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救护车设备之三——心电图机
院前救护车车载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
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为统一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配置,保障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顺利开展,使每一位需要院前急救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的配置包括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单车基本配置标准具体如下:
一、药品配置标准
(一)基本药品配置
(二)选配药品
二、耗材配备标准
三、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四、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标准(一)急救外伤包:1个。
心电图机推车用途

心电图机推车用途心电图机推车是一种医疗设备,主要用于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内快速、便捷地进行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机推车的用途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通过测量心脏电位改变的幅度和时间,可以判断心脏的功能和节律是否正常,排除心脏病的可能性。
心电图机推车配备了心电图仪器,可以将心电图信号转化成图形记录,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心电图图形来判断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其次,心电图机推车也可以用于心电监测。
一些患有心脏疾病或有心律不齐等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心电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心脏异常情况。
心电图机推车一般配备了长时间心电监测设备,可以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并保存下来供医生分析和诊断。
此外,心电图机推车还可以用于急救。
心电图是诊断心脏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一些急性心梗、心绞痛等情况,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做出及时的救治决策。
心电图机推车的便携性和操作简便性可以使它成为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等急救场所的必备设备。
心电图机推车还可以用于心脏病的治疗过程中。
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心脏起搏的患者,心电图机推车可以用于监测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冠心病患者,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机推车来监测冠脉扩张手术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应用,心电图机推车还可以用于心脏康复和心脏手术的过程中。
心脏康复是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手段,心电图机推车可以用于监测康复过程中患者的心脏状况,指导康复训练的进行。
在心脏手术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心电图机推车可以提供稳定的心电信号,并及时显示在监护仪上,让医生能够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操作。
综上所述,心电图机推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可以用于心电图检查、心电监测、急救、心脏疾病治疗、心脏康复以及心脏手术等方面。
它的推出使得心电图检查和治疗更加方便快捷,为医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脏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装备基本标准

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装备基本标准
一、救护车车载设备配置标准
说明:1.配备心电监护除颤仪一体机,可以不再另行配
置监护仪和除颤仪;2.一体机具有监护打印十二导联功能,可以不再另行配置十二导联心电图机,一体机具有血氧饱和度监护功能,可以不再另行配置血氧饱和度监护仪;3.其他特殊类型救护车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
二、救护车药品配备标准
说明:1.同类药品可选择配备,替换使用。
2.本目录药品为基本配置,可根据当地情况酌情增配。
3.药品消耗,及时补足。
4.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均为院前溶栓治疗用药,可选择其中之一配备。
三、救护车耗材配备标准
说明:1.同类耗材可选择配备,替换使用。
2特殊耗材可根据当地情况酌情配备。
3.耗材消耗,及时补足。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B型和C型救护车中气道管理和通气设备应安装在急救人员座位伸手可及的位置。
需要在救护车外应用的基本设备应存储在常用门附近。
3设备清单
为避免设备相关功能重复,以相关功能高度组合为优。
设备装备时也可由使用单位按本标准购置,表1~表10规定不同救护车类型所携带最少的设备。
大多数条目中,给出所需要的数量。栏中“选装”表示根据城市地区当地需要数量决定。条目不适用的地方,用“-”表示。设备应适用于所有年龄组的病人。清单中列出的项目按功能系统分类,重复提到的项目,不要求重复配置。
注射器和输液器(套)
-
4
4
3
可将溶液加温至37℃±2℃的固定式输液系统
-
1
1
4
输液支架
2
2
2
5
加压输液装置
-
1
1
6
输液泵
-
1
1
3.6抢救生命设备
抢救生命设备见表6。
表6抢救生命设备
序号
救护车类型
A
B
C
1
除颤仪
1
1
1
2
心电监护仪(带存储和打印)
-
1
1
3
体外心脏起搏器
-
选装
1
4
便携式气道管理系统
手动人工呼吸器
-
-
1
10
中心静脉导管
-
-
1
11
便携式呼吸机
-
-
1
12
车载冷藏设施
-
1
1
13
(手动或自动)胸外按压泵
-
1
1
3.7绷带包扎和护理
院前救护车车载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
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为统一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配置,保障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顺利开展,使每一位需要院前急救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的配置包括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单车基本配置标准具体如下:
一、药品配置标准
(一)基本药品配置
(二)选配药品
二、耗材配备标准
三、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四、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标准(一)急救外伤包:1个。
2022学年《急危重症护理学》 院前急救

4、急救环境条件艰苦
现场救护的条件情况不一,大多比较差,主 要表现在急救人员、设备仪器均受限制,缺 乏病人资料,运送途中监护、治疗困难,可 能处理不当出现人员再度伤亡。
5、病种复杂多样
(1)大量伤员需要同时救治; (2)伤病员的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专科,因 此要求救护人员在较短时间做好病种的初步 筛选、诊断和处理等工作。这就要求救护人 员掌握全科知识和技能,有效应对各专科急 诊病人。
6、对症治疗
(1)生命体征复苏; (2)缺乏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医疗环境,医 护人员难以准确进行鉴别诊断。
7、体力劳动强度大
1.现场止血包扎
2.包扎固定
3.骨折固定
4、搬 运
5.上救护车
6.车内监护治疗
八、救援医疗服务(EMSS)
急症或事故现 场
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 门
最初目击者 初步急救
救护车到达 专业人员现 场救护
急危重伤病人,生命危在片刻,如果现场急救做 的及时、正确,不仅阻止病情发展,将其从死 亡边缘上挽救回来,而且能够减少各种后遗症, 使其能重新生活和劳动。
四、院前急救的内容
院 再 止 救 救 并 疗院 再 止 救 救 并 疗院 再 止 救 救 并 疗血前 视 治 护 做 争前 治 争视 血 护 做视 护急 病 措 站 必 取 前 血 治 做 争、病 、 站 必急 措 取救 、 施 或 要 时 急 、 措 必 取病 站止、 止 或 要救 施 时首 伤 。 医 的 机 救 止 施 要 时、或痛伤痛医的首 。 机首痛。的机伤医先情然院治。、情、院治先然。应况后呼疗先、然治。情院包况包呼疗应后建与通救、应包后疗况呼扎与扎救、建通立当过。护建扎通、与救、当、。护立过立、过护当。有时各在理固时固在理有各效当种转,有固各理时在定当定转,效种的地通送为效定种,当转、地、送为的通呼现讯途后的、通为地送输现输途后呼讯呼 输 讯 后吸 有 联 中 续现 途液有 液 中 续吸联与 条 络 连 抢 吸 液 联 续有 中、条 、 连 抢与 络循 件 工 续 救 与 、 络 抢条 连解件 解 续 救循 工环 采 具 监 及 循 解 工 救件 续毒采 毒 监 及环 具环 毒 具 及, 取 向 护 治采 监等取 等 护 治, 向, 等 向 治取 护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医疗装备学组2012年工作计划,由武汉市急救中心负责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的起草工作。
为此经过分析与研究现有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的现状与欧、美救护车标准及我国现有救护车标准,主要参考《BS EN 1789- 2007+A1欧洲标准医疗车辆及其设备道路救护车》和《WS/T 292—2008救护车》卫生部标准中,医疗设备配置方面的要求,初步拟定了《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
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的要求,提高院前急救资源的使用效率。
我国救护车分类已进行多年,因未进行院前急救分级或无分级标准,实际操作存在困难。
此征求意见稿将救护车分为三类,需要采取院前急救分级,如英国院前急救分级标准:一级为紧急的、危及生命的;二级为紧急的、不危及生命的; 三级为不需要立刻临床治疗的。
可采用医疗急救优先级调度系统(MPDS对院前急救任务进行分级。
对不需要医疗治疗、仅需要救护车转运的,可以医疗救护员承担。
通过相关法规可使医疗救护员承担更多工作。
如:德国B型救护车主要为高级医疗救护员承担。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1救护车分类救护车应根据表1-表io中列出的项目要求,具有下列救治条件:A型(转运救护车):应具备可急救和护理的基本专业设备。
B型(急救车):应具备院前救护应用的基础治疗和监护设备。
C型(移动监护单元):应具备院前重症监护应用的高级治疗和监护设备。
2医疗设备储放所有设备应安装在特定位置。
B型和C型救护车中气道管理和通气设备应安装在急救人员座位伸手可及的位置。
需要在救护车外应用的基本设备应存储在常用门附近。
3设备清单为避免设备相关功能重复,以相关功能高度组合为优。
设备装备时也可由使用单位按本标准购置,表1〜表10规定不同救护车类型所携带最少的设备。
大多数条目中,给出所需要的数量。
栏中“选装”表示根据城市地区当地需要数量决定。
医院救护车管理制度和使用规定

医院救护车管理制度和使用规定一、引言救护车是医院医疗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紧急救援、转运患者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救护车的高效运行和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和使用规定。
二、救护车的管理(一)车辆管理1、救护车应统一标识,外观整洁,设备齐全,性能良好。
定期进行车辆维护和保养,包括车辆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制动系统等的检查和维修。
2、建立车辆档案,记录车辆的基本信息、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
3、救护车停放应在指定位置,便于快速出动。
(二)设备管理1、救护车上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如心电图机、除颤仪、氧气瓶、急救箱等。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对急救药品进行定期清点和补充,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
(三)人员管理1、配备专业的救护车驾驶员,要求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并经过急救知识培训。
2、驾驶员应熟悉本地的道路情况,了解主要医疗机构和急救站点的位置。
3、定期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救护车的使用规定(一)使用原则1、救护车的使用应遵循“救命优先、就近就急、合理转运”的原则。
2、优先保障危急重症患者的急救和转运需求。
(二)调度流程1、接到急救呼叫后,调度人员应迅速了解患者的病情、地址等信息,合理安排救护车出动。
2、调度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呼叫时间、患者信息、出车时间等。
(三)出车准备1、驾驶员和医护人员在接到出车任务后,应迅速做好出车准备,携带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2、检查车辆的性能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车辆和设备正常运行。
(四)现场急救1、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应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急救处理,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2、驾驶员应协助医护人员做好现场工作,保障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五)转运途中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2、驾驶员应保持车辆平稳行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救护车设备之三——心电图机
院前急救是患者在没有到达医院之前的紧急处置,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脏疾病的年轻化,心电图机在院前急救中非常重要,由于心电图机诊断技术成熟、可靠、操作简便,价格适中,对病人无损伤等优点,已成为各级医院中最普及的医用电子仪器之一。
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因此,作为院前急救医生和护士,需要根据心电图准确的判断出心电图情况。
一、心电图工作原理: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
正是由于心脏自动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才使得血液在封闭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使生命得以维持。
心脏在搏动前后,心肌发生激动。
在激动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
这样,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均伴随着生物电变化。
这种生物电变化可传达到身体表面的各个部位。
(来源:腾讯视频)
二、心电图各导联的连接
心电图导联分为:胸导联、肢体导联、标准导联。
肢导联连接法:
右上肢-红线、左上肢-黄线、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胸导联连接法: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两点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同V4水平。
V6,左腋中线同V4水平。
V7,左腋后线同V4水平。
V8,左肩胛线同V4水平。
V9,左脊旁线同V4水平。
(V1-V6接线按颜色顺序:红、黄、绿、棕、黑、紫)
三、心电图的快速识别
第一步:看有无P波
有P波且P波在Ⅰ、Ⅱ、aVF直立,aVR倒置,为窦性心律(图1)。
无P波或P波在Ⅰ、Ⅱ、aVF倒置,为异位心律。
第二步:阅读异位心律
若为异位心律,按照以下方式阅读。
①常见的异位心律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②是否存在QRS波:存在QRS波者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不存在QRS波者为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扑动、颤动主要是由心肌兴奋性增高所致,发生在心房为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发生在心室为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③图形识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系列快速出现的规律、整齐QRS波,心室率一般为160~180次/分;心房扑动表现为心房波呈大锯齿状F波,心室扑动表现为大振幅的正弦波,两者形状有些类似;心房颤动表现为心房波呈颤动的f波,心室颤动表现为大小不等的低小波,两者形状有些类似。
第三步:阅读窦性心律
如果为窦性心律,分别按如下方式阅读P波、P-R间期、QRS波、ST-T段。
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异常提示左或右心房肥大,表现为双峰型或高耸型,常在Ⅰ、Ⅱ、aVF导联明显。
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异常提示房室传导阻滞,分别有第一度、第二度Ⅰ型、第三度Ⅱ型、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由于阻滞部位以下起搏点部位不同,QRS形态可有多种变化,但基本原则是:P 波与QRS波无关系;窦房结和阻滞部位以下起搏点各自起跳,表现为P-P规律出现,QRS波规律出现,P波节律快于QRS波节律。
QRS波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异常心电图包括以下几种。
①期前收缩(早搏):指的是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故早搏必须是提前出现的,按照起搏点不同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
阅读要点包括:有无提前出现的P’波或QRS 波、QRS波形态、代偿间歇是否完全。
如果期前收缩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则称为心动过速,分为房性、交界性及室性心动过速。
②心室肥大:观察V1、V5导联,以R波为主的导联决定左或右心室肥大,判断指标为R+S波的数值。
阅读技巧:做心电图时V5在人体左边,V1在人体右边,如果V5导联以R波为主,则为左心室肥大;若V1导联以R波为主,则为右心室肥大。
③束支传导阻滞:阅读要点类似心室肥大,也是观察V1、V5导联,R波宽大的导联决定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
阅读技巧:如果V5导联出现宽大R波,为左束支传导阻滞,V1导联出现宽大R波(M波),则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ST-T代表心室肌除极、复极,异常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阅读要点包括:心肌梗死部位;R波有无变矮或出现异常Q波;有无ST段抬高,对应导联有无ST段压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常对应下壁ST段压低);有无T波倒置。
四、心电图的常规保养
心电图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延长心电图机及其各个部件的寿命。
具体要求如下。
1、每天作完心电图描记后,应保持电极清洁。
铜合金制成的电极如果出现锈斑,可用细砂纸擦掉锈斑后,再用生理盐水浸泡一夜,使其表面形成性能稳定的薄膜。
镀银的电极则用水洗净擦干即可,避免擦伤镀银层。
导联电缆的芯线或屏蔽容易折断损坏,特别是靠近两端的接头处,切忌用力牵拉或扭曲,收藏时应盘成直径较大的圆环或悬挂,避免过度扭曲或锐角折叠。
2、交、直流两用的心电图机,应按说明及时充电,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心电图机应避免高温、日晒、受潮、尘土或撞击,用毕盖好防尘罩。
4、每半年打开机盖进行除尘、去湿和进行检查。
及时清除电路板中的灰尘,保证机器内部干燥,避免因为潮湿或者灰尘造成短路,损坏电路板。
5、由医疗仪器维修部门定期检测心电图机的性能。
心电图机在使用中经常出现伪差干扰故障,严重时会影响心电图的正常描记,应及时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