南,希望能帮助到您!
上海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劳动能力鉴定。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上海工伤职员劳动能力鉴定程序等相关内容。

上海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鉴定地点】:劳动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中心
【办结时限】:60日,必要时可延长30日
【咨询电话】:62774770
鉴定标准及条件
1、经上海社保局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2、经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但存在参加或影响劳动能力的工伤人员。

劳动能力鉴定所需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2、《工伤认定书》;
3、医疗机构诊治工伤相关材料。

上海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1、用人单位、工伤人员或者其近亲属向区、县鉴定委员会提
出申请。

2、鉴定委员会受到申请之后,根据需要组织工伤人员进行医疗检查,并依法组成专家组进行面见提出意见;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4、结论得出,及时送达申请鉴定单位或工伤人员或亲属。

【备注】:职业病人员的劳动能力鉴定,向市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