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士兵一面, 当兵还一面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 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 1、改革的必要性 奴劳动。 中央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的 ( a )俄国是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督军”权利广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 ( b)通向西欧的通道受控 皇。 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少,识 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三.彼得一世改革的意义
1、积极: ①使俄国国力不断壮大,跻身于欧洲强国之 列,俄罗斯帝国崛起。 ②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 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性质: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③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2、消极: ①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②改革手段野蛮残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合作探究
探究方式:分组讨论
1.
2.
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 帝”?请用史实说明) 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 发展道路”还是“封建经济军事改革,尽管 使俄国跟上了近代化的步伐,但仍未根本改 变俄国封建落后的状态”?分别有何史实依 据?)
政 治 文 化 教 育
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 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这有什 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从当时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 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从对俄国长远发展看,由于此政 策的实质是进一步加强了农奴制,所以 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 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 俄罗斯总统普京——这 位受俄罗斯大部分民众 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 说:“此生我最佩服的 人就是彼得大帝。”
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四)、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1、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 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2、推行改革的手段过于野蛮和粗暴
3、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4、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 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2.在叶卡捷琳娜执政初期,一个把138 名农奴(其中包括一个12岁的小女孩)鞭打 致死的女农奴主,所得到的惩罚只是被判终 身苦役监禁。
3.到19世纪初,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 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经济比较
以农奴制 为基础的 封建专制 制度 资产阶级 的君主立 宪制
什么因素导致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滞缓?
其是因为陀军思队妥也耶是夫 农民编成斯的基,:便《是被 更加危险侮了辱。与”被损
害的》 ——全国警察局长
车尔尼雪夫斯基
赫尔岑
给沙皇的报告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的激战
1853-1856 年的克里木战争, 以俄国的失败告终。 你能说出俄国失败 的最根本原因吗?
一、彼得一世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1)17世纪末,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俄国落后的表现: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30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严重 4、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居民只占23.6%
(2)1694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决心改变俄 国落后的面貌
3.落后就要挨打,先进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 后生产方式
第23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 革
大学课件彼得一世的改革

其次,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 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俄 国著名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就曾认为彼得一世的 行政改革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改革的色彩,在俄国开 创了近代议政制度。特别是1722年颁布的“官秩 表”,体现了彼得一世的“量才施用”、“论功取 仕”的思想,它是对按贵族门阀取仕的腐朽传统的 挑战,使一大批出身寒微、德才兼备之士脱颖而出。 这对革新政治,广罗人才,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具有 积极意义。“一子继承法”迫使众多功贵族子弟去 从商、从军、从学、去“自寻饭碗”,这是对俄国 旧贵族势力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皇位继承法”革 除了旧的皇位继承原则,沙皇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 后继人。这些都对整饬政治,强化皇权,起到了不 可低估的作用。
另外,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 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彼得一世改革,打破了俄国闭关自守的落后状 态,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正是在18世纪初叶,俄国的近代 工商业开始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形成。与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出现的 同时,在被剥削的劳动大众中“发现了工业无产阶级的萌芽”。通过改革, 俄国近代场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到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 240多个近代工场,工场内部已有了较细的分工,而且有不少工场的规模 是比较大的。如莫斯科的官营造帆工场拥有工人1,162名,谢郭林制呢 工场的工人为730名,官营米克连耶夫制呢工场的工人为742名。“同 工场手工业发展初期相比,工业中私人资本的比重增加了”。雇佣工人人 数也有了较大的增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俄国的工场 手工业已基本上赶上英国。尤其是冶金工业发展迅速,1718年,俄国的 生铁产量已达到160万普特,跃居世界前列。“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 出到英国市场”。俄国工场工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 化,城乡商业贸易开始全面向资本主义转化,俄国已能积极地参与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商业竞争。到彼得一世执政的晚年,俄国每年输出的商品额 达420万卢布。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导入
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座青铜骑士雕像。 从古罗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 地占着,三条腿着地,一条腿提起来,惟 独这尊雕像的坐骑一双前蹄高高扬起,以 高速奔跑的姿态,奔向远方。这座雕像塑 造的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他 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17世纪末 西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世纪末, 1、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2、俄国急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打开通 俄国急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 向欧洲的海路。 向欧洲的海路。
可能性
1689年 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3、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彼得一世出访西欧, 4、彼得一世出访西欧,进一步了解了国际 形势。 形势。
C
12. 12.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 B.削弱了俄国的农奴制 . C 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改革过程中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
(
)
B
13. 13.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俄国的国力大大增强 . B.为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奠定了基础 . C.自此俄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 D.奠定了俄罗斯帝国的雏形 .
C
俄罗斯国徽
国徽的中心意思:
我们望着不同的方向, 却又有共同的心脏。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经济上只有21 21个手工工场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 赃枉法地方成为独霸一方的 小沙皇。 小沙皇。 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 字的居民只占23.6% 23.6%。 字的居民只占23.6%。
B
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2 、 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2.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历史作用?(“资 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还 是“封建经济军事改革,尽管使俄国跟上了近代化 的步伐,但仍未根本改变俄国封建落后的状态”? 分别有何史实依据?)
课堂小结
1.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 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跻身于欧洲强国行 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奠定了近现代俄国 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 的封建政治家;其主要局限性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侵略扩张也给亚欧人民带来了灾难。
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
用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改革,加重了 农民负担
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
国家,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评说历史 • 列宁指出:"彼得大帝迅速地促使野蛮的俄罗斯
人迅速采用西欧的成果,决不惜用独裁方式, 在反对野蛮势力时,决不拒绝使用野蛮的斗争 手段"。
•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 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
2.彼得一世改革内容波及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生 活习俗等各个方面,初步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跻 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为 俄国的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改革的主要局限性是没 能废除落后的农奴制度。所以彼得一世改革是农奴主 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课后作业
• 和彼得一世同一时期的清朝康熙大 帝有哪些杰出政绩?两位大帝的政 绩有哪些异同之处?你认为哪一位 大帝的政绩更突出,为什么?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 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 得大帝,在历史名城 圣彼得堡诞生300周 年庆祝活动上,普京 总统饱含深情的说: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 就是彼得大帝。”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目标导航] 1.彼得一世改革的意图、性质和特点。
(重点) 2.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进步性。
(难点)一、背景1.必要性(1)西欧:17世纪末,各国发展迅速。
(2)俄国: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3)面临任务: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
2.可能性(1)1689年,彼得一世掌权,立志改革。
(2)彼得一世微服出访西欧使其了解了国际形势。
二、内容1.军事改革(1)措施①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
②重视发展海军,建立庞大军队。
(2)作用:加强了军事力量,满足了对外扩张的需要。
2.经济改革(1)目的: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2)措施①工业方面: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厂主可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
②商税方面: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
(3)影响: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政治改革(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措施①中央:设立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直属沙皇。
②地方:设立直接听命于沙皇的总督。
③用人:废除旧贵族特权,为其他阶层有才干的人开辟了谋职升官的门路。
4.文化教育改革(1)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
(2)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
(3)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归纳总结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1)移植西方文明,全盘西化。
(2)未触及俄国落后的根源——农奴制。
(3)用残暴的手段推行改革。
三、评价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2.影响(1)积极①增强俄国实力,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②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①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②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对农民非常残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历史认识(1)正确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彼得一世改革虽然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它有利于俄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局限性①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②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第10课 彼得一世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学目标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背景,归纳改革内容,掌握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彼得一世不畏险阻锐意改革的精神。
重点难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及其评价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准备课本插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03年5月,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典活动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曾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讲授新课一改革的背景1.改革的必要性学生看书,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试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必要性。
17世纪末,俄国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经济:落后的农奴制经济,全国仅有21个手工工场。
政治:机构简单,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存在割据势力。
军事:军备落后,只有陆军。
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
2.改革的可能性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握大权,微服出访西欧国家,接触到了西方文明,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
这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改革内容设问:从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中分析,要实现彼得的强国梦,当前最迫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当务之急是打通与西欧强国交流的入海口,夺取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和土耳其掌握的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
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军事力量。
军事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1.军事: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2.经济: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加赋税。
引导学生注意,经济改革过程中,允许私营企业主向贵族购买农奴,强化了农奴制度;税种的增多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3.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在中央设直属沙皇的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地方各省设直接听命于沙皇的总督;废除旧贵族享受高官厚禄的特权,为其他阶层有才干的人开辟了谋职升官的门路,削弱了贵族的势力。
4.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俄罗斯历史 第五讲 彼得一世改革

第五讲彼得一世改革第一节新沙皇登基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在位期间,俄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新时尚,外国的影响不断增强。
他最小的儿子彼得出生于1672年,阿列克塞去世后,起初是他的长子费多尔继位。
然而,6年之后,费多尔便去世了。
火枪兵发起暴动,结果伊凡和彼得两兄弟都成为皇帝,其中头脑迟钝的伊凡为第一沙皇,实际上各项事务都由他们的姐姐---聪明且受过教育的索菲娅伙同宠臣戈利岑公爵处理。
彼得和他的母亲被驱逐出莫斯科。
正在长大的彼得对于索菲娅来说越来越构成威胁。
1689年夏,她决定借助火枪兵团除掉弟弟。
但是,彼得已经躲藏到圣三--谢尔吉修道院中。
领主,贵族,神职阶层,最后甚至连火枪兵都转到彼得一方。
彼得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到了莫斯科。
密谋者被处死,索菲娅被拘禁在莫斯科的新处女修道院中。
从此,彼得开始独自理政。
第二节欧洲之行执掌政权后,彼得决定赴欧洲学习。
1697年3月,“大使团”驶离莫斯科,军官中有一位彼得·米哈伊洛夫,事实上这是俄国沙皇的化名。
此次出行历时一年多,他有效地利用这段时光。
在德国,他学习了军事技术,在荷兰和英国学习了造船技术,在奥地利进行了外交谈判并接触到哪里的宫廷生活。
同时,他还招聘欧洲专家到俄国工作。
在沙皇外出期间,莫斯科发生了火枪兵骚乱。
彼得获悉后急忙返回莫斯科,随即开展血腥镇压。
1698年9--10月间,共有1000多名火枪兵被处死。
旧军队被摧毁了。
第三节为夺取出海口而战彼得一世清醒的认识到俄国17世纪末所面临的外交任务。
俄国没有出海口。
波罗的海被瑞典控制,黑海被土耳其控制,土耳其手中还掌握着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
彼得一世一生都在为争取出海口而战。
他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与其他欧洲国家联合作战。
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回亚速要塞后,彼得便以土耳其战争为起点,开始了自己的外交行动。
然而,国际形势的发展很快便迫使他放弃南方的一切战事,急剧转向北方。
1699年,旨在反对瑞典的北方联盟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训练
2.彼得一世重视发展海军,主要是因为( A.打通出海口的目的
A
)
B.俄国海军落后
C.学习西方军事体制
D.增强军事力量
解析:选A。海军的发展离不开出海口,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选A项。
课后思考: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与彼得一世的改革 有什么联系?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 谢大家!
26
(2)影响: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上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 征兵制,发展海军。
2、经济上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 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重商主义
3、政治上 中央设置参议院,地方设总 督;废除旧贵族特权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 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 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 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征兵制, 发展海军。
2、经济: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 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重商主义
3、政治上 中央设置参议院,地方设总督;废 除旧贵族特权
4、文化教育和生活习俗:
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派遣留学生到欧 洲学习,推行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
(1)17世纪末,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俄国落后的表现: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严重 4、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居民 只占23.6%ຫໍສະໝຸດ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
(1)17世纪末,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3、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1、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 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2、推行改革的手段过于野蛮和粗暴
3、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4、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 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课堂小结
背
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
(2)当时还处于内陆的俄国急于打开通向欧 洲的南北海路。
ks5u精品课件
可能性: (1)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2)彼得一世的欧洲之行使其深
谙国际形势。
彼得一世 率团访问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上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 队,实行征兵制,发展海军。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 感慨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
课后训练
3.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A.D改革) 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
B.受到强邻瑞典和土耳其的威胁 C.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 D.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陆军
解析:选D。改革前俄国是落后的内陆国家,并无 海军,在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中,重视海军的建 设,才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景 彼得亲政后立志变革俄国局面的信心
彼 得
措施 军事、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
一
世 影响 增强了军事实力,跻身于强国行列,推动社
改
会进步。
革
局限
手段野蛮;剥削农民;对外扩张;强化农奴制; 巩固专制。
性质 沙皇进行的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改革
课后训练
C 1、彼得一世鼓励私人开办企业的目的是( )
A.解放农奴以缓和阶级矛盾 B.打击封建贵族地主的势力 C.发展经济实力,对外扩张 D.对俄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造
西方
文明的生活方式
1、 在街上 走不要东张西 望。 2、进餐时不 舔手指、不啃 骨头。
3、剔牙必须一 手遮口
----《青春 宝鉴》
彼得大帝改革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1、移植西方文明,全 盘西化
2、未触及俄国落后的 农奴制根源
3、用残暴的手段推行 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1、俄国跻身于欧洲列强的行列,改变了 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 2、宣告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正式诞生
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更谈不上超过他 们。”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上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 行征兵制,发展海军。
2、经济上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 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重 商主义.
“金钱是战争的命脉”彼得一世这句 名言体现了其经济改革的目的是什 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目的:为了满足军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