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

吕布:(?-198),字奉先,汉族,五原郡 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东汉末年名将, 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 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 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 年(198)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小 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吕 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 人们的心目之中。
孔融 :(153~208年),东汉文学家,鲁国 (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建 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
张绣:(?—207),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 人。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 汉末群雄之一。
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 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 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 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袁术:(?-199)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 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 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 元年(190)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 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 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称帝,建号仲氏。此 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 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于 建安四年(199)呕血而死。
孙乾,字公祐,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人。 东汉末年刘备部下之臣。 历史传记 刘备入主徐州时,名士郑玄推举孙乾给 刘备,刘备便辟他为从事。刘备在徐州被东 来的吕布打败,孙乾也跟随刘备流浪。刘备 背叛曹操,想北结袁绍,派孙乾出使结盟。
大乔 大乔(乔字古作“桥”),生卒年不详,庐 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中国汉末三国时 期的女性,系乔公长女、孙策之妻、孙权之 嫂,小乔之姊。在我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 演义》中也曾登场。与小乔并称为“江东二 乔”,据传为绝世美女。
四大名著作者及内容简介

1、《三国演义》作者简介及内容简介《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三国演义》(也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及晋朝开国历史。
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性格尤为突出。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开篇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水浒传》作者简介及内容简介《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简介:施耐庵(1296年—1371年)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今江苏兴化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
《水浒传》内容简介:《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塑造了宋江、吴用、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水浒传》开篇语: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绕绕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最全考点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最全考点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它从东汉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记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描摹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群众对政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主要人物事迹及其性格特点《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四大名著简介

四大名著简介四大名著是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高鹗)。
诞生于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必读著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及内容简介《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写作的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罗贯中写作的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水浒传》(与施耐庵合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三国演义》(也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及晋朝开国历史。
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性格尤为突出。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开篇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水浒传》作者简介及内容简介《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简介:施耐庵(1296年—1371年)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今江苏兴化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
《水浒传》内容简介:《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塑造了宋江、吴用、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前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备受赞誉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许多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
本文将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以及所属的朝代。
《三国演义》的作者《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中国明代的作家罗贯中(约1315年-约1400年),他于14世纪的中叶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
罗贯中的生平罗贯中是中国明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生于元朝末年,后来成为明代的文学家。
尽管对于罗贯中的生平了解有限,但他的文学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罗贯中以《三国演义》为他最著名的作品,这部小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三国演义》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人物故事。
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英雄辈出,充满着荣辱与英勇。
《三国演义》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塑造出了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英雄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
《三国演义》的价格及影响《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长篇的小说,包含了约一百余个章节。
它不仅深入描绘了英雄人物的个性和情感,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腐败、战争和社会动荡。
这部小说不仅对中国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还被广泛翻译为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三国演义》被广泛读者喜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也成为广大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符号。
结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三国演义》都是备受赞誉和热爱的经典之作。
作者罗贯中以其精湛的文笔和对历史故事的深入理解,创作了这部震撼人心的著作。
通过《三国演义》,我们了解了那个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也感受到那些英雄人物的气魄与情感。
无疑,《三国演义》展示了中国文学的魅力和广阔的历史背景。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来了解中国历史,体味其中的智慧和英勇,以及罗贯中作为作者的杰出才华。
《三国演义》素材与常识

海水所产生的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 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 线。
素材关键词:
4、关羽
关 羽
云 长
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 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单鳯眼 卧蚕眉 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
斩颜良 诛文丑 过五关 斩六将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刮骨疗伤
关羽:长千里走单骑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 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 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 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 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芦苇语文公众号
5、依据正史、博采传说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 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全书主干、 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 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 亮,凡三往,乃见。”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 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
素材关键词:
曹 操:冤杀王垕 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 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 急”。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 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 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芦苇语文公众号
素材关键词:
曹 操:悔杀华佗
素材关键词:
曹 操:割须弃袍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 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 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 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 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被公认为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精彩的战争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剧情而闻名于世。
然而,很多人对于《三国演义》的作者并不了解。
本文将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以及他所处的朝代。
作者《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约1315年-约1380年),他是明代的一位作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罗贯中的字是“思远”,他出生于元朝末年,生活在明朝初期。
罗贯中是湖北荆州人,他在剧作、诗词和历史文学方面都有卓越的才能。
他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过接触,并在明朝初年担任过一些重要职务。
不过,罗贯中并没有在政治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他更加出名的是他对于文学的贡献。
创作背景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明朝从蒙古人的统治下恢复了中原的统一,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然而,明朝初期还存在一些乱象和动荡。
为了巩固权力,朱元璋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发展文化艺术,以稳定人心。
《三国演义》的创作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
罗贯中在创作这部作品时,采用了历史小说的形式,通过描述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来反映明朝初期的社会状况。
他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满足读者对于战争和冒险的好奇心,又能够借用历史故事来传达他对于明朝时代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内容《三国演义》是基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公元184年-公元280年)的故事而创作的。
它以东汉末年的天下分裂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争。
这部作品的主要情节围绕着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展开。
通过对于这些人物的刻画和描写,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品质和智慧。
同时,作者还在作品中加入了一些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戏剧性。
《三国演义》以其战争场景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而闻名。
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情节,成功地将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形象融入到作品中。
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战争氛围和人物的复杂性。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一.概说《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
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俩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直到现在,在文学界仍然享有盛名。
作者罗贯中,明朝人(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二、作品提要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的最早刊本是嘉靖本,全书24卷,120回。
作品描写了公元184年至280年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
小说通过演述魏、蜀、吴三国的兴亡,深刻揭露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充满紧张性、尖锐性和复杂性的矛盾斗争的历史真实,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残暴。
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和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小说还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理想,即政治上以蜀汉为代表的“圣君贤相”和人际关系上以刘关张为代表的“义”,以此和现实中的“昏君贼臣”和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相对立,同时也构成了该书拥刘反曹这一思想倾向的基本内容。
作为明君良臣的主要标志,就是能在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
小说在人物形象方面塑造了“三绝”,即奸绝曹操、义绝关羽、忠绝(或智绝)诸葛亮,通过他们之间以及和其他人的种种纠葛争斗来演绎那场历史大悲剧。
小说为突出人物性格,采用了类型化、绝对化的方法和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一):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
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
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
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着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
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他根据自己看法,将历史艺术化,写成了《三国演义》。
罗贯中,元末明初生於山西太原祁。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二):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省祁县、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
州一带做生意。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
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
由于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下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隋唐志传》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贾仲明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
天各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
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
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他是十四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伟大作家之一。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三):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山东东原人(今山东东平县)名本,字贯中,号
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
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
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
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祖籍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等。
生平经历
罗贯中,元末明初生于山东东平县罗庄村,这个目前大多数学者考究的籍贯。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大约在公元
1345~13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
许多说话艺人在那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那里活动。
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那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约在公元1360~1363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
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
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
中又回到了杭州。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
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
到明太
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
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
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
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图片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
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于洪武
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
但是,罗贯中的这
一目的未能实现。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
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
关于他的小说,《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
今存
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
这些作品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就最高。
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
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最后西晋统一。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
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三
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
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
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
除小说创作外,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他现存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
杂剧的基本思想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类似,
描述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期望透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
大约在公元1385~1388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
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