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验报告: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与调试-报告

合集下载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4)提高要求
usf
Rif
Rof
9.46
526.5Ω
3.43kΩ
与仿真数据比较:
usf =
if =
10.2 − 9.46
× 100% = 7.25%
10.2
526.5 − 310.13
3.58 − 3.43
× 100% = 41.10% ; =
× 100% = 4.19%
× 100% = 39.86%
854.1
393.1
误差分析:闭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误差相对较小,而输入输出电阻则与仿真值误差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电压幅值较小,导致在测量输入输出电阻(尤其是输出电阻)时,两次测量的
电压(对于输入电阻指串入输入回路电阻两端的电压;对于输出电阻指带负载和不带负载时
的输出电压)的幅值变化很小,导致读数时的误差对结果影响较大。
526.5
3.58
误差分析:提高要求中闭环放大倍数、输出电阻与仿真值误差比较小,而输入电阻一项的误
差较大,其可能原因一方面与上面分析输入电阻误差的原因一致,另外可能与示波器显示波
形相对不稳定导致读数偏差增大有关。
七、分析与总结
由以上数据对比和误差分析可知:
此次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的误差整体较小。这一方面是由于调整了仿真时晶体管的β 值,
3.
6
图 3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四、仿真数据
基本要求:(原电路)
(1)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第一级:I DQ=1.99mA,
UGDQ=-9V.
UGSQ=-2.38V,
第二级:I CQ=2.03mA,
UA= 2.43 V,
US= 4.81 V,
UCEQ=2.303V

电子实训报告范文三篇

电子实训报告范文三篇

【导语】通过电⼦实训,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使我眼界打开,感受颇深。

简单的焊接使我了解到学习的真谛。

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科技⼈才,仅会操作⿏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能⼒是⼀切⼯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忧考为⼤家整理的《电⼦实训报告范⽂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篇⼀ 在为期两周的实习当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习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对就是思考,⽤所学的知识,再⼀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般问题的。

这次的内容包括电路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电路的焊接。

本次实习的⽬的主要是使我们对电⼦元件及电路板制作⼯艺有⼀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信息技术等⽅⾯的专业知识做进⼀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能⼒,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习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且还具有较强的实习动⼿能⼒,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在⼤⼀和⼤⼆我们学的都是⼀些理论知识,就是有⼏个实习我们也⼤都注重观察的⽅⾯,⽐较注重理论性,⽽较少注重我们的动⼿锻炼,⽐如上学期的精⼯实习。

⽽这⼀次的实习正如⽼师所讲,没有多少东西要我们去想,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做,好多东西看起来⼗分简单,⼀看电路图都懂,但没有亲⾃去做它,你就不会懂理论与实习是有很⼤区别的,看⼀个东西简单,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有些东西也与你的想象不⼀样,我们这次的实验就是要我们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不过,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发现有些事看似实易,在以前我是不敢想象⾃⼰可以独⽴⼀些计时器,不过,这次实验给了我这样的机会,现在我可以独⽴的做出。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涨的。

第⼀,我从⼩就对这种⼩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焊接,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来,这东西就给废了。

现在电⼯电⼦实习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

每次完成⼀个步骤,我都像孩⼦那样⾼兴,并且很有成就感。

第⼆,电⼯电⼦实习,是以学⽣⾃⼰动⼿,掌握⼀定操作技能并亲⼿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的。

调试报告范文

调试报告范文

调试报告调试报告(篇1)电子调试实践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次电子调试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对电子原理和电路板组装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次实践任务是利用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并且通过调试使得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前期所学的电子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的种类和特点、电路原理、进行电路排布和组装等方面的知识,并且需要掌握基本的电路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我们选用的是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

这个电路的主要原理是将输入的微弱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使信号得以放大。

其中所选用的主要元器件是两个晶体管、一个电容器、两个电阻和一个两用开关。

晶体管具有放大电路信号的特点,而电容器和电阻则是用来调整电路的阻抗和时间常数的。

两用开关则主要是用来控制电路开关和反馈电路的功率平衡。

三、实验流程1.进行原理分析在组装电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原理分析。

根据所选用的原理,我们可以将电路分为两个部分,即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

在输入部分,我们需要将输入的微弱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通过反馈电路送至输出端。

在输出端,我们需要将经过反馈的信号加以放大,以达到提高信号质量的作用。

2.进行元器件选择在选择元器件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电路原理和所选用的电压等级、功率等参数进行选择。

晶体管的类型和两用开关的种类也要进行多次测试,以保证电路的性能稳定。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电路的总功耗进行估算,以避免过度烧毁元器件,导致电路工作不正常。

3.进行电路排布和组装在进行电路排布和组装之前,我们要先设计好电路图,并且根据元器件之间的电缆纽线,在框架上进行布局。

在电路组装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注意好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例如控制线路和搭接通道等,同时注意元器件的电流方向和电压极性,避免出现短路电路或元器件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

4.进行电路调试在完成电路组装之后的调试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示波器等设备对电路进行分析,并且通过排除不正常的元件进行错误排除。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与调试实验报告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与调试实验报告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与调试实验报告1多级放大电路设计与调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自行设计,安装,调试一个放大电路,满足规定实验要求2( 对实验电路的设计,调试过程进行分析,用实验验证模拟电路分析所采用的近似方法的可行性及同实际电路特性相比的差异性。

3( 学会在对电路进行检测后,对对应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对应调节,有针对性对元件进行调整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直流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万用电表,双踪示波器,BJT 三极管,电容器,电阻,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由小功率BJT组成的电压放大电路可以对交流小信号起到线性放大作用,但是由于BJT的技术特性所限,其构成电路只能在一定范围信号电压,一定信号频带宽度,一定范围环境温度内达到线性放大的目的,超出限度,便可能出现信号失真,噪声增大,甚至烧毁电路的结果,因此对电路的设计要根据具体工作要求,选取符合要求的电路组态,元件参数进行设计。

此次实验所规定的所要满足的技术参数如下:电源电压VCC=12V;电压增益音视颇简称=40dB;输入电阻Ri(20k;最大输出电压VOM (有效值)>1V;频带宽度30Hz~30KHz;负载电阻RL=2k;信号源内阻RS=1k;使用环境温度:-10~+60鉴于电路的上述工作要求,在对电路组态以及元件选取的时候有如下考虑: 1,由于电路电压增益要达到40DB,也就是要电压放大100倍,因此要选用一种高增益的电路组态,由BJT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知,其中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增益大,因此可选用其做为放大电路的一部分。

2,对电路输入电阻的要求为Ri>20k,而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一般较小,很难满足此种要求,考虑加入另一级电路以提高输入电阻,而射极输出电路具有高输入阻抗的特点,因此选用共集电极射极输出电路做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级。

3,由电路设计要求放大信号的频带宽度为30Hz~30Khz,而放大电路中对交流信号频率响应起主要作用的是电路中的偶合电容,旁路电容,以及三极管的极间电容,因此要设法调节这些电容的大小,以满足频带宽度的要求。

电子实训总结报告范文(3篇)

电子实训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组织了为期两周的电子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实训目的本次电子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实训意义(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实训内容:认识电子元件,掌握电子元件的检测方法。

实训目的:使学生熟悉电子元件的种类、外形、功能及检测方法。

2. 常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实训内容:组装简单的电子电路,如电阻分压电路、放大电路等,并进行调试。

实训目的:使学生掌握电路组装、调试的基本技能。

3. 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实训内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简易电源等。

实训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电子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实训内容:对已组装的电子电路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

实训目的: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的基本方法。

四、实训过程1. 第一周(1)进行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实训,掌握电子元件的种类、外形、功能及检测方法。

(2)学习常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掌握电路组装、调试的基本技能。

2. 第二周(1)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

(2)对已组装的电子电路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掌握电子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的基本方法。

五、实训成果与体会1. 成果(1)掌握了电子元件的种类、外形、功能及检测方法。

电子技术(实训篇_第二版)综合基础实训

电子技术(实训篇_第二版)综合基础实训
四 设计安装与调试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实训1 单管功放电路的 设计制作与调试
电子技术
一 实训目的
1. 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和分类。 2. 学会对各类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性能指标的测试。
二 实训仪器
1. 电源板(±15V,+5V) 2. 多功能信号发生器 3. 双踪示波器 4. 交流毫伏表 5. 直流电压表 6. 直流电流表
流。
VCC(+5 V--+1 2V) C1 1 00 n
6
Vi
2 2K
GND
U1
3 2 7
G N DV S
IN+ V OUT
IN-
GAIN
BYPASS GAIN
5 1 8
4
LM3 86 M1 (8 )
C3 1 0u
C4 2 20 u
SP
GND C2 1 0u
GND
2 2K
图3-17集成功放电路
2.在输入端接lkHZ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3.断开1、8之间的电路(即去掉10u电容和电位器的串联电路),
三 实训原理
电子技术
图3-3 直流恒流源电路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四 实训所用工具及原器件
电子技术
电压表、电烙铁、线路板、可调电阻、W7805、电容、导线等
五 实训步骤
1.将电烙铁打开,查找电器元件准备电路板,并用砂纸打磨光滑。 2.并根据电器元件设计元器件的安排,理清思路将电器元件插入电路 板。然后将元器件依次焊上去(注意正负极不要接反,争取一步到位)。 3.连接线路有的地方可以用线连接有的地方可以直接用原来的接头连 接(注意不要将正负极连接在一起)。 4.检查线路首先用眼检查准确后在用电流表检查,确保准确后再通电。 5.通电后验证各个输出端是否正常,都正常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 据制作表格。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开课时间: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成绩:开课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实验室:实验楼415室姓名: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实验三单级低频放大器实验时间:2011年11月1日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几种常用低频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单级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测方法。

3.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4.学习电压放大倍数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放大器的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大的放大信号,即实现输入变化量的控制作用。

要使放大器正常工作,除了必须有保证晶体管正常工作的偏置电压外,还须有合理的电路结构形式和配置恰当的元器件参数,使得放大器工作在放大区内,即必须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Q。

静态工作点设置过高,会引起饱和失真。

对于小信号单级放大器而言,由于输出交流信号幅度很小,非线性失真不是主要问题,可根据具体要求设置静态工作点。

例如希望交流信号幅度很小,噪声低工作点Q可适当选得低一些:如希望放大器增益高,工作点可适当选得高些。

如果输入信号幅度较大,则要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此时的工作点应先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以获得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幅度。

图2.3.5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o,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3.5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2.3.5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CCB2B1B1B U R R R U +≈U CE =U CC -I C (R C +Re ) 电压放大倍数be LC V r R R βA //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综合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综合

实验1 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试方法。

2.了解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4.学习测量放大电路的交流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5.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及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电压放大电路的基本任务是在输入端接入交流信号u i 后,在其输出端便可以得到一个与之相位相反、不失真的交流放大输出信号u 0 ,且有足够的电压放大倍数。

图1-1为电阻分压式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其基极偏置电路由R B1和R B2分压电路构成。

如果静态工作点选择得过高或过低,或者输入信号过大,都会使输出波形失真。

为获得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一般采用调节上偏置电阻R P 的方法,在发射极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静态工作点Q 。

图1-1 分压式偏置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图1-1的电路是交流放大电路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单元电路。

根据此电路学习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1. 输入电阻r i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是从放大器的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加上信号源之后,它就是信号源的负载电阻,用r i 表示。

由此可知r i =U i / i i =R S U i / (U S -U i )U CC12V其中:U S—信号源电压的有效值,R S—信号源内阻;U i—放大电路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r i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信号源的工作情况。

2.输出电阻r o、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是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回向放大器看进去的等效电阻,用r o表示,测出U oCU o L后r o由下式计算:r o=R L(U o1-U o2) /U o2——放大电路开路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其中:U oCU o L——放大电路接负载R L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3.电压放大倍数A u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有效值(或最大值)的比值A u,即A u=U o /U i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元器件1.直流稳压电源2.函数信号发生器3.数字式双踪示波器4.数字万用表5.交流毫伏表6.模拟电子实验箱、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专用实验板7.晶体三极管、电位器、电阻器、电容器等电子元件四、预习要求1.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实验报告: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与调试-报告
本文讲述的是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与调试的报告,即对一个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与调试的一个实验的记录,主要内容如下:
一、实验背景
两级放大电路,即由两个放大级联而成。

它通常用于增加放大电路信号的增益,而且具有较少的失真和较低的谐波失真。

两级放大电路具有低噪声、低失真、高放大倍数、可调节增益等特点,它是一种重要的电路。

二、实验设计
本实验要设计一个两级放大电路,使用一个输入和两个输出放大级搭建。

它采用一个低电压小信号发生器,一组功率放大器以及其他的电路元件,如电容、电阻等,搭建出一个两级放大电路。

它能够有效地放大信号。

三、实验结果
实验搭建完成后,经过实验测试与调试,发现两级放大电路能够有效放大信号,并且输出电压增益比较大,也比较稳定。

失真很小,谐波失真也比较低,可以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