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九年级下册历史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史重点知识整理汇总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史重点知识整理汇总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史重点知识1、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领导者:玻利瓦尔(北)、圣马丁(南),两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纪念:“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和国家“玻利维亚”。

3、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年,英雄:章西女王。

4、彼得一世改革性质:地主阶级改革影响:积极: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5、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

6、俄国1861年改革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内容: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B、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意义:①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7、美国内战(又称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方种植园经济;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或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或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8、导火线: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9、美国内战期间林肯颁布的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1862年),直接作用: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长远影响:解放了劳动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0、评价林肯: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11、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先后扫除了哪些障碍?各有何作用?(1)美国独立战争:扫除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在其地缘上,是一个既不完全属于东方又不完全属于西方的横贯欧亚大陆的国家,在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以及宗教结构上中呈现出许多既不同于东方又不同于西方的特点。

从留里克王朝到1 8 6 1 年农奴制改革止,俄国内部发展始终与欧洲其他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

西欧君主专制是西欧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出现的专制王权,是调节国内具有政治独立性的市民等级和贵族等级之间的关系的中介力量; 而俄国却不存在象西欧那样的独立的、组织严密的等级, 沙皇专制制度不允许社会各阶层存在任何政治独立性, 它镇压任何微弱的反抗, 具有东方君主专制的性质。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1689年彼得一世掌握实权发动改革。

1689年的沙俄政权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力在减少。

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

神职人员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

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

在西欧,此时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刚刚问世,文学和哲学事业繁荣昌盛。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

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

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

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

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

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

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

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
(1)对俄国影响
1、国力壮大,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通过俄国与瑞典的两次战争结果的比较,可清楚认识到,俄国通过彼得一世的改革,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欧洲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增强。

2、保留封建农奴制,走上扩张道路。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在加强农奴制基础上实行的,俄国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这决定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2)对世界的影响
1、对当时一些落后的封建国家有借鉴作用。

2、由于彼得一世鼓励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所以对于当时的一些发达国来说,俄国是一个充足的原料产地、加工工场和劳动力市场。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 2 课俄国的改革知识与能力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彼得一世的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 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你知道右边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2.彼得一世被称为“俄国之父” ,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哪些?3.马克思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什么意思呢?提示: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

第二个野蛮” 指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导入新课2 教学过程,这里的两个“野蛮”分别代表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4.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读史料:材料展示:“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1、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①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改革:亚历山大二世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其影响是: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3、美国内战①领导人:林肯②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③扭转了战争形势的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④林肯的贡献:A、维护美国的统一;B、解放黑人奴隶⑤美国南北战争的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4、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①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5、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代表性的成就是:电力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工业成就:内燃机、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9世纪80年代发明的)、飞机(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现代炸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1867年发明的)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表现:①人口迅速增长②城市规模越来越大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7、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之一,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巨著:《物种起源》,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话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贝多芬:德国著名作曲家代表作《英雄交响曲》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8、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战争的目的: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c、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d、交战双方:三国同盟国(其中核心国是德国)和三国协约国(核心国是英国)e、战争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f、战争的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g、战争性质:是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h、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i、其中比较特殊的国家是:意大利,一开始在三国同盟,战争开始后转到协约国9、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历10月a、领导人:列宁b、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10、一战后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中涉及并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是《凡尔赛条约》(山东主权问题,从而引爆了中国五四运动),《九国公约》(使中国又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a、1921年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很快度过危机并稳步增长。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年新编)-02[预习导学]俄国的改革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年新编)-02[预习导学]俄国的改革

第2课俄国的改革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2.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3.认识到彼得一世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通过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课前学习任务
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梳理彼得一世改革措施的相关知识。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风俗
【学习任务三】彼得一世改革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习任务四】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时间、人物、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习任务五】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局限性是什么?【学习任务六】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观看纪录片《世界历史》第54集《俄国农奴制改革》。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知识点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知识点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的发展历程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彼得一世改革的概况。

(1)时间:18世纪初;(2)领导: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内容: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性质:地主阶级改革(6)影响:积极: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7)扩张与建都:①扩张:俄瑞战争 1700--1721年②营建新都:圣彼得堡4、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

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为目标;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二、废除农奴制:俄国1861年改革(又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1、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原因):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②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

(导火线)2、俄国1861年改革:①时间:1861年;②直接目的:废除农奴制,缓和矛盾,增强国家实力。

③根本目的:巩固统治(或挽救沙皇统治危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④人物:亚历山大二世⑤内容: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提供劳动力)B、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

3、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印度人民反抗的国家:英国。

2、起义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 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改革时间:18世纪初;2、向西方学习;改革的内容:①强化中央集权;②建立新式常备军;③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⑤发展教育;⑥倡导西方生活方式。

改革的影响: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位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简化版:改革让俄国成为强国,让俄国开始近代化,但也强化了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1、时间:1861年2、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3、改革的内容:①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解放以后可以获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4、改革的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也保留了残余。

第3课 美国内战1、美国内战的背景:①美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②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南北双方针锋相对。

2、内战爆发的导火索:林肯当选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3、内战爆发的时间:1861年(与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奴隶制同年);4、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

5、如何评价美国内战:①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九年级下册历史
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俄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它使得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成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超强的欧洲大国。

马克思对彼得一世的改革给予高度赞扬,认为其“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首先,彼得一世的改革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的行政管理效能。

俄国创立了近代议政制度,颁布了“官秩表”,采取了“皇位继承法”。

这些措施对俄国整饬政治,强化皇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通过彼得一世的改革,俄国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这使得俄国在与欧洲军事强国瑞典的北方战争中更胜一筹,将其战胜,让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

再次,彼得一世的改革对于俄国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期间,全国各地开办了各种专业院校。

如乌拉尔和卡累利亚等地设立了矿业学校;莫斯科、彼得堡等城市相继开办了军事学校和其他各类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