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ppt

【高中历史】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ppt

A
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 赃枉法地方成为独霸一方的 小沙皇。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 字的居民只占23.6%。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 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 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 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 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 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 俄国 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 的大帝国.同时,彼得大帝的 改革与扩张 充满了血腥和杀 戮,他将很多人推上了断头台, 甚至亲手执行他们的死刑.他 严刑拷打逆乱的儿子,并且毫 不留情地宣判了他的死刑.
如何理解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鼓励开办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 阻碍:通过强化农奴制来为手工工场提高劳 动力。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 由劳动力的形成。 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按其 社会地位说,大部分是代役租农民,他们须向地 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 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 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 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 国内市场狭小,也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 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 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结合课本 知识指出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 现了兵强?
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 征兵制,发展海军。
“金钱是战争的命运”从中我们可得到其经 济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 施 ?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目的: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2)措施 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 农奴充当劳动力; 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 (3)影响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士兵一面, 当兵还一面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 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 1、改革的必要性 奴劳动。 中央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的 ( a )俄国是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督军”权利广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 ( b)通向西欧的通道受控 皇。 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少,识 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三.彼得一世改革的意义
1、积极: ①使俄国国力不断壮大,跻身于欧洲强国之 列,俄罗斯帝国崛起。 ②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 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性质: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③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2、消极: ①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②改革手段野蛮残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合作探究

探究方式:分组讨论
1.
2.
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 帝”?请用史实说明) 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 发展道路”还是“封建经济军事改革,尽管 使俄国跟上了近代化的步伐,但仍未根本改 变俄国封建落后的状态”?分别有何史实依 据?)
政 治 文 化 教 育
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 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这有什 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从当时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 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从对俄国长远发展看,由于此政 策的实质是进一步加强了农奴制,所以 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 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 俄罗斯总统普京——这 位受俄罗斯大部分民众 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 说:“此生我最佩服的 人就是彼得大帝。”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为了满足对军费的需要,彼得一世进行了经济改 革来增加国家的收入。
课后训练
2.彼得一世重视发展海军,主要是因为( A.打通出海口的目的
A
)
B.俄国海军落后
C.学习西方军事体制
D.增强军事力量
解析:选A。海军的发展离不开出海口,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选A项。
课后思考: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与彼得一世的改革 有什么联系?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 谢大家!
26
(2)影响: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上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 征兵制,发展海军。
2、经济上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 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重商主义
3、政治上 中央设置参议院,地方设总 督;废除旧贵族特权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 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 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 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征兵制, 发展海军。
2、经济: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 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重商主义
3、政治上 中央设置参议院,地方设总督;废 除旧贵族特权
4、文化教育和生活习俗:
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派遣留学生到欧 洲学习,推行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
(1)17世纪末,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俄国落后的表现: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严重 4、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居民 只占23.6%ຫໍສະໝຸດ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

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3、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彼得一世改革
(四)、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1、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 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2、推行改革的手段过于野蛮和粗暴
3、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4、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 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2.在叶卡捷琳娜执政初期,一个把138 名农奴(其中包括一个12岁的小女孩)鞭打 致死的女农奴主,所得到的惩罚只是被判终 身苦役监禁。
3.到19世纪初,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 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经济比较
以农奴制 为基础的 封建专制 制度 资产阶级 的君主立 宪制
什么因素导致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滞缓?
其是因为陀军思队妥也耶是夫 农民编成斯的基,:便《是被 更加危险侮了辱。与”被损
害的》 ——全国警察局长
车尔尼雪夫斯基
赫尔岑
给沙皇的报告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的激战
1853-1856 年的克里木战争, 以俄国的失败告终。 你能说出俄国失败 的最根本原因吗?
一、彼得一世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1)17世纪末,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俄国落后的表现: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30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严重 4、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居民只占23.6%
(2)1694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决心改变俄 国落后的面貌
3.落后就要挨打,先进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 后生产方式
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 革

大学课件彼得一世的改革

大学课件彼得一世的改革

其次,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 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俄 国著名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就曾认为彼得一世的 行政改革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改革的色彩,在俄国开 创了近代议政制度。特别是1722年颁布的“官秩 表”,体现了彼得一世的“量才施用”、“论功取 仕”的思想,它是对按贵族门阀取仕的腐朽传统的 挑战,使一大批出身寒微、德才兼备之士脱颖而出。 这对革新政治,广罗人才,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具有 积极意义。“一子继承法”迫使众多功贵族子弟去 从商、从军、从学、去“自寻饭碗”,这是对俄国 旧贵族势力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皇位继承法”革 除了旧的皇位继承原则,沙皇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 后继人。这些都对整饬政治,强化皇权,起到了不 可低估的作用。
另外,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 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彼得一世改革,打破了俄国闭关自守的落后状 态,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正是在18世纪初叶,俄国的近代 工商业开始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形成。与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出现的 同时,在被剥削的劳动大众中“发现了工业无产阶级的萌芽”。通过改革, 俄国近代场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到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 240多个近代工场,工场内部已有了较细的分工,而且有不少工场的规模 是比较大的。如莫斯科的官营造帆工场拥有工人1,162名,谢郭林制呢 工场的工人为730名,官营米克连耶夫制呢工场的工人为742名。“同 工场手工业发展初期相比,工业中私人资本的比重增加了”。雇佣工人人 数也有了较大的增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俄国的工场 手工业已基本上赶上英国。尤其是冶金工业发展迅速,1718年,俄国的 生铁产量已达到160万普特,跃居世界前列。“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 出到英国市场”。俄国工场工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 化,城乡商业贸易开始全面向资本主义转化,俄国已能积极地参与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商业竞争。到彼得一世执政的晚年,俄国每年输出的商品额 达420万卢布。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1. 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 请用史实说明)
2.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历史作用?(“资 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还 是“封建经济军事改革,尽管使俄国跟上了近代化 的步伐,但仍未根本改变俄国封建落后的状态”? 分别有何史实依据?)
课堂小结
1.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 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跻身于欧洲强国行 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奠定了近现代俄国 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 的封建政治家;其主要局限性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侵略扩张也给亚欧人民带来了灾难。
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
用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改革,加重了 农民负担
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
国家,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评说历史 • 列宁指出:"彼得大帝迅速地促使野蛮的俄罗斯
人迅速采用西欧的成果,决不惜用独裁方式, 在反对野蛮势力时,决不拒绝使用野蛮的斗争 手段"。
•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 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
2.彼得一世改革内容波及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生 活习俗等各个方面,初步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跻 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为 俄国的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改革的主要局限性是没 能废除落后的农奴制度。所以彼得一世改革是农奴主 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课后作业
• 和彼得一世同一时期的清朝康熙大 帝有哪些杰出政绩?两位大帝的政 绩有哪些异同之处?你认为哪一位 大帝的政绩更突出,为什么?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 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 得大帝,在历史名城 圣彼得堡诞生300周 年庆祝活动上,普京 总统饱含深情的说: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 就是彼得大帝。”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目标导航] 1.彼得一世改革的意图、性质和特点。

(重点) 2.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进步性。

(难点)一、背景1.必要性(1)西欧:17世纪末,各国发展迅速。

(2)俄国: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3)面临任务: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

2.可能性(1)1689年,彼得一世掌权,立志改革。

(2)彼得一世微服出访西欧使其了解了国际形势。

二、内容1.军事改革(1)措施①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

②重视发展海军,建立庞大军队。

(2)作用:加强了军事力量,满足了对外扩张的需要。

2.经济改革(1)目的: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2)措施①工业方面: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厂主可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

②商税方面: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

(3)影响: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政治改革(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措施①中央:设立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直属沙皇。

②地方:设立直接听命于沙皇的总督。

③用人:废除旧贵族特权,为其他阶层有才干的人开辟了谋职升官的门路。

4.文化教育改革(1)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

(2)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

(3)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归纳总结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1)移植西方文明,全盘西化。

(2)未触及俄国落后的根源——农奴制。

(3)用残暴的手段推行改革。

三、评价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2.影响(1)积极①增强俄国实力,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②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①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②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对农民非常残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历史认识(1)正确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彼得一世改革虽然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它有利于俄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局限性①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②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第10课 彼得一世改革

第10课 彼得一世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学目标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背景,归纳改革内容,掌握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彼得一世不畏险阻锐意改革的精神。

重点难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及其评价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准备课本插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03年5月,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典活动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曾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讲授新课一改革的背景1.改革的必要性学生看书,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试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必要性。

17世纪末,俄国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经济:落后的农奴制经济,全国仅有21个手工工场。

政治:机构简单,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存在割据势力。

军事:军备落后,只有陆军。

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

2.改革的可能性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握大权,微服出访西欧国家,接触到了西方文明,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

这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改革内容设问:从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中分析,要实现彼得的强国梦,当前最迫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当务之急是打通与西欧强国交流的入海口,夺取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和土耳其掌握的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

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军事力量。

军事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1.军事: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2.经济: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加赋税。

引导学生注意,经济改革过程中,允许私营企业主向贵族购买农奴,强化了农奴制度;税种的增多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3.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在中央设直属沙皇的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地方各省设直接听命于沙皇的总督;废除旧贵族享受高官厚禄的特权,为其他阶层有才干的人开辟了谋职升官的门路,削弱了贵族的势力。

4.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持王冠的少年彼得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 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 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结合课本 知识指出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 现了兵强?
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 ①实行征兵制; ②重视发展海军。
“金钱是战争的命运”从中我们可得到其 经济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 施 ?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目的: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2)措施 ① 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 农奴充当劳动力; ② 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 (3)影响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
俄罗斯国徽
国徽的中心意思:
我们望着不同的方向, 却又有共同的心脏。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 赃枉法地方成为独霸一方的 小沙皇。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 字的居民只占23.6%。
1682年,彼得的异母长 兄病逝,彼得和兄伊凡五世 并立为沙皇,异母姐姐索菲 娅摄政。1689年8月推翻索菲 娅摄政之权。1696年伊凡病 逝,彼得成为唯一君主。
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 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这有什 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从当时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 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俄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对俄国长 远发展看,由于此政策的实质是 进一步加强了农奴制,所以对俄 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难点分析:重商主义
资本主义早期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 主要内容:1、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足的标志 2、主张积极发展工商业 3、鼓励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 历史作用: 1、增加政府收入,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引起商业竞争和殖民争夺,导致殖民战争。
三、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和课本练习 “解析与探究” 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评价。 两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在彼得大帝身 上兼而有之:急躁和冷静;挥金如土 和锱铢必较;残忍成性与慈悲为怀; 既好吹毛求疵,又能事事迁就;既粗 暴生硬,同时又温存体贴;既小心谨 慎,又莽撞轻率。 ——一位俄国历史学家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胡须税” 牌,留胡须者必须交纳高额税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就是上帝的 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 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改革措施?其具体措施 有哪些?
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D
7.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利条件有 ( ) ①正式掌握了俄罗斯统治权 ②亲自接触了西方先 进文化 ③了解了国际形势 ④认识到废除农奴制 的必要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彼得一世进行了移植西方文明的改革。请回答8 ~10题。 8.彼得一世重视发展海军,主要是因为 ( 》 A.打通出海口的目的 B 俄国海军落后 C.学习西方军事体制 D.增强军事力量
1、17末18世纪初,当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的 时候,俄国( )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 B.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C.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 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
2 、 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A.改变俄国的落后,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 C.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欧化的改革
——按照欧洲方式改革军队
军 事 经 济 政 治 文 化 教 育
A、实行征兵制 B、重视发展海军,建立庞大的军队 A、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B、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进行税制改革 ——加强中央集权 A、在中央设立最高机关:参政院 B、地方设立总督 C、废除世袭特权
小 结
听命于沙皇
A、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聘请外国人到俄国传授 先进的科技 B、发展各种公共事业 C、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C
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彼得一世进行了大刀阔斧 的改革。请回答11一13题。 11 马克思说:“彼得一世改革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 的创 立者。”“现代俄国政策”是指 ( ) A,资本主义政策 B.中央集权 C.发展工业 D.欧化政策
C
12.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 B.削弱了俄国的农奴制 C 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改革过程中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一、时代的要求——背景
提炼课本信息,找出改革的背景 必要性
1、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2、俄国急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打开通 向欧洲的海路。
可能性
3、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4、彼得一世出访西欧,进一步了解了国际 形势。
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
1697—1698年,彼 得一世微服出访, 随俄国“大使团” 访问了西欧的荷兰、 英国等国家。在荷 兰,彼得一世化名 米哈伊洛夫在造船 场认真学习造船技 术。图为圣彼得堡 的彼得一世学习造 船雕像。
如何理解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鼓励开办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 阻碍:通过强化农奴制来为手工工场提高劳 动力。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 由劳动力的形成。 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按其 社会地位说,大部分是代役租农民,他们须向地 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 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 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 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 国内市场狭小,也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评价彼得一世改革
1、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 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2、影响:
积极:
A、增强俄国实力,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B、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限: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 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B、改革手段野蛮;
C、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D、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 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牛津大学(17世纪)
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学院、牛 津大学,拜访了牛顿,旁听了英国议员 的辩论。
二、移植西方文明——措施
1、军事改革: 2、经济改革: 3、政治改革: 4、文化教育生活习俗: 这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采取了什么样 的手段进行?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
野蛮、残暴
旧贵族、农民
彼得大帝审问王子阿里克谢(油画)
)
C
15.恩格斯指出:“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 贵族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 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 里发展起来。”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封建国王借助资产阶级的力量,打垮了封建贵族 权力 B.王权的加强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中央集权的加强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欧洲 社会的进步 D.王权加强的过程,正是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 过程
A
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立志改革。请回 答5—6题。 5.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 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C
6.打通与西欧强国交流的入海口是俄国当时的迫切要 求,这需要 ( ) ①夺取瑞典人控制的波罗的海 ②夺取土耳其人掌握的黑海 A.①正确,②错误 B.①错误,②正确 C ①②都错误 D.①②都正确
阅读以下材料和课本练习 “解析与探究” 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评价。
1、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 俄国的野蛮。” 俄国的野蛮:经济文化落后; 彼得一世的野蛮:推行改革手段的野蛮。 2、 斯大林说“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 独特的尝试”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脱落后的局面 3、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 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 洲强国的行列。” 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 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 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 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学习目标: 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导入
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座青铜骑士雕像。 从古罗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 地占着,三条腿着地,一条腿提起来,惟 独这尊雕像的坐骑一双前蹄高高扬起,以 高速奔跑的姿态,奔向远方。这座雕像塑 造的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他 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3
、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观条件之一是
A.落后的农奴制度阻碍的俄国的发展 B.莫斯科,土拉等地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 C.俄国在对外战争中打败了瑞典和土耳其
D
D.彼得一世亲自到西欧考察,积累知识,聘请人才 4、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打击了农奴制度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加强了军事力量
(
)
B
13.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俄国的国力大大增强 B.为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奠定了基础 C.自此俄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奠定了俄罗斯帝国的雏形
)
C
(
14.彼得一世鼓励私人开办企业的目的是 A 解放农奴以缓和阶级矛盾 B.打击封建贵族地主的势力 C 发展经济实力,对外扩张 D.对俄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造
A
9.彼得一世经济改革的措施有 ( ①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②允许工厂使用农奴充当劳动力 ③实行重商主义 ④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B
10.彼得一世仿效西方,引进西方的文化教育体系 ( ) ①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 ②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 方式 ③建立学校、医院,筹建科学院、博物馆 ④发 挥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 A ①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