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决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管理学考试重点课件第3章:决策

管理学考试重点课件第3章:决策

1、决策的过程
Steps in the decision – making process
辨 识 和 确 定 问 题
确 定 决 策 目 标
拟 定 备 选 方 案
















一位农民和他的儿子及一头骡到几里外的城镇 去赶集。开始时,农民骑骡,儿子走路;没走 多远,碰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指责农夫虐待 他的儿子,于是农民走路,儿子骑骡;走了一 里路,遇到一位老和尚,他骂年轻人不孝顺, 于是两人都不骑,牵着骡走了四里地;又碰到 一位学者,学者笑话他们放着骡不骑,累得气 喘吁吁是自找苦吃,于是两人一起骑骡又走了 三里路;碰到一位外国人,这位外国人见他们 俩骑一头骡,就指责他们虐待牲口。
学校、公共汽车库、住宅、游泳池、足球场、 公园、超级市场、图书馆
确定型决策:决 策条件明确,一 个方案只有一个 确定的结果的决

择优法则 收益极大 成本极小
分析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 线性规划法 边际分析法
盈亏平衡分析
收入
成本
某机械厂准备对一种新
总收入PQ
产品进行投资,新产品 预计售价125元,单位
讨论:
1、农夫和儿子屡遭指责,是几位过路人 的观点有误吗?是父子俩的行为不对吗? 为什么?
2、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3、如果你是那位农民,你会怎么做?
2、 决策方法
一位将军和他的士兵面临着被敌人伏击的 危险。将军现在有两条路可供选择,如果 选择第一条路,200名士兵将幸免于难;如 果选择第二条路,有1/3的可能性是600名 士兵幸免于难,2/3的可能性是全军覆没。 你是将军的话,生死之路如何选择呢?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1.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 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的原则和依据
原则——满意度原则 依据——信息
适量 信息 过量 信息 错误 信息
3.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
3.决策理论(1)
古典决策理论
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决策原则:最优原则 完全理性假设的要点:
决策者必须完全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 有效执行; 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使用在于使本组织获得最大 的经济效益。
(4)经营单位组合法——波士顿矩阵
市场占有率
问号question 明星 star
市 场 增 长 率
瘦狗 dog
金牛 cash caw
2.定量决策方法
定量决策方法又称为决策的“硬技术”, 它是一种依靠数学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和 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定量分析, 作出决策的技术。
定量决策方法(1)
定性决策方法(1)
(1)头脑风暴法
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 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 述欲言。 原则:
鼓励自由思考,标新立异 严禁评论,不批评或反驳他人的设想 对所有与会者提出的所有设想均进行记录 利用别人的想法来激励自己的灵感 不准私下交谈
定性决策方法(2)
(2)名义小组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1.识别问题 一 2.确定目标
4.筛选方案 三
选择 阶段
设计 阶段
二 3.拟定方案
信息阶段(1)
第一步:识别问题
例:假设某家工厂中属于公司的轿车发动机炸 裂,为了简化问题,修车、租车不经济。

第三章 财政决策:公共选择 《财政学》PPT课件

第三章 财政决策:公共选择   《财政学》PPT课件
第三章 财政决策: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 史背景及过程 公共选择的理பைடு நூலகம்依据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方式与规则: 公共选择的方式 投票规则 投票原理
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 官僚经济理论 政府失灵与治理 公共选择理论的借鉴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过程 二、公共选择的理论依据 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前提:“经济人的假定”
第二节 公共选择的方式与规则
一、公共选择的方式 (一)直接民主制 (二)间接民主制 二、投票规则 (一)一致同意规则 (二)多数同意规则 三、投票原理 (一)投票悖论 (二)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三)投票悖论的摆脱
第三节 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
一、官僚经济理论 (一)官僚机构的特点 (二)官僚行为的特征 二、政府失灵与治理 (一)政府失灵的含义 (二)政府失灵的原因 (三)政府失灵的表现 (四)“政府失灵”的纠正和防范 三、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 决策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 决策
案的执行都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决策的结果 只有按概率来确定,决策存在着风险。
(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每个方案的执行都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但是 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是未知的,完全凭决策者的经验、感觉和估计作出的决 策。
5、按决策起点 (1)、初始决策:零起点决策,是在有关活动尚未进行而环境未受到影响
后见: 当人们得知某一事件的结果时,决策者错误的认为,他们准确地预见 了这一结果。
分析:这一行为有故意和无意之分,往往自我表现的虚伪,或者出于对事情的 不恰当认知。
典型的问题 决策速度缓慢: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对大量需要决 策的问题时,整体决策速度大为下降。
决策失误增多:一旦加快决策的速度,由于没有时间进行 慎重的思考,伴随着快速决策导致的结果是决策失误的增多。
(2)、非程序化决策:(结构不良问题)一次性的、新出现的、偶 然发生的。如:决定是否与另一组织合并,如何可以提高效率,或是关 闭一个亏损的分厂等。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特点
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
问题类型
结构良好
结构不良好
管理层级
较低级
较高层级
频率
反复性的、常规的 新型的、不同寻常的
信息
易于获得的
随机性:决策者试图从随机性事件中归纳出某个结论。 分析:由于随机性事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当某个偶然事件发生的时候,就 难以按经验进行决断,而决策者试图归纳出某个万能规律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类 似问题。在分析此类问题是决策者往往忽略了环境的易变性,也难以把握事物的本 质。 沉没成本: 决策者忽略了现在的选择并不能纠正过去的决定,而过度的把注意 力集中在过去消耗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上,而不太关心未来的结果。

管理学第三章 管理决策

管理学第三章 管理决策

德尔菲法

决策是首先要设法取得有关专家的合作,然后 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别告诉专家们,请他们 单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实现新技术所需时间 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管理者收集并综合各 位专家的意见,再把综合后的意见反馈给各位 专家,让他们再次进行分析并发表意见。在此 过程中,如遇到差别很大的意见,则把提供这 些意见的专家集中进行讨论并综合。如此反复 多次,最终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
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P(Sj) P(S1) P(S2) P(S3) P(S4) … P(Sn)
A1 A2 A3 … An
P11 P21 P31 … Pn1
P12 P13 P14 … P1n P22 P23 P24 … P2n P32 P33 P34 … P3n … … … … … Pn2 Pn3 Pn4 … Pnn

例题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 60元,销售单价为180元,年固定成本为 36000元,据市场预测可销量为每年500 件,问企业可获利多少? 解:R=(P-V)*Q-F=(180-60) ×500-36000=24000元

例题
某企业生产机床每台70万元,单位变动 成本30万元,年固定成本800万元,预测 年目标利润为1200万元,求年目标成本 是多少? 解:Q=(F+R)/(P-V)=(800+1200)/(70- 30)=50台 C==F+V*Q=800+30 ×50=2300万元。

决策的要求
1、决策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没有目标就 无从决策; 2、决策是要付诸执行的,不准备执行的决策 是多余的; 3、决策是要寻找优化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优 化的手段; 4、决策是在众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进行 选择,一个方案,无从选择,就无从优化。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管理学(马工程)ppt课件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管理学(马工程)ppt课件
因,这样才能考虑采取什么措施,选择哪种行动方案。可以通过尝试 性地询问来发掘问题的原因。
一、决策过程
(三)确定目标 找到问题及其原因之后,应该分析问题的各个构成要素,明确各
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并确定重点,以找到本次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即确定目标。
一、决策过程
(四)制定备选方案
明确了解决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后,决策者要找出约束条件下的多 个可行方案,并对每个行动方案的潜在结果进行预测。
三、决策的准则
示例: R/元
销售量S/件 0 1000 2000 3000 4000
0
0
0
0
0
0
产量 1000 -10
20
20
20
20
Q/件
2000 3000
-20 -30
10 0
40 30
40 60
40 60
4000 -40 -10
20
50
80
按照乐观准则,决策者将找出每个可行方案的最大值,然后选出 各个最大值中的最大值即80元,这个最大值对应的方案即产量为4000 件的方案是最满意方案。
三、决策的准则
示例:
根据条件,有五种备选方案,分别为每天生产0件、1 000件、2 000件、 3 000件、4 000件,问题的关键在于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收入。由于每一种方 案又面对五种可能的市场需求,所以每种可行方案共有五种可能的收益。
设产量为Q,销量为S,收益为R,则: 当Q>S时,R=S×(0.05-0.03)-(Q-S)×0.01; 当Q≤S时,R=Q×(0.05-0.03)。 计算结果如下:
有一个方案,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无所谓决策。决策要求提供可 以相互替代的两个以上的方案。

管理学课件 第三章--决策

管理学课件 第三章--决策

二、决策的类型
其十,根据决策目标数量的多少,可以将决策划分 为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两种类型。
单目标决策就是指决策的目标只有一个的决策。 多目标决策就是指决策目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决 策。也就是说,在一个决策活动中,往往有一个占据主 要地位的“主导目标”,同时也存在着处于依从地位的 “附加目标”。
第三章 决策
第一节 决策的基本概念 一、决策的概念 1.决策(decisions):狭义地说,决策是在两个
或多个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即通常所说的“拍板”。 广义地说,决策是决策者在作出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 一切活动和对于实施的决策的评价,即包括制定、选 择、对决策实施的评估的整个过程。决策是人们为了 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 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 从中选出合理方案并对方案实施评估的过程。
第三,决策中都要对多种方案进行分析、评 价和选择,以求出最佳方案。实现决策目标所付 出的代价和副作用小。(优劣标准)
第四,决策的内容必须是为了付诸实践,并 且在实践中有用。不付诸实施的决策是多余的, 在实施中无用的决策是无效的。
决策内容可简化为两个方面的选择:目标选择和方 案选择。
决策中的价值要素 决策中的事实要素
三、决策的重要作用
决策作为一种重要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各项管理工作 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的始终及各个方 面,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决策是理性行动的基础。决策正是保证管理活 动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理性行动基础。只有有了 决策,才能保证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不陷入盲目区。
第二,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 理各项职能的发挥,不论是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还是 控制、调节、监督等活动都离不开决策,管理就是决策, 没有决策就没有自觉的管理活动。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决策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决策

25
2.1决策过程
四、分析评价各行动方案
所用方法一般为:(1)经验判断 (2)归纳法 (3) 数学方法 (4)实验法
26
2.1决策过程
五、选择满意方案
在对各备选方案做出详细评价之后,接下来的人物就 是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排序,并从中做出选择。
27
2.1决策过程六、实施来自策方案在方案选定之后,决策者就要执行方案,否则难以达 到决策的目标。
17
技能训练
让班组去做主(案例分析)
前进通用机器厂金属加工车间主任张涛,不久前去财经大学参加一个管理培训班,给他印象最深的 ,是一位许教授关于群体决策的讲演。许教授强调说,根据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及实践表明,只要给广 大员工以机会,他们就会集体想出高明的主意,领导也是会乐于采纳的。即是说,应当充分发扬民主, 让各班组去做主,制定有关他们工作的决策。 张涛觉得这很有道理。短训班结束回到车间后,张涛决定要在实践中试一试他所学的某些原理。于 是他把某车间第二工段25名员工全部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因为他们工段新添置了高效率的、自动化程 度相当高的设备,几年前制定的老生产定额看来已过时,显然已不适应新情况。现在想让他们自己来讨 论一下集体,决定他们的定额该是多少才最合理。布置完了讨论,张涛就回车间办公室去了。他觉得自 己不该去参加讨论,领导在场,大家不易畅所欲言,而且显得对大家不够信任。但他坚信,群众总会定 出连他本人都不敢提出的先进标准来。 一个小时之后,张涛又回到那工段。工人们说,他们都觉得原来的定额不够合理,定得过高;现在 既然授权他们自己来设置定额,经集体讨论决定,新定额应比原来降低100%。这使张涛大吃一惊,跟他 本来的如意算盘正好截然相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该怎么办呢?接受大家的决定吧,又实在太低,肯定要赔钱,对厂里怎么交代得过去?拒绝吧,失 信于民,下次谁还听你的?张涛进退两难,只好去登门拜访许教授。 思考题 1. 相对于个体决策,群体决策有什么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对定义的理解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6
3.1.3决策的有效性标准
决策的有效性标准 1.决策的质量或合理性; 2.决策的可接受性; 3.决策的时效性; 4.决策的经济性。
7
3.1.4决策的特点
目标性 可行性 选择性 满意性(为什么是满意而不是最优?) 过程性 动态性
a.人是有限理性的;
b.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时直觉的运用多于逻辑分 析;
c.决策者只能了解有限多的备选方案; d.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是第一位的; e.决策的原则是满意或合理而不是最佳。
19
3.4 决策的过程
决策的过程
1、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3、拟定方案; 4、比较和选择方案; 5、执行方案; 6、检查处理。
3
案例分析
决策过程中信息收集非常重要;
追踪决策需慎之又慎; 如何走出困境? 以人为本如何体现?
4
3.1 决策的定义
3.1.1 决策的定义
“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杨洪兰 1996 “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 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 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周三多等 1999 本教材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 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 5 ——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
2
导入案例
面对这种情况,市政府领导陷入了两难境地: 如果继续进行副食品批发市场建设,必然亏 损;如果就此停建,则前期投入将全部泡汤。 在这种情况下,该市政府决定将该食品厂厂 房所在地建成一居民小区,由开发商进行开 发。但由于对原食品厂职工没能作出有效的 赔偿,使该厂职工陷入困境,该厂职工长期 上访不能解决赔偿问题,对该市的稳定造成 了隐患。
9
例: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 取满意的方案即可,无需刻意追求最优的方 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 有说服力? A、现实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 中的都是满意方案; B、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 共识,只有退而求其次; C、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来不 及寻找最优方案; D、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 高而最终得不偿失 10
14
3.2.4 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按决策的起点划分
初始决策(零起点决策):从事某种活动所 进行的第一次决策。 a.决策是面向尚未发生的事件; b.决策追求“一次成功率”。 追踪决策:对以前决策的修订或发展。
15

3.2.5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按决策所涉及的问题划分
程序化决策:常规决策,处理例行问题 非程序化决策:非常规决策,处理例外问题
——从决策的主体来划分 集体决策 个人决策 群
思考:相对于个人决策而言, 体决策有什么优缺点?
13
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有利于集思广益; 增加对决策方案的可接受性; 提高决策的合法性。 缺点: 决策时间长,浪费时间; 常因群体思维而流于形式; 责任边界模糊。
20
1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资源条件
现 实
期 望 状 态
参 照 标 准
压力
21
2 明确目标
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所想要的结果
企业常见的目标: 利润与社会责任
T、Q、C、S(Time、 Quality、Cost、Serve)
产品研发、市场拓展
资金筹集、投资
企业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
22
3 拟定备选方案
列出能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好吧,我就这 11款中挑一款 吧
16
3.2.6 确定型、风险型与不确定型决策
——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划分
确定型决策:在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已知确定状态的发生)
风险型决策:已知各种自然状态及其发生概
率。(根据天气预报概率决定是否带雨伞)
不确定型决策: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17
3.3 决策的理论
3.3.1 古典决策理论
理论前提:古典决策理论基于经济人的假设,决策 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主要内容:
——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
战略决策:组织最高管理层对组织未来的整体发 展做出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决策。 管理(战术)决策:组织的中间管理层为实现组 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做出 的决策。 业务决策:组织中的基层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为 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而做出的决策。
12
3.2.3 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3.2 决策的类型(补充)
3.2.1 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按决策影响的时间划分 长期决策:事关组织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 局性的重大决策,亦称发展规划或长期战略决 策。
短期决策:为实行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 期策略手段,又称工作计划或短期战术决策。
11
3.2.2 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第三章决策
导入案例
某城市繁华地段有一个食品厂,因经营不善长 期亏损,该市政府领导拟将其改造成一个副食 品批发市场,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破产后下岗 职工的安置问题,又方便了附近居民。为此进 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包括项目审批、征地拆 迁、建筑规划设计等。不曾想,外地一开发商 已在离此地不远的地方率先投资兴建了一个综 合市场,而综合市场中就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副 食品批发场区,足以满足附近居民和零售商的 需求。
a.决策者掌握完全信息; b.决策者了解所有备选方案; c.决策者应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确保命令的有效执 行。 d.决策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经济利益。 问题:古典决策理论对指导实际决策活动的局限性? 18
3.3.2 行为决策理论
理论前提:影响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 有人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主要内容:
8
决策的满意性特点

最优决策通常都是理论上的幻想,最优决策要求: 第一,决策者了解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全部信息。 第二,它要求决策者能正确辨识全部信息的有用性, 了解信息的价值并且据此制订出没有疏漏的行动方案。 第三,它要求决策者能够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 执行结果。 现实状况决定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 对满意的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