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试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试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试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作者:张义鲁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03期摘要:文学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对生活的照相,不是对生活的摹写与复制,而必须以想象的方式去把握。

因此,对于作家来说,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想象,就其本义来说,就是想出一个象来,并对它进行反复思考、加工。

关键词:情感载体;想象;文学创作;物我同化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41-01想象主要有三种:其一,所想的这个“象”可能是主体对外部事物或现象的复现,这叫做再现想象;其二,它也可能是对某种抽象的东西进行形象化,这叫比拟想象;第三,它还可能是凭空地将此物想成彼物,将无物想为有物,将常物想成异物,这叫虚构想象。

相对于再现型想象来说,后两种又叫创造型想象。

一、想象为情感提供了载体和展现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作家的情感或者是深沉的、郁积的,或者是激烈的、火热的,这些情感往往会成为作家创作的动力。

作家一旦获得这创作动力,就必然要凭借想象来调动起记忆中的具体表象,来承接内心的复杂情感。

一般来说,作家的经验与感受都源于现实生活,但是作家的生活面无论多宽阔,对生活的了解无论多深广,都无法穷尽一切生活领域,且作家生活中的时间、空间与经验具有历史流动性,而艺术创作则需对时间、空间与生活经验进行共时性的把握。

因此,作家就需要通过想象,将创作中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相分离,从而进入到物我同化的世界。

二、想象使作家处于物我同化的境界在物我同化的世界里,借助想象,作家可以驰骋于无限的现实世界和神奇的幻想世界之中,可以追溯至几千年的过去,也可以展望几万年后的未来。

所谓“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所谓“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等,都是中国古文论家刘勰对艺术构思中想象机制的生动描述。

[1]在物我同化的世界里,想象可以弥补作家经验的不足,它好比一位机灵的引路人,能够帮助作家描绘出他们未曾经历过的世界。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摘要:通过对想象和文学创作进行分析,揭示了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想象在文学中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主要方式,缺乏想象力,就无法从事文学创作,而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丰富的想象力就相当于为文学作品插上腾飞的翅膀。

因此,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

关键字:想象文学创作思维作品一、引言想象作为人的大脑的生理机能,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思维的主要方式,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伴随整个写作进程;从取才立意、布局谋,到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运用,每个环节都必须运用想象才能使作品得以出色的完成。

也就是说,一篇文学作品的诞生就是作家运用想象的结果。

本文从想象和文学创作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及想象在文学创作中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二、想象和文学创作的概念(一)想象想象的心理解释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

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后,人脑就会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形象,心理学把它叫作记忆的表象。

对于已形成的表象经过人脑加工改造后,创造出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新形象就是想象[1]。

给文学创作中的想象下这样一个定义:作家借助文学形象,以形象和语言为思维符号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而创造出新的意象的过程。

这样的解释是从文学创作中想象发挥的程序性特征出发来决定的。

想象由三个部分组成,或者从其线性出发,说想象包括三个作用阶段,即:知觉想象(阶段),再造想象(阶段)和创造想象(阶段),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三部分(阶段)的特点和各自的不同作用。

想象一般分为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和相似性想象。

知觉性想象就是主体对他过去积累的记忆材料进行回忆整理的过程。

比如:创作过程中,作家首先要极力调动记忆储备,将过去曾经亲眼目睹的人和事重新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从中寻找富有特征的、有表现价值的东西作为自己将要创造的艺术世界的基本材料。

浅谈文学创作与鉴赏中想象的作用

浅谈文学创作与鉴赏中想象的作用

浅谈文学创作与鉴赏中想象的作用论文关键词:文学创作;鉴赏;想像论文摘要:文学是传达人类情感、思想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作品内部所深含的意义。

但是语言文字只是负载着意义的符号.人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做到真正地阅读作品.获取作品内部的深层意义。

创作也是运用想象进行创造的过程.丰富鲜明的想象在文艺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

1 文学创造中的想象历来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都十分强调想象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别林斯基说:“在文艺中起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

”翻高尔基也曾指出:“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翻具体来说,想象就是人脑把客观的形象记忆下来.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

想象是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行为文学写作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虚拟性。

它与实用写作不同.不是照搬生活,不是如实传达人们的生活行为.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形象的组合、再现的过程.虽然其具体过程很复杂,还会运用意识等心理手段,往往还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更正、改善,但它离不开想象的辅助作用,所以,文学语言是想象的符号文学写作必须通过写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去选择、提炼、加工、重新改造生活,把生活变为自己的心灵产物、情感的产物。

也就是说.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情节故事都是作者虚拟的结果。

而虚拟,是必须依靠想象的.因此,想象、联想等心理能力就必然要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发生作用。

对于创作主体来说.一切艺术发现都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

当创作者在营构形象的时候.想象就开始发生作用了,跳跃腾挪,轻舞飞扬,陆机的《文赋》中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沉醉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想象是我们人类独有的能力,它是我们思考、创造和表达的基础。

在文学创作中,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让作家们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观。

本文将探讨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以及如何运用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1. 创造精彩的故事情节想象力可以帮助作家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

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能的。

作家可以自由地构思、设计和发展出自己的故事情节。

通过想象力,作家们可以创造出独特、新颖、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在故事中。

2. 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想象力还可以帮助作家们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通过想象,作家可以创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反派、配角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可以是真实的、虚构的、神话的、传说的等等,但只要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就可以成为读者心中的形象。

作家可以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语言等等来刻画人物形象,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与之产生共鸣。

3. 构建独特的世界观想象力还可以帮助作家们构建独特的世界观。

通过想象,作家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包括它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等。

这个世界可以是真实的、虚构的、神话的、传说的等等,但只要它是有逻辑、有内涵的,就可以成为读者心中的世界。

作家可以通过描写这个世界的细节、规则、特点等等来构建独特的世界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和魅力。

二、如何运用想象力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1. 保持创造力创造力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家必须保持创造力,才能不断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吸引力的作品。

为了保持创造力,作家可以多读书、多看电影、多旅行、多与人交流等等,从各种渠道获取灵感和创意。

2. 深入思考想象力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

作家必须深入思考自己的作品,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世界观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有逻辑、有内涵、有深度的作品。

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作者:刘楠霞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6期摘; 要:艺术创作与想象力是分不开的,不可能没有想象力。

想象力在艺术创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文学创作中的决定性作用。

“诗歌修辞与意义丰富之间的桥梁是想象力,这种想象不仅仅在于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重视诗歌,作为读者,我们也必须发展丰富的想象力。

进入诗歌的艺术观。

关键词:想象;艺术创造;诗歌[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01引言:想象力在艺术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想象力不仅完成了艺术家所建构的材料,而且还完成了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艺术和书法的兴趣。

作者也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个作品的目标,人物形象和特殊。

在创作艺术时,我们必须通过理解过去,感知,外观,印象,回忆和创造性处理来创造艺术,“创造性的想象力”我们称之为艺术创作的想象力。

英国诗人和诗人科勒里奇在“《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中指出:“诗人驱使人类的所有灵魂……他散发着一贯的情感和精神。

从它的基础上合成的类型。

神奇的力量使它们融合在一起或相互溶解。

我们用这种力量的名称“想象力”。

可见,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在创作诗歌时。

1、艺术想象力是展现作品情感的重要载体对于不同的文学创作科目,他们的写作背景并不相同。

对于一些在外面闲逛,生活在远方的作家来说,他们创作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具有乡土风格或清新优雅,体现了他们对家乡的爱与爱。

例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学者莫言事实上,这种作品风格形成的原因,其中包含了古代讽刺的意义。

莫言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依赖于中国的历史,与今天的距离并不太远。

如果我们有为了严格分析历史水平,莫言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大多数故事并非真实发生在历史中,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在生活中的存在。

这也是莫言作品的最大魅力。

2、艺术现象是创造新形象的重要手段当创作主体创作作品时,他的大部分材料都来自他的生活方式的经验和体验,然后通过外观的形式保存在记忆中。

论想象力在钢琴表演中的作用——从艺术的角度浅谈钢琴演奏

论想象力在钢琴表演中的作用——从艺术的角度浅谈钢琴演奏
21 O0 4 0
西部大开发 ・ 中旬
W EST cH I NA DEV EL P U EU T O
教 学 理 论 与 实 践
论想象力在钢琴表演 中的作用

从 艺 术 的角度 浅 谈 钢 琴 演奏
贺 艳 艳
宝鸡 710 2 0 4)
宝鸡 职 业技 术 学 院艺 术 系 ,陕西

说 过 ,钢 琴不 是 一 件 乐 器 , 是 一 百 件 乐 器 ” “ 它 。钢 琴 作 为乐 器 之 王 , 域 音 广 阔 , 变 万 化 的 音 色 非 任 何 乐 器 可 以与 之 相 比 。 自钢 琴 3 0年前 诞 生 千 0 以 来 . 琴 演 奏 家们 不停 歇 的 致 力 于 在 钢 琴 这 个 日臻 完 善 的乐 器 上 实 现 钢 丰 富 的 色 彩 变 化 . 之 就 出 现 了种 种 演 奏 法 的 理 论 , “ 指 弹 奏 法 ” 随 如 手 , “ 腕 弹 奏 法 ” “ 量 演 奏 法 ” 。而 到 了 2 手 ,重 等 O世 纪 末 的世 界 演 奏 潮 流 正 越
种 艺 术 形 式 。 而 一 切 音 乐 艺 术 所 塑 造 的 形 象 都 是 音 乐 想 象 力 的 产
物 。 界 上 所 有 成 功 的 作 曲 家 都 是 通 过 音 乐 想 象 这 一 心 理 活 动 来 对 作 世 品 主 胚 进 行 构 思 , 而 塑 造 出 丰 满 的 艺 术 形 象 。 每 一 位 优 秀 的 演 奏 者 进 对 音 乐 作 品情 感 内涵 的 体 验 、意 境 的 领 会 都 离 不 开 丰 富 的 音 乐 想 象 ,
摘 要 :钢 琴 演 奏是 一 门 艺术 , 攀 登 这 艺 术 高峰 的路 途 中 , 少数 人 攀 登 到 了高 处 。 些 人 大 都 经 历 了 不 少 曲折 坎 坷 , 正 能 欣 赏 到 最 美妙 景 色 在 极 这 真

试论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以舞蹈《我等你》为例

试论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以舞蹈《我等你》为例

试论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以舞蹈《我等你》为例王帆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摘要:舞蹈表演和想象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想象力在舞蹈的表演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没有想象力的舞蹈表演就失去了艺术的灵动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每一个舞蹈作品也是如此。

编导通过对生活不同角度的理解与观察,充分发挥着想象力,用舞蹈语言来思考,想象如何使用肢体语言来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舞蹈演员作为舞蹈表演中的一个主体,是编导与观众之间能否产生共鸣的一座桥梁。

关键词:想象力舞蹈编导舞蹈演员舞蹈表演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071-02一、为什么舞蹈表演中需要想象力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①。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不仅仅需要舞蹈演员高超的技巧,更需要的是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会使得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角色或表演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高超的技巧可以使人耳目一新,而超凡的想象力却是画龙点睛。

(一)舞蹈审美的幕后———舞蹈编导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的主干部分,也是舞蹈的主要创造者。

舞蹈编排是通过编创、排练和指导来创作新作品。

舞台上舞蹈的编排,是编导有意制造出来的。

一个舞蹈创意的诞生,离不开舞蹈编导的想象。

作品最终的呈现,都是舞蹈编导通过对生活不同角度的理解与观察,充分发挥着想象力,用舞蹈语言来思考,想象如何使用肢体语言来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二)舞蹈表演的中心———舞蹈演员对舞蹈演员进行定义的话,台上表演一分钟,在台下要进行十年的努力,这句话描述得非常贴切。

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要有着较好的身体条件的基础,同时也需要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并让观众能够从舞蹈表演中产生共鸣。

二、以舞蹈《我等你》为例当代舞《我等你》,是以军嫂为素材,用第一人称编排的舞蹈作品。

阐述了军嫂在丈夫为了祖国的安危,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时候,独自一人扛起小家重担的感人故事。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想象力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文学创作的灵魂。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语言等,都需要作者的想象力来构思和创作。

想象力能够让人们超越现实,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虚构世界,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本文将从想象力的概念、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力、想象力在文学中的功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想象力的概念想象力是人类的一种心理能力,是指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联想、比喻、象征等手段,创造出新的意象、形象、情境、故事等,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想象力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创造力的基础,是文学创作的灵魂。

想象力的发展与培养需要通过阅读、观察、思考、体验等途径,从而培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二、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力文学创作需要作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学世界。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语言等,都需要作者的想象力来构思和创作。

想象力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造出新的文学世界想象力能够帮助作者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学世界,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例如,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作者通过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文学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2. 塑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需要作者的想象力来塑造。

想象力可以帮助作者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丰富性。

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作者通过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人物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3. 构建出生动的情节和场景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场景需要作者的想象力来构建。

想象力可以帮助作者构建出一个生动的情节和场景,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故事的紧张、悬疑、感人等方面的魅力。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作者通过想象力构建了一个生动的情节和场景,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故事的感人和震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诗歌创造中的想象
摘要:艺术创作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

想象在艺术创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诗歌创作中就是这样,诗歌的言简和意义的丰富深邃之间得以联系起来的桥梁就是想象,这种想象不仅在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在欣赏诗歌时,作为读者的我们同样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关键词:想象艺术创造诗歌
想象在艺术创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象不仅对艺术家所积累的素材,作品所缺环节,能够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增强作品的趣味性,艺术性,扩大作者情感的书法力度,作家还能够通过想象有效地实现作品整体,人物刻画,特殊效果的目的。

艺术创造中需要想象,是通过对过去的感触,感知,表象,印象的认识,在头脑里回忆并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称之为“创造性想象”,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创造中的想象。

英国诗人和诗论家柯勒律治在《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中指出:“诗人将人的全部灵魂带动起来……他散发一种一致的情调与精神藉赖那种善于综合的神奇的力量,使它们彼此混合或溶化为一体,这种力量我们专门用‘想象’这个名称。

”可见,想象在诗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神思”曾作了形象的描述:“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刘勰所说的神思,就是想象。

所谓想象,就是再现记忆中的印象或是对印象加以扩大或组合。

艺术创作要有独创性,就必须有在人意中又出人意表的想象。

所以,古往今来的文论家都很重视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清人方东树说李白的诗歌是“发想超旷”,陆时雍说李白是“想落天外”。

诗人艾青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诗人就无法在理想的天空飞翔”。

想象是诗人从现实的生活跃入感性天地的最要的催化剂。

就像我们读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样平淡而朴实的诗句的时候,实际上,在这再普通不过的风景之后,隐藏了诗人最自由的想象,诗人其实就是雨中的山果,就是灯下的草虫,诗人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份子,那么他的感受也就是大自然的感受的一部分了。

可以说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都是在意境的召唤下的想象,而非仅仅为了文辞的华美和寄意的深刻而想象。

这种想象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而毋宁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展现的方式。

想象带有一种浓厚的情感色彩。

情感在想象中可以得到自由的抒发,因而会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现象。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以“春蚕”,“蜡炬”作比喻,在想象中赋予它以人的性格和思想,带上了感情色彩,情与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拟人现象。

浪漫主义诗的想象非常丰富,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

主要是通过对蜀道的描绘,在讴歌大自然奇险与瑰丽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追求功业未成的悲愤。

我们从中感受到的不是典雅之美,而是一种动人心魄,别具特色的奇险之美。

这种美的意境和形象的形成,是由于诗人调动的独特的艺术手段,对蜀道山川的奇险进行了出色的描绘的结果。

是诗人成功地驰骋了艺术想象的结果。

应该说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

李白诗歌中的想象是变幻莫测的。

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短暂浓缩于一天之中,可见想象大胆,思想的活跃性极大。

如《古风》,这首诗是李白在洛阳失陷以后写的,其中的想象非常大胆,诗人被排挤,不满现实,想象自己上了莲花山,得到仙女引导,谒见了仙人卫叔卿。

这是,诗人似乎已经脱离的凡尘,离开现实世界到了另一个仙境中。

可是,诗的结尾笔
锋一转,又回到了现实,并大声疾呼“府十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豹狼尽冠缨”。

这些想象都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向往自由和平,美好生活的情感。

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西北边塞的大风雪,遍地都是冰雪,远远望去树木一片皆白,好像一夜春风把千树万树梨花都吹开了似的。

这些惟妙惟肖的想象和迷人的景致,给人一种愉快的审美享受,只有生活经验,文化艺术修养丰富的人才能做出如此想象。

中国的诗歌里尤其是山水诗里可以说处处充满了浪漫的、奇瑰的、潇洒的想象,因为山水在诗人的笔下都不再是山水,而是成为了诗人精神居住之所,诗人灵魂停泊之地,那山水花鸟,烟雾雨雪都浸透了诗人最真实的生命,这天机浩荡的大自然是诗人可靠的依赖,诗人的想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其诗歌的一部分,诗人的寄寓只有在想象的帮助下才能化为一个个饱满生动的文字,把诗人一段生命的跃动物化在了上面,也把对于生命的深刻体验留给了一个个阅读者。

因此,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在艺术创造中,诗人借助想象,把从生活中观察体验得来的经验和情感储存在记忆中,并生动形象的表型出来形成了作品。

正如黑格尔说的:“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参考文献:
[1]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陈友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

[3]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4] 万峰《李白诗歌中的想象艺术》,《文学教育(上)》2007年04期。

[5] 王耀卿《浅谈艺术想象的基本特征》,《安徽文学》2008年11期。

[6] 王海珺王炳社《论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价值》,《作家》2011年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